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岭岗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0:3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岭岗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岭岗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大岭岗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岭岗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xx镇大岭岗村新农村指导员xxx

2011年4月12日

根据县农村工作指导员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安排,2011年2月,我被派驻xx镇大岭岗村,成为一名新农村指导员。在这段时间里,我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等问题,采取走访农户、实地考察、召开干部座谈会、民情恳谈会、民情分析会,与示范户交流谈心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了解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情况。通过综合汇总分析,形成了此份调研报告。

一、村情解剖

该行政村隶属xx县xx镇,地处集镇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施孟公路过境,距县城40公里。东邻昌宁县湾甸民族乡,南邻施甸县旧城乡新街村,西邻本镇瓦窑村,北邻本镇河尾村。辖荒田、城墙等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37户,有乡村人口1028人,其中农业人口1026人,劳动力74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54人。

全村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海拔176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甘蔗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777亩,人均耕地0.76亩,林地1700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84.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8 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甘蔗)为主。

近年来,大岭岗村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的特点和问题:

1、基础设施明显落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不突出。由于地处山区,村内道路狭小弯曲,路面高低不平,还存在“晴通雨阻”的现象,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种植甘蔗、烤烟的现代农业体系未完成。蔗区、烟区道路时通时阻,影响了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村集体资源匮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迟缓。主导产业具有一定规模,但规模效应并未形成。大岭岗村集体资源比较匮乏,但是自然资源不差,都分散在各农户手中,但由于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序领导,村民守着这么多的“金山银山”,无处可发展。产业发展没有整体的规模优势和特色效应,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此外,农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种植环节,没有向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延伸,没有形成产业链。至今还没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3、村民生活逐步改善。由于增收渠道比较单一。大岭岗村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村民生活总体虽有改善,但距离全镇水平还有差距,全村没有流通大户、没有农产品加工厂,村民外出务工人员也较少,且村民的农业科技知识比较缺乏,增收后劲不足。

4、村民建房日益困难,违法建设屡禁不止。近年,广大村民随着收入的增加,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日益高

涨,但长期制约农民建房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少,即使有指标,由于地处山区,可以建房的地块比较少,因合理的建房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一些村民铤而走险在村庄外围路边的耕地(甚至农保地)上盖起违法建筑;一些村民想通过原拆原建的方式建新房,但旧房子产权复杂,在拆建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纠纷,造成了信访事件。

二、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解剖村情,我认为,大岭岗村的发展主要是“开拓新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问题,大岭岗村的农民增收总体上不是“增收脱贫”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增收致富”的问题。大岭岗村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因村制宜明确发展方向。建设新农村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必须立足本村实际,坚持因村制宜,创新思维方式。大岭岗村具有比较优越的发展条件:一是自然条件优越,有山有水,有热区,林地资源还相对丰富;二是地理位臵优越,东与昌宁县湾甸民族乡接壤,施孟公路贯穿而过,交通便利;综合以上因素,大岭岗村在今后发展中,可以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路子,非常可行。

2、努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的强与弱、发展的快与慢,对于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发展大岭岗村的集体经济,要抓紧做好四项工

作:一是挖潜力,借助热区优势大力发展果蔬种植;二是拓财源,开发大面积闲臵荒山,变荒山为“金山”;三是成立林果、果蔬专业合作社;四是发展山羊等养殖;五是重持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开发和利用资源,为大岭岗村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和希望在于产业,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民富、民心聚。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思路,大岭岗村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创办特色基地,与农业科研部门或龙头企业合作,整合山羊散养农户,引导农户参与农村专业合作社,以“科研部门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思路逐步扩大基地规模,形成产业特色,拉长产业链;二是发展像核桃等农产品流通、加工、销售等。通过培育特色、延伸产业链、企业化经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

4、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体也是农民自己。因此,只有大力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内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才有根本的动力和保证。要多作观念上的引导,帮助农民强化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增收致富。要围绕村主导产业,大力加强发展主导产业的相关科技知识技能的培训,包括种植、流通、加工、销售等农业开发的知识技能

培训。

5、推进农村民主管理。新农村是农民的新农村,建什么样的新农村,农民自己最有发言权。因此,必须努力推进农村民主管理,落实“让群众知晓、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的要求,强化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和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决策权,特别是要建立村级重大事务“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议案公告、结果公布”的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黄坑口村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工作开展较好,村民自治意识也较强,进一步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对于凝全村之心、集全村之智、聚全村之力,使干部清白干事,让群众明白参与,推进黄坑口村各项事业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驻村调研报告

选准突破口 加快强村富民步伐

根据组织安排,本人在xx乡xx村住村蹲点。在蹲点期间,走访了住在xx集市的部分农户和个体经营者、xx小学,召开了村组干部和党员代表座谈会,了解了村情、民情,帮助xx村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下一阶段目标任务,同时协调资金x万元铺设xx村出庄道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群众出行难的状况。

xx村有11个村民小组,3790人,党员86名。村有一农贸市场,在周边乡镇已有一定的影响力。村集体经济空白,没有收入项目。社会事业发展也比较滞后,尤其是道路状况较差,除环乡路为水泥路外,其余均为土路,群众生产、生活极不方便。通过调研,认为xx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发展社会事业缺乏投入,农民增收渠道不宽,但具备加快发展的一些基础条件。当前,xx村应放大本村的传统产业优势,选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全面动员,全力以赴,以一至两年的时间打基础,拉开框架,用两至三年的时间迅速改变落后面貌,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夯实基础。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作为农业村组,强村富民的有效突破口是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要立足本地区实际,发挥区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抓好以优质小麦为重点的优质粮基地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压低品质差、市场滞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要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xx村有水面近1000亩,水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现有经营模式为粗养,经济效益不高。为此,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要开展市场调查研究,采取外出学习取经、邀请养殖专家来村面授等措施,推动鱼塘精养和混合养殖,提高养殖效益,让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同时要在延长产业链方面做文章,一方面要以招商引资或村集体投资领办等形式,搞好鱼产品深加工,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搞好配套服务,另一方面要依托平台,主动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挂靠,签订农业订单,稳固销售渠道,力争养殖业在两年内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三要依靠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以大棚蔬菜推广为重点,以大户领头、科技示范为措施,着力推进种植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向粮、林、果、蔬多元结构转变。

二、提高劳务输出工作水平,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

目前,欠发展农业乡镇农民收入渠道还不宽,增收基础不稳固,靠天吃饭、靠农业增收的现状并没得到根本改观,偶遇自然灾害,稍遇市场波动,增幅就会大起大落,陷于徘徊。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各级组织的头等大事来抓,以农民增收为工作中心,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

当前,xx要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就是抓经济,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增收,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就业,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开放的观念,积极做到“五个加强”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劳务输出网络。要健全乡村劳务输出机构,明确责任到人,明确考核奖惩措施,使劳动力转移工作成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乡劳动就业部门以及村负责同志要广泛收集劳务输出信息并定期发布,正常开展组织培训、输出和职业介绍等工作。目前开发区企业用工需求量大,招录门槛低,尤其是缝纫、针织、电子装配、食品加工等岗位缺员较多,乡村组织要主动与园区企业对接,让剩余劳力在本区就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劳务技能。我们要用好用足全省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有关优惠政策,采取技校培训、企业岗前培训、成人校培训等措施,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让青壮年劳力至少掌握一门以上的劳动技能,提高其就业增收能力;三是加强教育引导,保证有序流动。避免盲目外出、无功而返,变无序输出为有序流动。同时要加强外出人员回乡创业的引导,就近消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三、进一步创新方法,加快有特色的农贸市场建设步伐。但市场规模较小,还缺乏规范引导。如何充分利用发挥这一基础优势,放大市场效应,是一大课题。首先,要合理规划市场,在现有的沿街两侧,要尽快启动拍卖、出售、租赁等程序,对闲置地块进行建设,扩大市场交易的可供地块,以逐年的发展形成规模市场。对沿街两侧低洼、水塘地块,村集体要想方设法填埋,用足建设用地,可以采取吸引大户投资、村党员干部集资、村集体融资等形式,先行建设房屋,公开出售,一方面扩大市场规模,另一方面为村集体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要着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培植流通、农资服务的主体,引导农村大户、运销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干部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领办农村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第三,要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对市场要制定长远发展的规划,至少要形成三点以上的发展规划,逐年投入、逐年建设,对沿街建筑进行美化、亮化,配套路灯、饮食、服务业等措施,做大做强市场,使其成为面向全区的特色市场。

四、依托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增长点培植力度。

发展的实践证明,要实现苏北地区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工业化和第三产业,而载体则是推进项目建设。因此,经济欠发达的乡村,要充分发挥、利用好各种后发优势,用足政策,坚持锲而不舍引项目,持之以恒干项目,齐心协力上项目,壮大经济总量,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总量。重点一要鼓励全民创业,用活民间资本。目前,xx村仅有纸盒厂、热水器厂两个私营企业,虽然经济体量不大,但经济效益可观,这就说明发展私营企业是强村富民的首选。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引导、扶持力度,一方面盘大盘强现有纸盒产业,另一方面让在外地创业有成的人返乡投资,让在本地有经济实力的人二次创业,形成全民创业的热潮。二要推行村集体股份合作制、集体个体联营制、租赁制等形式,采取大户投资、村干部集资、资产抵押等形式,多渠道融资,一二三产业齐上,大中小项目齐抓,形成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让农民在创业中得到经济利益,让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得到收益,加快转变经济落后、农民不富裕的状况。

第三篇:xx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xx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本人特对浦江县飞轮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调研,在下着眼于飞轮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作此报告,报告涉及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政策,新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基础教育与农业科技文化,城镇化建设,农村医疗卫生等内容。

一、飞轮村自然状况与经济发展现状

飞轮村位于浙江中部,是由原来的新岭脚村和牛歪村合并而来。现有人口2000人左右,劳动力1200人左右,在外劳务人员300人左右,预备党员15名,党员42名。全村国土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均收入达6000元左右。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倡导下,飞轮村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农民收入、集体收入为落脚点,以村镇规划为突破点,以村屯整治的“四清四改”为切入点,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村子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的农副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在养殖方面,鸡鸭成为近年的主要牲畜。自合村并组以来,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葡萄生产,葡萄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支撑。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就地打工创业的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围绕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围绕建设文明新村,科学制定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为农民娱乐的“文化广场“已成雏型。飞轮村已经有近二十多年的磨珠历史。凭借着自己的手艺,最近几年,村民们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而我们村也由原来的一个不起眼的村子一跃成为镇里的生活富裕村。并且被确立为岩头镇的“示范村”。据村民反映,我们村生产的各类珠子享誉全省,仅此一项每年也可为村民增加许多收入。可以说正是村民的勤劳与智慧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而村民也对他们有如此不菲的收入而感到高兴,但是在高兴的时他们也道出了自己的担忧。因为村中的生产主要是以小作坊式的生产为主,并没有形成规模性生产,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村的经济发展。而这也是一些经济强村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一难题他们希望政府可以为他们的发展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另外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现在诸如运输、能源和其他的物价上涨已经开始影响到了他们的经济效益,这一切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坚实的经济基础。我们应当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处在初始阶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飞轮村基本情况和民主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飞轮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

飞轮村现有耕地2680亩,人均耕地面积1.8亩,全村主要是以苹果、蔬菜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04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3100元。产业结构情况:飞轮村一、二组以苹果、粮食种植为主;

三、四组以蔬菜种植为主;五组以林木、干杂果,烟草和粮食种植为主。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xx村建设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120人,65周岁以上老党员生活补贴6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424人,参合率90%。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4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42人,其中:男性党员39人,女性党员4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三.飞轮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及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目的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飞轮村要想发展就必须进行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四、建设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物质基础较为薄弱

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规的农业生产占据农村的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农业产业化滞后,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形成不了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落后。造成农民收入低,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我们村座落在浙中盆地上,本村村民是一个以农业为发展主业的村庄。就土地总数与人口总数相比,可以算作地多人少的村落。然而几十年来,本村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没有任何突破、创新。种植作物单一,无怪乎小麦、玉米、棉花。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实现。

(二)农村基础教育不够全面

农村的教育现状是“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甚至有些地区人们根本不重视教育。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三)水源问题亟待解决

村中至今为安上自来水。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像我们村这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水源问题更是处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村庄所处地理位置远离河流,农田灌溉要通过好几级调水,村民吃够了浇地的苦,75%以上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水源,但对此却无可奈何。另外,村民吃水也很困难,所引用的水要到很远的井上打,尤其是冬天因天气缘故吃水更是难上加难,绝大多数村民强烈要求村中安上自来水,解决吃水不便。

(四)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薄弱

党在农村的思想凝聚力下降。由于一些基层组织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缺乏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和组织农民。又由于村干部的个人工作繁重等原因,不能对农民进行经常的教育。

(五)新农村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尽管广播、电视、会议等大力宣传新农村的优越性,但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响,这项工作还没有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没有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还没有让全体群众动员起来。

(六)精神文明和乡村文化建设有待于提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的社会治安还存在诸多问题,偷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还不同程度存在。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虽然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调查村民中通过电视了解国家政策的占到94.33%,而通过报刊、村委会了解国家政策的只占有2.48%、3.19%。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有很多村民为了解闷,农闲时节就聚在一起打麻将,“顶牛”等,这些具有赌博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村民的“亲睐”

(七)农村医疗事业建设优待于加强

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群众还存在看病贵的问题,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民甚至存在看病难的问题。

(八)对新农村建设欠缺理解

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

五、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研方法及收获

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的策略。通过查阅《村志》了解历史,通过走访群众得知他们所之所想。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针对本村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乡亲父老发表的对于改变本村发展现状,尽快脱贫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农村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很多村民表示最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像小麦,棉花等作物的补贴,生猪养殖补贴,农村医疗保险,新宅基法等。这与国家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在我个人看来,国家政府应继续关注农村,关注居民,将现已出台的关于农村的政策不断加以修养,同时根据时势出台新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

(一)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

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二)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

像我们临近村盐厂村就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典型。村中带头人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资盖起楼房,建起工厂、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了“九月九农贸会”“元宵大型农贸会”,这些或大或小的农贸集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村的经济发展。像这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模式很值得借鉴,开展本村的农贸招商活动,促进村民多方面、多途径收入。另外若赶上好机遇,还可以吸收外商投资。

(三)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河流的范围

我村远离河流、湖泊,水源缺乏,这是客观原因所致。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人力资源,不断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水流影向范围。随着村庄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为了增收、创收,开凿了地下井。村中也曾组织两次开凿人工河流的活动,让村民受益颇多。我们村领导干部还应继续发挥作用,解决摆在村民面前的用水、吃水难的问题。

(四)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

在调查访问的村民中有12.4%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这个数据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现在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达到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乡村生活情趣

自从电视普及以来,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单调了。有些村民表示:现在生活很乏味,电视节目也不好看,闲来逛去也无趣。我想在村中农闲时节,大家满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像元宵前夕的闹秧歌。由本村一些好事人士组织,还可以联合邻近几个村庄一起,到时还可以比赛,自娱自乐,增添村民生活乐趣。

六、新农村建设主要思路

(一)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抓住关键,凝聚力量,优化发展环境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产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形成产业化、商品化、专业化、区域化的生产方式。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和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形成村有品牌,有特色的农业示范基地。

(三)要加快发展农村农育事业,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抓紧抓好“普九”工作,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制度,组织城市学校选派校长、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助力度,避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四)加强理论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等内容作为对农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努力使农民从思想上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将农村中的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中考和高考落榜生,另一部分是农村中那些思想素质较好、头脑灵活的人发动起来,作为农村思想教育推广工作的骨干和带头人。还需要积极开展科普活动。科普活动是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村委会要加强农村科普宣传教育,策划一系列参与度大、通俗易懂的科普活动,提高思想素质。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播的覆盖区域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实用方便的方式宣传。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不走过场、富有实效。创新思路,丰富宣传手段。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印在日历上,送到田间地头,送到每户村民手中,贴到农户墙上。向全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村民看得见,记得住。力争做到先进性教育活动户户知晓,深入民心。

(六)加强风尚引导,提高文明素质

搞红文化广场,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生活风尚的引导,帮助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文明素质。大力推行农村政治生活的公开化与民主化,使信息畅通。在农村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倾向,提高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引导农民树立新风,破除陋习,远离迷信,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七)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卫生支农和扶贫机制,加快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全面完成社区医疗卫生站建设工作,引导、扶持农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在定点上要充分考虑地理位置远近,人口多少而科学确定乡村医疗机构。各定点医疗机构要保证合理用药和价格合理性,增加可报销支出。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患者档案,方便参合农民的报销结算。加强基层乡村医疗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健全合作医疗各项监督机制,增加财政透明度,确保取信于民。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老有所养问题。切实为农民健康生活奠定基础。

(八)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九)扎实抓好“三个工程”

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七、新农村建设成功原因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飞轮村注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三级联创”、“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党支部和农户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搞好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一支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强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应当选择年龄轻、有文化、社会责任感强的村级后备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执政意识、执政能力以及带头创业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飞轮村地处浦江县北部,原来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偏僻小村。2002年以后,随着通村而过的四海大道建成通车,该村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该村到城区和镇区只要几分钟的时间。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一个极其有利的发展机遇。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飞轮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证明,要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和着力点是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包括:加强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体系建设。同时,各级政府还应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

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飞轮村在新农村建设以前,其他农村一样,祖祖辈辈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村里出现了几个经商办厂的先富一族,但农村绝大部分农民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头朝黄土背着天的典型农民生活。新农村建设后,随着交通环境和村容村貌的不断改善,吸收了一批经商办厂能人回村投资兴办产业。村两委借助政府平台,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劳务技能。目前,该村共有工厂3家,不仅解决了村里所有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解决了周边农村的就业困难。现在该村的外来人口已超过本村人口的2倍,2008年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

飞轮村的经验证明,发展农村经济并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要发挥优势,加快培植新的优势产业,不断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环境,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困扰,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珍惜山水自然环境,力求保持地方原有特色。

飞轮村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考虑到了村庄地势、民居的布局、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公共设施的配套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了以“小五化”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工程,有效地保护了村庄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人与环境得到和谐共存。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差异也颇大,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文化渊源,都有自己的历史遗产,都有自己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都蕴含着许多科学的、艺术的和历史的信息,是祖先留下的不可估量的财富、不可再生的资源。新农村建设姓“农”,不姓“城”。如果一味贪大求洋,实施整拆整建,不仅耗资巨大,也给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加了巨大的包袱,而且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在农村中形成了新的“水泥森林”。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乡村建设、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只有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在有效保护地方特色基础上建设新农村,才能称得上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建中发展。

(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量力而行,防止盲目投入。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只有资金投入,没有或很少有经济回报的工程,而且投入资金的数额较大。一个村要完成“小五化”、污水和用电线修标准化改造,投入少则百万元,多则达千万元。尽管我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扶持的力度较大,但还不足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各项支出。

有的村为了尽早完成新农村建设,主动向上级争取项目,不惜向银行贷款;有的村两委干部为了追求政绩,项目贪大求洋,不顾农村财力,建造高档次、高品味的亭台楼阁,造成集体资产大规模的亏损。而市口村立足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快建设小康、和谐新农村的步伐,促进村经济全面发展,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的新路子。

(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好的政策帮扶和激励机制。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补助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如浦江县财政每年都要拿出上千万元资金用于补助新农村建设,各镇街也出台了相应的补助政策。

飞轮村虽然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但该村两委干部能充分抓住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补助政策和激励机制,率先在全市开展以村庄环境整治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市第一批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江省级绿化示范村等,得到省、市、镇各级奖励补助近十几万元。村级财政支出还不足5万元,就把农村建设成为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各级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我市经济发达、社会资本充裕、民营企业多的有利条件,鼓励社会各类组织、企业家和社会知名人士支持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村企结对”建设活动,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大大减少村集体经济负担。

八、飞轮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

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九、社会实践感悟

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是青年学生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我们想要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知社会,认清自我,调整和完善自我,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自我,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准备.这是我参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实践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了解国情

单从书本上是很难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农民的现状,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体察民情

走出象牙塔,融入农民大众,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自身成长。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大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自身的能力,为以后建设祖国奠定了基础。

其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真的很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学生到这里来实践。农村,并不仅仅代表着贫穷和落后,更代表着潜力和市场。农村是磨练和锻造人才的地方,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更好的激发人的潜力。

农村在召唤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农村也同样期待我们为它的发展做贡献,加入到农村的建设中来吧!新农村建设就像一颗花,需要不断的滋养,只要付出,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灿烂之花的开放。

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你我都在努力,我们一起加油!

第四篇:枞岭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枞岭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枞岭村党支部、村委会

枞岭村位于涧池镇月河以南,南接新华、民主,西与五星村相隔。全村1148人、334户,5个村民小组,今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超900余万元,人均收入8230元,年人均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23%。

一年来,我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和汉阴县委、镇党委有关新村的有关文件,带领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并以此为契机,以加快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为目标,并按照“村美、民富、班子强、风气正”的基本要求,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创造新生活 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目标。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群众得实惠上,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才能调动广大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我村为了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确保我村学龄儿童的上学问题,投资35万元新修枞岭村幼儿园一所,保证了我村留守儿童入学率到达100%。为了给广大村民提供一个闲暇的娱乐场所,本村开设一个多功能的文化阅览室,拥有实用类、科普类、卫生类、计生类等各种图书2000册,已配备有桌、椅、联网电脑,配备1人专业指导人员。并配备篮球场,乒乓球场,各类健身器材1套,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村内有老人活动室,活动面积达100多平方米。为了搞好社会保障参保率,不断加强参加养老保险宣传动员,目前我村参保率达85%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率达100%,使我村农民达到老有所养。

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群众提供保障

为了保障我村群众能有一个好的生产条件,村支三委积极主动争取上级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于2011加宽村级主干路3.5公里,硬化到户道路2处,共1500余米,修建环村路一处2.5公里,现已铺好沙石,修建沈家院便民桥已于2011年11月动工,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修建渠道5500米,加固渠道1200米,加固堰塘4口,保证了天干雨闹有收成。为确保群众就医困难,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修建村级医疗室,卫生室6间共150,室内设置诊疗室,注射室,药房,公共卫生室等,方便了群众就医问题。另外,为了方便群众开办了枞岭村变民超市,店面经营面积达80多平方米,该店由专人负责,无假冒伪劣商品。

三、以村庄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庄

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村的特色,着手村庄发展与建设村庄绿地同步进行,加强绿化建设,全面搞好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工作,村庄规划建筑达到实用、美观,房屋错落有致,并做好与村庄建设规划衔接工作,依法审批建房用地。积极推进农民建房工作,本村现有集中安置点3处,共安置建房60余户。在建设的同时,已全面拆除应拆未拆老屋。同时建设交通绿地,建设公共休闲绿地。并将村集体河滩地承包转让50亩,规划栽种白杨树12000,进一步丰富绿地层次,改善村民生活休闲和娱乐环境。为进一步抓好环境质量管理,我村对村人所有道路、河道、村支部,幼儿园等场所由专门的保洁队伍进行管理、收集,还建立长效专业保洁制度,做到常年保洁,专人管理.对我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实行“户集、村收、镇运”的原则进行处理,配备清洁员,手拉车,垃圾桶20个,垃圾池6处,实行全天候清理保洁工作。

四、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收 本村现有土地590亩都已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机械设备配套,无季节性抛荒。农业服务化水平以镇农业站的指导为主,在村分管农业的努力下,全面推广农业新品种,农田种植的收割全部采用机械化操作,并针对各季节采取相应病虫害防治工作。推进规模农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现代农业,种植订单水稻400亩,促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使更多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培训农业种养殖技术五次共300余人、在今年九月组织群众学习电脑培训二个月,组织培训人员达150余人,确保我村农民群众能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6930的基础上增加1300元,今年人均收入达8230 元,比上年增长23%,村级农民增收主要来源在外经营收入增加,工业企业利润增强等收入。

五、夯实管理力度,促进班子团结

村三委团结协调,且无违法乱的现象。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表率,在发展村级经济中起到了先峰模范作用。发展工业企业思路清晰,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并帮助村民拓宽致富门路,充分挖掘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现在我村已呈现出村风文明,村民安居乐业,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的新局面,村党组织在群众中威信高,群众普遍反映良好。并且,全面围绕民主管理,村务、财务公开规范,档案管理规范,村级财务制度规范,决策程序规范,工程招标投标管理规范。同时村党组织制定了健全制度,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另外,全年来村民无重大刑事犯罪;无重大污染事故、重大生态破坏和重大安全事故;无邪教活动;无吸毒,无赌博、封建迷信活动,无赴省、进京,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案件。

涧池镇枞岭村支部 涧池镇枞岭村委会 2012年12月15日

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农村城市化为总揽,建设新农村为目标,以工业化发展农村为理念,以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重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落实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

坚持以中共十七大会议精神动力,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合力,坚持以农民为主,政府指导为辅,全面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

2、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农村道路、水电、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对全村水利建设进行早计划、早部署、早安排,对汛期出现的险工险段加强治理,继续抓好生态环境治理。

3、正确处理好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发展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要同步进行,正确处理好规划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的基础上先进行全盘科学规划,尽量避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中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4、处理好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问题

“三农”问题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密切关注的中心问题,特别在涧池重点镇建设的农村,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农村征收项目多,农村土地被征收的面积大,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培育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型农民;坚持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增加透明度。

5、落实好农村各项基础性工作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费全免;落实好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健全医疗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农村管理体制

涧池镇枞岭村党支部

涧池镇枞岭村委会

2011年12月14日

第五篇:大岭村的调研报告

对大岭村的调查

您好,我们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大二级的学生,为了全面了解大岭村的保护和开发现状,深入分析并为大岭村的保护和开发献谋划策,希望得到你的宝贵意见,谢谢合作!采样:50 1.您的年龄?

A.16周岁以下 B.16-30周岁 C.31-45周岁

D.46-55周岁 E.55周岁以上

2.您的职业?

A.政府或事业单位人员 B.企业职工 C.个体工商户

D.学生 E.离退休人员 F.其他_____

3.您的收入是(元/月)?

A.500以下 B.500-1500 C.1500-3000 D.3000-5000 E.5000以上

4.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小学以下 B.初中 C.高中、中专

D.大专 E.本科 F.研究生及以上

5.您认为大岭村存在的最大价值是()

A.文化价值 B.经济 C.情感 D.历史

6.平常是否有一些娱乐活动,村民是否聚集()

A.吃饭,摆酒 B.逛街,去市区玩

C.打牌 D.社区活动(宗族举办)

7.村民是否会经常聚集起来聊天,做休闲活动()

A.经常会 B.有时会 C.很少会 D.从不会

8.您认为大岭村的经济发展怎样()

A.发展很好 B.发展一般

C.不怎么好 D.不了解

9.您向往怎样的经济形式()

A.向外发展,以传统文化吸引游客

B.自给自足,向内发展

C.外出打工,不需要怎么发展

D发展风景区,优雅人居,吸引入住,会所古居

10.您了解政府对于大岭村的规划/安排吗,认为是否满意()

A.很好 B.一般 C.不好 D.不了解

11.您认为如果政府推出新政策,希望是关于哪方面是要借助政策才能改变的()

A.经济利益 B.文化生活 C.日常生活 D.社区设施

12.您认为应该增加什么社区设施呢?

A健身器材 B单车(交通工具)C戏台 D其它

13.你满意当前村落的人口数量吗()

A.多 B.少 C.一般 D.不多

14.你认为当前大岭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更少的人口吗()

A需要 B.现在就好 C.少一点好 D.无看法

15.您对当前村落的居住环境满意么()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满意 D.不满意

对文化旅游的消费者调查

您好,为了全面了解大岭村的保护和开发现状,深入分析并为大岭村的保护和开发献谋划策,希望得到你的宝贵意见,谢谢合作!采样135

1、请说明您对文化旅游的观点,在相应的数字下面打钩(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1.1您认为大岭村缺少文化内涵 1 2 3 4 5

1.2您认为大岭村同质化严重 1 2 3 4 5

1.3您倾向选择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地 1 2 3 4 5

1.4您认为在大岭村旅游过程中文化体验很重 1 2 3 4 5

1.5您注重旅游景区的品牌知名度 1 2 3 4 5

2、下列相关旅游景区中,您最先选择的是?

A.番禺大岭村B.丽江古城 C.嘉兴西塘

D.黄姚古镇 E.俞源太极星象村 F.襄樊古隆中

3、旅游地文化内涵指数对您的影响程度?(“1”所对应的方格表示影响程度最小,“5”对应的方格代表影响程度最大,请在相应的方格内打钩)(这个你在结论里随便编一点就好了)

4、您对哪种类型的旅游较感兴趣?(可多选)

A.自然风景 B.著名建筑 C.历史文化 D.民族风情

E.农家休闲 F.现代都市 G.秘密探索 F.其他_____

5、您更希望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什么方式体验景区文化?(可多选)

A.体验型参与类活动 B.旅游商品与土特产购买C.民间节庆或歌舞表演或课堂讲解 E.独自欣赏 F.其他_____

导游讲解 D.大岭村的调研报告

引言

对大岭村的实地调研,我们组开展的活动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对大岭村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村民们对于大岭村保护和开发的想法;其次是深刻地去了解大岭村的现状发展问题;再次是在了解大岭村后各成员相互交流思想来完成调研报告。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历史文物、水系、公共设施和交通四大方面来开展对大岭村的调研,从这四大方面的现状来完成对大岭村的分析,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解决方案中找到对大岭村未来发展的方向。

问卷调查分析总结

通过对文化旅游的消费者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在大岭村居住的人民年龄普遍比较大,都是中老年人,其中中老年人的比例占了3/5,年轻人都出去外面工作,并且大部分人都是退休了在大岭村享晚年或者是没有出去工作在村子里做点什么小生意的本地人,因此他们的收入并不高,并且可以说普遍偏低,收入在500-1500之间的人高达80%。或许是因为村子比较古老,然后大家比较少出去外面,在这里大家的文化水平并没有很高,在初中水平的为主占45%,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40%。

尽管大家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这个村子却孕育过非常多的有才的人,例如陈昊元,明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曾任教谕、知县等职;陈廷选,清乾隆五十九年(179又如清进士陈泰初、举人陈泰遂等,他们从政为官,廉洁自律,兴利除弊,为民谋福,万民赞颂。4年)举人;陈仲良,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大挑一等。

在大岭村存在的价值问题上,大家都认为它具有文化价值、经济、情感、历史各种价值,认为它具有经济价值的占40%,文化价值占30%,可见大岭村在他们的心目中还是非常的有价值的。在村民的心目中对大岭村非常有感情的,因为除了经济和文化价值之外,价值比例占最多的就是情感了,可见中国人民还是很注重感情的。感情的价值可能不仅是对这个村子有感情更多的是和村民之间的感情,平时 在村子里大家经常有聚集起来,并不像城市中大家都各过各的生活那样,他们的娱乐活动就是吃饭、摆酒、逛街(去市区玩)、大家一起打牌、或者有什么宗族举办的社区活动,各选项比重都在20%左右,虽然娱乐节目并没有特别丰富,但这也是他们的日常娱乐活动并且也是维系他们之间感情的活动。

虽然60%的居民认为大岭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怎么好,但是他们并没有特别想要把大岭村发展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他们觉得年轻人出去外面打工赚钱这就够了,大岭村并不想有太多人来打扰他们的生活。他们对于政府对大岭村的安排没有大的意见或者不满,都是一般的态度。但假如政府推出新的政策,他们希望在经济利益、文化生活以及社区设施方面能加以改善。在增加社区设施这个方面,由于我们去当地调查,觉得村子挺大,然后我们只能步行,所以感觉挺累的,就问他们倘若增加社区设施他们会想增加什么,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是想增加多点能够丰富他们生活的设施,但对于游客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增加单车服务,能给他们的游玩带来更多方便。接下来我们对游客做了一个调查,他们认为大岭村的文化内涵还是挺丰富的,虽然大岭村在2007年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现正努力打造旅游村,但是它的知名度并没有特别大,而游客们选择旅游地点的时候非常看重旅游地点的知名度。所以我们向游客们做了一个问题调查,在番禺大岭村、丽江古城、嘉兴西塘、黄姚古镇、俞源太极星象村、襄樊古隆中这几个旅游地点的选择,将近50%的游客选择去丽江古城旅游,而只有5%左右的游客会选择番禹大岭村,正是因为知名度的重要性,我们才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来提高大岭村的知名度。在对大岭村同质化是否严重这个问题上,游客们还是比较大的比重认为大岭村并不存在同质化严重这个问题的。因为大岭村的文化也是比较特别的,例如在这里有蚝墙,对于我们去实地考察的同学而言,都是第一次见,觉得非常奇特,用生蚝的壳砌成一面墙,即做到了废物利用,听说还有防潮作用。对自然风景、著名建筑、历史文化以及民族风情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感兴趣的游客都有,且比重相差不多,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大家经常外出旅游,因此将大岭村发展成一个旅游城市在大家看来都是一个不错的计划。他们希望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体验活动和民间节庆或者歌舞表演为主来体验景区文化,但是他们也不反对通过购买旅游商品与土特产的方式来体验文化。

研究过程分析

历史建筑: 通过对大岭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大岭村的公共建筑主要有祠堂、庙宇、风水塔、牌坊等,现存的历史建筑有陈氏大宗祠、显宗祠、两塘公祠、许氏大宗祠等祠堂建筑,部分多已毁坏的民居建筑,永思堂园林建筑以及大魁阁塔、龙津桥、接龙桥、贞寿之门牌坊等构筑物。其中大多数已破损,而大岭村原有三遝庙、田步头大庙、上村天后庙和姑婆庙等,已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拆除,现保存相对完整的仅存显宗祠和两塘公祠。从调查结果可得知大岭村的大多数建筑已损坏。

自然环境: 大岭村的水系维系着大岭村几百年来的生存和发展,但由于现代交通方式的改变和集中供水和排水的建成,致使村落对外交通联系和村民生活用水不再依赖环绕村落的玉带河,村落水系的交通功能、生活功能、防卫功能已基本丧失。此外,村落周边工业区的工业污水的排放、水塘的填埋、村落原有自然排水系统的损毁,最终导致大岭村的水系严重破坏。公共设施: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岭村房屋布局较为紧密,道路狭小,不利于汽车通行;路灯稀少;沿玉带河两岸缺少紧急救助设施;缺少公共卫生间;缺乏公共娱乐设施。交通:

通过对大岭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大岭村的对外交通并没有十分方便,公交车站离大岭村口还有一段距离,并且公交班次太少,要隔30分钟才有一班,离地铁站有8个公交站的距离。建议增加公交班次。大岭村被国家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顾名思义,以历史文物、传统建筑闻名。村内主要以一条古街为主轴,旁生里巷,形成“大街——小巷”的两级交通体系,形成“鱼骨状”的街巷格局,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合。幽幽小径,汽车无法通过,因此村民主要以单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从而也使大岭村内免受汽车尾气的勿扰,增强了古村落气息。

由于大岭村多为小道,到访游客只能通过步行进行游览观赏,对于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等游客来说,可能会造成些许不方便。

研究总体

一、历史建筑保护:

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组提出解决的方案。第一,根据大岭村各种类型的历 7 史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科学的分析,参考其建设年代、建筑形制特征、保存完好度等因素,划分保护等级进行保护;第二,拆除严重影响历史建筑空间形态完整性的后期加建的附属建筑,对严重影响村落整体空间形态的建筑立面进行改造;第三,将大岭村历史文化资源放置在公众视野之下,通过公共舆论的监督,避免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性建设。第四,应对大岭村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评估,挖掘其文化内涵,确立旅游开发策略,通过村落旅游规划的制定,合理规划村落环境容量、旅游线路、景点分布,丰富游览内容。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部分祠堂变成了村民活动中心,这样的改造不仅保护了原有的历史建筑也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悠闲活动场所。但是,历史建筑也不可过度开发,历史建筑身为大岭村的旅游资源之一,应作为大岭村游客的游览重点,但文物遗迹所承受的参观能力是一定的,超过了这个能力,文物肯定会有所损毁,这种损毁可能是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但等到你发现它的时候,恐怕已失去了补救的可能,因此,要合理安排参观人流。我们还发现,街道旁有很多古建筑是作为居民住宅或者是空置的,我们认为,空置的古建筑可作纪念馆之用。大岭村出了1个探花(清代),34个进士,53个举人,9品以上官员有100多人,实为罕见,纪念馆则以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大岭村的历史文化。

二、自然环境保护:

针对水系存在的问题,我们小组提出四点解决方法:第一,对玉带河进行的节污和清淤,恢复其自净功能;第二,设定村落水资源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内,禁止排放污水和填埋水塘;第三,修复村落原有排水系统,将部分生活污水引入村边水塘;第四,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在自然景观方面,自然河流应重点保护好,在自然景观中,山水是重中之重,特别大岭村的玉带河,所有来到大岭村的人首先看到的一定是这条河,但是河水已经污染严重,因此必须彻底整治好玉带河。其次,大岭村有几个荷花池,现在看上次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我们认为仍有改善的地方,例如池中种植的荷花分布有些过于乱,可以从园林景观方面来设计令整体看上去更美观。

三、村内旅游发展:

1、公共设施:

1)注重安全因素。玉带河村内流域增设落水救助设施,如增设存放救生圈,绳索等;建议在大岭村增设消防系统和必要的消防设施。

2)增强村内照明。首先,增加人们夜晚的能见度,提高安全感,创造夜晚舒适怡人的社会活动、交往空间。其次,保证车辆和行人夜晚活动的安全,减少夜间交通事故和犯罪的发生。最后,创造良好的村内夜景更能成为大岭村的一个旅游特色;

3)人性化发展,增设更多公共卫生间;为到大岭村的旅客提供方便之余,又能保持大岭村的干净与卫生。

4)利用祠堂和历史民居建筑作为民俗文化展示空间或青年旅社等旅游服务设施。在满足村民休闲生活的需要的同时,又尽可能减少对自然山林资源的破坏,保护村落周边桑基鱼塘的乡村农业景观,并适当开发乡村旅游景点和设施。

2、村内观光交通: 根据实地调研分析,小组研究讨论,我们提出了村内观光交通不便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小组建议在大岭村引进公共自行车租凭系统,在方便游客观光,增加观光趣味的同时,增加村民收入。

我们提倡在居民生活工作集聚区出入口(村头村尾)、公交车站附近布局自行车租凭站点,供游客使用,使游客可以减少步行,在娱乐的同时感受大岭村自然风光与文化气息。游客可以通过租单车、双人自行车、三人自行车、变速自行车、折叠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进行观光旅游,选择这种旅游方式,既与大岭村的文艺气息与“山-水-村-田”的聚落格局融为一体,又体现出人们的青春与活力,打造低碳、绿色、环保旅游村,促进绿色崛起,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为具有浓郁古朴风情的大岭村增添了休闲的时代风。这一出租自行车服务的开通,便利了广大游客,可以消除因步行太久的疲惫感,增加旅途中的乐趣。选择这一环保观光交通方式,刚好与保护大岭村历史文物的发展方向相辅相成。此项特色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游客,带动大岭村的经济发展。

四、政府支持:

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发展:在大岭村方面,石楼镇政府计划陆续拨款2000万元,对古村进行全面的复古整治,目前,显宗祠抢救维修的首期工程已经完成,后墙破裂、石柱倾斜发霉、部分木雕破烂等问题已经解决;姑婆庙的维修、始祖柳源堂的复建、玉带河的部分整治也正在进行。

五、群众基础:

村民对旅游发展的高度热情与较高的参与度。通过在网上的资料搜索,在2008年暑假对村民关于旅游发展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关于村民对大岭村如何开发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方面,村民选择发展旅游业的比率最高,为59%,其次是选择历史人文教育产业,为23%;关于村民对旅游事务的选择方面,村镇选择开办旅游企业的占22%,选择旅游管理的占16%,选择为旅游发展献计献策的占20%,选择旅游监督的达11%,说明村民对旅游发展的热情很高,大岭村旅游发展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总结

通过对大岭村的以上方面的调研和研究发现,大岭村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大岭村接待的游客一般不多,大概就是每年几万多的游客左右。大岭村的开发力度到位,大岭村的历史文化景点集中在村头、村中和村尾三个点上。历史文化景点遍布整个村。它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村落布局良好、历史遗存丰富、传统建筑精美。大岭村保护和恢复古村的居住形态和尺度。有关部门已把东起上村,西至西约,南至大岭小学,北至社围共9000平方米的古村落划为绝对保护区,一份由华南理工大学东方建筑文化研究所专家制定的规划方案,把大岭村的传统建筑和古祠堂纳入大岭村的旅游体系中。

建议

由于大岭村在广州的知名度相当低,所以要增强大岭村的知名度。我觉得大岭村要注重营销重点及策略。因此近期大岭村旅游市场开发的重点是广州及珠三角的一日游旅游市场,以及亚运会市场。广州旅游市场的主要营销渠道是广州电视等广州及珠三角的主要媒体,珠 三角的旅游市场可采取与莲花山的捆绑营销方式,主要针对的细分市场为乡村旅游旅游市场与乡村休闲旅游市场,家庭市场与老年人市场。因此,大岭村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不仅需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与经济优势,同时也要认识到古村落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土地结构等方面的特点,把古村落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吴文智.旅游地的保护和开发研究.安徽古 村落(宏村、西递)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2(6):49-531 [2]项文惠.名镇古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以杭州 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5.[3]荆怀芳,杨文棋,陈金华.国家级名镇(村)的 旅游价值与开发模式探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5):471-473.[4]郑光复.旅游城镇持续的保护与开发.藉阳朔、丽江及江南古村而析[J].华中建筑,2005(2):106-109.[5]李艳英.福建南靖县石桥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 研究[J].建筑学报,2004(12):54-56.[6]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 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4):56-58 10

下载关于大岭岗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大岭岗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007-12-12 19:16:1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

    关于战旗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战旗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简介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村是**市重要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早在1929年该村就有200多人参加历史闻名的上梅第二次民众暴动,为建立**特别支部做出重大贡献。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686户、2594......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村是**市重要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早在1929年该村就有200多人参加历史闻名的上梅第二次民众暴动,为建立**特别支部做出重大贡献。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686户、2594......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沧源县芒卡镇南景村指导员 赵金明 根据云南省党委、政府,临沧市委、市政府指示和沧源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我作为芒卡镇南景村新农村建设的指......

    关于新河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河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根据区、市、县基层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安排,2011年1月,我被派驻加尤镇新河村,成为一名新农村指导员。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新农......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区××镇××村指导员××× 根据××省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指示和城区委、区政府的安排,我们作为××镇××村新农村建设的指导......

    界牌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界牌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滩头乡人武部长周文武2012年3月21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在实行新农村建设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