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旱救灾保民生 作风建设大转变
层台镇作风整治实事——
抗旱救灾保民生作风建设大转变
今年7月份以来,我镇持续一个多月的干旱,截止到目前,已造成3条河流干涸,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农作物大面积受旱,部分绝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及危房改造工程一度陷入困境。镇党委、政府不等不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抗旱灾、保民生、促建设。
镇党委、政府组织抗旱工作队伍深入村组开展旱情调查,准确掌握全镇的旱情情况,并组织群众积极开展饮水自救与互救工作,包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积极深入到村组、到农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给予扶助,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深入田间地头督促和指导群众开展灌水施肥、防虫治病等抗旱保苗工作,极大减少农业生产损失。
我镇把抗旱救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阵地,镇党委带领各支部结合当前旱情,快速反映,冲锋在前,战斗在前,比作风、讲奉献、当先进,到环境最艰苦、灾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争做优秀党员,争做贴心人。各村以支部为单位,组建由包村干部、村干部和党员骨干组成的“抗旱先锋队”,积极找水源、抓生产、解难题,对本村内的困难党员、鳏寡孤独和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进行一对一的“包起来、管起来”,保障他们的生活用水,解决好他们的生产困难。
第二篇:副主任在抗旱救灾保民生的讲话
肖远福副主任在抗旱救灾保民生、保秋收救
灾物资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2011年8月25日)
尊敬的罗治雄会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们在这里浓重举行抗旱救灾保民生、保秋收救灾物资捐赠仪式,我代表毕节地委、毕节地区人大、毕节地区行署、毕节地区政协,向不辞辛劳送来物资及资金的省红十字会领导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莅临捐赠仪式现场光临指导的各位领导及爱心人士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你们一路跋涉,满载着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对老区群众的深情厚谊和省红十字会对灾区人民的无限关爱,向我区黔西县捐赠了30万元救灾物资及资金。在此,我代表黔西县受灾群众向你们一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省红十字会全体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情的祝福!
黔西县地处试验区东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石漠化严重,自然生态脆弱,地贫民瘠,自然条件艰苦。至今年入春以来,气温持续偏高,未下过一场有效的雨,干旱严重。旱灾遍及全县26乡镇,67万人民备受其苦,地因干旱而皴裂,人因干旱而愁思,畜因干旱而嘶鸣,禽因干旱而啼呜。在这久旱逢甘霖的热切期盼中,贵州省红十字会领导和全体员工 1
急灾民之所急,想灾民之所想,为受灾群众四处募捐化缘,无私奉献!
这种善举无异于雪中送炭,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救命的粮油,更是受灾群众恢复生产自救的信心和决心,你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谱写了党委政府在人道救助领域的新篇章。
最后,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向莅临捐赠仪式现场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大家!
第三篇:抗旱保民生经验材料
大旱无情人有情群策群力保民生
小石庄村小组位于县街街道南部水资源保护区,隶属石庄村委会下辖八个村民小组之一,全村128户、400多人均以蔬菜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
由于连年干旱,干旱缺水成了这个村庄的主旋律,正如许多古稀老人所说,这是他们这辈子经历过的最严重的一次旱灾了,八街河断流更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2013年3月28日,小石庄村小组原用水源点正式干涸,群众的人畜饮水问题出现严重危机。
建沉淀池解决临时吃水问题
断水来的太突然,来的让人措手不及,小石庄小组的水池蓄水只能坚持一个早上了,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水源问题,那么群众晚上就无水可用了,后果之严重不言而喻。
村总支书记当机立断,决定在八街河石庄段新河桥下方10米处开挖一个50立方米的沉淀池,把河水经过沉淀后引入小石庄村小组的水池。
说干就干,村委会、小组一边组织机械在计划地点开挖沉淀池,一边让人购买设备、架设电力设施。为了抢时间,快速解决群众的困难,我们也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村总支书记亲自抬抽水设备,小组副组长脱光衣服跳到水池中安装抽水机。3月28日下午,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抽水设备架设完毕,然后由新农村指导员对水源地及周边环境进行了消毒处理。晚上7点40分,正式开始抽水供应。
在村委会、小组干部和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小石庄从断水到解决临时吃水问题用时不到12小时,人畜饮水告急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
千方百计寻找新水源
临时吃水问题解决了,但是一直饮用沉淀池里面的河水并不是长久之计,长时间饮用河水,群众的身体健康难免会出现问题,寻找新的水源点成了党总支、村委会的当务之急。
寻找新水源点?但是连年的干旱导致村委会境内许多水源点、龙潭都已经干涸,滴水不出,想在短时间内再寻找一个新的水源点谈何容易,只能作罢!
单独打深井?根据国家各种法律法规,打深井需要很复杂的报批手续,而且打井也需要一段时间,群众的生产生活急需用水,等不了那么长时间,这个方案也只能放弃。
有人突然提出,好多年以前在小石庄打过一眼深井,但是当时水资源丰富,深井没有太大的用途,就封了,不知道现在是否还能用。村委会立即把这一情况向上级反映,并积极联系有关方面的专家来查看深井的情况,但令人失望的是因为时间间隔太久,深井已经无法使用了。
消防车拉来群众的生命之水
寻找新水源的想法落空了,八街河的断流让沉淀池里的水无法正常供应,这无疑让抗旱保民生工作雪上加霜。
经过村党总支、村委会与街道领导汇报商量,决定由消防车为小石庄群众运送自来水,暂时解决群众的生活用水,但是彻底解决还需
要村委会自己想办法。
两天来,消防车共为小石庄运送自来水14车,30余吨,解决了群众用水的燃眉之急。
敲定最终方案吃水问题得解决
在消防车送水的这两天,村党总支书记也没闲着,还在为水的问题伤脑筋。思来想去,现在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了,那就是和独房子村小组共用同一口深井,然后架设管道到小石庄,但是这还得征求独房子村小组群众的意见。
3月31日,村党总支书记带我连夜赶到独房子村小组,召开全体党员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引水的事情。经过一个晚上的激烈谈论,党员代表们的意见与村党总支没有达成一致,引水的事情没有通过。但是书记并没有放弃,为了能彻底解决小石庄群众的引水问题,他又多次与独房子村小组的群众商量,说明当前抗旱保民生工作的重要性,经过不断的努力,独房子村小组的群众与村党总支、村委会统一了认识,同意了引水的事情。
4月7日,村委会、小石庄村小组立即组织人力抢铺输水管道。4月8日,小石庄小组开始正常供水,吃水的问题解决了!
大旱无情人有情,在群众遭遇重大灾难的时候,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肯为群众办事的党员干部的努力,小石庄饮水问题才能如此快速、完美解决,抗旱保民生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也才有现在和谐美丽的新石庄!
石庄村委会赵翔
第四篇:十字乡:排忧解难促和谐,抗旱救灾保民生
十字乡:排忧解难促和谐,抗旱救灾保民生
自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排忧解难服务月”活动后,十字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通过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组织党员干部,以抗旱救灾工作为抓手,与群众一道共克时艰,把抗旱救灾融入到“排忧解难”活动中,在“排忧解难”中抓好抗旱救灾工作,做到了双促双推,真正实现了“排忧解难促和谐,抗旱救灾保民生”的工作目标。
一、领导重视,组织充分。
为真正将“排忧解难”活动融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充分体现出“干部工作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的活动要求,乡党委、政府研究出台工作方案,成立抗旱工作组,落实抗旱资金,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到干旱一线现场去,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到老百姓家中去。走进村组、走入群众,倾听呼声、解决困难,努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使活动真正成为群众的满意工程、民心工程。为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县委县政府安排部分县级单位进村挂点,联合乡党委、政府服务群众、解决民困,抗旱救灾。通过县乡两级单位的有利组织、得力配合、给力服务,我乡“排忧解难”活动深入民心、深得民意,成效显著。
二、干部先行,落实得力。
为切实打好抗旱保民生这场攻坚战,为百姓排忧解难。乡党委、政府实行乡领导包村、乡干部包组、村干部包户责任制,要求所有挂
点党员干部严守群众工作纪律,俯下身子,下沉力量,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将包点责任的落实情况作为工作组和个人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并对所掌握的旱情最为严重、饮水十分困难大冠岭一带周家山、欧家山、大岭头、黄斗坡四村,明确好县级单位挂点,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确保救灾物资发放到户,坚决做到“旱情不解除,干部不离岗”。“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干部的职责立场,充分体现出为民排忧解难,与民患难与共的精神实质,书写了新时代保民生、促发展、构和谐的光辉篇章。
三、送水进村、温暖民心。
面对严峻的旱情,十字乡党委、政府始终立足实际,以人为本抓抗旱,围绕民生抓抗旱,组建了由乡党委书记挂帅的党员干部义务送水队,从最困难的地方和群众入手,对缺水严重、人畜饮水特别困难的地方进行送水,优先解决好孤寡鳏独、留守老人和儿童生活用水,为其送水到家。活动期间,共为缺水最严重的黄斗坡村送去饮用水50余吨,有效保障了缺水地方群众的饮水问题。此外,还积极争取县消防大队的支持,调用消防车参与送水进村,共为村民送水5次。乡党委、政府在“排忧解难”活动中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需,帮民之所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忧民、恤民、帮民之情熠熠生辉。
四、抽水排班,科学抗旱。
针对有水源的村组,乡党委、政府通过研究,决定采取“抽水班
制”,用制度管好水,用好水,实行科学抗旱,保证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实现大旱之年农业生产不减收,农民生活不影响。尤其是五通庙村,根据其村口一老井水源充足的实情,采取“抽水排班制“,并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党员、作业组长为主的用水协会,科学合理调度用水,从而保证本村250余亩水田用水不受影响,150余户村民日常生活不愁用水,更是避免了因用水取水发生的矛盾纠纷,维护了本村的和谐稳定。今年8月12日,五通庙村作为抗旱救灾示范点,其“抽水排班制”和用水协会的做法,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我乡也在迎检工作中充分践行“排忧解难“活动的宗旨和目标。
五、未雨绸缪,抓好秋种。
在做好抗旱救灾,为民排忧解难工作的同时,我乡更是着眼长远,积极做好种植晚秋经济作物的宣传工作,动员广大农户抓紧推进,抢回农时,赶上季节,努力把因灾损失补回来,多方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乡党委、政府分派负责同志联系农技等部分,争取到秋大豆、萝卜、绿肥等种子,发放到村,并督促驻村干部负责各村的改制改种工作。截止目前,已落实秋大豆亩,秋萝卜亩,绿肥亩,尽量减少大旱之年的经济损失,在具体工作中为民解决切切实实的困难。
第五篇:积极投身抗旱救灾鏖战旱魔保民生
投身抗旱斗争,绽放青春光彩
——记赵家店打苴基村委会大学生村官李津
灾情就是命令,面对严峻的抗旱形势,打苴基村委会大学生村官李津,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加强实践锻炼的重要机会,积极支持、配合村“两委”,投身抗旱救灾第一线,为村小组化难题、解民忧,用实际行动做好抗旱救灾保民生促春耕工作,重点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打苴基村委会,地处赵家店乡东边,距赵家店乡政府所在地27.00公里,到乡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大姚县城49公里。东邻元谋县新华乡,南邻大姚县龙街乡,西邻赵家店乡小红山村委会,北邻永仁县、元谋县。辖1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23户,有乡村人口1572人,其中农业人口1557人,劳动力801人。
情系灾民,做好调查员
2012年以来,面对三年连旱的严峻考验,李津与打苴基村委会的干部群众、党员迅速行动起来,吹响抗旱保民生“集结号”,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深入抗旱一线,沟通、联系、服务群众,掀起“抗大旱保民生,抓生产促发展”的大会战,把抗旱保民生促发展作为检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开展“四群”教育工作成效的有效载体。
自“四群”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李津作为打苴基村委会的大学生村官,联系打苴基村委会老石谷村民小组,虽然老石谷距村委会较远,路面崎岖不平,但他还是攻克重重困难 1
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坚持深入群众,查看灾情。通过走访,实地查看人畜饮水、抗旱保苗和水源工程蓄水等情况,详细了解联系点群众旱情和群众在抗旱救灾中存在的困难,尤其注重对 农村五保户、残疾户、孤寡老人等的用水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建立了相应的用水台帐,及时做好灾情收集、核查、上报,掌握详实的灾情数据,为抗旱提供第一手资料。在灾情调查中他单独走访农户25户,配合村“两委”组织召开的各村民小组抗旱会议12次,入户调查25户,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意见,为各级领导掌握农村实情、科学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积极协助村“两委”研究制定抗旱救灾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增强灾民抗旱信心,做好宣传员
协助村“两委”干部,通过入户交谈,积极做好抗旱宣传工作。老石谷村四面环山,近年来主要靠种养殖业、打工经济及野生菌采卖发展经济,村中水源主要靠雨季蓄水,水资源对于这个靠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来说更为重要,为此,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协助村“两委”及小组长,严格掌握水库、坝塘的蓄水动态,加强用水管理,科学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让有限的水源发挥最大效益。积极动员群众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扩大耐旱作物的种植,加大推广应用抗旱新技术、新材料,发展节水型农业。一是做好春耕生产宣传。充分宣传发动,督促群众做好准备,及早安排,确保春耕生产高质量完成。二是做好抗旱救灾政策
措施宣传员。及时向旱区群众宣传乡党委、政府在抗旱减灾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增强群众对抗旱工作的信心,稳定旱区群众情绪,为夺取抗旱救灾工作的胜利注入了“强心剂”。三是做好节水宣传员。教育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抗大旱、抗大灾的意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组织群众生活自救、生产自救,引导群众采取“蓄、引、抽、提、运”等多种措施,引水入村入窖,努力开辟抗旱水源。四是做好防火抗灾宣传员,积极配合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大力宣传森林防火、抗旱救灾等知识和注意事项。
为灾民解决实际困难,做好战斗员
通过调查摸底,他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开展抗旱救灾工作,主动深入到工作第一线,了解群众疾苦,并结合村民实际,为抗旱救灾工作出谋划策,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开展抗旱防火工作,切实当好了抗旱救灾工作的战斗员。一是同村组干部、乡包村挂点干部一起帮助群众寻找水源,研究商议抗旱救灾的措施,确保当地人畜饮水安全及火灾防范,在全面掌握本村旱情的情况下,与村干部一起积极研究抗旱应急预案,考虑到旱情持续恶化,还主动到临近村尽早协调今后群众饮用水问题。二是参与动员群众打井,建设水窖、小水池等临时饮用水源,确保不出现一家农户断水;组织和发动群众全面排查并及时修复渠道、管道等水利设施,对一些已经干涸、破损的库塘,逐一排查,及时设法修复。他还坚守供水点,公平、公正的为每一位群众服务,把
用水引发的纠纷及矛盾降到到最低点,较好的维护了旱区的和谐稳定。三是积极参与组织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农机灌溉工具,最大限度满足抗旱需要。对已基本绝收的山地适时进行整地保墒、改种补种,尽力减轻旱灾损失。四是尽力为老、弱、病残人员、特困户、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为确保人人有水喝,李津同志与“村两委”在全村范围内骑摩托挨家挨户进行储蓄水、农作物损失等情况的调查及详细记录;对全村委会村民小组的水窖存水、饮水困难人口及大牲畜、农作物受灾等情况进行调查并一一登记造册,并及时、准确的将汇总数据提供给乡党委、政府参考,为乡党委制定措施,优化抗旱救灾资源配置奠定了基础。五是积极参与动员组织群众广辟抗旱水源,加强旱情监测,合理调剂大小春用水,及时调整大春粮食的生产布局,加大水田改旱力度,力争挽回小春损失。
作为大学生村官,他在乡党委政府及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的职责,同打苴基村“两委”干部、乡包村挂点干部奋战在抗旱救灾一线,开展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力保打苴基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和抗旱救灾工作“两不误、两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