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批注能力[大全]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批注能力
2011-12-28 02:53:38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摘 要:批注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读书方法。引导小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有效的随文批注,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通过在任教班级内进行实践研究,总结了关于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批注能力的相关经验。此文,笔者就培养学生掌握7种常见的批注方法;抓好预习批注、课堂批注、交流反馈、课后批注4个重要环节;把握年段批注的侧重点等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批注能力。
关键词:批注能力 批注方法 批注环节 年段侧重点
批注是指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等,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批注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读书方法,为众多文人、学者经常使用。近年,“批注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盛行,学生潜心会文,静心感悟,自主探究,大大提升了学习质量。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批注能力呢?笔者从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做好指导——让学生掌握批注的方法。一篇小学语文课文,它的批注点主要包括:生字新词的注解,文章内容的概括,提出疑难问题,课外资料的补充,阅读感受的表达,思想主旨的体悟,写作特点的鉴赏等。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批注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拿到一篇文本后,该从哪里切入点进行批注,不能放任自流。1.感悟式批注。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意蕴丰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调动生活体验,对引起感情共鸣,有所感受的词句进行批注,从而升华对文本的感悟。2.赏析式批注。赏析式批注,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积累,对文本的关键词句、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进行鉴赏,从而不断提高感受、体验、评价能力的过程。笔者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把赏析式批注粗略的分为一下两种:(1)品味关键词句。语言文字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读者要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对语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可以对动词、修饰语等进行赏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提高学生积极感悟、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此长期下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必定得到提高。(2)揣摩文章写法。写作方法是作者表达文章中心而采用的技巧。了解了精妙的写作方法,就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能更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领悟作者如何组织材料更能表达中心的方法,为自己今后的写作提供“模板”。3.补白式批注。空白是指语言文字中没有外现出来的意义部分。文章中的“空白”,看似“无”,却渗透着极丰富的“有”。为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文章的“空白”,去寻找语言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4.图画式批注。图画式批注,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本内容通过图画的方式进行的阅读批注。如对于《詹天佑》一文中的“八达岭隧道的开凿方法”、“居庸关隧道的开凿方法”、“青龙桥铁路的处理方法”都可以让学生用图画式批注阅读。5.提问式批注。学生在读书时,难免会遇到阅读障碍,并由此
第二篇:谈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本周四我在学校组织一场口算比赛,第一轮标准时间为10分钟(50到口算题),提前完成的在得分的基础上加上赢得的时间差,超过10分钟的在得分基础上减去超出的时间。第二轮计时口算,时间为五分钟,50道适合本年级的简单的口算题。比赛开始了我发现有几个同学竟然手在发抖不能写字;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道口算的意义何在,一直在进行着笔算;有一部分同学在题目上奋笔疾书;可想而知结果肯定相差甚多了。在第一轮的比赛中有的同学只用了6分钟完成了全部题目,而有的却用了近13分钟的时间;在第二轮的比赛中,同样题量和难度有的同学只用了2分25秒完成了题目二有的同学5分钟后还有至少7道题未完。
从全校整体成绩看,一二年级领先,五六年级居中,三四年级稍差。从学生答卷来看我发现有几个原因:
(1)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很差,导致不能正常发挥。
(2)在口算中出现了能简算学生不能灵活解答。
(3)学生从低年级的口算能力就很差,到了中高年级不能适应口算,必须动笔。
通过本次比赛我感触很深,多数教师只注重在考试中口算题就是多用点时间做对就行,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计算准确度、计算速度同步训练。虽然只是口算但其中却蕴藏着对学生思维应变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多向性的训练。更主要的是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能很好的进行心理素质的锻炼。所以我想说:数学课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通过学习数学进行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第三篇:谈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一线工作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些学生几乎每天在课堂上都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问题。这类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没有学习的愿望,不懂得怎样与老师配合、与同学合作。他们在课堂上不停地讲小话、做小动作,无法安心学习,很让教师和家长费心。其实学生身上出现的这种不良待业是他们缺乏自我认知能力的突出表现。
自我认知能力是指儿童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达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认识,也就是儿童对自身主体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过程。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阶段,只有认识自身状况,确立完整的自我概念,知道自己的集体生活中的角色,才能使自己的行为适应教育环境的要求,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自我认知能力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
儿童的自我认知是通过与他人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从3岁起,儿童开始有自我意识,能觉察到周围环境的存在和他人的需要。这时候成人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我认能力。比如:一个3岁的小男孩,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性别,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有祖父母、父母或兄弟姐妹),如何与家人和幼儿园的小朋处,以及什么样的行为能够得到他人的允许和肯定。儿童早期生活环境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形式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不少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事事迁就。孩子从小就随心所欲,容易产生任性、固执、情绪、急噪等心理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缺乏自己行为的察觉和辨别能力,养成与社会和集体不相适应的心理与行为。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类学生在学校常常和同学发生纠纷,不懂得怎样与同学融洽地相处,校园人际关系恶劣,也容易成为他人嘲弄和欺负的对象。一些儿童进入小学后不能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和学习环境,并非他们有什么智力方面的原因,而是缺乏自我认知能力。可以说,他们的智力发育基本上没有问题,但心理发育明显迟缓。曾有一位三年级的教师叹息说,她班基本上没有问题,但心理发育明显迟缓。曾有一位三年级的教师叹息说,她班里有几个男生在课堂上,总爱不停地吃手指头或咬指甲。弄得指头脱皮、出血。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课堂上还有许多类似这种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行为。这不能不引起家长和教师们的重视和思索:如何确立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
二、自我认知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它一方面反映出教师管理、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自我控制能力是儿童自我认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它包括儿童对外显行为的自控,如对冲动行的控制,还包括对内隐行为的控制,如对学习动机和学习自觉性的控制。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中表现不同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非常容易生产课堂行为问题,如讲小话,做上动作,甚至无端破坏纪律,妨碍他人学习。有些学生装在上课时,等不及老师提问,随时插嘴打断老师讲话,更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拒绝或对困难问题的专心思索。相比之下,有些学生则表现出很强的自控能力,能够平静地对待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即使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也能抑制住内心烦躁的情绪,保持继续学习的状态,可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情绪智商。所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促进他们智力因素的发展。
学生自控能力的发展与其性别、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及归因方式等有密切关系。比如,由于传统文化对男女儿童的社会化标准不同,男孩子从小就被鼓励要勇敢大胆、自立自主,而女孩子则被要求听话、柔顺,这对男女学生行为的自我期待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对于男同学表现出的缺乏自控能力的行为比女同学表现出的相同行为呈现出更能接受的倾向。而小学阶段女同学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比男同学早熟一两年,自我控制能力就强于男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一般也比男生要好。因此,某种程度上说,女生在小学更容易形成自我控制能力。
国外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主要从冲动性入手,包
括对动作和运动的控制,认知活动的控制以及情绪情感的控制,我们不能将小学生缺乏自控能力简单归结为患有先天性多动症或怀有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自然会好起来的想法。教师在情感上对他们加以重视和关注,在行为上给予训练和指导,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三、强化教育环境对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一种社会过程,是儿童认知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小学生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强化自身与适应环境的互动作用。因此,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在学校教育环境方面,首先,教育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变革。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使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保持协调一致,产生聚集效应,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一位学生在作文中高兴地写到:“学校建了校园网,有了虚似光盘库、公用区。老师们所做的课件存在了公用区,再在班级里的电脑上调出来,展示给同学们看,同学们被生动的动画、有趣的内容吸引了,甚至连以前上课不认真的同学也能安安静静地听讲。于是,我们一边欣赏着老师做的漂亮的课件,一边学习,真正达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使我们的学习气氛达到了最高
潮”。
此外,从学生的学习动机来看,小学生一般有两种学习动机:一种是目标任务,如将学生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作业学习的目的。在这种学习前提下,学生就会考虑自己是否具备完成掌握知识的任务,如果认为自己不具备完成作者的条件,学生就会放弃学习上的努力;另一种学习动机是能力目标,学生将学习过程看成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这样他们就会充分开发利用教育条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互联网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发展学习者的主动性,探索个别化、协作型教学的实施途径,建构一种全新的教学结构。彻底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使学生以学为乐,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内驱动力,在体验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在家庭教育环境方面,心理科学研究表明:父母的兴趣爱好及榜样行为最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试想,喜爱读书的父母,自然在业余以读书为乐,也会为子女买各类有益的读物,使孩子热爱读书、喜欢思索的习惯。孩子通过书籍既能了解他人、认识世界,也可以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此外,在心理环境方面,校风校貌,班风学风,师生关系,父母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等对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自我认知能力是小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前提,是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到榜样和环境的境示及影响。因此,加强心理教育和指导,增强学生的耐挫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第四篇: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目前已经是人们获取知识、建构能力的基本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效材料、归纳阅读方法、逐步提升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文中将具体阐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顺利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
课前设计阅读任务
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主动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习参与数学探究,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要想让小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就必须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题可解。为此,教师可在课前设计数学阅读任务,围绕课堂重难点知识引导学生整理数学材料,自主阅读数学知识的起源、发展,丰富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促使学生积极探索数学概念。如此,可让学生积累有效预习经验,也能直接改善学生在课
堂上的学习行为。
在问题解决中组织阅读
有人认为,要想促使小学生会学数学,那么就必须组织丰富多元的问题解决活动,由此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促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解题活动通常会伴随着丰富的数学阅读活动,小学生需要自主阅读题目条件、分析设问方向,并由此猜想问题答
案,然后围绕问题整理数学资料,展开逻辑推理与直观想象,从而顺利解题。因此,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组织数学阅读指导活动,让学生主动摄入有效的数学知识素材,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比如在“快乐的家园”一课教学中,小学生就要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在数学课上自主参与问题解决活动,我设计了多个练习题。第一道练习题写出“3”这个数字,然后让学生观察几组图画,按照“3”去划掉多余的图形。第二道练习题则是学生根据数字去补充图形的数量,本身便是考查学生对数字的认读能力,可以直接锻炼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因此在数学课上,我组织学生认真阅读题目条件,让学生根据审题结论去填充、删减图形,由此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读数。另外,我还会在数学课上编写一些应用题,用此类题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以绘本资源组织拓展阅读
在课外拓展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从而顺利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其中,为了确保小学生能够在课外自主阅读数学绘本,教师要利用数学绘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为了促使学生在课外自主参与数学阅读活动,我每天都会让学生阅读一个数学绘本,如《首先有一个苹果》《爸爸,我要月亮》《让谁先吃好呢?》《裘裘和皮皮》《会吐银子的石头》等。这些数学绘本中
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道理,只要小学生能够理清故事的主要线索与内容,有效更新知识结构,内化更多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为了及时检测学生的自主阅读效益,我还会不定期组织数学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通过绘本阅读所积累的数学知识、最喜欢的数学阅读绘本故事,以便让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相关问题,同时也能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数学阅读教学指导活动可以直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顺利实现有意义学习。为此,教师便要在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丰富数学阅读活动,根据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整理数学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
第五篇: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梨园小学:江宇
如今,全面推行均衡教育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基本被取缔,学生们,能够较轻松地学习,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及家长已没有了考试升学的压力,部分孩子对待学习开始松懈,连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拒绝,该完成的作业不做,该听的课不听,真担心进入中学后该何去何从?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中,都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那么,什么是自律呢?自律:是指自我约束。与他律(指接受他人约束)相对。所谓“律”,即约束之意也。约束,今人又常称“监督”。因此,自律,也可以说就是同体即自我的检查监督;他律,就是异体,即接受他人的检查和监督。自律能力是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1.通过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儿童入学后,面临着全新的世界,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科目和要求、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同时,与幼儿园相比较,小学对儿童提出了更多的约束,要求儿童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及各具特色的校规等。
如要求儿童按时到校、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发言要举手、上课时不讲小话、不搞小动作等。上述这些外部的要求和影响属于“他律”的范畴,而这正是小学生自律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这些外部的影响和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其内部的道德需要,形成某种道德信念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中的时候,在学生身上才开始形成自律的能力。这就是说,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必须通过并利用“他律”来进行。他律是基础手段,而自律是结果、是目的。对小学生进行他律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能够自律,是为了使他律转化为自律。而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其在校的时间主要是在课堂中度过,并且无论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还是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等都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来完成的。因此,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也应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他律因素来进行。这里的关键是要求教师有效地利用各种课堂常规和课堂纪律来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从而发展其自律能力。
2.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处于学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蕴藏着巨大的潜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但由于受其身心各方面品质发展水平的局限,这个时期的小学生还缺乏约束自己的能力,其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也较低。因此,在这一时期他们无论在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在道德行为的养成上都主要是在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他们的行为也往往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约束和指导,即儿童主要是通过他律来接受教育的。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及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主体意识也日益觉醒,有一种逐渐摆脱教师和家长的约束而趋于自主自力的倾向。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开始形成和发展,这为小学生自律能力的产生奠定了客观的基础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其年龄特征制约的。虽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但它却是我们提出教育措施和方法的依据。因此,如何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提出适当的教育策略就成为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关键。
3.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的社会角色的心理特征是复杂多样的,他既是父母的代理者、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监督者、集体的组织者,又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而且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更是自己的榜样。加之,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未成熟性和依赖性及其强烈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巨大示范作用。教师总是作为一个榜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学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有意无意地学习和模仿着教师的一言一行。如果一名教师具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等优秀品质,无疑有助于学生相应品质的培养。正如一名外国著名教育家所说的,思想只能通过思想来培养,品德也只能通过品德来培养,“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要求教师严于律己。通过教师的榜样影响学生并形成他们的自律能力是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4.通过锻炼儿童的意志,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儿童自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其年龄特征制约的,其中儿童意志品质的发展与自律能力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这两种心理品质有诸多相同的成分。如他们都有明确的目的性,都是在一定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并且都与克服一定的困难相联系。具体讲,儿童意志的锻炼和培养是形成他们自律能力的基础。通过锻炼意志品质,使他们养成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自制力),而自制力是自律能力内部构成要素的核心,这样儿童自律能力才能够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因此,通过小学生意志的锻炼来培养其自律能力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下面几方面锻炼和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①教育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②培养小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制度的习惯;③从平时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培养其意志;④要有意识地使小学生在困难的环境中得到锻炼。
5.启发小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自律能力从本质上讲,是个体出乎内心意愿的一种行为。从学生自律能力形成过程的心理机制来看,它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①外部的影响和要求(他律);②有选择性地接受外部的影响,并把这些外部影响和要求转化为自身内部的道德需要;③在内部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④学生根据已确立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调节和控制,即在行动中表现出一定的道德自律能力。
在上述四个阶段中都贯穿着学生内部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自己来审视自己、支配自己、约束自己,并以此来调节、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惟有如此,小学生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