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 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
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 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
镇党委学习中心组学习《江泽民文选》
本报讯25日上午,常平镇党委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专题学习《江泽民文选》。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梁海卫主持学习会,他指出,要通过学习《江泽民文选》,全面推进我镇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
会上,镇领导一致认为《江泽民文选》作为记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著作,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笔新的宝贵财富,为我们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学习会上,梁海卫作学习总结发言,他说,《江泽民文选》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
梁海卫说:“《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为我们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干部和群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材,也为我们统一思想、坚定信念、推进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推动‘一难五保’、‘五整治’工作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也为我镇建设现代化商贸名城提供精神动力。”
梁海卫指出,学习《江泽民文选》,要在深刻领会、把握精髓上下功夫,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在加强领导、组织学习上下功夫。通过学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变机关作风,努力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运用上有新收获。同时,通过学习《江泽民文选》,全面加强镇领导班子建设,形成领导核心,进而推动全镇干部领导队伍的建设,焕发全镇领导的队伍的朝气。
镇委副书记、镇长陈满新表示,《江泽民文选》论述分析的实践过程和历史事实大都是自己亲自经历或者在身边发生的,其中谈到的许多事情都是当前和今后要继续做的,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并大大促进工作的开展。陈满新表示,学习《江泽民文选》将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上下功夫,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运用上有新收获。
据了解,《江泽民文选》分三卷,主要收录了江泽民同志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重要著作203篇,全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陈烁
第二篇:推进经济社会两转型经验交流
**市针对煤炭资源枯竭的实际,打转型牌,借转型力,做转型文章,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通过强化理念、构建平台、提升产业、破解难题,有力推进了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上半年,全市经济逆势上行,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7.4%;全口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8%。在中科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市位居全国294个地级市综合增长竞争力第五位。7 月24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在**召开,推广了他们两个转型经验。
开展“三项活动”,强化两个转型理念。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经济转型试点和扩大内需政策机遇,以解放思想为转型先导,通过开展“三项活动”,全市上下形成了转型共识。针对转型信心不足的问题,开展了“解放思想求发展、坚定信心为转型”活动。市委请专家讲课,解读国务院38号文件,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转型研讨,汇编《坚定信心迎挑战、加快发展促转型》文集下发,统一了转型认识,坚定了转型信心。针对转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服务转型大局,优化转型环境”活动。市委、市政府根据各机关部门的职能特点,按照一切思路围绕转型转变、一切措施围绕转型制定、一切力量围绕转型积聚、一切资源围绕转型整合的要求,明确了服务举措和服务标准,营造了政通人和、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转型发展环境。发改委、税务、财政、银行等部门对一些需要审批的转型项目,坚持了深入企业,科学快捷高效服务,有力促进了转型工作顺利实施。针对转型方向、转型思想不明确的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明方向、科学转型图振兴”活动。全市共确定两个转型调研课题1667个,1558名干部参加了调研,形成转型调研报告1160篇。市委、市政府充分运用调研成果,制定了《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转型方向、转型重点、转型标准和转型效果。按照50年不落后的标准,与北京泛华集团合作,编制了转型战略规划和产业转型规划,为**持续发展描绘出了美好蓝图。
构建“三个平台”,确保两个转型科学运行。构筑了两个转型的组织领导平台。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发改委、财政局等42个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两个转型领导小组,设置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组织、机关部门主要领导为两个转型的第一责任人,要求他们以主要精力抓两个转型工作。市委、市政府设置了两个转型专题会议,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成员建立了两个转型联系点。这两年,共召开专题会议25个,研究论证决策和解决两个转型中的重大问题140多个;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和外出学习考察共计70多人次,形成政策性的意见建议150条。构筑了两个转型工作机制平台。根据两个转型工作的实际需要,创建了两个转型工作会议制度、工作协调调度制度、现场办公制度、指导检查制度、跟踪问效考评制度、干部政绩考核和干部考核制度近百个,确保了全市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行政机构都以主要精力想转型、谋转型,围绕转型出政绩、求进步。针对阻碍转型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清理和整治,已废止不适时宜的规章制度72项。构建了两个转型的资金保障平台。要转型,资金是主要保障。他们坚持招商引资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注重利用境外、域外资源,把资金状态上升到资本状态,目前,外来投资和民间资本占转型项目总投入80%以上。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融资瓶颈问题,向国家开行争取转型资本金10亿元左右,从中国银行**分行获得100亿元意向性融资额度。麦达斯等企业获得了中国进出口银行20亿元贷款支持,金刚水泥重组后融资30亿元以上,确保他们转型的顺利实施。
升级“六大产业”,建设两个转型支撑体系。转型前,**市三大主导产业分别是新材料产业、健康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有的产业国家已经不再支持。国务院38号文件出台后,他们及早调整了落后的产业结构,重点培育了“六个接续替代产业”,即以麦达斯铝业、利源铝业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动力电池、磷酸亚铁锂材料、超高性能隔膜纸、生物发电为先导的新能源产业;以博大制药、德春米业、巨峰生化、金翼蛋品为骨干的生物健康产业;以选矿机械、汽车零部件、建筑塔机等小企业集群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以金刚集团、鑫达铸造为支撑的冶金建材业;以东北袜业、得亨纺织为核心的纺织袜业。为推进这些产业快速发展,这几年,全市实施立市型、税源型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683个,投资超过700亿元,年均递增166%。特别是去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后,进一步加大了转型工作力度和项目推进强度,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6个,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现在,六大接续替代产业已经成为**的新兴强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经济贡献率和财政贡献率明显提升,去年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0%,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转型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真正成为**具有创新特征的发展支撑体系。
第三篇:转变职能 加快拱北经济社会双转型
转变职能 加快拱北经济社会双转型
尊敬的甘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市委在这里召开镇(街)转型座谈会,充分说明市委对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镇(街)转型的关心。记得甘书记3月2日说过,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既是应对当前矛盾凸显期的必要之举,也是推动社会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这个月初参加了珠海市社会工作高级研讨班,使我对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了更深的理解。拱北作为口岸地区,既是改革的前沿,又是特区的窗口,更需要在社会领域有所作为。借此机会,谈几点体会:
(一)着力推进镇(街)转型,全力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工作。我们充分认识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街道一级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按照区的统一部署,目前街道的职能重心已实现了向社会领域的转变。我们将充分借鉴港澳地区社会管理的先进经验,深化民主自治试点工作,实现“四个转变”:即自治组织体系由形式性向常态化转变,运作方式由层级式向扁平化转变,参与主体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社区服务由被动式接受向主动式提供转变。2007年,我们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综治工作中心,2009年上半年,街道作为全市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先行点,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探索性工作,率先在全市运作并成为示范。去年,我们又成立了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服务站的建
1设,目前已完成90%。今年,我街港昌社区被列为城乡社区民主自治试点单位,于4月29日举行启动仪式,全面深化街道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工作。
(二)着力抓好社区民主自治试点,完善社区民主自治体系。去年,在各级的关心支持下,我们荣获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两块有分量的牌子。这些荣誉,代表了更高的起点和要求。我们将以“三个创新和完善”,抓好港昌试点,以点带面,全力推进:一是创新和完善民主自治体系,建立“议事—决策—执行—协助—监督”的社区自治体系;借鉴“十户联保”模式,建立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基层党组织网络,构筑社区居委会—小区联系点—居民小组三级管理平台;大力发展义工队伍,加快培育社会组织,借鉴澳门街坊总会社区服务项目运作模式,引入社工督导机制,实现社工加义工的模式。二是创新和完善主动服务方式,在整合居委会各项服务职能的基础上,实行弹性工作制,方便居民利用休息时间就能办理各项业务;发挥拱北小区网的功能,建立港昌社区QQ群和微博,定期举办网上社区会客室,开通网络版“百姓讲坛”,与居民形成有效互动。三是创新和完善文化活动载体,继续举办“百姓讲坛——楼栋里的实话实说”和“百叟宴”敬老爱老等品牌活动,开展经典诵读在社区、义工服务在社区、书画创作在社区等活动,营造诚信友爱、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
(三)着力抓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在街道设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在社区设立公务服务站,完善
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在全街各社区及窗口单位推行弹性工作制,探索社区工作者末位诫勉等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社区工作者及义工的培训力度,通过多种举措,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继续扩大“居家养老”为老服务、“四位一体”残疾人康复服务、“博士健康保姆,专业家庭医生”卫生服务等服务的覆盖面,真正做到“三个不出”,即不出社区,就能办好和居民相关的各项业务;不出小区,就能得到社区的各种帮助;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的上门服务,让社区成员共享社区发展成果。
(四)着力抓好矛盾纠纷调解,完善“大调解”体系。一是用好两个平台。进一步加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软件建设,高标准建设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实行“一站式”接访、“一体化”调处、“一竿子”解决,推进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使中心和社区工作站真正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平台。二是整合两个层面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广“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商家出资,物业承包”的模式,加大对人防、技防的投入,共建平安拱北。整合派出所户管员和社区计生指导员两支队伍,共同做好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三是做实两个层面的梯度化解。落实中心内部梯度化解,以扇形流程图为工作流程,保证矛盾纠纷在街道内部流转的过程中得到控制化解;完善居民小组、居委会、街道三级梯度化解机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XX社区推进社区经济双转型调研报告
XX社区推进社区经济“双转型”的调研报告
XX社区党总支部
XX社区地处XX市XX镇东侧埔田片,离市中心三公里,XX路和轻轨XX路横贯其中,毗邻XX高速和轻轨XX站,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社区总面积达XX平方公里,下辖XX个居民小组,常住户籍人口XX人,外来人口约XX人。社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历史悠久的牌坊和X氏宗祠,还有新建的环湖公园,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在新时期的发展机遇下,我社区顺应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适时调整发展策略,着重于辖区内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引进高科技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社区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使我社区与全市的城市化进程接轨,提升我社区的人居环境,造福广大群众,近年来,我社区在XX镇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紧紧围绕“富民强区,建设幸福XX社区”这一核心任务,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服务型的平安社区。全面开展了旧村整治和宜居社区建设工作,在10至11年间,先后成功创建“市容环境优美社区”和“宜居社区”。社区将继续积极优化各项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各项措施制度,努力创建更整洁、更优美、更舒适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为建设XX-1-
社区和谐社区做出最大的努力。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社区的基本经济概况
2011年XX社区两级集体总资产为XX万元,与上年同比上升XX%,负债XX万元,负债率XX%,与上年同比减少XX%,集体两级总收入XX万元,同比上升XX%。近两年来由于社区水厂被征收后,垃圾费的随水征收,居委会财政收入大减,另外行政成本的不段增加,居委会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二、经济社会“双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产业结构层次普遍偏低。
XX社区目前产业整体上层次偏低,产业集中度低,传统产业比重大,结构单一,配套能力较弱,产业合作关联度不高,资源利用度不高,高端企业少。一是以资源型、粗放型加工、劳动密集型为主,劳动力占用多,技术层次低,适应市场能力弱,效益不高,缺乏发展后劲,技术操作要求低,如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纺织加工业。多数产品消耗能源、原材料高,生产工艺距环境保护的要求差距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产业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产品等新兴产业和反映现代工业水平产业所占份额很小。这些现状将对于今后的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增加地区综合竞争力产生负面效应。三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层次偏低。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把工业的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使社区经济的增长,过于依赖工业的推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大超过了第一和第三产业。加之由于各种客观因素造成了社区第三产发展相对滞后,影响社区经
济发展的质量和综合发展能力。而且目前社区的三产大多数是传统的餐饮、批发零售业等,主要是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而较高层次的为生产服务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技术、风险投资、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还不够发达,比重偏低。这不仅影响第三产业的做大做强和优化升级,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二产业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务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有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也制约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
(二)社区内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社区内工业总体上仍然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模式,发展方式并没有实现根本的转变。从科技创新能力来看,在全社区工业企业中,研发投入不足,研发能力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我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关键零部件制造等核心技术掌握的少,综合竞争力不强。
(三)生态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日益彰显。
尽管在“十一五”期间全区在节能减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做出了很大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污染与高耗能行业的存在仍然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制约我社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加之今年大批基建新项目陆续上马,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另外土地这一稀缺资源也是制约我社区今后如何转型的重要因素。怎样合理流转当前有限的土地资源,并且把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是迫切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四)贫富差距、社会矛盾等社会问题有所加剧。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物价不断上涨,导致今年来社区贫富差距有所增加,由于经济问题产生的社会矛盾也随之日益彰显,种种矛盾逐步影响着社区的和谐稳定。加之近两年来,由于各项市政工程,社区固定资产和土地资源都被上级大面积的征收,特别是政府大工程,征收了我社区X成的农业用地,居民多年来的积聚不满情绪因此一触即发,爆发了社区30年来最严重的集体游行示威事件,激动的居民甚至一度拦路游行示威,影响了沿线的交通运输,知道出动武警部队清场,才得到解决。
三、针对经济社会“双转型”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整顿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企业,同时大力引进高新科技企业,鼓励发展创意企业;力求将工业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粗放型、劳动密集型转变成为现代的资金型、科技型和创意型。二是繁荣商贸服务业。充分发挥将建成的地铁站的优势,规划好配套商贸服务业,发挥区域优势,增强商业辐射力。三是特色产业。随着XX河景观大道、XX大道、地铁等交通工程的逐步落实,以及社区内道路升级改造,XX社区将成为交通网络的交汇处,可借此契机发展现代物流业,把社区打造成XX镇北部的物理中心。
(二)推进宜居建设,优化市容环境。
我社区宜居建设已初步建成,村容村貌得到一定提升,特别是莲塘环湖公园的落成,给社区居民茶余饭后提供了一个休闲好去处。然而我们不能只满足现状,要继续推进和深化宜居社区建设。一要继续
改进和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社区内道路升级、绿道建设,整治河堤、排涝设备。二要力推“三旧”改造,配合区“三旧”办,加快对社区内旧村以及旧厂房的改造。三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的建设和配套完善,加大社区绿化面积,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三)落实社会管理,构建幸福XX社区。
一要提高就业率。通过推广居民车间、妇女车间和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社区居民就业热情和主动性,建设幸福XX社区。二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改善社区基本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扩大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协调社工和志愿者队伍,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三要着力做好教育工作。通过设立奖学基金,鼓励和帮助社区青年提升自身教育水平;更换社区校车,保障学生们生命安全,提供更优质服务。四要大力推外来人服务。配合上级相关政策,规范外来人服务管理,推广居住证办理、医疗和养老保险、积分入户制度及保障性住房优惠政策。五要全力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强化消防及安全生产管理,全力做好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推进社区“防火墙”工程和安全示范街建设,落实每季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推进“三打”工作,严打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和商业贿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构建网络化、立体化、多层次、全天候的防空系统,严打社区违法犯罪。
(四)做好文化保育,弘扬传统文化。
规划和落实X氏宗祠的修葺工作,社区居委会和理事会同心协力,共同做好重修工作的计划,广泛宣传发动,争取社区广大群众和外出宗亲的大力支持,争取年内动工,明年夏季前完成。完成X氏宗祠的重修,配合牌坊,做好社区文化保育,有利于弘扬社区传统文化,提升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五)狠抓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首先要强化思想和政治建设。用党建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头脑,健全党员干部在职学习制度,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其次要强化党的组织建设。完善社区督查机制、党务公开工作机制,发展和壮大社区党组织、“两新”党组织的建设。再次要强化党的作风建设。创新和完善体制,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教育,从源头上反腐治庸。通过加强党建,凝聚党员干部的共同理想信念,促进社会和谐,共享发展成果。
第五篇: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直机关党工委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纪实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直机关党工委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纪实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当前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以来,西安市碑林区机关党工委紧紧围绕“做先锋旗帜、促科学发展、建和谐碑林”这一主题,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健全机制,规范运作,强化制度建设
碑林区机关党工委将理论学习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从制度上强化学习效果,规范学习行为,激发学习动力。他们成立了由机关工委书记鄢清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参与的学习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坚持每周三学习日制度,并按每月下发的《学习要点》确定区直机关理论学习内容。在巩固提高“三会一课”的基础上,该机关党工委要求各基层党政“一把手”每人每年至少授课4次,其他成员努力做到每天自学一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每年至少撰写一至两篇有质量的调研报告。为保证这一制度的落实,他们在区直机关开展了“优秀党课教案评比”、“经典党课评选”、“书记讲党课擂台赛”等活动,增强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学什么?怎么学?该机关党工委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同时结合“双基” 1
教育,把党的基本知识、基本路线、中共党史、中国近代史、党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要求党员干部认真系统地学。为此,他们还建立了机关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影像资料库,购置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光盘400套3000余张,为机关各支部和党员干部学习借阅提供“菜单式”服务,努力做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学习就跟进一步。
结合实际,创新方法,提升理论素养
碑林区机关党工委要求机关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创新方法,不断激发机关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区残联采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见学活动、学习笔记展评活动、热点问题大家谈活动、组织读书评论、“创建学习型机关”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机关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环保碑林分局坚持“领学”“考学”“励学”和“用学”等创新型学习机制,通过请专家授课和网络、电视、报刊自学等方法,增强了大家学习的有效性。
该机关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理念,深入思考“我的职责是什么?工作岗位干什么?服务群众做什么”等问题,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区法、检两院通过坚持每月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在法检系统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同时组织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在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以“学雷锋、做榜样、为民服务进社区”为主题开展活动,引导大家主动把雷锋精神渗透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文明优质服务之中。区质监局通过开展“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目标,干有方向。区食品药监局通过建立和完善小餐饮管理制度,明确监管工作职责,不断完善和强化基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网络,提升了党
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观念。
注重实效,提高水平,促进科学发展
他们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精心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讲党课活动、体验一次学习实践活动、组织一次结对帮扶活动,以此提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区委组织部与区经贸局联合开展党课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区司法局在全系统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公证员和律师深入社区,让司法行政工作者体验群众生活,了解群众需要,从法律方面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司法行政干警的政治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开展“创新在碑林”主题年活动,在社区建设、低保、老龄工作、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大胆探索,先后为152名低保对象办理了重大病医疗救助;同时积极做好各类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工作,为46户81人办理了临时救助;还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群众解决了不少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让群众切实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碑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宏联由衷地说,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仅使机关党员干部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使全区干部创先争优的意识更加强烈,建设学习型、实干型基层党组织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从而也促进了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陕西日报,通讯员 张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