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贫开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时间:2019-05-13 01:2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好贫开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好贫开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篇:做好贫开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做好贫开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合力作用,巩固扶贫成果,加大攻坚力度,为推动续轮扶贫开发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如何组织实施,重点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好范文出品在高度重视、深化认识上下功夫。对贫困地

区集中实施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和带动全局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出问题。虽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胜利实现,但应看到脱贫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扶贫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尤其贫困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薄弱,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质的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已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还不够稳定,遇上自然灾害很容易返回到贫困状态。因此,巩固温饱、消除贫困、缓解地区差距,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尖锐挑战。要用全局的、发展的、战略的观点,从壮大地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要意义,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和“脱贫不脱钩,致富奔小康”的观念,在稳定解决温饱,巩固扶贫成果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把社会成员中最低收入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对象和主要目标,不失时机地推动扶贫开发向更深层次发展。好范文出品

在适应形势、解决“三农”上下功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所作的重大决策,更是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根本之路。要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目标责任。一是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把握市场需求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的结合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以种植、养殖业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发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发展区域型特色经济。二是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组织创办一些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效益高,有助于群众走上富裕之路的“短、平、快”项目,广开就业渠道,加快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着眼于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交通、通信、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发展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农业工程,开发生态型、环保型、节水型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突出重点、科技扶贫上下功夫。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贫困地区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技术支持,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且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推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升级。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中,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强化“科教兴农”意识,把支持当地发展文化教育亊业、提高人口素质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继续坚持开办科技培训班、培养科技骨干、建立科技示范户等行之有效的做法,从根本上提高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组织积极投入科技推广应用活动,因地制宜地创办一些科技田、科技林、科技厂等,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当地群众真正相信科学、依靠科技致富,自觉在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质量上找出路,促使扶贫开发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合力作用,巩固扶贫成果,加大攻坚力度,为推动续轮扶贫开发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如何组织实施,重点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在高度重视、深化认识上下功夫。对贫困地区集中实施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和带动全局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出问题。虽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胜利实现,但应看到脱贫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扶贫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尤其贫困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薄弱,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质的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已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还不够稳定,遇上自然灾害很容易返回到贫困状态。因此,巩固温饱、消除贫困、缓解地区差距,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尖锐挑战。要用全局的、发展的、战略的观点,从壮大地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要意义,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和“脱贫不脱钩,致富奔小康”的观念,在稳定解决温饱,巩固扶贫成果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把社会成员中最低收入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对象和主要目标,不失时机地推动扶贫开发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适应形势、解决“三农”上下功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

第二篇:做好贫开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合力作用,巩固扶贫成果,加大攻坚力度,为推动续轮扶贫开发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如何组织实施,重点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在高度重视、深化认识上下功夫。对贫困地区集中实施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和带动全局发展的有效手

段,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出问题。虽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胜利实现,但应看到脱贫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扶贫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尤其贫困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薄弱,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质的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已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还不够稳定,遇上自然灾害很容易返回到贫困状态。因此,巩固温饱、消除贫困、缓解地区差距,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尖锐挑战。要用全局的、发展的、战略的观点,从壮大地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要意义,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和“脱贫不脱钩,致富奔小康”的观念,在稳定解决温饱,巩固扶贫成果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把社会成员中最低收入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对象和主要目标,不失时机地推动扶贫开发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适应形势、解决“三农”上下功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所作的重大决策,更是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根本之路。要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目标责任。一是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把握市场需求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的结合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以种植、养殖业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发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发展区域型特色经济。二是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组织创办一些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效益高,有助于群众走上富裕之路的“短、平、快”项目,广开就业渠道,加快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着眼于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交通、通信、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发展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农业工程,开发生态型、环保型、节水型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突出重点、科技扶贫上下功夫。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贫困地区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技术支持,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且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推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升级。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中,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强化“科教兴农”意识,把支持当地发展文化教育亊业、提高人口素质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继续坚持开办科技培训班、培养科技骨干、建立科技示范户等行之有效的做法,从根本上提高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组织积极投入科技推广应用活动,因地制宜地创办一些科技田、科技林、科技厂等,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当地群众真正相信科学、依靠科技致富,自觉在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质量上找出路,促使扶贫开发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本文出自中国文秘之家]

在强化责任、组织领导上下功夫。组织实施新一轮扶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纳入经济开发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继续坚持定点扶贫、包村扶贫、结对扶贫等传统做法,采取“八到村八到户”(部门帮扶到村、干部结对到户,资源开发到村、承包经营到户,扶贫项目到村、资金落实到户,支柱产业到村、种植计划到户,科技网络到村、技术指导到户,服务组织到村、流通信息到户,建设规划到村、‘五改三建’到户,扶贫目标到村、考核结算到户。)的措施,并建立健全领导负责、检查讲评、定期分析、总结表彰等制度,促使这项工作步入制度化、经常化轨道。要始终把扶贫开发的着眼点放在促开发、促进步、促发展上,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等不良倾向。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制定新措施,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三篇: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隆兴: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川新闻网宜宾11月22日讯(李富强 记者 何芳)隆兴有“峨眉之秀、青城之幽、三峡之险、竹海之绿、漓江之水、桂林之山”的越溪河、“北有兵马俑、南有众僧塔”的地下塔林、以及堪称当世“中国第一寺”、“庙王” 的清明寺和“西南佛都”美誉等世界罕见的自然文化和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全国最大的油樟基地。近年来,隆兴乡党委、政府以“打造旅游强乡、樟竹基地乡、生态环境美好乡”为目标,注重发挥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努力作好自然资源、佛教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的文章,积极探索围绕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突出文化特色,实现招商引资,拓展旅游产业。

一是以文化底蕴提升旅游层次。首先,发挥出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促进地下塔林、蟠龙书院、归顺县城、清明寺等开发保护和佛教文化的研究整理,写好越溪河旅游的“开篇之作”;其次,展示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促进“百里翠湖”的开发建设;三是展现社会旅游资源的文化情趣,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是以文化品牌促进旅游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佛教文化的品牌效应,吸引外资和民间资金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

设。积极主动配合四川省弘扬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投资开发,建设旅游设施,整合旅游资源,丰富观瞻内涵,增强旅游参与度,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三是强化理念搞好旅游营销。将文化理念渗透到“吃、住、行、购、娱”等环节中,拉长我乡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的综合效益。

四是增强生态旅游发展信心,增加农民收入。隆兴是公认的自然资源富集区,具有开发生态旅游产业的众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乡党委、政府提出了“你赚钱、我发展、群众致富”的招商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二、充分发挥优越的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生产力。大自然赋予隆兴一片不可多得的“生态天堂”。越溪河横穿隆兴全境,两岸翠竹掩映,峰峦叠嶂。森林覆盖率达65%,其中杂竹占森林覆盖率面积的40%,油樟占32%,境内水质、空气、噪音、土壤、日照、降水等环境要素均符合国家二级环境质量标准以上,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青松、翠柏、楠木、香樟……,四季常绿;有慈竹、楠竹、金竹、水竹、琴丝竹……,一碧万顷,还有漫山遍野的藤蔓,草木植物及灌木丛中生长、活动着鹿鸪、野鸡、白鹤、画眉、野兔、狗獾、蛇类等野生动物;在百里翠湖中有味道鲜美的翘嘴红鳇、蹶鱼、黄腊丁、鲤鱼、鲫鱼、团鱼等名贵淡水鱼类。境内自然与历史文化兼容性强,具有较强的开放、开发价值和外向接纳品质。隆兴

是旅游、休闲、渡假的好去处。在现有基础上开展樟、竹深加工产业拓展,特色产业开发。

三、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大量吸引游客。今年,横穿隆兴境内的荣宜水泥路已建成通车,宜宾城区到隆兴只需40分钟的车程,自贡到隆兴也只需2小时,2008年乐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宜宾到隆兴也只需30分钟,乐山到隆兴也只需一个半小时车程。有了发达、便捷的交通条件,开发者不必担心客源市场的风险。

四、牢牢把握现代化旅游消费时尚。随着人类人文关怀和生存危机感日益增强,现代旅游发展也随之呈现新的趋势,休闲旅游发展迅速,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宗教文化长期不衰,到大自然怀念人类旧情,融入森林进入自然的天堂,从身体享受为主转向精神享受为主,这些都已成为现代旅游消费的时尚,隆兴的旅游开发正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五是积极可行的决策优势。自1998年以来,隆兴乡党委、政府立足于隆兴的自然资源和佛教文化资源,在过去发展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以旅游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战略,并突出把生态旅游促发展,作为隆兴经济走出生态丰富、经济薄弱的突破区。

第四篇: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县是一个典型农业大县,农村人口达33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5%。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创建“特色农业大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服务领域拓展到农村,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健全机制,形成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合力

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难度大。因此,我们从建立健全机制入手,形成开发合力。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乡镇政府负责、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工作格局。县成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各乡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乡镇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

二是建立政策机制。去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以及培养、选拔、使用农村实用人才的一系列措施。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投入为补充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机制,县、乡(镇)两级财政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基金。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培训机构,拓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渠道。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对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各类项目的培训经费,要实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使其真正用于农村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积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以技术、资金入股,兴办股份制经济实体。大力支持农村实用人才承包、租凭企业。农村实用人才兴办经济实体,承包经营企业的,可优先获得生产贷款、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农村实用人才可优先评定农民技术职称,作出突出贡献或获得科技成果的,可破格推荐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可推荐参加各类专家的选拔;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奖励专项资金,对有突出贡献的农村拔尖人才给予奖励。对选拔为县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的,给予1200元的资料补贴等等。

三是建立责任机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我们通过划分各部门的职责,建立职责分明的责任制。组织人事部门主要履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指导、协调、选拔、管理等工作职责。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主要负责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宣传部门主要负责推广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财政、扶贫、移民等部门主要负责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资金的支持力度。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主要负责开发青年、妇女人才,使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展现青春和巾帼风采。

二、打造环境,营造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着力打造环境,促使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

一是规范选拔环境。为了规范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工作,我们制定出台了《**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县乡土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暂行办法》对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的对象、范围、条件,以及选拔程序、管理制度和享受待遇给予了明确规定。根据这两个《暂行办法》,近几年我们选拔了2名省管农村乡土拔尖人才、1名市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7名市管农村乡土拔尖人才、11名县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60名县管农村乡土拔尖人才。

二是营造舆论环境。为了营造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我们采取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的事迹,在全县营造了“尊重农民劳动、尊重农民创造、尊重农村人才”的良好氛围。我们在每届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结束后,举行隆重的仪式为他们颁发证书,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事迹。2004年,我们与电视台联合开办专栏,集中宣传了拔尖人才的创业史和取得的业绩。这对进一步激发拔尖人才的斗志,更好地发挥领头作用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在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过程中,注意发现典型,用典型的创业史感染人,用典型的事迹打动人,取得了良好的辐射效应。郭家坝镇王家岭村柑农谢宗华,今年58岁,他身残志坚,相信科技,大胆探索,成为闻名全县的柑桔专家,被市、县命名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对他的宣传和他对科技知识的传播,激发了全县柑农科学种柑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了“**脐橙”品牌的质量。

三是优化管理环境。为了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我三、积极引导,构筑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

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是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最终目的,为此,我们紧紧抓住使用好农村实用人才这个环节不放松,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这个主旋律,积极引导,构筑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让农村实用人才大有作为。

一是让农村实用人才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农村实用人才围绕县委“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有力的促进了专业村的建设。县管乡土拔尖人才、杨林桥镇白鹤洞村农民秦学全,自学蔬菜种植技术,带头示范,并引进谷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建起了一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容积300多立方米的冷库,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500亩,实现商品量6000余吨,出口2000余吨,蔬菜单项实现收入500余万元。

二是让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创业的领头羊。在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过程中,我们积极采取“一户带多户、一村带多村”的措施,积极引导农村实用人才与农户结对子,确定对口帮扶关系,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效应。全县一批农村实用人才通过不断创新传统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采取“能人+农户”、“公司+农户”的经营形式,延长产业链,推动了产业升级,给传统农业带来新的生机。湖北省科技致富带头人、**县恒鑫特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覃玉全创办养殖加工企业,采取企业提供仔猪,负责加工销售,农户负责饲养的方式,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企业与农户“双赢”的效果,带动了全县养殖业的发展。

三是让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农民经纪人。我县是全国“脐橙之乡”。由于农民对市场把握不准,每年柑桔销售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近几年来,我们积极鼓励一批头脑灵活、市场意识强、信息灵通的农村经济能人和种植大户跳出农门,专搞农产品营销,切实为广大农户当好经纪人。他们产前抓信息、跑订单,产后抓营销,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骨干力量。宜昌市“十佳农村经纪人”、水田坝乡农民徐宏强,1996年就开始跑市场,近十年来,他走南闯北,累计销售脐橙5000多吨,成为全县小有名气的柑桔销售经纪人。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决定》的实施意见,按照新乡市2012年档案工作目标创建2个示范乡(镇)、6个示范村任务要求,并结合实际,我市对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作以下安排,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农业、农村、农民档案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整合涉农档案资源,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档案工作体系。

二、目标任务

1、成立档案工作机构。乡(镇)、村两级都要成立相应的档案工作机构。各镇党委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副书记具体负责,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并为乡(镇)、村档案工作解决好经费、设备、人员等各种实际问题;乡(镇)党政办公室作为乡(镇)档案管理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并在管好用好乡(镇)机关档案资料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对乡(镇)所属单

位和村级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行政村的档案工作由乡(镇)副书记主管,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村文书具体做好档案工作,确保市、乡(镇)、村三级档案工作机构健全完善。

2、建设标准化档案室。乡(镇)、村两级要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达到“五有”: 有场地、有专人、有制度、有设备、有服务。为此,乡(镇)、村两级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在改变现有档案保管条件的基础上,逐步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尽快实现档案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建立适合农民群众查阅利用档案信息和已公开现行文件的场所,为农民群众服务。另外,为了确保档案安全管理,全市各村档案室都要具备“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尘”的基本要求。

3、广泛收集档案资料。收集档案资料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发挥文秘人员、历任村干部、离退休干部、老教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全面广泛挖掘收集建国以来,各个不同时期农业农村各种工作活动所形成的各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资料,特别要重视收集村级组织建设、村民自治、村级事务管理、现代农业生产、特色品牌产业、土地林地流转、集体资产债务管理、国家支农补贴管理、救灾救济、宅基地、低保、合作医疗、人口计划生育、新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活动、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文化建设、历史沿革、党员档案、村民档案等方面形成的文件材料、照片、声像、实物等档案资料。

同时,在整个收集过程中要多主动和市上相关涉农部门联系,尽最大力量收集散存于民间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比如在新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反映村容村貌新旧变化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及条件明显改观,且有鲜明对比特征的珍贵照片等,并做到随收随安全妥善保管。

4、实行规范化档案管理。特别是村一级会后要立即组织人员对所积存档案进行清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交和销毁,彻底消灭档案工作空白点,坚决杜绝成捆、成堆、成卷随意放置的混乱现象。所有档案资料必须统一集中管理;乡(镇)对村干部任免时,要指派专人及时对档案进行移交(监交);行政村撤并,应明确档案的归属与流向,防止档案流失。

5、积极开展查档利用。收集保存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各村档案机构要积极开展查档接待工作,耐心细致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上要整合档案及各种信息资源,由单一的档案服务向文件服务、信息服务拓展,逐步实现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把村级档案室建成档案资料保管基地和档案信息利用中心。

6、抓点带面,整体推进。为了扎实开展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按照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村标准要求,决定年内抓好城郊乡:唐岗村、焦庄村、倪湾村;后河镇:李亨屯村、小辛庄村、后河村两个乡(镇)六村个农业农村档案创建工作,以此整体推进全市乡(镇)、村积极开

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三、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0活动,其核心就是认真抓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农业农村档案资料是我市“三农”工作的真实记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见证,是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今后农业农村工作有参考、经验借鉴、史实查证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乡(镇)、有关部门、行政村要充分认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了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市委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副书记范示富同志为组长,、市政府刘东惠副市长为副组长的专门领导机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为此,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落实分管领导及责任人,要细化目标责任,落实具体措施。

2、切实履行职责。各乡(镇)、行政村要积极召开创建工作专门会议,尽快安排部署本乡(镇)及本单位创建相关工作,并作强做优。各乡(镇)及行政村要积极主动,协调各村切实解决好经费、设备、人员等问题,要于10月底前完成档案工作示范点的建设任务,11月底前市创建工作示范乡(镇)领导小组将对其全面进行初验。

3、强化监督检查。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创建档案工作示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到与农村各项工作同安排、同考核、同检查、同验收。乡(镇)档案领导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标准要求,巡回各村指导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市档案局将密切配合,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各乡(镇)和行政村进行业务指导,促进创建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活动的顺利开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对于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相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工作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下载做好贫开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好贫开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临汾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全)

    临汾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简 报 第1期 (总102期) 临汾市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领导组办公室二〇一○年一月十五日省新农村建设考核组在我市检查考核 1月11日至14日,以省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情况汇报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及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以此为契机,广......

    20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城建局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城建局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主力军。只有维护好农民的主体地位,遵循“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 “生产发展、生......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定稿]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宏大的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为应对全球金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

    第一章 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以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教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