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研讨课邀请函(省实)
广东实验中学顺德学校建校五周年课改研讨课
邀请函
尊敬的领导、专家、老师: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搭建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艺术的交流平台,我校定于4月18日(星期四)上午举行“校庆五周年”的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课程安排详见附表),特邀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莅临指导。
本次教学开放日我校特邀请容桂教育局的领导和专家来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敬候指教,甚为感谢!
广东实验中学顺德学校
2013年4月8日
(另:我校将于4月21日上午9:00在校内举行建校五周年庆典活动,欢迎各位领导、老师莅临指导!)
第二篇:课改研讨材料
浅谈初中物理新课改心得体会
庙沟门中学 赵二雄
在学习初中物理新课改中,我真正体会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第四周星期二我校召开课改研讨会,虽然学习交流的时间较短,但收获不少,现谈谈我在新课改实施中的点滴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予指正。
一、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物理知识由教师做实验得出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由于有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很明显的变化就是睡觉的同学明显少了,抢着回答问题的同学多了。
二、抓好课堂教学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
众所周知,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课改之初,我们手中只有教材与课标,没有现成教案及其它教辅材料,因此,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去摸索、去尝试。在坚持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先进经验,建立了“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物理学案作为一个知识的载体,实现了由已知经可知达未知,在实行学案教学时,我们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学案
学生的预习,课内探究、课堂展示等环节都是依据导学案进行的,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导学案,导学案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物理学案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易错点、中考链接、教学设想(或教学资源)。其中教学设想这一环节最为重要,要求备课教师提出创造性地设想,可以是一个精彩的引入,也可以是一个有用的习题,或者是本节课的处理方式等。
物理学案的设计不仅仅是书上知识点的简单重复,不仅仅是填空题或者是大量的练习题,而应有一定的思考题,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而且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符合学生思维的梯进性。
2、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在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时,教师请同学帮助打开一只沾上油的瓶盖,当连续几个同学都未能打开时,学生们开始积极地想出各种方法(裹上棉布、增大压力等等),最终在打开瓶盖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摩擦力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教学之中……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铁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
3、课堂教学中注意把握好导与学的关系
教学中肯定会遇到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会遇到限于学生的知识、阅历还不知、不懂且有必要现在就知就懂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的讲解。新课改并非不讲了,一切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该自学时自学,该合作时合作,该讲解时讲解,但讲要少而精,要深入浅出,要强化“导学”功能,用启发式地教包括启发式的讲,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课堂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与难点
新课改一大亮点就是课内探究,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什么都拿来探究,而应探究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重点,解释难点,只有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才能顺利完成教学。
三、在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太依赖于物理学案,好像没有学案就不知道怎么去看书,怎么去预习。
2、学生太看重评价加分,而忽略了本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学生的知识面窄,往往制约了他们点评与讲解的深度,而老师的引导有时会耽搁一定时间,从而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
4、学生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些课没有预习的时间。总之,实施新课程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教师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为上转变方式,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千万不能让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能不断探索“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一定会翻开新的篇章。
第三篇:观摩课改研讨课发言稿
新开镇观育才课改课后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在这次观摩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获益颇多,而且深切体会到了课改对学生成长的益处,以及认识到我们平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站在老师的角度,从表面上看,老师显得非常轻松。整堂课都是学生在说,老师只需从旁点拨,一节课说不上几句话。但从导学案以及教学效果上来看,老师课后是花了不少功夫的。导学案的内容不仅由浅入深,而且面面俱全;在学生讲的过程中,老师点拨适时,引导到位,才使学生能流畅清楚的讲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何时点拨、怎样点拨这是一门艺术。我想我们回去之后还需好好琢磨。
再者,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几乎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了,人人都有事做。课堂上学生即是老师。他们自己思考、自己讲、自己评,说的头头是道。学生不仅敢说、会说而且会分析,善于质疑,敢于质疑。小组内分工明确,谁板书、谁讲课……都有专人负责。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老师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的各方面能力。怎样发现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才能,让他们的长处得到发挥,我们也需要好好钻研。
从这几堂课中可以看出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学生的长处得到了发挥与运用,我们不得不赞一赞课改。但是,在我们平时实施过程中,有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在对学环节,部分学困生不思考,只依靠优秀生,甚至是课后作业的答案都是从他们那里得来。这种现象屡禁不止,不知如何才能杜绝?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开口说、大声说,怎样培养学生质疑、补充等能力也一直不得其法。在引进课改以前,老师讲学生听,一节课也只能刚好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现在由学生讲,如何控制好时间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稍作指导!
谢谢大家!
发言人:江燕 2013年12月
第四篇:职业学校课改研讨汇报材料
培训学习汇报材料
陈华军
二O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我的培训学习汇报材料
2012年3月16 日,我受学校委托,前去江苏苏州参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培训交流会。为期6天。
这次培训是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培训交流部主任陈嵘主持,吴全全教授做了《基于跨界视域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报告;华康清校长做了《改革创新推进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报告;麻来军校长做了《构建中职“界域式”课改实践模式的探索》的报告。无不例外的告诉我们,职业学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基础文化课程学习,专业理论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课程学习。)三段式教学已被打破,改革创新,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改得快,则见效快;改得慢,没有出路。最终将陷入更加艰难的困境。
这次苏州培训学习,基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提供的平台,主要对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和特色专业建设做了培训和研讨,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下面,就我的感受谈点收获和体会。
一、关于“定界”与“跨界”新理念的职业教育
定界,是固定在职业学校教育层面的模式,按照专业课程要求,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其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均停留在学校范围内进行,不能根据企业要求培养技能人才。这样的教育培训模式就是定界模式。
跨界,走出教育来谈职业教育,是由定界的教育模式转向跨界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的跨界总的教育目标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与幸福奠基,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职业人才。
二、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东部沿海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这就形成了政府帮助学校,学校推动企业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政府的三角关系。如:永康职业技术学校下派教师到企业去了解企业,研究企业,根据企业的流程模式编写实用教材,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根据企业需求,建立先进的生产实训车间。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提升了师资队伍,还增强了学校实力,企业也就对学校刮目相看,让职业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且还要和企业合作搞开发科技项目,不断地更新和改革,因此受到当地企业的青睐。
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身份,也是从事行业的专业人员,既能从事专业理论的职业实践教学,也能从事教育理论的职业实践教学,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在职业学校占的比例很少,这是职业教育教学的软肋,职业学校下派教师去企业实践取经,使之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四、推行学分制
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实行学分制,推进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借鉴成功经验,充分体现学校特色。
五、开发校本教材
华康职业技术学校和杭州西湖职业技术学校都编写有他们的校本教材,因为现行的教材内容太深太难了,学生一看就头疼,硬着头
皮去学,也学不了多少。我们无法改变生源状况。那么就要改变教学内容。开发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应写些什么?写一点企业需要的内容,写一点学生喜欢的内容,写一点教师擅长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改革应解决什么问题
我县是农业大县,经济相对滞后,企业少,对技术人才需求少,要在这样的状况下搞好职业教育,关键是理念创新、教学改革,那么,针对现状,应该怎样改,改什么?我们办学目标是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使学生在企业拿到更高的工资,这就需要教学改革。我们职业学校招的学生都是成绩很差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遗弃的弱势群体,就这些学生,10年前和10年后的差别很大,但是我们使用的教材,教学方法却没有变,这是主观设计的模式硬要学生来适应,因此,生源发生了变化,教学如果不变化,不能因材施教,(这个“材”,一是学生;二是教材;三教法。不认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就是徒劳,势必无效果。面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老师埋怨学生,学生处于无奈,教与学,油水分家,两张皮,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何以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看来真的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那么,我们应解决什么问题,我认为应解决以下问题
1、解决学生上课睡觉问题
家长对我们学生考不上大学时会原谅的,因为知道自己的孩子小学、初中没有学好,然而学生上课睡觉是无法原谅的。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津津有味,而学生在下边呼呼大睡,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老师讲课缺乏激情和感染力,学生想睡;二是学生知识过差,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想睡;三是教材不能结合学生实际,过深,想睡。
这就需要改革,因为我们上课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接受不了所讲的内容,那么教学内容就要改,改到让学生听得懂,喜欢接受,感到上课有乐趣,学生就不会睡觉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容易达得到,解决了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实现目标。
2、解决生源流失的问题
学生流失在我们学校非常严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有的班级近50%流失,原因何在?家长选择学校会选择流失这么严重的学校吗?我们招进的学生都是亲戚朋友的孩子,学生流失造成负面影响,也影响学校持续性发展。曾经问一个流失的学生,为什么不继续读下去,他说:“不是学校不好,因为学校管理严格,不是老师不好,老师上课兢兢业业,而是我上课听不懂,上课如同度日如年!”那么,我们要留住这样的学生,让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成,我们就必须要改。
3、教师的教学兴趣和成就感
普高是用升学率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而职业学校的教师无升学压力,用什么来衡量呢?普高的学生很想学习,上课都能认真听讲,教师上课感到有味道,但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不一样了,教师教的东西学生不喜欢,上课不认真、作业做不好,教师感到索然无味,没有成就感,慢慢地,就失去了教学的自信心。所以,要让教师树立事业心和成就感就显得很重要了。
4、学生的就业问题
以前我们都说就业率很高,但我们的就业质量如何?值得我们去思考。这几年,我们的就业率很高,但就业巩固率怎么样?真的值得去思考。思考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不是有失却,思考学生为什么在企业呆不住?思考我们培养的学生是不是真正学到了一技之长?一旦找
到了问题的症结,就要真实的去调研,只有这样,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就业的学生才能在企业留得住,家长学校才能放心,这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七、如何改革
打破传统教学观念,转变办学思想,学校尽可能的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材,删繁就简,删难就易,选实用性的教材施行教学,让我们换一种角度看学生,换一种方法教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让学生树立起信心和勇气,认为我能行,我能做的更好。只要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才是健康的,教师工作起来才有信心。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至于教改如何进行,还请大家集思广益,以便更好地解决我校教育教学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况。
2012 年3月30日
第五篇:省课改十年征文
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
“课改十年”征文评奖活动启示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是全省历史最悠久的期刊之一,与新中国同岁。自创刊以来,《湖北教育》(教育教学)与全省教育共生共荣,与全省教师相随相伴,是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交流的重要阵地。
二00一年,国家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光阴荏苒,十年探索,全省教师在践行新课改的道路上经历失败的痛苦,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因而亟需总结课改经验,进行分享与交流。报刊编辑部现开展“课改十年”征文评奖活动。县教育局经研究决定,全县参加此项征文评奖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征文要求
1.征文紧扣“课改十年”这一主体,可结合自已教育教学经历,记叙自已与课改之间的故事,也可站在更高层面上,对十年课改进行梳理、回顾与总结。
2.征文标题自拟、文体不限,字数控制在三千字左右。
3.要求:分析要深入,主题应明确,立意要正确,严禁抄袭。
4.征文用A4纸打印2份,标题下注明单位和作者姓名,于2011年11月30日前以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各学校为单位集中报县教科所肖良江同志处。
5.征文每篇交评审费60元。
谷城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1年5月6日
注:请各校组织教师按要求撰写论文,镇直学校5篇以上,其它学校3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