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喻新安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中通盘筹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河南一些地方先行先试,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推动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显著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初步探索出一条在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地区加快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社会变革
新型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一般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而形成的人口聚居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质,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新型农村社区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可能性。
进一步解放农业农村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河南农业机械化、组织化、规模化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高,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现已达到71.8%,农业生产方式进入到了以机械化为主的新时代。全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2011年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13000多个,龙头企业6000多家。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或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多种经营。农村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规模养殖户大批涌现。所有这些都表明,河南农业农村生产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内在地要求突破现有生产关系的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激发农业农
村发展的活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就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变化而对农村生产关系作出的重大调整。
农村人口大省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河南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仅为40.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有效激活农村社会发展要素,使6000多万农民群众到2020年与全省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这是河南推进现代化面临的重大课题。传统城镇体系只包括大、中城市和县、镇四个层级,而把人口众多的农村排除在外,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河南省九次党代会提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的新思路,并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实现了对传统城镇模式的重大创新。新型农村社区位居城镇体系的末端,第一次把城镇规划、城市文明及社会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让农民直接感受现代生产生活方式。
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迄今为止,河南仍有6000万人口生活在农村,人力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把千百万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序地进入二三产业,可以释放出发展生产、创造财富的巨大潜能。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是把千百万农村人口从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束缚下解放出来的过程,是引导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另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目的是让农民也能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客观上要求改变以原始自然村落为基本单元的做法,把城镇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考虑。
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战略基点。从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要有一个能使农村与城镇相对接的结合点。河南有4.7万多个行政
村、18万个自然村,采用向自然村落“撒胡椒面”的办法,即使每年投入更多的钱,也很难取得明显成效。现在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单村整治效果不明显。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既能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提升农民生活品质,还能提高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生活方式的形成,先前那种以血缘宗亲为纽带的村落社会将逐渐消解,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法制健全、进步向上的社区生活环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构建不同于传统行政村的新的社会管理体系。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经验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突破了过去单纯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单向的支农强农模式,探索出第三条城镇化道路,即农村的就地城镇化,使农民不必进城,而是通过进厂、进社区来享受城市文明。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变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河南省委省政府敏锐地发现了农村干部群众这一创造的意义所在,及时加以总结、提炼和指导,各市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坚持“不从农民手中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近年来有些地方在“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口号下,在农民的土地上打主意,从农村挖取城镇建设用地,让农民以自己的财产权益去换取基本公共服务。这种做法损坏了农民群众利益,是不可取的。河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恪守“不从农民手中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的理念。坚持群众自愿原则,积极引导,不强迫命令,不强制拆迁,不让群众吃亏,着力破解建设中的规划、土地和资金等难题。特别是在承包地和宅基地问题上,注重保障农民权益,把整合节约出来土地的增值主要用到农民身上,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
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兴建“百年农村社区”。河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本着“一代人建房、几代人居住”的原则,规划设计一步到位,结构上注重合理,外观上注重艺术,配套设施上注重完善,理念超前,布局科学,设计新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既经济又节省土地,与农民过去旧宅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些群众说:“以前是一辈子盖三次房,现在是盖一次房住三代人”。这些全新的建设理念,在农村发展史上无疑是一场革命,是转变发展方式在农村的集中体现。
坚持“三个尽量靠近”,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三个尽量靠近”,就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尽量靠近城市,尽量靠近中心城镇,尽量靠近产业集聚区。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地配套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河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科学规划,尽量将城郊村、镇区周边村、远离产业集聚区的村合并靠拢到城、镇和产业集聚区附近。“三个尽量靠近”,包含了基层干部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体现了发展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满足群众多方面需求的务实精神。坚持用城市思维和办法谋划和解决农村问题。与传统的无规划、无设计、无基础设施、自然分散、建设无序的自然村落相比,新型农村社区内不仅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各类基础设施基本齐全,而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网点、金融邮电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可以保证农民现代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新型农村社区不仅追求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且致力于社区公共服务的完善,促使城市文明加速向农村延伸。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用城市思维和办法谋划和解决农村问题的有益探索。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几点启示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保护农民群众权益。河南的探索告诉我们,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
设主体,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做任何越俎代庖的事情。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践中,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致力于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尤其要依法保障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路。河南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中秉持一个理念,就是对一部分条件具备、群众自愿的传统农村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着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把千百万农民从小块土地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束缚下解放出来。河南的实践启示我们,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创造适合本地情况的统筹模式,赋予统筹城乡发展以新的内涵。
大胆探索,善于创造,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课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质上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实践。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情况千差万别,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一定要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用鲜活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执笔:喻新安 刘道兴 闫德民 任晓莉 李怀玉)
第二篇:新建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七堰社区总体规划容纳800余户,4000-6000人,规划总投资约1.6亿元。社区建设实行一次性规划,分期建设。I期(A、B区)规划建房88户,重点安排七堰、新铺、小沟、金鸡四个村75户三无户、倒房户。Ⅱ期规划建房312户,重点安排七堰、新铺、小沟、金鸡四村危房户和受地质灾害威胁户入区建房,现已分为D、E、F三个区域全面开工建设。Ⅲ期规划建房400户,主要靠发挥社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辐射带动作用,吸纳周边群众搬入社区居住。
七堰社区规划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以彻底改变山地危居为目标,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以陕南移民搬迁实施为契机,实施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把安置建房、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主导产业、规范服务等同步实施。着力打造建设新社区,让农民集中居住,发展新产业,让农民持续增收,培育新农民,让农民充分就业,配套新设施,让农民享受均等资源,实施新服务,让农民民主管理。为了确保社区建设能够稳步顺利推进,镇党委、政府采取五个方面措施。
1、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七堰社区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政府主导,群众参与,自力更生”的建设理念。社区建设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代民作主,让安置群众全程参与建房政策、规划设计和户型选择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完善基 1
层治理机制,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深入做好群众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依靠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村民自治解决社区建设中各种疑难问题。
2、规范程序,统规联建。七堰社区建设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设立自治建设管理机构,落实统规联建方案,社区建设采取“四统一”,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外观风格,统一户型布局,统一建设管理,社区房屋建设采取农户自愿申请,村组审核公示,社区建设管委会审批。建房农户向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申请入区建房,书面委托建房程序,合理选择房屋户型,按期缴纳建房资金。按照入区建房户的申请、户型、委托和资金汇总情况,社区建设管委会依据总规布局和社区建房程序公开招标确定各项工程承建单位,从而确保了社区建设能够顺利有序进展,确保了社区的风格、质量、进度。
3、项目捆绑,整合资源。七堰社区建设主要内容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工程、配套服务设施三大类:房屋建筑工程资金筹措结合移民搬迁政策补助、贴息贷款扶持的同时正确引导农户多方自筹,资金仍有不足的政府积极与金融部门协商借贷指标,金融部门深入实地考察,村组干部配合连带担保,农户自行完善借贷手续,落实有息借款弥补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各相关部门落实捆绑项目,利用整合结余土地,在政府主导下探索走市场开发之路筹措建设资金;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各职能主管部门项目支持,结合社区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优惠合理的土地政策吸引配套服务部门入区建设服务机构。通过各级各部门捆绑
项目的支撑和扶持,社区建设的规范和管理,配套完善的服务和机构,优惠合理的政策和机制,有效的激发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建设。
4、因地制宜,产业同步。为实现安置农户“搬的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实施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充分考虑农民集中安置后,从农民身份、居住环境、生活习俗、致富增收、服务方式等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我镇在实施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时,把搬迁集中安置与主导产业建设同步规划实施。社区建设同步规划了农业主导产业,逐步打造出“1234”的产业发展增收模式:一是建设一条绿色景观长廊。依托七堰沟地质灾害治理绿化七堰沟防洪河堤,形成一条绿色观光长廊;二是扶持建立两大龙头大企业。依托地域和资源优势扶持两大龙头企业,即茶叶精加工企业和规范化无公害养猪厂;三是打造三个千亩示范园。在社区周边规划新建优质高产示范茶园3000亩,全力打造1000亩精品示范观光茶园,改造原有低产茶园2000亩,依托七堰自然地域资源新建1000亩核桃园,依托七堰沟灾害治理和水土治理将七堰沟两山栽植1000亩樱桃园;四是培育发展四项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扶持发展设施蔬菜300亩,散养殖示范户300户,农家乐30户,从业人员达300人,技能培训转移就业300人。依托七堰社区优美的自然风光、特色的规模产业、独特的陕南民居、完善的基础设施、优雅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精心筹划建设以“观七堰自然风光,游七堰花园社区,饮七堰富硒绿茶,品七堰农家菜肴,购七堰农副产品”为卖点“七堰一日乡村
游”。
5、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七堰社区规划建设是实施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的样板,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示范点。从科学决策、勘测选址、土地征占、规划设计、开工建设、有序推进、初具规模,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作用和群众积极参与。特别是实施集中安置,土地占用,统规联建,抽号分房都需要群众观念上转变、思想上理解、行动上支持、建设上参与。对此,我们以科学规划选址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绘就宏伟蓝图引导群众看到希望,各级领导重视引导群众增强信心,耐心细致宣传引导群众理解支持,科学制定政策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出台产业政策引导群众自我发展,创新服务方式引导群众民主管理。自社区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土地被征占农户的理解和支持,入区建房搬迁农户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稳步有序推进。
第三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发展战略,把城乡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采取有力措施,整体推进城乡社区建设。2007年,完成了中心城区城市社区网格化布局,奎文区等4个单位被表彰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2009年,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诸城市等8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
强化组织领导,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城乡社区建设问题,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潍坊市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标准》、《潍坊市农村社区建设考核办法》等文件,对城乡社区建设模式、功能定位、建设标准、考核奖惩等作出明确规定。市县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将城乡社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检查,半年一观摩点评,1
强力推进。建立起以财政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机制。全市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276个,卫生服务中心1234个,计生服务室1149个,社区警务室1254个,慈善超市1276个,图书电子阅览室1206个,室内外文体活动场所163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451个。城乡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平均面积达627平方米,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8%。
探索创新发展,构建城乡社区建设新模式。积极适应城乡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广大居民群众的新期待,着力解决城乡村居规模小、分布散、投入难、发展难、社会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在城市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在农村推进“多村一社区”建设模式。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就是以主要干道和街、路、巷、河为界,以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纽带,整块调整和划定社区,呈网格状分布,平均规模达到3000户、10000人,形成无缝隙、全覆盖、整齐划一的社区地域和空间架构体系。农村“多村一社区”模式,就是遵循地域相近、规模适度、利于资源整合、方便群众生活,以2公里为半径,农民步行前往社区服务中心不超过30分钟为原则,将5-8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选择一个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班子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村作为中心村,形成“2公里〃半小时”社区服务圈。农村社区不是一级行政组织,功能定位是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社区内涵,推动城乡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深化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倡树“民需我帮、民困我助、民呼
我应”的社区服务理念,全面实施温馨细腻的亲情式服务,创建社会治安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社区服务健全、精神文化丰富的和谐社区。二是积极推进城乡集体产权改革试点。把城乡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从原村(居)委会中剥离出来,折股量化到人,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组织。三是加快推进“合村并点”。通过加强社区中心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采取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等手段,引导、鼓励和吸引社区群众向中心村聚集融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完善三个体系,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和自助互助服务的有机衔接。将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推行信息采集、首问负责、事务代理、限时办结等制度,实施“一站式”服务。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支持社会力量进社区兴办便民服务项目,全市建立社区便民超市1112个,农资超市980个,农机维修点874处。积极开展群众性自我互助服务活动,实现共驻共建,注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2700个,发展社区志愿者10万余人。二是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和社区民间组织为补充的社区组织架构。在规划建设城乡社区中同步建立社区党组织,推行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直接选举,不断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合作组织、公益性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为主体、社区代理员为补充和社
区志愿者相辅助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人,一人多岗、一岗多责。采取政府买岗、公开选聘的办法,落实“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多渠道选配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社区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报酬按一定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实现党的领导、政府行政管理和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强化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居民会议、财务事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制度,推行社区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
注重实践效果,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我市城乡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破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二是加快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融合。三是推进了城乡基层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四是促使政府职能和工作重心向社区下沉,促进了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五是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潍坊市民政局 董德才)
第四篇:汉滨区统筹城乡发展集镇社区建设规划
汉滨区统筹城乡发展集镇社区建设规划
(2011-2020年)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增创新优势,推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依据区委、区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安排,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汉滨区是安康市中心城市所在地,全区总面积3643平方公里,辖30个镇、4个办事处,全区户籍总人口1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中心城市规划面积140平方公里,辖4个办事处及关庙、张滩、吉河镇部分村,现已建成面积29平方公里。全区30个镇总面积3476.4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集镇现有人口20万人,集镇建设面积34.4平方公里。
二、汉滨区统筹城乡城镇社区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基本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机制,不断缩小城乡差别。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增强中心城市带动承载能力,打造恒口宜居新区,加快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综合优势明显的中心镇,重点建设新社区,有序推进布局调整,加快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中心城市、恒口新区、中心镇、新社区”四级城镇体系。
(二)总体目标
树立全域理念,按照“112040”(1个中心城市、1个新区、20个中心镇、40个新社区)的区域布局,以中心城市、恒口新区为龙头,以中心镇为纽带,以新社区为基础,完善城镇体系,形成城镇体系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活环境良好、产业布局科学的新型城乡空间布局体系。2011-2020年,全区搬迁30万人,其中进入中心城市5万人,迁入20个中心镇15万人(恒口集镇迁入5万人,20个中心镇集镇迁入10万人),迁入40个社区10万人。到2020年,建成集镇面积15平方公里、集镇集聚人口10万人的恒口新区;建成集镇面积52.4平方公里、集镇集聚人口25万人的20个中心镇;建成面积18平方公里、集聚人口10万人的40个新社区。进城及集镇社区集中居住人口达50万人。城镇、社区聚集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0%左右。
近期目标:一年开好局。2011年,全面启动20个中心镇建设,完成中心镇集镇建设规划;重点抓好五里、茨沟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恒口永丰社区、晏坝中心社区、茨沟老庄社区、双龙新华社区、沈坝中心社区等集镇社区建设;启动安乐、松坝、七堰、花园、朝阳、余湾、红霞、南溪、阳晨、河西等10个一类社区建设,确保完成七堰社区一期工程;以陕南大搬迁、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项目为支撑,搬迁2万人进镇入社区,为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中期目标:五年大发展。到2015年,基本形成“中心城市、恒口新区、中心镇、新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建成中心城市44平方公里,集聚人口45万人;恒口新区建设初具规模,新区集镇集聚人口8万人以上;20个中心镇建设基本达到设计规模,集聚人口达到19万人;建成10个一类社区、10个二类社区,社区集聚人口达6万人。城镇社区集聚人口7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
远期目标:十年大跨越。到2020年,全面完成城镇社区建设任务,完成5万人进入中心城市居住,建成15平方公里、10万人的恒口新区,建成集镇集聚人口25万人的20个中心镇,建成集聚人口10万人的40个新型社区,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经济实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基本持平,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70%,基本建成惠及全区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基本同质化。
三、统筹城乡城镇社区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
统筹城乡城镇社区建设规划是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规划,进而对城乡发展空间、生态环境、人口聚集作出统一的布局安排。在空间地域上体现三个集中,即居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工业向城镇工业区集中,农田向适度规模化经营集中。
(一)区域整体发展的原则。城镇与乡村是一个在发展中存在着整体关联性的区域,要使汉滨区由一个城乡混杂发展的综合体逐步演变为城乡有机结合的整体,强调区域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城乡空间发展的整体性,同时处理好发展上的时序关系。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对于提高城乡空间布局的科学性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并影响着城乡未来的发展。发展的持久性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应充分考虑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和再生能力,具体表现为控制城镇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采取集约的空间增长模式。
(三)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适应人性化的需求,处处着意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要大力优化人居环境和区域、城镇空间形态,配置完善生活服务设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需求,注意在经济、社会、生态之间找到平衡。
四、统筹城乡城镇社区建设空间布局规划
2011-2020年,按照“112040”布局,合力建设中心城市,强力打造恒口新区,全力推进中心镇,重点建设新社区。
(一)强力打造恒口新区。
以现有集镇为中心,以两河四岸为支撑,拉大城市骨架,打造恒口陕南宜居小城市、安康中心城市的副中心、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到2020年,恒口建成集镇面积15平方公里、聚集人口10万人的新区。
(二)全力推进中心镇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扎实推进集镇建设。围绕集镇建立中心社区,完善中心社区配套功能,扩大中心镇建设规模,重点建设五里、关庙、张滩、县河、瀛湖、流水、大河、茨沟、中原、洪山、石转、大同、双溪、沈坝、大竹园、晏坝、吉河、早阳、双龙、谭坝等20个中心镇。到2020年,集镇平均聚集人口1万人以上,全区中心镇集镇聚集人口25万人左右。
(三)重点建设新社区。
按照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基础设施配套的原则,建设叶坪、紫荆、牛蹄、新坝、田坝、共进、石梯、关家、坝河等集镇中心社区和农村新社区40个,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农民住宅,引导农民向集中化、城镇化发展。到2020年,新社区聚集人口达到10万人。
建成10个一类新社区。到2020年,一类社区平均聚集人口4000人以上。具体社区规划如下:
⑴恒口镇安乐社区;⑵五里镇花园社区、⑶朝阳社区;⑷江北办阳晨新社区;⑸建民办河西社区;⑹县河镇红霞社区;⑺大竹园镇七堰社区;⑻瀛湖镇南溪社区;⑼谭坝镇松坝社区;⑽张滩镇余湾社区。建成30个二类社区。到2020年,二类社区平均聚集人口2000人以上。具体社区规划如下:
⑴关家中心社区;⑵石梯中心社区;⑶田坝中心社区;⑷坝河中心社区;⑸新坝中心社区;⑹紫荆中心社区;⑺共进中心社区;⑻牛蹄中心社区;⑼叶坪中心社区;⑽恒口镇新合社区;⑾运溪社区;⑿五里镇李湾社区;⒀富强社区;⒁大同镇香山社区;⒂茨沟镇东镇社区;⒃瀛湖镇玉岚社区;⒄洪山镇元坝社区;⒅双龙镇龙泉湾社区;⒆中原镇马坪社区;⒇双溪镇先锋社区;(21)大河镇庙梁社区、(22)流芳社区、(23)关坪社区;(24)吉河镇高水社区;(25)沈坝镇元滩社区;(26)流水镇学坊垭社区;(27)早阳镇前进社区;(28)石转镇永坪社区;(29)张滩镇田湾社区;(30)关庙镇徐岭社区。
(四)整合农村居民点,建立新村。在加快农民向城镇社区转移的同时,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构建人口相对集中、集约利用土地、方便生产生活的农村居民点,建立新村。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编制,引领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编制集镇建设和新社区建设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确定本区域内空间规划框架和基本格局,确定土地利用、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建设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城乡空间一体化有序发展。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对在集镇落户的农民,逐步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完善社保政策,提供同等的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确保进城镇及社区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业”。
(三)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推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的强大合力。各相关部门要做好城镇、新社区建设的业务指导和监管,制定项目配套扶持捆绑办法,多方积极筹措资金,推进集镇及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用地管理,做好土地的节约利用,形成推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的强大合力。
第五篇:城乡统筹发展
关于社会管理的思维创新与路径
社会管理与群众利益有着内在的相关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公权力与群众的关系。“党建统领、社会协同”其内在的机理是处理好预算跟服务的关系,社会管理格局中的四大要素问题在于其结构关系,新时期的党群关系要处理好党委与公众的关系、党委与政府的关系,在加强社会管理中,党的各级组织要贯彻群众路线,客服官僚主义,发挥统领和协调各方利益的作用。要矫正各级权力的滥用,防止社会过渡分化,新时期的社会管理要重视公众参与的新特点,正视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参与政府动员与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功能,通过培育自主性的社会组织,整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加强社会自治和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具有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急剧的社会转型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此,在多元的社会治理格局中,需要培育社会力量,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上,一方面需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在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另一方面需要了解社会需求,加强社会管理的主题能力建设。同时,需要在组织、体制、机制上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保障。
改善党群关系与社会管理创新密切关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与社会规范、价值变迁在进一步催促社会管理加速,时空压缩使得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国家300年的发展,在正面发展效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诸多社会矛盾等负面效应。当单个或是局部是正确的要素合成后可能是错误的结果,合成腐败即是一类,当前各地贫乏的群体性事件即是集体无意识的多重叠加,因此需要加以重视研究,通过改善新时期党群关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