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来文件管理制度
外来文件管理制度目的为了使本公司采用的外来文件处于受控状态、不损坏、不丢失、保持其完整性、统一性和有效性,便于检索、查找和及时更新,特制定本制度。适用范围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相关安全技术规范;
压力管道元件的型式与参数、设计、制造、检查和验收、检验与试验方法等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含指导性技术条件);
型式试验报告、监督检验报告;
分供方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资格证明文件。控制内容
3.1办公室主任负责对本公司压力管道元件产品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收集、购买、归档、登记造册、贮存和管理工作。
3.1.1 积极掌握压力管道元件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发展动态;
3.1.2及时采用适合于本公司压力管道元件产品的新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淘汰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3.1.3 经确认有效适用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均应加盖“受控”章,记录标准清单;
3.1.4 每年定期对公司所有采用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清理,过期淘汰的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应加盖“作废”章,并注明新替代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名称,存档妥善保管;
3.1.5 产品图纸、技术文件所采用的标准均须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签字确认;
3.2 外来文件的保管、发放和借阅。
3.2.1 外来文件统一由办公室负责保管;
3.2.2 外来文件的发放范围由技术科长确认,质保工程师审批;
3.2.3 外来文件发放的文本一律是复印件,并加盖“受控”章,由使用部门负责 人签字领用;
3.2.4 本公司外来文件一律不得外借,内部借阅须由借阅部门负责人签字借阅,定期归还。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实施。
第二篇:外来车辆管理制度
外来车辆管理制度
目的
规范管理进入本公司的外来车辆。适用范围
所有进入本公司的外来车辆。一 外来车辆与人员的规定
1.所有车辆和人员(包括司机)进入本公司,必须遵守交通法规,并遵守以下规定,对于不配合管理的车辆和人员,本公司员工有权规范其行为,按本制度进行处理。
2.车况须经交警部门审核符合运输要求,严禁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进入公司。
3.装卸货车辆必须先到仓库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出装卸货区域。只准司机和副驾驶驾车进入,其他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
4.所有外来车辆进入公司,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或严格按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指挥线路行驶。
5.公司内交通限速为5公里/小时,严禁超车,行驶时要安全礼让,转角处要慢速、谨慎,驾驶室按规定做人,严禁抢道、抢行。
6.严禁酒后驾车进入公司,装卸货内严禁外来车辆司机和人员吸烟,请在本公司指定地点吸烟,烟头不得随地乱扔。
7.车辆行驶中严禁急刹车、急转弯,前后车辆的车距应在8m以上。8.严禁外来车辆在公司内倾卸杂物。9.车辆进入公司严禁长鸣笛。9.所有进入本公司的车辆必须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指定区域进行装卸货作业,不得插队作业。装卸过程中,司机不得进入装卸区域,不得干扰员工正常工作。
10.所有等待装卸货车辆应按指定位置有序排队,不得堵在车间门口等交通要道处影响我公司正常作业。
11.所有装货来公司的车辆装货高度必须在车厢两边立柱的15CM以下,否则本公司有权拒收。
第三篇: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制度
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消除医疗隐患,对植入物和外来器械应严格规范的管理。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制度,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1.外来器械进入医院之前,必须经过采供中心查看相关资料,证件齐全,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
2.加强手术科室的管理,当临床需要使用外来器械时,应提前24小时—48小时将器械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3.严格交接手续,查对无误后进行器械登记,临床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双方签字,记录完善。对于生锈或缺损的器械不予清洗和消毒灭菌,严禁手术室使用。
4.消毒供应中心接到器械后,按照清洗消毒的流程进行处理,并进行生物监测,待监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手术室使用,记录详实。
5.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发现问题立即启动追溯系统。
6.手术室使用前,再次检查器械包的完整性,包内包外指示卡的情况是否符合灭菌要求,然后使用。并保存灭菌指示卡于病历中,以备查验。
第四篇: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制度
外来手术器械(包括植入物)管理制度
一、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消除医疗隐患,对植入物和外来器械应严格规范的管理。
二、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陕西省二级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制定制度,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三、外来器械进入医院之前,必须经过器械科或采购中心查看相关资料,证件齐全,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
四、定期由专业人员对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进行外来手术器械使用的专业培训,以掌握器械的基本性能和操作方法。
五、加强手术科室的管理,当临床需要使用外来器械时,应提前24小时—48小时将器械送至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六、严格交接手续,查对无误后进行器械登记,双方签字,记录完善。对于生锈或缺损的器械不予清洗和消毒灭菌,严禁手术室使用。
七、消毒供应中心接到器械后,按照清洗消毒的流程(10个步骤)进行处理,并进行生物监测,待监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手术室使用,记录详实。
八、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发现问题立即启动追溯系统。
九、手术室使用前,再次检查器械包的完整性,包内包外指示卡的情况是否符合灭菌要求,然后使用。并保存灭菌指示卡于病历中,以备查验。
十、急诊手术须使用外来器械时,必须履行上述手续,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科室人员严格遵守本制度,并记录全面。否则后果自负。
十一、器械供应者原则上不允许进入手术室,如为技术人员、必须现场指导器械使用时,应事先经过手术室安排的培训计划,初步了解手术环境和无菌要求后方可申请,并征得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后进入,每次限一人。
十二、、手术室或消毒供应中心不负责保管厂家手术器械,手术结束,对器械进行初步处理后交于器械供应者并有交接手续。
十三、医务人员在植入物使用前,应严格核对,检查其包装的完好性,有效性,标识齐全清楚,方可使用。
十四、严禁手术人员私自使用未经医院器械科或采购中心检验的植入物,否则,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一旦出现问题,后果自负,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附:外来器械(包括植入物)必须是经过医院严格监控,器械科或采购中心应查看有关资料,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的医疗器械,并验明产品合格证、进口注册证、准销证等卫生权威机构的认可证明,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
从外院带入本院的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规定
1.在手术中使用的植入物(未经工业灭菌的)及租借手术器械,必须经过供应室规范处置。
2.植入物及租借手术器械应在术前一天,至少术前8小时送达手术室。
3.手术室专人清点交接。4.按照手术器械清洗。5.按照规定包装后进行灭菌。
6.每天集中有植入物及租借物手术器械在同一灭菌器内进行灭菌;大包装的器械应适当延长灭菌与干燥时间。
7.对有植入物的灭菌过程进行快速生物学监测;合格后放行。8.对于急诊手术,有植入物的灭菌过程除了快速生物学监测,还应放置第五类化学指示卡。化学指示卡结果合格则可以先行手术,若快速生物学监测结果不合格应立即通知手术医生,采取补救措施(如使用抗感染药物等)。
第五篇:外来施工人员管理制度
外来施工人员管理制度
为规范外来施工人员,对其各种行为做到有效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凡在我公司范围内承包工程的单位(包括二次承包工程单位)
必须到综合部办理有关入厂手续、接受安全部的安全教育、登记有关事项,以利厂区安全保卫工作。出入厂人员、车辆应自觉接受门卫检查。进厂车辆应放置在指定位置,出厂物资由综合部签发出门证。
二、各施工单位对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否则不得分配
工作。
三、外来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我公司一切安全规章制度,严格遵守
所从事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不得违反。电工、焊工、起重机司机、机动车辆司机及其他特殊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四、外来施工人员及民工,一切施工作业一定要在指定的作业范围
内进行工作,不许擅自进入车间或危险场所,不得乱动有关设备、阀门、器具,以免发生危险。
五、进入厂区任何地点不准吸烟,不准擅自动火,动火前必须制定
安全措施,经安全部批准办理动火证后,方可动火。
六、外来施工人员应按规定使用好劳动防护用品,如:进入施工场
地必须戴安全帽,登高须佩安全带等。
七、外来施工人员自备的机电设备的安装地点,由我公司设备部或
生产车间共同确定,设备安装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确保安全装置齐全可靠,未经批准,不许随便设置或擅自变更地点,电源由设备部指定并负责接电,施工单位不得私自乱接。
八、外来施工单位,未经我公司领导同意,严禁擅自动用我公司的机电设备、车辆及工器具。
九、从事任何施工作业一定要事前与设备部有关人员和现场负责人
联系,一定要清楚施工地点、部位,没有确认前不准施工,严禁盲目乱干。每次进入施工现场前,包括高空作业,地下设施作业及设备容器内部作业等,应与现场负责人员取得联系并经同意,否则不许施工。应尊重现场负责人员的意见,施工中发现异常情况威胁生产安全或发生事故时应及时与现场负责人员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十、施工作业必须保持道路畅通。施工中的垃圾杂物,易燃物等应
随时清除到指定的地点,严禁野蛮施工,就地乱仍、乱抛施工垃圾。
十一、外来施工人员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违章作业的行为,人人有权
制止,我公司安全员现场巡查监督,并根据情节按规定进行批评教育或处以罚款,直至停止其工作。
十二、外来施工人员由于违章引起事故或影响生产造成损失者,应由
施工单位负责,并视情节赔偿经济损失,情节严重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十三、外来施工人单位负责人是其所在施工单位的安全负责人,要遵
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施工中带头遵章守纪,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不得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当施工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应先解决安全问题后在施工。施工单位负责人应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