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新课改阶段性总结1
英语新课改阶段性总结
杜波
我校英语新课改工作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每位老师心中有了新课改的基本概念。在新课改尝试阶段,我们也面临诸多困难与困惑,教师如何更好的驾驭课堂,真正合理充分的体现教学实践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每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保人人都在动,人人有收获等一系列问题,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以下,我从近期新课改取得的进展,面临都问题以及几点建议三方面对我校英语新课改做阶段性总结。
一. 取得的进展
1.深切地体会到新教法与传统教法之间的差别,从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对新教法所投入的积极配合性很高,他们大多都能动起来,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优良品质,因此,所有科任教师在认识到新课改的魅力之后,大胆尝试,突破传统,把乏味、生硬的英语语言教学改进成了生动、趣味型的新课堂。英语组现在已形成教师观念的整体改进,心中思考新课改,实践中探索许可规定喜人局面。
2.教师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争议与改进中完善自己的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力求上进,不为人后的良好环境。
二. 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班级学生数额过大,课堂监控难度大,不能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同时,小组互动困难,组少人多,难以监控,组多人少,个别组才能得到展示机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2.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短期内难以形成新课改需求的较高的学习习惯。
3.导学案不到位。资料不足。
4.课后的督促有困难。
三.启示
1.目标教学,每节课前给学生制定合理,细致的预习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把教材合理整合之后,直接给学生展示出知识点,目标语言,需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确保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
2.对于新课改要多动脑,使教学过程活起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学习最终形成自己想要探索,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良好课堂氛围。
第二篇:英语新课改总结002
英语新课改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把自己的课改总结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搞好新课改的前提
通过课改实践,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搞好新课改,教师理念必须转变。做为参加过市级新课改培训,做为学校新课改带头人的我和参加过区级新课改培训的几位老师,结合学校通过校本培训对全校英语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并适时召开新课改教学研讨会,为其它年级教师做示范课,起到了新课改的引路作用。这样逐渐使全体教师树立了以下新的理念:
1.新教学观念
通过学习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我们逐渐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达到师生共进、共识、共享,它不再是教师单向的讲解。课堂教学关注的应是学生健全价格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要以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仅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要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新课程观念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已经认识到课程是体验和感受,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教材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而是教
学内容的代表与示范,我们认识到要开发教材以外的教学内容。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教师更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指导者,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新学生观念
通过实践新课改,我们领悟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有独立价格的,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承认不同学生具有独特性,并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相信学生,热爱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都有进步的愿望,都可以获得成功。
4.新教师观念
通过新课改的探索,全体教师认识到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者,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
5.新评价观念
通过新课改,我们逐渐认识到评价的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选拔甄别,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与提高。我们在学生的评价方面作了大量的尝试:检测试卷做到两杜绝、五体现,即杜绝偏题、怪题,杜绝内容简单、罗列;试题形式体现多样化、试题内容体现生活化,试题难易度体现层次化,试题答案体现多元化,试题结构体现综合化。
二.脚踏实地地进行新课改,使课堂教学有了新的飞越
1.课堂气氛活跃了,新课改体现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
以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安静,学生听讲聚精会神,鸦雀无声是再好不过的课堂效果了,而且每堂课总有着固定的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而现在我们通过新课改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师上课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新课改的“新”字;课堂上全改以往的教师“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新面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起到组织、示范、引导作用,且上课模式不固定,而是根据每堂课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比如:知识竞赛、谜语猜测、问题辩论、动脑动手、故事大赛等。教室里笑声如潮,掌声如涛,气氛活跃,与以往的“鸦雀无声”形成鲜明的对照,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乐学”思想,现在总结起来,新课改实施中经验有二:
1)能够较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精神,课堂上能很好地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定位转换快,教师将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平等、理解、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第三篇:英语新课改总结003
英语新课改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把自己的课改总结与大家交流。通过新课改的探索,全体教师认识到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者,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通过新课改,我们逐渐认识到评价的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选拔甄别,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与提高。我们在学生的评价方面作了大量的尝试:检测试卷做到两杜绝、五体现,即杜绝偏题、怪题,杜绝内容简单、罗列;试题形式体现多样化、试题内容体现生活化,试题难易度体现层次化,试题答案体现多元化,试题结构体现综合化。
二.脚踏实地地进行新课改,使课堂教学有了新的飞越
1.课堂气氛活跃了,新课改体现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
以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安静,学生听讲聚精会神,鸦雀无声是再好不过的课堂效果了,而且每堂课总有着固定的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而现在我们通过新课改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师上课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新课改的“新”字;课堂上全改以往的教师“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新面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起到组织、示范、引导作用,且上课模式不固定,而是根据每堂课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比如:知识竞赛、谜语猜测、问题辩论、动脑动手、故事大赛等。教室里笑声如潮,掌声如涛,气氛活跃,与以往的“鸦雀无声”形成鲜明的对照,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乐学”思想,现在总结起来,新课改实施中经验有三:
1)能够较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精神,课堂上能很好地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定位转换快,教师将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平等、理解、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4)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做法如下:
①营造创新氛围。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我在教学Unit 1 Keeping healthy Topic 2 You must wash your hands before meals Section C部分时,提出了”Why can germs get into the human body?”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我及时表扬了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并鼓励学生要注重理解语言的内涵,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就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②巧设创新探索机会。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其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言。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常常会遇到英语和母语在语音、词汇和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冲突,而这正是引导学生自觉归纳语言学习规律的最佳切入点。如语音教学中,有的学生发现worse、word、world、work这些词中的“or”都发同一个音,他们就好奇地问我:“是不是所有的or只要放在w后就发同一个音呢?”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引导他们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自己去寻找答案,找出单词的发音规律来,并启发学生对其他相关的语言现象进行思考,自己总结出语言规律和英语学习的小窍门。
④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最大限度拓展教学内容,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这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固然可取,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是可望而可及的,就是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我们还是力求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如我在教Where are you from?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了“See the world”程序,我利用学生人手一份地理图册,呈现了各国的风情,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称并简单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复习
了旧知,又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达到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同样的效果,这不失为课程资源的巧妙开发和利用。,2.教师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考死知识多,灵活运用少的限制,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导致教师授课时就事论事和现实联系较少,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只是为了考试而硬着头皮学,但通过新课改使课堂气氛变活了,知识难度降低了,教学涉猎面拓宽了,教师对学生用情了,学生学习感到有趣了,师生间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学习态度趋于主动了,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了,见解越来越多了,共性和个性得到协同发展了。分析原因如下:
1)教材结构的变化是其一,新课标教材图文并茂能吸引学生,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把有关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够捕捉到知识点,并在运用中掌握。
3)教师突出了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交际能力。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①不怕出错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习惯。初一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如果教师注意采取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兴趣,很容易就能够使学生积极性高涨起来。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就要保护学生这种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这种积极性会慢慢下降,产生害羞心理,这种害羞心理的表现是不敢开口讲英语。教师应帮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②加强朗读训练。朗读是进行自由表达的一种有效的准备。学生积累了一些英语材料后,在朗读这些文章时,可以细细品味文章,体味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语感。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尽量融入文章的意境中,体会文中的各种场景、各种角色。通过朗读还可以训练发音、帮助记忆。
③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进行口语表达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将自己的思绪整理一下,写出讲话提纲,比如可以把中心问题和关键词写出来,减轻记忆的负担;同时分析听者与自己的关系、角色、立场等等。此外还应对他们谈话的效果有一个初步的预测,如果出现交流障碍或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应有一定的应对措施,交
流起来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听力、阅读和写作得以提高。
④加强固定表达方式的收集和整理。为了达到表达自如的目的,有必要指导学生借助一些固定短评、表达方式来流畅、正确地传达自己的意图。这些表达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交流场合进行适度恰当的表达,促进学生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和自信度,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记忆。
⑤让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首先,在课堂上通过表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参与 到活动中来。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沉默并不是金。因此,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个较为固定的学习伙伴,鼓励学生与自己的伙伴经常随时随地自由交流彼此的兴趣、见闻、计划、幻想、意见,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一起做各种游戏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学而时习之”的乐趣。
⑥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有很多练习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口语练习无需做太多物质上的准备,只要有兴致和时间,随时都可以做。如对话、做短报告、采访、讲故事、讲笑话、角色游戏、演短剧等等。
4)课堂活动的加强,使学生由课改初期的不适应,逐渐转变为接受,从不敢开口不爱开口到积极发言,踊跃参与。
课改实践中,我们意识到,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是关键,为此,我们注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下面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①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
在“交流-互动”的双边活动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课前应对学生作适当引导,向学生介绍有关背景知识,从而扫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如:在一次听取新课改研讨课时,一位女教师的科学风趣的导入不失为教师启动的一个典范:当这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微笑着问候大家:“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m your English teacher.I’m Father Christmas!”一位男孩勇敢地站起来问:“I hear Father Christmas was an old man, Am I right?”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发表见解,有说不完的话,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并为新课程教学的“交流—互动”作了铺垫。
②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互动”的基础
在课程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
关,层层深入的问题,再由学生自学,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为此,我们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如下自学要求:
A.Learn useful expressions and make sentences with them.B.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C.Put up some questions by oneself.D.Be able to recite the text.③小组讨论:“交流—互动”的发展
小组讨论是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励是自主创新的有效手段。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得到锻炼机会,各小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然后各小组长再将各自小组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解决。如教授Module 6 Unit 3 时,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讨论内容也不一定要局限在课文内容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使小组成员互相交流,集思广益。
④组际交流:“交流—互动”的关键
各小组讨论后,各小组之间可以展开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可以先让在讨论过程中表现比较成熟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其它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各组再提出各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所授知识,突出关键问题,不偏离主题,并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最后,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⑤练习评定:“交流—互动”的评价。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而课内作业也是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然后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改,对学生出现的代表性问题,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通过“交流—互动”来解决。
“交流—互动”使学生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相互联系,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为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三.一批新型教师在课改实践中茁壮成长。
课改实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开始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开始关注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通过课改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得到了进步提高。一学期来,有6篇教学论文在各级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在各类评选中获奖,圆满完成区级课题《在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研究》的结题工作。
五.几点反思与建议
1.教师情感投入等的差异,会产生高低有别的课改效果,新课程改革需要拥有新的教育理念和一定文化积淀的研究型教师,所以广大教师要关注自己知识的更新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2.评价相对滞后,新的课程改革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3.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有待加强。
4.适应新课程的校园文化有待建立。
总之,通过新课改实践,经我们的体会是:教师培训是关键,教育理念是基础,教育方法改革是重点,评价改革是动力。我要和大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新课改赋予我们广大教师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第四篇:英语新课改!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省已经实施两年了。它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高中英语教学也需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式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使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得于顺利实施。现就新课改环境下英语教师应具备的新观念,谈几点体会。一.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首先,教师要有崇高的师德,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这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不仅爱岗敬业,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还要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的思想,用自己的真诚之心培育人。
其次,教师要善于不断总结、反思,在经验教训中取得进步。在新课改环境下无论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怎样的困难,教师都应该始终坚信课改方向,并积极查找、分析问题的原因,克服困难,积极推进课改的进程。可以从自己取得的教学效果着手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并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也可以通过虚心请教同行,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新课改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二.树立新学生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当代英语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教师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发挥“指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有独立人格的,是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以人为中心,教师要尊重学生,注重人的个性及差异性。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面对每一个学生,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态度的变化,组织好课堂的各个环节,设计好各种活动,进行分层教学。放手让他们去做,给他们时间和机会去参与语言实践,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教师不能包办或代替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更不能剥夺他们参与语言实践的自由和机会,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都可以获得成功。教师还要抓住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诚挚的鼓励,不仅仅针对学生学习中小小的进步、积极的努力和提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三.树立灵活的教材观
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它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也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而是教学内容的代表与示范,再好的教材也不可能为学生或教师提供所需要的一切。因此,教师不应该再是教材忠实的传授者,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对教材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
首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对教材要进行适当的、有科学性的删减和补充或是调整教学顺序等。许多英语教师都反映教材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极可能完不成教学内容。主要原因是教师对不敢教材进行取舍,被动地使用教材一味地照搬教材。实际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删减那些过于复杂的内容。教材编写也给教师发展留有较大的空间。对于那些不适宜或不完善的活动或内容,教师应当有勇气和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调整,使之更加适合自己的学生。教师应成为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其次,以教材为载体,加强各学科整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英语教材突破了日常交际活动的范畴,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的性质,渗透着其他学科,如音乐、医学、历史、地理、环境保护等。这种具有学科融合特点的教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面向社会、了解世界、增强国际意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在教学过程当中加强英语课程和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四.树立合理的教学观
新的教材理念所要求学生的英语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首先, 创设英语的教学情境。众所周知,英语教学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创设情境实施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掌握知识,这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感知语言的过程变得容易,也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更加牢固。
其次,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传统的做法截然不同: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要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
再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树立
4.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正确的评价观需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责怪学生。教师不再是学习中知识与能力的权威,是学生的“学长”,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生生互动,也需要师生互动,师生互动不仅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在于确定任务,以充满激情的活力感染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如何学,有效的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合作、感受成功,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热情、存在问题、学习效果,教师都要做出有效的评价,予以认可、鼓励、给予希望,激励奋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教师应承担的责任。而传统的评价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成长的记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让学生放开对考试结果过分担忧的包袱,重视过程,享受过程。积极有效的评价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态度、行为表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以发挥评价对于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指导教师改进教学的功能和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抬头走路”,这句话包含着深刻内涵,要求教师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英语课堂上 提问学生问题,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不发难,避免学生恐惧、焦虑、紧张,尽量少点名,避免后进生觉得“我不行”,怕出错误而不敢参与等消极心理。应鼓励全班学生参与,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的用语上,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语,而多使用像“Excellent!”(好极了!)、“Very good!”(很好!)、“Good”(好)、“well-done”(不错)、“Take it easy.”(别紧张)、“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One will succeed by correcting mistakes.”、“It doesn’t matter, just try it again”(没关系,再来试一下)“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等这类鼓励性的话语,让成绩好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让成绩差的同学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这些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同时,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要改变教师包办评价的状况,增加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对于学习效果,教师应以激励其更加努力为出发点,从表情和语言传递信息,尽量不打“×”号,指出存在问题,面带微笑,微笑是一种谅解,是一种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力量。
英语考试后 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不看中总分,不公布成绩,不排名。教师根据考试成绩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改进教法。为了让学生认识自我,对考试成绩也应作科学分析,多评价学生的优点,优点再少也应该表扬,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课后多与其进行交流。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既体验了努力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又敢于承认存在问题,并设法解决。总之,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热情,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保证了学生正向发展,有利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师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供展示他们才能的机会,正面鼓励和激励,挖掘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互评:培养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并欣赏他人,学会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对自己和对待他人.自评: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成为一个自主和自立的研究者。通过学生的自评,教师能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对待学习成败的态度,及时改进教法。
不断树立新的英语教学评价观,“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促进作用。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英语教学评价要坚持多元化的原则,即评价主体多元,学生、教师和家长都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评价目标多元,既注重语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要坚持听力与口试的结合,笔试与考查的统一,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注重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又要关注学生学习英语的结果,全面形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评价体系。为了公平,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可以采取定性评价,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的性质一定要有发展性,真正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第五篇:英语新课改心得体会
上个月中旬,我们学校英语组组织了一次为期二天的英语新课改培训,这次培训主要是学习《英语课程标准》,通过听课和学习,我的心得体会是在新课改中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观念,教学目的上要转变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范畴、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通常会忽略掉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
但是如今社会的知识更新很快,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这一目的。
其次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把“金子”变成“点金术”,也就是常说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的英语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新教材将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全书的各个栏目中,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不忘探究,在教学策略上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重视探究过程,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然而高考这个指挥棒依然牵挂着每个人的心,所以老师们都认为探究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去做的,一是受到课堂时间的影响,二是受到一些教学设备的制约,所以只能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地进行,在讲课时一些注意点还是要好好把握的,把知识点贯穿到自己的课堂中去,教给学生的知识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上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去学、感兴趣去学。
第三在教学内容上要转变观念,打破学科之间的局限,要重视知识之间的迁移。英语科学教学是整体教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的常常是跨学科的,各科教学目的都在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打破学科局限,立足于英语学科,通过生物学科的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所以不光是教书而且要育人,要成才更要成人。这就是新课改精髓所在。
通过这几天的英语新课改培训,我将心得体会总结成这篇文字,与各位老师共同讨论,为跟好的实施新课改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