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明扫墓踏青的注意事项(本站推荐)
清明扫墓踏青的注意事项
安吉农家乐提醒大家
清明小长假正是扫墓和踏青之际,医生为大家安全出游、健康归来提供了一份防病指南。每年清明时节,都会有一些老人、儿童因扫墓踏青而不慎摔伤,因为墓地多在山坡等崎岖不平处,缺乏运动的人易出现关节韧带损伤、肌腱拉伤等情况。郑州三医院骨科主任刘新江提醒,老人扫墓时最好拄拐,若有儿童随去,需看护好。
控制情绪防心病
“清明也是心肌梗塞、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郑州三医院急诊科主任马婉颐提醒,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扫墓时要注意稳定情绪,需带上急救药品,身旁最好有亲人陪伴。
烧纸钱时护好眼
“扫墓时焚烧纸钱会产生烟灰,易对眼睛造成意外伤害。”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侯习武说,烟灰、粉尘入眼,会引起眼部过敏、角膜炎等症状。万一出现症状,要及时用清水洗眼,并到眼科就诊。另外,扫墓时不要戴隐形眼镜。踏青防花粉过敏
眼下正是花粉传播的时期,花粉飘浮在空中,被人吸入体内后,常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腔及全身发痒等过敏症状。医生提醒说,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出游前应带抗过敏的药物,并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患有急性病、身体弱或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尽量少去踏青。
慎吃野菜防中毒
扫墓、踏青后,剜野菜带回家也成为不少人的选择。医生提醒,市民如果误食有毒的或被污染的野菜,要进行人工催吐,并及时送医院诊治。
不空腹,适当添衣物防感冒
清明节前后,早晚温差大,老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很容易患感冒。医生建议,扫墓、踏青时出门不宜过早,不要空腹上路;不要过度劳累,更要注意增添衣物保暖。但“春捂”须有度,春季空气湿度较大,如果“捂”过了头,易诱发中暑招惹“春火”。文章转载自安吉农家乐http:///
Dengcaoji
第二篇:清明扫墓与踏青
一年有很多假期,又一个假期到了。这个假,很特别,是清明节,放三天。以前因为工作关系,一放假,心就慌,担心又浪费了时间。现在却形成习惯了,知道要干什么。要记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又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XX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时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
扫墓与踏青,是清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表象特征,这两者分别体现了清明文化的精神宗教与世俗生活双重特性。扫墓代表着中国儒家慎终追远的祭祀文化传统,带有宗教色彩,因此是严肃的。四川的习俗一般要提前,前几天,老爹与大哥代表我们全家就到祖坟去“挂青”,除草,烧纸,慎终追远;踏青则代表着一般民间敦亲睦族的民俗文化传统,这是一种生活习俗或生活方式,因而是活泼愉快的。清明节的双重特性在古今的文学作品中都有生动的体现。清明节的祭祀是神圣的,是宗教性的活动,祭祀是今人与古人的“通感”,以此证明生命的延续性和神圣性,从而体味到斋明肃穆、慎终追远的“礼”的精神价值追求。而作为世俗性的清明节,则又是人们“凑风光”的故事,是“嘉祥、喜气而又轻松”的。这就是清明文化的二重特征:宗教与世俗。
西方人类学家一般将传统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的“大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小传统”。按此二分法,扫墓所代表的儒家“慎终追远”的祭祀文化属于精神文化层面的“大传统”,而踏青所代表的“敦亲睦族”的节日习俗则属于风俗习惯层面的“小传统”,这就是清明文化的二重含义。这两种文化传统相辅相成,既区别而又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中国清明文化的整体特色。
父亲及老大,代表我们做“大传统”,去扫墓,年复一年,我很少到祖宗的坟前,真的有那么忙吗?试问:一个男人,必须走过多少路,他才可以被称为男人?!一个人得有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哭泣?!一个人要转多少次头,才能假装神马都没有看见?!要有多少尸体,他才会知道已经有太多的人死去?!其实,清明,是个特殊的日子。我心头想的除了自己已经过世的亲人,谁会忘记自己的祖先呢?但,在我心中还有很多与自己一起打拼的同事与兄弟因为各种事故失去了生命离开了我们,还有因为改制失去生活能力的弱势群体放弃了生命离开了我们。我不能装着神马都没有发生,他们已经变成我生命的一部分。这几天,我在做“小传统”,在武汉出差与踏青,住高尔夫球场,连续几天的春雨,窗外广袤的江汉平原早已经是一片郁郁葱葱,油菜地满眼金黄。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还是一派萧瑟荒凉的样子。品来,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万物的生灭的过程是在是太短暂了,太渺小了。为何一转眼,时光飞逝如电?怎样才能让生命之花璀璨而永恒绽放呢?没想到,大自然经过一个严冬的摧残后,它们又重新焕发了活力,枝头的绿意在不经意之间点染出了春的气息。真正的声名姿态应该是在严酷的重压下生命表现出的不可抗拒性,迸发出耀眼的光辉,让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成为永恒,不留遗憾。
在我心里,记得。真的,记得他们,所有的,与我相关的,以及那些不相关的失去了生命的人们。其实一个人,一个人内心的丰盈,是个体对生命的赞歌;而一家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的奔腾不息,更是整个人类对生命的礼赞。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戮力,改变自己,改变世界。我,我们正在做好自己那份工,等我,等我们老了,去天国与他们汇合,一定会交一份唯美的答卷给他们,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宁,得到欣慰。阿弥陀佛!
第三篇:清明时节扫墓踏青作文
清明时节扫墓踏青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时节扫墓踏青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当清明节的时候,就会很多人去祭拜祖先。
这天一早,妈妈就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拉了起来。“阳阳起床了,今天要去做清明。我们要很早去,如果晚一点去的话,人多,车也会多,就会很拥堵。”我一听便很快地穿好衣服起床。我从窗户向外看去,天空上雾蒙蒙的,云变得越来越黑,我感觉要下雨了,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我们一行人便早早地出了门,开车前往贺家山陵园。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车速渐渐慢了下来。我向前一看,只见路上的车排起了长龙,我们只好把车停到比较远的地方。奶奶下车一看,“这么远,我这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婆怎么走过去呀?”我们慢慢地来到贺家山红绿灯路口。看见一些交警和几辆公交车在路口,旁边的喇叭里传来“请坐免费公交车上山,请坐免费公交车上山……”。交警看到我们和其他一起扫墓的人说:“请大家排好队,乘坐免费公交车上山扫墓。”我们觉得特别奇怪,为什么原来没有,而今年却有了呢?是不是为了方便一些老年人呢?往年这时候堵车特别厉害,今年不堵车了。奶奶在旁边一个劲地说:“好啊!好啊!不然我这个老胳膊老腿就走不上去了,谢谢你们!”我们乘车到了贺家山门口,又看见一些热心的志愿者站在门前。一位志愿者阿姨看见奶奶,就走上前,面带微笑地对奶奶说“阿姨,您要不要坐免费轮椅上山呢?上面的路不好走,您需要吗?”奶奶笑着说:“年轻人,你真好,不用不用,我可以自己慢慢走上去,不需要轮椅,谢谢你的关心。”我们慢慢往山上走,整个墓园里空气清新,还看见几位工人在种植树苗。走累了,奶奶就在旁边的亭子里坐下休息一会儿。我们走到了贺家山陵园办公室的旁边,看见一辆救护车正在预备着,防止一些人太伤心而晕倒。我们穿过绿色藤蔓缠绕的长廊,来到爷爷的墓前。我把墓碑打扫得特别干净,我们拿出准备好的祭品和鲜花,祭拜爷爷。
我们下山的时候还是走到贺家山陵园门口乘坐公交车返回。公交车上大家都在说好啊,还是国家的政策好,这种惠民政策深得老百姓的人心哦。
第四篇:清明踏青
气清景明,祈福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从唐代开始,清明节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樱花,起源于中国。据日本权威著作《樱大鉴》记载,樱花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被人工栽培后,这一物种逐步传入中国长江流域、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台湾岛。秦汉时期,宫廷皇族就已种植樱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唐时期,已普遍栽种在私家花园中,至盛唐时期,从宫苑廊庑到民舍田间,随处可见绚烂绽放的樱花,烘托出一个盛世华夏的伟岸身影。当时万国来朝,日本深慕中华文化之璀璨以及樱花的种植和鉴赏,樱花随着建筑、服饰、茶道、剑道等一并被日本朝拜者带回了东瀛。
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白居易诗云:“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以及“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诗中清楚的说明诗人从山野掘回野生的山樱花植于庭院观赏。明代于若瀛的诗中提到樱花:“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唐·孟诜所著本草纲目,对樱的定义为:“此乃樱非桃也,虽非桃类,以其形肖桃,故曰樱桃”。对山樱的释名为:“此樱桃俗名李桃,前樱桃名樱非桃也”。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记忆中的春天,清新温暖,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小溪边嘎嘎叫的鸭子,草地上欢跑的孩子,天空中飞舞的风筝,还有空气中弥漫的花香以及青草的味道……
花,一直以来都是春天最美好的象征。红的桃花,白的梨花,黄的油菜花,粉白的樱花……无一不在风中摇曳生姿,让我们感叹大自然的魅力!
长沙就有一个清明踏青赏花的好去处——浔龙河樱花谷!
扫墓祭祖、踏青、插柳、放风筝、荡秋千、拔河、蹴鞠……
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等等。
第五篇:清明踏青
清明踏青
学校:普定县实验学校
班级:四(1)班
学生:赵誉彬
辅导教师:吴丽娟
联系电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描写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诗句。每逢清明节,人们就要去山上祭奠已故的亲人,在我的家乡,大家都把这样的活动称叫“上坟”。
清明节放假时,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上坟。伴着蒙蒙的细雨,迎着轻轻的微风,闻着淡淡的花香,我们一家人漫步在油菜花丛中,我仿佛就是一只快乐的蝴蝶,挥动着美丽的翅膀,在花间飞舞,尽情地享受油菜花的袅袅清香······
细雨渐渐地停了,清风徐徐,油菜花泛起一轮一轮金色的波浪,艳丽的花瓣儿,伴着清风翩翩起舞,放眼望去,田野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你看,在那不远的小丘上,一朵朵野花正对着我们微笑呢,红的、紫的、黄的、蓝的、白的······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
穿过油菜花的海洋后,我们来到了亲人的坟前,妈妈把祭奠的食物摆放好,同时把纸钱从袋子里拿出来,放在坟前,爸爸则把一串鞭炮挂在离墓冢不远的一棵小树上,然后朝妈妈招手示意,这时妈妈对我说:“孩子,来给你祖父烧点纸钱,待会儿你爸爸放鞭炮的时候记得要走远一点。”说完便把一沓纸钱递给我。忽然,我想起了放假前老师在班队会上说的“文明祭奠”,老师说现在大家都提倡文明祭奠,祭奠时可用鲜花代替放鞭炮和燃烧纸钱,因为传统的祭奠方式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不但容易引起火灾,而且也不环保。是啊,爸爸悬挂鞭炮的小树和小树周围的杂草不就是易燃物吗?离小树不远的地方就有一片树林,要是着了火那该怎么办啊!我再也不敢往下想了,立刻向爸爸大喊:“等等,爸爸!”便三步并两步地朝爸爸跑去。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了后连连点头,微笑着说:“我的女儿真不错,不仅懂得的知识多,而且说得很有道理,那今天我们就响应号召,文明祭奠。”一直微笑着站在一旁听我们爷俩谈话的妈妈这时说话了:“既然要文明祭奠,我们得赶紧去采花呀,你们瞧,这山上的野花开得多美啊!”话音刚落,我们一家就不约而同地向着那些盛开得无比娇艳的野花奔去„„
真是快乐的一天啊!在这一天,我不但欣赏了清明时节的美景,还成功地说服了爸爸妈妈采用文明祭奠的方式祭奠亲人,我相信,只要人人都采用文明祭奠的方式,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将会过得越来越有意义。
教师点评:
小作者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明美景图:蒙蒙细雨,艳丽的油菜花,开满各色野花的小丘······写景生动,让人身临其境,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紧接着又娓娓细说了上坟时劝说爸爸“文明祭奠”并得到了爸爸支持的这件事,倡导大家采用安全环保的祭奠方式,描写逼真,语言朴实却意味深远,整体来看文章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语言准确简练,详略得当,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