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
阅读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到底应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
第一、在理解词、句、段、篇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不仅要重视语言文字,更要重视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不仅要开展每个词、每个句子、每一段话,更要弄明白词、句、段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文章是个整体,文章中的字、句、段都与文章紧紧相连,都只能在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中才产生旺盛的生命力。如果离开了与整篇文章的联系,离开了它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这些词、句、段就失去了它们应有的原本的光彩和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重视字、词、段、篇的联系,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要重点指导学生在理解词与词、词与句、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其内在联系上狠下功夫,不要把词、句、段与文章分裂开来,孤零零地就词讲词,就句讲句,就段讲段,那样,必然会使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变
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也不要片面强调文章的表面形式,而忽视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有真正理解文章内容,在思想上引起共鸣,才能促使学生自觉阅读。
第二、联系实际生活,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转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产生联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年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例如学《蟋蟀的住宅》一课,这篇课文把蟋蟀称作是建筑工程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找出蟋蟀为什么被称作建筑工程师的原因。蟋蟀爱劳动,把住宅造得光滑、漂亮、舒适、边读边想,联系实际,让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我们也要努力学习,长大成为一个真正的建筑师,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有的说我们还要热爱劳动,去创造美好的明天。这样,文章的思想内容便与实际融于一体,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知识,转化为认识社会的能力,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深化。第三、认真上好讲读课
讲读课在阅读教学过程占重要地位。讲读课文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点课文。因此,必须认真上好讲读课。
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要备好课,教师要自己先读懂课文,弄清作者的思路,这样,文章的脉落才会清楚,词、句、段、篇之间联系才能用一条线串起来,才能把文章作为一个整个来理解,做到胸有成竹,到上课的时候,就可
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按作者的思路安排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以发挥表现出,其次是要布置学习预习,通过预习,把能自己消化的东西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研究,解决问题,最后要编写教案,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格,把教学的要点及叙述定写下来作为备忘。
以上所谈,是我在阅读教学中的初步探索,这条路还很漫长,还有许多开发的处女地,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开拓,去挖掘。
第二篇:小学高年级字词教学的点滴体会
小学高年级字词教学的点滴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可见字词是组成语文材料的基础。对于语文学习,生字是基础,是根本;没有了对新词汇的吸收和内化,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显得空洞和苍白。字词教学,在小学高年级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通过一些有创意的语文活动,有时可以轻松达到教学效果。
一、课前自主读书,预习字词。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借助原有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生字、词放在课前预习中让学生自行解决。但要引导学生“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教师可出示预习提纲帮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圈划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词典及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预习要求。
1、在预习生字时,先让学生给生字注上拼音,运用拼音这个识字工具自己学习生字。并利用以前的知识,自己分析字型结构,搞清楚字的偏旁部首,通过读、写,组词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2、词语的学习也放在预习课文时进行,对一些重点词语,需要理解掌握的词语提前给学生画出来,叫他们课下利用工具书查找帮助理解,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是学生真正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并要求学生对词语进行抄写加深记忆。
二、课上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疑问。
小组合作解决字、词问题;检查反馈预习情况。
1、先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或让学生读,或让学生写,并交流自己是怎样记忆生字的;以及对词语的理解掌握情况。
2、汇报小组学习成果。在字音字形上易错易混淆的字词要让学生认读、交流。
三、在阅读实践中的理解运用词语,提高语言能力。
教学中巧妙、灵活地组织教学,使词语与句子的训练相结合,和读与写相联系,可以使学生语言能力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1、对词语进行归纳整理。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文本,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相互照应,从而,使学生对词语与课文融会贯通。如《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
“居高临下、昂首挺胸、全神贯注、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大举进犯、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仔细体会读第一行与读第二行的不同感受。
第一行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第二行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分类出示词语读出不同感受,既是词语积累的需要也是深刻感悟文字、培养语感的好方法。这样的学习,不但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而且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此时,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有了了解,达到了以词串文的目的。
2、在讲解、分析课文时,结合具体语境贯穿生词教学。
如《将相和》一文中的“负荆请罪”一词。前文有“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这样通过阅读前文中的词句,可以直接感知词意,理解词语。这是联系上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又如《翠鸟》一文“鲜艳”一词语。下文有“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本身已能够说明“鲜艳”了。教学时应先让学生读下面的语句,再提炼出“鲜艳”一词。只有在读中悟出词语意,若去粘讲,则会适得其反,画蛇添足。
3、利用词语进行小练笔。通过言语表现,加深内化。
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于“言语表现”。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学生大脑中的“消极词汇”能很快地转化为“积极词汇”。如:《爱如茉莉》教学片段:
板书词语: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洁白纯净朴素温馨„„
师:这组词语都和茉莉有关,茉莉是什么样的?用上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说一句话或者两句话。
师:词语在运用中才能会用,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更丰富一些。
师:学课文时可以看到很多词语,不但会记,还要会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首先,鼓励学生读黑板上的的词语,有的是文中直接就有的,有的是稍作改动的,都是描述茉莉特点的词语。再引导学生用其中的几个词语来说一句话。这里不单单为读而读。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更要通过表达来内化语言。
4、课堂要结束时利用词语总结、概括。
如上课时,老师往往要把关键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这样使所学内容简明、扼要。在课快要结束时,如果能利用这些关键词语作以总结概括,既总结了本节课内容,又练习了说话。
又如课后练习中的词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连起来进行说的训练,也可以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再写下来,写的时候,斟酌词句,进行小练笔。小练笔除了利用课后练习中词语进行,还可以利用每单元后练习中的熟记成语里的成语。
总而言之,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奠基石,离开字词教学,要想准确、流利、全面感悟解读句段篇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的精彩、优美的字词,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选字用词的良苦用心。当然,字词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联系生活实际,抓住汉字的音、形、义立体感悟外,还要因字而异,因词而异,因文而异,以词义的感悟体验为核心,融字音、句段、体验、情境、课文内容于一体,让经典的本土文学真正滋养学生的心灵。
第三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点滴体会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点滴体会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而目前教师课堂背教案或置教案而不顾随意宣讲,学生专心听讲;课后教师布置学生大量抄写试题强化记忆来换取高分的现象仍然居高不下。怎样扭转这种局面,还师生一个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创设宽松、友善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学会煽情——教师的感染力。教师运用自己的感染力向学生提出要求,使他们感到亲切与善意,就易于为他们所接受,成为他们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许多后进生的转变大多开始于教师的“动之以情”,这正说明了教师感染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在一些教师的语文课上,从走进教室到教学结束,一路平铺直叙,一脸漠然,讲解起来刻板、冷漠。学生的情感被无意中压抑,学生感到窒息。大脑岂能兴奋起来?我这些年来,无论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有怎样的不快和痛苦,一旦踏上讲台,我就必须克制自己,不让学生从我身上察觉出丝毫的不适。更重要的是我往往根据文章的情感基调,自觉调节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
二、加强有效的“读”。
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法则。一节语文课上,没有学生自由读书的时间,那么谈有效的“学”,简直是空谈。只有把“读”抓实,抓好了,理解、感悟、评价等才能学习行为才有可能实现。这个“读”,不仅要保证读的时间、数量,更要保证读的质量。盲目的读,即便重复多少次,那收效是微乎其微的,反而导致学生厌烦。所以,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促使学生爱读,而且每读一次,必有所获。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便会认识到,唯有反复的读,才会有所得的理儿。以后学习时,遇到困惑,学生便会自主地去读,直到自己读明白了,才肯罢休。
其次,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读书。例如在教学《琥珀》时,我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采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就很快地归纳出了:形成——发现——价值。从而明白了本课旨在介绍琥珀的科学知识,是一篇说明文。那么,下来研究说明方法便是学习的重点了。这样为深入地理解文章节省了时间,使得学生有了充分读书、讨论与交流的机会,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适时迁移、操练,形成能力。
现在的语文教材是按主题编排的。每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这利于学生不同特质的发展。因此,从不同的课文学习中,探索不同的吸收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达到一课一技。例如《爸爸带我去爬树》可以指导学生拓展练笔,写写《带我去》这样的半命题作文,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如何选材,又使学生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给学生充分展示的平台,作为教师要在“读”和“练”上给予学生强有力的指导,而不是灌输与强迫。
(高瑞琼)
怎样进行低年级的语文复习
每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就要进行学期的总复习。面对一、二年级在学习长征中刚刚起步的孩子,应如何复习呢?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复习的效率呢?
一、我总结了一些低年级语文学科复习的内容:
1、牢固掌握拼音。拼音的拼读是否正确,关系到写词语的正确与否,另外,应关注一些轻声音节词,特别是一些变音词。考题形式多为:看拼音写汉字、选择正确地读音。
2、掌握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绿色通道的生字)。题目多以词语连线或给生字找朋
友形式出现或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正确书写本册要求写的生字及词语。题目主要有:看拼音写汉字、形近字、同音字组词、多音字组词,要求:笔画到位、书写正确规范,组词不用错别字。
4、注意词语的积累运用。补充词语(成语、固定短语、一般是积累与运用里的词语)、词语连线、反义词、数量词的正确搭配为主要考试形式。
5、背诵本册要求背的课文(课后题要求背的一定要准确地背诵),在正确背诵的基础上正确默写字、词、句。题目样式多为按原文填空或补充句子。
6、能规范正确的写完整的句子。有可能是用规定的词语造句、或者以“把句子补充完整”的形式出现。这些用来造句的词语或句型一般是书上出现的(一般是课后题或积累运用里的),例:我喜欢---------。妈妈在-------。或用“奇妙”造句。
7、会正确使用标点。低年级对标点的要求不是很高,主要掌握最常用的标点符号,如:“。?!”等在什么情况用。
8、能把打乱顺序的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符号!
9、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能正确地数句数、数自然段,能找出关键词,如表示颜色的词语,表示动作的词语,能根据短文内容填空。(一般情况下能在短文中直接找出答案)
10、写话练习。考试题目多为看图写话。能比较正确的用文字完整表述图画内容,如: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怎么干的?干得怎么样?能正确使用基本的标点符号。(能仔细观察图画的各个局部情况,看图画中有什么人物、景物、事物。这些人物各自在干什么,人物的动作、表情怎样,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要根据人物的神态、表情等,设想他们会想些什么。)
二、复习方法。系统复习和归类复习
(一)系统复习。内容主要为课本,主要以生字词为主。
生字词:对听写中普遍存在的错字,老师一定要在全班进行强调,引导学生找到识记和区分这些易错字的方法和窍门,并加以强化练习。
(二)归类复习。
归类复习分三部分进行:基础知识、阅读。
1、基础知识:以拼音、字、词、句的复习为主。
1)拼音:大小写字母(查字典的方法体现)。重点练习“看拼音写字、写词”。
2)字:理解字义;辨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教材中用中括号括出的多音字为本册书中应掌握的);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音序、部首);
3)词:正确读写学过的词语,词的归类、搭配。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
4)句:以积累为主。包括古诗、名言警句、对联、谚语等的积累;以本册出现的读读背背及其拓展为主要复习内容。
2、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教学中形成,复习只能是一个加强、提升的过程。所以复习的重点不是放在怎么读,而是放在怎么审题、怎么解题的方法上。
(杨彩虹)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我总是带头倾听,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发言,能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在对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中,少不了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那就是表扬鼓励。哪些学生特别认真倾听的,我总是及时鼓励,会用最温柔的表情、最动听的声音表扬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最特别的爱。同时,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
一、学会完整说话
我认为要使学生说话完整,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做到说话完整、清楚、有条理,才能起示范作用。因此,我总是说完整的话给儿童听,如,我叫学生板演或是叫他们做什么工作时,总是这样说,“我请×××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字。”“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字?”“这里有一幅图,请同学们用心看,看清了,先举手,等老师请谁说,谁就站起来说。”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认真思考,问的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说半截话。对于说话完整清楚,声音响亮的同学常常加以表扬,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对于那些胆小怕说的同学,我注意创造机会让他们说,有了进步就加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上课时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长期坚持训练,相信各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学会正确读书
正确朗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的姿势正确:二是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不读破句。练习朗读可我以下三点做起:
1、初读。首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接着标出自然段,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通顺、读正确。
2、精读。让学生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课文中优美的句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也可以围绕问题找句子读。如教《北京的春节》时,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用“△”标出课文介绍了北京过春节时的哪些习俗;用“~”画出你认为最美的词语和句子。
3、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三、学会课前预习
习惯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在学新课文前,必须先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再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其次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点划记的习惯,使学生解决阅读提示中所问的问题。然后分成小组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理解课文,最后各小组在进行朗读比赛。通过读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再是老师以往的直接传授,而是他们的自主获取,老师只是点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所以,如果学生每天都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在今后的阅读中就会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好习惯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四、学会背诵课文
我特别重视学生背诵好句、好段,并在课外让学生专门积累好词好句。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在写作文时,就能自然地把学过的好词好句运用到文章中来。写出来的作文不在是生搬硬套,而是语言流畅,内容充实,具有感召力。除此之外,还让学生在作文课上互读,让他们听完后自己评价。写得好的就随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我相信这样的好习惯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更大是收获。
以上是我在实际工作中出来的一点肤浅的认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在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任务来抓。
(梁燕)
小学生阅读小技巧
课外阅读是学生为兴趣而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手段,既可以为学生补充课外知识,也可以有效提高其语文成绩,并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认同和价值体系。因此,如今小学生课外阅读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关注。
可是,大多数的学生一般只愿意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阅读的时候也是不求甚解地泛泛而读,最终导致没有得到知识的提升。那么,到底我们该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1、引导孩子逐字逐句地阅读。通过字、词、句的逐级理解,最终做到理解文章之意。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同时做到眼、口、心、意俱到,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习惯。
2、学会朗读,也叫诵读。这是一个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言语的过程。听读并举,声情并茂,有利于理解、体验和记忆。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以及口语表达能力非常有效。当发现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可尝试此办法。
3、学会默读。默读的时候阅读速度比较快,但可以重复看、反复看,有助于理解。因为默读处于无声状态,更利于学生进行思考。在默读时可以进行批注、摘录、做笔记、列提纲等,更能提高阅读效率。(董慧琴)
第四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体会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体会
摘 要: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实行兼顾意义与形式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意义与形式兼顾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高年级学生掌握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形式,在提高语言表达流利程度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度。作者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体会:一是教学应该以文章为基础,以交际应用为目的;二是教学以老师引导为主;三是教学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中心,遵循认知发展顺序。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言表达 小学高年级教学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1]。“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很显然,这里的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并不能片面理解成对阅读文本主题内容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还应该包括对阅读文本表现形式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实施意义与形式兼顾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依据
意义与形式兼顾的理论最初来源于国外语言学界关于二语教学的讨论[2],该理论主要目的是解决传统纯语法教学和纯粹交际法教学的困惑,与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教学法和以意义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同:以意义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表达语言意义为主,小学高年级学生可能在语言交际流利程度上表现比较优秀,但在语言表达准确度方面存在较大缺陷;而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教学法旨在让小学高年级学生掌握大量语言规则而忽视实际交际应用。因此,教学要将意义与形式整合在一起,从语言角度切入,确保在提高语言表达流利程度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度。
2.教学初探
2.1教学以文章为基础,以交际应用为目的。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同时注重形式和意义的交际教学才能有效促进语言学习,学生学习语法知识需要具备以下条件: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语言形式并给予持久关注,其次是让学生在运用过程中挖掘深刻内涵,最后是为学生创造有目的地运用语言的机会。优秀的语言教学方法应该能够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提出语言形式,创造练习交际条件,帮助学习者合理联系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从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2.2教学以老师引导为主。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有计划地、反复引导学生从语言意义到语言形式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方法不但会有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法的即时效果,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意识,提高语言能力。为了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提高语言意识水平,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大语言输入,如可以通过打字号或者特殊颜色凸显某一语言形式;二是增加目标语言输出机会,当学生要应用目标语言时,可能发现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本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练习环境。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反馈与互动,如学生之间相互对比答案进行自我纠错和相互纠错。
2.3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遵循认知发展顺序。
授课老师必须首先了解学习者的最近学习情况,明白现阶段学习任务中什么是教学难点(即学生应该重点关注但往往可能忽视的内容),克拉申定义的可理解性输入是稍微超越学生现在的语言能力。如果语言输入是容易理解且足量的,学生就会自动学习这些必要的语言形式,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灵活使用教材。
3.总结
在当前阅读教学发展过程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还在探索之中,阅读评价体系仍以书面试题进行,考察内容包括作品形式及作品意义两个方面。在作品形式考察过程中,教师常将作品的语言、作品的表达技巧、表达方式等作为评价学生理解效果的中心,对学生的阅读认知进行分析;教师常将作品的形象(自然形象和人物形象)和作品的思想和内容(作者的情感、人生态度)等作为评价学生情感价值的要义,对学生阅读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行全面了解。如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释义进行讲述,让学生对该句中的精神进行感知和领悟,了解作品精髓。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是高尚的思想,许多诗人都具有这种思想且将其赋予诗句中,但该句从精炼简约、整齐对仗、大俗大雅三个角度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使此句千古不朽,“独领风骚数百年”。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该句的审美价值进行深入挖掘,逐字、逐词、逐句分析,从外部渗透,从内部感知,双管齐下,将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其的感悟。教师要让学生在上述过程中了解到内容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了解内容与形式的关联,确保学生在今后阅读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逐层深入、循序渐进,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发现文章的艺术美。
参考文献:
[1]梁大刚.挖掘文字的文化内涵提高语言教学的趣味性――关于中职中专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0(15):113-114.[2]王在恩.知白守黑,为“语文”式――以《秋天》的教学为例谈如何进行语言教学[J].语文学习,2013(3):26-30.[3]夏峥嵘.于语言细微处见语文精神――“还原”与“比较”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2010(10):28-30.[4]胡明珠.运用文体分析方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篇能力――以外研社版高中教材为例[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12):128-129.
第五篇:高年级写作教学点滴体会
浅谈高年级习作策略和实践
渌渚镇新小学
摘 要:经常有家长向我反应,他的孩子在学习语文这一门功课中,作文是一座大山,将孩子的学习成绩压在了中等水平,并且,想尽一切办法,却收效甚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作文对于孩子来说,就如一汪大海,让孩子们望而生畏,抑或只在浅滩游走。孩子的习作一直都是学生最怕,老师最头疼,家长最担心的事情。而习作教学的展开与学习又是老师经常要思考的问题。学生在写作时,过分地依赖作文书,依赖以往写过的东西,冷饭新炒,无新意,无真情实感。习作教学中,碰到了一系列问题,分析所得原因如下:
1、学生没有写作兴趣,甚至害怕写作;
2、学生习作没有意识到生活就是一个写作材料宝库,宁愿胡编乱造;
3、学生习作没有积累;
4、写作方法缺乏。
小学五年级的作文模式多为命题作文,在教学中,多以“老师讲解,学生听取”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正因为如此,孩子大多被动地接受,被动学习,被动写作。因为“老师要求了,课文要求了,所以需要习作”的写作模式往往让孩子的作文无法耀眼。因此,我在平时的习作练习中,更加注重孩子的主动学习,主要包括:多看,多读,多说,多写,多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习作教学,习作策略,高年级
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欲望
每次我在布置作文作业或者写作训练时,第一时间听到的是孩子们的唉声叹气。孩子不喜欢写作,害怕写作,甚至抗拒写作。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即使孩子完成写作训练,也是让老师头疼的事情,因为作文质量往往不高,因此也导致整体水平偏低的状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鼓励孩子自主地进行习作。可是兴趣如何形成呢?我觉得在这方面老师需要负起很大的责任。每一次的作文,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而老师在追求作业质量的前提下,往往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努力。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不相同。少部分的孩子总是能很好地完成作业,并不需要老师去多花心思。而面对那群成绩在中低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学习往往是非常不稳定的。批改作文之后,往往会因孩子作文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大动肝火。训斥、责骂甚至惩罚,无疑把孩子的习作兴趣大打折扣。适当的鼓励,适时的指导,会让孩子更好地去建立习作的兴趣,同时,也建立了孩子的自信心。老师在孩子面对写作这个难关时,其实应更多的扮演指导者、鼓励者的角色。对孩子努力之后所写的文章,给与恰当的点评,肯定孩子的进步,实事求是地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和纠错,让孩子能在每一次习作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进步的喜悦,得到努力被肯定的快乐。多点鼓励,多点引导,少点责骂,少点训斥,会让孩子对写作少一点抗拒,少一点害怕。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会更好地让孩子战胜写作
这个“难关”。
今年9月,我接手了现在所教的五年级一班。班里有一个孩子叫徐泽雄,他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尤其是语文。通过曾教他的老师,我了解到,他的语文成绩基本不及格,习作更是他最头疼的问题。在本学期的习作练习中,他基本完不成任务。可是在他的习作中,我依然看到了希望„„
一天晚上,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落水现象,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在海边和同学玩,不小心落入海中,只见他一直在水中挣扎。一个路人见到了,马上下去救那位少年。那位少年一直用脚缠着那位男子,男子快不行了,但那位少年还是用脚缠着。
突然,有两个60来岁的老人下海去救人了。一位去救了那个少年,一位去救那个男子。最后,少年和男子能得救了,可是其中一位老人却失踪了。人们寻找了四天,终于找到了老人的尸体。
老人的行为让我看到了善良之心,老人用他的命换了少年的命,真的是让人感动啊!
这次的作文题目是《 的果实》,横线上可以填勤劳、善良等词语。要求内容具体,400字左右。习作中,他记叙了一件他曾经在电视中看到的新闻,虽然语句平淡,内容不够充实,也没有达到字数要求,但我依然给了他一个理想的分数,并且,在上课时,我把他的作文拿了出来,在班里进行了简短的讲解。我觉得,他的作文就是一次成功,因为他进步了。他完整地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用文字叙写了出来。当然,徐泽雄只是这类孩子中的一个,在班级中,有很多孩子和他有着相同的处境。针对这些孩子,我并不会强制要求他们达到习作要求字数,因为五年级习作要求的400字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让人害怕的数字。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我制定了适合他们现如今学习基础的习作要求,一步一步,努力将他们的习作带到另一个平台。
老师不仅要在孩子的写作中注意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开辟出一片能让他们向往的天地。五年级下册的一次习作,我要求孩子记一次辩论赛。于是对于辩论赛的规则,正反两方的答辩者,我都进行了讲解和分配。我让他们利用课后时间,准备了关于“开卷即有益”与“开卷未必就有益“的辩论。我抽出了一节课进行了辩论赛。辩论赛上,我发现好多同学拿着自己整理的资料,进行了精彩的辩论。当然,这次的习作同学们顺利地完成了。
二、以生活之美,揭生命之妙
孩子在写作中总是会碰到一个问题:写什么?孩子们无法从自己的脑中寻找到自己的写作素材,往往就靠着作文书等一些过往“经验”来写。佛家有语:相由心生。在我看来,文由心生。失去了真实情感作为基调的作文,看上去如此乏味,也就让作文失去了成为耀眼星辰的机会;文章失去了如生命之泉般重要的新意,“冷饭新炒”,“老调重弹”,也就丧失了让人欣赏的动力。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练习《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这次习作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描写方法,记叙一件让其感动的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得在写作之前,为了激发孩子的写作灵感,我给学生欣赏了几篇范文。期中一篇范文内容为:小作者生活在贫困的家庭,家中难得能吃到猪脚。有一天,他的妈妈为他做了一顿他梦寐以求的猪脚,并借口胃不舒服,让孩子一个人美美地饱餐一顿。结果,孩子无意中看见妈妈躲在厨房啃着他剩余下来的骨头,这一幕让他终身难忘、深受感动。我意在
让学生学习当中的描写方法,提醒在写人写事作文中要灵活、恰当地使用描写方法,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可当我批改孩子们的作文时,顿时“苦脸”,因为作文中出现了“啃骨族”。孩子反应:“老师,我的生活中没有什么让我感动的事情。”“老师,我写不出来。”
“作文没什么好写的”,“写不出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写作素材从何而来?真的如此难找吗?不见得。
1、生活是最大的写作素材库。习作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自己写作的灵感,对于孩子来说,绝对是非常有力的帮助。生活是孩子们每天的经历,与每个人都密不可分。它是丰富多彩的,是千姿百态的,是有着各种滋味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诠释文章的中心,抒发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多多观察生活,贴近生活,领略生活,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实践课程,对于顺利开展习作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今年学校开展了一次秋游野炊活动。孩子们在野外搭灶、捡柴、生火、煮饭„„一个个家长手心里的宝贝开始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忙碌的,甚至有些手忙脚乱的一次体验,让我有了教学的灵感。回到学校,在同学们还沉浸在那份欢乐中,我以聊天的方式和他们分享了他们收获与快乐。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聊天”中,孩子们给自己交上了一分最好的答卷——一篇篇顺利完成的作文。曾经他们写作时经常发生的“卡带”状况不曾发生,而是交上了一份份欢乐的答卷。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言语为自己记录了生活中的美与欢乐。
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因为今天是我们期待已久的野炊日。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上,我看到成群的小鸟在空中展示着自己美妙的歌喉,仿佛是一个百音盒,播放着动听的歌声;田野里,金黄金黄的稻谷,弯下了腰,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那一座座绿葱葱的高山把那水平如镜的凌家水库拥抱在怀里。同学们都欢呼着展开双臂奔跑着。
我要开始烧面了。我先把放好水的锅子放在“灶上”烧水,等到水沸腾时,连忙把面下了锅。同学们也手忙脚乱地忙碌着,有的放菜,有的放调料,有的趴在地上添火。终于,我们的辛苦有了回报——香喷喷的面条出锅了。大家你一碗我一晚,别说有多乐了……
生活是孩子们最富有的宝库,在这个宝库中,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宝物。单纯的孩子还无法去分辨宝物的作用,无法正确的去使用,反而让宝库大门因此关闭。在老师的手中,拥有打开宝库的钥匙。我们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让其正确认识,深入理解,恰当使用。生活之美,生命之妙,全在孩子的自身体悟。
2、读书对于孩子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阅读,往往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他的习作。在班级里,我组织了“我阅读,我快乐”的阅读活动。每个星期,鼓励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书。每个周五,也会请同学们制作自己的阅读记录卡,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和快乐。
阅读记录卡
班级:五(1)班 姓名:陆亚雯 书名:《三头牛和狮子》 作者:孙亚飞
内容摘要:草原上有三头牛——红牛、黑牛、棕牛,它们是好朋友。有一天,一头狮子来了,想吃掉它们,可是三头牛立刻把牛角对着它,狮子被牛打得遍体鳞伤,只好走了。后来,狮子想了一个办法。于是,它走到红牛身边,说:“黑牛告诉我,它才是最强壮的,每次你们都要靠它保护。”红牛气坏了。狮子又走到黑牛和棕牛身边,说了类似的话。于是,三头牛打了起来。这时,狮子轻而易
举地咬死了它们。
阅读心得:对于我们的朋友,我们要抱着信任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战胜更多困难,享受生活的美好。
阅读也是最好的积累方式。孩子总会在写作时出现语言匮乏,“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这也让孩子的作文在质量上打折扣。丰富的语言积累,生动的言语表达,是好文章的表现方式之一。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所能教给孩子们的毕竟有限。而鼓励阅读就是弥补这个不足的有力措施。阅读让孩子在快乐中收获智慧,掌握更多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因此,在写作时,也就更加游刃有余了。多读,多看,给孩子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单纯,也拥有最天马行空想象力的存在。而我们的书本,让他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多彩!
在平时的课文学习中,也不能忽略练笔。课文的学习往往从课文的文本本身的知识延伸到文本情感的体会。文章学习的过程中,抓住时机,适时地进行练笔,可以促进孩子的动笔能力,也可以让孩子在练笔中更深入地去贴合文章。所以,在课文学习中,不能也不该把练笔部分省去。
学习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在第一课时教学的最后几分钟,我让孩子们根据课文进行了小练笔:请同学们试着想象,如果你是父亲,在阿曼达生死未卜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孙逍杰:阿曼达,我的儿子,请你一定要活着!我说过,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所以,请你等着爸爸,爸爸正在努力救你,希望你一定要活着!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小练笔,但是可以从中看出孩子对于课文内容以及中心的掌握情况,也能让孩子结合自己所读所感,抒发自己内心所悟,让孩子更好地懂得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结合课文内容,抓住课文中心,进行一次简短的小练笔,比起平时的写作其实更有效果。
三、以言抒情,以文现情
文章素材解决了,那么该怎么写呢?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语言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一视同仁”。不管学习成绩如何,不管写作水平如何,只要会说,敢说,那么也就是为文章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所以,我总是会在写作之前,花费半节课的时间,让孩子去说。我认为,“会说”是“会写”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譬如:最近,刚好学到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习作是要求同学们说说自己孩子对父母想说的心里话,从三个部分的内容选择中,抒发自己对父母的爱的理解,或者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上这节课时,我并没有直接进行习作,而是提早一天布置了作业:观察你的父母,回忆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选择印象深刻的进行准备,在写作课上进行交流。第二天的写作课,我得到了我期待中的成果。
孙鑫:我的爸爸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可是在我心里,他也是最伟大的人。他非常的爱我!记得有一次,是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有天晚上发高烧,身体很不舒服。爸爸发现了,连忙把我送到了邵家卫生院。我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医院,因为每次到医院就要打针。当我听到医生说我要挂盐水退烧时,我就又哭又闹,死活不肯让医生给我挂盐水。爸爸看着我,没有骂我,只是和一边的医生说:“我也有点感冒发烧,给我也挂一瓶吧。”我记得当时医生沉默地看着我爸,然后就走出去拿药了。这时,爸爸笑着对我说:“你看,爸爸和你一样,也要挂盐水。其实啊,这针一点也不恐怖的。等下我先挂,然后我告诉你疼不疼,你再打好不
好?”于是,爸爸挂起了盐水,而我在爸爸的陪伴下,也不再哭闹,乖乖地让医生给我挂上了点滴。第二天,我的烧就退了。其实我知道,爸爸那天根本没有感冒发烧,他是想让我勇敢一些,让我能乖乖地挂盐水。我的爸爸真的很爱很爱我。
以言抒情,孙鑫同学在这次的回忆中流下了眼泪。孙鑫的作文,抒发着他对爸爸的感谢,感恩,表达着自己对父爱的理解。他通过叙写一件事,揭示着父爱的伟大,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慈爱的父亲形象。同时,他也在表达着自己对父亲的爱。从孙鑫的文章中,得出了“父爱无边”这四个字。在这次的习作中,他表达着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对父爱的体会。其余的孩子在听的过程中,从质疑到深信直至沉默。一节课,让孩子们开始明白,从前的习以为常其实是多大的一个错误。他们拿起了笔,把自己内心最想说的话通过文字表达了出来。这次的作文,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四、扎实基本功,为文添彩
写作考验着孩子的基本功。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使用,段落是否进行合理处理,这些都是在批改中需要去注意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去注意孩子基本功学习的落实。我给孩子们提了以下几点要求:发言有条理,发音要准确;书写要规范,不做小马虎;标点要区分,正确来使用;写作要牢记,不写糊涂账。在平时的作业或者学习中,就要坚决落实孩子的基础学习。只有真正把语文学习基本功扎实了,才能为文章增添光彩,才能写出更美、更好的文章。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孩子的发言。学习生字新词时,我会花一些时间,让孩子正确掌握读音;在发言时,我会让孩子尽量完整地,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言论,一遍讲不清,引导着讲第二遍,让孩子能更好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在写作业时,我也不会放过那一个个的小错误——标点。在日常的学习中,注重落实孩子的基础学习,定时定量地给孩子一些基础练习,让孩子在学习中,扎实基本功,那么写作文的时候,也就可以少点担心。
五、以“评”论文,扬远航之帆
讲评作文是学生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块内容。评论孩子的作文,并不单单只是批改过后那简短的几句评语,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每一次的写作中了解自身,改善自身,互学互助,共同进步。所以不论在写作练习也好,考试作文也好,老师总要发现孩子作文的闪光点,为孩子们树起一面遨游文海的远航之帆。
1、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要起到一个抛砖引玉、黄龙点睛的作用。讲评作文,切忌只读,雁过无痕;也要注意,不要只是点评那些较好的作文,懂得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也要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实事求是是评文、论文的基础。其次,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孩子提供一个更直观的学习环境,给与孩子更深入的学习氛围。然后,在班级进行写作小能手比赛。每次的作文,凡是优秀作文,不仅能在班级当中作为范文来学习,也能在语文学习小比赛中加上1分。竞争,往往是前进的强大动力。而孩子的作文,我也会选择他写的较好的部分,进行表扬。当然,也会进行问题剖析。老师让孩子充分掌握自己的优点与缺陷,能更好地帮助他们遨游文海。
学生:这是一个寒风刺骨、北风呼啸的冬天,外面下着倾盆大雨,人们打着
伞,匆匆忙忙地从雨中走过。忽然,我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一抹黄色在雨中默默地工作着。只见他右手拿着扫把,左手拿着畚箕,认真地清理着地上的垃圾。我看见,他的脸上已经被雨水打湿了,雨水一滴滴地从他的脸上滑落。他穿着一身破旧的工作服,工作服外套着一件透明的雨衣。他就这样,一丝不苟地扫着地,仿佛在完成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
点评:“寒风刺骨”、“北风呼啸”让老师感到那个冬天是如此的寒冷,行人的匆匆让老师看见了一场大雨。可是雨中的身影却在“认真”、“一丝不苟”、“扫把”中瞬间高大了起来。你写的真棒!
2、学生互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写作学习中,需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学习、理解。所以,懂得欣赏,懂得点评,也是学生学习写作必不可少的一步。所以,老师要适时进行引导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互评互助,自评自主修改。这样,孩子能在自我学习中,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肯定自己的能力,既能让孩子拥有信心,也能在他在挫折中更勇敢地前行。
当学生写好作文,我并不会马上收到手中进行批改,而是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文。当然,我会请孩子发言,请他讲述自己对同学作文的看法,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想。这个在习作练习中,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上,孩子们畅所欲言,不仅加深了自己对于习作的感悟,也能从其他同学的作文中意识到自己不足之处。这在无形中,促进了孩子的习作水平。
六、尾声
我一直觉得,教师要做好习作海洋中那个领航者的角色。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克服习作中的害怕,建立写作的信心;鼓励孩子多读,多看,让孩子在文学的海洋中徜徉;让所有的孩子,包括“写作困难户”也能拥有写作的信心,享受写作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写作,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