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典型材料(新城镇)1

时间:2019-05-13 10:2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悟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典型材料(新城镇)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悟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典型材料(新城镇)1》。

第一篇:大悟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典型材料(新城镇)1

抢抓机遇谋发展 合力建设新农村 中共新城镇党委新城镇人民政府

自列入全省新农村建设重点镇以来,根据省委“三年取得明显变化、五至七年发生巨大变化”的要求和县委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们按照“镇村统筹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整理村容村貌、开发红色旅游、建设示范片区”的指导思想,以统筹镇村一体化发展为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和逐步实现脱贫奔小康为首要任务;以农村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新型社区、环境整治、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以整合资金、责任落实、群众参与为突破口。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推进脱贫奔小康进程,实现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经济协调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2010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8.63亿元,同比增长23.3%;固定资产投资

3.22亿元,同比增长85%;财政收入 1003.5万元,同比增长99.8%。农民人均纯收入6228元,同比增长18.7%。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也多次得到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主要做法和成绩

(一)抓龙头,科学编制发展规划。规划是搞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龙头。在新农村建设和脱贫奔小康工作中,按照“1+3镇村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我们聘请中南建筑设计院、华中农业大学及县规划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了镇村基本现状、建设发-1-

展项目、涉农项目投入等情况的摸底调查,采取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工作程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了全镇新农村建设和脱贫奔小康发展规划。特别是示范区的发展规划,明确要求要适度超前、标准较高,易于分步组织实施。在开发建设中,严格做到了按规划实施,实现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合理布局。通过科学规划,在工作中做到了有的放矢,实现了以线带点、连点成片、推动全局的目的。

(二)抓主体,依靠群众强力推进村庄整治。以教育、发动、引导和组织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进行全民动员,充分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是采取“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引导群众扎实开展了 “三清三整”活动。三年来,全镇共拆除危房326户806间,装饰房屋3.5万平方米,拆除厕所、猪圈和牛圈378处,新建公厕39处、垃圾池161处,清理塘堰167口、臭水沟30余条、路障805处。在严河新建了群众休闲广场,2000平米绿化带。今年,又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完成了朱湾村上江家湾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建立了长效卫生保洁机制。成立了镇村清洁服务队,共聘请了281名保洁员,购臵了14台清运车和160辆板车,对农村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初步实现了“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卫生保洁机制。三是积极引导群众集中建设新居。全镇共有8个村组织农民投资1500余万元,集中连片新建高标准住宅楼106栋,实行水、电、路、气、电视、通信“六个统一”,取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其中:新建江冲村和严河村两处农民新居,两处农民新居多次受到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年我们又抢抓加快发展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的政策机遇,多方筹措资金1000万元,集中建设朱湾村和王湾村两处农民新居各50套。四是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卫生村组”等创建活动,积极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文明村建设。

(三)抓项目,整合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镇抢抓试点机遇,共争取到省新农村建设重点镇、易地移民、扶贫移民、安全饮水、通村公路、“双低”改造工程、开发江冲旅游名村等涉农项目12个,整合资金向示范片区倾斜,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和资金效益。一是突出通村公路建设。采取“政府拿一点、部门帮一点、群众捐一点”的办法,多方筹资共完成了通村、通组公路80公里,新修桥梁12座,13公里长的芳新红色旅游公路建成通车。二是突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完成严河、尹湾、徐冲水库除险加固以及镇区安全饮水升级改造工程,解决了

1.3万人饮水问题。完成160口当家塘整修建设任务,渠道硬化11公里。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低丘岗地改造4000亩。三是突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500万元对6个村级群众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升级,完善配套了村级卫生室、农家书屋、农家超市和村级办公场所,绿化、美化和硬化了农民活动广场3个,近6000平方米,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抓增收,着力培育特色产业。三年来,我们始终

把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和脱贫奔小康的基础工作来抓,结合我镇实际,大力发展三大富民产业。一是着力发展以花生、茶叶为支柱的农业产业。新建绿茶基地3000亩、油茶基地2000亩,药材基地2000亩、地膜花生基地3万亩,新引进投资3000万元的“楚天红”花生食用油加工项目1个,发展花生、茶叶专业合作组织达到9家,年经销量近1亿斤的中原花生市场已经建成,全镇从事花生销售专业经纪人队伍达到600多人,经销大户40余家。二是着力发展以纺织、医药化工为支柱的工业产业。我镇不断加快工业小区建设的步伐,目前各类企业达到4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毛纺产业11家,医药化工企业3家,吸纳农民工就业近3000人,毛纺加工,医药化工企业已成为我镇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主要支柱,2010年财税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比上年净增502万元,今年财税收入有望突破1300万元。三是着力发展红色旅游业。投入近2000万元对徐海东大将故居和徐海东大将亲属烈士陵园进行了全面改造,新发展“农家乐”33余家,江冲旅游名村创建工作初见成效。今年以来,陆续来自全国各地缅怀革命先烈、参观旅游的人员达到3万人次,全镇农民依托旅游业增收的经济效益已逐步显现,红色旅游业已经成为我镇经济新的增长极。

(五)抓班子,借势提升基层组织带领致富的能力。三年来,省市县领导经常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特别是原省委书记罗清泉和现任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先后几次来新城

视察工作,以及县委、县政府领导及部门负责人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具体指导的工作作风,一直激励着全镇干群。结合实际,我们以开展“五个基本”创建活动为契机,配齐配强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小组长,实行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农户,层层包保、强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同时,全镇还成立了老区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建立了土地流转中心和信访维稳流动工作站,组织动员群众民主管理、积极参与,营造了合力共建的浓厚氛围,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和脱贫奔小康建设步伐。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振奋精神,乘势而上,发动群众,努力建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决不辜负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由于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位,必须加大相关政策及所有项目内容的宣传力度和透明度。

2、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广大群众从中得到了很多实惠,更高更多的实惠意愿要求也因此十分强烈。为此建议下一阶段须保持新农村建设中中央省扶持政策和项目建设的持续性。

3、目前,上级部门在项目资金上自成体系,资金分散,所有项目在进度、质量、目标上都需要大量资金做保证,所以必项加大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便于发挥项目资金的整体

效益。

4、当年,许多农田小利基础设施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年久失修,导致农业抗灾能力较弱。为了彻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必面进一步加大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5、由于农村现有的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素质不高。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增收难的问题,必须加大青壮年劳力职业技术教育,同时进一步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头作用来逐步解决。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典型材料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精心打造核心村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8年6月20日)

去年以来,**市委、市人民政府把**定为市级整片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我县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明确任务目标,抓好责任落实,以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

设为总抓手,以创新农村建设模式为切入点,力图做到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新载体,找准抓手,党建工作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把村屯、农户和农民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产生互相辐射、互相带动、互相影响的效应,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我县提出了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县实施以“打造核心村屯、建设中心农户、培育骨干农民”为抓手的先锋工程,计划实现“十百千万”创建目标,即到2009年底,重点打造10个核心村、100个核心屯、建设1000户中心农户、培育10000名骨干农民。

为了实现“十百千万”创建目标,我县首批选择**红军村、中平村作为重点打造的核心村,选择平马游昌村内榄屯、中平村下东屯等14个屯作为重点打造的核心村屯,按“基础全、班子强、队伍优、村务清、民风好”标准来进行打造。同时,在全县95个贫困村中选择平马镇的新乐村、祥周镇的模范村等10个村屯开展“贫困村先锋行活动”,围绕开展“开展基本活动、增强基本素质、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基础产业”等四项基本活动,做到“强班子、补位子、定法子、指路子、换脑子、富村子”六子并行,实现了先锋工程创建活动向全县贫困村的覆盖和延伸。

在骨干农民培训上,利用县、乡镇、村、基地、中心农户五级培训网络进行培训。目前,全县共举办培训班805期,参训党员、农民达32150人(次),其中核心村屯的村、组干,中心农户,骨干农民的培训率都达到100%。通过培训,中心农户、骨干农民成为核心村屯建设理事会的中坚力量,成为各村各屯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中心农户发挥了“一户带四邻,四邻带全村”的示范带动作用。骨干农民成为靠近党组织的积极分子,成为开拓致富和双带能力突出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各项建设的“排头兵”,“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对周边群众产生良好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先锋工程构建了新的“三级联创”模式,联创范围由县、乡、村向农户、农民延伸,成为“五级联动”,从而扩大了联创范围、深入了联创内涵,使基层党建工作“一竿子插到底,一板子盖到边”,无盲区,无遗漏,穿透各个层面各个群体,从而使农村工作,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目前全县已着手打造核心村屯50个,这些村屯班子凝聚力和号召力强,生产发展,集体经济收入大大高于一般村屯,群众收入增加,民风村貌逐步好转。

二、突出主导,强抓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筋壮骨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在抓强班子、强素质的同时,以“发展基础产业”为第一要务,抓好产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强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和发展后劲。

一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200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县作为全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我县在全县各乡镇共定14个点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其中**红军村2007年4月被列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中平村下东屯2007年8月调整为全市8个重点打造的示范点之一。在试点村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我县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为突破口,将14个核心村屯列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村,加大投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解决11800亩农田的用水难问题;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项目资金,建设“田园化”面积3万多亩;加大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力度,修建沼气池2608座。据统计,至2007年11月止,全县投入14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共投入经费5235万元(其中财政投入550万元;项目投入2350万元;集体经济投入35万元;农民自筹2300多万元)。通过上述投入,这些村屯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是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基础在产业,难点在产业,发展产业要走工业化反哺农业的路子。我县积极引导全县农村和核心村屯走专业化带动农民增收的路子,积极扶持南华集团、金荣纸业、福东香米加工厂、增年山茶油、华瑞集团、祥周香蕉组培苗基地等龙头企业,按“山下蔗海,山上竹海”发展思路紧抓25万亩甘蔗不放松,发展30万亩竹子不动摇;在北部山区建立了150万亩山茶油良种繁育基地,大力发展大红花、软枝等优良品种山茶油;以“芒果正宗,源自**”为主题连续举办两届芒果节,大力宣传**优质芒果品牌,改良10万亩芒果品种;大规模发展香葱、甜竹笋、番茄等40多个品种无公害蔬菜生产20.8万亩,年产无公害蔬菜28.9万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建立香米、香芒、香蕉、油茶、蔬菜、板栗、竹子、速生桉、畜禽(鱼)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在核心村屯和全县农村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从而促进具有**特色的“八香”系列的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个维系全县农业发展的基地已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增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直接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壮大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积极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组建农民专业技术经济实体组织,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民以协会的形式进行行业联合,创办产销合作实体,成立香米、无公害蔬菜、香鸭、香猪、甘蔗、香油等各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造就了一批专业户、专业村,培育了一批集工农、产供销、种养加工一体的产业化组织。目前,全县有种养、营销协会16家,吸收了农户2123户,农民企业126家,会员6803人,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亿多元。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主力军。如那拔镇成立“香鸭”养殖协会、福星村那瓦屯成立“土特产”营销协会,大部分试点屯成立甘蔗生产协会等。

四是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富余劳动力。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定单培训和优质服务,注重培育农村二、三产业,做大做强“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工程”,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至2007年9月全县农村人口有19600人外出务工,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转移,真正搞活农村、做优农业、富裕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精心规划,加强管理,确保新农村建设整体效益得到发挥

在新农村建设的管理上,我们着力在“规划,整治,鼓励,动态”等四个方面做文章,规范建设导向,形成激励机制,凸显整体效益。

一是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在抓好全县14个重点示范村屯规划编制的同时,拨出专款29万元,邀请广西大学等三所高校180名师生到我县开展“服务新农村,规划进百村”活动。规划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各村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等要素搞好规划设计,做到一村一景。目前全县已完成了108个村117个屯的规划编制工作。这些规划编制由群众讨论通过并经县建设局审核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按规划审批建设,群众按照规划要求建房,努力营造科学适宜的居住环境。

二是做好村容村貌整治。结合“城乡清洁工程”的开展,我县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把清洁工程延伸到村屯、延伸到农户、延伸到田园,在核心村屯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组织引导群众开展“三整”、“三清”、“五改”工作,提升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水平,村屯管理上了新台阶。如平马镇游昌村内榄屯对房前屋后乱搭乱建猪圈进行拆除,实行集中统一安置,做到人畜分离。印茶镇巴麻村下巴屯理事会组织群众大会,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成立了由农户组成的卫生工作组,逢周一、四、七轮流出来打扫公共环境卫生,形成了环境卫生户户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三是出台优惠政策。为确保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扎实推进,我县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形式,先后出台了新农村建设保障措施和优惠政策,以激活新农村建设激励机制。规定在新农村试点村按规划建房的农户,每户补助5吨水泥、享受免收建房设计费等20多项优惠政策。

四是实行动态管理。在试点的选择上,实行“三个优先”,即“积极性高优先,产业优优先,户数多优先”,把群众的积极参与度摆在首位,在管理上采取流动式的竞争管理方式,对农民积极性高、主动参与性强的村屯,政府在公共设施方面给以适当支持;而对农民积极性不高、主动参与性不强的村屯,采取撤牌换点措施,促其自动整改。自从实行动态管理后,全县有思林镇、作登乡、江城镇、义圩镇等四个乡镇中途易点,收到了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效果。

四、整合力量,多极带动,完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通过县、乡、村、农户、农民“五级联动”,建立和完善建设投入机制,力求汇聚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一是落实部门帮扶机制。县委、政府明确了部门包村对象,将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列为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制定了乡镇及县直部门新农村建设工作责任制,对试点村实行一名县领导挂村,一个县直部门包村,一支工作队伍驻村,并细化分解,明确其工作职责、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对照责任制实行一月一检查一通报,一季一点评一交流,一年一考核一总评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将新农村建设工作与年终评先评优及干部考核管理与提拔任用相挂钩,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在全县形成了齐抓新农村建设,共促新农村发展的工作合力。

二是明确项目申报农民为主方式。为充分激发农民的主体作用,坚持项目申报主要根据村民自主自愿原则,由村或村民小组代表签字提出申请,由乡(镇)汇总,报经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查确定。通过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结合本村实际,明白了新农村建设的建设内容和主体作用,较好的了政府推动与群众主动、政策引导与群众主导的相互促进,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项目实施效果较好。

三是整合力量帮扶。切实整合资金资源,把扶贫、农业、水利、交通、卫生等专项资金捆绑使用,建立“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倾斜一点,包村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金融部门信贷支持一点”几个一点的筹资机制,加大对核心村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如整合扶贫项目资金77.7万元投入祥周镇中平村下东屯和那拔镇福星村那瓦屯试点建设,其中下东屯投入40万元完成屯级道路硬化2.5公里,那瓦屯投入37.7万元完成屯内主干道硬化690米(宽3.5米)、巷道硬化1060米(宽1.2米)、排水排污沟建设成259米。此外,积极动员在外知名人士、热心家乡建设者、企业家等社会力量和机关单位,踊跃为新农村建设捐献赞助和提供必要支持。

五、狠抓示范带动,扎实推进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2007年8月市委、市人民政府把我县中平村下东屯调整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来,我县在市直牵头单位市人大办和市直14个责任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各项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目标,抓好责任落实,以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总抓手,以创新农村建设模式为切入点,力图做到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有力地推动中平村下东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重点抓好产业提升工作。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我县把谋划产业发展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产业发展开辟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进而促进公共事业农民自筹资金的力度。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实施“耕地田园化”项目,县财政投入150万元完成4条4公里水泥机耕路建设、衬砌渠道及埋设管道6条4公里、新挖浇灌水井23口,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保证无公害蔬菜生产用水达到水质要求。②充分发挥无公害蔬菜协会建设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无公害蔬菜协会组织建设,分发挥协会组织对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成员扩大至326户1530人,协会组织充分引导群众按市场需求调节香葱种植,做到统一种子、统一用肥、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整个村年种植香葱1200亩以上,保持日均3万斤的香葱销往深圳、珠海、北京等大中城市,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③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建设200亩香葱示范基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推广“四季香葱”、“四季米葱”等优良品种、开展香葱产品无公害认证工作。④按“村庄果园化”目标实施下东屯果化绿化及沼气入户工程,种植石榴500株,杨桃300株,大红花10000株,沼气池入户率达100%。通过发展产业,全屯群众收入不断增加,据统计,2006年该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600元,2007年预计达到4000元,空调、电视、电冰箱、电脑等高档电器进入农家,基本消除贫困户,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二是按社区化建设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中平村下东屯新农建设过程中,我县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入手,以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满足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在推进中平村下东屯新农建设过程中,我县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入手,以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满足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我县充分发动群众,整合部门力量,采取县、乡、村、农户、农民“五级联动”,建立和完善建设投入机制,至11月底全县共投入资金1205万元,其中市人大办支持25万元,县财政投入280万元,各部门支持220万元、群众自筹680万元。完成了村部装修、文化娱乐综合楼、协会扩建、卫生室建设、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村部周围9间商铺建设、小学“通透式”围墙改造、公厕建设、排水排污沟、观景台、林间小道、4.5公里的村级道路建设、2.5公里的环屯道路硬化及屯内路网建设等工作。屯内已向“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路网相联”的社区化生活小区迈进。

五是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村容村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体现。随着收入的增加,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该屯村民理事会积极引导群众新建楼房及进行民居民宅立面装修,动员群众购买瓷砖、备沙备水泥完成楼房立面装修21栋,新建楼房21栋,瓦房10户。组织群众配合做好广播、有线电视、通讯线路改造,屯内电网改造及水井线路规范布置,旧房、厨房、猪栏、围墙的拆除回建等工作,理陈年垃圾、建筑垃圾500多吨,完成屯内竹林清理1000平方米。同时村务理事会还组织群众讨论决定,实行上门收垃圾有偿服务。村民理事会定期组织群众对本屯周围环境卫生进行治理,制定了《村规民约》,规范约束村民的行为;参加创建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五好”文明家庭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活动,全屯居民邻里互助,尊老爱幼,村民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六是创新载体抓民主管理。加强民主管理,是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重大举措。成立中平村无公害蔬菜协会党支部、创业者协会支部、营销协会支部,在下东屯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中设置党小组。党支部、党小组成员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屯里设有“中心农户”5户、“骨干农民”8户,“中心农户”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员、农家课堂教员、民事调解员、政策宣传员、市场信息员、公益活动协调员的“六员一体”作用。“骨干农民”精通或擅长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在生产经营上有一套本领,有一个稳定的致富产业或项目,文明守法,它们充分发挥互助精神,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村里、屯里设有村民议事、办事、监事等村民民主管理机构和民主决策制度。设有村务公开栏,村务管理民主公开,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通过示范点的建设,有效带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深入开展,目前我县各试点村屯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扎实推进,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各试点建设出现你追我赶,亮点纷呈的喜人场面。

五、工作体会和下步打算

(一)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是新农村建设的理想模式和良好平台。通过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紧密结合,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核心带头作用,使新农村建设高效有序、科学合理地开展,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和保证。

(二)整合力量,整体联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平衡发展的有力措施。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大,仅有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还不够,必须发挥职能部门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通过五级联动,集中资源和各方力量加强投入,形成整体效应,确保最佳实效,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进程和目的。

(三)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的主要关键。新农村建设农民为主体。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基础,失去了“土壤”。因此,千方百计统一农村群众的思想素质,不余遗力、坚持不懈地增强他们的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和工作内容。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及试点村屯党员群众的积极努力下,我县新农村试点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仍有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新农村建设量大面广,上级扶持建设资金相对较少,农民自筹资金不足,投入有限;部分群众文化素质较低,封建思想还存在,观念较落后;产业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循序渐进的推进新农村建设。既要有总体安排,又要有近期考虑,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精神,在巩固提高今年正在建设的14个试点的基础上,计划重点打造林逢镇平洪村江洞屯、**红军村,同时每个乡镇增加一个点以上作为重点打造村屯,力争2008年底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达到30个。核心村屯的选择重点倾向于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屯,在管理上继续采取流动式的竞争管理方式。

二是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

三是始终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一村一品”,明晰主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渠道。

四是继续加大培训力度,重点是基层党员,村干部致富本领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党员、村干部乃至村民委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五是加大协调金融部门对新农村试点建设的贷款支持力度,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撑。

第三篇:东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东乡镇建设新农村试点工作进程

东乡镇古列村委古利自然村有耕地面积560亩,其中水田260亩,旱地300亩,人口410人,有鱼塘8张约50亩,是我县重点的水稻制种基地和大白菜生产基地。现将其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

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采取收看录像、举办专题讲座、座谈讨论、出宣传板报、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先进的农村实用种养技术。

“六个一”工程正在实施之中,(即“一栏一池一果一稻一灯一菜”)。“一栏”即每家养一栏猪;“一池”即使全村户均修建一座沼气池,做好改水改厕工作,用沼液给果树、蔬菜施肥;“一果” 即将低产的水果进行改造,建立一个高产、高效的300亩杂交柑示范果园;“一稻”即早糙为水稻制种;“一灯”即使用频振诱虫灯杀死田间害虫来养鱼,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一菜”即在田间进行秋冬菜种植,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现300亩杂交柑已全部种下,早稻优质谷已进入育秧阶段,七盏频振诱虫灯也已去年在田间安好。已作好建设电灌站至村中2.1公里长的三面光水利渠道和从东乡大桥至村中的柏油路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也做好了村中的道路硬化的规划工作。

沼气池入户率已达80%,并以沼气池建设为突破口,推行“六改、三结合、三配套 ”(改水、改路、改灶、改厨、改厕、改猪牛栏;使沼气建设与农村环境治理、与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发展种养致富相结合;沼气池与猪牛栏、厕所配套),这样既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高效优质的有机肥,降低了生产成本,带动了生态种植业的发展。利用沼液、沼渣作为水稻、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的肥料或养料,不仅大大减少了化肥的用量,而且增强了农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通过努力,古利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已迈上良性生态循环运行轨道,力争早日将其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屯。

2006年3月22日

第四篇:新农村试点乡镇建设会领导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镇召开省级新农村试点乡镇建设现场会。刚才,同志代表镇党委、政府对试点乡镇前期工作作了汇报,县直相关部门作了表态发言。镇抢抓机遇,早行动,早部署,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应该给予肯定。今天县直30多个部门参加会议,这既是一次动员会,又是一次任务交办会,标志着新农村试点建设的号角全面吹响了。全县各级部门都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出人出力,确保整体推进。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新农村建设并不是新鲜话题,我们国家在五十年代就提出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尝试。当时是在国力、民力都不具备的条件下,新农村建设主要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为主。那个时候提出新农村建设,体现了我们国家对农民、农业、农村工作自始至终都是高度重视的。现在在国力、民力都基本适应的条件下提出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其内容相对以前在不断升华,但本质依然没变。目前,我们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国家基本进入工业化阶段提出的,这是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国外来看,新农村建设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的韩国和日本,他们都是在工业化中、后期把国家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实现农村和城镇统筹发展。韩、日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证明,把重点转向农村,通过村庄规划、整治以及产业发展,不仅没有削弱国力,相反刺激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水平更加得到巩固和提高。我国新农村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的,是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是在反复考察、酝酿、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每一句话都有若干量化的指标。

在开展新农村试点乡镇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所谓试点,就是要我们先探索、创造一些经验,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固定量化的指标,这项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在乡镇财力薄弱、农民并不富裕、县级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开展新农村建设,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按照测算的建设量需投资1.3亿,搞新农村建设不是各部门来搞扶贫,而是要靠主动搞项目,搞出亮点,项目要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按照一般的方法推进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我很赞同刚才同志们表态时讲到的倾斜,各部门要整合资源,捆绑资金,倾斜项目,把作为实验基地,搞出特色,对各部门各记其功。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目前还没有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素质要求,我们的新农村建设还是一种被动工作,需要强力推进。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我们对的省级新农村试点乡镇建设既要有信心,又要看到问题和困难,大家要集民智想办法推进。与其他县市相比更具挑战性,例如鹤峰县的省级新农村试点乡镇走马镇,通过几十年的产业建设和投资,条件更加具备。鹤峰走马镇是小城镇建设的典型代表,八峰药业是工业的典型代表,桃花山电站是重要工程的典型代表。与鹤峰比,鹤峰自然条件更差,但他们亮点纷呈,特色突出,没有特别突出的亮点,目前除了江北平阳坝和雷家坪的柑橘产业有了一点起步外,没有其他突出的亮点可看。茶叶、烟叶是我们的优势产业,但都比不过鹤峰。要通过新农村试点乡镇建设来促进特色产业建设、集镇建设,推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明确新农村试点建设目标任务,严格按要求统筹推进

(一)把握五项原则。

一是规划先行,产业优先。新农村试点乡镇要有统筹规划,规划的起点、立意要有高度,要有整体布局的理念。新农村试点镇规划包括集镇总体修编、产业规划、交通规划和46个村级规划,产业规划要涵盖工业、农业、旅游等领域。新农村建设强调产业优先,镇要考虑在白沙规划一个产业园,把那里作为经济开发区延伸的一个重要节点。既然是试点,就要敢于大胆创新,如果仅仅是修几条路、修几栋房子,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肖书记前不久来调研时看了几个返乡创业的企业,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从这些企业的产房、工艺、品牌、市场销路来看,都不具备现代工业的标准要求,这些企业需要提档升级,规划产业园可以将这些企业集中起来统筹考虑。政府要合理布局,部门搞好指导,真正体现老百姓和企业的愿望。镇提出在史家村搞一个孝敬园,也要认真做好规划,鼓励在外创业的人回来在那里修别墅、建市场、搞基础设施建设,在那里安居乐业,颐养天年。要规划2个农业产业园,要把魔芋、水稻等农产品通过引进优良品种、采用先进技术做成优势特色产业,辐射全镇乃至全县。搞新农村建设要有前瞻意识,畜牧产业要探究集约化养殖方式,以村、组集中养殖,实行股份制养殖,变化养殖方式,替代洁净能源。新农村试点乡镇要做到村村要有特色、村村有亮点。

二是党委统筹主抓,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新农村建设要发挥人的因素,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舍得集中人、钱、物来搞好这项工作。县直部门要确定一名领导、一名联络员与新农村办公室紧密联系,专门研究新农村试点工作,督办任务。各单位一把手每年要一至两次到试点镇调研,具体研究解决问题,把各自最亮的牌子建在新农村试点镇。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要加强教育引导,让老百姓支持理解,积极主动承担起新农村建设主体责任。

三是资源整合,整体推进。凡是新农村建设项目都要在试点镇优先安排;全县各块一条线的项目都要优先在试点镇安排,且不能低于各块项目总额的1/3。各单位负责人要认真研究部署支持新农村试点建设的项目工作,要与试点镇共同配合把项目实施好。

四是示范试验,探索经验。如果还是按照常规办法开展工作,新农村试点建设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镇党委、政府要树立创新思维,敢于大胆创新机制体制。对试点镇可以探索建立一个单独的财政体制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对于以钱养事的干部可以在身份不变的前提下打捆灵活使用,县委、县政府作为强大后盾,有什么问题由县委、县政府担担子。要加大省级新农村试点建设的宣传力度,广播、电视、新闻网络媒体要挖掘新农村试点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认真搞好宣传报道,强化宣传推介。

五是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新农村建设要强调以人为本,提高老百姓素质,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试点镇的各种规划和各个项目的实施要切合实际,注重实效,让老百姓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

(二)明确目标要求。

第一,要量化指标确保总体达标。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要有明显变化,五年有较大变化”,我们要围绕这个目标任务进行科学测算,细化分解,突出工作重点,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问题。新农村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督办重点任务的落实。明显变化要重点体现在经济实力、人均收入、社会消费水平和工业发展程度等几个领域,要科学测算三年明显变化达到什么标准,五年有较大变化达到什么标准。可以借鉴全县统计考核指标软件模式,设置具体的量化指标体系,把这两项指标体系作为检查验收达标的目标。试点镇要把量化指标与责任体系挂钩,自我加压,自我发展。

第二,按照具体目标扎实推进。生产有新发展。要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产业发展增后劲,经济总量明显增大,村级财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有新提高。要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欲有所乐。这一要求就把文教卫系统的任务都明确了。环境有新改善。要实现通水、通电、通车、通讯、通广播电视,通商业网点,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提升集镇功能。尤其是在提升集镇功能方面,如果三年后镇还是现在这种建设管理水平,新农村建设将不能达标。镇要求认真研究在三年内建设怎么拉开,环境怎么改善,功能怎么提升,怎么引导居民改善生产。至少集镇在3年内要达到绿葱坡集镇建设管理水平,街道划斑马线,人行道单列,水沟畅通,搞好绿化,安装路灯,街面整洁,要达到美化、绿化、亮化的要求。路灯由电力公司牵头搞好规划,并适当支持建设安装。同时在这里明确一项硬性指标,镇在年内要建一个可容纳50人左右的星级宾馆。文明有新进步。要实现社会事业发展好、稳定和谐维护好、社会道德风尚好、无政策外生育、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干部职工、居民素质要有新提高,镇要取掉诉讼之乡的帽子,变为文明之乡、礼仪之乡。镇是出干部、出人才的地方,切忌窝里斗,要改变过去干部上访、写大字报的歪风邪气。要引导老百姓树立乡风文明的风气,改变一些人的墓碑比居住房子还要好的怪现象,提倡厚养薄葬,把八字岩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作为的镇训。管理有新机制。建立健全民主选举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不断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和机制。党组织、群团组织、自治组织要创新民主管理,从细微处抓工作,从不经意中求变化。

(三)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镇已经组织制定了相关规划,现在要抓紧时间组织评审,严格按规划分步实施。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自有主见,突出强调要干的事情,力争在12月10日前完成评审。规划关键是要让党委政府满意,村支部村委会满意,老百姓理解和支持。从白沙到双树坪的绿化树种就选择银杏树,把银杏树作为的镇树,要求每个干部贡献一棵树,一个单位负责一段路的绿化,利用植树节搞好绿化植树,包栽包管包活,争取做到不花钱干大事。

三、群策群力,支持镇搞好新农村试点镇建设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同志任组长,县委副书记郑,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纪委书记,县人大副主任,副县长费,政协副主席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县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县直相关部门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新农村试点镇的建设工作。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和工作任务,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搞好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镇、村是责任主体,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好这次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同时,这也是对镇党委政府执行力和执政能力的考验。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今年,、同志和我已经几次到开展调研和筹备工作,今天又在这里召开新农村试点建设现场会。今后,每年要召开一次新农村建设工作会安排任务,召开一次督办会督办任务落实,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会进行总结表彰。县财政每年适当安排一点工作经费,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给省州的信息反馈要及时,把好的东西宣传推介出去。

(三)明确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及试点乡镇要各自制定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问题,加强督办任务的落实。今年要突出集镇饮水、集镇环形路、八字岩新农村验收和新农村试点规划四项重点工作。各部门今天承诺的任务要提前及早安排,明确年的工作要点,要把项目确定到村组,确保落到实处,县里将对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年的工作重点是:①集镇规划、建设、管理要量化指标上水平。②产业要壮大规模,提升水平,提高效益。③白沙至双树坪民房改造要制定出明确的目标任务,改造多少户,向居民点集中多少户,资金要有政策依据和来源。④完成医院、学校、道路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规划任务。

同志们,新农村建设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试点乡镇和各有关责任单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勇于创新,真抓实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这项工作,确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要有明显变化,五年有较大变化”的目标得以实现,确保新农村试点乡镇顺利通过验收,真正起到试点示范作用,让老百姓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得到实惠。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双垱村位于荆州区马山镇东南部,版图面积8460亩,耕地面积3770亩,全村1340口人,现有两委班子成员五人,党员56人,党代表工作室11人,其中区代表一名。新的两委班子成立以来,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文明和谐村庄”作为奋斗目标,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通过真抓实干,不仅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且真切地改变了村民印象中的村官形象,得到村民的拥护和上级首肯。

一、打铁需要自身硬,班子建设是关键

村官是最基层的管理者,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是把党的农村政策兑现给老百姓最直接的执行者,执行得怎么样,取决于村官的为官理念和工作作风!所以班子建设是关键。

新的两委班子成立后,大力抓班子建设。

1、转变工作作风,每周一开班子例会,汇报、交流上周工作情况,汇聚没有解决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方案、办法;安排本周工作任务;政治学习;交心谈心,统一思想认识。

2、分片走访,到村民家里、田间地头去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尽量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带回村委会商议想法解决。不能坐在家里当村官。

3、每天村委会8点至17点30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值班,负责接待村民来访等相关事宜。

4、每周五轮流组织部分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集中学习和交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5、村党代表活动室按期开展活动,全体代表和党员全员按时参加,与会人员学习、交流,听取区党代表的工作述职,进行民主评议,并在会后对贫困党员进行慰问。

通过不懈努力,班子团结了,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干群关系近了。

二、关心群众冷暖,为村民办实事是根本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仅要有法子,还要有票子。村党支部一班人读懂政策、用对政策、用足政策,一方面利用国家扶持的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多渠道争取和筹集资金,积极兴办各项社会事业,改变村容村貌,新农村建设成效凸现。

(一)、实现四通

1、路通。去年以来,本村的所有主路全部硬化、所有支路一部分硬化,一部分铺上了碎石,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2、渠 通。去年以来,硬化、修缮和疏通排水渠一万多米,解决了村民排灌难的问题。

3、水通。到目前为止,本村已经全面完成水改,管道已经进入每家农户,长江水进农户,饮水难的问题解决了。

4、信息通。村级办公实现网络化,并建立信息网络平台,配备了专职网络员,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低保户、贫困户、特困户的跟踪服务和管理行之有效,公开化、透明化、正规化。

(二)、新建了村级卫生室,村民看病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三)、为了改变村容村貌,力争农村集镇化,本村加强了村级文明建设。

1、路渠两旁绿化、美化。去年以来,共植风景树8000多棵。

2、各个居民小组门前路边安置垃圾桶,方便村民垃圾处理,并安排专人管理绿化和环卫工作,确保村民居住环境净化。

3、新建文体和休闲娱乐场所,先后配置篮球场、乒乓球桌、健身器材、读报栏、图书室,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明素质。

4、村级要道口,分别安装了监控,加强安全防范,增加村民安全感。

5、本村成立有治安巡逻队,不留死角地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治安巡逻,不仅对村民的财产有效地进行了保护,而且对垃圾、秸秆的禁烧进行了有效的监管。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四)、建立便民服务大厅,为村民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干部转变了作风,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事,老百姓笑意挂在脸上,感激珍藏内心,干群关系融洽了。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甚感欣慰,他们说:我们的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三、抓住机遇,发展有蓝图

十八大为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新农村建设必将加快步伐,我们将努力抓住机遇,力争把双垱村建设成文明、和谐、小康村。我们的基本规划是“因村制宜、突出特色”。

一、合理布局居民居住区。

农村集镇化。把现有分散的村民居住点集中,成集镇化形式,便于管理,且有效节约土地资源。

二、科学布局种养殖区

按照本村的地形条件,布局种植区和养殖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根据目前打工外出人员增多,农村劳力大幅度减少的现状,我村拟采用土地流转大户种植方式。既可以使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在外打工创收,又可以让村内耕地得到有效使用,科学种植,实现双赢。在大好的政策下,有群众的支持和镇政府的正确领导,我们的工作目标一定会实现。

下载大悟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典型材料(新城镇)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悟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典型材料(新城镇)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靠发展凝心聚力 共同致富建强村大高庄村位于秦皇岛市东北方向,102国道新旧线之间,属于城市近郊村。有耕地893亩,人均收入4880元,全村263户,765口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9人。自“强......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鼎新镇新农村建设综述材料 鼎新镇位于金塔县东北部,黑河下游,距金塔县城72公里,与中国东风航天城、空军基地相毗邻,航天城铁路、酒航公路穿境而过,素有酒泉“北大门”之称,是金塔......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张坞镇新农村建设典型汇报材料 去年以来,张坞镇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平安、富裕张......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在蓬勃发展的赣湘边区,有一个充满魅力、充满活力的城镇——**镇。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激发着无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她像一个不断追赶太阳的智者,引领着千千万万的老......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阳澄湖路是苏州市相城区的一条集行政、经济、娱乐的城区中心大道,在路的东头有苏州中兴高尔夫球俱乐部和依云水岸、江南村、镜丽湖、静湖绿色生态别墅区。XX村就座落于此,全村......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多措并举,统筹发展,谱写新农村建设新篇章——***镇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典型材料***镇地处荆门都市南大门,紧邻荆门高新区,是全省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全镇国土面积***平方公里,......

    乡镇新农村典型经验材料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促进新村经济发展新和堡村位于县城南3公里处,错落有致的砖瓦房,整齐宽阔的水泥路,现代化的广场,描绘出一幅新农村景象。这就是阳高县委、县政府XX年实施移民搬......

    新农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镇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实施 方案按照《县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西北部3.2公里处,距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