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影评

时间:2019-05-13 00:3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战马影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战马影评》。

第一篇:战马影评

勇敢才能浴火重生

——评影片《战马》

斯皮尔伯格在《战马》中不仅仅要讲述一个关于人与马之间的温情故事。《战马》不同于《忠犬八公的故事》之处在于它发生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里充满着对战争的厌恶,冰冷的大炮与坦克将一切温情与美好的东西毁灭。但电影又仅仅关乎反战吗?

同样发生在英格兰的战争故事还有《勇敢的心》,威廉·华莱士跨着战马,手握长剑,发表了一次感人的演讲:“如果战斗,你们可能会死。如果逃跑,至少还能多活一会儿。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回到这里,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勇敢的心》诠释了战争中勇敢的内涵。

《战马》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老头,他们不是影片的主角,但是却承担着阐释另一种勇敢内涵的重大任务。一个是艾伯特的父亲,这个在战火中受伤后将所有的勋章藏起来的退役老兵,他不为通过战争而获得的荣耀而骄傲,儿子对这一切感到不可理解,艾伯特的母亲说:“他不为这些荣耀而骄傲,不是更难得,更勇敢吗?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那些用人的生命逝去而换来的沾满血腥的勋章真的那么值得骄傲吗?那些勋章里又含着多少关于身边的战友逝去的回忆?这些沉重的伤痛只有酒精可以让他暂时麻醉。这些痛苦的回忆只有用一辈子才能遗忘。

另外一个老头是艾米丽的祖父。那个看着儿子、媳妇在战争中死去的老头,最后还隐约要经历失去最后一个亲人的伤痛,老斯并没有告诉我们关于艾米丽的结局。那样一个可爱而纯真、勇敢的女孩子,导演没有残忍到要把她毁灭在观众面前那样的程度。但是故事的种种细节又无不预示着那悲惨的结局。这只能交给一个孤独的老人,默默承受那样的伤痛。艾米丽曾这样质问祖父:“这些德国人是杀害我父母的凶手,而你却什么也没做,你这一生就没有做过一件勇敢的事情吗?

祖父却向孙女讲述了在战争中肩负重大使命的信鸽的故事。信鸽在战争中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它要飞越整个敌占区,为了它的使命,飞越所有的恐惧与伤痛而不能低下头去看,还有比这更勇敢的吗?

艾米丽的祖父仿佛正讲述着自己,他不是个怯懦者,德国人如果要伤害他的孙女,他一定会勇敢而奋不顾身冲上前去。他的使命,就是要让孙女平安地在灾难中活下来。“战争是永远不会停止的”,灾难还会继续,困苦还会有再来的一天,但是拥有爱的武器,人要坚强而勇敢地活着。

德国军队中出现了一对兄弟逃兵。弟弟问哥哥:“我们的父亲会为我们感到羞愧吗?”哥哥回答:“他会假装感到羞愧的。”弟弟又问“我们需要为此感到羞愧吗?”这一问是斯导面对战争的沉重一问:“在战争面前,荣誉与生命,哪一个更重要?”

战马“罗伊”陷入了双方阵地的荆棘中不能脱身,英德双方各出现了一名士兵去拯救罗伊,他们似乎忘记了敌对的立场而协同解救出一匹战马。一匹马的生命使得士兵们暂时放下了敌对的立场,让战争见鬼去吧!没有比生命更加可贵的东西,包括荣誉,包括家仇国恨。那一把把丢在水沟里的钳具,都充满了人性的温度。

影片中还有一段特别感人的对话,艾伯特的父亲在大雨冲走辛勤耕种的农作物后,他灰心沮丧地对妻子说:“上帝似乎从不把灾难平均地降到每个人身上,我所承受的实在太多了。你还会爱我吗?你走吧,我不会怪你的。”妻子回答“我也许会恨你,但是对你的爱不会少一丝一分”。

灾难不会平均地降在每个人身上,总有一些人要承受更多的苦难。那么,选择做一只肩负使命的信鸽吧!坚强而勇敢地活。

有一种勇敢如同华莱士,为自由而献身;有一种舍身如布鲁诺,是为真理;还有一种勇敢最为坚毅,如同战马罗伊和艾伯特,勇敢地与苦难抗争,最后浴火重生。

故楚花开2012年3月21日于长沙珍园

第二篇:《战马》影评

飘扬在战场上的“永不言弃”

——《战马》影评

没有华丽的动作特效,没有震撼的战争场景,没有声嘶力竭的宣誓呐喊,没有痛彻心扉的生离死别。但是我相信,你一定记得战争前夕用心描绘乔伊的军官吉姆,一定记得为承诺而赴死的德国士兵巩特尔,一定记得调皮可爱的法国小姑娘艾米丽,一定记得将乔伊交回艾伯特手中的爷爷,一定记得那面贯穿影片始末的象征着“永不言弃”的战士奖旗。

当艾伯特成功做到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当乔伊耕好那块荒废已久的田地,当艾伯特的母亲将丈夫在战争中荣获的奖旗放在艾伯特手中,命运的巨轮开始了转动。

为了买下乔伊,艾伯特的父亲泰德不仅花掉了家里的所以积蓄,还欠下了一大笔外债。战争前夕,为了缓和这举步维艰的生活,泰德只好将乔伊作为战马卖给了军官吉姆。

在乔伊作为战马出发前,艾伯特将那面陪着父亲经历了整个战争的奖旗系在了乔伊的缰绳上。尽管一别可能会是永离,但艾伯特仍然坚定地对乔伊说:“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我会带你回家。”是的,就算希望渺小,我们永不言弃。

战争的号角吹响,军官吉姆即将面临一场生死未卜的血战。尽管征战前,有担忧、有不安,但是吉姆仍然选择了奋力一搏。他将奖旗绑在乔伊的背上,牵起缰绳,大步向前。是的,就算前路堪忧,我们永不言弃。

吉姆战亡后,乔伊落入了德国士兵巩特尔手中。赶赴前线之际,巩特尔将奖旗绑在弟弟的背包上,“这个会保佑你的”。但是,14岁的弟弟如果上了战场,难逃一死。内心的纠结让他下定决心抓住那一线生机。他辨认着奖旗,一把抓起弟弟,骑马飞奔。是的,就算曙光微弱,我们永不言弃。

巩特尔兄弟被枪决后,乔伊和顶荆被留在了小艾米丽家的风车屋里。小艾米丽将奖旗绑在辫子上,尝试着训练乔伊跨栏、跳跃。军官来到屋子收刮食品时,小艾米丽将乔伊和顶荆藏到在了阁楼中,而小艾米丽爷爷也悄悄把奖旗揣进了背包里。小艾米丽不厌其烦地尝试着训练乔伊,尝试着骑上乔伊,仿佛那样,就能体验她父母曾经的生活,仿佛那样就可以离父母更近一些。是的,就算力量微弱,我们永不言弃。

战争过后,乔伊按例被放在马市上拍卖。小艾米丽爷爷花了100基尼买下乔伊,将乔伊当做礼物送给小孙女。却被艾伯特与乔伊的亲昵所感动。“你知道这是什么?”“这是我父亲部队的奖旗。”小艾米丽爷爷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想起那个在战争中受伤的队友。最后,小艾米丽爷爷把奖旗和乔伊一起交回给艾伯特。是的,就算苦难重重,我们永不言弃。

影片最后,乔伊载着艾伯特回到德文郡,在家门前,慎重地把奖旗交到父亲手里。是的,战争胜利了,是的,艾伯特活着回来了,是的,艾伯特找到乔伊了!就像只是一场轮回,却已经历了千辛万苦。

其实,那面奖旗真的能够保佑你吗?它只是在提醒你,要有“永不言弃”的信念啊!“有些事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请你记住,只要你不放弃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第三篇:《战马》影评

“The war has taken everything from everyone”(战争拿走了所有人都一切。)

电影大师的温情之作——人马奇缘

——《战马》影评

这是一匹令人印象深刻的马,“remarkable”是电影里的台词,出自我最喜欢的一场戏——乔伊在无人区被铁丝网所困,英德各有一名士兵冒着生命危险走出战壕,帮它脱困。那一刻,在生命的尊严面前,战争顿时变得毫无意义。最棒的是那个德军对身后的战友们喊了一句,“我还需要一把剪刀”。然后战壕后立刻扔出了五六把来,落在水坑里,让人忍俊不禁,又感动不已。

其实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战马》的初始场景中并没有战火,而是着力表现了20世纪早期英国农村生活的那种伤感情调。德文郡一位喝醉了的农夫在拍卖会上高价买回了一匹精装的纯种骏马,他的儿子艾伯特为它起名乔伊,并训练它犁地。在满是青翠泥土、花昵衣服的氛围中,电影其实还有一点偏娱乐化的风格。金色阳光下的田园的风光和约翰·威廉姆斯洗练的音乐,让电影表现的既乡土又宏大。但田园风光的背后也有战争的记忆——曾经在南非和波尔人(土著,殖民)战斗过,并因此获得了皇室的勋章。只是他厌恶战争的罪恶,将锦旗和勋章以及过去的经历都丢弃在岁月的垃圾桶里,并每天依靠酗酒来忘记过去。《战马》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反战情绪,并植根在国家的记忆之上。

不过电影并没有一直停留在德文郡的乡村风光之中,还是很快的进入了战争。乔伊被“征召”入伍,横穿英吉利海峡、佛兰德斯和法国,在英德双方的军队中,经历噩梦。

影片后半部分基本上回归斯皮尔伯格最擅长的战争戏。

跟老斯之前获奖的名片《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雷恩》相比,虽然《战马》也是通过战争来体现人文关怀的,但表现手法却又很大差别。

前两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冷酷地讲述着残酷的故事,而《战马》一片却多了几分华丽的修饰,在“战争”这筒油漆中添加了很多稀释剂,这稀释剂的名字叫做“温情”。用人性的温情来融解战争的残忍。

本片中冷暖勾兑的温情色调比比皆是,比如:乔伊跟小主人相处训练的时候惺惺相惜,来自不同国家、甚至敌对双方的不同主人对马的关爱照顾、马与马之

间的友情互助、战马乔伊冒着炮火顽强冲过封锁线,那种奔放的激情中充满对生命的渴望。

当乔伊最终被铁丝网缠绕疲惫地翻倒在前沿阵地上,英德双方士兵停止战火,共同实施救助那一幕,又由一匹战马唤起了相互杀戮的士兵间早已丧失的人性。

而最后重金买下乔伊的老爷爷舍弃了孙女的挚爱,又将马归还给原主人,给了大家一个众望所归的大团圆结局。

尽管这些温情段子分散了影片剧情,而且温情稍显过火几近煽情,但还是会带给观众不同程度的震撼和感动。

战争类型片,特别是就气势和场面而言,是没有人敢站在斯皮尔伯格的右边的,而这些电影背后的故事更是深深打动我们。从《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到《战马》,撇开美国中产阶级思想的局限性,这三部影片背后都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主题——人性,这也正是战争类型片所追求的最终主题,这一主题频频出现于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以此更为深刻的挖掘人性。这一点像极了杰克·伦敦,他也总是乐于将笔下的人物放置于严酷、极端并且夹杂着死亡气息的环境中,以此显现出人性里最深刻最真实的部分。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八个人救一个人的故事情节,如同把那个著名的哲学命题——火车是撞五个人还是改变轨道撞一个人——放入战争背景中并加入情感成分让我们做选择;比如《辛德勒名单》中穿梭于屠杀犹太人现场的红衣女孩,她出现在以黑白灰为底色的影片中是战场上人性的外化,是辛德勒人性有麻木到复苏的电影表现。

斯皮尔伯格将小说《战马》搬上了银幕,这同样也是一部在特定环境中表现人性的故事。从原著看,这是一部儿童类型的影片,它区别于儿童片的重要一点在于这个影片的背景,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这与以往儿童故事总是发生在阳光下、幻想中是不同的,不同于姜文在他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回忆小时候说 “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了,使眼前一阵阵发黑„„” 我们很难想象血腥与童心是如何混杂的,难道也会如《美丽人生》中一般,一个平凡的父亲在集中营为儿子编织游戏,到生命最后也演绎好这一完美谎言的故事?显然不是,这部名为《战马》的影片,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人与马之间由心而生的故事。情感基调并不是壮义悲歌、慷慨赴死,整个影片的基调如同听马修·连恩的那首《布列瑟农》歌一般,面对狼群的屠杀,生灵的涂炭歌曲并没有显得撕心裂肺、哭天抢地,依旧以沙哑的声音记载下这份悲

壮与苍凉,斯皮尔伯格规避战争所具有的血腥与屠杀以史诗般的手法拍摄这个发生在一战战场上的温情却又不煽情时刻。

看中外战争类型片时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外国影片比中国影片的内容情感等更饱满,在人性方面挖掘的更为深刻。看中国电影,有时我们难以理解,那些热血男儿拿着枪站在高处,视死如归般地在敌军队伍中乱扫时,他们心里在想什么,这样的情节只能短暂性的激起郁积在心理已久的仇恨。我们并不是对这样的感情不屑,毕竟,我们中国的人民与苏联法国英国等任何一个深受战争苦难的人民所承受的是一样的,只是接受不了这样的电影语言来表达一个民族的苦难史。

“它又不是狗”这句台词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可以想见,人与马的感情是不常被人提及更不会为人乐道的,这种感情对于处在和平年代下的我们更是无从也无处沟通的,迈克尔·莫伯格在写影片原著《战马》时作做了很长时间的调查走访了很多地方,他观察到那些侥幸在战争中活下来的人是宁愿与马交流也不会对人产生任何信任的,特别是一战,天寒、地冻、饥饿等等在科技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人类如此大规模的混战如绞肉机一样吞噬了太多人的生命。此时,人与马之间,唇亡齿寒,如同虾虎鱼与枪虾一样共生共存。

马作为一个人格化的主体,以不同的身份在故事中转换串联起整个故事。首先我想先说战争双方五分钟的停战,这个画面是影片人情味十足的部分,虽然此时影片是蓝黑色的冷色调,但是我们能感受到德英两军方的代表那段对话中安静祥和的语气绝对不亚于《圣诞快乐》里敌友双方在圣诞夜爬出战壕载歌载舞时的狂欢场面。战争中,人性压抑,马在无人区的奔跑冲破了铁丝网,这是旺盛生命力的表达,它点燃了在战壕里的交战双方“自由”这一美好向往,提醒士兵们自己并不只是战争中的杀人工具,这是属于斯式的温情。

乔伊与艾伯特的关系是这部影片的情感主线。

示范套马具,替托普顿拉坦克,两匹马在主人死后相依为命,乔伊的一举一动甚至让人怀疑导演用两匹马来讲述一个共患难的兄弟情谊,不过,套马具与拉坦克会让我们想起乔伊与艾伯特在农场合作犁地的场景,那是他们共同成长的一个瞬间,这又让我们相信,这匹让人惊奇的马是时时刻刻想念着小主人的。

《战马》是导演斯皮尔伯格“战争三部曲”的完结篇,虽然没能拿到奥斯卡大奖,但仍不能改变它在我心中的佳作地位,因为人与动物的故事向来不好讲,而斯导却很成功。(2716)

第四篇:战马影评

论一专多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答:人才。

什么样的人才最受欢迎?答:复合型人才。

什么是复合型人才?答:有核心竞争力,又什么都懂点,简而言之,一专多能。

在《战马》这部电影里,老斯用一匹战马的命运的深刻的诠释了“一专多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一命题。总结整部影片,战马Joey的核心技能显然是:跑得快。

热兵器时代,一匹马如何在枪林弹雨甚至还有坦克的战场上存活,跑得快无疑是第一要义:从一开始成功PK汽车帮男主角泡妞;再到入伍后第一场就PK掉黑哥们;再到森林伏击战时成功冲出枪林弹雨侥幸生还„„Joey用速度为自己赢得了生机和荣誉,核心技能有了,但这远远不是Joey最后能成功凯旋,成为传奇战马的唯一原因;

于是,第二项技能闪亮登场:会耍帅。一出场就频繁展示自己的帅气,让老农酒后头脑发热,花大价钱买下了自己,从此迈上传奇之路;战败后又因形象好被德国人看中,得以留得性命;此后被铁丝网缠住,英德士兵上前解救时,又及时展示五官最终获救逃出生天,耍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三项重要技能:干粗活。按道理,像Joey这样形象好、速度快的马儿,是根本不屑做苦力的,但不幸的是,买下它的是穷苦人家,为了生存,小主人教会了它干粗活。后面的剧情证明,这项技能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不是能拉大炮,再好的马儿也会被不识货的德国人就地正法;

最后一项技能:记性好。小主人拙劣的口哨水平,却成了辨识度极高的相认手段,试想,如果小主人的口哨声和大家的一模一样,最后Joey还能闻声识主人,得到医疗特护么?而不得不说在离开小主人那么久,经历了那么多血雨腥风后,还能够准确的分辨小主人的口哨并认亲成功,是成就战马传奇的最后一个步骤,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要在残酷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最后取得成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掌握多项实用技能无疑是必要的。而斯大神用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苦口婆心的为我们讲述这样一个励志故事,无疑也是在告诫当下的年轻人:

竞争很激烈,社会很残酷,要想不落伍,就得懂技术。

第五篇:战马影评

《战马》影评

骏马为载体彰显战争中的人性

新传院09广编蔡昊

学号 14090329

摘要:

《战马》作为一部战争片,不仅表现了残酷的战争,它更多的是体现人与人,人与马,甚至马与马间的情感。战争的夹缝间中更能体现人性的美好,乔伊其实就是一个人性化的马,他是人性的载体。不论是他和人还是他与托普桑之间两匹马的情谊,都是人性的体现。每个人看这部片子时都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并不是一个超级英雄的故事,只是一个小人物适境生存的故事。电影首先是由他的主题观念决定的。①《战马》包含了亲情、友情,却几乎没有爱情,但就是这样一部没有爱情的电影却能催人泪下。

关键词: 残酷的战争 光辉的人性 小人物的挣扎 大片大雅不大俗

作为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战马》在上映的时候很难不让人去把它与原著进行比较,更何况它还多次被人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战马》的原著作者是英国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迈克尔·莫波格,那么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品,搬上电影荧幕就需要对它进行一些改动,可以让观众感觉的不过于简单。总的来说,大的故事框架并没有在变成电影后有本质变化,故事里依旧是阿尔

伯特的马历经战乱的复杂经历终于与他团聚,但是一些地方剧情大抵是为了拍摄的需要做了删改。

具体来说,首先小说是以一只马的视角,对整个故事的记叙。这只马被赋予了人的性格,在小说中他的行为更像一个孩子,也符合儿童文学的特点。但是改编成电影之后,乔伊一直在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出现,以他和不同人之间发生的不同故事为主线贯穿了全片,对整个故事来说也是另一种叙事风格。

其次一些人物的改变与删减,比如主人公的父亲,在小说里本来只是一个坏脾气的醉鬼,经常无端的对人发脾气,只有在卖乔伊的时候才对他和气过一次。在拍摄成电影时,他被描述成了一位历经战火的老兵,荣归故里之后却不愿提及当年的事情。他酗酒只是为了抵抗战争时留下的病痛,他真正的心态还是乐观积极面对生活,勇于接受挑战的。在改编过程中,对这一人物的改动更多的还是为了突出一家人的相亲相爱,温暖的亲情也是影片的一大主题。这个改动也是为了最后结尾时一家人温馨的团聚服务的。电影中相比原著加了一段兄弟俩当逃兵的情节,在原著中这两个人只是被简单的一带而过。这段改动应当是导演对于影片中人性和亲情的一个美妙的体现,战争是残酷的,生命稍纵即逝,哥哥为了履行对母亲的诺言,也是为了弟弟和自己的生命,不惜在行军路途中强行把弟弟掳走,两人一起乘着快马逃跑。但是在战争中,是容不得情感的,所以两个人的下场也是注定会悲剧的。只是两人被枪决之前,那个军官问他A mistake?哥哥回答A promise,一问一答深入观众的心灵。这个未完成的约定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个正常人,对于一个人个体来说,如果有选择的话,没有人会愿意

与一个只是军装颜色、语音不一样的人战斗,因为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对于家人来说,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亲人在战争中牺牲,所以说这部分的剧情表现出了一个正常家庭在战争中的表现。

影片对于小说中经典的一段英德两国军人一起解救乔伊的部分不仅完全保留,而且加了很多合作的细节,这也是整个残酷战争过程中最让人赶到温馨的一段。虽然这一段的画面色彩是阴冷的,画面中更多的是两个人与马的剪影,但是在这阴冷的环境中,两个敌对国家的士兵共同为了一匹马可以通力合作,抛弃偏见,也体现了战争中难得的人性美。

关于乔伊和主人阿尔伯特的重逢,小说中并没有把阿尔伯特折磨的死去活来,阿尔伯特为了乔伊参加了兽医部队,和好友在前线见到了一匹受伤的马,他原本以为这不可能是乔伊,但是他的朋友擦干净了乔伊身上的泥浆,于是他们终于得以再次相认。这对于一部小说来说情节的曲折已经够了,但是对于一部主打人性美的电影来说,这还不够。于是电影安排了阿尔伯特九死一生的在前线负伤,在疗伤的过程中得以机缘巧合的与乔伊重逢。他与乔伊的暗号救了乔伊的命,这种“最后一分钟营救”②的蒙太奇叙事手段也牵动了观众的心。相比之下,小说中的剧情显得平淡了许多,而电影的剧情在这里的安排虽然还略欠火候,但也算是足够的抒情了,可以让这样一部几乎没有爱情情节的电影催人泪下。

对比同类型的战争片,在这里就以同样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兄弟连》这部反映二战的作品为例。战争片之所以给人以震撼,主要是因为它表现了战争的残忍和战争中残留的人性。为了表现战争场面的惨烈,经常会使用大规模的爆炸效

果。但《战马》是背景为一战时期的作品,一战时期的战争相对来说现代化的重武器还比较少,影片中的大炮是比较少见的武器了,更多的是短射程的武器。所以《战马》中最惨烈的还是骑兵营冲进德军机枪伏击的阵地,一群骑兵杀得兴起,冲到了树林里,冲进了德军的包围圈。骑兵在冲锋中不断被机枪射杀,并没有用多少血腥的镜头来表现死亡的惨状,只是镜头不断在奔跑的骑兵与机枪阵营之间切换。切换两次之后,马队上的人就不见了,也表明了骑兵营的损失惨重。其中,少尉冲锋时的特写、绝望的表情、放大的瞳孔,与机枪兵喷射的火舌之间的剪辑直接扣动了观众的心弦,让观众的心情随着人物的命运而紧张。在机枪停下的时候,慢动作的硝烟,定格的背景音乐都预示着惨烈战斗的结束,这个定格的节奏拿捏的让人叫绝。电影的运动造型只有动静刚柔相交叉、对比,“以和谐为体”,才能创造出动态美和节奏美,并适应影片情节的运动。③整段战斗的片子并没有血腥的镜头,只有结尾时一个广角的大远景交代了满地的骑兵与马尸体,告诉观众这场战斗有多惨烈。在《兄弟连》中,表现战争的残酷,大多是一起战斗的战友,上一秒钟还并肩作战,下一秒就已经被炸断一条腿,或者直接阵亡。血淋淋的真实,直接刺激着观众的视觉感官。有的战士因为不能接受战友的伤亡,直接精神崩溃去医院休养。这两种表现战争残酷的手段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一种是不用鲜血,不用过多的画面,几个简单的镜头间接就能表达惨烈的战斗,让人从心灵上感觉到震撼。另一种是实打实的惨烈,视觉上的冲击直观给观众带来感官上的震撼。我不能说哪种表现方式更好,只能说斯皮尔伯格的风格越来越老辣了。而对于战争中的人性,《战马》里有很多地方表现,比如那两个为了亲情甘做逃兵的兄弟,与阿尔伯特誓死不愿意分离的发小,以及曾经的宿敌,在战场上却化干戈为玉帛的地主之子。更不要说两军士兵一起救助乔伊了。不仅是这些,其实乔伊

这匹马也像一个人一样,有人的性格。如果把它与别人之间的互动都算人性的表现,那么这整部片子都充满了光辉的人性。比如乔伊在无人区里的狂奔,就表现了人求生的本能。他为了救托普桑,主动要求拉大炮,也可以理解为战友的情感。在兄弟连中,人性是从有到无再到有的。开始阶段,美军还可以和德军战俘有说有笑,但接下来不仅是温斯特,每个人都被战争磨灭了人性,变成了战争机器。对敌人的杀戮就是对自己的保护,惨烈的战争已经让人没有空去思考人性的问题了,甚至胜利之后有的士兵都出现了战争后遗症疯狂的杀人。这都是战争对于人的压迫让人失去了理智。但是随着战争的接近尾声,人的精神开始逐步平缓。温斯特宁愿造假战报也不会为了首长的虚荣心玩两次深入敌营抓俘虏的游戏,当战争尾声的时候他可以平静的游泳来思考未来的人生规划。都是残酷的战争夹缝间的美好人性的缩影。如果一味的表现战争的残忍,那不如直接拍摄战争实录。只有表现出战争中生命的可贵和人性的美,才能引人深思,对观众产生启迪。

比较同类型的动物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可以说是从叙事和拍摄手段上和《战马》有异曲同工之美的一部影片。都是以第三人称视角叙事,以周围人与它的故事来叙述剧情的发展。《战马》的感人之处在于,历经战乱,经过千辛万苦,主人和马能够团聚,完美的大结局。而《忠》则描述的是一条忠诚的狗永远都每天在同一个地方守候着主人,直到主人死去依然不放弃这个习惯。小主人搬家带走了他,他依然跑回了原来的地方,那种执着和忠诚打动了每一个人。事实上八公和乔伊都是人的情感的一个化身,表达了人的美好情感希冀。如果把乔伊换成一个人,那《战马》就是两个兄弟千辛万苦在战争中幸存并重逢的故事。同样八公也是人的话,那就是一个忠诚的朋友守候着他的约定,一直等待着一个永

远都不可能再来的人。其实动物只是一个载体,表达了人的美好感情,但相比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动物与人的情感更加少见,也更容易打动人。

最后不得不说,《战马》是一部绝对意义上打着好莱坞烙印的作品。影片有着豪华的明星阵容,这样的阵容也要配得上教父级的导演斯皮尔伯格。豪华的制作团队,这一切都为《战马》的拍摄和大卖做好了铺垫。虽然是大导演大制作,但是平实的取材并没有脱离实际。电影艺术家能够根据特定的的创作意图去汲取电影素材,选择和概括生活中为每一步作品所需要的形象,挖掘出这些形象间的对应及相互关系。④也是这部片子朴实而平易近人的原因。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有枪有炮的时代是不关马什么事情的,只有刀枪棍棒的冷兵器年代战马才会是主角。《战马》并不是以一敌十的英雄无敌,而是弱者的无言反抗。骑兵冲击机枪阵地的惨烈,乔伊从不会跳跃到生命所迫一越而过坦克,都是像是一个小人物的生命轨迹。好莱坞的剧情设计就是这样,会出乎观众的意料,也会回归情理之中,但绝对不会烂俗。从画面上来说,英国的田园风光在摄像机的表现下唯美动人,让人心驰神往。影片结尾时的美妙黄昏,一片血红色之中,一家人和乔伊的剪影,一瞬间定格唯美的团圆会让不少人潸然落泪。我们知道,生活中存在着空间的节奏,而在电影艺术中,时间因素与造型-空间因素融为一体。⑤在音响方面约翰威廉姆斯大气而磅礴的配乐给了《战马》作为一个大片应有的特质。不论是冲锋战斗还是抒情时,背景音乐都恰如其分的让人感到切合。这就是《战马》,一部大制作、豪华班底、却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的大片。

①(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第287页 ②“最后一分钟营救”即平行蒙太奇。在1916年的《党同伐异》

(《Intolerance》)中,大卫格里菲斯将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平行动作交替切入,摆脱实际时间的束缚,打破传统戏剧叙述原则,创造真正符合电影艺术规律的叙事时空。③潘秀通、万丽玲《电影艺术新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④《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⑤(苏)多宾《电影艺术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页

下载战马影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战马影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战马影评定稿

    .《战马》影评影片《战马》以一匹名叫乔伊的农场牧马的视角展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个英国农场少年阿尔伯特的父亲为了维持农场,无奈之下将乔伊卖给军队,为前线运送军......

    战马影评

    《战马》生命的反思电影《战马》是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他有三部电影曾打破票房纪录; 其作品涉猎多种主题与类型,包括犹太人大屠杀、奴隶制度、战争与恐怖主义。《拯......

    《战马》影评(5篇)

    《战马》影评 111012178 11级新闻五班 潘丽华 影片开头一个大的推镜头和山脉到田野的转场将观众的视线拉到了母马生产的地方。一个下降的镜头将母马生产的情况和阿尔伯特收......

    战马英文影评

    系别:外语系姓名:郭晓枫班级:导游2班学号:20116614411War HorseThe film is based on the adaptation the British writer Michael. Moerpuge, namesake children's literature,......

    战马影评(共5则)

    战马精彩影评一战马是以描写动物为主题的电影,主人公家中农场那一场不真实的暴风雨,似乎就在预示着故事的走向注定不平凡。观毕整部影片,你也许会有一种“上当”的心情,因为以“......

    纽约时报:War Horse《战马》影评

    Innocence Is Trampled, but a Bond EnduresBy A. O. SCOTTPublished: December 22, 2011There is no combat in the early scenes of “War Horse,” Steven Spielberg’s......

    关于《龙门飞甲》和《战马》的影评(优秀范文五篇)

    关于《龙门飞甲》和《战马》的影评学号:82103013姓名:孙顺志随着《阿凡达》出现,标志3D电影的出世,就在最新好莱坞电影《战马》在奥斯卡上成为一匹黑马,备受关注着。《战马》是好......

    《战马》读后感(通用)(精选合集)

    《战马》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战马》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