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

时间:2019-05-13 10:5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

第一篇: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代史纲要

观后感

院系专业班级:机电院09农机2班

联 系电 话:xxxxxx

任 课教 师:xxx

2010年 10 月 8日

《参观军垦博物馆》

十一去拾了3天棉花,对兵团精神有了一些体会。才三天,我的身体就已经疲惫不堪,我的意志就已经开始动摇。我甚至有了永远不要再摘棉花的念头。可是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想想,我们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想想当年我们的前辈为了开垦这一块块良田留了多少汗水,花了多少心思,付出了宝贵的青春。他们为我们开垦了这么多良田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屯垦精神。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我意识到,重温兵团精神、军垦精神的必要性。于是十月六日我和几个同学就去参观了一下军垦博物馆。此行我带着目的去的,我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新疆的军垦史,然后回来写一篇观后感。

大概十点钟左右,我们到达了军垦博物馆门前。眼前的博物馆如此的恢弘壮丽,感觉要比上次来的时候要大一些。我们从一楼慢慢吞吞地欣赏到二楼。刚进楼就被周围的徐栩栩如生的画面所感染,仿佛军垦的场面就在眼前。这里陈列的每一件器物都在沉睡,我怕自己咚咚的心跳声惊扰了他们甜美的梦境。老式的电话机、电报机、步枪、手枪、干尸、军垦第一犁、历任兵团领导人的照片。。这就是“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度玉关”的王震将军吗?你看他美髯飘胸,伟岸的身躯,犹如山巅青松傲然挺立,爽朗的笑声像一声声春雷滚过天庭,这是陶峙岳将军吗,他的手轻轻抚过设计图纸,规划着在杳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的新城——石河子市。各种实物、老照片、史料文字,利用声光电等特效手法结合多媒体、油画、微缩场景、雕塑、硅胶人物相结合的形式再现了兵团创建、发展的全过程,突出了创业的艰辛及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对兵团事业的支持与关心。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703平方米,目前展出的物品有5000多件,其中有29件属国家一级革命文物。采用声、光、电效果,再现进疆人民解放军向荒原开战的大型半景画,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是展示军垦历史,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2005年被评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改扩建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陈列面积3100平方米,集展览、会议、办公为一体,功能齐全。它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新中国新疆屯垦戍边史为主要陈列内容的博物馆。主要宗旨是大力弘扬新疆兵团几代军垦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军垦序曲;屯垦戍边、艰苦创业;荒原巨变、千秋伟业;奋起二次创业,再造兵团辉煌;亲切关怀;前进中的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屯垦戍边七大部分。共展出实物800余件,图片300余幅。作为全国唯一的军垦博物馆,同时是军垦精神、军垦文化的展现和缩影。

新疆的发展伴随着新疆的屯垦史,两千多年前,新疆就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新疆的屯垦大概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先秦时期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吐鲁番、乌鲁木齐一带的居民就已经开始使用旧石器——石叶对新疆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进行了生产。他们懂得使用火,并从事狩猎活动。可以说没有他们开的头,就没有后来欣欣向荣的屯垦史。

西汉时期

张骞通西域后,为了保证汉朝史节的安全和供给,汉朝政府在公元前105年就开始派军队在眩雷屯田。西域都督府成立后,新疆就和中央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从此屯垦如火如荼的进行起来。屯田的范围和人数迅速扩大,加上从中原引进过

来的先进耕作技术和手工业技术史新疆的屯垦事业空前繁荣起来。

唐宋元明时期

唐朝是新疆屯垦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唐朝统一新疆后,新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丝绸之路这条纽带把唐朝中央政府与新疆的沟通更加精密地联系起来。唐朝在西域的屯田规模进一步扩大,仅安西镇屯田士卒即达3万人左右。这一时期,在农业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先进的冶铁技术为屯垦生产出了各种实用的工具。农民掌握了小麦与杂粮交替播种技术。经济作物除瓜果、葡萄外,还有棉花、大麻。

清朝时期

清朝出现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局面,清朝政府对新疆的管理力度也大大加强。清政府派了大量驻军在新疆的各个地方。后来,新疆发动了**,曾国潘率清军奋力收复了新疆。面对新疆残破的社会局面,清朝政府为了解决驻防军民的栖身之所,各地驻军首次担负起了城镇建设的任务;为了解决新疆驻军及眷属的粮饷供应问题,节省经费开支,清政府在新疆大兴屯田。在新疆的历史上战争连绵不断,屯垦作为战争的后勤保障是极为重要的。

建设兵团时期

新疆建设兵团时期出现了新疆屯垦的鼎盛时期。

1950年2月,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创建了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石河子新城。她有着独特的文化,由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等构成的60万石河子各族人民,来自五湖四海。在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浓郁的集“开拓性、群众性、开放性、多元性”于一体的军垦文化特色。

新疆建设兵团组建于1954年,承担着国家的屯垦戍边职责。在自己所辖的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是国家计划单列单位,受中央政府的双重领导。

新疆建设兵团时期新疆屯垦(包括属于兵团管理的地方和不属于兵团管理的地方)的发展如日中天,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垦区人民怀着“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的宗旨,因地制宜地种植棉花、香梨、葡萄、番茄、枸杞等农作物。在政府的引导下,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技术并在全疆逐步推广。新疆的大部分企业高校也把服务新疆、建设新疆作为他们的责任。比如像石河子大学就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为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形成了“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比如说我们石河子大学机电院就为新疆的农业机械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今年就由石河子大学机电学院自主研发出了国内第一台牵引式番茄收获机。像这样的贡献每年都有。

新疆许多城市,诸如石河子、克拉玛依等许多城市都是他们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生产。他们特别能吃苦,能忍耐,特别能战斗!他们开创了中国军队新的辉煌!

在新疆军垦博物馆,看到一张张记录着军垦战士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艰苦奋斗的图片,看到那一件件带着军垦战士血汗及斑斑泪迹的“文物”,看到兵团五十年发展成就,正如这个展览前言所说,“这里没有古迹名胜,这里没有青绿,这里是沉睡了数千年的大西域最后一片荒原。天山南北,军垦战士用双手开垦出来的一片片美丽的绿洲,共产党人用血与火铸造的一座生命丰碑。历史将

永远铭记,荒原变成绿洲,沙漠升起繁华,边境更加安宁,屯垦戍边、千秋功业;改天换地、历史伟绩。历史就是创造,希望正在这里。”看了展览,我对军垦战士为了新疆的繁荣和祖国边疆的安宁,贡献青春、贡献自己一生的奉献精神感到无比的敬佩。那些刀耕火种的场面和近似原始的生产工具,是我们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怕流血牺牲的真实写照,它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形成鲜明的对比。

各个时代的屯垦有各个时代独特的特点和意义,但它们也有共同的地方。屯垦使新疆人民安居乐业,过上了稳定的生活,不再游离于新疆的各个地方。屯垦使新疆的驻军有充分的物资储备,能够随时应对突发战争。同时屯垦增进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凝聚力。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各种反对分裂新疆的活动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新疆军垦史是世界上罕见的人类向沙漠进军成功的伟大壮举。我们不能忘记这一伟大壮举背后无数兵团人。不能忘记我们伟大的新疆建设兵团。有首儿歌是这样描述他们的:

“不穿军装不带军衔,兵的性格从没有改变,自己吃苦奉献甘甜,留下方便带走困难。新疆多大兵团多大,荒原多宽兵团就有多宽,当兵吃粮兵团交粮,谁见过天下有这样的兵团。

不领军费永不复员,兵的责任从没有改变,建起乐园交给人民,换个地方从头再干。边境多长兵团多长,国土多宽兵团就多宽,一班岗站了几十年,谁见过天下有这样的兵团”

新疆军垦博物馆,向每一个参观者介绍了辉煌的新疆军垦史,宣扬了军屯垦精神。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好好的学习、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精神;作为新疆高校的一名学生更应该立志为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农机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运用先进技术发展新疆的农业。

参考文献:《新疆历史》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

第二篇: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

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

1月28日,我和同学有幸参观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馆中展出的数千件文物图片,都是兵团儿女的真实写照,它们那么亲切,似曾相识,却又那么平凡,令人叹为观止。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大概了解到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着陈列着的是军垦事业“辉煌的历史”。其中有百余件军垦战士垦荒时用过的农具,穿过的衣物及生活日用品,其向人们展示着军垦战士的垦荒史、创业史,倾诉着军垦新城石河子如何从一个戈壁荒滩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园林城市的过程。其中第三展厅陈列着垦荒时期军垦战士劳动、生活的照片。

1950年2月,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创建了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石河子新城。为了建设这座军垦新城,第一代军垦人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冬夜宿苇棚子,汗水浸透的棉衣结成坚硬的冰壳;在烈日炎炎的盛夏,为躲避蚊虫叮咬,他们用黑泥涂满赤裸的躯体。经费紧张,没有蔬菜,建设者们连续几个月用盐水和辣椒面下饭,没有碾子和石磨,部队只好煮麦粒和玉米充饥。正是他们的不辞艰辛、孜孜不倦精神,才撑起了石河子城市的骨架,如今的石河子以是到处干净、整洁、花团锦簇,特别是开发区,道路宽敞、高楼鳞次,市政府庄严肃立。市政府前的市民广场清秀、优雅,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归功于老辈军 垦们的勤劳,艰辛。进入第一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巨大的图画,上面是各级领导人来新疆视察的图片。大厅一侧的墙壁上悬挂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的简介,另一侧是占了一面墙的巨型浮雕,是军委屯垦戍边的命令。

再上二楼参观就会看见那生产用的工具、那房子、那拖拉机、那树,那上课的场面、那马灯,它们象被历史尘封的画卷依次摊摆在我们面前,诉说着兵团儿女不朽的传说。辛勤劳作、艰苦创业的军垦儿女用自己年轻的身躯铺就了兵团辉煌的业绩,伟大的生产建设兵团是 历史留给我们的结晶,尤其那幅雕刻“军垦第一犁”已成为兵团精神、军垦精神的象征。

曾今他们用这简陋而笨拙的工具开拓了着我们的园地,如今我们安然的生活在了这片土地上,我们该有所思,我们该有所悟,再艰辛的环境也无法挡住我们兵团人的激情。再往后就越来越接近现今的社会了,我们仿佛跟着老军垦一同穿越了历史,看到越来越繁荣的今天,相信老军垦们一定在笑。整个馆内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打满补丁的军棉大衣,望着那些被缝补的痕迹,心里不禁惊叹当年军垦战士吃苦戍边的精神,师哥说那件棉衣上打了100多块补丁。棉衣虽物小,精神永不消,他们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必将感到这一代又一代边疆人的热情。我们要感激老军垦,是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活的奇迹,改写着人类的历史,在万分艰苦的环境下,默默无闻地奉献„„

当年的老军垦,用枪蘸着青春的热血,书写了捍卫祖国神圣领土的凯歌,用锄头蘸着无数的汗水,书写出了建设边疆的颂歌,用兵团精神书写出了悠长高亢的西部赞歌,这些歌将激励我们这些兵团后代,在这块充满歌声的热土上学习、工作、奋斗和奉献。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把老一代兵团人开创的屯垦戍边事业不断发扬广大,为建设美好幸福的家园而努力工作,要让兵团的明天更美丽,更灿烂。

生活在现今安乐无忧的我们,不能忘记老辈军垦们的辛劳付出,是他们开拓了我们的家园,是他们奠定了今日繁荣的基础,是他们用血和汗水感动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边疆人的勤劳、勇敢、不屈!我们当将兵团精神发扬光大,定将兵团精神发扬光大。

刻骨铭心的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 取。

第三篇: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结课作业

姓名:范丽娜

学号:2010108007

专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指导老师:张振华

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

2010年5月4日,学校组织学生一起去参观了新疆兵团石河子军垦博物馆。通过本次参观活动,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军垦博物馆位于石河子市北子午路,博物馆正门前面有个宽阔的广场,博物馆占地约460平方米,展馆整体的结构既宏伟壮观,又不乏文雅、朴素之气。通过解说员的解说,我了解到,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是新疆兵团军事类博物馆,筹建于1988年,1991年正式成立,王震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1995年9月21日展厅对外开放,馆址设在石河子市北子午路原二十二兵团领导创业旧址内。1995年十月被农八师石河子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农八师、石河子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其主要宗旨是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兵团精神,在历时十年的时间里,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共征集军垦实物上千件。其中有29件被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一级革命文物鉴定专家确认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反映垦区发展历程的图片数百幅、文字资料数万字,并在市区周围建立了“军垦第一楼”、“军垦第一井”、“原二十二兵团领导创业旧址”、“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等四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分三个展厅,主要包括创业图片馆、创业实物展示馆、现代化建设馆,展现了石河子从建设到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兵团发展的一个缩影。进门的左侧为第一展厅,为“古代石河子”。跟随解说员的脚步,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巨大的图画,上面是各级领导人来新疆视察的图片。大厅一侧的墙壁上悬挂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的简介,另一侧是占了一面墙的巨型浮雕,是军委屯垦戍边的命令。展厅中展出的数千件文物图片,给我再现了新疆当年一片戈壁荒漠、杳无人烟的景象,使我们看到了当年在农业、工业现代化落后的情况下,我们的第一代军垦人力拉车,耕地种田、沙漠变绿洲的壮观景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吃野菜、住地窝的艰苦情形。每一张图片都是兵团儿女的真实写照,它们那么亲切,似曾相识,却又那么平凡,令人叹为观止。天山南北,都是军垦战士用自己的双手开垦出来的一片片美丽绿洲,是兵团儿女用生命和鲜血筑成的一座座硕果累累的丰碑!令我感慨万

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进门往右拐为第二陈列室,是博物馆的实物展示馆。随着博物馆解说员的解说,呈现在眼前的是军垦战士垦荒时用过的农具,穿过的衣物及生活日用品以及发黄的照片,它们象被历史尘封的画卷依次摊摆在我们面前,诉说着兵团儿女不朽的传说。那生产用的斧头、镰刀,那房子、那拖拉机、那树,那上课的场面、那马灯就是我们先辈们曾经生活过、看到过和用过的东西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博物馆中打满补丁的军棉大衣,衣服、袜子等等,望着那些被缝补的痕迹,心里不禁惊叹当年军垦战士吃苦戍边的精神,是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活的奇迹,改写着人类的历史„„

展厅内陈列着出土的陶罐、石器、化石、青铜器等百余件。八趾马化石距今300万年,为寻找石河子地区早期原始人类的遗迹提供了线索。石箭头的发现,在新疆范围内尚属首次,为新疆的文物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各种屯垦戍边、艰苦创业的工具,还有建国初期使用的八一杠步枪、榴弹炮等,展示了军垦事业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石河子是从戈壁荒滩上建立起来的城市,颇具传奇历史。1950年,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这里是农八师和农七师的驻地,有着很浓郁的军垦文化。辛勤劳作、艰苦创业的军垦儿女用自己年轻的身躯铺就了兵团辉煌的业绩,伟大的生产建设兵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结晶,尤其那幅雕刻 “军垦第一犁”已成为兵团精神、军垦精神的象征„„向人们展示着军垦战士的垦荒史、创业史,倾诉着军垦新城石河子如何从一个戈壁荒滩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园林城市的过程。

紧挨着的是第三展厅---“足迹在延伸”,展现了发展时期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展厅内陈列着生产建设初期那些我们曾见过或没见过的生产用具: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初期使用的一吨酒海、1956年的乌拉播种机、莫合烟机、风车、创业初期兵团人使用的雪上交通工具——乌拉爬犁、创业初期粮油加工厂自制的肥皂切块机、八一毛纺厂早期使用的纺织机、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建设时期的一幕幕生动的场景。

最后就是那幅镇馆之宝“半景画”了,所谓“半景画”就是一部分是真实的,一部分是油画制作。初进大厅,我略微感到眩晕。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灯光熄灭、音乐响起的时候,会有一种很震撼很澎湃的感觉。画面上生动展现了进驻新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的场景。这里的点点滴滴都浸透着建设者们的血汗,也是军垦精神的象征。我们了解的、不了解的、新奇的都凝结无数生产者的血汗。所以石河子被称为是“戈壁滩上的奇迹”。

军垦博物馆展示了石河子从古到今的发展足迹,特别是近四十年广大军垦儿女艰苦创业的辉煌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我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新疆军垦事业的一个窗口。解说员还告诉我们,作为全国唯一的一座军垦博物馆,从开馆至今的四年时间里,一直配有专职讲解员2名,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参观者近5万余人,其中学生23288人次,并与石河子大学、市技工学校以及部分中小学、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联系,许多单位的新党团员入党入团宣誓仪式也选择在这里进行。石河子军垦博物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蕴,为新疆的军垦事业,为新疆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出愈来愈大的作用。

在博物馆中一路参观,我体会到了中国的发展,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现今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伟大成果,使我深刻的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发展历程的艰辛。我被先辈们辛勤劳作、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当时的条件那么艰苦,人们为什么会生活得那么乐观,那么繁重的劳动,人们却丝毫没有被吓倒,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那样的生活?除了时代的因素外,我想更多的是一种激情,一种热爱,一种生活的信念和抱负!

当年的老军垦,用枪蘸着青春的热血,书写了捍卫祖国神圣领土的凯歌,用锄头蘸着无数的汗水,书写出了建设边疆的颂歌,用兵团精神书写出了悠长高亢的西部赞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些最可爱的人,才使我们今天能够生活在绿树成荫的城市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艰苦创业,我们才过上现在幸福安康的生活。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要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牢固树立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生活观念,把老一代兵团人开创的屯垦戍边事业不断发扬广大,为建设美好幸福的家园而努力工作;做为一名党组织的优秀后备人才,将来要让兵团的明天更美丽,更灿烂,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第四篇:参观兵团军垦博物馆有感

红 色 教 育

参观周总理纪念馆、兵团军垦博物馆有感

跟随公司的全体党员来到新疆兵团第一城——隔壁明珠石河子,怀着对第一代军垦人的无比敬仰,参观了周总理纪念馆、军垦博物馆。在周总理纪念馆,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周总理的伟大人格、高尚情操,为党为人民公而忘私、鞠躬尽瘁的精神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这是周总理在一九六五年七月五日视察新疆石河子总场接见上海支边青年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之深刻。是啊,总理这句激励的话让当时很多支边青年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

军垦博物馆里展示了兵团近四十年广大军垦儿女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它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新疆军垦事业的一个窗口。同时也被联合国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在这样的一个繁华都市谁又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野兽出没,芦苇丛生的戈壁荒滩,军垦人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书写了新的历史篇章,在这里经过几代军垦战士的艰苦创业,变成了全疆文明的花园都市。

跟随博物馆讲解员,我们进入第一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图画,上面是各级领导人来到新疆视察的图片,大厅一侧的墙上悬挂新疆建设兵团14个师的见解,另一侧是巨型浮雕。六十年前,那支独一无二的部队开进新疆隔壁荒原,从此开始了人类史无前例的军垦事业。他们体现的是军委一道命令,屯垦戍边的历史壮举就此开始。再往里面走就是生产建设初期那些我们曾见过或没见过的生产用的工具,你见过用汽车零件制成的台灯吗?这是军垦人照亮人心的一盏明灯;你见过一件锦衣上有二百多个补丁吗?这是军垦人勤劳的见证;你见过用树枝做成的摇篮吗?这是军垦人用智慧、用双手博得了孩子们的欢笑声,他们也乐了。

老一辈军垦战士有着超凡脱俗的奉献精神。他们中有的放弃了回到遥远的家乡,有的忘记了家乡父母和亲人的模样,有的甚至耽误了结婚生子,青壮年时期的他们住着地窝子,一手拿坎土曼,一手拿枪,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当社会上一些人的理想信念逐渐淡化时,当有的人渐渐淡忘了他们这些无私奉献的军垦战士时,他们依旧坚守着年轻时对王震司令员的承诺:把子孙后代献给祖国边疆的军垦事业。部分军垦战士的子女们仍然在风沙较大的边疆种田、放牧,或者从事其他建设边疆的艰苦工作。他们做到了,他们的生活理念那么富有传奇色彩,那么光彩夺目。他们“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身”。

最后就是那幅镇馆之宝“半景画”这是一部分真实、一部分油彩制作成的。但我看到的不光是油彩与真实的完美结合,更看到了那艰苦的岁月里人们的那种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我再次被他们所处的环境和那种可歌可泣的精神所打动。

通过此次参观,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兵团人开垦边疆、建设边疆的艰苦创业精神。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使我们受益匪浅。

第五篇: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

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

1952年毛泽东主席向驻疆部队发出命令,他在命令中指出:“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屯垦建设战役在新疆全面展开。60多年来兵团在各项事业中取得的光辉成就始终离不开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

1949年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胜利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继续进军大西北。49年3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村召开。当时,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把进军新疆的任务交给了101兵团的司令员王震将军。一兵团在王震将军的率领下于9月24日解放酒泉直扣新疆大门。9月25日、26日国民党新疆警卫司令部和省政府分别通电致意:新疆和平解放。毛泽东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解决新疆问题的两种方式,即战争与和平,力争用和平的方式解决。49年3月王震将军赴河北省西柏坡村参加七届二中全会,当时他向毛主席请缨进军新疆。他说:“我们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们要到新疆去。”

“三五九旅”是当时奉命进疆的101兵团的前身。49年彭德怀在兰州指挥部队进疆。主力部队经过了58天就完成了进军新疆的战略任务,这个速度在我们新疆是进军速度最快的。1949年2月1日西门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同年6月17日第一野战军编为一、二两个兵团。第一兵团包括一、二、七三个军,第二兵团包括三、四、六三个军。9月21日第二军与第六军在甘肃张掖会师,组成新的第一兵团奉命进军新疆。当时二军在王恩茂、郭鹏将军的率领下进驻新疆以南各地区,三军在罗元发、张先月将军的率领下进驻到天山以北。解放军在进驻新疆以后受到了各族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后,整编起义部队、平叛剿匪,稳定了新疆局势。同年12月,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成立,在新疆分局领导下,分片领导全疆10个专区的各项领导工作,他们组织和发动群众,维护社会治安,进行了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保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其中曾涤和左齐两位领导人分别为我们南北疆的土地改革和减租反霸做出了突出贡献。1950年初,原国民党骑兵第七师中的少数反动军官暗地与乌斯满(哈)、尧乐博斯(维)等匪徒勾结,利用宗教关系试图制造新疆分裂,在王震将军的指挥下,全疆开始了大规模的剿匪战斗。当时程悦长任剿匪总指挥,他是一位非常有战略头脑的军事首长,在剿匪过程中,他注意到了当时的土壤、水源和垦殖条件,像现在的五家渠就是在剿匪过程中选定的地址。程悦长将军在工作日记的手稿也记录了当时战士们的剿匪过程。在剿匪途中,由于山路崎岖,常常导致供粮不足。没有粮食,战士们就吃病死的马肉,没有水他们喝过马尿、饮过马血。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战士们依然凭着顽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1952年剿匪获得了全面的胜利。剿匪的胜利对我们新疆的社会安定、民族团结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未来的生产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2年12月,毛泽东发布了关于军队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按毛主席的指示,十一万官兵就地驻扎、就地屯垦,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1950年,新疆代司令王震召集高级干部部署大生产工作,战士们捡来废铜烂铁自己打造劳动工具。当时开荒初期,到处杂草丛生、蚊虫特别多,战士们为了节省衣物就把裸露在外面的皮肤糊上一层厚厚的泥巴,防止蚊虫的叮咬,经历着艰苦的工作环境。在50年代垦区发展初期,由于畜力严重缺乏,战士们以人代畜,四人、八人不同的分组,夜以继日地工作,因此就有“八人拉犁气死牛”的歌谣流传至今。1952年,全军将士刚从部队转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生产工具等一切生产所需的生产物资几乎一无所有,但是全军将士没有被眼前所遇到是困难吓倒,他们自己动手打制劳动工具,投身到大生产运动中去。展示了军垦人自己动手、艰苦创业的精神。1950年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不仅使部队官兵做到了除津贴外全部自供自给而且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立功创模和丰产竞赛活动,战士们在生产经营管理及农业生产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好的经验,为实现部队生产建设向正规化的国营农场的过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们都说雪山是绿洲的母亲,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部队开荒造田是从兴修水利开始的。1950年——1954年战士们修建了300多个大型水渠,为后来自治区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4年,为了加强生产建设,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兵团的成立也标志着新疆军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57年,兵团第一次党代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第一兵团成立和第一次党代会召开的同时,兵团大规模的新城建设也在迅速展开。1950年,王震将军携陶峙岳、张仲翰等数次到玛纳斯河踏勘,他指着漫天的芦苇说:“要在这里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于是数万将士人拉肩扛在戈壁滩上建起了一座由军人选址设计、军人施工、军人建造的城市——石河子,它是我们兵团第一座城市。现在的石河子被称为“戈壁明珠”,绿化覆盖率达到40%,可是60年前没有开发的石河子是没有人烟的戈壁荒漠,是军垦先辈们用双手、用鲜血把它建成了今天美丽的绿洲。

在新疆解放前的工农业非常落后,战士们的生活非常艰苦,但是战士们还是为了发展兵团的工业节衣缩食,就是有了这样的精神,战士们每人每年节约的钱建起了八一钢铁厂、七一棉纺厂、乌拉泊水电站等企业。结束了新疆没有现代工业的历史。1963年,兵团一共有各种科研机构42所,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其中刘守仁院士培育出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疆军垦型美利奴细毛羊,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美利奴细毛羊的垄断,为国家创造了经济效益1.5亿元。

在当时的戈壁荒原上是清一色的男兵,于是当时他们在烟纸盒上写下了“没有女人安不下心,没有孩子扎不下根”,所以王震将军特向毛主席请示从内地招募大量女兵来支援边疆建设,同时也促成广大官兵安家立业。50年代初期,齐鲁大地湘江两岸两万女兵踏上了西行的列车投入到新疆农垦事业中来,她们当时都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如今都已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她们为新疆的军垦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些最早进疆的青年妇女也成了光荣的兵团第一代军垦母亲。

1975年中央军委作出了撤销兵团的决定,1981年兵团的创始人王震将军向中央军委提交了一份恢复兵团的书面建议,同年他来到新疆视察,邓小平同志也说恢复生产建设兵团很有必要。1981年12月中央军委作出了恢复兵团的决定。于是,兵团人提出了“奋起第二次创业,再创兵团辉煌”的口号。

政法学院09旅游管理2班

凡兰兰

2009020629

下载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军垦博物馆观后感

    军垦博物馆观后感 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观后感学校: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军垦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军垦博物馆观后感 解放初期新疆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主要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

    参观军垦博物馆观后感

    军垦博物馆观后感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观后感学校: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参观军垦博物馆观后感解放初期新疆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主要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成,是新疆建设的中流砥柱,解......

    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共5则)

    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 秦明月 自七月份以来,质量部陆续分来三十多名新学员,新学员大多来自外地,为了使新学员对石河子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以使他们能够从心......

    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心得

    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 2012年3月17日,在我院社团的组织下,我们各社团的40多位同学有幸参观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馆中展出的数千件文物图片,都是兵团儿女的真实写照,它们那么亲......

    参观军垦博物馆心得(5篇材料)

    参观军垦博物馆心得 吕婧 我与好友趁周末去了一趟石河子市的军垦博物馆,在石河子市快一年了,也没有去过一次,很可惜。这一次是带着任务去的,满含着期待,带了笔记本和笔,准备记录下......

    军垦博物馆

    石河子军垦博物馆 石河子街心花园正南,保存着一幢完整的住房,它就是原二十二兵团领导创业时居住的旧址,人们习惯称它为“陶峙岳公馆”。1994年底,石河子文化局将其收回,并修复完......

    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

    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 研 所生究在学方学号 向 院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 2010年4月5日我与班里同学一起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在军垦博物馆我深深的被军垦人民的......

    参观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心得

    参观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心得 五家渠高级中学 数学组 你见过一件棉袄上有两百多快补丁吗?你见过用树枝做成的摇篮吗?2011年5月16日,我们学校党委组织教师党员前往石河子新疆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