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随笔:一封疑问书
教学随笔:一封疑问书
四川邻水九龙镇中 唐运东
刚从教室返回办公室,便发现桌上一封“疑问书”:尊敬的唐老师,您是一个幽默活泼的好老师。眼睛刚刚停留在此,我心尤为欣慰,这么多年来致力于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似乎已经实现了。正当我沾沾自喜时,联系下文:可眼下我们许多男同胞对您的文言文教学有些反胃,为什么文言文教学老是读、译、背、写,远没有现代文教学那么生动活泼,文言文课堂总是死气沉沉。我的欣慰如昙花一现,“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呢?”我拍着胸膛扪心自问。
正想深度反思自己过失时,疑问书又冒出一个疑问:中高考作文一般拒绝文言文,说话也常常是现代文,学文言文干什么吃啊?我差点被他激怒了,转念一想:是啊,学以致用,无用学它干哈呢?我赶忙为其开脱,也为减轻自己愤怒的压力。
这封疑问书的作者冯某压根儿就没用心学文言文,每次默写课文或背写译文,几乎篇篇亮红灯,与其说是代表最广大男生群体利益向我质疑问难,不如是代表自己来请愿,放松对其要求。不过,好在他现代文学得很在行,课堂上,他语惊四座,就是懒得夯实文言文读背基本功,才打着众生旗号,求我网开一面。
第二天,我说:“新课标要求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你看‘诵,字左边是‘言’,意即语言,当然也包含文言,右边是‘甬’,意即道路或方法,两个偏旁合起来是什么意思呢?”冯某急中生智:诵读是学习文言的有效方法,诵读是必须的。全班同学被他拿腔拿调逗乐了。我又追问:同学们还能从俗语、诗词中找到多读多背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另一个同学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大家点头称是,冯某也暂时服气地点点头。
“当前学校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改模式就是要求文言从读一读、译一译、背一背、写一写等实战环节加强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尽量简化繁文缛节,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应试能力,擅自拓展会坏了有效教学规矩,所以,“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文言文教学八字真经依然重要。我顺势补了一句,算是对“读译背写”文言文教学背景诠释,以便赢得学生理解和支持。“哦,原来是这样啊。”众生似乎恍然大悟,或者因为理解我的苦衷而附和罢了。
搬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解了一个围,下一个疑问又怎么来对付呢?文言文有什么用昵?我也觉得现代人还很少用文言文说话和作文,“不对呀,这样想不是自己出卖自己吗,学生今后还会学文言文,文言文在语文考卷中分值不可小视。”我立马改口了,“文言文究竟有没有呢?我们暂不讨论,试问英语学习有什么用呢?许多英语老师都认为绝大多数同学今后很少有机会用英语跟洋人交流的,但疯狂英语依旧高烧不止,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呢?
学生异口同声:考试呗,我翘起了大拇指:只说对了一半,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精华,我们学习文言文还有利于传承五千年文化,因为我们走了太久太远,容易忘了我们从哪里出发,学习文言文就是不忘本,数典忘祖不是龙的传人之所为。学习文言文,怎么会因为眼下有用没用来决定学与不学呢?梵高当年的画也一文不名,但死后的若干年竟然价值连城,生前他也没因为没用而放弃,而是即便穷愁潦倒,依旧保持画画的浓烈兴趣。
折腾了大半天,我总算给学生一个明白,我也不知道这是否忽悠。
第二篇:让孩子永远充满疑问 教学随笔
让孩子永远充满疑问
甄码小学 刘立红
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后,使我感受颇深。课程留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想方设法让孩子的大脑充满疑问,并让孩子知道: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不让孩子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煞费心思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以及面对问题如何寻找答案,即对孩子问题意识的培养。而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人才的关键。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思维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它具有如下意义:有助于储备丰富的知识信息量,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转变观念,一定会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让我们的孩子永远充满“?”。
第三篇:一封家书杂文随笔
那两个老小孩:
见信好!小女在教室里正给远方的朋友写信,端正地折好信纸,再放进一个自己三月份做的紫荆花标本,认真而虔诚。但认真想来,小女实在不肖,似乎从来没跟你们细谈过自己内心的想法,如今,我说,你们且慢慢听。
你们一定不知道,当初的我是多么的恨你们,就如你们一定不知道,现在的我是多么的爱你们。
前些时间,我陪好朋去配眼镜,和前台姐姐聊的欢畅,她说:“你在家里一定是深受宠爱的,才能有这么纯真、乐观开朗的性格,看着像是不会有什么事情能让你烦恼。”你看,两个老小孩,你们对我的宠爱多得全世界都知道。
很喜欢赖在你们身边,因为待在你们身边会有一份暖暖的满足感,让我贪婪的舍不得多离开一秒。
突然,所有美好的片段涌现脑海。
去玩时,“小公主,你妈说要去市里玩,再帮你添点衣服,你要不要跟我们去!!”你兴冲冲的声音回荡在整栋房子。
从被子里探出半个头,一大早的困得不行,眯着眼看着你充满期待的眼神,有些好笑,“好困,想睡觉,不想去~”
你总是能瞬间垮了脸,委屈巴巴,可爱的要紧,“可是我想和你去,你妈老啰嗦了,你不去她会更啰嗦的...”
每天晚上买菜时,“小公主,今晚想吃什么?”
“鱼!还有今天想吃xxx(零食)”
“我还是带你一起去吧,整天待在家会没人要的!”
去探亲时,三伯伯说,“你们家都谁去,我搭你顺风车吧”
“我家小公主要跟我去!”你一脸傲娇,真是个老小孩。
大家哄堂大笑,打趣道“一个爱跟,一个爱带,真打算带一辈子哟。”暖心的玩笑,温暖着整个心房,一辈子,有何不可。
老小孩,咱家并不富裕,但我大大小小的一切要求你们都会满足。我喜欢吃各种零食,就是不爱吃饭。虽然你们总是说吃零食不好,但也不忘在家时时刻刻备着各种零食。突然很怀念在家带着你们吃辣条的日子了,偶尔我在宿舍提起这事情,她们都觉得很惊奇。是了,老小孩,我的宿友们都很好奇我总挂在嘴边的你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还打算今年暑假要去我们家玩,真担心你们会被她们抢走。
对了,老小孩,还记得今年新年我带回家那个女孩子吗?她说她很喜欢很喜欢你们,很喜欢很喜欢我们家呢,你看,你们是有多好你们知不知道。
我喜欢赖床睡懒觉,每天早上八点的早餐时间,总是我睡得最沉的时候,你总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喊着,“小公主,起床吃饭啦~”十年如一日。其实习惯养成,久了到点便会自然醒了,但是总会等到你兴致勃勃的跑上二楼,我再急匆匆躲在被子里假装熟睡,等着你一脸宠溺的叫我起床。偶尔也会赖着你,陪我一起睡懒觉,等着另一个老小孩一脸疑惑的跑上二楼,我们才会嬉笑着,故意把床蹬得老响,兴奋的躲到被子里,等着被寻找。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幼稚的小游戏,我们不厌其烦的一直进行着。偶尔也会拉着你们,一起陪我睡懒觉。空气中都混着糖精的味道,甜腻腻的。
老小孩,你们总担心我会受到伤害,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我活成了生活白痴。每次上下学,无论工作多忙,都会亲自送我。现在想来,我如此路痴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自己一个人走的路少之又少。其实啊,老小孩们,你们可以放手了,你们小公主不想再当小公主了,想当一个可以守护你们的依靠。
老小孩,你们总爱说我懒、没用,什么都不会做,这样嫁到别人家会被欺负的,在我主动帮忙时,却又会担心我累着。其实啊,老小孩,你们家小公主远远要比你们想象中坚强,只是在你们面前不愿长大。
老小孩老小孩,你们总是问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叫你们老小孩。因为啊,很多时候,你们总是幼稚的像个孩子,我们家就是一个幼稚园;因为啊,孩子是没有烦恼的,希望你们也是。
从来没跟你们说过我爱你们,但是是真的很爱很爱你们。人生最大的骄傲,便是能有幸成为你们的女儿,被你们爱着。
世界上有两个我。热爱阅读,喜欢写文,崇尚自由。有时明媚,有时忧伤,有时癫狂,有时安静。记性比
第四篇:疑问代词教学设计
疑问代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疑问代词种类及其功能,准确地用去日常交际。教学方法:归纳法、问答法、情景交际法 教学步骤:
一、“在哪儿”讲练
1.教师问学生“粉笔呢?,where is chalk?,粉笔在哪儿?” 学生会说“桌子上面/讲台上面。”板书——在哪儿
2.再继续问学生“你家在哪儿?”“你的书包在哪儿?”“老师的外套在哪儿?”引导回答具体地点或方位。
3.归纳总结——“哪儿”疑问词(相当于where),用于问句,询问地点/方位。句式总结为Sth+在哪儿? 回答 sth在(地点)
4.利用所在学校地图对具体地点(图书馆、医院、食堂)进行情境中的问答操练。
二、“什么”讲练
1.教师拿起粉笔问“这是什么?”指着门问“那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具体的事物名称。继续问“你叫什么名字?”“这是什么书?”
2.归纳回答中的“粉笔”、“门”、“姓名”、“汉语书”都是具体的事物。所以“什么”疑问代词用于询问具体的事物。
3.设置商场购物情景,对“什么”进行情境操练。
三、“谁”讲练
1.教师问学生“我是谁”,“你们是谁?”PPT展示众所周知好莱坞明星的照片问“这是谁?”引导学生回答身份或者人名。
2.归纳“谁”用于询问人的名字或者身份。
3.展示最近学生感兴趣或者熟知的电影海报,对其中人物进行问答操练。
四、归纳总结
疑问代词哪儿
——
地点/方位 什么
——
具体事物 谁
——
人名/身份
第五篇:书杂文随笔
我思考道,我是为了什么而活呢。
我合上书本,思考道。
我了解不到痛楚。
但总有一股奇异的感伤,从空气中紧紧碾压向我。
它们从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挤进来,叽叽喳喳地问我。
什么是活着呢?
我反反复复,思考道。
那么我又为什么会思考呢?
我又问自己。
却始终得不到一个答案。
风送来一阵轻微的声响。
它说,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便只有这些了。
它推着声响离去了。
影子从我的脚边探出头来。
它说,我也不知道。又嘲笑似地问道,明天的我还是我吗?
它在灯光的驱逐下枯萎了。
呼吸从我的鼻息里钻出来。
它说道,这就是活着啊。
它从思考之间溜走了。
我没有什么好问的了。
于是便只能把书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