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到严格
浅谈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最高标准,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发展对公安执法活动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作为我国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是社会主义法制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在我国的法制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依法治国方略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提出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对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改进公安执法状况,近几年来公安机关先后采取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大接访、大练兵等一系列专项教育整治措施,使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受到一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公安机关在执法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公安机关在新的形势下真正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公安机关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在严格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执法随意性较大,在法律规定的处罚幅度内任意裁量,滥用自由裁量权,一些案件的处理不是依据事实和法定情节,而是依据个人情感、好恶,使得案件处理畸轻畸重现象严重;二是重实体、轻程序,违反法定程序办案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治安形势日益严峻,公安工作压力大,一些地方警力不足,基层单位为应付诸多警务活动而疲于奔命,容易造成执法办案中很多基本的程序性要求无法落实。如对讯问嫌疑人或者询问证人时办案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刑拘、逮捕后24小时内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刑拘、逮捕后24小时内通知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等要求,在一些警力紧张的地方难以完全做到,有的地方甚至交通协警也上路执法、罚款。(二)、在公正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为钱执法、降格处理现象严重。有些基层公安机关由于经费没有保障,或者是经费的缺口较大,滥罚乱罚、为钱执法的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现象尤为严重。只要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罚款的,有些公安机关就适用罚款处罚,而不是根据违法行为的轻重、情节、后果等因素,酌情适用不同的处罚种类,滥罚款现象较严重。有些办案单位对犯罪事实已基本清楚的案件,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而予以取保候审,收取保证金,滥用取保候审措施,从而放纵了违法犯罪分子;有的单位违规没收涉案财物、乱收费等现象较突出;有的单位办理行政拘留案件不执行,收取保证金。二是执法不公,办理人情案、关系案,办案人员在办理案件时接受当事人的宴请或收受当事人的钱物,损坏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公安机关的形象。
(三)、在文明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是特权思想严重,服务宗旨淡薄。由于“人治”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个别民警特权思想严重,服务宗旨意识不强,往往以管人者自居,对人民群众耍威风、使特权,对群众冷、横、硬,利用职权吃、拿、卡、要,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服务宗旨淡薄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有的民警不积极履行职责,对群众报警不出警或不及时出警,案件该立不立、该查不查;对公民要求保护人身、财产权利的求助,不理不睬,拒绝履行职责;对公民申领许可证、执照,该办不办、故意刁难或无故拖延等。在处理案件时,因不及时取证而使一些关键证据流失,有的案件该收集的证据没有收集,造成案件久拖不决,无法处理。
二、存在上述执法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部分民警素质不高,特别是执法素质有待提高。执法理念错位是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的根本原因,部分基层公安民警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腐蚀,信仰丧失、观念扭曲,把执法权力当做谋取私利的资本。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意志薄弱的基层执法民警甚至基层领导干部经受不住考验,把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渗透执法活动中来,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民警政治素质低下是导致特权思想严重、消极执法、不文明执法的直接原因;民警政策法律水平和办案能力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适应执法工作的需要,所办案件质量不高,很难让人民群众满意。(二)办案经费保障不力,警力不足。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地方财政根本保障不了当地公安机关的办公经费,导致基层公安机关唯有靠罚没返还款维持单位运转。有的公安机关每年还向基层下达罚没款款任务,并把罚没收入直接与民警的福利待遇挂钩。另外,由于警力不足的客观原因,也使部分基层公安机关不得不聘用一些治安巡逻队员、交通协警。但地方财政又难以承担这些人员的工资,为维持这支公安辅助力量,部分经费只能采取收费、罚款和摊派来筹集。(三)民警待遇偏低,心理失衡,影响执法。当前,基层民警普遍超负荷工作,而职级、待遇偏低。少数民警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执法中常常违法办案,以权谋私。(四)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力。公安机关的外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群众监督乏力。而内部监督作用发挥不大,没有对公安执法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进行有力的监督,使一些突出、典型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甚至使一些问题出现恶性循环。
三、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法是指在执行法律、法规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不能对法律做出任意解释;公正执法指在执法过程中公平正直,没有偏私;文明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与野蛮相对,文明执法是对执法方式的要求,要求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端正执法思想,牢记服务宗旨,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公安执法活动涉及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权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最大受益者是人民群众,否则最大受害者也是人民群众。
(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树立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意识。依法治国方略提出后,对政法队伍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被提上了日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质上就是我们公安执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只有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才能帮助民警端正执法思想,牢记服务宗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乐于奉献,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自觉捍卫法律的神圣与尊严,真正做到执法为民,为民执法。
(二)加强民警素质教育,增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执行力。公安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研究和探索。只有不断地通过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我们才能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够有所创新,才能有助于我们执法水平的提高,达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效果。加强素质教育,除了必要的学习、培训之外,要以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大练兵,走素质强警之路,苦练基本功,切实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缔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供制度保障。首先要加强执法监督制度建设,充分发年富力强纪检、法制、督察、信访等内部监督力量,综合运用执法质量考评、案件审核把关、专项执法检查等措施,形成有效的执法监督体系。坚持警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增加执法的透明度,以公开促公正。其次要严格执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消极执法、违法执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对不适合执法工作岗位的人员坚决予以调离,确保执法队伍的纯洁。
(四)、加强执法保障建设,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供有力的财力、人力保障。首先要落实公安经费保障,将收支完全脱钩,杜绝为经费、为金钱执法现象;其次要加强基层警力保障,配实配强基层警力,将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从执法岗位上撤离5
第二篇:基层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基层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搜索同类其它文章
编辑:管理员来源:230(爱上你)公务员网
内容提要: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是指基层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为完成自身的历史任务,为维护和实现群众的利益,而进行的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我们研究解决。
要害词:和谐社会 群众工作 公安民警
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量工作同党的群众工作有密切联系,要求我们把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做得更好。”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基层公安机关全面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层公安机关要深刻熟悉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全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一、新形势下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内涵和特点
(一)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含义
《党的群众工作大辞典》解读党的群众工作为:“党为实现自己的政治路线,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所进行的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等工作的总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心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和新办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因此,从上面一系列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的具体含义为:基层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为完成自身的历史任务,为维护和实现群众的利益,而进行的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
那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公安部2006年9月19日发布的《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中指明了群众的具体内容为: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有关工作;及时受理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向居(村)民代表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目前基层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工作对象的广泛性。从基层公安机关工作的内容来看,无论是交通治理、户籍治理、危险物品治理等公安行政治理工作,还是侦查破案、巡逻守候等工作,基层公安机关所面对的都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接触的对象十分广泛。从年龄上来看,既要服务小孩、老人,又要与中青年人接触。从职业上来看,既有种田的农民、做工的工人,又普通的教师、公务员、公
司职员,还有近年来社会上产生的新阶层。从人员基本素质上来看,既有品德高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又有无恶不作的犯罪分子。所以,总的来看,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面对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同时,在不同的时期,由于政府制定的法律政策的变化,群众工作的对象还可能是不同的利益群体。非凡是在一些与人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敏感性问题上,例如在房改、养老医疗保险、福利待遇分配等问题上,议论不一,政府的有关政策会引起公众不同的反应,这时就需要基层公安机关时刻关注社会各阶层的态度及其变化趋向。基层公安机关若忽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会导致政府决策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党委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对象的这种复杂性,使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显得愈加重要而又富有更大的挑战性。
2.工作内容的复杂性。从《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来看,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包涵了服务群众、受理并办理报警求助、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向群众定期报告工作四个方面的内容。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基层公安机关在进行公安行政治理、侦查破案、治安防范的过程中,群众工作的内容已贯穿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危险物品治理的过程中,通过向群众解释公安机关的治理政策,教育群众依法使用危险物品,努力维护公共安全,其工作过程与其说是治理的过程,倒不如说是一个群众工作的过程。再如,在侦查破案过程,通过做好宣传工作、说服教育工作,发动群众提供破案线索,其破案的过程就是一个做群众工作的过程。所以说,基层公安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做群众工的过程。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调整,各种群体性事件也随之增多。而由于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通常涉及环境保护、土地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基层公安机关在做群众工作时,必须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有所了解,并能够相应的利用政策去合理引导群众,化解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因此,就现在社会形势的发展来看,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内容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其内容是越来越广泛,对基层公安民警的要求是越来越高。
3.工作时间的随机性。基层公安机关做群众工作的时间既有固定性,但更大程度上还是随机性占主导地位。例如,今年以来,“警民恳谈%26bull;问计于民”活动广泛开展,各级公安机关以各种形式开展恳谈问计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每月、每季度都有固定的时间,开展恳谈问计活动。但是,相对于单位组织开展的恳谈问计活动来讲,基层民警所做的大量的群众工作具有相当大的随机性。例如,社区民警在工作时间内进行实有人口治理时,往往是将治理与服务溶为一体,在把握了解社区实有人口、把握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的现实表现、落实帮教措施的过程中,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反应,倾听群众的意见,同时也是在做群众工作。下班以后,民警在与群众的闲谈当中,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来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同样也是在做群众工作。而负责侦查破案的民警,除了要面对犯罪嫌疑人以外,还要面对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引导他们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其工作内容也有群众工作的成分。因此,从广义的角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基层民警无时无刻都在与群众接触,无时无刻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做着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群众工作无时不在。
4.工作方式的多样性。重视和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公安机关在建国58年的工作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做好群众工作的各种方式。有上门接触式,即基层民警通过直接到群众家中,与群众谈心的方式进行群众工作;有下村走访式,即基层民警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经常性的下到村(居委会)进行走访,走访没有特定的对象,碰到谁就是谁,通过接触谈话做好群众工作;有开会座谈式,即基层民警确定群众工作的对象后,将群众请到公安机关来,以面对面的交谈进行群众工作;有间接接触式,即民警群众工作的对象因为某种原因不愿与民警接触,民警通过与该名群众关系较好的另一个来做思想工作,从而化解矛盾,搞好警民关系;有帮助解困式,即基层民警通过自身的力量,帮助困难群众,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自身的行动来感染群众,拉近警民关系,做好群众工作。近年来,随着通讯手段的变化,群众工作的方式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基层民警除了上述的传统群众工作方式外,又出现了通过固定电话接触、手机短信提醒问候、互联网上对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基层民警群众工作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5.工作结果的双向性。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预期结果是形成良好的警民关系,良好的警民关系具有明显的双向性。从基层公安机关的角度来看,通过做好群众工作,目的是要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使群众更加相信政府,能够从群众那里获得足够多的信息,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务;从群众的角度来看,通过与基层民警的接触,希望基层民警能够给予群众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保护,希望公安机关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考虑他们的利益,能够将他们的需求反映到政策的制定过程当中,能够更多的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就群众工作的过程来看,警民双方的良好沟通,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核心。其沟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倾听、相互信任的过程。因此,群众工作结果,应该是一种“互惠双赢”的结果。
二、当前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现状
当前,从总体上来讲,基层群众工作的开展状况是良好的。非凡是今年以来,基层公安机关紧紧抓住深化“三基”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普遍开展了“警民恳谈%26bull;问计于民”活动,基层公安机关做群众工作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群众工作的内容、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群众工作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警民关系也越来越和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群众工作已经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006年9月19日,公安部以公发〔2006〕5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指出了“开展群众工作”是社区和驻村民警的首要职责任务,决定中同时还具体阐述了开展群众的具体内容。自今年年初以来,“警民恳谈%26bull;问计于民”活动全面实施,从制度的层面,将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经常化、规范化。例如,宁海县公安局以县局为主体的警民恳谈活动每季度一次,定在每季度首月10日举行;以派出所为主体的警民恳谈活动则每两个月至少一次;同时,还建立了定期报告工作制度、群众各类意见建议的信息研判制度、群众意见整改督促检查制度,形成了一整套的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群众工作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了有效的创新。群众工作的内容与形式,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由于民警直接下到责任区中,走进群众家中,与群众进行交谈的方式外,近年来群众工作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了有效的创新。一是与群众交流的方式有了新载体。除了上文讲到的“警民恳谈%26bull;问计于民”活动外,广大基层民警纷纷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联络手段,来做好群众工作。例如,有民警利用QQ与辖区居民进行网上对话,还有民警利用手机短信向辖区居民发送治安防范信息等等。这些新奇的沟通方式,受到了广大年轻群众的欢迎,警民关系也得到了有效拉近。二是与群众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有以治安防范为主的内容,主要是通报近段时间的发案状况,指导群众进行有效的自我防范;有以侦查破案为主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社会上发生的重大恶性案件,发动群众提供线索;有以行政治理为主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治安行政治理、交通治理过程中,对群众不理解的方面进行合理引导;有以闲谈为主的内容,主要是了解社情民意,收集情报信息,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群众工作的结果得到了提升与升华。在多年来群众工作的基础上,随着近年来群众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警民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群众工作结果双向性的特点来看,一方面,基层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复杂局势的驾驭能力进一步得了提升,基层民警能够从群众当中获取大量的情报信息,为公安机关服务,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务。这一点,从每年各地公安机关参与化解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数量中,可以窥见一斑。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警察队伍形象的不断改善,群众对人民警察的信任度越来越高。在普通群众中,无论是涉及到公安业务的大事,还是开门、问路等小事,人们首先想到就是人民警察。这一点,从各地110报警服务台的接处警数量一年比一年多的现象上,可以窥见一斑。因此,从总体上来看,通过多年的群众工作,“互惠双赢”的结果已初步形成,警民关系正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三、当前基层公安机关群众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环境、对象以基层公安机关本身,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情况,这对基层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环境的变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总结分析了我国面临的形势,他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社会尚处于一个比较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中,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根据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当人均GDP在3000美金左右时,社会治安形势必然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凸现、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特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基层民警工作环境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但城市与农村有很大差别,就是同一个城市的这一个社区与那一个社区、同一个乡镇的这一个村与那一个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基层民警群众工作的环境日趋复杂。
(二)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对象的变化。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经济社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的同时,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对象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是广大群众的利益需求多样化。物质利益的多样化,带来了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多样化。例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关心的是社会保障和再就业问题;现代“白领”除了要求较高的收入外,还追求公平发展的环境和精致的生活;私营企业主除了想做大事业外,还想参与社会公共事业的治理,追求一定的政治地位。二是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多样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使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法治、竞争等积极的思想观念日益增强,同时诸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的思想观念也大行其道。三是广大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随着社会法制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普法教育工程的实施,人民群众开始懂得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整个社会开始逐步由“人治”走向“法治”。四是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中出现了以外国人为主体的生活圈。这部分人中有的已经成为了中国公民,但于语言的障碍,这部分人的群众工作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开展。
(三)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主体的变化。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主体就是基层科所队的每一名人民警察。近年来,基层公安机关民警的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年龄上来看,随着近年来党委政府对公安机关的重视和支持,警力绝对数量的增加,大量的年轻民警充实到了基层公安队伍当中。总体上看,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主体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从家庭出身来看,近年来进入到基层公安队伍的民警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是从农村家庭中考入公安院校后从警,二是从城市普通家庭中考入公安院校后从警的,三是从“警察世家”中考入公安院校后从警,四是部队军官转业从警。从文化程度来看,基层公安民警的文化程度较之前几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非凡是以各地公安院校的毕业生为主体的新一代人民警察,其文化程度基本上都在大专以上,整个公安队伍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四)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由于上述群众工作的环境、对象及工作主体的诸多变化,群众工作的思想意识、工作方式、绩效考核等方面对基层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是对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群众工作不像侦查破案、治安防范一样,有具体的数字、指标可能衡量。群众工作是一项日积月累、细水长流的工作,他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无法用数字来进行衡量。正因为如此,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还未建立。受工作考核“指挥棒”的影响,导致了基层公安机关做群众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原动力不足。
二是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虽然通过“警民恳谈%26bull;问计于民”这项活动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化的建设。但是群众工作很大程度上还只局限于表面上、口头上,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临时性,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群众工作决策机制等诸多机制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基层民警群众工作的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基层民警群众工作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群众工作积极性不高。认为群众工作都是婆婆妈妈的小事,不如侦查破案、治安防范等打打杀杀的工作来得实在,也不轻易出成绩;第二,不了解群众。非凡是近年来新入警的年轻民警,从小到大都是学校中渡过的,不了解群众需要什么、讨厌什么,不能理解理解群众的感情;第三,不会沟通。因为不了解群众,所以与群众没有共同话题。也不会讲群众的语言,说话不看对
象,没有针对性,与群众沟通困难;第四,不能沟通。大部分基层民警都不会外语,这与我国的外国人与日俱增的形势极不适应。由于与城市中外国人无法进行沟通,故这部分人的群众工作根本无法开展。
四是新领域、新阶层群众工作十分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很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民群众中也分化出许多新的社会阶层。从整体上来看,在这些新领域、新阶层中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还刚刚起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着较大的未知空间和较多的问题。首先,群众工作“无人抓”的问题比较突出。基层公安民警还没有完全深入到新领域、新阶层中当中,非凡是对一些大型外企内部的高层工作人员了解不多、沟通不够,群众工作无人问、无人管、无人抓。其次,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不适应。很多民警对如何开展新领域、新阶层党的群众工作感到困惑,不知道具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还是沿用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的传统做法,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束手无策、无法应对。
四、用和谐社会理念指导基层公安群众工作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用和谐社会理念指导基层公安机关开展群众,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群众工作自身发展的必然。
(一)转变观念,树立和谐的群众工作理念。和谐的警民关系也是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警民和谐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为此,各级公安机关要用和谐理念指导群众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减少警民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警民关系中的和谐因素,使和谐警民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促进公安工作的效用。首先,要树立“民本”思想。即做好群众工作要以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使群众工作都围绕着人民群众的利益来开展。树立民本思想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其次,要树立“民生”思想。要将“民生”思想贯穿到群众工作的全过程中,关注民生、倾听民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第三,要树立“民权”思想。即在群众工作中要尊重群众、爱护群众,努力维护群众合法权利。在具体的群众工作中,有这一个“三民”思想作为基础,基层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才不会发生偏向,才会取得实效。
(二)加强研究,建立群众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有学者认为,绩效考核是公安工作的“指挥棒”。因此,不解决群众工作的绩效评价问题,而要求基层公安机关全力以赴做好群众工作是不切实际的。基层公安群众工作绩效,是指基层公安群众工作的成绩和效果,它反映群众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群众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基层公安群众工作绩效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标准、程序和方法,对民警群众工作的成绩和效果进行评判的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民警群众工作实践方面的真实信息,以作为调整群众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群众工作的依据。为此,基层公安机关要组织人员对各地群众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一次系统的调研,认真考虑群众工作的特点、内容、目标、任务,借鉴和引入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绩效评价的制度化、程度化。通过绩效考核这根“指挥棒”的指挥,来全面推动基层公安群众工作向前发展。
(三)与时俱进,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群众工作的主体、对象、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天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是进一步增强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有效性的内在要求。要在过去“我说你听”的传统说教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符合时代特征、符合群众需求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一是可以运用“示范引导”法。通过群众身边涌现出的各类典型人物,引导群众的思想、行为向正确的方面发展。二是可以运用“提供服务”法。就是要求民警通过力所能及的帮助,尽可能的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尽可能地满足群众生、工作各方面的需要,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获得群众感情上的认同和支持。三是可以运用“宣传教育”法。有效利用报纸、电视、电台、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加大对公安工作、公安民警的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认同感。四是可以运用“虚心求教”法。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群众代表召开“警民恳谈、问计于民”活动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改进工作,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四)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和谐社会背景下,做好群众工作对我们基层民警的群
众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民警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水平。一是要全面熟悉各方面的公安业务知识。群众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社会人,每个人的对对公安工作的要求都不一样。我们面对群众提出的涉及刑事、治安、交通等多方面的问题,并运用我们所把握的法律、政策为之一一解答,这样才有可能取得群众的满足。二是要广泛涉略各方面的社会信息。在很多时候,基层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是没有一个非常具体、明确的目标和内容的。例如,农村民警在下村走访过程中,在村边的小店里坐上一会,与村民进行闲谈,其闲谈的过程就是一个群众工作的过程。既然是闲谈,那么谈的内容就当然没有固定的内容了,假如民警对谈话的内容一无所知,插不上话,那闲谈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三是要学习群众的语言。近年来新入警的同志,有的是从出生到参加工作就一直在学校读书,学习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说出来的话或是文绉绉的、或是带有大量的外来词,群众有的听不懂、有的听不习惯,感觉到很别扭,这样势必影响到群众工作的效果。因此,基层民警要学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努力学习群众的语言,注重说话的对象,让群众不但听得懂,而且听得习惯、听得舒适。四是要加强计算机和英语的学习。加强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学习,不但是提高我们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基层公安群众工作的对象不但有懂电脑的老年人,也有天天上网在线的中青年人。目前,上网在线交流,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公安民警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利用电脑上网在线做群众工作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近年来外国人越来越多,这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做好这一部分人的群众工作,首要条件就是要会讲英语。只有语言障碍解决了,才有做好他们这部分人的群众工作的可能。
第三篇:在新形势下坚持做到“两个务必”
在全党全国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形势下,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同志来到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重温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新的实际坚持做到“两个务必”。这对于我们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夜这个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此,“两个务必”铭刻在广大党员的心中,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伴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激励着我们夺取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展示出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其中蕴含着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两个重要思想。一是,在伟大的成就面前,党内一部分同志可能会骄傲起来,自满的思想可能滋长,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情绪,党的事业就不能向前发展,甚至会失败。二是,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不断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应当看到,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形势越好,越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还应当看到,现在目标确定,蓝图绘就。要实现宏伟目标,把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全党同志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肩负的任务还很重,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艰苦奋斗的思想和作风一刻也不能丢。“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国家越是发展,生活越是改善,越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新形势下坚持做到“两个务必”,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全党发出的号召,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生动实践。在这个问题上,全党同志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自觉。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的重要讲话,一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到“两个务必”。要自觉抵制安于现状、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和作风,自觉抵制贪图享乐、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不良思想和作风。时刻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党的庄严使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人民的重托和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中,不断为人民建立新的功绩,为党增添新的光彩。
第四篇:公安机关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公安机关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 群众利益诉求方式发生变化,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化改革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并积累的矛盾,许多成因复杂、处理难度大。由于利益诉求渠道不完善、工作机制不健全、少数基层组织功能弱化、少数干部作风不实等多种原因,加之部分群众法制意识淡薄,采取不恰当的利益诉求方式,越级上访、聚集闹事等过激行为增多。如果不能正确应对群众利益诉求方式发生的变化,处置不当,就可能激化矛盾,引发冲突,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切实提高公安机关群众工作能力 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安徽省公安机关坚持用群众是否满意来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及时查找和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执法水平,改革公安行政管理,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民警,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发挥新闻发言人制度、特邀监督员制度、公安门户网站等在推进政务公开、警务公开中的作用,扩大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坚持综合治理方针,深入推进社会平安建设。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综治方针,最大限度地减少案件事故、减少群众伤亡、减少财产损失,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有力整治了治安突出问题。建立起以化解矛盾为核心的维稳长效机制,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切实发挥基层作用,锲而不舍抓好基层基础建设。扎实开展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为主要内容的公安“三基”工程建设。进一步整合基层综治、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和群众自治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大力发展群众治安委员会、民事调解委员会等各种社会性群众组织,形成指挥统一、协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群众从中享受到的改革开放成果也越来越多。这是历史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也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重要的是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希望领导为他们做什么。由于各地情况区别很大,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需求,只有深入到群众家庭的田头、炕头;工厂的车间、机台;学校的讲台、课桌,与他们谈心交心,才能真实地了解到他们的所需所求。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注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常常是发生在身边的诸如住房问题、吃水问题、子女就学、市场物价、看病就医等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他们判断干部的标准,也是看谁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具体实际问题,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但这些看似不大的问题,对群众来说则都是大的不能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则不但直接影响到群众情绪,解决不当还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所以,切不可漠然视之。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重要的是要怀着对人民众无比深厚的感情。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我们的一切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成功。因此,要像尊重父母那样尊重人民群众,像爱护父母那样爱护人民群众,高度珍惜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财富,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群众之所需,解人民群众之所难,做人民群众之所求。要看到,有时候在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干部的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不起眼的举动,都会让人民群众从内心中感到温暖,甚至终生不忘。
胡锦涛总书记在几年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总书记的话情深意切,语重心长,只要认真践行,一个民心更顺,社会更加和谐的局面就会更加形成。
第五篇:新形势下教师如何做到廉洁从教
新形势下教师如何做到廉洁从教
“天地君亲师”之说,体现了教师这个职业在社会上有着无比尊贵的地位。中国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首先当然是因为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他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优秀的教学方法来授业解惑,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来传道,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品德,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其次,教师之所以备受人们赞颂和讴歌,是因为教师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教师献身精神的生动写照。教师的工作不仅历尽艰辛,而且默默无闻,一生清贫。“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过的却是清苦的生活。甘于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教师精神的核心,是为人师表的体现。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孺子牛”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奉献者之歌。
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新旧体制转换带来的价值观的碰撞和体制规范的失衡,使部分教师丧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在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中出现了不良不洁的现象。一些教师由于受社会上金钱至上、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的影响,经不住物质的诱惑,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教师行业也出现了为师不廉的现象。如对本职工作不尽职尽责,应付了事,把主要精力用于校外办班创收或第二职业上。以教谋私、见利忘义、见钱眼开,搞有偿家教,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不择手段,不顾三申五令的教纪教规,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削弱了学校育人的效果,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把“廉洁从教”确定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条规范,就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操行,是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人民教师的崇高风范。
那么,在新形势下教师如何做到廉洁从教呢?
1、坚守高尚情操,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乐于奉献,是人民教师的精神支柱,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献出,不求索取的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是对教师精神最好的诠释。他的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为学子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他的这种廉洁从教的作风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之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以这种情感来对待和坚持献身教书育人的事业,就是人民教师应有的高尚情操。
2、要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苦与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我们决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时候,就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是艰苦而复杂的,这种职业不会为我们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富有,但是我们在精神上却是充实的、快乐的。当我们眼看着学生一天天快乐茁壮地成长,成为“四有”新人,当我们的桃李遍天下,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一种成就感。这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是物质金钱换不来的,正如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的“孺子牛奖”获得者刘让贤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的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扬“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安贫乐教,爱岗敬业。当然,我们也相信,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教师清贫的形象将得到改变,物质待遇将有极大改善,教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会赢得社会的丰厚回报。
3、杜绝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确定还存在着腐败、分配不公、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但教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群体,应以正确的心态来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以坚定的立场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而不能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例如,有的教师上课不精心组织教学,课后却大搞补习和家教,收取补课费、资料费,向家长要钱要物,向学生乱收费等等。不仅违背了《教师法》、《教
育法》,也损害了教师的群体形象,更为严重的是败坏了社会风气,污染了育人环境,扭曲了纯洁的师生关系。旧中国时代的大教育家孟子,认为“教者必以正”。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
4、廉洁是师道之前提,立教之根本。教师高尚廉洁不仅使学生信仰,而且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品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因此,教师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育无小事,事事是真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试想,一个唯利是图的教师,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吗?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吗?教师要三省吾身,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家教,抵制红包。唯其如此,才能不被名利遮双眼,明辨是非曲直,才能有逆水行舟之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之中;唯其如此,才能保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己之不廉,何以育人,只有廉洁从教,教师才具备道德上的感召力,教师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用行动默默书写着教师的含义:耐一身贫寒,育无数人才,在世俗面前无言、无私、无怨、无悔。《后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有位贤人,名曰子罕。他官至辅政,却异常清廉。国中有人得了一块硕大而明亮的美玉献于他,他却拒而不收。献者曰:“此乃珍品,价值连城啊!”子罕答曰:“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我们还是各安其宝,否则我们两人的宝都失去了!”“不贪为宝”,多么精辟而又令人深思的话语!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教育战线工作的我们将何去何从、我想,我们也应该及时地“招财进宝”——向社会输送各类合格人才,以廉洁从教为“宝”,做一个在廉洁的天空下播撒阳光的幸福人!
5、以廉善德。我们所从事的本来是清贫的事业,但是在教育事业日渐受到全社会关注的今天,一些望子成为心切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子女受到老师的重视,也会向老师施惠。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的行为,无疑为原来纯洁的教育事业带来一些污浊,也使一些不能把持自己操守的教师,在小恩小面前失去了师道尊严,遗落了自己的道德。作为教师,我们只要有着健康的心态,有着“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像爱护手足一样爱护自己的名节,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眼前的一切,我们就能在诱惑面前一笑而过。《史记·循吏外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谁复给鱼者?吾故不受也。’”公孙休不收鱼的理由是:今天我收了你送来的鱼,回头因此被罢了官,还有谁会来给我送鱼呢?到那时我就连自己供给自己鱼吃也不可能了。公孙休对于自己目前“能自给鱼的状况看来十分满足,也十分清醒,所以他也不作他想,在别人送来礼物的时候能应对裕如”。这是一个“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的典型例子,从公孙休的防微杜渐,对我们谨慎地踏出每一步,是有着警醒作用的。无德无以培德。廉洁从教首先是一种健康清醒的生活态度,唯其健康,才会懂得珍惜,才不会被污浊的阴翳蒙蔽了自己的心灵;唯其清醒,才能面对花红酒绿的时候,看清自己的位置,才不会因被自己内心的一点卑劣打败而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
时代要求我们廉洁从教,时代呼唤我们教师的奉献神。我们应
自觉地将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内化于心,自觉抵制不义之利的诱惑,乐令“潮流”的冲击,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不愈矩”的境界,扎根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净化校园这块纯净的圣土,共同维护教师廉洁奉献的师德操守,以廉洁立世,淡泊名利,无怨无悔,执着追求,忠于职守,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实实在在求学问,认认真真当老师,清清白白干教育,以自己的心血点燃文明的火炬,铸就高尚、圣洁的师魂,在校园这块圣洁的土地上谱写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正气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