第一篇:三下乡卷首语
卷首语
夏日清荷迎风招展,盛暑杨柳千姿百媚。和风煦日的七月,我们走进乡村,追逐着夏日的清爽。酷热难耐的盛夏,我们携手共进,为青春挥洒汗水。
托着我们的中国梦,在綦江的小山村里,我们用激情将梦想点燃,放飞于蓝天之上,任中国梦驰骋在神州大地。
在那么个清清爽爽的早晨,十五个年轻人背上行囊,以爱之名,向德胜出发,向阳光升起的地方进军。没有疲劳与心酸,没有畏惧与怨言,有的,只是坚定如山的信念和一往无前的勇气。綦江,我们与青春的证婚人。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而今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往往而是。他们牵挂亲人,内心深处的话语无人倾听。天各一方的痛苦无人知晓,现实使他们郁郁寡欢。孝顺,是孩儿的奢望,是父母的奢求。我们化身爱的天使,为留守儿童撑起爱的天空,给空巢老人带走孤独与无助,我们用真挚的情谊,融化他们内心的冰棱。有我们的地方,就有欢笑,就有人间真爱,就有正道沧桑。济济一堂其乐融融的画面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在大城市里养尊处优的青年,习惯了得到与索取。“三下乡”使大家放下傲慢与偏见,化身爱的天使,将爱与温暖送给人间。他们与老人共同缅怀过去,与少年一齐畅谈未来,向学校捐赠书籍衣物,携同学遨游知识海洋,和农民大叔工作耕作,同辍学儿童共进晚餐。
幸福,来自奉献,来自被需要,来自历练,来自成长……让我们 用手掌贴紧胸口,或为执著,或为感动,或为青春,或为梦想,或为脑海中点点滴滴,或为记忆中的款款深情,对最真实的自己说:“青春无悔,百炼成钢。心藏大爱,气贯长虹!”
第二篇:三下乡材料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我是甘肃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赴会宁社会实践团队的项目负责人李龙,接下来,我给大家把我们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作一简单的汇报。
我们团队共15人,老师一人,学生15人,工学院7人,农学院8人。我们的团队名称是青春足迹。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做了有关当地的生活环境,名族风情的了解,也做了很多宣传。
大家可以看到,燕湾小学只有这样的三排房子,两排是教室,一排是教室的宿舍,这所小学只有4名老师。
这是我们的大锅饭,相信农村的孩子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和当地的村民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他们的热情再次深深的打动了我们的心,我们再次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父辈的生活。由于当地严重缺失,所以我们也不能进行正常的洗刷。
这是我们的杨校长,和我们是同龄人的缘故吧,看到我们格位的亲切,他告诉我们他就希望能有一些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能到最穷的地方来,来一起改变农村的贫穷。
我们的课堂很简单,但别有一番新意,这是我们的体育课,没有操场,也没有器材,就连世界球星姚明他们也闻所未闻,这让我们确实很吃惊。
在我们支教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学校是学生就32个,但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这给支教带来的极大的不便。
这是我们的科学实验课,当时,杨校长告诉我们这里老师少,而且缺乏基本的实验材料,所以这门课根本无法给学生们进行讲解,我们针对这个问题,集思广益,终于用水,盐水,洋芋片,萝卜片,给学生们演示了第一个实验,浮力实验。
大家估计都知道,农村的孩子学哑巴英语这种现象相当严重,这里的学生也不例外,我相信,只要我们能让他们第一次张嘴说英语,客服心里的盲点,他们会学好英语的。写字课对于这里的孩子我们是新加上的,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学生的写字比画顺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专门抽出几名队员对他们进行了纠正。
大家现在能够看到的是我们在课间的时候和学生一起游戏,做小时候的老鹰捉小鸡,也回忆起来我们的童年,或许我们的童年玩具应有尽有,而这里却什么看不到,看着学生们高兴的笑了,我们的内心也涌起了一丝丝的甜蜜。
这是我们和当地乡亲们一起把麦子,由于是靠天吃饭,无法引进黄河水,今年雨水少,麦子比往年更短,大家可以看到麦穗子很短,可想而知这能收获多少粮食。
家访中我们了解到这里基本上每户人家都有留守儿童,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维持着自己的家庭,生活何止艰辛一个词能表达,我们是常常看到再穷不穷教育,再苦不苦孩子,那么我们现在又情何以堪,我们的感触也确实再次拨动了我们的灵魂。
这次三下乡做的并不是很好,但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小小的成就感,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与这些孩子们进行着电话联系。短短的几天不敢说是刻苦铭心,但却给我们的启发和震撼会永远都在,下乡中,我们累了,没有人会抱怨什么,这是我们的选择。下乡中。我们黑了,没有人会看到,这是我们应该的付出。下乡中,队员病了,没有人会推出,我们心中有一个信念,这里的学生都能坚持,我们是大学生,我们为什么不能坚持,我告诉队员们,不能有特殊,大家都要坚持,我们是体验农村生活,并不是享受农村生活。大家沉默了,但是那不是逃避,反而是在默默的告诉自己,我们也能行。三下乡结束了,但是一个个记忆的画面不时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坚强。
我们的收获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平静的湖面练就不了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为人。
第三篇:三下乡材料[范文]
章 来源莲山课件
以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我们学校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我所在的团队围绕着“唱响基层发展风,传播幸福广东情”这个主题抵达xx市xx区xx镇官地村开展了实地下乡活动。该村庄传统武术之风盛行,习武之人随处可见。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以前课本上没有学到的实践经验,同时将我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了实践活动中。对我来说,这次下乡可以说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感谢这次的三下乡,我不仅获得了翔实丰富的调研信息,更多的是在三下乡过程中收获的对人生的深刻体会。
此次下乡,结合官地村的特色,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下内容:
一、围绕“爱家乡,促和谐”主题,并结合当地习武之风盛行的特色,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文知识宣传;
二、开展支教活动,传播科学知识,传递感恩之心。支教内容涵括语文感恩知识、知识大百科、卫生、饮食、安全小常识、急救常识;
三、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开展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环保知识的宣教活动;
四、不忘人文关怀,组织探访当地五保户群众,并赠送慰问品;
五、开展针对当地经济文化情况的调研活动,努力为发展当地经济文化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
六、与当地武馆合作,举行文艺晚会。
其中,我主要负责语文感恩知识这部分,这部分由课堂知识和手语舞组成。在接到队长分配下来的任务后,我马上投入工作。在课堂讲演的准备阶段,我与一位队友合作,通过查找各方面的资料,两人确定了从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怎么样感恩三个角度阐述感恩知识的基本思路后,结合自身经验同时征求他人意见,如与同学商量,与外校同学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帮助解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等问题。我才明白要备好一堂课是件多么艰辛的事,台上四十分钟,台下却要准备很多个四十分钟。我们的老师在背后其实做了大量的工作,这让我对我们的老师产生了一种更加尊敬的感觉。而到了乡下在活动执行阶段,看着眼前拘谨的学生们,我才发现实际情况和教案预期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出入,无论是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是乡下的教学设施,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面对着这样的落差,当天我即和队友商量对策,根据现实情况修改策划。在执行策划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
一、理论要和实际相结合;
二、策划时要考虑全面,准备多个备选方案;
三、时刻准备好随机应变。手语舞作为文艺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所以它也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宣传过程中我有意与小孩接触交流,希望能减少他们对我的戒心,增加他们对我的信任。但是在教他们时还是遇到重重的阻碍,如有些小孩可能害怕别人取笑,一直不肯靠近学,有些则可能对手语舞没有兴趣,提不起热情学。我对他们进行劝说,鼓励,但是效果还是不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我留意到一两个女生特别认真。我马上鼓励她们,并告诉她们每个动作的含义。当了解到动作其实并不难学后,她们都表示愿意跟着我学。她们执着认真的学习氛围感染在座的很多孩子,一个接着两个,三个……慢慢地学手语舞的队伍就壮大了。当看到他们跟着我一起挥动手臂,唱起《感恩的心》这首歌时,我特有成就感。这给我的经验是:小孩子是需要鼓励的。特别农村的小孩,因为生活条件不好,他们可能会比较自卑,所以我们需要用爱心耐心来感染他们。
从第一天赶往目的地的过程中大家相互抢着搬行李到下乡过程中伙食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互让饭菜,一点一滴都是团队合作的精神在起着作用。这个团队里的每个人都认真努力负责自己的工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又相互帮助。我很庆幸能够遇到这么好的一个团队。短短八天里,队里十四个人团结互爱的精神让我觉得很感动。正如那首歌唱的“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在农家生活的这段日子,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会到了农家生活的乐趣,这是喧闹的大城市所没有的。淳朴的民风,热情的村民特别是那群喜欢串门的小孩,让我喜欢上了农家的生活。当然,在探访五保户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贫困家庭生活的艰辛,也曾为他们无法吃饱喝足的生活感到心酸心痛。很想为他们做更多。比如,尽我的微薄之力辅导那群孩子的功课,又比如说,可以常常去探望那位孤苦伶仃的老奶奶,给行动不便的她捎点东西,还有还有……短短八天,能够做的并不是很多,但是这次的下乡让我了解了世上还有那么多需要我去帮助的人。如果将来遇到了,能帮助一个就减少一个。
而这次下乡也暴露了自己不少缺点,谨以此总结记上一笔,望以后改正。
一、平常的家务活干得太少,导致当我主厨时没能为大家送上美味的食物。所以回家后一定要多干家务活并谦虚向妈妈学几个拿手好菜;
二、不够谨慎小心,差点丢失财物。所以一定要改掉丢三落四的习惯;
三、思维不够发散,如在做调查问卷与村民的交流中,咨询的问题局限在调查问卷上。所以以后要多观察,多思考,拓深思考问题的深度。惟有这样才能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四、思考问题不够全面细致,导致支教策划书重新写过,所以以后写策划书要考虑到可行性,与实际相结合。当实际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多备几个方案。三下乡活动在大家的努力下圆满结束了,想想我们给官地村留下的足迹,想想和其他十三名队友相处的时光,想想那些热情友好对待我们的孩子的笑容。这些都为我这个暑假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也为我的人生增加了不少经验。点点滴滴都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我会好好珍藏。此次下乡促进了我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增强了我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要求我要更加努力去充实自己,为以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作好准备。
第四篇:三下乡
培正学院经济系2009“三下乡”活动
策划书
为响应团中央发起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广大培正学子在服务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提高培正学子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祖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今年五月~六月间,我系将举行经济系2009“三下乡”活动。
一、活动目的:
传承五四报国志,弘扬民族精神。展现培正学子风采,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待定。
三、前期工作安排:
1、组织部、实践部:制定三下乡具体计划(选定三下乡时间、地点及活动形式)与各部协调做好计划实施。
2、信息部、文娱部:三下乡活动的宣传工作及参加人员的报名。
3、体育部、生活部:负责采购三下乡所需物品(工作用品、游戏等)奖品及后勤准备工作。
4、行政部、公关部:联系三下乡所在学校,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四、组织机构;
1、领导协调:
总指挥:李中桂(学生会指导老师)
2、队员构成领 队:郑海鹏(学生会主席)
陈堪培(学生会副书记)
副领队:丁丽瑜(组织部部长)
赵哲宇(实践部部长)
队 员:(1)经济系分团委学生会各部干事共25名,名额分配按照
每部门2~3名为原则,部门参与人员有各部长上报,部门因工作需求要较多干事则可适当增加干事名额。
(2)经济系各辅导员所带学生共15名。
以辅导员为单位推荐学生,具体名额分配视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多少而定。(班干或党员因给予优先考虑)
总人数:45人。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大手拉小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共建行动
选定三下乡地点所在地的一所小学开展大学生和小学生“话理想”活动,进行优秀儿童影片、歌曲的放映,优秀青少年书籍、学习用品捐赠活动;
活动二:野炊
组织小学生(情况允许下),举行一次野炊午餐。藉此可以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以及增强大家的动手能力。
活动三:“文化艺术进村寨行动”
组织1场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晚会,可以是小品,魔术,歌曲,有学生会各部门及各班级协调准备节目。
活动四:篝火晚会。
晚会结束后,参与三下乡的经济系人员以篝火晚会,旨在加强学生会各部之间的团结,及学生会与班级之间的联系。
五、活动中工作安排:
活动一:由组织部与实践部干事以及经济系各班代表负责。具体详情在人员确定有又负责人员协调商定。
活动二:有生活部及体育部负责,各参与人员协调分配。
活动三:有文娱部统一协调,在挑选三下乡人员时,亦可适当挑选自愿表演的个人或团体。
活动四:联欢。
其它安排:
信息部负责摄像及资料采集,公关部负责活动中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员协调。其余部门统一服从总指挥或领队协调工作。
六、交通及食宿安排:
交通采取包车形式,具体费用待定。
食宿方面还是待定。(野炊一顿。)
七、注意事项:
1、统一行动,协调一致,服从指挥;
2、团结合作,积极主动,互相帮助;
3、谦虚踏实,吃苦耐劳,认真负责;
4、尊重当地人民群众的民风、民俗,虚心学习基层经验和民族文化;
5、严格遵守日程安排;
6、发挥各自专业和能力特长优势,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八、活动总结:
学生会各干事在活动结束后应做好总结工作,并以书面形式上交领队。其后召开一次总结大会,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为下次的活动积累经验,争取越办越好!
策划人:刘旺森
2009-3-28
第五篇:卷首语
发挥社团作用,培养文学新人。
王
军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回顾界首初中甓湖文学社已走过的六年历程,她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满园硕果吐芬芳”,一步一个脚印地茁壮成长。她像大运河畔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她似里下河水乡的一株奇葩绽放异彩,如今她已成为界首初中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校于2006年秋季成立了“界首初中甓湖文学社”。六年来,已编辑出版社刊《甓湖浪花》六本,共发表学生文学作品500多篇。在2010年以来曾受到《江苏教育报》、《初中生世界》、《珠湖》、《都市风》等报刊杂志的重点推介,并先后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学社成员的小说、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一百多篇。社刊也被评为市优秀校刊。
甓湖文学社成员在各种征文大赛中也频频获奖,在市“学习吴邵萍先进事迹”和“我与人民防空”“禁毒宣传”等一系列征文中,左玉、卞亲等同学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在“江苏省第十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卞亲、苗雪等5人分别获校一、二、三等奖;在“全国第八届、第十一届中小学校园文学大赛”中,徐悦、居跃琳等20多名同学分别获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将刊入《全国校园文学优秀作品集》一书,并在全国公开发行。
界首初中甓湖文学社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水乡沃土的环境熏陶,离不开名家名师的悉心指导。六年来,我们采取“走出去(社团采风)和请进来(作家讲座)”的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创作生活、提高文学素养。我们多次组织文学社骨干成员开展具有水乡特色采风活动,曾先后去过“高邮湖自然保护区”,“马棚东湖湿地公园”,“连标葡萄园”,“临泽生态度假村”,天山帝尧文化公园和菱塘回族乡等地采风。先后邀请知名作家王树兴(中国作协会员)、杜海(扬州作协主席)、小说家夏涛、散文家王玉清、著名诗人后金山(皆省作协会员)和邮城诗词界前辈戴友武、郭德荣(皆盂城诗社成员)来校举办多期文学讲座,分别从小说、散文、诗歌等创作方面作了专题辅导,使文学社成员的文学知识和创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前不久,第六届甓湖文学社组织机构建立,并吸收一批新成员,召开了第六届社员大会,这标志着甓湖文学社正沿着健康轨迹向前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亲近文学,爱好文学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我们期望借助甓湖文学社这个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走进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社团作用、培养和造就更多有文学素养、有理想情操、有广博知识、有丰富情感的文学新人。
(作者系高邮界首初中校长)
二O一二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