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一则(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10:5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一则(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一则(范文模版)》。

第一篇: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一则(范文模版)

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一则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条浓阴蔽日的杨柳路(《甘棠遗泽》画),旁边慢慢出现一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接着是我的旁白:“同学们,看着这一丛丛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着的左公柳和人们为歌颂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而作的这首诗,我想起了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用动画效果让它出现在整个画面的下方),我非常得意自己的“创作”——用两首诗词作对比,突出左宗棠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两首诗中的杨柳不是同一个概念,前面一首是指杨柳树,后面一首是曲牌名”。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好像在哪看到过,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后人把凉州词传错了,原句可能应该是黄河远上白沙间”。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诗歌入手,兼考新疆的地理环境,了解左宗棠在治理新疆方面所克服的困难,理解边疆人民对左收复、治理新疆的感激之情,并把你们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个小组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新疆在我国国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左为什么坚持收复新疆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

第三小组考察新疆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的事实来告诉俄等侵略者: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第四小组,考察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过程,要求把左收复新疆的路线、措施、经过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总共只有两目、图文、小字加起来只有3个页面的一课内容,本来用一节课教学绰绰有余,结果我却用了两节课时间,但除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外,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两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老师,错了”这句话,勾起我对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一:背景介绍

本次所上班级为八(1)班,该班级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清楚,有的甚至是一张白纸。比如:第一次统一中国,建立秦朝的是谁?班上居然有好些学生都不知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非常的被动,要老师不断的去催促。课堂氛围不活泼,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多,有的时候,个别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课堂上睡觉。也有一部分学生理解能力强,学习主观能动性高,是班上的积极份子,能够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二:情景描述

本课我在导入的过程中,播放了《松花江上》这首歌曲,随着悲惨的音乐声,和着一张张悲惨的图片,渐渐把大家带入了那个时代的场景:东三省的人民在凛冽的寒风中,在泞泥不堪的道路上,艰难的前行。歌曲放完,我问学生:他们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很多学生都义愤填膺地说:老师,因为他们的家乡被日本鬼子占领了。然后请学生预习课文的第一部分:“九一八事变”,请学生将该事变的时间,地点,起因,结果,影响等一一表述。关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的政策”,为什么?我让学生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很多学生都说蒋介石是卖国贼,不抗日等,这说明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爱国主义精神。然后请个别学生回答,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朱格丹同学的回答:老师我认为蒋介石不抵抗的原因是他要把军队调去打共产党,然后再去抗日。这个学生的回答很有见解。实际上这也是蒋介石不抵抗的根本原因,即“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就是抗日,“安内”就是剿共,蒋介石要先剿灭共产党,然后再抗日,学生就很清楚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全境沦陷,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第二部分的学习,即“西安事变”,这个事件发生的背景同学们都很熟悉,因为前面已经讲了“九一八”事变,但是讨论问题:捉住蒋介石后,是该杀还是该放?这个问题一提出来,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激烈争论,有的说杀,有的说放,有的说先软禁,然后再考虑是杀还是放。课堂气氛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答案,在于他们的出发点不同。最后王思媛同学进行总结:蒋介石不能杀,杀了她,就会再一次引起军阀混战,导致中国的混乱,对中国的抗日不利,只会让日本人坐收渔人之利,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同意抗日,一致对外!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共产党和国民党再次携手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很多学生都表示非常的愤怒,这是个喜欢侵略别国,尤其是中国,军国主义泛滥的国家。近代以来,日本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等,所以我们要时刻防备日本,再次侵略中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三:教学设想

我本次上的内容为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本来的设想为:通过对“九一八”事件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同时联系近代以来日本参加对华所有的战争,如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说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蓄谋已久的。通过对“西安事变”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西安事变的背景是怎样的,就是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张学良,杨虎城为全民族的利益,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国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个中学生,目前还不能为国家做点事情,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我感受颇深的是:部分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和拓展方面非常的有见解,有些是课本上没有的,需要他们来进行总结,这就需要他们运用非常熟练的知识,流利的语言,以及独具匠心的个人见解,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对音乐,视频教学,很感兴趣,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后要多运用。对于和课本内容有关,但课本上没有的故事,学生非常地喜欢听,比如在讲“西安事变”的时候,我就和他们讲蒋介石是如何被捉住的,华清池,捉蒋亭等,学生听的很认真,很入迷。因此,今后的教学,还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多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学习的习惯!

徐福海

2014—12—12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

李智荣

一、案例标题: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学科:初中历史

年级:八年级

二、案例内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设计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非常重要,它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重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点: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面貌,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能救中国。所以,学生能很好的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意义。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内容、结果及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从课文和插图、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现五四爱国运动的时代背景,探索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从五四爱国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当继承光荣传统,奋发学习,矢志完成民主复兴大业。

(五)、教学方法:探索

理解

记忆

(六)、教学程序: 导入:

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今天大家要探究第10课的内容,它可以告诉大家青年节的由来,“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布置学生阅读45——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五四爱国运动1、2、3、4、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些主张?

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 理解什么是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

5、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的基本知识

参加者

内容

性质

意义

2、中共一大的代表来自哪些地方?

3、根据插图《“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说明“一大”原来在什么地方召开?(上海)教师总结、归纳 学生巩固记忆

(七)、教学评价设计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景,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法

4、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李智荣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一般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由这些年的经验得知,八年级学生学习科目多,学生在课外基本没有花时间在历史科目上;识记量太大,要学好不太容易。况且如今的学生学习心里疲劳,相当多的学生厌学、不学,像历史这样的边缘学科、需要大量记忆学习,很难保证大部分学生及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教科书由主题和课组成。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7个主题,共二十二课。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学习与探究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学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六化”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运用

李智荣

历史教学比较法,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比较对照,判断异同、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人类社会的历史虽然漫长,但始终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下有规律地延续。如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改革变法造就繁荣盛世。历史的发生虽然是不可预料的且无法挽回,但又反复再现着惊人相似的历史现象,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乱世出英雄,治世有明君”。因此,引导学生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通过比较发现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于学好历史实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比较呢?常用的历史比较法有以下几种:

一、把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发生的,但是有一定关联的历史事件加以比较。例如,中国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但是其发生时间不同,发动战争的列强不同,带来的破坏和影响也不同。而经过比较,还可以对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对圆明园的劫掠等内容加以强调。

二、概念的比较。学习历史时,有一些学生们不容易弄懂,很容易混淆的概念。例如,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奴隶与农奴;农奴与农民;经过比较,会使学生对其有清晰的认识。

以上通过对比较方法的阐述,说明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拿来比较的内容必须具有可比性。同时,要进行比较,还必须要经过比较而解决一些问题,就是说比较的目的性要明确。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运用比较法的目的有哪些。

一、通过比较,区别异同。区别各种历史现象的异同是运用比较法的基本目的。如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学生常常会忽略二月革命,或误以为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通过比较则一目了然。这是俄国革命的两个阶段,前者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后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其背景、任务、结果都不相同。

二、通过比较,找到规律。历史是错综复杂的,尤其是世界历史呈现出许多与中国历史不尽相同的地方。但在相异的历史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是客观历史规律。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复辟----袁世凯和张勋复辟,都以失败告终,说明当时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已经成为历史不可阻挡的潮流。谁要逆潮流而动,必将被历史所遗弃。

三、通过比较,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比较可以让学生拓宽思维,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可以辩证地一分为二看问题,更可以在比较不同观点和评价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师可启发学生先找共同点(都有无产阶级的政党、杰出人物领导,都要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都采用暴力革命武装斗争的手段,都获得了胜利),再比较其不同点,强调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俄国能够中心城市起义成功,中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漫长道路,树立各国革命一定要在马列主义思想指导下与各国世界情况相结合的历史观点。

历史的学习是一个由感知到积累到理解的过程,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改变被动、死记的学习方式,敢于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新课改中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历史课堂教学心得

李智荣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我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己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使历史课堂教学中既活泼又严肃,学生既乐学和好学历史,又能学好历史,真正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教育心得,现总结如下:

一.以《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导向,贯穿历史课堂教学始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部分。每一历史单元都有言简意赅的导言,并附上这一单元的内容标准,这就成为指导我们历史教师上好每一堂历史课的指挥棒。因此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标》,使它成为指导我们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一件最得心应手的“法宝”。

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从教材内容出发,课堂教学初期根据《课标》的内容标准给一课加上“副标题”,以示重要。比如:八年级(上)给“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四课分别加“器物之变”、“制度之变”、“观念之变”的副标题;再如:九年级(上)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加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副标题。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后期巩固阶段,把部分课的目录进行重新整理,再次突出《课标》中重点的内容标准,让学生在复习阶段能直接从目录中知道本课的“精华”所在。如:九年级历史(上)第12课“美国独立战争”,可把复习课题改为“华盛顿与独立战争”、“《独立宣言》与诞生”、“国家独立促发展”。这样,就把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主要历史活动和《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及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的内容标准用言简意赅的“子目录”落实到位,又能便于学生识记,以达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原始教材进行整合,针对授课内容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课型,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只要我们不违背教材和课标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就可以因地制宜的对“原版教材”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处理”和“整合”。在我本人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对教材的处理和整合大致分成两类:

其一,教师可根据课标的单元要求的详略以及班级实际情况,把几课时合为一课时或把一课时分成几课时进行“板快教学”。比如:我在教学中把九年级(上)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的17课的内容进行整合,把三课时压缩成一课时,并分成两大板快“西方侵略国家”和“被侵略国家”,再把“西方侵略国家”分为“国外罪恶的三角贸易”和“国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两个小板快,这样课标对三课的内容标准就贯彻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板快教学”中,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又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历史课堂效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其二,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不同的历史教学授课内容设计成不同的课型。对“原版教材”部分内容进行适当“整合”。比如:我把七年级(下)“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和单元活动课整合起来,选择“主题活动型”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为《清明上河图》配文字说明的活动,在图与文的转换过程中,加深对宋代社会情况的了解,培养从历史绘画作品中寻找历史信息的能力,再通过一幅幅图,并配有音乐,展示了北宋都城东京城郊,汴河河道和热闹繁华的街景,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达到《课标》要求的本单元的内容标准之一“了解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概况”。又如:对“朝代更替和兴亡”的有关内容,采取“教师主讲式”课型,设计精彩的导入语,讲解时注意语言的跌宕起伏,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既能保证知识结构清晰、连贯、一气呵成,又能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对每一单元的“文化课”的有关内容,我针对这些内容主要是通过展示中国优秀文化成果,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向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等学习的特点,采取“导问式”课型——采用电视综艺节目的形式,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把重点知识做成问题卡片,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并设“课冠军”,最后教师做“画龙点睛”的汇总。这样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又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就在身边”,充满亲切感。

三.灵活使用历史教材中文字图表资料,充分发挥教材中“动脑筋”,“活动与探究”以及“自由阅读卡”的教学辅助功能。

“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材最大特点是教材中文字资料过于言简意赅,但同时附有形式多样“动脑筋”、“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等教辅材料。我就在备课时巧妙自然的把它们设计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或采取“学习小组讨论式”,或采取“学生辩论式”,或采取“课后报告式”等形式,总之,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量体裁衣。既升华了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又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辨别真伪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端正学生的历史考试态度,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考试,实现考试成功和能力提升的“双赢”

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把学习空间留给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新知、自主生成新知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考试中应用自如,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行中,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在备课时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备教材、备学生——在课堂上坚定不移的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成功,才能真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家访手记 李志荣

按照家访计划,10月28号的中午,我来到了黄龙庙13组的张志行同学家。张志行妈在家他们和我还沾点亲呢,看到我的来访,她们很高兴,硬是要弄饭吃,反复推辞才罢休。

坐下后,我们开始交流对张志行的看法,她妈妈说:“志行在家最喜欢做的就是看电视了,一看就连饭都不想吃,你一定要替我多说说他”。我说:“孩子喜欢看电视,这要一分为二的看,看电视可以学到很多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教给他的知识,开阔他的视野;但是他如果过分沉迷于电视,又会影响心智的健康,所以我们做老师家长的要互相配合,我在学校里多说说,你在家里控制好他看电视的时间,还要干涉他看的节目,不要放任自流。”他妈妈说:“你的建议真好!”

家访手记

(二)走访了张志行家,我来到了付堤4组余恩眼同学家。

可是余恩言的父母都不在家,邻居说,她们前几天都走了,到深圳开厂去了。我前些日子都还在剅河街上看到过她妈妈呢,怎么这么不凑巧啊?

好在我有余恩言爸爸的电话,我们在电话上进行了简单的交流,约定他回家后就及时的家访。

家访手记

(三)刘远航是付堤八组的人,我很快就到了刘家。

她奶奶告诉我,刘远航的妈妈在电器超市打工,平时基本不在家。他回家都是和奶奶一起生活,她们母女二人感情很淡漠,因为她妈妈生下她后就做了输卵管手术,不能再生育了,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障碍。

听了刘奶奶的话,我的心情很沉重。刘远航平时在校的确是沉默寡言,我还以为是她的性格不开朗呢,原来如此。真是不走访好多东西都不知道,以后再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要对刘远航多花点心思了!

家访手记

(四)10月28日的中午,我按计划来到位于李楼二组的高锋同学家。可是他的家门紧闭,我吃了闭门羹,只好下次再来了。

11月2号的中午,我吸取上次走访失败的教训,事先给高锋的奶奶打了电话,然后我很快就到了距学校3里路的高锋家。

高锋的奶奶正在家里等我。这是一栋新建不久的的农家,堂屋当中还堆着新收的粮食和棉花,在洋溢着粮棉清香的环境中我和李奶奶开始了对话。

“我们家高锋的爸爸和妈妈在外面打工,只有过年才回家,他基本上是我们两老在照看,我们没有文化,不知道怎么管他,他回家了总是说作业都在学校里做了,您说,他说的是真的吗?”

“每个星期的双休日,我们基本都会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有时他可能在学校里做了,有时他肯定没有做,在哄你们。因为我们检查家庭作业时多次发现他没有完成。”

“那怎么办呢?”

“只有我们在学校多督促了,你们在家里也要督促他做,就说和老师打电话了的。”

李奶奶说:“好啊,假使不是您来家访,我真的不知道这种情况,也不知道像欴对付他呢,您以后一定多来啊!”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1

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教学案例

城关中学 刘惠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知识点,培养提取要点能力;

通过将前后知识进行联系和对比学习,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

通过讨论并辨证评价洋务运动,了解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标准并初步学会使用,具备基本的辨证思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构造多个学习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分组讨论、表演等形式,营造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合作和协作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洋务运动的原因、目的、过程、结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综和能力;

结合演示“洋务运动时间轴”,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通过设问—讨论—作答—归纳,理解本课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而且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第一步的重要地位,具备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意识;通过了洋务派自身对洋务运动评价的基本观点,通过了解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努力,培养关注身边形势变化,看清时代潮流与进步方向的眼光。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难点:如何组织好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布置学生分组收集洋务运动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使用辩论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出示《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图片,这些是今年来法国艺术品市场最高规格的文物珍品展之一。这些在海外漂泊了已经140多年珍贵历史文物什么时候能够回到祖国怀抱的,会让我们不得不想起近代史上的什么事件?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抢劫、烧毁圆明园。学习新课:

(展示时间轴)让我们把视线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的1860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历史的进入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贫弱的清政府在刚刚失败于英法之手的时节,却还要不得不去拼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表明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是一种什么局面?(生答:内忧外患)对,当时的清政府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面对此背景,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朝廷重臣,你会向皇帝提出那些办法解除危机呢?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注意归纳要点)那我们再来看看当时清政府内部一些官员是怎么说的? 课堂辩论:分别扮演洋务派和顽固派代表人物

辩论结束教师着即引导并展示洋务派曾国藩和李鸿章的话 提问:两人有一个共同的什么主张呢?(学习西方国家技术)

看来我们中也有一些同学与这些官员的想法不谋而合!这部分官员在战争中亲眼目睹了或亲身感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他们对清军武器装备的落后有切肤之痛,因此他们才敢于大胆抛弃“天朝上国”的落后观念,提出了向洋人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的想法,有这种思想的人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洋务运动拉开了序幕,古老而落后的近代中国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这也正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洋务派如此积 极地主张向西方学习技术,最终目的何在呢?(维护清朝统治)

当时,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有哪些人呢?大家看书,勾画出他们的名字。

接下来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用五到六个字归纳洋务派学习西方有几大措施。(学生看书后回答:办军事工业、办民用工业、办近代教育、建近代海军)课堂讨论:全班分为四个大组,各专题研讨一项洋务运动的举措;各大组又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各小组要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第一小组问题有:(军事工业)

①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简表;

②观察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图,分析和大刀、长矛等传统武器的手工制造相比,这些军事工业大都采用了什么生产?

(表格采用师生一问一点的方式,然后问其他同学有无异议。)

洋务派首先从军事工业做起鲜明地体现了这场运动的哪个目的?(强兵)(再回答第二问,点对比图)师生交流时注意让学生看到机器生产开始取代传统的手工生产,是中国人主动地在传统生产技术上做出的重大变革。所生产新式武器改变了洋务运动前清军以冷兵器为主的局面(点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战斗力。到70年代,洋务派发现要维持军事工业的运转还要解决资金、燃料和原材料等来源的问题,所以又创办了一批为军事工业服务的民用工业。我们来看第二小组的完成情况。

第二小组问题有:(民用工业)

①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简表;②结合“小字”内容思考,开平矿务局的煤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表格采用师生一问一点的方式,然后问其他同学有无异议。)

关于第二个问题,老师给出了一段补充材料。(点出)

轮船招商局和汉阳铁厂在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方面也曾经功不可没。(点出)总结指出:(点出)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采用了当时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技术,这是中国工业化的起点。第三小组问题有:(教育)

①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具体做法? ②结合七年级学习的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和目的比较,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新变化?(点出对比图)

(师生交流时注意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和途径、目的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儒学垄断教育的局面,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第四小组问题有:(海军)①洋务派共创办哪几支海军?②创办海军体现了洋务运动的什么目的?(点出海军对比图)洋务派发展海军同样体现了强兵的目的,这也是清政府对海防态度发生的重大转变。

思考:洋务运动在中国持续了30多年的时间,它最终有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呢?请大家结合前面所学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遭遇思考并得出结论。(点出问题)

(学生回答:没有实现,追问为什么,展示时间轴突出洋务运动后的重大史实,指出甲午战争的惨败与影响)

(自由讨论)洋务运动没有如愿地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呢?老师给出当今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要观点和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大家可以讨论后表明你的态度,你支持哪一种? 当今观点:

A、彻底否定,没有价值 B、全面肯定,无可挑剔 C、虽然失败,但作用明显

(学生做出选择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选择的原因。在互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内容的学习加深理解。)

老师是赞成C项的,因为这是一种公正全面的评价。我们也可以看看教材的说法„„,下面再请同学们看一段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自己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师总结: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用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总结和评价:

1、讨论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然就会流于形式,肤浅而且不能解决问题;

2、分组是最大的问题,小组多的话,难以控制课堂纪律,组少的话,组员人数多,一些调皮的学生是在滥竽充数。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一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一

张立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3.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4.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影响缺乏系统了解。

2.逐步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是难点。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不易理解。

教学中的体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习,学生的主要活动是看和议。学生的议,可以有两个主题:“痛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谴责沙俄野蛮割土占地”。让学生通过“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且加深对这段史实的印象。

.通过指导学生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载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一则(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一则(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一)

    八年级下期期末复习资料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 开国大典的时间是新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第一任军委主席是解放军总司令是。意义:成为我国的国庆日。2、 中国成立之意......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一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

    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 八年级历史 郝明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良好的品德是成才的关键,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使命和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行......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瓦房口中学张朝宏2012年元月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期末将至,总结如下: 一、烘托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任教七年级四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作为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圆满结束了,在校领导的帮助下,同行的配合下取得 了较好的成绩,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本人在这个学期中 的工作......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张文雅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21)到(26)班的历史工作教学。由于教材内容、教学办法等的改动,显得十分生疏。因而,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涣散,只要认真学习,埋头深......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中学八年级的历史工作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