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由桐岗村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由桐岗村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2011年1月20日至22日,由我和另外两名同学组成的新农村考察团开始了为期两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活动。我们此次考察的地点是位于粤北山区的连平县桐岗村。桐岗村位于连平县的东南部,靠近东江,地形以盆地丘陵为主,较为平坦,耕地面积较广,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自然村。众所周知,粤北山区是广东省主要几个贫困县的分布区,是广东省少数几个起步较晚、发展滞后的地区之一,同时又因其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丰富而被称为粤北生态屏障。因此,以桐岗村为例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以了解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是比较适合的。
我们此次考察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了解基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做法,近几年来我省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具体成就,以及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解决和加以完善的问题,以为我省乃至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二是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传播科学文化和现代文明,并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三是进一步深化“三下乡”活动和“四进社区”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扎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四是弘扬大学生精神,树立崭新的大学生形象,密切大学生与地方的交流,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1995年,隶属于连平县的大湖镇正式划分为大湖镇、三角镇和绣缎镇三个行政镇。其中,隶属于三角镇的桐岗村也于此时开始正式设立村民自治委员会,开始了村民自治的新里程。近几年来,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以及在广东省政府的“和谐农村,幸福广东”政策号召下和在各级党委、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桐岗村委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思路的指导下,桐岗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革发展大潮,使得桐岗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我们通过采访桐岗村村委书记了解到桐岗村为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采取的做法是:
一、加强班子建设,增强领导核心的竞争力、战斗力。
引导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村“两委”班子是核心。为建好领导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村“两委”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工作运行程序,先后制定了《党支部议事规则》、《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和《民主评议干部、党员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通过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不断增强村“两委”和广大党员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通过深入推行为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初步形成了“主要干部抓全面、一般干部管一片、党员干部搞创建”的工作机制。经过几年时间,桐岗村“两委”的工作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
二、科学制定规划,认真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在充分调研科论证的基础上,以及在珠三角实施“腾龙换鸟”迁移工业到山区的大背景下,依托三角镇新建成的工业开发区,桐岗村制定了开发现代农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发展集体产业的三步走战略。在实施现代农业而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工业园区大量招工的前提下,村委会积极鼓励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确保桐岗村到十一五规划结束时人均收入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全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全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文教设施齐全,自来水普及率高环卫设施齐全,实现路、水、有线电视和电话“五通”,把桐岗建设成为粤 1
北的新农村建设典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桐岗村委紧紧围绕大规划、精心设计小规划,走好三步路,确保预定目标和计划能够顺利完成。
三、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是主体。为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桐岗村委计划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村“两委”积极利用村务公开栏和政策宣传栏等形式,以过去发展缓慢的教训和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景教育激励广大的党员干部,激励他们早发展、快发展、争发展,积极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村“两委”不断提高群众的发展能力,紧密结合桐岗村的农业以及镇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培训村委的富民政策,努力培养农民的就业技巧,激励农民群众实现双就业,以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四、创新工作举措,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推进新农村建设,上面的优惠政策有了,外面的支持资金多了,而人才缺乏便成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为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增强桐岗村未来发展的后劲,村委会不断拓宽选才用才的视野,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响应国家的大学生村官的计划和号召,积极引进大学生人才,有力的推动了桐岗村的发展,为增强桐岗村的发展后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努力,桐岗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加快发展的内在潜力和后发优势已逐渐显现,新农村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里安装了数字电视、有线电视和自来水,修建了村内水泥路,并于贯穿村内的S230省道相连,交通快速便捷,;新建了村卫生服务中心和农贸市场,村级活动中心和信息综合服务站也已基本修缮完毕,桐岗村小学也完成了扩建和修缮的一系列工作并重新投入使用。
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近几年来,桐岗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一年一个台阶:2007年桐岗村民的人均收入是5520元,略超广东省农民人均收入;而到了2009年则达到了7050元的新台阶,比2007年的人均收入增长了28%,年均增长近八百元。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新修建的楼房。
四、文文明乡风悄然形成。通过开展文明户评比等活动,使得广大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与以往相比,不和谐、不团结的声音少了,早发展、快发展的意识强了,村民对桐岗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愿景和坚定的信心,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乡风悄然形成。
目标无止境,奋斗无穷期。我们从桐岗村的领导班子那里了解到桐岗村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村相比、与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美好愿景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群众思想的转变还不到位,“小富即安”的思想、依赖外部的心理和只看眼前的行为依然存在;二是农业生产条件依然落后,尚不具备预防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农民增收渠道不广,距离生活宽裕还有相当的差距;四是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产业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运作困难;五是住房改造、道路硬化、环境美化等工作由于受资金不足的制约,整体进展相对缓慢。
桐岗村的领导班子也明确的表示,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到来之际,也便是桐岗村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之时,我们将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风斗精神,实事求是的和谐求真精神,敢为人先的突破创新精神”,鼓足干劲、踏实地、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各项工作,为实现桐岗村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下一步他们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和深度。村委会将结合区域分布的特点,重新调整组织设置,划分若干支部,并通过明确职责分工,使桐岗村各项工作的运转效率更高;同时,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和宣传引导工作,加大思想解放的力度和深度,使广大党与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观念更加符合桐岗村未来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是继续引导村民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火蒜、花生、荷兰豆以及油茶和水蜜桃等高效高产的地方特产的种植面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出效率。
三是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具前期的土地调查显示,农民普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也愿意由村里组织进行土地整理。村委会将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争取外部支持,对土地进行集中整理,改善道路、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展望桐岗村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未来的桐岗村应该是一个新农村的面貌:生产有了很好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很宽裕,村里的村容很整洁文化生活很丰富。
在调研考察期间,我们考察队的队员利用空闲时间将提前准备好的关于党的十七大的材料分发给村民代表,向他们仔细的解读十七大的纲要,并向他们介绍了一些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法规。
两天的社会实践很快就结束了。在这期间,我们收获最多的就是,要学会如何去看新农村建设,如何去做信浓讯建设工作,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的,这也是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循环中不断完善的。同时,也更加让我体会到了农民群众的艰辛,而这种真切的体会,让我明白了:大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干劲,会当凌绝顶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需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第二篇:达桐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达桐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历史任务,新农村的一个“新”,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建设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举措和新决策,凸显的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也是农村振新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希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三农问题也倍受关注,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三农问题的阐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三农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会议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前几年农业直接补贴税的发放更是体现了中央关于三农政策测的具体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这二十个字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和谐的新农村。
一、调查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特别是我村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通过走、访、实地考察本地的农村现状,并对比乡村建设后的差别,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别所在。
二、调查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召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有着许多过去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和新的机遇。
(一)在物质条件方面,当前我国逐渐增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使我国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二)在政策环境方面,最近几年中央的支农政策力度在逐步加大,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有利的支农措施,(三)在社会氛围方面,凝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村的发展不仅是农民的愿望,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四)在农村自身方面,农村建设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开始改善,一些地方积累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所有的这些主客观因素都表明,只要能抓住新机遇,加大推进力度,新农村建设就一定会取得较大进展,三、调查内容我家乡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双城镇达桐村,是一片广阔的平原,适合发展农业,本次暑假社会调查,我调查的是我们达桐村,下面分类介绍本次调查中获得的信息:
(一)农业:民以食为天,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农业都在其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们这个村地处甘肃北部,原本降水适宜,但因考虑到靠近民勤(中国最干旱的地方),为了温家宝总理的一句“绝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几年大力节水,重点治理石岩河流域,为民勤节水,所以相比以前旱了一点。这里的主要作物为植种玉米,小麦,副作物有大豆,油菜,向日葵等,还有独具特色的日光温室,除日光温室可以常年耕作外,别的都是一年一耕。
(二)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历来是国人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农村人口多,义务教育的责任也比较重,本村村民也较重视教育问题,随着农村里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转变,更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调查的村民中大部分认为让孩子上学是一个较好的出路,应全力支持孩子的学业,同时,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这里的中小学办学能力不断能增强,硬件,软件不断完善。但大多数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去,从此告别农村,很少有人在出去掌握知识后,选择对农村做贡献,甚至在选择知识上避开农业。这样不仅在农村教育上产生了障碍,而且深层次的对农村经济,农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三)经济有人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农社,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参与。新农村建设不但是知识分子倡导的社会改良和实验,不但使农民的一种自发行为,也不单是政府的一厢情愿,发挥政府,社会,和农民三方面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工业反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等,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鲜明的时代特征。经验告诉我们,既要看农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大量转移的必然性,也要看到农业兼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退化的严重后果,那些大量输出劳务的村落里。显现的凋敝现象足够我们警惕,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迫在眉睫。
(四)医疗:医疗对农民特别是对经济不宽裕的农民来说曾经是一个十分承重的负担,以前不少农民存在“小病不想看,大病不住院”的想法。但自从有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后,我村农民只需交二十元,就可以在以后的医疗过程中报销 %60以上,每个农民对此政策都大加赞赏。
四、本村新农村建设后的总体经济情况
(一)经济发展:在2005年前仅靠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的全部来源,但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大城市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二)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糠,煤。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
(三)物质生活: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是土木构成的房屋,用的是蜡烛,煤油灯照明。走亲访友,上街的人大部分是步行,还有小部分人骑自行车,极少数的人用噪声大,污染大的摩托车,出门走的是泥泞路,家中电器设备也是少了又少,全村只有少数人看过黑白电视机,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房屋大部分都是钢筋水泥砖瓦房,房中的装饰和城里人不相上下,交通更不用说,村村通的是柏油水泥路,路上自行车多如牛毛,摩托车更是家家都有,在农村,几乎%95的人家都有电视机,DVD,电冰箱等电器设备也在农家是常见的,特别是电话手机等联系设施,家家都有,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一个“新”字。
(四)问题和不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面貌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主要体现在:1,思想认识存在误区。一方面,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少数领导并没有把精力放在研究新农村建设上,许多时候是表面东西多,实际做到的少。另一方面,农民主体作用没有真正发挥。许多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市政府的是,认识不到自己应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一些惠及自身的项目存在依靠政府投入的问题,不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投工投劳,等靠要思想严重,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没有树立起来,出现上头热,下头凉的现象。2,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当前都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放在“村容整洁”上,而对村风文明投入甚少,绝大多数农民素质不容乐观,一方面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不足,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3是发展生产方法不多,我村农业总体上是粗放生产,加工生产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种只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不是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不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功能单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政府协调成立的多,农民自发组建的少。
五、总体上来说,通过此次社会调查,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了更强的信心。同时,我国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在思想上要有长期打算,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制定目标上要把握关键,在工作开展上要有重点,同时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职能部门上下联动的方式,一定能促进我村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
第三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xx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提纲
xx村党支部 xx村委会
(~年3月30日)
各位领导:
按照市、县通知要求,现将我们xx县xx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xx村是蒙古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由xx和xx两个自然屯组成,xx镇阿木塔旅游景区座落在境内。总幅员面积120282亩,其中耕地13933亩、草原28342亩、水面43007亩、林地35000亩(成材林21000亩,村集体拥有成材林10000亩)。全村总农户365户,总人口1371人,其中:蒙古族人口987人,占全村总人口72%,青壮年劳动力787人。~年,全村农业总产值810万元,人均纯收入3400元,其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2200元,占人均收入的65%。现有1000平方米奶站1处,千立方米以上青贮窖3个,村畜牧综合服务室1处; 654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和青贮收割机各1套,双轴灭茬机1台;抗旱大井9眼,小井78眼;全村外出务工人员87人,年人均创收3500元。
二、发展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我们确立了“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行土地连片种植;扩大林业生产,提高种植业生产效益;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业,加快劳动力转移,拉动第三产业快发展。通过推进各业生产,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广大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年重点建设项目情况
一是引优汰劣,优化奶牛种群结构,计划外购优质高产奶牛110头,促进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
二是建2个1000立方米青贮窖,购置大型农机具5台(套),提升东兴青贮合作社服务水平。
三是组建奶牛合作社,奶站安装机械榨乳设备。
四是加强抗旱保收田建设,打中深井35眼。
五是做大林产业,退耕还林1000亩。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木材加工企业,转移劳动力50人。
六是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引导村民参与旅游经营项目,组建旅游服务队。
七是新建环保节能房20所,力争完成40所。同时建成两个大型沼气池,入户率达到40%。
八是打通村内主干道硬化3100延长米,绿化街道2000延长米,主街道安装路灯20盏,修建排水沟5000延长米。
九是安全饮用水入户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0%,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80%。
十是组建文化大院,具体建设图书室、活动室、体育场及卫生所等群众公用基础设施。
四、当前工作推进情况
(一)深入宣传发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营造~氛围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及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同时充分利用村里的广播、宣传条幅、标语口号、宣传单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使广大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人翁、主要角色、主体作用意识已经形成。目前,我村已发送《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400余份,悬挂横幅12条,书写永久性标语10条,召开全体村民大会2次,村民代表会、党员会4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方式,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新农村建设~先行的目的。
(二)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壮大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
我村的主导产业是畜牧业,人均来自畜牧业的收入22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5%。目前奶牛存栏1124头,年交售鲜奶2100吨,商品奶收入350万元,人均占有鲜奶量达1.53吨。围绕畜牧强村,今年重点做好这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卖次买好,优化和扩张种群。今年,通过信用社贷款、扶贫资金支持和农民自筹等方式帮助村民外购优质高产奶牛110头,以进一步优化种群质量,提高奶牛单产,加上自繁,全村今年奶牛存栏可达1350头,同比增长20%。现已报名外购奶牛户达130户。二是组建奶牛合作社,做大做强东兴青贮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全村畜牧业合作化水平,加快该产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奶牛业高效稳步壮大,我们村积极发动和组织奶牛户以多种形式参与,共同组建奶牛合作社。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东兴青贮专业合作社,并积极组建农机合作社,外购大型机械5台,新建1000立方米青贮窖2个,通过反包倒租的形式,以每亩260元从农户手中包回四块耕地800亩,用于连片种植青贮,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并可就地转移劳动力30人。三是全面普及舍饲精养,加大技术指导和投入力度。我们全面推广庭院种植紫花苜蓿,引导奶牛户科学饲喂,提高产奶量,计划平均单产达到4.5吨以上。四是改进奶站榨乳条件和环境。随着进站奶牛数的增加,人工挤奶已受到较大制约,今年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并协调伊利公司,为奶站上机械榨乳设备,还想办法解决奶站排污问题,以更好地促进奶牛业发展。
(三)着眼改善基础条件,加强抗旱保收田建设
今年,我们将通过群众自筹与水务部门的项目支持,加强抗旱保收田建设,新打中深井35眼,加上原有喷灌设施,确保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0%,提高亩产量。目前,在市、县水务部门的支持下,35眼抗旱井已全部落实到具体农户和地块,根据井位、地块,农户按照自己的耕地面积按亩分摊井下及井上配套设施所需资金(经走访农户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已经一致通过),现已筹集资金21万元,推进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发展多元林经济
我们xx村土地贫瘠,大部分是沙土地,人均占有耕地不到10亩,每亩收入不到200元。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利用好镇政府无偿提供苗木的优惠政策,我村计划3年内退耕还林4000亩,今年计划退耕还林1000亩,同时搞好林粮、林药、林草间作,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目前造林工作已做到了地块、苗木、农户“三个落实”,本着“早启动、快推进、保质量”的原则,我们将利用从现在开始的半个月时间集中搞会战,抢抓农时,完成造林任务。此
外,我村有3.5万亩林地,现有成材林2.1万亩,其中村集体拥有成材林1万亩,为了发挥好这项资源优势,我村今年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建木材加工厂,现已与大庆私营企业经营人于明达成协议,建木材深加工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0个。通过上述多种渠道,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五)坚持旅游与劳转并重,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在我县享有声誉的阿木塔杏花岛旅游区在我村境内。为了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我村今年将购入旅游快艇2艘,组建一支20人的旅游服务队,增设勒勒车、射箭等传统娱乐项目,并为游客提供骑马服务和赛马表演。同时,加大就地转移和向外转移劳动力工作力度,计划今年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劳动力260余人,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六)利用好建房补助政策,鼓励群众多建环保节能房
今年,按照我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在市、县包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入户走访、宣传政策、强化激励等措施,坚持自筹为主、补贴为辅的原则,积极推进环保节能房建设,努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年内我村将确保建设20所,力争达到40所。目前,村里已收到建环保节能房申请55户,并将进一步增加。
(七)着眼改进村容民俗,加快公益设施建设
按照建设新农村以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这一原则,我们在积极组织群众出工的同时,努力争取市、县包扶部门的大力支持,搞好公益设施建设。今年将建设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村文化大院,硬化4500平方米,绿化200平方米,新建、翻建房屋10间,配备图书室、文化室、体育场、卫生室等场所和设施,集学习、娱乐、休闲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文化大院,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我们已开始实施柴草粪堆出村,现已规划确定了4个具体的柴草粪堆堆放点,并指定专人管理,4月15日前全部完成柴草粪堆出村,大力整治村屯环境。
(八)强化村民自治意识,塑造农村新风尚
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提高广大村民的参与意识,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做到人人遵纪守法,人人都参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建设管理好自己的家园。同时,发挥村妇联的作用,现已组建专门由村妇女同志组成的“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思想宣传工作队,深入农户进行全面发动,认真开展“美在农家”、“洁净爱家”、“畜牧兴家”、“十星级文明户”等一系列活动,以此进一步倡导文明新风,树立文明向上的新时代新型农民形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之,我们xx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市、县、镇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真诚关怀下,各项工作已开启了良好局面。我们xx村全体干部群众一定会珍惜和把握好这难得的历史机遇,与市、县、镇政府及各包扶部门一道共同努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决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期望与厚爱,以建设好新农村的实际行动,让上级满意、群众得实惠、乡村大变化,坚实地迈向小康社会。
第四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提纲
**村党支部 **村委会
(2006年3月30日)
各位领导:
按照市、县通知要求,现将我们**县**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村是蒙古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由**和**两个自然屯组成,**镇阿木塔旅游景区座落在境内。总幅员面积120282亩,其中耕地13933亩、草原28342亩、水面43007亩、林地35000亩(成材林21000亩,村集体拥有成材林10000亩)。全村总农户365户,总人口1371人,其中:蒙古族人口987人,占全村总人口72%,青壮年劳动力787人。2005年,全村农业总产值810万元,人均纯收入3400元,其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2200元,占人均收入的65%。现有1000平方米奶站1处,千立方米以上青贮窖3个,村畜牧综合服务室1处; 654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和青贮收割机各1套,双轴灭茬机1台;抗旱大井9眼,小井78眼;全村外出务工人员87人,年人均创收3500元。
二、发展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我们确立了“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行土地连片种植;扩大林业生产,提高种植业生产效益;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业,加快劳动力转移,拉动第三产业快发展。通过推进各业生产,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广大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2006年重点建设项目情况
一是引优汰劣,优化奶牛种群结构,计划外购优质高产奶牛110头,促进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
二是建2个1000立方米青贮窖,购置大型农机具5台(套),提升东兴青贮合作社服务水平。
三是组建奶牛合作社,奶站安装机械榨乳设备。
四是加强抗旱保收田建设,打中深井35眼。
五是做大林产业,退耕还林1000亩。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木材加工企业,转移劳动力50人。
六是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引导村民参与旅游经营项目,组建旅游服务队。
七是新建环保节能房20所,力争完成40所。同时建成两个大型沼气池,入户率达到40%。
八是打通村内主干道硬化3100延长米,绿化街道2000延长米,主街道安装路灯20盏,修建排水沟5000延长米。
九是安全饮用水入户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0%,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80%。
十是组建文化大院,具体建设图书室、活动室、体育场及卫生所等群众公用基础设施。
四、当前工作推进情况
(一)深入宣传发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营造舆论氛围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及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同时充分利用村里的广播、宣传条幅、标语口号、宣传单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使广大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人翁、主要角色、主体作用意识已经形成。目前,我村已发送《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400余份,悬挂横幅12条,书写永久性标语10条,召开全体村民大会2次,村民代表会、党员会4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方式,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新农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
(二)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壮大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
我村的主导产业是畜牧业,人均来自畜牧业的收入22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5%。目前奶牛存栏1124头,年交售鲜奶2100吨,商品奶收入350万元,人均占有鲜奶量达1.53吨。围绕畜牧强村,今年重点做好这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卖次买好,优化和扩张种群。今年,通过信用社贷款、扶贫资金支持和农民自筹等方式帮助村民外购优质高产奶牛110头,以进一步优化种群质量,提高奶牛单产,加上自繁,全村今年奶牛存栏可达1350头,同比增长20%。现已报名外购奶牛户达130户。二是组建奶牛合作社,做大做强东兴青贮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全村畜牧业合作化水平,加快该产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奶牛业高效稳步壮大,我们村积极发动和组织奶牛户以多种形式参与,共同组建奶牛合作社。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东兴青贮专业合作社,并积极组建农机合作社,外购大型机械5台,新建1000立方米青贮窖2个,通过反包倒租的形式,以每亩260元从农户手中包回四块耕地800亩,用于连片种植青贮,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并可就地转移劳动力30人。三是全面普及舍饲精养,加大技术指导和投入力度。我们全面推广庭院种植紫花苜蓿,引导奶牛户科学饲喂,提高产奶量,计划平均单产达到4.5吨以上
第五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模版)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提纲
**村党支部 **村委会
(2006年3月30日)
各位领导:
按照市、县通知要求,现将我们**县**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村是蒙古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由**和**两个自然屯组成,**镇阿木塔旅游景区座落在境内,**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幅员面积120282亩,其中耕地13933亩、草原28342亩、水面43007亩、林地35000亩(成材林21000亩,村集体拥有成材林10000亩)。全村总农户365户,总人口1371人,其中:蒙古族人口987人,占全村总人口72%,青壮年劳动力787人。2005年,全村农业总产值810万元,人均纯收入3400元,其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2200元,占人均收入的65%。现有1000平方米奶站1处,千立方米以上青贮窖3个,村畜牧综合服务室1处; 654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和青贮收割机各1套,双轴灭茬机1台;抗旱大井9眼,小井78眼;全村外出务工人员87人,年人均创收3500元。
二、发展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我们确立了“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行土地连片种植;扩大林业生产,提高种植业生产效益;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业,加快劳动力转移,拉动第三产业快发展。通过推进各业生产,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广大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2006年重点建设项目情况
一是引优汰劣,优化奶牛种群结构,计划外购优质高产奶牛110头,促进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
二是建2个1000立方米青贮窖,购置大型农机具5台(套),提升东兴青贮合作社服务水平。
三是组建奶牛合作社,奶站安装机械榨乳设备。
四是加强抗旱保收田建设,打中深井35眼。
五是做大林产业,退耕还林1000亩。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木材加工企业,转移劳动力50人。
六是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引导村民参与旅游经营项目,组建旅游服务队。
七是新建环保节能房20所,力争完成40所。同时建成两个大型沼气池,入户率达到40%。
八是打通村内主干道硬化3100延长米,绿化街道2000延长米,主街道安装路灯20盏,修建排水沟5000延长米。
九是安全饮用水入户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0%,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80%。
十是组建文化大院,具体建设图书室、活动室、体育场及卫生所等群众公用基础设施。
四、当前工作推进情况
(一)·· 深入宣传发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营造舆论氛围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及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同时充分利用村里的广播、宣传条幅、标语口号、宣传单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使广大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人翁、主要角色、主体作用意识已经形成。目前,我村已发送《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400余份,悬挂横幅12条,书写永久性标语10条,召开全体村民大会2次,村民代表会、党员会4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方式,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新农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
(二)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壮大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
我村的主导产业是畜牧业,人均来自畜牧业的收入22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5%。目前奶牛存栏1124头,年交售鲜奶2100吨,商品奶收入350万元,人均占有鲜奶量达1.53吨。围绕畜牧强村,今年重点做好这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卖次买好,优化和扩张种群。今年,通过信用社贷款、扶贫资金支持和农民自筹等方式帮助村民外购优质高产奶牛110头,以进一步优化种群质量,提高奶牛单产,加上自繁,全村今年奶牛存栏可达1350头,同比增长20%,工作汇报《**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已报名外购奶牛户达130户。二是组建奶牛合作社,做大做强东兴青贮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全村畜牧业合作化水平,加快该产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奶牛业高效稳步壮大,我们村积极发动和组织奶牛户以多种形式参与,共同组建奶牛合作社。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东兴青贮专业合作社,并积极组建农机合作社,外购大型机械5台,新建1000立方米青贮窖2个,通过反包倒租的形式,以每亩260元从农户手中包回四块耕地800亩,用于连片种植青贮,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并可就地转移劳动力30人。三是全面普及舍饲精养,加大技术指导和投入力度。我们全面推广庭院种植紫花苜蓿,引导奶牛户科学饲喂,提高产奶量,计划平均单产达到4.5吨以上。四是改进奶站榨乳条件和环境。随着进站奶牛数的增加,人工挤奶已受到较大制约,今年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并协调伊利公司,为奶站上机械榨乳设备,还想办法解决奶站排污问题,以更好地促进奶牛业发展。
(三)着眼改善基础条件,加强抗旱保收田建设
今年,我们将通过群众自筹与水务部门的项目支持,加强抗旱保收田建设,新打中深井35眼,加上原有喷灌设施,确保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0%,提高亩产量。目前,在市、县水务部门的支持下,35眼抗旱井已全部落实到具体农户和地块,根据井位、地块,农户按照自己的耕地面积按亩分摊井下及井上配套设施所需资金(经走访农户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已经一致通过),现已筹集资金21万元,推进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发展多元林经济
我们**村土地贫瘠,大部分是沙土地,人均占有耕地不到10亩,每亩收入不到200元。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利用好镇政府无偿提供苗木的优惠政策,我村计划3年内退耕还林4000亩,今年计划退耕还林1000亩,同时搞好林粮、林药、林草间作,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目前造林工作已做到了地块、苗木、农户“三个落实”,本着“早启动、快推进、保质量”的原则,我们将利用从现在开始的半个月时间集中搞会战,抢抓农时,完成造林任务。此外,我村有3.5万亩林地,现有成材林2.1万亩,其中村集体拥有成材林1万亩,为了发挥好这项资源优势,我村今年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建木材加工厂,现已与大庆私营企业经营人于明达成协议,建木材深加工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0个。通过上述多种渠道,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五)坚持旅游与劳转并重,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在我县享有声誉的阿木塔杏花岛旅游区在我村境内。为了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我村今年将购入旅游快艇2艘,组建一支20人的旅游服务队,增设勒勒车、射箭等传统娱乐项目,并为游客提供骑马服务和赛马表演。同时,加大就地转移和向外转移劳动力工作力度,计划今年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劳动力260余人,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六)利用好建房补助政策,鼓励群众多建环保节能房
今年,按照我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在市、县包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入户走访、宣传政策、强化激励等措施,坚持自筹为主、补贴为辅的原则,积极推进环保节能房建设,努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年内我村将确保建设20所,力争达到40所。目前,村里已收到建环保节能房申请55户,并将进一步增加。
(七)着眼改进村容民俗,加快公益设施建设
按照建设新农村以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这一原则,我们在积极组织群众出工的同时,努力争取市、县包扶部门的大力支持,搞好公益设施建设。今年将建设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村文化大院,硬化4500平方米,绿化200平方米,新建、翻建房屋10间,配备图书室、文化室、体育场、卫生室等场所和设施,集学习、娱乐、休闲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文化大院,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我们已开始实施柴草粪堆出村,现已规划确定了4个具体的柴草粪堆堆放点,并指定专人管理,4月15日前全部完成柴草粪堆出村,大力整治村屯环境。
(八)强化村民自治意识,塑造农村新风尚
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提高广大村民的参与意识,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做到人人遵纪守法,人人都参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建设管理好自己的家园。同时,发挥村妇联的作用,现已组建专门由村妇女同志组成的“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思想宣传工作队,深入农户进行全面发动,认真开展“美在农家”、“洁净爱家”、“畜牧兴家”、“十星级文明户”等一系列活动,以此进一步倡导文明新风,树立文明向上的新时代新型农民形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之,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市、县、镇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真诚关怀下,各项工作已开启了良好局面。我们**村全体干部群众一定会珍惜和把握好这难得的历史机遇,与市、县、镇政府及各包扶部门一道共同努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决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期望与厚爱,以建设好新农村的实际行动,让上级满意、群众得实惠、乡村大变化,坚实地迈向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