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xx镇xx村抗旱救灾的报告
关于xx县xx镇xx村遭受旱灾情况的调查报告
xx镇xx村位于xx县东南部,其地势高低不平,山峦叠嶂,地形复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亚热带高原气候,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今年,xx村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自入春以来,该村高温、低温天气交替出现,3月份出现了一次降雪。进入4月后,该村维持晴热高温天气,降水偏少,虽然5月份有几次降雨过程,但降水量小,且降雨时间短。6月中旬,该村出现第一次强降水,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但由于土壤干旱较为严重,旱情仍没有得到缓解。进入7月份以来,xx村出现连续高温少雨气象,除7月上旬有一次降雨外,其余时段各均以多云高温天气为主,无明显的降雨过程。尽管该村在镇政府的领导下,在六月下旬到七月中旬实施了大面积的改、补种工作,但是由于旱情持续,进入7月后旱灾进一步加剧,导致改种补种的大部分农作物又再次被干死,面临第二次第三次改种补种。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开展“万名(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当前抗旱救灾工作,xx县委、县政府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和“深入基层群众,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扑下身子“抓宣讲、聚力量,摸实情、谋发展,办实事、惠民生,解民忧、化民怨”,及时成立抗旱救灾帮扶队,全员出动,深入村寨,到农户家、到田间地头对旱情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xx村受灾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村受灾情况
(一)农作物受灾情况
(一)农作物受灾情况。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400亩,成灾1018亩,绝收388亩,受灾面积占全村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02亩的82.23%。其中:玉米受灾1100亩,成灾805亩,绝收317亩;水稻受灾149亩,成灾124亩,绝收30亩;红薯受灾151公顷,成灾89亩,绝收41亩。
(二)经济作物受灾情况。全村经济作物受灾面积为317亩,成灾285亩。其中:核桃受灾面积为45亩,梨树受灾面积为90亩,板栗受灾面积为182亩。另外,蔬菜受灾面积12亩,成灾11亩,绝收9亩。
(三)人畜饮水困难情况
受持续干旱少雨高温天气影响,大部分水源枯竭,导致该村出现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其中金家塆村民组、火秋坪村民组和河坝村民组较为严重,这几个组的村民要到一公里以外的沟渠背水维持生计。截至目前,全村受灾人畜总数分别为1823人和3768头(只),共有1780人和3412头(只)大小牲畜饮水困难,急需解救饮水困难1150人和2685头(只)。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次旱灾中xx村共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10万元之多。
二、旱灾形成的原因分析
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一是有效降水严重不足、干旱持续时间长。据县气象局统计:2011年1—7月总降水量387毫米,是1958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干旱频率为五十三年一遇。入春以来,该村以多云高温天气为主,基本无明显降雨过程,是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这给该村的农业生产造成了致命的影响。二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由于该村地势较高导致引水相对困难,且现有水源基础设施也因为设计缺陷、建设资金不足、建设质量差等原因导致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三是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三、抗旱救灾情况
面对严峻的旱情,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抗旱救灾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各级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强化服务,认真抓好防大灾抗大旱各项措施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积极整合资金投入抗旱救灾。政府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加大财力物力投入到抗旱救灾中。xx镇本级财政抗旱救灾资金投入总额为0.2万元,其中通过民政渠道的有0.12万元。
(二)广泛宣传。针对持续的旱情,相关部门积极组织人员,利用广播电视及各种媒体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旱情的严峻性和抗旱保生产的重要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使广大人民增强信心,主动采取各种有效抗旱措施,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该村抗旱救灾保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粮食作物大幅度减产或绝收,部分农户存粮少或已无存粮,出现严重缺粮现象。
(二)抗旱资金严重不足。由于旱情严重,目前已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抗旱救灾保生产的需要,影响了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由于该村是典型的“雨养农业”村,大部分耕地为山坡旱地,自然条件的局限性加大了抗旱的成本和难度。
(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防灾避灾抗旱保收能力不强。
(五)因旱情的持续,影响了今年秋种生产工作,秋耕受到严重影响。
五、几点建议
(一)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实施盛夏干旱秋冬补、农业损失副业补等措施,努力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证抗旱救灾资金和物资到位,保障抗旱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三)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抗旱救灾。
(四)加强水利建设,确保该村人畜钦水基本保障。
(五)加强农业科技指导工作。
(六)做好受灾群众的思想工作,使他们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第二篇:镇抗旱救灾实施方案
镇抗旱救灾实施方案
为提高抗旱工作的主动性,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抗旱措施,实现积极应对、沉着应对、科学应对、科学抗灾,最大限度减轻旱灾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全镇社会稳定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防大旱、抗大灾的思想,自力更生,同心协力,共抗旱灾,努力将灾情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二、组织领导
成立三阁司镇抗旱救灾领导小组。
政 委:黄胜军
组 长:王柏玉
副组长:王熙华、陈书琴、丁永高、黄漾波、宁显星
夏开华(常务)、王富贵、谭 芸、文本林
成 员:黄民丰、丁加奇、彭元勇、王美华、阮运虎
丁念和、石有能、邹立荣、刘石华、钱战教
马乐成、范芳文、肖时训、许小华、胡金华
刘 巍、张 祁
领导小组下设抗旱救灾办公室,由丁加奇兼办公室主任,负责抗旱救灾具体组织实施。
三、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级分部门负责。
2、预防为主,防抗结合。
3、坚持因地制宜,村组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4、坚持以人为本,社会稳定和谐,困难群众饮水、生活保障。
四、工作措施
(一)迅速开展灾情调查。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深入村组开展旱情调查摸底工作,并将农作物受旱情况、干部群众开展抗旱工作情况及旱情每3天一次上报镇抗旱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水利、农业、社会事务办等部门要安排专人到各村调查了解旱情,并及时将统计核实情况上报。
(二)认真抓好水源地特别是重点水源的保护管理。做好水质卫生安全检测,管好水源地周边卫生,防止饮水出现问题。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深入水库、山塘,井地做好水源保护管理、卫生安全检测,确保饮水安全。
(三)抓好人畜饮水困难地方饮水输送供应工作。各村(居)、相关工作部门认真组织车辆,抓好运水工具及其设备的完善,对困难饮水地方进行运水供应,确保群众生活饮水。
(四)搞好晚稻及旱粮作物的种子供应。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做好晚稻种子和秋玉米、红苕等旱粮种子调运供应工作,力争早稻损失晚稻补,水稻损失旱粮补。要求进一步搞好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水改旱面积,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五)抓好森林安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认真落实责任,实行责任到山头、责任到丘块、责任到坟头,严防森林火灾。
(六)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做好村与村、组与组之间跨区域调水的协调,确保水源得到最大有效利用,协调好因饮水等问题发生的纠纷问题,关注鳏寡孤独、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为重点的饮水和生活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七)抓好后勤保障,确保抗旱救灾有序推进。镇预算4万元抗旱救灾经费,重点用于宣传资料,电力、燃油以及困难群众生活保障。
(八)严格纪律,万众一心抗大灾。在抗旱救灾期间,镇取消节假日和双休日,杜绝无特殊情况请假现象,抗旱工作中所抽调的工作人员要服从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对工作中不服从统一指挥,玩忽职守的要严厉追究相关责任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四、深化认识,为全面夺取抗旱救灾工作的胜利而努力工作
抗旱救灾工作是全镇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事关全镇社会稳定和民生问题,务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并务实工作,各领导小组成员务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树立“防大旱,抗大灾”的思想,正确分析旱情形势,从思想、组织、应对措施和保障机制上制定抗旱预案,打一场抗旱救灾攻坚战。
第三篇:村党支部书记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深知森林防火形势的严峻性,多次召开村支两委森林防火动员会,统一思想,组织党员、干部在各重点部位悬挂标语,设立警示牌,并发放宣传单,使其家喻户晓。并组织25名巡防人员,坚持每天24小时分段进行巡山护林,严格检查,消除隐患,成立了一支22人的消防应急小队,随时保持警备状态。防火方案落实后,**亲自带头巡山、宣传森林防火,在**新村的抗旱救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不少群众看在眼里,无不感激地说:“共产党好,还是共产党好哟!”
**,50多岁,老实憨厚,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一个人,每天坚持为群众送水、分水,巡山防火,经常夜里还能看到他的身影。
第四篇:村党支部书记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今春以来,**镇遭受了百年来去冬难遇的特大干旱,**村党支部书记**,一方面要确保全村人畜饮水,另一方面要严防山火,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同志带领新村40余户,200余人积极与旱情作斗争,始终奋战在抗旱的最前线。确保了群众有水喝,无火灾,守住了**村这片净土,深受干部群众的好评。
干旱以来,**上山下山数次。每找到一处新的水源,他不仅与其他工人一道积极修池、挖沟、铺管,还深入到群众家中,帮助他们进行蓄水池的选址规划,以确保蓄水池建设的科学合理。还通过多方协调,组织了5辆车(包括自己家的一辆)给群众送水,早上7点起床,驱车前往**镇与xx县交界处取水,中午才勘勘到家,饭还来不及吃一口,他就亲自为群众轮流分水、维持现场秩序,让农民高高兴兴地把水挑回家。从自从旱情发生以来,每天如此,成为了村子里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对于部分因体弱多病、缺乏劳动力的困难群众,他就发动党员、群众为他们义务送水。受到**同志的感染,该村几个小伙自发的用自己的摩托车、小三轮为一些行动不便的农户无偿送水。自同旱魔斗争以来,他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带动了全村百姓。有人问他,你这样做图啥?他呵呵一笑:图个心安。
**深知森林防火形势的严峻性,多次召开村支两委森林防火动员会,统一思想,组织党员、干部在各重点部位悬挂标语,设立警示牌,并发放宣传单,使其家喻户晓。并组织25名巡防人员,坚持每天24小时分段进行巡山护林,严格检查,消除隐患,成立了一支22人的消防应急小队,随时保持警备状态。防火方案落实后,**亲自带头巡山、宣传森林防火,在**新村的抗旱救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不少群众看在眼里,无不感激地说:“共产党好,还是共产党好哟!”
**,50多岁,老实憨厚,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一个人,每天坚持为群众送水、分水,巡山防火,经常夜里还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常说:“我是一名党员,就要做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
第五篇:新开村抗旱救灾工作方案
新开村抗旱救灾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解决干旱响造成受灾情况,根据八堡乡党委、人民政府有关抗旱救灾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安排部署,结合新开村自身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新开村的农田用水基本情况
新开村辖区12个村民小组1102户4160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2292亩(田100亩),人均耕地面积0.56亩;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辣椒、马铃薯为主。
二、指导思想
以按照八堡乡党委、政府抗旱救灾工作会议为统揽,树立抗大旱夺丰收的意识,从农民丰收、饮水安全、农村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紧急行动起来,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统一安排部署,积极投入抗旱第一线,千方百计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我村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解决百姓饮水,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抗旱措施
(一)加强水池和山塘水库的管理。当前必须对现有的水源组织一次全面彻底的清障管线,确保水流的畅通。实行科学管理,专人负责,合理调配,坚持“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水是生命的源泉,不浪费一滴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抓好池子设施的管理和检修。对所辖池子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检修,确保抗旱期间闸门正常运转,要加强各个设备的守护,杜绝偷盗现象的发生。同时要组织劳力全面清理山塘水库存在的问题,检查田间灌溉水渠,保证渠道畅通。
(三)新建大山水库,加强管理,保障我村蔬菜种植基地供水和辖区内人畜饮水。
(四)广泛动员,全员参与,寻找水源。除向政府申请资金外,要立足自身,积极筹措,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筹措抗旱资金,要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利用各种抗旱工具投入抗旱,为各组解决实际困难和饮水问题。
(五)广泛开展查田补种工作。干部群众要深入田间地土,查看农作物生长和生产情况,有针对性落实抗旱措施。
(六)全力开展抗旱救灾工作。严重受旱田要动员组织群众浇灌救命水,确保不死苗。
(七)要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力量。全面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群众形成全村村民参与抗旱工作的合力和积极性,形成千家万户齐动员、千军万马齐上阵,广泛组织和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抗旱,确保抗旱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四、组织机构
根据乡党委、政府的整体工作部署,为加强村两委对抗旱救灾工作的领导,经村两委研究,成立新开村抗旱救灾工作领导机构,统揽辖区抗旱救灾工作。
组长:杨文久(村支部书记)
副组长:丁西成(村支部副书记)
万礼义(村委主任)
成员:吴杰靳天华杨绍勋朱怀敏杨开友 杨明武
杨明全李正伦梅忠育 李生华 朱明凤 丁远学 陈生文顾荣华邬德胜李昌英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村支委,吴杰同志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抗旱救灾工作是当前最紧迫关注民生的一项工作,是对我们基层广大干部工作作风和执政能力的又一次重大考验。必须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农业生产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要按照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的原则,强化抗旱工作领导责任,紧急组织抗旱工作队深入抗旱一线,有针对性的解决抗旱中的实际问题。
(二)成立抗旱领导小组。针对辖区的旱情,要及时掌握旱情动态,力所能及的解决抗旱期间的各种问题,明确具体职责和任务,做到未雨绸缪,确保抗旱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三)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当前抗旱救灾形势严峻,任务繁重,抗旱救灾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民丰收和农村稳定,务必要把工作做实做牢做好。
新开村党支部
新开村民委员会
二○一一年九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