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优化投资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优化投资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优化投资环境是实现新阶段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市委明确提出了以大开放推动大工业、大物流、大旅游和城市大建设的战略构想,非常符合九江的实际。新阶段需要新发展,新发展离不开大开放。开放度的大小直接体现在投资环境的优劣上,吸引资本的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投资环境的优劣。因此,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是实现新阶段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为什么说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主要基于以下四个理由:
1、投资环境具有可比性,因此,优化投资环境就是一个长期的、无止境的过程。因为你的投资环境改善了,而别的地区投资环境可能改善得更好,那么你还是处于劣势。据我了解,今年广州、大连等城市纷纷推出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新举措,这些城市的基础比九江好得多,但仍在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很值得我们学习。
2、中国投资环境网公布了中国投资环境专家组对200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投资环境的排名,江西列第十七位,不仅远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在中部六省也仅列山西之前。可见江西全省投资环境仍处于落后位置。
3、今年浙江省组织了10000余名全国各地的浙商对全国各地投资环境进行过一次无记名投票,江西仅有鹰潭一家进入了浙商认为的优良投资环境地区(人民日报进行了报道),南昌、九江、赣州均榜上无名。应该说浙商具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这个结果很能说明问题,九江的投资环境在全省也不具有领先地位。
4、本人的工作岗决定了本人长期与民营企业主和海外人士打交道,与不少人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跟我在一起他们敢讲真话。据他们的反映,九江的投资环境仍存在较大问题,绝不是一句“上头很好,下头好狠”可以概括的。
三、关于优化投资环境的几点建议
投资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优化投资环境问题是一个大课题,在这里我谨就自己所掌握的情况,提几点不很成熟的小建议:
1、加强领导。鉴于投资环境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密切相关性,建议在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优化投资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将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等单位的领导充实进领导小组,赋予领导小组一定的人事任免建议权。
2、选派后备干部驻企跟踪服务。这样既可以为企业办实事,及时反映企业情况,又可以培养锻练干部,让干部了解企业疾苦,学习经营管理之道。同时也符合赵智勇书记提出的“赛马”理论,使“赛马”更加公平。
3、建立投资环境督导制度。我个人有一个观点,党外人士更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因此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中选配一批投资环境督导员,定期汇报投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4、出台鼓励民营企业主举报的办法。要努力营造让民营主敢讲真话的氛围,对于举报属实的,不仅要严惩责任人,还要加强对该民营企业的保护,加大跟踪服务力度。以上三项工作可以考虑由优化投资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因此赋予领导小组一定的人事任免建议权至关重要。
5、加大配套市场建设力度。我们不少的干部群众有这么一个观点,九江的生产要素成本低,具有沿海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确实不错,九江的水、电、土地、劳动力等价格低,但是根据外来投资者反映,来九江后要人才招不到人才,要配套产品仍然要到沿海去找,要资金找不到融资渠道,最终其综合成本并不比沿海低。因此,我们必须加大配套市场的建设力度:首先是人才市场建设,要有过硬的吸引人才、为人才服务的措施,绝不能仍停留在人事代理就是收费,人才服务就是调整档案工资这个服务水平上,连基本的医保社保都不能为所引进的人才办;第二是配套产品市场建设,要围绕九江的几大支柱产业和新引进的大项目,大力引进配套产品生产项目,努力培育几大产业集群。第三是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贷款担保中心的作用,不能让其徒有虚名。要进一步增强担保中心实力,市财政要大胆地给予支持,使其真正能为民营企业融资办实事。
第二篇:如何优化投资环境
如何优化投资环境
环境是一种资源,环境是竞争力,环境是生产力。投资环境是经济加快发展的“生命线”,优化环境已经成为吸引人才、资本、增强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哪里经济发展环境好,那里经济社会发展就充满生机和活力。
发展环境是投资者在作投资决策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因此优化环境就成为城镇发展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和常抓不懈的基本任务。优化环境的基本目标就是整合现有的环境资源,增强其稳定性和增值性。投资环境的改善毕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要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就必须进一步打造更加优化的发展环境。
一、只有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才能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践表明,利用外来资本进行直接投资,是解决自身资金短缺,引进发达地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手段。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个地区利用外资的竞争,很大程度上首先表现为集中力量改善投资环境上。哪个区域投资环境更为完善,那里就能吸引到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哪个区域的投资环境-1-
得不到有效改善,那里便难以成功地吸引到外来资本的直接投资。
二、投资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潜在劣势
(一)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视不足
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应当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小企业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越大,如美国中小企业占到企业数量的99.7%,日本占到99.5%。对GDP的贡献也分别占到48%和57%。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数是也占到95%以上,如浙江的温州、义乌、广东的深圳、惠州等地区都达到99%以上。其次,中小企业也是解决富裕劳动力就业的主体。美国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口占就业总量的53.7%,日本占到73.8%。
扶持农场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因为中小企业多从事于服务性行业或者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可以解决农场富裕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更好服务于龙头企业,完善基础产业的配套载体。
(二)产业发展不均衡
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基础产业配套更加完善,企业之间的协作更加密切。目前,宝泉岭农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较慢。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发展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因此产业之间缺乏相互的支持。
(三)服务职能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和信息交流,各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办公,避免企业东奔西走,浪费时间。职能部门加强横向协调和上下级纵向协调,避免政出多门,使工作程序透明化,让企业能一目了然。二是缩减行政审批范围,确实需要审批的项目,要简化程序,增加透明度,对竞争性领域的企业自主投资项目要由行政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重点清理有关企业设立、经营资格、许可证、投资、人事、用工、分配以及各种收费的审批项目。应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项目跟踪服务制度,使企业少走弯路。
(四)科技服务水平低下
目前,现有企业大部分属于产品初加工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是如此,没有充分挖掘资源的附加值,发挥资源应有价值,造成资源的浪费使资源的利用率低,产业链短。另一方面农场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制订优惠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以科技进步带动产业的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投资环境优化措施
改善招商引资环境的过程中,应当全面关注外部资本进入和运行的客观因素或条件,不单纯从某一项或几项因素来改善投资环境。应当关注投资环境的动态性,不仅预先分析可能的良性变化,更要分析可能出现的反向变化。从政府、市场、社会服务以及硬件设施等各个方面对投资环境改善进行全面把握。
全面改善投资环境,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的环境改善工作:
(一)营造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行政环境
勤政是经济发展环境的主导因素,对招商引资至关重要。首先要确定行政服务这一理念,将服务视为行政管理的本质,加快行政职能的转变;将突破点放在健全的招商引资运作体系和制度建设上,完善对有关项目联合审批制度,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会议制度、重大项目领导挂钩追踪制度、客商投诉制度、以限制收费、减少收费为目标规范收费制度,以限制和减少对企业检查评比为目标规范企业监管制度等,形成招商引资的制度优势。
(二)营造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
各种法律是属于正规制度安排的主体部分,是经济发展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立法、执法、守法的系列制度创新,才能够营造出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在营造法制环境的过程中,尽快建立一套清晰透明、规范运作、符合国际惯例的游戏规则,就投资环境来说,新的制度必须对经营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重大政策问题做出相应的规定。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维护这一原则,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作保证。要积极建立有利于商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顺畅流动的统一市场,努力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四)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同时又是“诚信经济”,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建立在讲诚实、守信用的基础上,坚持诚信为人、诚信经营、诚信纳税,以诚信参与竞争,并通过诚信取胜。如同调查问卷中反映的某些招商承诺的不兑现的情况任其发展,形成“开门招商,关门吃商”的现象,就会失去投资者,丧失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五)营造周到优良的服务环境
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由多方面的内容构成,首先是管理服务,其次是商业性服务,第三是社会服务。优化管理服务,必须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管理制度创新,转变职能,促进行政工作人员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全方位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有关部门要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效能告诫制等有效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服务质量。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健全规章,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刁难投资者的恶劣现象发生。围绕强工攻坚战,竭力抓好行政审批中心和督察中心的运作,充分发挥服务职能,推行“一条龙”服务制,切实做到“外商只管投资,其他一切由我们来办”,为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创造有利的条件。
全心全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亲商、敬商、重商、护商的浓厚氛围,各部门要为投资者、企业经营排忧解难,认真协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及时掌握和处理一切破坏外商正常生产经营和生活秩序的人和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干扰和侵害
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
(六)营造优惠适用的政策环境
政策是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通过制度创新、规范政策的制定程序、强化政策的实施程序、监督政策的落实程序。政策的运用要遵循有关程序,减少随意性,要更多地通过市场发挥作用,减少行政硬性干扰。
(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宣传舆论导向如何,直接关系到招商引资的成败。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先导。所谓良好的舆论环境,主要是指人人想“商”,人人爱“商”,人人为“商”,做到“商”不分身份,“资”不分内外。只要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都可以为“我”所招,为“我”所引。不论那种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归谁所有,有贡献就行;无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不论由谁经营,有作为就行。与此同时,要在广大干部中倡导重商、亲商观念、自主创业观念、纳税光荣等观念,鼓励大家敢于、善于与私营企业老板交朋友,主动为各路商家提供服务,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魄,吸引更多的经营者投资创业。
第三篇:优化投资环境
“优化投资环境 ”活动心得体会
县委、县政府强调“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整治年”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时,也提到了优化投资环境是保增长、调结构、提效益、促和谐的总体要求,是改进机关作风的最重要途径,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
一、精心组织,营造浓厚气氛。各成员单位把此项工作作为本部门现阶段重要工作来抓,突出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为活动主题内容,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干部职工,使每一位干部职工深入了解开展“风清气正”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干部职工中营造出开展“风清气正”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要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围绕行政管理、干部作风、服务发展等方面,查找问题,自查剖析,对于查找出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要转变干部作风。通过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努力建设一支高效、务实的干部队伍,为全系统打造全省最优投资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四是深刻自查剖析。围绕行政管理和执法、干部作风、服务发展等方面,按照“六查六看”要求,逐条对照,深入查找、形成高质量的剖析材料。紧紧围绕打造全省最优投资环境,重点从履行职责、依法行
政、工作作风、办事公开、方面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自全面开展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牵头组织开展营造创业投资发展环境活动,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工作,进入自查自纠阶段,取得阶段性成效。
第四篇:对优化我县投资环境的几点思考
对优化我县投资环境的几点思考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投资环境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和吸引投资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代表一个地方的对外形象和发展潜力。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反映了一个地方思想解放的深度、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和行政执法水平,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建设的速度、对外开放的广度。面对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历史机遇,就进一步优化我县投资环境,推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我进行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我县投资环境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实,坚定不移地实施“引资兴县”战略,牢固树立“大开发促进大发展、大招商促进大发展”的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投资环境。通过全县上下的齐心努力,投资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快速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的形象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县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等方面原因的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特别是投资环境依然是制约招商引资发展的重要瓶颈,投资环境不尽人意的地方仍很突出。其主要表现在:
1、从硬环境看:我县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欠发达,招商资源有限,信息不够畅通,吸引力不强,城市的形象特点
不突出,策划、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2、从软环境看:一是对招商引资工作和投资环境认识不足。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商引资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投资环境的竞争,资金、技术、人才都是从环境差、效益低的地方流向环境好、效益好的地方,改革开放初期,大量人才、资金、技术流向沿海开放程度较高地区,就是人们追求事业最大发展空间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突出表现,这是一个社会规律,也是人们思想的普遍反映,然而,我们一些干部还存在对招商引资工作不理解,对投资环境认识不足,二是“全民招商”氛围不浓。
三是个别群众过于贪图小利。一些群众观念落后,思想不够解放,开放的意识不强,总是一叶障目,算小帐不算大帐,看眼前不看长远,因一己私利就什么也不顾,雁过拔毛、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一个企业还在成长中就恨不得能下个金蛋,和企业讲条件、讲价钱,有一点达不到满意,就断水断电断路,联名上访,百般刁难。导致企业困难重重,难于发展。
四是由于对土地审批、金融信贷等管理权有限,受制较多,而大的招商项目配套政策要求高,审批周期相对较长,项目落地难、难落地,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
二、建议和对策
第一、进一步树立开放意识。我县是贫困地区,生产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经济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仅
仅依靠国家投资和自身活力来推动地方经济已越来越不现实,必须借助外力,通过招商引资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项目建设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实行对外开放、加强投资是我们贫困地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资金困难的有效手段,是加快我县工业化进程、城镇化建设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需要。而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新时期国家支持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我们要坚决克服不敢放权让利、肥水不流外人田、地方保护主义的狭隘思维,敢于拿出优势资源,敢于出让优势项目,敢于吃亏让利于商,只要不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投资项目,只要有利于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就业,只要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不管投资大小,不管资本所有制形式,不管投资商来源于何处,我们将大胆引进,热情欢迎,周到服务。
第二、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
第三、进一步树立目标意识。不断增强紧迫感,强化目标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完成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力争在资金到位上实现新突破。目标有高度,工作才有力度,目标有强度,工作才有深度。高目标形成大压力,激发大动力,推动大跨越。要始终以高昂的发展斗志,以只争朝夕的发展热情,坚持能快则快,能超则超,以更高的发展定位、更高的工作标准,紧紧围绕引进县外到位资金既定目标,稳扎稳打,努力工作,不断开创招商引资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第四、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
第一,努力打造亲商、护商的创业环境。一要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投资者是上帝、公务员是公仆、损坏企业利益者是罪人”的观念,不断增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深入开展增强大局意识、开放意识、环境意识、形象意识的宣传活动,促进“处处都是投资环境、人人代表上津形象”的良好风尚的形成。
第五篇:关于优化县域经济投资环境的几点思考
关于优化县域经济投资环境的几点思考
德安县行政服务中心刘宁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气候和土壤。是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资源,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地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主战略,各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其中,以优化投资环境为抓手,大力推进和谐环境、融洽氛围建设,投资软环境建设不断提升,硬环境建设不断改善。我们高兴地看到,行政效率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园区企业快速扩张,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急速提升,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在收获喜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优化投资环境既是一项长期的动态工程,也是一项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要培育和谐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投资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投资环境不仅成为其外在条件,而且成为内在因素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这是因为:
其一、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招商安商的前提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过去依靠区位、资源等优势的竞争逐渐演变成投资环境的竞争。环境好,就可以聚集人气,提升商气,形成吸引生产要素的“洼地效应”、“聚集效应”。反之,则会导致区域经济“荒漠化”和“边缘化”的严重后果。交通与区位是地区优势,但如果投资环境不好,交通便利就可能变成“过水丘”,区位优越就可能出现“中部塌陷”。机遇选择环境,环境也会带来机遇。环境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外在条件,而且成为内在因素,谁的环境好,谁的竞争力大,谁就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其二、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民营经济壮大的重要保证。古人云:“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早在两三千年前,《吕氏春秋》中对环境和安商的关系就做了这样的阐述:“覆巢毁卵,则凤凰不至;刳兽食股,则麒麟不来;干泽涸鱼,则鱼龙不至”。创造一个优良的投资软环境,就会吸引大批的投资者来投资兴业,经济就会迅速发展起来,这是不容臵疑的事实。但仅仅只讲引进企业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让企业扎下根来,尽快地发展壮大起来。一个企业的发展,仅仅靠企业自身的实力、适应市场的能力、经营管理的能力等因素是远远不够的,当地政府的优质服务和大力扶持,优良的投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浙江宁波,当地政府为企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无限的壮大空间,企业如鱼得水,迅速扩张,成为宁波经济的支撑。以生产手机的波导企业为例,1992年由几名掌握BP机技术的大学生出技术、一个乡村出资金联合办厂,仅用10年时间,生产手机700万部,销售额
达80多亿元,如今该企业年销售收入可达150亿元以上。同样如此,我们引进的许多企业,在良好的投资环境呵护下,企业不断增资扩张,发展壮大,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知名企业。良好的投资环境就象是一个温室,在这个温室内提供了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播种的是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收获的是企业的壮大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其三、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强县,招商引资是措施,民营经济是主体,投资环境是关键。投资环境优化了,就会吸引大批投资者来投资,从而扩大了就业,拉动了消费,繁荣了经济,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必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县域经济投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投资环境涵盖了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政策体制环境、行政法制环境、诚信服务环境、人文资源环境等等。通过走访一些企业了解到,我们的投资环境总体来说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服务的意识不强。招商时热情十足,进来后漠不关心,没有形成“人人是投资形象,事事关投资环境”的亲商安商的共识和氛围。
二是服务的质量不高。“门好进了,脸好看了,话好听了,但事并不好办”。对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制度等,仅停留在文字上,执法程序不规范,工作随意性大。
三是服务的方法不多。只有企业找上门时才提供服务,解决一时一事的问题,许多服务工作仅局限于跑跑、看看、问问,方便办事的举措还不完善,简化程序的内容还不齐全,长效服务的机制还未建立。
三、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建议
上述问题的存在,已成为招商引资的绊脚石,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今后全县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民营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政府创优环境,社会创造财富,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抓竞争力。我们不谋发展就会没有出路,不为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就不能有大作为,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规律,放眼长远,超前思考,摆正位臵,放下架子,牢固树立治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吸引各地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本地流动,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强化服务观念,明确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窗口都是服务窗口,所有的干部都是服务人员,把优化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作为评判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
二要创新政策,完善机制,提高服务效率。资本因利而动,环境因时而创,政策因商而设,我们要吃透国家宏观政策和法规
精神,用活用好各项政策,真正做到诚信招商,放开搞活,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完善亲商安商和机关效能工作制度,花大力气解决“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特别是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体现高效、灵活、务实规范的原则。做到按章办事不节外生枝,灵活务实不死搬教条,公开公平不暗箱操作,换位思考不故意刁难,廉洁高效不吃拿卡要。推进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制,减少环节,减化手续,部门联审,权限下放,一门受理,限时办结。实行委托代办制,只要符合国家政策,无条件代投资者办理各项手续。可探索性地实行涉企检查报告制,首次违规免罚制,行政处罚备案制工作,真正在投资者与各部门之间建立一条绿色高速路,真正为客商开辟一条扬帆起航的绿色通道。
三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形成服务合力。我们要牢固树立优化环境“一盘棋”的思想,树立服务的全局观念,对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优化环境政策、措施,只有坚决执行的义务,没有敷衍塞责的理由;只有照章行事的权力,没有明从暗顶的借口。防止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我们服务要力求做到:我们讲的就是投资者想的,我们干的就是投资者盼的,要真正想政府招商之所想,急群众致富之所急,解客商经营之所难,形成强大的优化投资环境合力。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经济环境投诉中心的职能作用。对行业和部门的不正之风,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做到每案必查,每查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