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批评的意义
批评的意义
文/程志
文章由及批评便要上升到学理的层面,很明显,我们常日所言之批评便为对他人的口诛笔伐,亦或是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这便是我们平日言及批评时所理解的浅层次了。而今天我要言及的“批评”乃是上升至学理层面的广泛的艺术视角。
在艺术层面的广泛“批评”应该由对文学本身谈开来。因为我们对批评本身不是很认可的前提下,批评就会变得毫无价值意义可言。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批评方式和批评内容是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呢?可能这个问题,当我在提出的时候有读者便会这样生出疑窦:为什么批评一定要为大众所接受呢?好比一个电影工作者在拍摄电影之初所考虑到的受众对象是最为普通的群众时,那么在进行艺术创造,将生活本身进行演绎,深化的同时必然会带上某些我们不是那么认可的东西,比如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当然艺术工作者本身的艺术思考是需要尊重的,但是这样的尊重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之上,这倒是我们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谈及批评本身,对艺术或者说是对文学的批评应该也必然建立在“客观、冷静、冰点”的视角,这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作为批评者本身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从学理的角度将艺术本身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做一个较为“系统化”的论证,有点像西方的“目录学”方式,将思维的理路进行一个脉络清晰的整理,那么这就需要批评的体系化。我们就是要在纷繁杂芜的世界中作这样的一个工作。崔卫平先生在她的《我们时代的影像》中如此提到批评者本身的角度和视角问题:在今天的社会,对于批评者和受批评的对象我喜欢用“垂直”这个字眼来形容,褪去艺术本身的外化符号而进行直接式的、内化式的本质深入。可能这才是今天我们的批评所应该有的态度。而在众多的文艺作品和艺术作品面前,我们应该保有一个批评者敏锐的视角和对生活最为诚挚的态度、乐趣。我不期待“批评”将会起到怎样促进的作用,但至少这是一种鞭策。一种文化自觉的方式,不管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否会得到放大亦或是缩小。全然由读者或是批评者本身来判定。
对于批评,这样一个建立在文本阅读或是艺术形式阅读基础上的,对价值的学理性判断,我认为应该尽量趋近于作品所要表达内容的丰富性上,否则这样的批评是“负价值”的,或说是“不负责”的。而与之相对的是另外一种对批评很执着,而且将批评的文字赋予了深刻内涵的严肃者形象---批评家。鲁迅先生在《而已集·读书杂谈》中谈到:“说几句关于批评的事。现在因为出版物太多了,--其实有什么呢,而读者因为不胜其纷纭,便渴望批评,于是批评家也便应运而起。” 因此,我认为今天的批评应该是由批评家将随性的文字和“流浪式”的批评进行规范严整的时期,将批评本身纳入到文学和艺术内部来看待创作的整体性关照当中。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对当下的文学和艺术现象本身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批评家对文本内容的探究是一个自我创作的过程,因为在文学作品的作者看来,创作本身是带有极强的主观性的,而这种主观性又是见之于客观的载体,是将文字进行思想表达的工具化处理,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文字毫无以为充当了思想的媒介,而这种文字本身可能是我们所忽视的对象,因此我认为批评家必须要进一步关注文字本身所传达的社会文化意义,即对个体价值的取舍和认可。这或许是思维中更为重要的层面。而不是就内容而内容性的诠释。因此,在批评家那里,批评的文字是对文本更深入的探索和高度凝练的概括。这就需要批评
家由宏观概念而走向微观探究,在故事的情节和人物之间进行整合,从形而上的层面将文本中未加显现的精神内蕴给表达出来。
而批评者在这个文本的精神建构中无疑充当的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媒介,当读者对批评文字进行思考的时候,这将开启读者对文本的“二次思考”,而这种思考的深入将是研究的开始。当然也是批评价值得到彰显的开始。
而在中国今天“转型”充斥着社会各个角落的时候,消费主义文化的乘势突起对批评造成一个困扰,就是文字需求和阅读的障碍性。批评的文字必然是严肃性,而无论是对电影这种历史最短的,影响最大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是文本书写的表现方式,人们在进行最直观的“观影感悟”“观后感悟”的写作中也会对其进行结构,而这种结构的意图并不是让人们更加清晰的看清楚影片内部或是文本内部所要传达的人文内蕴和精神旨趣,那它是什么呢?是肢解,是在消除“神性”和“权威”之后对作品的肢解,对创作者进行无情的挞伐,无疑今天的批评生态并不是如我们这般理解的良性的,它的存在事实上从某种上讲是对批评本身的伤害。而创作也将变成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迎合观众的“媚俗化”取向。
坚定的文艺批评家是能够在特定的境况之后区分清楚文学艺术本身所企及的高度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批评家在进行严肃的批评时能够与时俱进。并不是坐进观天,固步自封,一直停留在自己的那个所谓“严肃批评”和“高雅批评”当中,而是能够适时的结合当下中国最为典型性的文艺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而最后又深入浅出的进行文艺批评。笔者认为这种批评是能够对中国现今社会的诸多现象进行宏观层面的“鸟瞰”的。这种“飞动”的姿态才能徜徉在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才能够视角独特,批评有益。
第二篇:批评的意义
批评的意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吾日三省吾身”。先辈的教导与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批评与自我批评”道出了同一个意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聪明才智是有限的,不犯错误的人全世界就没有。人类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讲是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不可能永远正确,永远不犯错误。这就需要通过经常性的批评自我批评来及时修正错误,吸取教训,防止由小错变成大错,由局部性错误变成全局性错误。“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这是毛主席1944年说的。我们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就善于听取各种批评,并把它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批评对人的激励作用往往比正面褒扬更有效,在管理学看来批评和奖励对被管理者都是激励。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大都不太喜欢被别人批评,因为批评本质上是对人或事的否定。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褒扬带来的愉悦肯定比批评要大得多,人们爱面子往往胜于爱真理,所以真理尽管稀少却常常供过于求。>良药苦口,逆耳之言使你难受,却使你收益,往大处说,对党的事业有利。当然批评要讲究方法,使良药不再苦口,批评要考虑对方接受的程度,不能让对方想不开,走上绝路。理论上讲,批评有正确的批评也有错误的批评,被批评者要有接受批评的雅量,按照毛主席说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确对待批评。批评者要出于公心,胸怀大局,对被批评者的诉求要反思批评的正确性。革命家彭德怀面对毛主席的批评,不能接受,毛主席说,也许真理在你一边,这是批评者的雅量。时间(历史)会检验谁是正确的。>在我党的历史上政治生活健康时批评自我批评的作用发挥的比较好;在不健康时,党内民主受到冲击,批评与自我批评被长官意志所代替,代之的是吹捧与自我吹捧、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庸俗风气。大会小会到处充斥着评功摆好、互相吹捧的声音,即使讲几句自我批评的话,也无非是“认识不足、经验不够、方法欠妥、有待提高”之类的空话,不痛不痒毫无实际意义
受文革等历次政治斗争的影响,许多人变得谨小慎微,不敢随便批评别人,正如群众讥讽的“批评上级官位不保、批评同级关系难搞、批评下级选票减少、批评自己自寻烦恼”。不讲原则、不树正气。各级当地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听不到不同声音,损害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有些领导干部听不得不同意见,更听不得批评意见,走向犯罪道路,断送了政治生命。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要形成良好的机制,要用制度来规范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按照小平所讲的党要管党的要求开展的整党活动,在洗洗澡环节,就是按照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开门搞活动重在建章立制,而实现批评自我批评的制度化。我们坚信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必将得到发扬光大,“四风”必将得到有效抑制。(马文澜)
第三篇:音乐批评艺术教育中意义
音乐批评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
【内容摘要】音乐批评是音乐学的重要分支,是音乐艺术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是音乐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全民音乐鉴赏能力、普及素质教育有着积极作用。文章以音乐批评多元化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分析新时代音乐批评多元化的特点,总结批评手段与音乐艺术发展的结合点,以期对艺术教育的发展和音乐批评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音乐批评;媒介多元化;艺术教育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5 个“人”的工作目标,即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种具体教育形式,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然而艺术教育应该如何教、如何学,笔者认为,音乐批评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式。音乐批评是以文化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单一的或综合性的理性眼光,审视音乐艺术的现实事项(理念、活动、音响文本与符号文本等)的一种理性建构活动,是将音乐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有机地应用于音乐艺术审美评价、历史评价等实践中的一门应用性学科[2]。在我国,音乐批评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于起步、亟待发展的阶段。如今音乐批评的媒介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另一方面,使艺术教育者意识到音乐批评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一、我国音乐批评媒介多元化的发展历程
如今,随着爱好音乐和学习音乐的人数剧增,各式各样的音乐选拔类节目应运而生。从上世纪 80 年代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到《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再到 2018 年开播的《声入人心》,它们为我国音乐新人、新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推动了音乐创作的发展。这些节目通过提高受众的参与度赢得了巨大的市场,节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采访、第二现场等也成为收视亮点。新颖的节目形式不仅拉近了参赛者、评委与受众的距离,同时将音乐批评带入人们的视野中。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加入使受众与节目的距离更近一步,就普及率而言,电视、网络的覆盖面及影响力远超专业刊物和报纸,专家点评、参赛者点评以及赛后采访的每一句话、每一帧画面,都有以亿为单位的受众在接收;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参赛者、评委以及音乐作品的见解,互动的即时性是传统音乐批评所不具备的,这些新的媒介引领着音乐批评朝着新方向发展。
二、音乐批评媒介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当今多元化的音乐批评都有其自身特点和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些多元化的音乐批评平台和视角,对整个音乐批评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刊物中音乐批评的特点
1.专业性强
能够以论著、期刊论文独立发表的音乐批评,大多出自对这一学科有着深入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一篇文章从最初的设计、问题提出,到最后成文、定稿,需要历经多次打磨和不断揣度。因此,刊物中的音乐批评其专业程度毋庸置疑。
2.传播力和影响力小
专家、学者精心打磨的成果若仅通过文字呈现,其传播力、普及度相较于电视和互联网来说是最弱的。虽然这些学术成果会被各个数据库、期刊网所收录,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更多的是专家和学者阅读、研究的对象,对于非专业学生以及其他受众来说依旧是阳春白雪,不利于音乐批评“量”与“质”的发展。
(二)电视节目中音乐批评的特点
1.时效性与广泛性强
目前的音乐选拔类节目大部分为录播,在季末一般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而现场直播“其零时差的时效性是任何其他报道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无法准确预测和控制的,这种动态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悬念也正体现了直播的魅力”[4]。音乐选拔类节目的直播对参赛者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以及即兴发挥与即兴表演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临场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参赛者的音准、咬字吐字、节奏、艺术处理等各个方面;同样地,评委以及评审团需根据参赛者临场表演所展现的问题,进行即时、准确的评论。这种即时评估的反馈机制其意义有两点:一是评委对参赛者进行即时的指导和激励;二是通过即时的评价与反馈,参赛者和受众由单向学习变为多方互动。在特定的情景和环境中,评委、参赛者和在场观众汇聚灵感、碰撞出思想上的火花。此外,电视节目强大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的广泛性也是刊物无法达到的。在广播电视传媒业中,影响力是支撑整个传媒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选拔类节目利用电视媒介的优越性,使评委与参赛者、评委与现场观众,以及评委之间、参赛者之间、受众之间的交流更具开放性;它将音乐作品及音乐评论直接展示在受众面前,使音乐评论的影响力得到极大提高,进而提高了受众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批评判断能力,音乐批评的专家学者也能通过现实事项找到问题,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开放性的交流有助于音乐艺术的发展,对音乐批评学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作用,甚至对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音乐的创作与表演等实践活动的繁荣与发展,是音乐批评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直接推动力;音乐实践活动与批评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5]。可以说,电视节目较于刊物上的音乐批评,其突出的元素就是实践。电视节目将实践与批评联系起来,并完整地展现在受众面前,其广泛性与传播力是刊物无可比拟的。
2.专业性较弱
音乐选拔类节目归根结底是电视节目,需要考虑收视率。因此,在当今音乐选拔类节目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因为提高节目收视率、为节目带来更多商业价值而邀请“明星评委”的现象[6]。“明星评委”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最主要的就是专业性降低,甚至会使大众的艺术审美产生偏差。
(三)网络平台中音乐批评的特点
1.传播性与时效性极强
网络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传播媒体之后的第四种媒体。其特点在于传播范围极广、传播速度极快。不仅如此,网络还搭建起
传播主体与客体双方的沟通平台。在电视节目的时效性与广泛性分析中,笔者提到传播主体对客体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单向的,受众无法及时将自己的评论、观点反馈给传播主体,而这些网络平台都可以做到。
2.专业性低
人人都能参与讨论、评论的平台固然对音乐批评的“量”起到一定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音乐批评良莠不齐,出现“质”的下滑。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专家、学者、音乐人的身份界定模糊,缺乏判断力的受众很容易受到影响而产生艺术审美偏移。
三、音乐批评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
(一)新的学科思想引导艺术教育普及化发展
刊物上的音乐批评大多是理论知识,缺少针对具体实例、通过不同学科的实践进行分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足。而电视节目、网络平台这种新颖的批评媒介,通过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发挥其最大功效,易于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尤其能激发高校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但是这种批评形式对剖析表象之下的深刻问题有局限性。例如,电视节目有时间限制以及节目效果的要求,而网络平台带有碎片化信息特点,有些话题无法深入。因此,艺术教育应填补这些媒介在音乐方面尤其是音乐艺术理论方面的空缺。音乐批评学科的新特点、新思路、新方式,为艺术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将音乐批评引入艺术教育,对推动音乐批评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二)在“专业”与“主流”之间搭建桥梁
目前,电视节目和网络平台中的音乐批评,将复杂的、逻辑性较强的批判思维和观点通过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这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有利于音乐批评的发展及传播。但同时,不应忽视电视节目自身的利益诉求以及网络平台音乐批评的质量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接触的“主流”音乐及“主流”审美远多于“专业”音乐及“专业”审美。在无法改变主流音乐发展的情况下,应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加入音乐批评,在专业与主流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专业的视角分析主流音乐。音乐批评对艺术教育者自身的艺术素养要求极高,不仅要通晓音乐学,还要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机结合,教学中要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与音乐视野,增强音乐艺术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三)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音乐审美
音乐批评主要涉及两个领域,即音乐和批评,它所体现的是科学与艺术、主观与客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7]。在音乐批评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应将音乐批评纳入高校艺术教育中。因为音乐批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教育实践中,不仅教师要进行音乐批评,学生也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要进行引导和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音乐审美。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提出的这些“数字”别有深意[EB/OL].[2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居其宏.我国音乐批评的新时期状态[J].音乐研究,2008(3).[4]王辉.现场直播彰显电视传播优势[J].记者摇篮,2008(6).[5]金铮.音乐选秀节目中评委的定位与作用[J].新闻战线,2016(20).[6]冯效刚.音乐批评导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作者:左洁 田雅靖
第四篇:《马贩子女儿》中水原型意义探析_原型批评
《马贩子的女儿》中水的原型意义探析_原型批评
论文导读::马贩子的女儿》是其精彩短篇小说之一。无奈溺水自杀却被乡村医生弗格森救起。集中阐释了神话原型批评思想。关键词:《马贩子的女儿》,水,人物命运及其心理变化,原型批评,毁灭再生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二十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具争议的作家,因其作品对家庭、婚姻和性爱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索,尤其对于情爱的深入描写一度令世人不齿。[1]劳伦斯一生著作颇丰,尤擅长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虹》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马贩子的女儿》是其精彩短篇小说之一,以严谨的叙事结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著称,是劳伦斯成功运用心理描写的代表作。讲述了马贩子的女儿梅布尔在父亲死后,家族生意又破产了的情况下受尽了三兄弟的冷落和排挤,无奈溺水自杀却被乡村医生弗格森救起,之后两人迅速萌生爱情的故事。细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水的意象在这部作品中扮演着奇妙的角色。
一 水的原型意义 Archetype(原型)由希腊文中的 arche(原初,original)和 typos(形式,form)组成,意为“原初的意象”,即人类早期的一种意象。原型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 20 世纪 60 年代达到高潮,对于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57 年加拿大文学批
评家诺思洛普?弗莱发表了成名作《批评的剖析》,集中阐释了神话原型批评思想,也因此奠定了他在批评界的卓越地位。在批评实践中,这种批评力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原型批评,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特别是神话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从而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的角度和空间。
原型批评的产生同本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中的神话倾向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密切相关。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把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型”,认为原型是“自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6]原型尽管归属于集体无意识,但是却能够体验为一种印象式意象。在每一种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大量的原型。同一原型可能细部或名称有些变化,但它的核心意义是基本相同的,符合人类的某种普通心理要求。譬如,英雄,大地母亲、智慧老人、魔鬼等原型在作品中屡屡出现,其各个内在意义仍是相对统一的。譬如西方艺术中的圣母题材的作品多如恒河沙数,但却没有穷尽的时候,因为它们面临的是深邃无底的集体无意识,呼应着人类对母亲的无尽之情,因而具有不朽的魅力。
世界文学宝库中对于水的描述数不胜数,水不仅是作家创作的背景和源泉,而且是其认识世界、思索生命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原型意象。在基督教世界里,水具有两种象征意义:净化与毁灭。它是洁净的媒介,象征纯洁与新生,基督教的洗礼就象征用水洗去原罪,重新给予
有罪的灵魂雪的洁白,灵魂在获得净化后得到新生。[3]水的功效在《圣经》著名的约翰施洗礼的故事中得到了有力体现。同时水又是灾难与毁灭的象征,《圣经》中上帝曾用滔滔洪水毁灭了罪孽深重的人类,即诺亚方舟的故事。
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也曾说:“水是对无意识的最普通的象征……水是‘谷之精灵’,水是‘道’的飞龙,它的本性象水一样――怀抱在阴之阳”。[4]对荣格而言,水原型作为集体无意识的象征就象浑然一体的“道”,既表征宇宙万物的终极根源,又代表那“活的精神的运行”。无所不在,无所不流,体现人对“普遍”或“回归”的永恒追求。
二 《马贩子的女儿》中的“水” 梅布尔的家“古牧场”在小镇的最边缘,倾斜到水洼的地方。“古牧场”下面,田野上浅浅的潮湿的洼地里有一个方形的深水塘。在《圣经》创世纪中,完美的伊甸园旁边是浇水的河流。没有水,花草将死亡,伊甸园也将失去生机期刊网。植物,动物和人类都不能离开水养育。在这个水洼的地方,梅布尔的家曾经辉煌过,“马厩里曾经挤满了马,马匹进进出出,马贩子、马夫来来去去,到处曾是一片喧嚷的景象。那时厨房里满是仆人”。水的孕育,梅布尔的家得以生存原型批评,辉煌一时。但这是一“深水塘”,是一片死水。死水无法流淌,没有办法输入或输出新鲜的“血液”,其实就是行尸走肉,这就注定了这个家族破败的那一天。即使老柏文试图以再婚来改变其颓势也无济于事。
小说开头,梅布尔无声抗议兄弟们为她未来的安排。兄长们心中压根儿没有帮助她的打算,脸上流露出“冷漠的表情”,“爱莫能助”和“事不
关己”。这三个看似强壮的兄长,其实都是懦夫。他们都只是“被支配的动物”、“居于统治地位的动物”,抑或是只会说空话的动物。这个家长期以来都是梅布尔在打理。现在家败了,他们竟迫不及待地打发她走。三个兄弟的不仁与冷淡使梅布尔痛心,继而心如死灰。
梅布尔内心的痛苦找不到发泄的对象,因为“从来没有玩伴来过她家,甚至同性的朋友也没有”。她只能“生活在已去世的母亲的记忆中。”她所爱的母亲早已离开了她,父亲现在也去世了,面对着无能的兄弟们,梅布尔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她想到了死去的母亲,“她在一种心醉神迷中似乎越来越接近终结,越来越接近她自己的荣光,接近已经荣光地死去的母亲。”在为母亲清理完墓碑之后,梅布尔“觉得与在另外一个世界的母亲有了直接的接触”,她要摆脱这个令人窒息的世界,在水中结束生命。水,现在在梅布尔的眼中代表着死亡与毁灭,能够结束她在这个世界中的痛苦,因此她义无反顾地走向水塘中央。“这小小的黑影慢慢地、不慌不忙地走向水塘中央,非常缓慢,逐渐地走向这静静的水深处,而且当水涌到胸部时仍在向前移动”。
乡村助理医生杰克弗格森恰好目睹了这一场景,他飞速奔跑到池塘边。“他冒险慢慢探进水塘,塘底很深,满是稀泥。他踏进去,刺骨的水在冰着他的腿。每动一下,他都能闻到泛到水里的冰冷、发臭的烂泥味道”。冰冷的河水,发臭的污泥,死寂的水塘散发出腐臭的味道,这是死亡的味道,死神笼罩在池塘的上空。“他的下半身全都浸在这可怕的冰冷之中,塘底是这样深不可测地溜滑,使他担心栽到水里”。梅布尔一心求死,弗格森这时来救她,实际上是努力与死神抗争。“他
缓慢、谨慎地走着,一切都在慢慢地进展着。他一点点地挪,终于从塘里挪了出来。现在这水只及他的腿部了;摆脱塘水的威胁令他如释重负,欣慰不已。他举起她原型批评,从这让人恐怖、湿乎乎、灰暗的稀泥中摇摇晃晃地走向塘边”。“恐怖、湿乎乎、灰暗的稀泥”,让我们确信了水塘是黑暗力量的代表,有摧毁一切生命的气势。他们从这样的水塘里出来,就像经历了基督教的洗礼;抑或是水摧毁了以前的种种苦难与不幸,现在又是一崭新的开始。因此无论对梅布尔还是对弗格森来说,此时精神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新生。
上岸之后一切都起了微妙变化,水的净化作用凸显。“他跑上楼,从床上拿来几床毯子,把它们放在炉前烘暖。接着,他脱掉她湿透了的带有土腥味的衣服,用毛巾把她擦干,赤裸裸地裹在毯子里。”此时的梅布尔就像新生儿一样,等待着来自外界的刺激和知识,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她身上的“原罪”已被洗去,灵魂得到了重生,正以一种崭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她正均匀地呼吸着,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神志清醒了,可神情间似乎丧失了什么东西”。当她意识到自己赤裸裸的裹在毯子里,还是弗格森帮她把衣服脱下来时,内心的那种长期被压抑的少女之情被激活了。她问弗格森,“你爱我吗?”“当她仰着脸看他时,眼睛谦卑而又闪闪发亮,充满了第一次占有一个男人的狂喜。”梅布尔现在渴望得到爱,尤其是异性的爱。长期被束缚的感情此时犹如开闸的洪水,来势汹涌。“你爱我。”她异常狂喜地喃喃自语道,充满渴望、喜悦和自信。弗格森面对梅布尔炽烈的感情,初始感到疑惑,他的内心一直在挣扎:“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爱她。他从
来没想到要去爱她。……他从未打算爱她,他从未打算过……他根本没打算爱她……他从来没有打算爱她”。日复一日单调的医生工作使弗格森渐渐麻木,内心失去了年轻人应有的活力与激情,也失去了自我。他第一次走进我们的视野,“脸削长而苍白,眼睛看上去挺疲惫”。他讨厌这地狱般肮脏的地方。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个地方,唯一使他感到兴奋的却是与这些粗俗和感情强烈的人们接触。现在在梅布尔的感染下,他渐渐回归了自我,听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伴随着内心的呻吟,他让步了,让自己的心屈从于她。一个突如其来、温和的笑意浮现在他的脸上”。“我爱你!我爱你!”他说道,声音低沉,微微颤抖原型批评,不像他自己的声音期刊网。
在他们逐渐找回自我的过程中,“水”还以间接的方式出现,耐人寻味。弗格森一直想换掉身上的湿衣服,“他受不了那死寂泥水的气味”。梅布尔苏醒之后,也要求弗格森换掉身上的衣服,“可我要去”,她说,“而且我要你换下湿衣服”。湿衣服,带有池塘水气味的湿衣服,对梅布尔来讲,不仅是脱掉,而是从精神上彻底摆脱。因为那是死神的气味,浑浊,腐臭。现在他们获得了新生,梅布尔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弗格森的情感也得到了释放,幸福的生活在向他们招手。“别傻了,别傻了”,他说道,试图安抚她,亲吻她,把她拥在怀里。当弗格森换下湿衣服之后,他安慰焦虑不安的梅布尔,“我要你,我要娶你,我们赶快结婚,赶快――要是可能的话就在明天”。死神此时已退去,幸福的生活在等着他们。
梅布尔在跳水之前,一直是面无表情,神情淡然,个性不鲜明。面对
三个兄弟的逼迫,她不是“无动于衷”,就是“漠然置之”。但当弗格森救了她之后,梅布尔的形象立刻丰满了起来。文中多次提到了梅布尔的“眼泪”,因为“眼泪”既是梅布尔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又生动地反映着其心理变化。第一次提到她的眼泪是当梅布尔质问弗格森是否爱她时,“眼睛谦卑而又闪闪发亮,充满了第一次占有一个男人的狂喜”。起初弗格森的内心一直抗拒着梅布尔,而梅布尔这种不自觉流露的激情感染了弗格森麻木的心,“他看见一滴眼泪掉落下来,心便热烈地跳动着”。当他要离开时,看到梅布尔“痛苦、心碎地抽泣”,对其作出了一生的承诺,与之结婚。
小说的末尾提到了梅布尔的“湿头发”。弗格森要走了,梅布尔装扮完毕之后走了出来原型批评,但头发还是湿漉漉的。梅布尔得知弗格森要离开了,内心开始紧张起来。“我的头发真难闻”,她心烦意乱地喃喃自语道。梅布尔的反应看似莫名其妙,令人费解。她抱怨头发气味难闻,其实是怕自己身上还沾有水塘的味道,即死亡的味道。弗格森的离开令她误以为依靠将再次失去,人生又没有了目标。直到弗格森的保证又给了她希望,“不,我要你,我要你……可怕的语调几乎比不要她更吓坏她”。
三 结语 惠尔赖特曾经指出:“通过神话原型传达给读者的文学,其妙处就隐含在似非而是的多义性的语言之中。”水,对于憧憬中的人来说是生命的契机,重生的希望;对于苦难中挣扎的人来说则意味着恐惧,代表着死亡。在《马贩子的女儿》中,劳伦斯灵活运用水的象征意象,细致入微地再现了人物细腻的内心情感变化,生动塑造了一位在家庭中无足轻重的女孩――梅布尔,从最初的绝望,无助到最后的灵魂重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另一方面,这一短篇小说也体现了劳伦斯的写作特色:不追求情节的离奇和戏剧化的场景,而专注于细致刻划人物的精神世界,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以含蓄暗示的方式来表达传统手法不易表达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活动,以异乎寻常的深度展示人们感情上的矛盾、冲突和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1]D.H.Lawrence.Morality of the novel inthe 20th Century Criticism [M].London Longman, 1927.[2]李维屏.英国小说艺术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荣格.集体无意识的概念[G]//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王占梅,蔡丽文.英文名篇鉴赏金库小说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6]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2 版, 2005.
第五篇:批评 德育论文
学会批评小学生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
二、坚持批评的原则
1、公开性
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2、隐蔽性
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三、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但当众不留情的数落,苦口婆心的劝说,粗暴的训斥,无声的责罚,都将给批评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1、谈话式代替指责式
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2、帮助法代替责罚法
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出错的原因,当时当地的情况,甚至于家庭状况,诚恳地就学生所需去帮助他们。如:对于习惯性犯错的学生,老师甚至可以帮助制订改正计划,帮助实施,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真诚的帮助能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决实际问题,去除导致学生犯错的根源,进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3、利用情境批评
学生的表现,常受他们粗浅的是非观,好恶感所左右,常从“自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逞一时之勇,求一时之快,对自己的缺点视若无睹。假如:不珍惜时间,做事不严谨,学习不刻苦等等。
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游戏,小品表演,讽刺与幽默,设计师之家等活动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适当地调换角色,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当他们感受到因自己的缺点导致活动的不成功或失败时,教师再抓住时机帮助他们分析得失,启发他们教育自己,这比教师命令、教训、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
4、泠处理代替热处理
批评,在学生犯错误时立即进行,学生情感上难以接受,不能使之心服。因此,必须以冷处理代替热处理,耐心等待、观察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再通过班干部、好朋友、家长一起疏导,水到渠成的批评,可能更能奏效。
四、批评的注意点
1、要“批评”在理上
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仅要做到“因人而教”,教师的批评应该是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以理服人,对症下药,才能切中学生心理矛盾,改变学生情绪状态,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2、批评注意分寸
批评有的宜在课堂上或大庭广众中公开“说”;有的宜在课后个谈心时悄悄“说”;有的宜点到为止,留点“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索领会;有的宜条分缕析,讲清利弊教会学生分析得失,恰如其分,不侮辱挖苦。
3、批评还要指出努力的方向
批评是为了帮助改正自身缺点,完善自我形象。批评时,教师还要注意适时地点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即如何完善自我形象,完善自我形象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预定目标前进,才能达到教师批评的真正目的——改正缺点,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