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审判个性化影评[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00:3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京审判个性化影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京审判个性化影评》。

第一篇:东京审判个性化影评

举步维艰的世纪审判

——评《东京审判》

传媒职业影评教学与写作人 涂杰(联系qq:1956702988)

审判,意味着正义与罪恶的较量,这过程是复杂与多变的。而《东京审判》给我带来的感受更加深刻,在罪恶的面前,人性是多么的丑陋,生命是多么的脆弱。这部作品在遵照历史的真实下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后,让我们看到了日本战败后接受审判的具体过程。看完整部影片,我们感觉历史仿佛就在眼前,国家尊严的维护及民族苦难的重现给我们灵魂带来了深深震撼。经过洗礼之后,我们唯有钦佩导演高群书敢于直面历史、敢于呈现史实的勇气。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震撼这个浅层,更应该去解读导演给我们带来深层次的内涵。从大的方面来看,影片关于战争的探讨是非常明确的,战争可以摧毁一个国家,也可以让众多生命如蝼蚁般集体消逝。战争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隐藏在战争背后的罪恶源泉,我们必须用法律的威严去捍卫正义及那些逝去生命的尊严。所以回顾历史,反思战争,在当今仍具有深刻启示。从小的方面看,一个家庭因为战争的影响而出现极为悲剧的命运,这是也在告诉我们:在国家战争面前,个体生命的尊严与意识的自由,既无法得到保障的也会变得很渺小。当然,电影或许要传达的还不止这些,从影片人物形象塑造上来看,我们感受到了爱国情怀真挚,也看到了畸形爱国的可怕。影片甚至探讨了哲学,从文明、宗教及人性的角度,去解读法律意义,法律的公平公正究竟要如何在这几者复杂关系间得以充分体现,也是值得我们深究的一个话题。

导演是如何用艺术化的手法为我们传达出如此多变的内涵,我想还得从他对影片剧情构建方式及视听手法的运用入手分析。在整部影片的构建上,高群书一直在为我们诠释什么是“震撼”,什么是“触目惊心”。

在本片的片头部分,突然间出现了原子弹爆炸的巨响,它的威力瞬间摧毁了周围的一切。城市的满目苍夷、民不聊生的景象画面很快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紧接着关于日本战败后无条件投降的字幕信息伴随着凄凉的音乐而出现。导演用真实的黑白影像画面、字幕及音乐的三种艺术手法的综合处理,让我们身临其境回到了那个可怕的战争年代,这一刻,观众们只会觉得历史是那么的真正,战争是那么的可怕。这样,既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也很好地调动了我们观影的热情,并让观众们提前进入到剧情的氛围中去。导演这种“开场白”的切入点选择的很巧妙,我们知道关于历史题材的经典之作有很多,但是能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用一种惊艳的方式来触动大家的这类片子并不多见,我相信《东京审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影片在正式剧情构建上可谓是跌宕起伏,特别是剧情的设置在视听元素的完美配合下,让该片的艺术水准颇高。

在电影最开始的场景里,一个全景将参与东京审判的11法官庄严宣誓的神圣感给勾勒出来,营造出了公平、正义的氛围。无论是宣誓的内容,还是“老卫”口中“平等像一家人一样”的台词,都在为整部电影定下轻松愉悦、公平公正的气氛。可笑的是,这种气氛没过多久就被梅汝璈给打破。在面对代表国家地位的一种座位排序的不公对待,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爱国的中国公民都会感到极度的不满与愤怒。看到这里,大家都会为梅汝璈寸步不让的骨气及机智勇敢的言辞所感动,特别是在办公室内“两个十分钟”的周旋与等待,将梅汝璈的铮铮铁骨及爱国情怀表现的淋淋尽致。

但是,我也看到了无奈的一面。在艰难争取的过程中,我看到近景画面中梅汝璈面部充满紧张的表情及掉烟的慌张行为,特别是看到导演用一个推镜头缓慢地推成梅汝璈近景配合不安的音乐,来强化他内心紧张、不安。我们可以想象,此时的梅汝璈是多么的无助,多么的没底,与“老卫”激辩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慷慨激昂的状态形成了强烈对比。虽然争取到的结果是好的,但是我们强烈的感受到作为长达百年饱受欺凌的弱国公民的自卑心态,从梅汝璈的身上折射出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低下,折射出我们整个民族的不自信状态。我想大家都会有一种思考:弱国无外交。要想用自信的心态面对国际社会,中国必须强大,中国不能在倒退。东京审判是中国在近代百年屈辱史上一次挺起胸膛的机会,这次机会来的不易用的也依然会不易。导演是想用这样的剧情方式,告诉我们在面对同一阵营都有如此不公平的对待,那么日本战犯们会轻易向中国低头认罪吗?这种开端,已经很好地为后面剧情的发展奠定总体氛围:那就是审判的过程是举步维艰的、充满艰辛的。其实看完这段,我们观众的内心会充满复杂情绪。

随着影片地深入,电影的叙事线索逐渐清晰,是以两条线索而展开的:一条是审判的艰难过程;另一条是日本普通家庭的悲剧生活。这种主次分明的两条线索进行相互穿插的叙事方式,与导演的立意紧密相关,可以使影片内涵更趋于复杂性。

在审判的这条线索上,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愤怒与大快人心。在法庭上,从法官们的审判及控辩双方的激烈言辞中,我们了解到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当主法官“老卫”询问日本甲级战犯们是否有罪时,你能想象他们集体否认罪行的丑陋嘴脸吗?为了调动观众的观影情绪,导演在这段场景的处理上用尽了心思,也让人“气愤”,将所有战犯否认罪行的单个画面连续不断地组接在一起,用这种数量堆积的方式形成一种质变效益:强化、放大了战犯们充满人性丑陋的面孔,让观众们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愤怒!这是对积累蒙太奇的一次完美诠释。

当我们看到以纪南为首的公诉检察官,用铁定的事实证据控诉那些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战犯时,心里充满振奋与力量。但是在日本方面辩护之前,导演有意识地给了广濑一郎所穿军靴的特写画面,这样的隐喻意味分明,让一个带有强烈军国主义形象色彩的辩护律师来进行辩护,可想之后的审判会多么的艰难,那些战犯们会做着死不认罪的自我狡辩就变得太正常了。导演这种对观众情绪强烈的煽动越明显,观众们就越发感受到影片的内涵:战争是可怕的,罪恶是可怕的,人性是丑陋的。为了“丰满”自己的意图,导演也在进行转换,让剧情出现了转机。

这个转机,就是用相同的方法将“许多战争亲历者的作证画面”连续不断地呈现了一遍,同样对积累蒙太奇的运用,但给我们的感受和之前的却完全相反,前者充满了“无耻”、“可怕”、“丑陋”,后者充满“力量”、“觉醒”、“振奋”。这种潮起潮落的改变,也在告诉我们:在法律的威严面前,在生命的尊严面前,战争的罪恶,人性的丑陋必须低下高傲的头。当我们看到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战犯们,无论他们怎么诡辩,在国际检查官纪南及中国检查官的举证追问下,都是无地自容的,罪恶已经变成铁定的事实。通过在画面的细节处理上,我们能看出这种重大的转变。当东条英机坐在辩护席位上时,一个长达10秒的旋转式俯拍摇镜头注视着他,犹如上帝对他蔑视与嘲笑,对这一群罪恶滔天的战犯们失去最后的信心。正义的到来,终会让这些罪恶伏法。这条线索最后以7位甲级战犯被判以绞刑而宣告结束。

在反映一个日本普通家庭悲剧生活的这条线索上,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悲凉与愚昧无知。作为这条线索主要的人物肖南,影片以他的视角切入这个家庭的。因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让这个家庭的人物形象异常鲜明,人物间的矛盾更具冲突化,使得这个家庭悲剧演绎地更为深刻。在这个普通日本家庭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人物是雄一,因为政府严密管控让他对战争的真相毫不知情。在这种情况下,他把日本战争失败后的耻辱及家破人亡的怒火撒向肖南撒向中国,这是何等的悲凉,当自己亲历法庭目睹真相后仍然活在极端的思维中,这又是何等的愚昧无知。作为家里比较理性的一位——芳子,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有了自己的理性判断,以致于在家门口留下无奈悲痛的眼泪。大哥正夫作为家里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目睹战争给他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后,因此人性而得到了回归,以致于他嘴里经常喊出:可恶的日本鬼子。弘二作为这个家庭唯一没有出现人,并在最后得知他以“意外的死法”而命丧黄泉的人物,他让我联想到国家机器、战争之下的悲剧亡灵。樱子,作为家里最小的妹妹,在处在花季少女时期,因听到带有理想色彩的广播号召而去服务国家,结果沦为日本军队泄欲的工具。特别是电影中有几个细节描述强化了樱子的那种可悲:樱子注视酒店内的花季少女时所流露出羡慕表情、在法庭内听到偶像东条英机的无耻言行时而晕倒的场景等。

纵观这几个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充满矛盾性,每个人都是矛盾特征体,我感到了一种无奈。从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也清楚地看到他们对待中国的复杂情感。如果细心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当时日本社会某一群体的缩影。普通日本家庭,因为战争带来的影响而导致四分五裂甚至家破人亡。再联想整个日本社会,必然是动荡不安,处处弥漫着死亡、绝望的气氛,这种悲剧氛围也很好的验证了影片中梅汝璈的第一人称旁白所透露的现象。我们观众心中或许会增添一种感知与认识:战争的可怕与罪恶,可以摧毁一个国家的百年基业,还可以让个体生命的尊严与意识的自由无法得到应有保障的。这种悲剧在这条线索的最后得到了明确:这个日本普通家庭人物的集体死亡。

不知为什么,这部影片很难让我高兴起来,更多是一种无奈感。或许这是导演想让我们从这种无奈感下,更加深刻地解读出以上主旨内涵的原因。其实,影片也不乏轻松的话题。从梅汝璈这个人物上,我们不是看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吗?在法庭上,我们不是也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吗?特别是在影片的结尾处,充满戏剧化的投票结果也让我们多了一个哲学命题的探讨:从文明、宗教及人性的角度,如何去解读法律意义?法律的公平公正究竟要如何在这几者复杂关系间得以充分体现呢?

第二篇:东京审判 影评

杨静

20105523 环艺《法律与电影》期末论文

《东京审判》——影评

杨静 20105523 环艺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去看的这部具有历史性和政治性的电影。《东京审判》记得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在四年前的一次偶然视屏上看见的,当时我只是看了一小短的片花,觉得很有震撼力,很有政治和法律的知识。后来听同学们说,这是一部生为中国人必须看的一部电影。

就冲着这一句话,我就去看了这部历史性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检讨战争以及战争责任的电影。那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记得我当时看了后,心中那种爱国的心和中国人的那种对日本的愤怒和仇恨毅然齐发。很小,感触也很少,只是很简单一句话,一些想法。“中国人雄起!”

刚才我又重新的仔细的看了一遍,别是另一种感觉和心情。这一次我很仔细的看,生怕露了一个字或词,这样就不能明白了。重一开始的回忆历史,阐述着历史的真实性到开庭的背景和原由开始的。该片是以发生在1946年东京盟国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战犯的艰难审判过程为背景,许多从未曝光的历史密闻将在片中解密。同时在当时有多国的法官在不同意判处那些日本战犯死刑的会议上,一位中国法官上演了一场场震人心魄,扣人心弦的法庭传奇,最终才艰难的扭转了局面,在那严肃的桌面上,以六票对五票的一票之差,完结了长达818次的开庭的最终结果,用战犯的绞刑告慰了在所有战争中死难的中国冤魂。

本部电影中,我先来分析一下主角吧。主角梅汝傲中国法官在片中的出色表现令我十分的佩服。“啪”的一声,梅法官毅然地把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砸在地上,水花溅了一地,破碎的玻璃片分散在四周的角落里,永远也无法重合,这个举动震撼了在场的各国法官、也震惊了我,他用自己的决心表达了为中国人民讨回公道、非将战犯置于死地的决心。这是在片中最后选票中,梅法官的惊人表现。

这样的镜头有很多,比如在法庭的背后,电影一开始时,涉及到各国要出场的座位顺序时,本来是一件无不起眼的小事,但是梅法官却把这件小小的事是看得如此的大,个人代表的是国家,是中国。本来一开始审判长是由美、中、英、苏、加、法、新、荷、印、菲国家来安排座序的,但在开庭前预演时梅法官就发生了争议,因为庭长韦伯宣布入场的顺序为美、英、中、苏、加、法、新、荷、印、菲,把中国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国之后。梅汝璈立即对这一安排提出强烈抗议:“如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国家,我认为法庭座次应该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接着,他愤然脱下象征着权力的黑色丝质法袍,拒绝“彩排”,他说:“今日预演已有许多记者和电影摄影师在场,一旦明日见报便是既成事实。既然我的建议在同仁中并无很大异议,我请求立即对我的建议进行表决。否则,我只有不参加预演,回国向政府辞职。”由于他的据理力争,庭长当即召集法官们表决,结果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按日本投降各受降国签字顺序安排。这次预演虽然推迟了半个多小时进行,梅汝璈终于为我国争得了应有的位置,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其中,在片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话语有很多:一是在据理力争座次问题上,审判长对梅法官说:

“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这短短的两句话让我震撼,它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让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一个法官而感动。二是在进入判决的阶段时,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和一句极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来”,多么激昂的话语,多么响彻心底的言辞啊,正式这样的对日本不承认自己的罪恶,吧一切罪恶都推到云霄外,还那样嚣张说不,最后导致在投票箱的那一刻发表了自己的慷慨激昂的讲话。

印象比较深的重点情节:一是庭审刚开始时梅汝?H对审判座次的据理力争;一是两醉酒日本人被美国司机开枪打死的情景;一是溥仪的作证;一是美国法官对东条英机的盘问,以及东条英机最后死硬承认如果可能还会将侵略战争继续进行的丑恶嘴脸;一是日本老板娘被子弹打死时的情景;最后是对死刑进行投票的情节。

在谈谈片中的演员吧,记忆最深的是演梅汝傲的刘松仁,在整部片中,脸上自始自终都是一副没有任何的表情,最后实在争取到合理的法庭座次时,才挤出一丝苦笑,十分的严肃和庄重。其中曾志伟在片中演日本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觉悟了,然后在其中一悲剧来结束。有很多日本的演员,7名甲级战犯的表演,可谓是入目三分啊。扮演东条英机的老演员将战犯的嚣张跋扈和不可一世拿捏的十分精准。扮演松井石根的老演员将战犯惶恐之下的扭曲表情刻画的入木三分。

不管是故事情节还是演员人物,都刻画得很精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漏洞。我自己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资料上说:影片的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衔接有不连贯感,有些地方甚至是有断裂的迹象。比如对东条英机审判的那个场景,镜头对准了东条英机的头顶处,似乎定格了一般,然后下一个画面就直接切到了美国律师的脸上,如果从头顶处往下推进,再缓慢过渡到律师的脸上,效果会很好。还有一点也存在着失误,那就是整个情绪的导线都是集中在中国法官身上。中国法官力争座次问题,中国法官说服大家赞同死刑,似乎整个的审判都是中国人在主导,都是中国人在利用大多数的权力来对日本进行镇压和报复。这样容易误导观念,误导情绪。在演员方面:首先,溥仪的出场应该是一个爆发点。在这个情节上,应该是让溥仪用平静而朴实的语气诉说让别人气愤和窝心的事实,但是溥仪的表现更像是在做秀,有很着迹的伪君子的圆滑和无赖;其次,“小偷”和尚的回忆,情绪激愤是对的,但是他回忆的内容还无法让别人感受到切身的疼痛和颤栗,应该换个内容并且继续细腻;再次,美国律师对东条英机的盘问是很不错的一个部分,有情绪也有内容;还有就是那个日本辩护律师,让他的辩护词更为卑鄙和狡猾一点,也许效果会更好……类似的小角色还有很多,但是都有一个总体上的毛病——没有细腻和深化,只是粗线条的描绘和表演者的冲动肯定是无法让人有情感上的共鸣。这些可能对于我喜欢看电影的人来说,不是专业人士,只能在电影中找到电影中的好,但是不好的地方对我不专业的人来说很难,所以只能借鉴下资料来解决,和对这电影的综合评价。

同时东京审判在初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历史意义外,在国际法,特别是在国际刑法处理战犯罪的实践和发展上具有重大意义。表现如下:

1.确立了侵略罪和违反人道罪是国际法上的重大犯罪。2.同时也追究了个人的战争责任。3.国际司法机构得以继承和发展。

在电影中,中国法官在审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为审判做出了贡献。表现如下: 1提供战争嫌疑犯名单。中国式遭受日本侵虐时间最长得国家,中国因此在这方面对此很重视,在经调查中,先后向法庭提供了两批33人的战犯的名单,其中也包括那7名甲级战犯。2.提供大量的人证,物证。为了将战犯罪犯定罪,中国人不少战争中的受害者和经历者都前往东京出庭作证,揭露了日本的侵华的事实和暴行。3.支持发庭严惩战犯。为在战争中的中国人民能够瞑目!

是而想想,战争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我想这是每个经历过的人都不愿再提起的切肤之痛吧。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人性的践踏,对正义的挑衅,更多的是时间无法消除的民族隔阂和民众难以愈合的记忆创伤。审判战犯,更不是一种以怨报怨的手段,而是一份对未来的责任,对世界的承诺:为了全人类的生生不息,为了这颗蔚蓝色星球上永世的安宁与和平。我们都是中国人,在这里面都涵盖了更多的一种民族的气节,和一种亘古不变的血脉之情。在片中我看到了一种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也看到了一种悲哀,也就是政治的悲哀,简而言之,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一样都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战争作为国家的意志,却导致了两个民族的仇恨,却带来两国人民的痛苦!

第三篇:《东京审判》影评

电影名称:《东京审判》

原因:他,只是一介书生;他;手无缚鸡之力;他,一个人在异国他乡面对来自各国法学专家的刁难。但是正是他,让日本知道战败的理由,让列强们看到了中国人的骨气,让世界知道了什么才叫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在整个审判过程中的表现令我震撼。为了一个席位而据理力争,面对日方的狡辩不屈不挠,为了最后的判决结果奋不顾身。在我眼前的并不是一场电影,而是几十年前真实的审判过程。感动,震撼,骄傲,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受是如此的复杂,但却又如此的清晰和强烈。战后日本残破的街道,日本居民疯狂的吼叫,法庭上控辩双方精彩的对决……画面是灰色的,但它却在书写着三个大字,三个无比鲜艳的大字——梅汝璈,一位东方巨人的名字!也正是他,让我选择了这部电影,这部令我永生难忘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法庭上控辩双方的精彩对峙。导演制造气氛的功力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只是一句句你来我往的犀利言辞,但是却让人仿佛穿越了几十年的时空,来到了那庄严又神圣的法庭。也许观众并不懂得其中律师的辩护技巧,并不确切地知晓那一段历史,甚至并不是从头观看这一部电影。但是我相信,只要观看过法庭对决这一片段的人,都会被它深深地吸引。让沉重的历史变得鲜活,让抽象的法律变得具体,让一场本来只有专业人事才看得懂的法庭辩论变得老少皆宜,我想,这才是《东京审判》最大的成功。

整部电影虽然以灰色调为主,但给我的感觉却并不压抑,这也是我选择这部电影的理由之一。如果说是梅汝璈的个人魅力让我从情感上记住了这部电影,那么导演对于整部电影气氛的营造,便让我从理智上选择了《东京审判》。原本沉重、压抑的灰色,却并没有给人以应有的感觉,反而给我一种内心的平静。我想也许这也是因为梅汝璈的人格,是梅汝璈那闪光的人格使得这部原本沉重的电影变得鲜活。可以说,《东京审判》塑造了梅汝璈,将梅汝璈带到了几十年后的我们面前,同时,梅汝璈也造就了《东京审判》,让这部电影发出了更加闪亮的光芒。

第四篇:东京审判影评

《东京审判》——国人必看,为什么?

冲着它的名字,想着它的内容,就足以让我、让很多国人涌现出一种莫名的愤恨和爱国的冲动。就在前半个小时,我还在电影院里默默的体会着这部电影。现在,在刚回到家的第一时间,我没有做任何事,只是打开电脑,开始记录我的感受和思考。这是值得留下的记忆。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让我比较失望的作品。在看片花的时候,几个主角义愤和激情的演说辞让我对它非常的期盼。然而,在亲身坐在电影院中用心感受的时候,整个过程却只有一种木漂于水的轻浮感。明知道这些历史足以让人的心感到压抑和刺痛,但是这些历史的负重却堵塞在咽喉处,缺少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力量,让这些负重瞬间超重,或者甚至可以慢慢沉淀——然而,没有!!整个过程中,感受不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主义以及其伴随的杀戮、血腥给人带来的悲痛和憎恨,感受不到各国对历史事件激辩的碰撞和爆破,感受不到罪恶受到惩罚以及和平得以彰显的快感和激动。

总而言之,缺乏——震撼力。影片是从中国法官梅汝敖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将整个庭审过程中的一些节点作为重点,还穿插了中国记者和日本记者之间的恋情,某些日本人的觉悟,某些日本青年对战争的曲解、对中国的仇恨心态以及报复行为,日本老兵在战争后留下的阴影以及悔恨,日本女性在战争中响应国家号召被侮辱后的恐惧等等。

印象比较深的重点情节:一是庭审刚开始时梅汝敖对审判座次的据理力争;一是两醉酒日本人被美国司机开枪打死的情景;一是溥仪的作证;一是美国法官对东条英机的盘问,以及东条英机最后死硬承认如果可能还会将侵略战争继续进行的丑恶嘴脸;一是日本老板娘被子弹打死时的情景;最后是对死刑进行投票的情节。

然而,让我不太满意的恰恰就是这些重点情节。这些情节并没有深化和细腻,无法让人将感情投入,甚至是我这个满怀激愤、时刻准备投入情绪的观众都无法将感情沉淀下去。整个影片中其实时刻都存在爆发点,况且有刘松仁和曾江这两个老牌的实力巨匠的存在,根本不用担心他们无法将这些情绪表达出来。然而,不知是编剧的原因还是导演的原因,这些情绪激动的演员却在阐述一些空洞的说辞,完全没有力度。这就好像朝你打过来一个大拳头,让你颤抖,让你恐惧,但是打到身上却没有想象得那么痛。

不知道是否导演的角度太过客观,却又极力的想用情绪来煽动观众,以至于在影片的拍摄中产生一种情绪上的矛盾。整个影片中贯穿的真实的历史胶片,以及不断出现的字幕,使得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让人有一种被人搔你痒痒但是又无法发笑的难受感觉。似想爆发,却如鲠在喉。上,上不去;下,下不来。

还有一点也存在着失误,那就是整个情绪的导线都是集中在中国法官身上。中国法官力争座次问题,中国法官说服大家赞同死刑,似乎整个的审判都是中国人在主导,都是中国人在利用大多数的权力来对日本进行镇压和报复。这样容易误导观念,误导情绪。

在演员方面:首先,溥仪的出场应该是一个爆发点。在这个情节上,应该是让溥仪用平静而朴实的语气诉说让别人气愤和窝心的事实,但是溥仪的表现更像是在做秀,有很着迹的伪君子的圆滑和无赖;其次,“小偷”和尚的回忆,情绪激愤是对的,但是他回忆的内容还无法让别人感受到切身的疼痛和颤栗,应该换个内容并且继续细腻;再次,美国律师对东条英机的盘问是很不错的一个部分,有情绪也有内容;还有就是那个日本辩护律师,让他的辩护词更为卑鄙和狡猾一点,也许效果会更好……

类似的小角色还有很多,但是都有一个总体上的毛病——没有细腻和深化,只是粗线条的描绘和表演者的冲动肯定是无法让人有情感上的共鸣。

不过,这些的表演者实力还是值得肯定的,除了朱孝天在演技上有些欠缺之外,其他人,包括小角色的表现都比较到位。而且,这些演员从外形到气质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比较符合,在选角上没有太大的参差,可以表扬。

另外,影片的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衔接有不连贯感,有些地方甚至是有断裂的迹象。比如对东条英机审判的那个场景,镜头对准了东条英机的头顶处,似乎定格了一般,然后下一个画面就直接切到了美国律师的脸上,如果从头顶处往下推进,再缓慢过渡到律师的脸上,效果会很好。不知道导演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疏漏,显然监制和剪切的工作没有做好,或者至少也是做得不够。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部影片原本应该拍得比现在的更精彩,演员的表现总体上还是不错的,音效也还是有分量的,画面还算精致;但是剧本显然没有写到位,该入的不入,该出的倒是出的很开;导演、监制、剪切也有很大的欠缺。整部片子看下来,真的很平静,还会有一种很窝囊的感觉。不过,这部影片的意义以及本意还是好的,我也很希望用电影这样的宣传手段将历史的真相揭露到国际社会面前。不过类似作品的后继者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剧本的深度和力度问题,不要再浪费这些优秀的实力演员。

最后,考虑到配音的不真实性,我觉得还是再重看一遍原声片比较好,也许没有加工过的声音会比配音后的更有震撼力。

班级:财务管理121班

学号:1238060168

姓名:董艺璇

课程名称:新闻影视赏析

指导老师:陶虹

第五篇:东京审判影评

浅评电影《东京审判》

职侦0901

唐福生

0905050143

影片《东京审判》被誉为“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应该了解的历史”和“每一个中国人必看的电影”。所以,怀着尊重历史,重温历史的厚重愿望来看《东京审判》,期待其具有相当的震撼力。然而,当我看完之后,却有所失望,或者说并未给我太大的震撼,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不可否认,《东京审判》,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当时中国司法界的强硬,如梅汝璈在卫勃说出法官的座次安排时,拒绝出席预演而说出的那番话,倪征燠检察官对日本战犯以及其辩护律师的反诘等等,让人热血沸腾,为中国争气了,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影片中,却穿插的很多庭外情节,如影片片头,小酒馆事件等等,却怎么都让我感觉,这个影片是为了体现日本战后,民众生活是多么的辛苦,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这似乎偏离了《东京审判》的题中之意了吧,怎么看,《东京审判》的审判都是想说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为何不用中国民众,而用日本民众来穿插?

影片采用了纪实体、叙事体并行共存的表现手法,将东京审判的史实与背景一分为二。法庭内为纪实体,主要再现当年审判的场景;法庭外为叙事体,描述了发生在东京一家小酒馆周围的一连串事件。尽管庭内审判,让人感觉有些镜头过少,细节也不是很多,但这无可厚非,我认为,这影片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出在法庭外的编造故事上面,其情节构成为:一对恋人,两个记者。男记者是中国人,女记者是日本人,他俩久别重逢,于采访东京审判之余,几乎天天在小酒馆见面。而这个小酒馆,被编导用来代表那个特殊时期的日本社会。于是,我们不断看到“受尽苦难的日本人民”如何在东京审判期间“更加遭受煎熬”。这个戏剧性的“苦难”加“煎熬”,在不断制造日本百姓的死亡事件,穿插于纪实体的庭内审判镜头之间。影片在两组镜头叠加交替中完成,直至最后,庭内审判宣告结束之时,那个美丽的女记者也中弹而亡,一对恋人阴阳相绝,编导如此安排,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向观众暗示什么呢?

我们或许会这样理解:影片如此处理,是为了证实日本人民也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但是,你影片的名字叫什么?是《东京审判》,而非《东京受难》;你影片的内容是什么?是东京审判,而非东京百姓。东京审判的史实不是影片的历史背景,而是正面表现的主体;拍摄这部影片的主旨应当是再现当年东京审判的历史,而非编造审判之外的故事。法庭内,是日本战犯们拒不认罪,那个辩护律师百般挑衅式的狡辩。他们不承认在中国的残酷掠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那么,影片围绕法庭审判最应当表现的是什么?难道不应当用镜头更为详实地去证明中国百姓在那场侵略战争中受到的灾难吗?难道不应当出现几个具体的人物,来实质性地揭露罪犯们的真正罪行吗?

事实上,60多年前的东京大审判,历时两年七个月,为了证实日军的暴行,参与审判的中国检察官员与国际人士,曾经回国取证。比如南京大屠杀,就有中国检察助理裘劭恒与两名美国人赴南京实地取证,收集到大量证据,找到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尚德义、伍长德和目击者美籍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约翰·梅奇牧师等证人。类似这样的事实为什么不在影片中出现,而是仅仅几句证词?为什么不能用一些逼真的中国人被残杀的镜头,来证实法庭内的审判,来给予观众心灵的震撼,而仅仅只有一些证人证词,整个庭内审判就只出现一个短短几秒钟的影视资料,却将珍贵的镜头一次又一次地对着那个小酒馆,那几个日本人。

既然如此,或许应该将影片改名为《东京情绪》或者《东京受难》之类会更好,因为它体现的是二战后,日本民众的战后情绪,以及日本民众的苦难生活,这和东京审判,似乎有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感觉。

当然,我这么说,也是想说明,影片的出发点,或许正是想将该影片打造成宣传的那样,然而,在实际取材,以及情节安排上却出现了偏差,从而让人怀疑编导的本意,以及影片立场,是代表中国,还是日本?是想说明中国受日本侵略,中国民众受难严重,还是想说明,日本民众也是受害者?或许,这个,只有编导自己能够回答吧。

下载东京审判个性化影评[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京审判个性化影评[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东京审判》影评(合集五篇)

    反日情绪如此高涨的今天,又加上几乎遗忘了所学过的历史,我在对待日本的态度上,有时候难免有些困惑。《东京审判》再现了日本投降后,远东军事法庭审判 28名甲级战犯的过程,唤起了......

    《东京审判》

    本周五,我们电信一班和二班在团委组织下,一起观看了极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电影——《东京审判》。观看完之后,我的心情就就我不能平静,深刻感受到民族尊严,民族地位的重要。 电......

    《东京审判》观后感

    《东京审判》电影观后感1931年至1945年,这14年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是十分沉重且悲壮的14年,残暴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将魔爪伸向了地大物博的中国,而炎黄子孙们不会屈辱的成为......

    《东京审判》观后感

    《东京审判》观后感 历史从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尤其是中华民族屈辱却在不断抗争的近现代史。因此,我们在看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总是带了沉重和严肃的心情,看《东京审判》也是如此......

    东京审判观后感

    《东京审判》观后感 从始至终我都是怀揣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看完《东京审判》!《东京审判》的结尾在我看来像是点球大战,谁也不知道11名法官会不会把球踢“飞”;更像是两个人......

    东京审判观后感

    《东京审判》观后感 看了《东京审判》让我感慨,我觉得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电影让我们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激发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无限热情――《东京审判》是一部关于历......

    东京审判观后感

    《东京审判》观后感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梅汝傲 其实那段历史我想只要是中国人,就不会不知道。 影片中第一次让我震撼的是当所有法官,坚持中国法官的座位要......

    东京审判 观后感

    《东京审判》观后感 在动笔写这篇观后感之前,除了观看整部影片之外,我还看了不少的影评和其他的观后感,其中的分歧很大,不乏溢美之词或批评之语。在看了很多的这些文章之后,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