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展望

时间:2019-05-13 01:5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房地产投资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房地产投资展望》。

第一篇:房地产投资展望

房地产投资展望

近几年来,无论在学术界,金融市场,还是社会上,房地产都是个热门的话题。随着炒楼越来越热,投资房地产的风险也倍受关注,尤其是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风险往往会给人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在当先楼市不断飙升的形势下,房地产的投资,最终会导致破产,还是暴发?

在如今的中国,房地产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由以消费为主到以投资为主,房地产已经逐渐演变成金融投资工具。它除具备一般行业所具有的生产、流通、消费和服务等特征外,还具有生产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流动性差、生产环节多、影响因素多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房地产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决定了投资效益的不确定性,使投资方案和决策具有相当的潜在风险,尤其是我国还处在房地产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中市场发育尚不完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或者施行不力,交易信用和市场资料不足,给房地产开发带来了更大的风险性。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投资者若不能对项目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分析和评价,就要承受巨大的投资风险压力,甚至受到致命的打击。

同其他投资品相比,房地产又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使得它的投资风险更为难于评估。

一、房地产投资金额巨大。房地产投资需要巨额资金,其开发投入资金需求常常达到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十亿元。即使是一般居民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需要,购买单个住房单元,至少也得几十万、几百万。而且房地产项目在未完全配套建成之前,不具有使用价值,只有到了全部建成之后,才发挥其具有的功能,这就使房地产开发投资必须在建设过程中一次性支出全部费用,加大了房地产投资的强度。

二、投资回收期长。房地产投资回收期根据项目性质的不同,少则数年,多则几十年。这是由于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少则一年,多则两到三年,甚至更多,再加上房地产项目投资量大,其效益却是逐渐发挥,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回收期较长。如果房地产投资者自行开发、自行经营,则投资回收期更长。若遇上房地产市场处于萧条时期,房地产投资的回收期的长短更难预料。

三、投资不确定因素多。众所周知,房地产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并存,受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大。加上需用资金量大,投资回收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等众多因素使得房地产投资风险大。

房地产的长期投资风险巨大,稍有不慎,可能就血本无归。但是,就现在楼价不断飙升的局面,房地产的价格一时根本无法控制,纵使风险大,一时也只升不降。首先对比一下股票市场。

1、炒股是用自己的钱,不允许向银行贷款;炒楼自己只需出30%,剩下的70%可以从银行贷款。

2、掌控内幕的证券从业人员严禁炒股;而房地产从业人员可以炒股,甚至是楼价不断飙升的帮凶。

3、炒股的人操控股票行情会受到严厉处罚;房地产行业越没有完善的法律规范,开发商或中介操控楼价。

这些就能说明,无论国家是用针对消费市场的政策调控房地产,还是针对一般金融市场的政策,对房地产价格都产生不了明显的效果。即使现在国家出台了“新国八条”等限购令,对广州等限购令一线城市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以我的家乡—江门为例,限购令出台一个月左右,广州等房地产投资者大量涌入江门,使不少新楼盘出现断货,房地产市场反而变得活跃。所以我个人认为,长期来说,房地产市场会怎样,难以预料,但是就短期来说,房地长市场价格是不会下降的,最多只能是升幅下降。

第二篇:房地产行业投资展望

房地产行业:支持刚需政策加强 成交持续回暖

成交量环比上升,楼市持续恢复。23个城市一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增8%,同比增30%,较11年均值高19%,一线城市环比增幅高于二线。成交超过11年平均水平的城市达15个,其中杭州、苏州、南京、长沙、温州超过11年平均水平的七成以上。

本周成交量仍较3月平均水平低2%,差距逐步缩小。剔除清明假期成交影响,本月周均成交较3月均值低7%。5月各地新推盘量持续增加,预计周成交量有望继续回升,维持2-5月份成交持续回暖、全年销售持续向好的判断。

二手房成交亦持续回暖,进一步印证了楼市整体回暖的趋势。5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升12%,同比降幅收窄至6%,较11年平均水平高7%。

房价继续下行,降幅减小,新推盘以价换量去化改善。从一手房成交均价来看,9城市环比6个下跌;从分区成交均价来看,降价仍为主旋律,但降幅缩小,成交回暖下开发商继续降价动力有所减弱。从典型楼盘情况来看,新开楼盘仍采取优惠促销等营销手段,整体去化较此前明显改善,部分楼盘开盘当日去化可达5成以上。

獯嫜沽θ栽冢去化时间缩短。11个城市可售面积环比微降;去化时间13个月,环比微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住建部正推进刚需购房优惠制度化,符合我们的预期。支持刚需政策继续加乾部分二三线城市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普遍上调15%至25%。在以价换量、信贷对刚需实质支持下,刚需逐步释放,5月新盘增加将带动成交量持续回暖,库存加速去化。

我们坚定看好全年行业投资机会,全年坚定持有是最佳策略。建议增持销售增长迅速的招地、保利、中南建设、亿城、环球、万科,价值严重低估的首开、华发、北京城建、世茂、国贸,受益销售回升的世联。

风险提示:行业调整时间超预期,政策严控超预期〃中投证券)

第三篇:展望中国房地产2020

展望中国房地产2020

2012年09月10日07:55第一财经日报[微博]我要评论(2)

字号:T|T

怎么展望中国房地产的未来?这不仅是一个行业问题,更是一个关乎中国经济命运的宏观问题。

2003年之后,中国的房产投资开始不断升温,一直持续到2010年的“高热”阶段。以北京为例,从2004到2010年的6年间,内城四区的平均房价从6000元/平方米上升到了55000元/平方米,几近10倍。

住房本身有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近10年来中国房价年年“水涨船高”表象背后的实质是:住房从“房子”(消费品)到“房产”(投资品)的嬗变,住房的投资属性被放大,而在某种市场条件和环境下,投资可以演变成投机。为了应对房价的快速上涨,自2005年来国家实施了多轮房地产调控。2010年的房产调控措施正是集中针对房产投机和过度投资,因而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中国房地产高热

首先,中国房地产本身的发展是否真的过热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考察房地产业的诸多量化指标入手,来给中国的房地产业把一把脉。根据国际通用的指标并且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选择了如下的指标进行考察:

●房地产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过高):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房地产投资额占GDP的比重一路上扬,从2000年的5.48%增加到2004年的9.64%,2011年已达13.1%左右;美国从1929年到2011年,房地产固定投资在GDP中的占比在2.5%~9.5%;日本从1950年到2008年,住房投资在GDP中的占比在2.9%~9.0%。

●房价收入比(过高):从1996~2011 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在5.5~8.1 的区间波动,其中最低的1996 年为5.64,最高的2009 年为8.03;美国2000~2012年的房价收入比基本维持在3~5的水平;1988~2010年,日本的房价收入比经历了涨落的过程,1988~1990年的三年间,随着日本房地产升温,从1988年的6.7逐年上升,到1990年达到高峰(9.2),之后随着房产泡沫的破裂开始回落。房价收入比从1991年的8.8一路下跌,1992年跌至6.0,1996年跌至5.0,之后在4.5左右波动,2004年为4.5,2010年为4.6。

●每1000人新建住房数(过高):据统计,在2000~2010年的10年中,我国总共新建城市住房近7000万套。由此推算,中国每年新建城市住房约700万套。按照城镇人口约为6.3亿计算,则每1000人新建房屋数为11,而2011年该数字约为15;1960~2011年期间,美国的每1000人新建住房数在2~12的范围

波动,在1972年左右达到最高(约为12),次贷危机后显著下降,目前回落到2的水平;2003~2010年期间,德国的每1000人新建住房数在1.8~3.3的范围波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3年的3.24下降到2008年的1.85,之后有所回升,2009年升至1.92,2010年至2.05。

●房屋空置率(过高):根据我们的估算,中国的房屋空置率应在30%左右;美国1994~2007年期间的自有住房空置率在1.5%~3%间波动,出租房屋空置率在7%~11%内变动,两者在次贷危机期间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分别为2.8%和10%;1998~2006年期间,德国的住房空置率在7.5%~8.2%的范围内波动。

可见,中国房地产业的各项主要指标已经严重超标了,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过热、房地产存在着严重泡沫。我们认为:自2010年以来中国政府在抑制房地产过度投资和投机、推动房价合理回归的措施,是合理和有效的。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个指标是每1000人新建房屋数,而它似乎并没有引起中国房地产的业内人士、专家和研究机构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每1000人新建住房数是个增量指标,应该是政府房地产调控的一个重要指标。假设社会总人口不增长,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为3,房屋的使用寿命为70年,那么为了补偿房屋的自然折旧,每1000人新建住房数应该为:

1000/(70×3)=4.76(套/年)。如果进一步考虑家庭小型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那么该数字应该更大一些,比如,接近于6。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正是由于房地产行业极强的“地域性”和“区域性”,该指标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区域表现也不同。而区域以外人口的流入,会直接增加对该区域住房的刚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等同于直接增加该比率的分子项,那么该指标就会被放大。例如:近10多年来,加拿大的温哥华地区移民人口激增,移民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一路上扬,从1986年的29%上升至1996年的35%,到2006年升至40%(83万人),其每1000人新建住房数也从2001年的5.5,上升到2006年的8.8(2011年为7.7)。

由于每1000人新建住房数指标最直接地将房地产规模(新建房屋数)和人口规模联系在一起进行相对量的考量,因而它对于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直观而明了,可以被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直接的、现实可行的控制指标。

展望房地产市场2020

中国的房地产业所面临的“发育亢进”问题,是任何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都可能会碰到的、“高成长”所带来的问题(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曾走过这个历程)。

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是:中国房地产业究竟该如何调控?正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涉及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等特性,要让

当前处于“发育亢进”状态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减速,并回复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一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循这种复杂性,房地产调控须保证以下几点: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增长;低收入阶层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继续得到平稳和适度的提高;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适时、适度和持续地发挥作用,房地产业实现软着陆;房价稳中有降,房价收入比逐步回归到合理区域。

基于上述要件,我们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对于未来8年(2012年到2020年)中国房地产业调整的趋势和房价的走势做了一番预测,大致的思路如下:

根据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率,推算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率和中国城镇人口;考虑到过去8年中国人均居住面积的增速(平均每年约1平方米),假设城镇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继续维持适度增长,从2011年的人均32.6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41.6平方米;进而推算出预测的房地产规模和增长率(从减速到低速温和增长)。之后结合对GDP、房价收入比等数据,推算出每1000人新建房屋数从2011年15.7的水平,逐年下降,到2020年降至12.4,以及房地产投资在GDP中的占比从2011年的13%,逐年降低到2015年的8.6%,到2020年则减至6.8%。

出于揭示价格实际变化的考虑,我们的分析中均不考虑通胀因素和名义价格,采用2011年的可比价格作为衡量。我们的房地产调整趋势和房价走势量化分析的结论如下:

●从2012年到2020年,房地产行业将经历软着陆,房地产发展的规模将得到有效控制,房地产投资在GDP中的占比将逐步降低,到2015年降低到8.6%,到2020年降低到6.8%,得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从2012年到2020年,中国每平方米房价将经历从5500元到4000元的下跌,其中在2015~2016年达到4700元左右,之后,房价缓慢回升,2020年回复到4800元的水平;

●房价收入比从高于7的位置,逐渐下行,2015年下降到6的水平,2020年下降到5的水平;

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持续的、适度的提高,人均居住面积到2020年提高到41.6平方米。

以上仅仅是试图勾画出关于中国房地产发展以及房价走势的一个总体轮廓。众所周知,房地产是一个地域性或者说局部性非常强的行业,因而我们认为:政府采取差异策略,区别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试行房地产调控的新政策(如上海、重庆试行的不同房产税等),是合理和有效的。中国房地产业未来的调整和软着陆,也一定会在不同的城市或相同城市的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过去十年,我国房地产业有了快速的发展,也极大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条件,这种高速发展虽也带来了高房价等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政府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有序、有度、有区别地持续进行,房地产业一定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房价一定会回归到合理的区间,中国人也会距离“安居”、“乐居”的目标越来越近。

第四篇:宜春市房地产市场分析及展望

宜春市房地产市场分析及展望

2008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宜春市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景气回落的趋势,房地产投资先升后落,商品房销售不断下降,房价上涨幅度逐步放缓。2009年,房地产市场将步入较长时间的调整期。需求方短期内难以走出观望,开发企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此外,随着我市住房结构调整及各项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将有望得到进一步解决。

一、2008年房地产市场运行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商品房开发适应市场能力增强。

2008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并逐渐显现其作用。尽管我市房地产业没有过热,但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扩大开发规模持谨慎态度,房地产开发步伐放缓。2008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9.85亿元,同比增长36%,增幅回落8.6个百分点,仅占全年计划总投资的24.34%。其中:建筑工程投资24.14亿元,同比仅增长8.3%,增幅回落34.3个百分点;土地购置费11.53亿元,同比增长129%,增幅上升了49.5个百分点;土地开发投资额为0.90亿元,同比下降63.7%,增幅回落122.5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房地产企业对房地产投资信心不足,持徘徊观望的态度。从投资结构看,2008年全市商品住宅投资31.69亿元,同比增长30.6%,增幅回落21.9个百分点。其中:90M2以下住宅、140M2以上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9.4%、113.7%、241.3%、117%;而经济适用房、高档公寓投资分别下降73.9%和51.5%。从以上数据看,住宅投资结构随着市场的变化在不断地调整,适应市场能力在增强。据房管局对中心城区商品住房户型销售情况的统计调查,尽管120—144M2套型占比最高,是目前市场销售的主要房源,但是大户型的销售情况较去年降幅明显。相比60M2以下的小户型与90—120M2的中等户型降幅较小,且价格处于户型结构中的高价位区间,尤其90—120M2户型占套型的比例同比上升,说明这两种户型具有良好的抗跌性,并在销售过程中持续走强。这充分体现了市场调节的力量,同时也反映出,在做强中心城区、增加中心城区人气过程中,由于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人们的经济水平有限,房地产住房投资结构应适应市场的发展。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商业营业用房和办公楼开发投资有过大的迹象,而满足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投资大大萎缩。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条绷紧,企业资金来源增速明显回落

从资金供给总量来看,到位资金增速下滑。2008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到位47.44亿元(含上年结余资金),同比增长27.4%,增幅回落25.8个百

分点,其中本年到位资金42.82亿元,同比增长25.1%,增幅同比回落28.8个百分点。

从资金来源看,我市房地产商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及其他。2008年以来,开发企业自筹资金20.25亿元,同比增长51.4%,增长较快。自筹资金占本年资金来源的47.29%;其他资金来源18.12亿元,增长2.5%,同比增幅下降54.4个百分点,占本年资金来源的42.32%;定金及预收款为11.74亿元,同比下降1.3%,增幅下降44.8个百分点,占本年资金来源的27.41%(2007年为34.95%),其余类型的资金来源绝对数偏小。从定金及预收款的收缴减少来看,反映出2008年需求者观望情绪浓厚,商品房成交量下降,使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条绷紧,资金供给情况不乐观。

(三)房地产市场低迷,房地产开发处于饱和减缓发展态势

200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3.45万M2,同比下降32.5%;商品房销售额26.05亿元,同比下降22.1%;空置面积22.11万M2,同比上升25.4%,其中空置1-3年面积13.4万M2,同比上升96.2%。而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分别增长21.1%、23%和2.6%。本年完成开发土地面积76.96万M2,同比增长74.5%;本年购置土地面积174.32万M2,同比增长62.4%,待开发土地面积111.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9.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我市商品销售处于低迷状态,据房管局对中心城区的调查分析,商品住房累计销售面积39.63万M2,同比下降48.16%,基本回落到2005年销售旺势启动前的水平,略低于近5年商品住房48.25万M2的年平均销售量。商品住房供给出现饱和难卖状态。产生这种现象一方面存在价格因素,据调查统计,2008年中心城区商品住房均价为2075元/M2,同比增长16.92%,从近几年商品住房价格走势来看,呈30度上涨趋势,进入2008年底商品住房价格仍保持在2000元/M2高位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受整个国内宏观经济景气下降,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受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影响,我市的居民购房意愿也显著降低,观望情绪越发浓厚,使得全市住房成交量出现大幅度下降。

二、对房地产业稳定发展的思考

自2008下半年起,中央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包括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随着房价的合理回归,政策的逐步落实,自住型需求将陆续释放。政府部门、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应实行三方联动,抓住契机切实解决房地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控与引导,全力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政府部门应加强调控,优化环境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不但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相适应,同时也要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一是房地产市场调控要做到适时适度,远近结合。调控力度的把握主要是对房地产市场总量和结构调控力度的把握,积极引导商品房开发结构调整,多建适合中低收入阶层的中、小户型住房。二是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房屋产权登记、评估等市场交易体系及土地招标制度,强化土地供应管理,控制土地购买的无序增长。三是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坚决治理房地产开发和交易活动的违规违法行为,确保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同时搞活房地产二、三级交易市场,促进居民购房,以旧换新、以小换大,改善居住条件。四是房地产业的发展要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加强整体规划和管理,统筹安排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布局与节奏,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五是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开发环境,尽量减少审批程序和不合理收费,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减少前期开发费用,降低建房成本。六是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形势的监测分析,尽快建立房地产预警体系和信息发布系统,引导企业理性投资和居民理性购房。

(二)房地产企业应内练素质、外树形象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首先,房地产企业要强化自身素质,改革内部机制,创新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改革创新,加强管理,增强发展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房地产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开发结构,切忌盲目追求高档、豪华、大户型住宅,要向不同收入阶层提供不同层次商品房,构造多层次供给体系,以结构调整促进商品房开发的理性回归。第三,房地产业的竞争就是客户满意度的树立与竞争,开发商要加强工程质量,完善内部质量管理系统,为百姓提供放心房、优质房。第四,要加强市场营销,树立理性的营销观念,坚持诚信服务,进行“阳光”操作,重点是加强小区的物业管理以及环境设计、生态平衡等等,通过加强营销诚信服务积极创造市场。

(三)金融机构应制度创新、加大支持

目前中、低收入者是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主要群体,而这部分居民购房更加需要信贷支持。金融机构应向这一主要群体敞开大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一要进一步改革公积金制度,放松现行公积金贷款的某些具体规定,将一些有信贷需求、又有还贷能力的人纳入管理体系。二是要增加银行住房贷款品种,如“押旧买新”贷款等等,以适应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梯次需求。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监管,对开发商要严格执行房地产企业资本金制度,加强对申贷企业信誉度和还贷能力的审核;对购买者贷款要严格履行贷款的各种手续,以防金融风险。

三、2009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2009年,在经济形势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将是我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期。

(一)1—3月份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仍不容乐观

从1—3月份数据来看,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21.5%,而新开工面积和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分别下降28.6%和3.5%,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9.8%和13.9%,空置面积同比却上升了264.2%。

(二)需求方短期内难以走出观望,开发企业会迎来一轮“洗牌”

在供需双方作用下,短期内房价面临进一步回调。2009年将延续2008年房市的低迷,从需求者的角度讲,部分改善型需求和投资型需求的购买行为将向后推迟,首次购房的自住性需求将更为谨慎;从需求结构的角度,购房需求仍将向实用性的中小户型集中;从产品需求特点的角度,留存在市场当中的真正的住房刚性需求者将会对房地产产品提出更高要求,比如价格因素,因此未来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在需求难以启动、供给方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部分自有资金不充裕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将面临因无力融资而退出市场的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迎来一轮“洗牌”,包括房地产中介公司、策划代理公司、经纪公司、评估公司、担保公司等在内的从业机构也将随之迎来一轮行业整合。随着企业间的优胜劣汰、开发企业自身发展目标和开发战略也将放在这个大局中加以调整,开发企业将更加注重开发产品的品质,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供需双方的作用下,开发企业或许会采取一些优惠措施,以期回笼资金。

(三)中小套型住房、保障性住房逐步入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

随着2008年推出的保障住房政策的实施,2009年将会迎来中小套型房上市的高峰。另外,随着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的供应量也会适当增加,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将有望得到进一步解决。

第五篇:2013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2013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作者:房地产管理专家-李豪

2012年房地产市场依然在“新国八条”政策之下渡过,整体市场情况明显好于2011年,尤其是下半年。那么即将到来的2013年,房地产市场将如何?是否依然持续2011年的政策,或者是否有更严厉的政策呢?结合多种因素,我做一个大胆的预测:

1、2013年房地产市场表面波澜不惊,实际暗潮汹涌——表面量升价稳,实际上是土地与市场竞争,各大商企竞争加剧,未来房地产企业竞争是拼战略、拼模式、拼资本、拼管理、拼人才。

2、一、二线城市走暖,三、四线看量

3、大开发商继续兼并,小开发商依然难受

4、复合地产、产业地产、旅游地产等多业态、复合型地产形势逐步成为主流

5、保障房进一步推动,房产税扩大试点

6、税制改革,经济回暖,股市不看好,楼市依然是主流

7、各地地铁大进军,继续推动城市化和城郊一体化

8、大城市发展暂告一段落,城镇乡是下一波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发展的动力

下载房地产投资展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房地产投资展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房地产行业展望

    2014年房地产行业展望一、后调控时代,政策以完善房地产供应体系为主 2014年,房地产政策将现三个趋势: 1、层面出台的政策将很少,更多的是地方政府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针对性政......

    房地产投资计划书

    房地产投资计划书(贺军 20126475) 一.宏观市场环境介绍 (一)宏观环境:经济形势好于2012年,政策调控坚持从紧取向 宏观经济方面:“稳增长”政策效果已显,“十二五规划”、“十八大”......

    房地产投资协议书范本

    房地产投资协议书范本 如今很多人都搞房地产的投资,那么大家对于一些合同的事宜有了解过吗?接下来是小编整理的房地产投资协议书范本,希望对你有用! 房地产投资协议书范本一甲......

    2013年青岛房地产市场展望

    2013年青岛房地产市场展望 2013青岛楼市维稳 截止1月8日,青岛新房商品房存量为151606套,超过15万的库存压力,预示2013年青岛房价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不大;而青岛整体经济稳健、日益......

    展望2010锦州房地产市场(大全五篇)

    展望2010锦州房地产市场锦州日报(朱秋戌 记者 张爱桐 记者靳伟摄)2009年的房地产市场,可以称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历史上最疯狂的一年,是很多专家们都看不懂的“意外”之年。2009年......

    大连:2005年房地产形势展望

    大连:2005年房地产形势展望 大连市规划局局长董伟:编制分区规划强化公共设施在过去的2004年,通过大连市规划局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高质量地完成了一批重大城市规划任务:1、编制完......

    2011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5篇)

    2011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 于泽远 2010年最能搅动中国各方神经的当属房地产市场。从年初房价飙升,到4月中旬“国十条”出台抑制房价;从9月房价再度上扬,到9月底官方祭出第二轮调......

    2013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展望

    XX年上半年,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出中央推出了“严厉调控政策”,以期稳定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之后中国各地方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地方实施细则。对于XX年的上半年来讲,如果用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