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模块三学习感言
模块三学习感言
从最开始接到国培的信息后,我就非常开心,感觉这是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也是我接受培训的最好的培训,一流的教师,一流的理念,一流的学习模块,我就像一个从没有见过海洋的孩子一样,对海洋充满了幻想。在这个学习环境中我常常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模块三的学习就要结束了。通过这一段时间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对话新课程模块中,我认真的聆听了史宁中和张丹老师的对话新课程标准和张顺燕老师的数学与数学教育,通过学习这两个视频,对新课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数学与数学教育也提升了一个高度。在新课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态度决定一切。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我的转变,在新课程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应承担什么角色?
在交流讨论区,我们谈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新课程学习心得,新时代教师,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师在课程中承担的角色,新课程、新定位、抓机遇、迎挑战、丰富自我。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优秀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渐渐的我们明白新课程环境下我们是孩子们的朋友!先做学生的朋友,再做学生的老师新课程中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同时,我们也谈我们教学困惑,通过讨论,虽然我们并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渐渐的明白了该怎么样去做。
在校本研修社区,从最开始进不去研修社区到后来的我把贴发到同事的校本研修上,我们在不断的摸索,我们在不断的成长。在校本研修讨论区,我们认真的学习校本研修,认真分析我们的不足和收获,通过学习和讨论,我们明白了校本研修的含义,也明白了校本研修的作用,通过发帖和讨论,我们慢慢明白了该怎么样去设计教学教案,也明白了怎么样能更有效的教学。
总之,通过学习,收获多多,我相信通过以后的学习,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篇:三技艺谚语的学习感言。。。
技艺谚语的学习感言
“技艺”谚语就像一个公式,有了它,脑海中便像有了思维。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领我们走上“技艺”谚语这条学习之路,它不仅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更是一种自我价值得以提升的表现。
看过无数的哲学名篇,充满着浓厚的学习韵味,但很少能伴随行动而出现,学习了“技艺”谚语后,却有非同一般的感想,让我感受到它的真实存在,它的重要性。
“技艺”谚语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知识,领悟到了不少的真谛,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收益良多。例如:“艺不精,误终身”,它指明了我们要有一门精通的技术,有了它,再怎样也是一个优点,而不会耽误了一生;“小骨头嫩肉出快功”,教育我们从小就应有一种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并去培养,去成就自己的那份兴趣;“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教育我们这世间本事高的人多了,所谓一山自有一山高,楼外青山楼外楼的道理;“书要常看,功要常练”,表明了书要经常看,功要经常练,学会温故而知新,时常温习………….每当领会那一句句“技艺”谚语时,我感受到的是智慧,它已深深融入了我的脑海,每次做事时,它就像一位小精灵在我的脑海中产生,它的手中拿着正是我们学习的“技艺”谚语,如:正当在严寒冬日的早晨懒床时,就会出现“要想技艺精,每天起五更”的字样,这时,我便会即刻起床;正当在课堂中想放松那根紧绷着的弦时,脑海
中便会出现“练功不专心,等于瞎胡混”的字样,我并再无那种想出神的冲动;在挫折中度过的日子是最艰难的,可它又会出现“本领是在挫折中学会的”这给了自己一份鼓励,这可谓是失败乃成功之母………..学习了“技艺”谚语,我学会了明白人生的真谛,理解怎样做才
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人士,在憧憬的未来,前方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有了“技艺”谚语这个宝典,它引领着我们继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交流,积极探索,成为一个德智双全的学生。
高三一班傅巧
第三篇:三下乡感言
一进大学,就听说了“三下乡”,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参加这个活动!
如今经历了暑期实践活动三下乡,伏案写感悟的我,回想起在鲁山县张良九小的点点滴滴,脑海中呈现的是一个个电影版的场景,电影中的主角们正是我的团队和张良九小的学生。
去的途中,11个人挤在一辆五菱之光里,虽然被挤得难受,但车里不时会传出欢声笑语。那时,我们都憧憬着在小学支教、益农的时光会怎样度过,看着车里刚在车站买来的面条,豆角,土豆,西红柿,辣椒,我们自己带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争论着谁来做第一顿饭,想象着晚上会在怎样的桌子上睡觉······
事实比想象中的要顺利,到了学校,分成两组,一组做饭;一组整理床铺,打扫卫生······当我端着队友做的热腾腾的面条时,心想:三下乡,我终于来了!吃过饭后,我们离开学校,进入村里,熟悉学校周围的环境。
当时,学生已经放假了。我们在第二天上午,冒着濛濛小雨去村里进行招生,宣传我们是河南城建学院的大学生,是来义务支教的。虽然天气不是很好,但是从家长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及农村落后教育的无奈。顿时,我觉得我们的责任很大很大,不仅仅是我们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社会阅历,更多的是农村孩子受教育问题。
我们在接下来的上课日子里,努力地用心去教学生,传授他们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另外我们还开设了他们平时没有的课程:武术、音乐、手工、礼仪,课外的科目还有棋类、魔方、羽毛球等。课堂穿插将感恩教育,奉献思想,有意识地锻炼他们当众表现自我的胆量。
我记得有次给高年级上课时,总结课堂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学了本领,接过我们手里的接力棒,将爱心的薪火传递下去!”
到了快离开的时候,孩子们处处流露着对我们的不舍与挽留。教室门上,墙上,黑板上,写满了“老师,别走!”“老师,再多留一天吧!”有个女生悄悄告诉我“老师,你们教我们的7天,是我们每个人最快乐的日子!从来没有老师像你们这样关心我们,和我们做朋友,教我们知识,你们真是太好了!”听了这话,我觉得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我的心里很甜,心想无论之前经历了多大的困难,一个字“值!”
思绪回到眼前,看着这些文字渐渐从笔尖流出,盘点着我们的收获,仅仅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社会阅历吗?我想不是这样的,有个支教前辈的问话可以回答:为什么我们在这短短十天胜过他们老师一年的关爱?
直到现在,还有学生常发来短信的问候,而学生恐怕一年也不会给他们正式的老师发短信吧。我想这就是我们用真诚,用爱去教他们,去关心他们吧!而且,队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帮助,的片片小事,让我感动好一阵子,这就是一起奋斗过的战友情谊吧!我想我们都会铭记一辈子吧,至少我是这样。
有个支教前辈说过:“支教的日子,不要妄想得到什么名利,到最后,盘点收获,最多的、装满胸膛的、步履留恋的还是跟教过的孩子们和相处过的队友的感情。感情不占据行李箱的任何空间和重量,却让人最为沉重。这世上许多人的经历是不同的,却也是大致相似的,上学,工作,结婚生子„但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拥有了不同于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人生体验。虽然只有几天,但那因奉献而快乐,因无求而心灵纯洁,令自己一生难忘的志愿者经历将深刻的影响我们今后的思想和生活,并会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不断增长而越发清晰和重要起来。”
但是三下乡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很多······
第四篇:三下乡 感言
三下乡感言
本次的三下乡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又添了浓墨的一笔!三下乡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大家仿
还佛意犹未尽。我们十来号人在一起,从最初的不太熟,到下乡期间的默契配合,再到最后的欢笑一家人。我们苦过累过,但最后留下的最多的,依然是欢笑和成长。
同学的期待、学校的建议、社会的希望„„学习每年的暑期都会有我们这样的一批学生
到社会的基层去:农村、工人工作地„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对我而言,舍弃享受暑假的快乐时光,决心背起行囊,和队友踏上征程,去三下乡,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体验基层,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毕竟这是次难得的机会,争取在这短暂的时光中能成长起来,增多了
见识,学到了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
当队友们都到达了目的地——铜梁县,男生都寄宿在莲花兄家,女生都寄宿在罗大队
长家。同时,我们都受到了他们家长的热情款待,在此不得不再次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大力支
持,同时,也反映了家长们对这样形式的户外锻炼是相当的支持的,这样的活动值得我们去
奋斗。
早在出发前队里都有了明确的分工,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安排,这给后来活动的进行提
供了根本的保障!本次实践活动围绕“5+1”工程展开——“五个重庆”和“照顾孤寡老人
关爱留守儿童”。记忆最为深刻的那是队里去慰问正在一线的交巡警们,他们在酷暑中还在默默地用汗水奉献着。同时他们没有让我们都失望,让我们大开眼界,被访的是被誉为“优
秀交巡警平台”,队友们都被交巡警平台的强大功能所震撼。
下基层,去农村不仅仅是感受和体验,还主要是直接为社会服务,为人民造福。大学生
只有与社会相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彩虹明天队
2011年8月31日
第五篇:学习感言
学习感言
回想这一学期的学习,多位教育名家的教育科学理论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我受益匪浅。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在学习中反思。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当我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感悟到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解决!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教师必须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还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这样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二、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通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与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最好写照。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自己向专业化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并逐步向专业化教师转化。
2、努力转变好角色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学生的学习从以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学生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学生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学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3、教师要做好“言传”和“身教”的表率作用(1)用心去热爱自己学生。
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因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教师要心胸宽广,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一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首先要爱学生。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活,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我们要把他当作一个能动的人,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到温暖,增强自信,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更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
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此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教师上好一堂课,最主要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灵魂,不同的方法可以学习、借鉴。愿我们的教师像大海那样敞开胸怀容纳百川,像太阳那样,不断地进行新的核聚变,积蓄新能量,做一支永远燃烧不尽的蜡烛,去照亮人类,照亮未来。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的与时俱进,也许这就是脚踏实地走出的第一步。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教师是主力军,课堂是主阵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中国教育,为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发自内心的说一句:“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不断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