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八荣八耻的感人故事(范文)
文章标题:关于八荣八耻的感人故事
下面我为大家讲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冰城里的“兵妈妈”》
前不久,因松花江污染造成的哈尔滨市停水时,解放军驻哈某部,拉来成吨的饮用水,送给家住哈尔滨市的居民**和她的邻居们。全国各地的一些官兵,也纷纷打电话问候**。了解老人家的生活情况。
**,她十年如一日关心部队
战士的成长、成才,帮助战士解决生活中、思想上的困难,与部队官兵结下了鱼水深情,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兵妈妈”。
**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是党和政府把她培养成为人民教师,丈夫去世后,为抚养四个孩子,她在市场上做些小买卖维持生计。1994年,**的大儿子到大连进货时遭遇劫匪被打成重伤,幸亏一名解放军战士把他送到医院,而这位不知姓名的军人悄然离去。虽然儿子落下脑外伤后遗症,但解放军战士的救命之恩让她终生难忘。
1996年6月,**从杂志上得到某战士想办图书室,却无钱买书的消息。“战士看书有困难我一定要帮助,这是回报子弟兵的好机会。”随着200多本连夜精选出来的书籍被寄出,**与子弟兵也就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1997年武警战士常艳峰的妹妹车祸身亡,父亲为了让他安心服役,连续两年模仿女儿笔迹给儿子写信。1999年,实在瞒不下去的父亲来到哈尔滨将真相告诉了儿子。**得知此事后,带着水果和书籍来到常艳峰所在部队,认下了这个“兵儿子”。每到星期天或节假日都把小常和他的战友请到家里。有了“兵妈妈”的鼓励,[本文来源于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xiexiebang.com]常艳峰工作努力,很快转升为士官、教官,还荣立了三等功。夏天常艳峰的老家闹旱灾。**知道后先后寄去1000元钱和孩子们积攒的100多件衣服。常艳峰的母亲也用亲手绣制的鞋垫,回报这位无私奉献的哈尔滨好人。2004年初,常艳峰转业工作后,从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中寄给**300元钱。
2001年5月11日是**60岁寿辰,她收到了来自十几个省市部队官兵和退伍战士的祝福。省武警总队的王小东带领战士用津贴买来生日蛋糕为“兵妈妈”祝寿。围着生日蜡烛,战士们让妈妈许个愿,她动情地说:“我的心愿就是你们都成才。”
**现在和大儿子生活在一起,全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每月200多元的低保金,平时她精打细算,甚至长年坚持每天只吃两顿饭,但只要战士有困难,她总是慷慨解囊。
十年来,自家生活拮据的**共为战士送书1000余本、为战士订报、送衣物共投入4余万元,先后资助战士50多人。解放军某部的退伍战士孙雷在给**的留言中写道:“您的无私奉献,让我感到一位母亲的伟大,是您让我在第二故乡找到了一位母亲的温馨和快乐,将要退伍的我,无法忘记您对我们深深的爱。
《关于八荣八耻的感人故事》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关于八荣八耻的感人故事。
第二篇:感人故事集锦
1.911的真实故事:
当飞机撞上5角大楼时,银行家爱得华被困在南楼51层,他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没有生还的可能,他拿出电话,拨打了第1个电话,还没有接通,房屋已经开始坍塌,他意识到没什么时间了,便挂断拨出了第2个电话,但是他又想起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便挂断拨出了第3个电话。
9·11事件后,爱得华的律师迈克和他的同事在事件发生时接到了他的电话,但是都没有听到爱得华的声音,他们查了查,发现他生前打出了3个电话,他的律师迈克来到洛珊基爱得华的家中,他的母亲哭着说爱得华的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她的,他的律师迈克说:这关系到他生前的巨大财产归属,所以我有权知 道电话的内容。爱得华的母亲说:爱得华的遗言对你毫无用处,他已经不关心他的财产了...迈克知道了电话内容,含泪告别了这个痛失爱子的母亲。
第2天,美国著名报纸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
——妈妈,我爱你 2.我一定听 一个丧偶的男人
在丧礼上笑脸盈盈的招待来访的亲友 弄的亲友不知如何是好 很尴尬 想安慰他
他好象很乐的样子 不安慰他嘛
那来做什么呢?甚至有的亲友心中有点气愤的想着: 人是不是给他暗算做掉的啊?但没人去问这个丧偶的男人。终于出殡的日子来了 女方的家长实在按耐不住了 在灵堂上破口咒骂这个男人 相处了二十年的老婆死了还笑的出来 是不是有什么内情?只见他默默地听着 不做任何回应 直到骂完了 众人眼睛全都看着他 等他的反应他才说 谢谢指正。他的脸还是笑笑的
女方的家长差点没气晕过去。就冲向他
一手揪住了他胸前的衣领挥拳打下去。这个男人还是笑笑的 但嘴角已是流出一条血河了。这时反而是女方的家长心中一阵寒栗 自觉性地害怕了 难道这个人已经疯了?
丧事就在一场闹剧中度过了。当天夜晚女方的家长担心早上的举动是否不当 偷偷地折回去看这个男人 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见他抱着亡妻的照片呆坐在客厅中。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连动都没动 也没出声音。
女方的家长看不出什么异常 就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女方的家长又去看了 只见那个男人还是呆坐在那里 抱着亡妻的照片。这下女方的家长心急了 怎么说也是二十年的半子 至少关心一下。就敲了门进去。门没锁 他头也不回一下 继续抱着照片。女方家长问: “你怎么了啊?”男人说: 我一生都在忙东忙西的 自认为是为了她好 为她在打拼
她的埋怨我都不曾理会 从没好好听她说过一句话 直到最后她病的很重时 她向我说:
“你可以听我一句话吗?” 我为了让她高兴就说: “我一定听” 她说:
“我知道你是爱我的 我也爱你 我要是死了 你一定会哭的
但我不要看见你、听见你哭好吗?你要笑笑的帮我把后事办好 你一生都没答应我什么 就这一次好吗?” 他说完眼中有泪光...但泪水却不掉出来而是往心里流 因为他答应了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我一定听!3.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她和我说,她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
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4.输血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仍会死去。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
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
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医生的手心渗出汗,他紧握着男孩的手说: “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 “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哭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5.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尖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向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说: 「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
「当然了」奶奶含著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
「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
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著什么东西,使得无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 「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
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
「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
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著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
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著。「也送一碗给那男孩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说。
「那小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老板回答。呼噜„„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小孙子: 「要不要留一些给你?」
没想到小男孩却拍拍他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很饱,奶奶您6 .死去的母亲留给宝宝的短信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
看„„」
第三篇:感人故事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一位父亲带着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用水果刀削苹果,船突然剧烈的摇动,男人摔倒时,刀子插进胸口。他全身都在颤抖,嘴唇乌紫。6岁的女儿被父亲的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拔出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此后3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为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没有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面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纽约的前夜,男人来到女儿身边,对她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刻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心脏,他却多活了3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伤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3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用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的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一个感动世界的请求
1979年12月8日,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仁爱传教修女会德兰会长飞抵挪威首都奥斯陆。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主席萨涅斯亲临机场迎接,并高兴地向德兰宣布国王将在典礼宴会上接见她。
德兰一震:“宴会?”“是领奖典礼后举行的盛大宴会,135名贵宾应邀参加,有国王、总统、总理、政要、名流。”萨涅斯如数家珍。
德兰沉思片刻:“这次宴会得花多少钱?”“7000美元。”萨涅斯不以为然。“什么?7000美元!”德兰睁大眼睛,目光里露出无限的惋惜。她鼓起勇气,“尊敬的主席先生,我有一个请求„„请求您取消„„取消这次宴会。”
主席十分惊诧,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和平奖以来,第一次有人请求取消典礼宴会。
“是的,我请求主席先生取消这次宴会,把省下来的钱交给我去救助那些饥寒交迫的穷人。”
萨涅斯举目打量面前这个老修女。她一生为穷人服务,即使来参加这样的世界级盛典,身上穿的仍是那件伴她出入贫民窟的粗布纱丽。
是她没钱吗?不!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已有4亿美元资产,可她的卧室却没一件现代家电。她没有办公室,即使是尊贵的客人也只能在走廊里接待。德兰有些歉意:“主席先生,我的请求是不是让您为难了?”
“不,不!”主席仰起脸,热泪满面,他向德兰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亲爱的会长,您的请求深深地感动了我,感动了世界,我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穷人和善良人谢谢您了。”
一个感动世界的请求之后,便是一个震撼世界的行动。
19万美元的奖金她一分不留地全部捐给印度麻风病基金会,7000美元捐给了穷人,就连那块至高荣誉的和平奖章也让她卖了捐给了穷人。
1997年,当她离开这个世界时,除了两件换洗的粗布纱丽和一双旧凉鞋,一无所有。
第四篇:感人故事
姐姐有一个小三岁的弟弟,他们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有一次姐姐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
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就让姐弟俩跪在墙边,拿著一根竹竿,让姐弟俩承认到底是谁偷的。
姐姐被当时的情景吓傻了,低著头不敢说话。父亲见姐弟俩都不承认,说那两个一起挨打。说完就扬起手里的竹竿,忽然弟弟抓住父亲的手大声说:“爸,是我偷的,不是姐干的,你打我吧!”父亲手里的竹竿无情地落在弟弟的背上、肩上,父亲气得喘不过气来,打完了坐在炕上骂道:“你现在就知道偷家里的,将来长大了还了得?我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当天晚上,姐姐和母亲搂著满身是伤痕的弟弟,弟弟一滴眼泪都没掉。
半夜里,姐姐突然号啕大哭,弟弟用小手捂住姐姐的嘴说:“姐,你别哭,反正姐姐也挨完打了。”姐姐一直在恨自己当时没有勇气承认,事过多年,弟弟替了姐姐挡竹竿的样子,姐姐仍然记忆犹新。那一年,弟弟8岁,姐姐11岁。
弟弟中学毕业那年,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同时姐姐也接到了省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晚上,父亲蹲在院子里一袋一袋地抽著旱烟,嘴里还叨咕著,俩娃都这么争气,真争气。母亲偷偷地抹著眼泪说争气有啥用啊?拿什么供啊?弟弟走到父亲面前说:“爸,我不想念了,反正也念够了。”父亲一巴掌打在弟弟的脸上:“你怎就这么没出息?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们姐弟俩供出来。”说完转身出去挨家借钱。姐姐抚摸著弟弟红肿的脸说,你得念下去,男娃不念书就一辈子走不出这穷山沟了。弟弟看著姐姐,点点头。当时姐姐已经决定放弃上学的机会了。没想到第二天天还没亮,弟弟就偷偷带著几件破衣服走了,在姐姐枕边留下一个纸条:“姐,你别愁了,考上大学不容易,我出去打工供你。”姐姐握著那张字条,趴在炕上,失声痛哭。那一年,弟弟17岁,姐姐20岁。
姐姐用父亲满村子借的钱和弟弟在工地里搬水泥挣的钱终于读到了大三。一天姐姐正在寝室里看书,同学跑进来喊姐姐,说是有个老乡在找你。怎么会有老乡找姐姐呢?姐姐走出去,远远地看见弟弟,穿著满身是水泥和沙子的工作服等着。姐姐说:“你怎和我同学说你是我老乡啊? ”他笑著说:“你看我穿的这样,说是你弟,你同学还不笑话你?”姐姐鼻子一酸,眼泪就落了下来。姐姐给弟弟拍打身上的尘土,哽咽著说你本来就是姐的弟,这辈子不管穿成啥样,姐都不怕别人笑话。弟弟从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著的蝴蝶发夹,在姐姐头上比量著,说:“我看城里的姑娘都戴这个,就给你也买一个。”姐姐再也没有忍住,在大街上就抱著弟弟哭起来。那一年,弟弟20岁,姐姐23岁。
姐姐第一次领男朋友回家,看到家里碎了多年的玻璃重新装上了,屋子里也收拾得一尘不染。男朋友走了以后姐姐向母亲撒娇,姐姐说:“妈,怎么把家收拾得这么干净啊?”母亲笑了,笑起来脸上像一朵菊花,说这是你弟提早回来收拾的,你看他手上的口子没?是装玻璃时划的。姐姐进弟弟的小屋里,看到弟弟日渐消瘦的脸,心里很难过。弟弟还是笑着说,:“你第一次带朋友回家,还是城里的大学生,不能让人家笑话咱家。”姐姐给他的伤口上药,问他疼不?他说:“不疼,我在工地上,石头把脚砸得肿得穿不了鞋,还干活儿呢!”说到一半就把嘴闭上不说了。姐姐把脸转过去,哭了出来。那一年,弟弟23岁,姐姐26岁。
姐姐结婚以后,住在城里,几次和丈夫要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他们都不肯,说离开那村子就不知道干啥了。弟弟也不同意,说:“姐,你就全心照顾姐夫的爸妈吧!咱爸妈有我呢。”后来丈夫升上厂里的厂长,姐姐和他商量把弟弟调上来管理修理部,没想到弟弟不肯,执意做了一个修理工。一次弟弟登梯子修理电线,被电击了住进医院。姐姐和丈夫去看他。姐姐抚著他打著石膏的腿埋怨他:“早让你当干部你不干,现在,摔成这样,要是不当工人能让你去干那活儿吗?”他一脸严肃地说:“你怎么不替我姐夫着想着想呢?他刚上来,我又没文化,直接就当官,给他造成什么影响啊?”丈夫感动得热泪盈眶,姐姐也哭著说:“弟啊,你没文化都是姐给你耽误了。”他拉过姐姐的手说:“都过去了,还提它干啥?”那一年,弟弟26岁,姐姐29岁。
弟弟30岁那年,才和一个本分的农村姑娘结了婚。在婚礼上,主持人问他,你最敬爱的人是谁,他想都没想就回答:“我姐姐。”弟弟讲起了一个姐姐都记不得的故事:“姐姐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在邻村,每天我和我姐姐都得走上一个小时才到家。有一天,姐姐的手套丢了一只,我姐姐就把她的给我一只,她自己就戴一只手套走了那么远的路。回家以后,我姐姐的那只手冻得都拿不起筷子了。从那时候,我就发誓我这辈子一定要对我姐姐好。”台下一片掌声,宾客们都把目光转向姐姐。姐姐说:“我这一辈子最感谢的人是我弟。”在姐姐最应该高兴的时刻,姐姐却止不住泪流满面……
第五篇:八荣八耻小品故事
八荣八耻小品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谈起荣与辱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大或小,总会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这组故事都来自基层部队,虽谈不上深沉厚重,却滴水藏海,意蕴深远,它能让我们更深刻地析事明理,从而更清晰地透视事物内部所蕴含的必然,据此更好地找到生活的参照。
好,故事要开讲了,让我们静心倾听,细心品味吧!
——编者
当战士刘诚站在边境线上,看着身边的界碑,一种守卫祖国的光荣感油然而生……
边陲哨兵■涂灵
微风中,婀娜的芭蕉树挥着宽大的叶子翩翩起舞,婷婷的凤尾竹甩起了柔长的竹梢……看着这幅自然天成的画卷,士兵刘诚陶醉了。今天是他第一次单独站哨,上岗前连长的话还回荡在耳边:“军人视国家利益如自己的生命,希望你认真履行好一名边防士兵的神圣职责!”想到这里,再看看身边的界碑,一种光荣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突然,身后的竹林边传来一阵脚步声。“什么人?”刘诚立刻警觉起来。“我们是到前面走亲戚的!”几个村姑模样的女人走了出来。一个村姑手中的行李箱引起了刘诚的注意:当地人走亲戚从来不用行李箱。刘诚想起班长曾说的话,在河水消退的季节,不法分子视这条河为挽起裤腿就能走私、偷渡的“发财道”。刘诚灵机一动,假装与她们扯闲话来探其虚实,破绽出现了:其中几人竟然操着外地口音。刘诚一个箭步拦住去路,冷笑一声:“别演戏了!”那领头的见被识破,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小兄弟,我知道你们生活很艰苦,你放我们一马,这是一点小意思……”她一边说着,一边递过一个信封。刘诚正色道:“我为国守边防虽苦却感到无上光荣,你们为了金钱不惜损坏祖国利益难道不觉得可耻?”那几人见状,只好悻悻地退了回去。
险些让他们从眼皮底下溜过去!刘诚更加警觉起来,注视着界河附近的一切。
“突突突……”一辆拖拉机由远至近。几个人跳了下来,七手八脚地抬着一部机器径直朝河边走来。刘诚定睛一看,领头的是前些天到连队来慰问的某建筑公司陈经理。尽管认识,但刘诚还是委婉地开了腔:“陈经理,你们要出境只能往口岸走!”陈经理听了哈哈大笑:“小兄弟,你误会了,我承包了附近公路段的工程,今天带工人来抽点河沙。”刘诚听后,不但没有让步,还给他们上起了边防政策课:“界河主航道的中心线就是国界线,如果在河中抽沙就有可能造成界河改道,从而改变国界线,无形中就造成了国家领土的流失。”“你这小兵,别吓唬人了,不就几车沙吗,回头我跟你们连领导打个招呼,一定不让你为难。”陈经理一边说着,一边指挥工人往河中架机器。刘诚跑上前毫不客气地拦住了他们:“我是个小兵不错,但我的岗位却维系着国家的利益,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在我面前发生。”陈经理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他朝工人一挥手,气呼呼地走了。
正在这时,连长带着巡逻队走过来了。刘诚正准备报告执勤情况,不料连长却笑着摆了摆手:“你刚才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人情面前不退让,金钱面前不动心,你忠实地履行了一名士兵的职责,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刘诚同志,好样的!”
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美德能打动人心,由此产生的爱心效好范文版权所有应也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
爱心效应■韩光
4月9日上午,二连来了一位俊俏的姑娘,一进连部就说:“我是来找魏民的。”当大家把目光齐刷刷投向一级士官魏民时,他头却摇得像拨浪鼓似地说:“我不认识你呀……”没想到,这位姑娘一见魏民,就热情地迎上来握住他的手说:“那天我在街上见过你,这是你的300元钱,太感谢你了。”
这事还得从前天说起。那天早饭后,魏民上街准备用积攒下的工资去买一台微机。当他快走到电子城时,突然一阵大风迎面吹来,风里还卷着一些大大小小的人民币。“天上掉钱了!”不知谁喊了一声,立刻引来了一些追风拾钱的男女老少。
“这钱肯定是谁没拿住让风刮跑的,丢钱的人这会儿该有多着急呢……”想到这儿,魏民亮出了自己的士兵证高声地说:“我是军人,请把拾到的钱交给我保管,我会代表大家如数地交给失主的!”别说,魏民反复喊了几嗓子还真奏效,人们纷纷把自己拾到的钱交给了魏民。
“我也太没用了,血汗钱让大风给刮跑了。”这时一位农村老大娘抹着眼泪着急忙慌地从远处跑过来。“大娘,钱在这里。”魏民上前把钱交给老大娘说道,“这都是大家帮助您拾的,快点点,看少不少。”“太谢谢大家了,你们都是好人啊!”老大娘接过钱,嘴上不住地感谢着。原来这位大娘是一大早带着2000元钱进城买化肥和种子的,结果钱没拿好,被风刮跑了。
大娘把手中的钱数了三遍,说少了300元。“少了这么多的钱,可咋整啊。”大娘又伤心地哭了起来。
魏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说:“大娘您别急,我再去找找。”说完便招呼围观的群众一起帮着找,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