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镇创建省级文明镇经验材料(范文)
告成镇创建省级文明镇
经 验 材 料
告成镇,原为古阳城,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11公里处,嵩山和箕山之间,颖河横贯腹地。清乾隆县志载:“阳城和太室,都居九州中心,位臵非常重要。”这里向有天中地心之说。告成镇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8公里,呈倒“手”形。辖24个行政村,总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4.4万人,1998年10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小城镇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现将我镇创建文明村镇的做法和经验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健全创建机制
自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活动工作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真正把创建精神文明工作当作促进我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抓。一是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健全了事有人管的领导体系和事有人干的工作网络机制,同时落实奖惩机制,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一项重要依据,并与工资挂钩,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创建积极性。二是宣传造势。利用镇插转台、广播、板报、传单等各种形式向广
大群众进行宣传,大力营造创建氛围。三是狠抓机关效能建设,把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作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严格规范办事程序,实行党务、政务公开,推行“4+2”工作法,推进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着力树立政府新形象,提升在群众心中的信誉度。
二、加强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素质 我镇切实以提高人民群众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深入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是在建立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确保做好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同时,以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通过市派后备干部下基层授课活动和举办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等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党的理论思想和科技文化知识。二是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宣传“二十字”公民基础道德规范,并结合实际,举办各式各样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比如我镇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下,每年都将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多种评选活动,并给予物质奖励,激励全村群众提高道德素质建设。三是认真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定期组织和邀请派出所民警、老党员,到校园开展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三、促进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1、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村级图书室和种养殖技术培训班等学习阵地的作用,发现致富信息,拓宽致富门路,充分引导农民群众广泛学习科学思想,运用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全面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2、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不断加大教育事业投资,进一步改善了我镇基础教育环境。
3、农村卫生体系得到保障,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进一步提升,现有镇卫生院1个,医疗器械基本完备,从医人员22人;村级卫生室已建设完成14座。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目前全镇参保率、参合率已达95%以上。全镇卫生服务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已基本形。
4、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全镇育龄群众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率达96%,知晓率98%以上,极大地转变了群众婚育观念,提高了我镇计生工作水平。
5、通过进村入户发放反对迷信宣传单,深入开展揭批“法轮功”、反邪教警示教育等活动,全镇至今没有发现群众习练法轮功或参与法轮功的违法犯罪活动。
6、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每逢春节和重大节日期间,还有大型的文艺表演活动,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7、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每年举办篮球赛、棋牌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镇区娱乐设施配备完善,各村文化大院中的篮球场、棋牌室、健身器等配套设施也已
全部配备到位。
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造平安告成 我镇把维护稳定的工作摆在首位,积极开展打击和防控的机制,立足实际,严打突出犯罪,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分子的凌厉攻势。针对外来人口管理存在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我镇积极开展出租私房和外来人口整治活动。加强对公共场所和特种行业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旅馆业的管理,加强消防执法,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加强对学校秩序的整治工作,调查了解周边治安秩序,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帮助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大力推进防控体系建设。注重社会动态管理,组建镇专职巡防队伍,并规范落实了相关的制度和管理措施,不定期地调整巡逻路线,设卡地点和巡防时间等,形成覆盖全镇,全天候不间断、全方位不空档地巡逻,加强技术防范,镇政府投资30万元,在镇区主要街道和路口安装摄像头20多个,对预防和打击犯罪、打击街面犯罪、维护我镇的社会稳定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遏制了可防性的“两抢”、入室盗窃案件。
五、强化镇区服务功能,提高群众生活环境
2006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坚持“建一流工程,创特色城镇”的原则,围绕“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和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镇村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法用地,扎实推进“村庄
整治工程”,加大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整顿脏、乱、差等现象,几年来累计投资近亿元,相继完善了对镇区道路整修铺设、排污系统和电网改造,垃圾处理、绿化美化、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配套等16项精品工程建设,全面治理辖区内工业企业,使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无污染事故发生。开展垃圾规范化管理专项治理。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各村群众、企业职工、市场商户和学校师生开展了多次全民大扫除活动,对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清理。并按照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集中处理”的整体要求,逐步完善了各项环卫基础设施,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镇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健全,环境优美整洁,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
我镇坚持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积极听取广大干部群众意见,全面实施镇党委政府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从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强党委政府的民主管理建设,同时监督各村坚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建立乡镇招投标交易平台等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通过运用“4+2”工作法与当前开展的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4+2”工作法和家庭联户代表制度的推广
工作有依托、有载体、有目标,不断创新创造,提高了工作实效。
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 在文明村镇建设上,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我镇重点在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养殖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培育一批幅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充分认识龙头企业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利用典型引导,政策扶持,能人带动等手段,充分调动群众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一系列的帮农、扶农措施,带动了全镇畜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是告成的农业产业化走上了一条快速的发展之路。
良好的环境和文明的氛围,为我镇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虽然我们在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其他兄弟乡镇相比,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整体工作标准,努力把我们告成镇建设的更好、更美、更和谐,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镇创建全国文明镇经验材料
**镇创建全国文明镇经验材料
**镇党委、政府(2008年7月20日)
**镇位于镇江市西南郊,2005年12月由原***镇和原**镇合并为**区唯一建制镇,镇政府驻地官塘桥村。润扬大桥南接线、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338省道、243省道及谷阳路穿过其境。全镇总面积44.2平方公里。下辖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个中型水库管理所。全镇总户数4977户,总人口15129人。辖区内有中学1所,小学3所,幼儿园7所,中、小学入学率、毕业率均为100%;有镇级卫生院2所;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为100%。先后获镇江市文明镇、江苏省精神文明创建先进乡镇等荣誉。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展经济,富民强镇,奠定文明创建基础
农业生产稳步推进。2007年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530亩,推广新品种28个、新技术25项。培植和扶持果品协会、茶叶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个,带动近730户农民增收致富。发放水稻、小麦和油菜直补增资补贴56.4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800元。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工业利税4.45亿元,同比增长33%,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0.41亿元,同比增长32%。
服务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以引资大道、镇丹路、312国道为核心的沿路汽贸、现代物流、建材市场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态。完成三产营收20.38亿元、三产利税79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6%、27%。
二、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浓郁文明创建氛围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近年来,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镇党 委、政府把创建活动当作党政工作的一件大事摆到议事日程上,当作促进本地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抓,为我镇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把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镇创建文明镇规划》,成立了文明村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并建立健全了镇村组织网络。
三是宣传发动到位。每年年初把创建文明村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通过文件、板报、横幅、展牌等各种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创建文明村镇的目的、意义、阶段工作重点及要求,积极向市区媒体推荐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进行广泛宣传,浓厚舆论氛围。
四是资金投入到位。按照创建要求,我镇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创建工作投入筹资机制。创建文明村镇所需经费和重大开支及时研究、及时审批、足额到位,确保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以人为本,提升素质,加强道德文化建设
培育良好道德风尚。镇宣传、团委、妇联、工会、文卫等部门充分利用镇党校、镇文化站、村(社区)市民学校等宣传教育阵地,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决胜全面小康”、“家在润州”等主题教育,在全镇认真组织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双百佳”、“双学双比”、“青年文明号”、**“和谐之星”、**“十佳”新人新事、市百佳文明和谐家庭等评选活动。
加强科教卫生投入。近年来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0多个,高新技术产品8个,专利项目146件。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完成了**中心校、**中心小学、辖区幼儿园建设改造任务。全镇 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先后投入近500万元资金,全面建成了面积为1100平方米,集图书室、阅览室、演唱室、乒乓室、健身房、展览室、培训室、棋牌室、多功能厅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点等为一体的镇文体活动中心。嶂山村文化中心成为省级示范亮点,多次被省、市、区观摩学习。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先后开展了田径、乒乓、拔河、棋牌等农民喜爱的比赛活动。对濒临绝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嶂山马灯艺术进行挖掘和申报,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民间艺术知名品牌。
四、关注民生,优化环境,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改善镇村人居环境。先后按序时顺利完成官塘桥村、平山村、秀山村、嶂山村的改水工作,韦岗村的改水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对五凤口、乔家门、官塘桥村、韦岗村等重点血防改厕村实施整村(社区)推进。投入近50万元资金,对6个村(社区)、20余座河塘进行全面整治疏浚,共疏浚河道2200米,清理淤泥6.25万立方米,新建农村桥梁10座,涵闸8个,对回龙水库进行了全面修建和加固。新建韦岗、平山、官塘桥等6个村(社区)高标准水泥道路近30公里,行政村之间的道路灰黑率接近90%。在全市“百日整治”活动中,投入56万元资金,新建137座垃圾箱,改建35座垃圾箱,组建专职保洁员队伍73人,清除积存垃圾1800吨。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辖区内17台燃煤小锅炉整治任务。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组织开展了“以案说法”进村进社区活动,建立了基层村(社区)“十位一体”综治办,成立了全省首家社区矫正示范点。发挥大调解机制作用,连续多年调分调处率100%、成功率100%。村、社区义务和专职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巡逻,治安巡逻面达100%。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和社区矫正工作,形成了组织、家庭、社会一体的帮教网络。
第三篇:创建省级文明镇动员报告
创建省级文明镇动员报告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西周镇创建省级文明镇动员大会,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团结一致、全力以赴,以饱满的热情和有效的措施,做好创建省级文明镇的各项工作。
一、深刻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开展省级文明镇创建工作是我镇党委、政府从科学发展的大局出发,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生态型临港中心镇,不断提升我镇知名度、美誉度,着力打造优越的招商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实现“对接大桥,跨越转型”这一宏伟目标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镇党委、政府提出创建省级文明镇的目标,是在充分考虑西周镇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作出的决定。现在我镇发展大框架已基本确定,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愈发强烈,创建时机已经成熟。通过省级文明镇的创建,我们可以借力解决一些一直困扰我们的瓶颈问题,可以为人民群众规划建设更好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可以凝聚起方方面面的力量,促进我镇经济社会事业的新发展,这正是镇党委、政府对地区发展高度负责,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体现。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正确清醒的认识:现在已经不是讨论是否要创建,而是要怎么创建。大家要做好攻坚克难的思想准备,要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实现创建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把创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一,要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城镇品位。创建文明镇要先强“筋骨”,从基础设施抓起,提升我镇工业小城镇的整体形象和品位。一是加快城乡一体的“路网”建设,继续完善以汇川路、昌明路、嵩溪路等为重点的城区道路建设。二是加快城乡一体的“水网”建设,继续加快城乡联网供水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从水源、供水到污水处理的统筹,完成总投资1.1亿元的污水处理厂和西周水厂项目建设。三是加快城乡一体的“生态网”建设,全面普及农村垃圾减量化工作,实现太阳能垃圾处理房全覆盖。使这些项目尽快发挥作用,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创建文明镇的成果。
第二,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城镇管理。加强城管环卫队伍建设,完善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动员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抓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等形象工程,共创一个文明整洁的环境。大力开展农户庭院绿化、美化、净化、硬化活动,农户房前屋后场地、道路硬化,植树养花、建绿地,做到春有青、夏有阴、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整治脏、乱、差,彻底清除村头路边、河边沟渠、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室内室外等存量垃圾,消灭卫生死角;清柴草堆,清除房前屋后的杂草杂物,对可利用的柴草和物件分类堆放,摆放整齐有序;清残墙断壁,全面清理废旧场地,拆除有碍村貌的残墙断壁;对占用公共道路、场所和土地乱搭滥建的违章建筑,进行全面清理,对农村电线、电话线、闭路电视线进行全面顺路,真正实现镇容村貌整洁,镇风文明。
第三,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提高创建文明镇工作水平,最终要靠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来支撑。要按照“有爱心,知荣辱,讲礼仪,守道德”的基本准则,树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公民形象。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加强民风、行风、家风、学风建设,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的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道德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引导人们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干部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广大党员干部以争创“五星党员”为载体,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
三、精心组织,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创建文明镇没有旁观者”,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迅速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安排,统筹兼顾,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第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建省级文明镇,加强领导是关键。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创建省级文明镇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挥和推动全镇文明镇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我镇创建的组织协调工作。要求各个行政村、各部门、单位都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合力抓。镇创建办是镇党委、政府领导创建工作的参谋助手,要认真履行协调、督查职能,全面掌握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和整改措施,保证创建工作扎实、顺利推进。
第二,镇、村联动,条块结合。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和各行政村的共同努力。各行政村要抓好建设文明村的管理工作,分解落实文明村的创建目标和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明确各阶段任务的完成时限,全面负责创建文明村的组织、实施、管理工作。镇各部门、单位要树立全镇一盘棋的思想,充分履行部门职能,分工不分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不推诿,不扯皮,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宣传办、城管、工商、环卫所、文化站、派出所等单位部门是创建文明镇工作的重要力量,要结合职责,制定具体方案,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第三,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创建活动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人民群众是创建工作的参与者、支持者,又是创建成果的受益者,更是创建工作的不竭动力。只有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行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才能切实抓好文明镇创建工作。会后,要立即在我镇掀起一个声势强大的宣传热潮,把创建文明镇的意义、任务、工作要求和方法步骤,告知广大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创建办要制定具体的宣传报道计划,组织好一波又一波的宣传高潮,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要及时推广创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典型,弘扬先进;同时,对存在问题和后进单位要进行批评曝光。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扎实有序的工作落实,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格局,推动创建工作出成果、见成效。
第四,健全机制,常抓不懈。创建文明镇重在建设,贵在坚持。在加强专项整治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建设文明镇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办法,做到有章可循,使创建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要加强经常性督查,严格考核奖惩,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影响创建进程的,要追究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通过奖优罚劣,促进创建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同志们,创建省级文明镇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携起手来,迅速行动,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实干的精神,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攻坚战,为早日建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乡风文明、文化繁荣的全省文明城镇而共同奋斗!
第四篇: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的工作汇报
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的工作汇报
镇地处XX市圩南地区,位于兴化、东台、姜堰三市交汇中心,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是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久负盛名的茅山号子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全镇土地面积4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30417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镇党委下辖68个党(总)支部,党员1131人。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亿元,财政总收入4516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5元。全镇以XX市台商工业园为载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胶粘制品、不锈钢制品、轻纺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为特色的工业产业体系。2012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7.38亿元,利税2.95亿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树立对外形象、改善镇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现将有关创建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规划部署
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对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镇、村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文明创建办公室,并且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和镇村全年工作目标。定期不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创建工作会议,对照文明乡镇测评标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深入开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年”活动,2012年镇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党委”,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文明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道德建设是文明创建工作的核心,我们通过道德教育、道德养成、道德评价,不断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全民的道德素养。
1、强化“道德讲堂”载体功能,对公民进行“四德”教育
我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精心谋划组织“道德讲堂”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按照课堂教学流程规范,充分体现茅山人文特色的要求,针对各类受众,有效开展了机关道德讲堂、行业道德讲堂、学校道德讲堂、农村道德讲堂,通过举办各类道德讲堂,有力提升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修养。
2、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凝聚社会进步正能量
我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的评选和表彰,2010年茅山西村党总支副书记金正银,其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市综治部门的充分肯定,个人被评选为XX市首届道德模范。2009年茅山中心校四年级学生王静文被评为“XX市十佳美德少年”。通过培树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
3、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整体教育功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镇党委成立了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管理规范、经费保证、活动正常的乡村少年宫,少年宫组织编排的学生小合唱茅山号子-----幸福少年获XX市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建立了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行业志愿者等各类志愿者队伍,人数达30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0%。公安、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弘扬特色文化,提升创建内涵
我镇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茅山号子和清明会船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后,茅山石刻、茅山竹筷制作技艺又被列为XX市非遗保护项目。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吸引民间投资5000多万元,恢复重建千年古刹景德禅寺。加强茅山特色文化的传承,组建文化中心民乐队,茅山号子老年演唱队以及各村20多支文艺演出队。2012年茅山中心校编撰的《茅山号子》、《歌从茅山来》两本校本教材,齐获XX市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2012年举办了首届茅山特色文化艺术节,2013年第二届艺术节又被列为XX市千岛菜花节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茅山号子、茅山会船、茅山庙会已成为茅山文化的特色品牌,为文明乡镇的创建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升了创建内涵。
四、开展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广泛开展开展“一助一”结对帮扶,营造全社会帮困助残氛围。严格执行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组织节庆慰问,关爱弱势群体,发动“携手援灾区,爱心慈善募捐”,定期开展“走进敬老院,小手献爱心”小学生服务实践活动、爱心妈妈手牵手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的活动。
深化茅山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营造家庭和睦团结的良好氛围,倡导新型和谐婆媳文化,开展好婆媳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十对好婆媳。在全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年及“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系列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制水平,全镇无邪教及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广泛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氛围。我镇10个行政村有6个相继被评为泰州或兴化文明村。每年十星文明户参创率达100%,合格率达90%以上。切实加大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投入,把创建费用纳入到乡镇财政预决算,近三年共投入创建资金3000多万元。开展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建立健全重大社会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每年对茅山农历3.18庙会和清明会船等重大活动制定完善的安保预案,确保特色文化活动有序安全。
五、加强设施建设,美化镇容镇貌
我镇以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持续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规范管理。确立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建设理念,明确“高规格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管理”的思路,遵循开发园区、美化镇区、建设小区的总体要求。强化规划意识,完善园区、小区、社区专业规划,把茅山镇纳入到戴南、张郭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建成文化健身广场、镇北十字路口广场、府前街沿河风光带、万金广场,投入40多万元新增陈张公路路灯80盏,投入160万元用于集镇及道路绿化,近年来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集镇品味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镇把康居示范村创建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强势推进,近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2年在全面推进康居示范村建设中,共对15个自然村实施改厕,受益户达4015户。
回顾我镇近年来文明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如文明创建的载体不够丰富,创建活动的亮点和品牌打造不多,创建活动的镇村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下一步,我们将瞄准新的创建目标,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努力提升创建工作整体水平,以此促进我镇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2014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市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突出“改革、务实、统筹”的工作基调,着力破解制约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难题,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构建和谐幸福家庭夯实基础。截止2014年3月底,全县总人口16.97万人,人口出生率4.63‰,人口自然增长率3.12‰,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8.6%,出生人口性别比109.3。各项质量指标和重点工作均好于往年,现就全县上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时传达贯彻全市卫生计生会议精神
5月7日,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结束后,县、乡各级及时传达了会议精神,对今年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安排部署,统一了认识,量化了指标,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确保全年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注重效率,“单独两孩”政策全面实施。
我省《关于单独两孩政策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乡镇提前对全县范围内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对象及其生育意愿进行了摸底调查。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的意见》。利用门户网站、县电视台滚动播放、发放宣传单、与群众面对面宣传解释等方式大力宣传单独两孩政策。同时组织县、乡、村计生干部对“单独两孩”政策解读、申报程序、提交资料、办理时限、办理方式等重点内容进行培训。因为宣传、摸底到位,群众申领“单独两孩”再生育证时,县、乡两级在两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对已申领“单独两孩”生育证的对象列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重点对象,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全县共有符合“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的对象95户,其中育龄妇女年龄在20—30周岁的约占58%,31周岁以上的约占42%。审批“单独两孩”生育证1例。
2、优质服务,“两项工程”工作扎实推进。
为了全面提高我县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我县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做好“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不断提高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一是创新宣传方式,提高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除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专栏、逢集遇会、“科技之春”进村入户等常规宣传外,今年我县结合多年开展“两项工程”的工作经验,组织相关技术服务人员,拍摄制作了一部以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和技术服务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音像宣传片,深入乡镇、村组,组织群众观看。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群众了解“两项工程”的重要意义以及检查服务的内容、项目。提高了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引导她们积极接受检查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由于文化程度的制约,阅读和理解文字性宣传资料困难的问题,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二是转变服务理念,就近为群众提供服务。为了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方便,我们以村组为单位,对检查对象达到100人以上的村组,利用村计生、卫生室就地开展检查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检查服务率。三是稳步扎实推进,按期完成既定任务。我县从三月份全面启动“第四轮农村母亲健康工程”检查服务工作,全县共计应查35486人(其中常住人口35032人,流动人口454人),计划年内完成45%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共检查5187人,占应查人数35486人的14.6%。查出患有不同类型疾病1432例,患病率为27.6%,治疗1432例,治疗率10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共检查535对(1070人),占应检查对象1640对(3280人)的32.6%。
3、以人为本,计生群众办证方便快捷。
在方便群众办证方面,坚持转变作风,以人为本,规范办证流程,及时、便捷地做好计划生育各类证件的办理工作,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一是全方位公开办证流程。我县制定出台了《XX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通知》,简化了办证程序,明确了人员职责。通过便民卡、宣传单、媒体网站、设立公开栏等形式,对计划生育各类证件的办理条件、程序、时限、申请表和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公开,服务承诺、咨询电话等信息。二是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全县8镇1乡计生站均设有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明确专人办理,实行首问责任制,严格落实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六项工作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建立服务评价和反馈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落实一次性告知和即办制度。对办证咨询的群众,一次性告知办证流程和所需资料。对要求办证的育龄群众,只要提供的材料齐全,实行即时办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拖延办理。
4、稳步推进,计生奖扶惠及群众。
今年以来,我县奖扶工作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方针,遵循“谁调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于3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奖扶对象“大审核”活动,做到所有奖扶对象“应奖尽奖、应退尽退”。目前,确认各类奖扶对象共计340人,其中国家奖扶对象226人,新增16人;特别扶助对象累计23人,新增2人(伤残);农村独女户奖励扶助对象累计41人,其中新增9人;市奖励扶助对象累计50人,其中本年新增16人,审核确认全县双女绝育户247户(465人),一次性兑现奖励扶助金56.28万元。圆满完成了奖励扶助“零误差”数据上报工作。同时,重点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一是“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工作。2014年全县选定230户计划生育家庭户进行帮扶,按照“典型引路、项目扶持、部门包抓”的思路,实行“五长”(县长、局长、镇长、村长、中心户长)抓示范进行帮扶,年内计划投入资金230万元,目前累计完成资金投入60余万元。二是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落实工作。全县享受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对象共计36人,为了能够及时将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经过与多部门协调,将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发放方式由之前单位(乡镇)现金兑现方式转变为一卡通兑现方式,全部兑现到位。三是失独家庭奖扶工作。我县先后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失独家庭养老扶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和《XX县农村60周岁以上失独家庭夫妇养老安置工作实施意见》,为全县22户失独家庭发放一次性补助46万元,对失去生活能力及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按照自愿、就近的原则免费安置在敬老院生活。目前,有3位失独老人已安排入住敬老院,1户失独家庭正在省卫计委指定医院享受免费再生育技术服务。联合民政、人武、总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协等七部门联合发文,开展以“关怀关爱失独家庭,打造惠民计生、推动社会和谐”的主题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关心照顾失独老人,解决他们实际困难,让失独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5、科学管理,“一证通”使用率明显提高。
“一证通”系统全面启用以来,各使用单位均能应用“一证通”开展办证和服务工作,应用情况良好。全县“一证通”系统应用率达到85%。通过“一证通”系统的应用,使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6、全面覆盖,流动人口服务贴近群众。
一是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全县现有流动人口10398人,其中流出人口7808人,流入人口2590人。为了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我县积极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率先推行“以房管人、以院绘图、以户建档,挂牌服务”的服务模式,目前,该模式运行良好,待进一步完善成熟后,逐步在全县推广。
二是将县域内流动人口纳入管理。根据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需要,我县从3月1日至3月31日,组织全县各乡镇(街)计生站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流动人口调查摸底工作,将县域内4523户(16238人)流动人口数据录入全员人口信息库,各乡镇利用qq群,随时互通信息。通过此举,不仅可以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口数据决策依据,而且对县域内流动人口实行了动态管理,就近服务。
三是积极开展“三关爱三服务”活动。在开展以“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温馨服务”为主题的“三关爱三服务”活动中,全县累计发放计生宣资料12000余份,走访慰问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共188人,发放慰问金7762元,米面油4130斤。
7、部门联动,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形成合力。
针对我县近年性别比持续偏高的问题,我县多措并举,部门联动,形成长效机制进行综合治理。一是宣传倡导,政策激励。利用县上大型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宣传,在群众中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婚育新风尚,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女孩行动的氛围。同时,加强人口计生政策与相关普惠政策的衔接,加大对独女户和双女绝育户的倾斜力度,在全县事业单位招聘中,对农村双女绝育户、城乡独女户子女下沿10分录取;全县247户双女绝育户除享受合疗费用减免外,每人每年给予1200元的奖扶资金,直到纳入市级奖扶为止。营造了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建立部门定期督查制度。三月份,联合县公安、工商、卫生、药监等单位组成联合执法组对辖区的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药品营销公司及药店,重点就b超机使用许可和登记备案、从业人员监管,妇产科接诊登记和检查,终止妊娠的药物和盈利性计生器具的进货来源、销售、批号数量进行了检查。依照《陕西省出生实名登记实施方案》,对于各医疗机构产科进行了出生实名登记检查。依法查处了非法经销计生药具的个体户,收缴了违法计生器具200余盒(箱)。并及时进行了宣传报道,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三是优质服务,规范管理。建立和规范孕情管理和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加强出生实名登记、二胎全程优质服务、新生儿死亡报告的管理以及对非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审批。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治理。
三、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母亲健康检查工作中,因为孩子上学,外出务工等原因,育龄群众流动性大,加之农村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还不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动员群众参与检查难度较大;另外,查治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由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没有纳入合疗定点机构,群众治疗费用需自己承担,有好些群众,只查不治,查治效果不够明显。
2、在办理计生证明时,由于部分农村育龄妇女外出务工时间较长的,生育和节育信息无法确切掌握,依据诚信承诺给予办证,信息可能失真。
3、由于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流动人口入住新型小区,在短期内管理服务难度较大。
4、打击“两非”工作中,人为干预的过程难以发现,违法证据难以采集取证,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任务艰巨。
四、征求意见和建议
(一)广大群众在人口计生工作方面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1、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协调解决参公入序。
2、办证难,程序多,简化各种申报和网上办证程序。
3、独生子女户奖扶资金少,对少生优生形不成有效激励。
4、严厉打击违法计划生育,迅速遏制性别比失衡势头。
5、改革现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完善服务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制度,将部门协作落到实处,不要将均等化服务停留在口号上。
6、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基层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技能和服务水平。
7、失独家庭养老问题,需要形成多部门配合,定期探访,随时了解失独家庭生活情况的机制。
8、给计生工作者解决岗位特殊津贴补助。
(二)市人口计生局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全市人口计生系统行业存在的“四风”问题
1、对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和机构改革调研少,加大卫生计生改革力度。
2、培训不够,业务新知识欠缺,理论与实际脱节,建议多办学习班。
3、各类型创建开展太多,但推动工作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4、习惯于靠会议和文件落实工作,安排多,督查少,深入基层指导解决问题少,只注重半年和年终的考核,要加大平时的明查暗访力度。
5、检查考核中,听汇报、看资料多,进村入户明查暗访了解真实情况少,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改进考核办法。
(三)人口计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方面亟待加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转变作风,加强系统内党风廉政方面的教育和考核。
2、受机构改革影响,计生干部在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安于现状,计生工作人员思想有波动,工作的积极性有所降低,有等待观望现象。
3、加大对系统内违法违规事件的监督和查处力度,做到预防与惩治并举。
4、多深入基层了解计生干部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困难。
5、加强职能转变后的服务观念教育,彻底转变以“罚”代“管”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模式。
第五篇: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的工作汇报
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的工作汇报
镇地处XX市圩南地区,位于兴化、东台、姜堰三市交汇中心,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是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久负盛名的茅山号子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全镇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万亩,总人口30417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镇党委下辖68个党支部,党员1131人。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财政总收入4516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5元。全镇以XX市台商工业园为载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胶粘制品、不锈钢制品、轻纺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为特色的工业产业体系。XX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利税亿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树立对外形象、改善镇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现将有关创建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对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镇、村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文明创建办公室,并且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和镇村全年工作目标。定期不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创建工作会议,对照文明乡镇测评标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深入开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年”活动,XX年镇党委被
市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党委”,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文明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道德建设是文明创建工作的核心,我们通过道德教育、道德养成、道德评价,不断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全民的道德素养。
1、强化“道德讲堂”载体功能,对公民进行“四德”教育
我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精心谋划组织“道德讲堂”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按照课堂教学流程规范,充分体现茅山人文特色的要求,针对各类受众,有效开展了机关道德讲堂、行业道德讲堂、学校道德讲堂、农村道德讲堂,通过举办各类道德讲堂,有力提升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修养。
2、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凝聚社会进步正能量
我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的评选和表彰,XX年茅山西村党总支副书记金正银,其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市综治部门的充分肯定,个人被评选为XX市首届道德模范。XX年茅山中心校四年级学生王静文被评为“XX市十佳美德少年”。通过培树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
3、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整体教育功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镇党委成立了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管理规范、经费保证、活动正常的乡村少年宫,少年宫组织编排的学生小合唱茅山号子-----幸福少年获XX市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建立了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行业志愿者等各类志愿者队伍,人数达30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0%。公安、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镇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茅山号子和清明会船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后,茅山石刻、茅山竹筷制作技艺又被列为XX市非遗保护项目。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吸引民间投资5000多万元,恢复重建千年古刹景德禅寺。加强茅山特色文化的传承,组建文化中心民乐队,茅山号子老年演唱队以及各村20多支文艺演出队。XX年茅山中心校编撰的《茅山号子》、《歌从茅山来》两本校本教材,齐获XX市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XX年举办了首届茅山特色文化艺术节,XX年第二届艺术节又被列为XX市千岛菜花节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茅山号子、茅山会船、茅山庙会已成为茅山文化的特色品牌,为文明乡镇的创建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升了创建内涵。
广泛开展开展“一助一”结对帮扶,营造全社会帮困助残氛围。严格执行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组织节庆慰问,关爱弱势群体,发动“携手援灾区,爱心慈善募捐”,定期开展“走进敬老院,小手献爱心”小学生服务实践活动、爱心妈妈手牵手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的活动。
深化茅山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营造家庭和睦团结的良好氛围,倡导新型和谐婆媳文化,开展好婆媳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十对好婆媳。在全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年及“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系列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制水平,全镇无邪教及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广泛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氛围。我镇10个行政村有6个相继被评为泰州或兴化文明村。每年十星文明户参创率达100%,合格率达90%以上。切实加大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投入,把创建费用纳入到乡镇财政预决算,近三年共投入创建资金 3000多 万元。
开展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建立健全重大社会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每年对茅山农历庙会和清明会船等重大活动制定完善的安保预案,确保特色文化活动有序安全。
我镇以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持续加快各类基础设
施建设,并实施规范管理。确立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建设理念,明确“高规格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管理”的思路,遵循开发园区、美化镇区、建设小区的总体要求。强化规划意识,完善园区、小区、社区专业规划,把茅山镇纳入到戴南、张郭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建成文化健身广场、镇北十字路口广场、府前街沿河风光带、万金广场,投入40多万元新增陈张公路路灯80盏,投入160万元用于集镇及道路绿化,近年来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集镇品味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镇把康居示范村创建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强势推进,近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XX年在 全面推进康居示范村建设中,共对15个自然村实施改厕,受益户达4015户。
回顾我镇近年来文明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如文明创建的载体不够丰富,创建活动的亮点和品牌打造不多,创建活动的镇村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下一步,我们将瞄准新的创建目标,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努力提升创建工作整体水平,以此促进我镇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镇位于达州主城区西南方向的州河岸边,离市中心8公里。全镇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234个村小组,总人口61670人,拥有耕地面积万亩,森林面积万亩,城镇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是达州机场和XX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所在地,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襄渝铁路纵贯南北,州河航运通江达海,河市机场飞向全国,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交通便利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是XX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近年来,在市县的领导下,河市镇立足本镇实际,结合镇情,围绕“思想促镇、文明构镇、科技兴镇、教育强镇”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现将近年来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乡镇工作作为提升乡镇形象、改善乡镇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创建过程中,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建市级文明乡镇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做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要通过文明创建,让处处存在好环境,家家过上好日子,天天感觉好心情,人人具有好身体,让人民群众感到幸福、感到自豪、感到希望、感到力量。
机构健全,措施过硬。提出创建市级文明乡镇的目标后,我镇立即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邓林先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同时,将镇辖
区内的工商、派出所、建管、国土、社区、医院、学校等相关部门领导纳入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日常事务,并且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河市镇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在会上,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强思想、重行动、出成绩”的创建工作方针;同时,向参会的各部门、各社区强调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提出要将创建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将创建效果与部门领导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教育、惩戒、激励三管齐下,确保了“一个目标干到底,一种声音喊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体制完善,管理精细。围绕场镇的长效管理,我镇积极探索建立了联创联建、综合执法、居民自治“三位一体”的场镇管理长效机制,为场镇创建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联创联建,即镇党委、政府包片领导挂包社区(村),镇机关干部及镇级部门挂点社区,督促社区抓好工作落实;综合执法,即实行环境文明、场镇管理、场镇绿化、以及建管、工商、派出所、文化、国土、学校等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的综合执法,将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实施处罚等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无缝隙全覆盖、无空档全天候”管理。居民自治,即每个社区均成立了居民自治理事会,建立了文明社区创建协调会,制订了社区居民公约、社区社会治安、社区文明环境等自治措施,将文明乡镇创建工作融入广大居民的工作、生活之中,把场镇管理和创建工作转化为每个居民的
自觉行动。目前,整个河市镇有文明劝导员200余名。
为实现场镇的精细化管理,我们建立了“环环相扣、月月考评、上下呼应、规范高效、开放创新、日清日洁”的创建工作运行机制。一方面我们从倾听居民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入手,开设了创建投诉热线,定点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又从发现问题入手,镇政府成立了以治理办为主的创建巡查组。巡查组每天对辖区进行全面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查清责任主体,督促解决问题,并将梳理分类的问题及时上报党政领导。镇党委、政府领导就发现的问题指定专人进行分类梳理,及时将问题分派到各职能部门处理。各职能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就本部门的问题迅速解决,对未按时解决的,镇创建办进行通报,从而实现了由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问题的根本性转变,做到了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
人民群众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更是文明创建活动的源泉和活力所在。真正永葆创建生命力的长效机制是以居民自治,让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自觉参与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无穷的创造力。为此,在创建工作思路上,我们明确提出了“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居民为主”的指导方针,坚持把宣传发动当作首要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人人创建的良好氛围。
级级带动。镇党委书记、镇长等领导经常深入背街小巷、单位社区,走访群众,进行调研,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走上街头检查文明,并组织现场办公。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辖区内县、镇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对爱国文明和创建工作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同时,镇党委、政府领导带头参加各阶段的集中性创建活动,既当组织员,又当战斗员,还当宣传员。在镇领导的带动下,我镇创建工作一次次升温,一次次掀起高潮。
层层发动。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动员会,号召全体居民积极投身创建活动。镇党委、政府还在河市广播站以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创建宣传标语;并要求各部门、各社区均设立宣传教育栏,并定期更换内容。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特别是近年来的创建工作,给河市镇带来了巨大变化,使全镇上下对创建工作形成了共识,产生了共鸣,达成了共为。
部门联动。为治理一些“老大难”问题和场镇管理顽疾,在综合执法和联创联建的基础上,城管、工商、派出所、建管站等执法单位经常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实行联合整治,有效地解决了一系列难点问题。
社会推动。一方面镇政府组织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展“知荣辱、革陋习、树新风、清五清、治五乱”等活动;另一方面学校、社区及各类企业纷纷为创建工作献计献策、建功立业,如:开展“文明劝导”、“争当文明使者,争做
创建主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
健康教育深入开展。我镇创建市级文明乡镇工作始终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为重点,以创建安全文明健康社区为载体,积极推进场镇健康教育活动,真正把“健康理念”转变成居民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一是行业健康教育得到加强。以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等为重点,做好学生健康行为教育,在学校坚持开设健康教育课,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控烟、环保、健康行为等方面的知识。二是社区健康教育不断深入。以需求为导向,以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及县级有关部门服务为依托,以家庭为单位、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为重点人群,把健康教育与居民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健康知识专题讲座。比如今年县妇联就在我镇召开了“关爱生命、健康母亲”专题知识讲座,并在我镇开展了洁美家园评选活动。
精神文明长抓不懈。“场镇美不美关键看素质”,“种树培其根,育人养其心”。引导居民树立文明意识,养成良好文明习惯,是我们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镇政府一直号召全体学生和居民倡导文明新风,在社区组织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四进’”、做合格小公民 “五小”、“小手牵大手、创建路上一起走”等活动;并广泛开展了“讲社会公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讲职业道德,在单位做个好
职工;讲家庭美德,在家庭做个好成员,讲学习品德,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四讲四做”公民道德活动,以及创建“五好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居民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经济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重中之重。只有物质文明发展好了,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可能;只有镇域经济发展强了,创建工作才有基础。我镇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推进经济发展,为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危机,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经济建设面临极大挑战。我镇充分解读党和国家有关政策,适时提出建设“ 工业强镇、交通重镇、旅游新镇、文化大镇”的发展目标,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危机。农业方面,苎麻种植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较大,我镇一方面积极鼓励农民实现多元化种植,分散压力,一方面积极寻找新项目、新品种、新方法降低苎麻种植成本,为农民减负;工业上,我镇从政策、手续等方面积极为镇内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共度危机,共谋发展,积极促进智鹏麻纺的恢复投产,以达到以工带农的目的;商业上,积极规范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经营秩序,狠抓招商引资,力促商业兴盛。
主动积极配合,抓住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园区建设。
大部分位于我镇的XX市化工园区建设为我镇经济发展
提供了难得机会。我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合市县建设工作,切实推进化工园区建设,积极为园区找项目、引投资。园区建设一方面解决了我镇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一方面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为我镇建设工业强镇提供了有利时机。
做好其他方面的经济建设工作,实现经济全方位发展。
襄渝铁路复线建设、达州环城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均经过我镇。我镇花大力气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积极解决相关问题,为工程建设减少障碍。
XX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市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突出“改革、务实、统筹”的工作基调,着力破解制约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难题,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构建和谐幸福家庭夯实基础。截止XX年3月底,全县总人口万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出生人口性别比。各项质量指标和重点工作均好于往年,现就全县上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5月7日,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结束后,县、乡各级及时传达了会议精神,对今年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安排部署,统一了认识,量化了指标,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确保全年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1、注重效率,“单独两孩”政策全面实施。
我省《关于单独两孩政策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乡镇提前对全县范围内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对象及其生育意愿进行了摸底调查。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的意见》。利用门户网站、县电视台滚动播放、发放宣传单、与群众面对面宣传解释等方式大力宣传单独两孩政策。同时组织县、乡、村计生干部对“单独两孩”政策解读、申报程序、提交资料、办理时限、办理方式等重点内容进行培训。因为宣传、摸底到位,群众申领“单独两孩”再生育证时,县、乡两级在两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对已申领“单独两孩”生育证的对象列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重点对象,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全县共有符合“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的对象95户,其中育龄妇女年龄在20—30周岁的约占58%,31周岁以上的约占 42%。审批“单独两孩”生育证 1例。
2、优质服务,“两项工程”工作扎实推进。
为了全面提高我县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我县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做好“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不断提高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一是创新宣传方式,提高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除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专栏、逢集遇会、“科技之春”
进村入户等常规宣传外,今年我县结合多年开展“两项工程”的工作经验,组织相关技术服务人员,拍摄制作了一部以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和技术服务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音像宣传片,深入乡镇、村组,组织群众观看。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群众了解“两项工程”的重要意义以及检查服务的内容、项目。提高了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引导她们积极接受检查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由于文化程度的制约,阅读和理解文字性宣传资料困难的问题,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二是转变服务理念,就近为群众提供服务。为了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方便,我们以村组为单位,对检查对象达到100人以上的村组,利用村计生、卫生室就地开展检查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检查服务率。三是稳步扎实推进,按期完成既定任务。我县从三月份全面启动“第四轮农村母亲健康工程”检查服务工作,全县共计应查 35486人,计划年内完成45%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共检查5187人,占应查人数35486人的%。查出患有不同类型疾病1432例,患病率为%,治疗1432例,治疗率10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共检查535对,占应检查对象1640对的%。
3、以人为本,计生群众办证方便快捷。
在方便群众办证方面,坚持转变作风,以人为本,规范办证流程,及时、便捷地做好计划生育各类证件的办理工作,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一是全方位公开办证流程。我县制定出台了《XX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通知》,简化了办证程序,明确了人员职责。通过便民卡、宣传单、媒体网站、设立公开栏等形式,对计划生育各类证件的办理条件、程序、时限、申请表和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公开,服务承诺、咨询电话等信息。二是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全县8镇 1乡计生站均设有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明确专人办理,实行首问责任制,严格落实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六项工作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建立服务评价和反馈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落实一次性告知和即办制度。对办证咨询的群众,一次性告知办证流程和所需资料。对要求办证的育龄群众,只要提供的材料齐全,实行即时办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拖延办理。
4、稳步推进,计生奖扶惠及群众。
今年以来,我县奖扶工作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方针,遵循“谁调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于3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奖扶对象“大审核”活动,做到所有奖扶对象“应奖尽奖、应退尽退”。目前,确认各类奖扶对象共计340人,其中国家奖扶对象226人,新增16 人;特别扶助对象累计23人,新增2人;农村独女户奖励扶助对象累计41人,其中新增9人;市奖励扶助对象累计50人,其中本年新增16人,审核确认
全县双女绝育户247户,一次性兑现奖励扶助金万元。圆满完成了奖励扶助“零误差”数据上报工作。同时,重点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一是“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工作。XX年全县选定230户计划生育家庭户进行帮扶,按照“典型引路、项目扶持、部门包抓”的思路,实行“五长”抓示范进行帮扶,年内计划投入资金230万元,目前累计完成资金投入60余万元。二是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落实工作。全县享受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对象共计36人,为了能够及时将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经过与多部门协调,将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发放方式由之前单位现金兑现方式转变为一卡通兑现方式,全部兑现到位。三是失独家庭奖扶工作。我县先后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失独家庭养老扶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和《XX县农村60周岁以上失独家庭夫妇养老安置工作实施意见》,为全县22户失独家庭发放一次性补助46万元,对失去生活能力及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按照自愿、就近的原则免费安置在敬老院生活。目前,有3位失独老人已安排入住敬老院,1户失独家庭正在省卫计委指定医院享受免费再生育技术服务。联合民政、人武、总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协等七部门联合发文,开展以“关怀关爱失独家庭,打造惠民计生、推动社会和谐”的主题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关心照顾失独老人,解决他们实际困难,让失独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5、科学管理,“一证通”使用率明显提高。
“一证通”系统全面启用以来,各使用单位均能应用“一证通”开展办证和服务工作,应用情况良好。全县“一证通”系统应用率达到85%。通过“一证通”系统的应用,使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6、全面覆盖,流动人口服务贴近群众。
一是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全县现有流动人口10398人,其中流出人口7808人,流入人口2590人。为了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我县积极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率先推行“以房管人、以院绘图、以户建档,挂牌服务”的服务模式,目前,该模式运行良好,待进一步完善成熟后,逐步在全县推广。
二是将县域内流动人口纳入管理。根据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需要,我县从3月1日至3月31日,组织全县各乡镇计生站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流动人口调查摸底工作,将县域内4523户流动人口数据录入全员人口信息库,各乡镇利用qq群,随时互通信息。通过此举,不仅可以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口数据决策依据,而且对县域内流动人口实行了动态管理,就近服务。
三是积极开展“三关爱三服务”活动。在开展以“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温馨服
务”为主题的“三关爱三服务”活动中,全县累计发放计生宣资料1XX余份,走访慰问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共188人,发放慰问金7762元,米面油4130斤。
7、部门联动,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形成合力。
针对我县近年性别比持续偏高的问题,我县多措并举,部门联动,形成长效机制进行综合治理。一是宣传倡导,政策激励。利用县上大型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宣传,在群众中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婚育新风尚,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女孩行动的氛围。同时,加强人口计生政策与相关普惠政策的衔接,加大对独女户和双女绝育户的倾斜力度,在全县事业单位招聘中,对农村双女绝育户、城乡独女户子女下沿10分录取;全县247户双女绝育户除享受合疗费用减免外,每人每年给予1200元的奖扶资金,直到纳入市级奖扶为止。营造了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建立部门定期督查制度。三月份,联合县公安、工商、卫生、药监等单位组成联合执法组对辖区的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药品营销公司及药店,重点就b超机使用许可和登记备案、从业人员监管,妇产科接诊登记和检查,终止妊娠的药物和盈利性计生器具的进货来源、销售、批号数量进行了检查。依照《陕西省出生实名登记实施方案》,对于各医疗机构产科进行了出生实名登记检查。依法查处了非法经销计生药具的个体
户,收缴了违法计生器具200余盒。并及时进行了宣传报道,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三是优质服务,规范管理。建立和规范孕情管理和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加强出生实名登记、二胎全程优质服务、新生儿死亡报告的管理以及对非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审批。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治理。
1、在母亲健康检查工作中,因为孩子上学,外出务工等原因,育龄群众流动性大,加之农村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还不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动员群众参与检查难度较大;另外,查治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由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没有纳入合疗定点机构,群众治疗费用需自己承担,有好些群众,只查不治,查治效果不够明显。
2、在办理计生证明时,由于部分农村育龄妇女外出务工时间较长的,生育和节育信息无法确切掌握,依据诚信承诺给予办证,信息可能失真。
3、由于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流动人口入住新型小区,在短期内管理服务难度较大。
4、打击“两非”工作中,人为干预的过程难以发现,违法证据难以采集取证,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任务艰巨。
广大群众在人口计生工作方面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1、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协调解决参公入序。
2、办证难,程序多,简化各种申报和网上办证程序。
3、独生子女户奖扶资金少,对少生优生形不成有效激励。
4、严厉打击违法计划生育,迅速遏制性别比失衡势头。
5、改革现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完善服务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制度,将部门协作落到实处,不要将均等化服务停留在口号上。
6、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基层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技能和服务水平。
7、失独家庭养老问题,需要形成多部门配合,定期探访,随时了解失独家庭生活情况的机制。
8、给计生工作者解决岗位特殊津贴补助。
市人口计生局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全市人口计生系统行业存在四风的问题
1、对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和机构改革调研少,加大卫生计生改革力度。
2、培训不够,业务新知识欠缺,理论与实际脱节,建议多办学习班。
3、各类型创建开展太多,但推动工作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4、习惯于靠会议和文件落实工作,安排多,督查少,深入基层指导解决问题少,只注重半年和年终的考核,要加
大平时的明查暗访力度。
5、检查考核中,听汇报、看资料多,进村入户明查暗访了解真实情况少,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改进考核办法。
人口计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方面亟待加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转变作风,加强系统内党风廉政方面的教育和考核。
2、受机构改革影响,计生干部在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安于现状,计生工作人员思想有波动,工作的积极性有所降低,有等待观望现象。
3、加大对系统内违法违规事件的监督和查处力度,做到预防与惩治并举。
4、多深入基层了解计生干部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困难。
5、加强职能转变后的服务观念教育,彻底转变以“罚”代“管”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