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大一新生心里调查报告一篇
《关于大一新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经历大学一年多的时光,我深知由高中到大学阶段的生活转变在大一新生面前是一个挑战,而在这样的群体中,部分人因为无法成功转型,在心理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我在大一新生的群体中问卷调查,寻求并总结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方法。
一 心里问题的产生
1求学动力的暂时消失和目标未定的彷徨。
第二篇:大一新生职业生涯调查报告
摘要:近几年,随着全国各大高校急速扩招,一时间大学“人满为患”,毕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未能及时正确地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大学期间生活与学习无规律,无法形成全面而又系统的人生锻造。结果,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甚至在找工作时面对多种选择和各种机会仍然茫然不知所措,不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目标所在,自然出现了“先就业后择业”、就业后仍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等现象,更有甚者,出现了惧怕毕业、惧怕找工作等极端思想。然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够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认清自己,而且能够给同学们提供近期、远期的目标,使行动有方向、有动力,不会将精力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良好就业的关键,更是同学们走向完美人生的指路明灯。
关键词:大一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计划行动
一、调查背景
21世纪,是人才与信息齐飞的时代。打造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优秀人才成为各个国家当前的重大任务之一。顺时代潮流,近几年我国各大院校急速扩招,准备早就一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来推动我国全面高速发展。然而,急速扩招不免造成大学生综合素质稂莠不齐,一大批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自我意识差,没有及时、正确地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在大学阶段甚至在找工作时面对多种选择和各种机会仍然茫然不知所措,不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目标所在,出现了“恐毕业”、“恐找工作”、“就业难”、“先就业后择业”、就业后仍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等现象。为此,2008年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高校都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走向理想的职业人生。为了了解当前大一新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我们小组成员采用网上问卷,纸答问卷采访专谈等方式,想我消极安阳师范大一新生进行大范围的随机调查。
二、大学生现状
1.自我认识模糊、矛盾
当代大学生一方面追求独立与个性,另一方面有摆脱不了现实的束缚。据调查,很大一部分学生说学专业和自己最喜欢的职业不相关,这里面的学生又分为两种。一类同学在入学前根本不了解所学专业的性质和未来就业的方向,只单单凭借自身表面的认识和所报专业的强弱来选择;另一类同学这抱着一种无所谓试试的心态,他们都觉得当今找到和自己专业匹配的工作太难,随便报一个算了。这样就造成学习兴趣低,效率差,对于自己喜欢的职业技能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其中,难免造成所学杂乱不精,反而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两头不讨好,只能屈身大众性的工作中,这样就造成大学生贬值,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2.自我控制力弱
每个新生都是经历激烈的高考角逐才来达到学,尤其是考生众多的河南。各个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管的特严,有的几乎接近军事化管理。大一新生有一个管理特严的环境来打一个管理特轻松,这其中的跨度多么大!这就难免出现有些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几乎不知道如何来打发这些时间。这时,手机的新鲜变成了同学们消磨时间的挚爱。大学徐希特枯燥,既没有掩饰的督促和检查,有没有固定的自习时间让同学们来复习功
课,久而久之,大一学生抄袭作业的风气逐渐弥散,考前恶补成为一直能够习以为常的现象。一些学生也知道无所事事的坏处,也都制定过相应的计划去督促自己学习,然而大豆三天打鱼,两天上网。在意识的火热激情后就付诸东流了。
3跟风主义强
大一新生的跟风主义色彩特强!首先体现在今年高考报志愿上,河南今年创历史性的获得高考最大收益,省外出了一些知名院校,大都收获渺渺。很多优秀学生被卡在大学门前而被迫填报征集志愿,甚至复读,这都是大学新生报志愿时无主观意识,跟风的后果。其次这则体现在大学生兼职上。当代大一生要求独立,不仅是人身和思想上的自由,对于物质方面也强烈的独立感。然而,看似很空闲的大学,其实时间不限,一些学生只看到别人赚到钱,没看到别人私下刻苦的学习和努力,就牺牲大部分学习时间去赚取了少部分的钱,却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时间和不菲的大学费用。然而对于绝大部分学生在开始还是没能力去做兼职,虽然参加的人很多,但大多在学习上还是有和大的欠缺。最后这体现在考研上,“找工作难”,几乎成为每个考研大学生的借口,然而事实上“就业难”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难。再者,大一的你就大言不惭的喊出考研,却光说不练,只跟周呼声走,凭着感觉走,不知道就业的具体形式,不知道考研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捂上眼睛,两眼抹黑。
归结到底,缺乏良好、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当代大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在当今激烈的社会角逐中无法走得更妥当,走得更远。
三、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首先,社会教育体系不完善,对大学生关注跟不上潮流。据中华英才网对“2005年中国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的跟踪调查显示,目前有70%以上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大多数的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很肤浅,多数停留在想法层面,做出实际规划(写出个人职业规划书)的不到10%;60%以上的高校没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70%的学生大四才开始考虑职业规划。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2005年2月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45% 的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投资为零。虽然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新鲜事物,但是在国外它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国大学对职业规划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仍然很浅薄等现象,造成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意识很浅薄,就业能力很差。其次,由于全国各大院校的扩招,而学校硬件上和教师资源上却跟不上,使得大学生“人满为患”,大学生接收不到全面系统的教育,在加上社会发展不协调,就业的供需关系不平衡,使得大学生自身价值不高,社会价值受贬,使得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今社会的又一重大问题。再者这与我国的企业类型有关,当前我国大多都是一些小型的加工企业,生产一些低档,技术含量降低的生活用品,对大学生的需求少。大型企业太少,其中一些大型企业只招收名牌大学的优秀人才,招收范围太小。同时,大学生的急剧扩增使得一些企业故意调高门槛,先是用铺天盖地的招聘宣传吊死大学生的胃口,然后从人山人海的大学生中挑那么几个最优秀的,既满足了对人才的需求,还赚了一大笔报名费。一些大学生虽然有机会进入大城市企业,然而大城市的残酷渐渐冷落了大学生的心。“房奴”、“蜗居”、“蚁族”等网络名词几乎宣告了大学生那个就业的死刑,使得无数大学生痛不欲生。风过留声,也自然给大学新生心中留下了阴影!
2.家庭原因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思维性格的一种大因素。父母对大学生活不了解,没有给儿女提过很好的建议,更无从谈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类建议。即使偶尔提过,大学生本人只是随口应付一下,没把父母的话放在心上。对于每个父母来说,儿女上大学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儿女能找到一份得体的工作更是父母这辈子最最关心的事。大多数父母都以自己的儿女为荣,自然对儿女的期望特高。每每打电话总是问长问短,尤其是在督促学习方面,然而往往只是督促,却没打算干与儿女自己的学习计划。儿女不和父母谈,父母又不提,使得双方彼此都不了解当前现状,无法及时的解决当前现状。大学生自身感觉大学学习得到的使用技巧太少,这使得很多人倍感焦急,每每生活在自我的压迫中和对父母的愧疚中。临近毕业找工作时,父母几乎比自己还忙,这样使得每个做儿女的宁可欺瞒父母,也不告诉父母实情。然而一次次的失望使得一次次从新点燃的希望熄灭,使得一次次的计划被打断,使得生活在异乡的学子在沉重的压力和城市那繁华夜色下残酷现实中无法自拔,只能寄身于临时工作,逢年回家看看,在无奈与一丝希望中祈求机会的来临。长此以往,“就业难”的狂风便悄悄弥散于社会。
3.学校原因
近年来,全国各大院校的扩招,而学校硬件上和教师资源上却跟不上,使得大学生“人满为患”,大学生接收不到全面系统的教育。再者,学校为了仪式扩招,开设新的专业。表面上专业名称很时尚、很具有前景,但往往细细对比其实是换汤不换药,授课内容单调枯燥,无法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一大批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自我意识差,没有及时、正确地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在大学阶段甚至在找工作时面对多种选择和各种机会仍然茫然不知所措,不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目标所在,出现了“恐毕业”、“恐找工作”、“就业难”、“先就业后择业”、就业后仍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等现象。
4.个人原因
大学生自我认识模糊矛盾,不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目标所在,开始没打好计划,使得大学发展越来越来不受自己的掌控,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偶尔,制定一个计划,却由于自制力差没耐心,实行几天后,看到没出啥成绩,就对计划置之不理,弃之不顾。然而计划大都需要长时间的实施,才能看到成效,一时的努力是毫无作用的。考研是追求而不是大学生就业的手段,只单单为找工作儿去考研,只是徒劳,到头来还是空欢喜一场。没有长久而有科学的职业生涯计划,没有持之以恒的实施,大学生想要在今后的人生中走得够远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提出建议
1.学校应该从大一新生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规划宣传和实施工作,全面撒网。
由于各大高校的扩招,使就业工作成为衡量一所大学的主要尺度之一,每所大学都将大四毕业生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却忽略了大一至大三的就业后备军的培养。但是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簇就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地越早,同学们就越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验证、调整自己的规划,使其更加合理地指导毕业生的选择。所以学校应该重视各年级同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使同学们从大一开始就设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利用四年时间不断修改、完善,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的职业。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这
才是真正的就业,才是我们就业工作的重点与核心,而不是简单的“找到工作”。
2.学校及其相关单位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仍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因而也就不懂得怎样进行规划。尽管有些学生曾经努力思考过这一问题,但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性、长远性,再加上自身的自我超越意识不强,他们往往知难而退,规划的执行力也往往不够。
学校相关部门应该系统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大型讲座,设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定期聘请专业职业规划顾问到学校为同学们解答相关问题、规划职业生涯。加大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力度,使职业生涯规划深入人心。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真正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同学们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的根本,也是搞好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3.同学们对职业生涯规划和相关的就业活动应该具有主动意识,积极参加,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同学们职业规划不应该在学校的宣传下从大四才开始规划,而应该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应该有主动意识。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平时获得信息及各种锻炼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多关注中学校的相关讲座、课程,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如就业网中的职前教育课程,还可以通过与不同学校间同学的交流获得更多地了解,网络上也有很多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相对系统、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信息。面对各种不利条件,同学们更应该主动、积极地战胜困难,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走好自己规划的每个阶段。不要在抱怨中生活,而应在艰苦中努力。在确定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后,就要克服离市区较远、锻炼机会较少和形式单一等不利条件,并坚决将其完成。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为同学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学校就业工作顺利进行打下坚定的基石。
4同学们应该坚定信念,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去获得收获。
职业生涯规划再好,然而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也是永远无法获得收获的!所以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信念,用超人的毅力创造人身的奇迹。还有我更想起了李开复的一句话:做最好的自己。人的本质和信念是永远都不要去模仿,去寻找最能体现自己价值和人生的未来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去做事情,认真去做。
五、谢辞
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个机会去思考、去搜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离我们已不再遥远的话题,让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既而有决心去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感谢小组同学的积极配合,因为你们的投入与付出,使我们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最后,希望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都能用自己的坚强与拼搏,创造出我们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中国大学生就业网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第三篇:关于大一新生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一新生的调查报告
一个新的学期又来临了,我们迎来了新一届的大一新生,对于刚刚跨进大学校门的他们来说,又将面对全新而又未知的大学生活,面对陌生的校园、陌生的环境。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也没有了熟悉的气息。特此,针对他们目前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希望能了解大一新生在各个方面的问难和不适,并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为他们的大学生活拉开新的序幕,掀开一个新的篇章。总的来说,大一新生对学校有期待也有不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入学感受
开学之前满心期待的大学生活是享受自由,轻松的场所。可当真迈入校门一段时间后,军训、专业老师的始前教育都让他们倍感自己身上任务的艰巨。像导游、旅英专业明年的导游证、酒管专业的酒管证等等。有些同学早已将自己大学之路规划的有条不紊---学业上,争取班级名列前茅;多加入社团,广交朋友;创业园也是那些有创业梦想之人愿在学校里,自己当小老板〃〃〃〃〃〃向老师、学姐学长等人咨询请教,向志同道合的友人们发起征召。可是云云学生中,没目标,没规划的学生大有人在,当被问到:‚毕业后你想干什么?‛他们就搔头苦脸,一脸迷惘。学习上,他们主观缺乏动力,对所学专业也不感兴趣,成了我们眼中的‘迷茫大一生’。当然,进入大学,他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目标和压力也一下消失,没有了新的导航,自然会出现学习目标的模糊。学习上有些同学需要学院能从某些方面上帮助他们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第1/4页
二: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的第二大难题。人际问题中,主要压力来自异性和室友。新生‚交异性朋友有困难‛,还有的新生‚与室友相处不融洽‛。譬如:自己和室友的作息时间不同影响他们等,引起不和谐场面。在大部分同学的认识中,大学里没有真正的友谊,除了同一个寝室里的可能会很熟悉,但也不可能有高中那般深的友谊。其他的同学就只能是事实意义上的同学,想跨越到朋友的界限很难。另外还有少部分同学交往比较被动,喜欢独来独往。经过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同学之间相处友好,但是积极主动地交流还是不太多,就算有也仅限于几个友好之间。所以就有同学认为:‚大学的友谊不如高中时期的‛。
大学是个小型的社会,需要有广阔的人际圈,这里我们调查了大一同学主要接触的人群。从中我发现同学们普遍认为和非本班专业同学深入接触的机会不多。所以当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一般找旧友或父母进行倾诉,有的同学则选择心理宣泄等方式自我调节。
三:社团
社团对于刚从高中进去大学的同学来说,充满好奇,与此同时也面对着如何选择的难题。调查发现很多同学还是希望多参加社团,增加自己的大学生活,从多方面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兴趣。对于社团的选择上,很多同学都征求学姐学长的意见,以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而选定。军训期间,各个社团都来招新,简单的介绍了自己的社团。这里内容对于新生而言还是太少,他们依旧不明白各个社团的工作,程序等。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其徘徊左右难
第2/4页
以抉择。对此,希望学院有各个社团的介绍,并将其装订成册,在其收录取通知书之时一并寄去。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社团,做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四:其他活动
大学里的社团丰富多彩,虽然充实了同学们的课余时间,也锻炼了他们某些方面的能力,可是真正和专业对口的活动开展的并不是很多。调查后得知,很那些多想在大学里有所作为的同学们都想在自己专业的旗帜下努力,为今后的事业铺路搭桥。大学生毕业之后绝大部分都不被企事业所器重,因为资历和经验均将其拒之门外。倘若他们在大学期间就开始熟悉和从事自己的专业,那么工作时的问题岂不是迎刃而解呢。希望学院能针对同学们的专业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导游专业的,在校内可以开展导游之星的比赛,以及帮助他们提高口语交际、表达的水平。在校外,周末、节假日的义务导游,兼职导游等。
另外,新学期刚刚开始,同学们的了解,熟悉度都还不是很高,各个班级的凝聚力也不大。如果此时能有班级的一些集体活动,对增进个人和班级的向心力大有裨益。
五:生活方面
学校的高楼林立,周围绿树相依,环境宜人、惬意。但部分同学认为休息的场所还不够多,像亭子,连廊等都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为学习创造更轻松舒适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沁人的草味,都刺激他们大脑高速运转,提高学习的效率。
第3/4页
对于学校的食堂总体还是很满意,干净可口,价格也算合理。调查了解,学校周围的商店很多,可物价却参差不齐。对于新生来说,这方面很是苦恼。希望学院能帮助他们解决,基本上统一物价,让其更放心地生活。
寝室是新生们的家,是他们停靠休憩的场所。调查普遍反应,寝室面积太小,过于拥挤,感觉很压抑。尤其是卫生间太小(立志园)太旧,6人一个寝室,活动空间受局限,洗漱很匆忙,在等待上花的时间太多。电扇和柜子的数量都不多。天热的时候一个电扇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且没有热水器,冷天的沐浴极其不便。等
六:对班主任、学院的建议
希望班主任能多和同学交流沟通,有空时多到班级走走,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想法。同时也希望老师和学院采取某些措施对他们进行制约与监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规矩,一个班级,一个组织就没了约束力,成为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盘散沙。
经过这次对于大一新生的一系列调查和谈话,证实了从高中到大学,无论学习、生活等方面,大一新生是存在问题和困惑的,对于角色转化的不适应。但是这样的问题部分学生和老师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了新生的迷惘,关上了心灵的窗口。这些细节问题导致了‚新生不适综合征‛。通过谈话,我了解到了很多大一同学的心声,军训期间的思乡情绪,困惑的想法,繁忙的生活。同时也让大一新生自己正视自己的问题,让他们了解到不只是你一个人存在这样的问题,要勇敢面对,大胆地说出来才能得以解决。
2011年9月
第4/4页
第四篇:大一新生入学消费调查报告
大一新生入学消费调
查报告
班级:B11311
成员:梁亚敬
米杨亚
白冰
王
乐
冉
波
李畔
调研时间:2013年10月15日—2013年11月15日
小组分工:
梁亚敬、王 乐:设计调查表,图文制作 白
冰
冉 波:分析总结调查表 米杨亚
李 畔:完成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目录 调查基本概况···········4
调查结果分析···········5 消费行为分析···········7 如何理性消费···········13 附录···················14
走进大一新生
了解我吗?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缺乏经济独立意识、欠缺独立理财能力。由于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一部分 调查基本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崇洋消费、炫富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应大力倡导新的消费理念,引导人们将消费和科学发展、和谐构建结合起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我们开展了关于科技学院大一新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活动。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46份。此次调查活动集中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东西两个校区,因此大学生的消费情况会受到系院整体消费环境的影响,此外,由于采样的数据有限,调查时间相对较短且较集中,以及在调查过程中部分同学认为调查的项目涉及到个人隐私而不配合我们的工作等因素都会对我们的调查分析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大一新生基本概况
(一)新生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男性新生占40.6%,女性新生占59.4%,被调查者中,月平均生活费集中在1000元以下为主体占66.25%,1000-1500元占21.21%,1500元以上的占12.54%。
(二)在校大学生总体消费情况
有86.62%的同学生活费全部来自父母,有10.3%的同学靠勤工俭学来赚取生活费,还有3.08%的同学的生活费周末做家教或为企业打 工。调查显示,有绝大多数的新生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
调查者中,吃喝,娱乐,消费品(服装,化妆品,饰品)三项,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其中在食品方面,月消费在300-600元的新生占68.75%;在服饰方面,月消费在200元以上的新生占44.8%;在手机上,月花费在50元以上的新生占52.1%。此外,41.7%的同学有恋爱方向的消费。综上所述,在消费结构方面,伙食费占去了生活费的很大一部分,有60%之多,其次是服装鞋帽的花销,休闲娱乐费用、通讯费排于其后。
在调查中,有34.37%的同学花费无结余,只有14.6%的同学一直对每月的消费有规划和记录。
第二部分 调查结果分析
一 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三大问题:
(1)现在的大学生消费都趋于600元-800元之间,虽然不是很高但也不能说低。(2)现在的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与名牌,存在攀比心理,所以导致消费支出上涨。(3)大学生的储蓄观念淡薄,这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理财,不小心也会成为所谓的“月光族”。
而且据调查所知,大学生的消费多半的支出在电话费与服装方面。在被调查的大学衙,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每月用于手机费在50-100元之间,而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每月用于学习上的花费在20元以下,2%的大学至此项花费不足10元,就业压力的加大,大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技能,所以应该课后买辅导书加以充电,此外也要有许多大学生复印与学习有关的资源来充实自己的知识,这是一项积极的消费,我们 应该大力提倡这种有意义的消费。二 大学新生总体消费状态
1.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但各项消费中学习支出所占的比例并不高甚至还不及娱乐支出的消费高,这点确实值得我们反思。现在的大学生有这种认为:经过高考的残酷洗礼就应该在大学里多享乐一下。但殊不知,现在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在高专业性的科目上。都是因为“大学生”的光环而使他们罔视不顾,而更多的投入到吃喝玩乐中,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侵袭,我们应该在这种现象出现的早期加以预防和控制。
2.情感消费逐渐增多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的要与外界接触,随之而来的人情消费也逐渐增多,有一半一上的同学表示有定期出去聚餐或请朋友吃饭的行为,并且这些消费在他们的生活费中也占一定的比例。当问及当手头紧张时同学过生会不会送礼物,只有31%的同学表示不会送,可见有的消费会不得已而为之。
3.生活超支现象
当问及生活费超支的问题时有25.2%的同学表示有过多次,5.3%同学回答偶尔会超支,在生活费超支的情况下有47.5%的同学会 选责节衣缩食来解决“经济危机”,30.4%的同学会向家里要,20%的同学会向同学借钱预支解决这一问题,而只有2.1%的同学会自己打工赚钱来应急。分析表明,造成生活费超支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购买非必须用品,有52.9%的受访者表示对自己所热衷的东西会控制不住自己大肆花钱。
第三部分 消费行为心理分析
一 消费习惯
通过调查表明只有27.5%的同学有记录每天消费的情况,大部分的同学没有这一习惯。当问及如果消费有盈余会如何处理,多数同学回选择花费掉,只有少数同学有储蓄意识。这里,要就要提出“财商”一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二 消费行为分析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三 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为薄弱
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调查显示,只有2%的新生做过兼职,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大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消费没有太大的顾忌,经济上处于被动。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为何用得这么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另外,只有14.6%的同学一直对每月的消费有规划和记录。可见,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应当加强。
第四部分 如何理性消费
一 将消费细分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在消费的过程中他们所顾虑的是父母的血汗钱。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 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所以,在消费时,不应盲目消费,而是应该在购买之前,掂量一下哪些是必须要买的,哪些是可以不买的,做到细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二 培养经济独立意识
我们的家长从小到大只会对孩子进行不计成本的“授之以鱼”,而很少对孩子“授之以渔”。因而,中国学生只会一味地向家长索取钱物,而不懂得、也懒得去赚取钱物。中国的大学生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勤奋的学生,同时也是世界上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最差的大学生。其实,理财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大问题。对于久迹社会的成年人来说,理财使他们的财富增值保值,而对于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和准大学生来说,学会理财,不仅对他们在走向社会前进行一次财商演练,更能培养他们自尊、自立、自律的品德修养。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在服装方面的消费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不可小看的支出,再加上她们对名牌的倾向,所以一些女生每个月平均下来用于衣服的消费在100-300元之间,也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所以从整体调查来看,有些消费是必须的,例如火食费等,但有的可以避免的消费我们应该尽量克制,要知道对于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我们眼中的一元钱胜似于他们心中的十元钱。三 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9 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要避免学生因花钱无度陷入“金融危机”。
四
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第五章 附录
一调查问卷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大一新生 消费情况调查问卷表 问卷说明:
您好!我是一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的学生,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份我校一年级同学消费情况调查问卷,消费时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今天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自由购买商品,所以如何理性 的支配资金、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对于大学生当下的消费及将来的收入规划有重要影响。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真实的填写这份问卷,在此我们向您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一.选择题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家人一个月给您的生活费大约是:
A.500元以下 B.500-700元 C.700-1000元 D.1000元以上 3.生活主要来源
A.父母给予 B.勤工助学 C.奖学金 D.其他 4.是否有记账的习惯
A.明细记账 B.只记录较大开支 C.断断续续 D.从不记 5每月的必须开销(包括伙食、通讯、水电、网费等)A.300以下 B.300~500 C.500~700 D.700~900 E.900
以上 6.每月通讯费
A.50以下 B.50~80 C.80~100 D.100以上 7.用于学习上的花费(文具、书籍、复印等)
A.30以下 B.30~50 C.50~80 D.80以上 8.平均用于自己购买衣物的花费
A.100以下 B.100~2.00 C.200~300 D.300以上 9.常去什么地方买衣服
A.地摊货 B.特色店 C.专卖店 D.购物中心,大商场 10.是 否网上购物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从不 11.月的生活费用是否会透支
A.必然会 B.偶尔回 C.很少会 D.从不 12.您现在对您的消费情况满意吗?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D.没想法
13.我们的这次问卷调查是否引发了您对你的消费理财状况的重视 A.是 B.我本来就很重视 C.不知道,没感觉 D.没有引起我的任何重视
第五篇:大一新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
一粥一饭,衡念物力惟艰
――大一新生消费调查报告
初进大学校门,你能看好自己的荷包吗?――大一新生刚刚接触到大学生活,往往会在忽然之间发现自己的钱包已经空空如也,但却不知道里面的钱都是怎么花出去的,为什么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记者团进行了此次2011级新生消费状况的调查。
此次调查共抽取样本200多份,其中男女均有涉及。调查范围包括餐饮、娱乐、通讯以及日常需用等多个方面,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调查结果可能存在少许出入,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一新生的消费现状。
从总体上来说,大一新生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由于对新环境中的物价及大学生消费结构的不了解,第一个月的消费额往往大幅度超出预算,在此问题上男女之间基本一致。一般来说,女孩子的消费计划定的相对较低,其中83%低于400元,15%介于400---600元之间,超过600元的仅占2%;男生则相对偏高一些,其中43%低于400元,52%介于400---800元之间,而另外5%则把目标定在了800元以上;但是在实际消费中女生花销低于600元的仅占80%,且有8%的花费超过了1000元,而男孩子消费低于400元的仅占14%,有60%的处在400---800之间,超过1000元的则有16%。
通过这一连串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消费中计划好像远远赶不上变化,但是他们的计划消费额也不是很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超支呢?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影响新生消费的是家庭背景因素。一个人甚或习性的形成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而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这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调查显示,在实际月消费额高于800元的新生中,家庭经济比较好的占大多数,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父母每月提供给他们的生活费上来观察,基本上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家庭都没有为他们规定月消费的上限,而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使他们平时为了顾及颜面而大笔开销,而且当消费过度时很少感到内疚,这些原因
都促使他们在消费时因无后顾之忧而大肆挥霍。相对他们而言,那些家庭不太富
裕的学生,父母往往为他们设计一定的消费标准,虽然有的父母因为孩子刚刚离
开家门而为他们指定的标准相对教宽松,但长期的生活习性使他们具有了一定的消费自律能力,他们在花钱时大多会想到父母的艰辛,这就保证了他们很少会为
了面子问题或其他非必要因素而花销。所以总的来说,家庭因素的影响往往决定
着学生的整体消费水平。
其次,无计划的消费也是广大新生荷包变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调查中我们
发现:消费前能对自己的消费进行计划安排的男生有25%,女生不过8%;还有一
部分的学生虽有规划但却无法实行,生活中总会出现许多突然的因素致使他们的计划无法付诸行动----至少他们自己这么认为;其余的60%男生和70.5%的女孩
子根本没有任何计划,每天都是随心所欲,在盲目中消费。在这个问题上,女生
表现尤为突出,因为从天性上来讲,女孩子喜欢装饰打扮,对于漂亮衣服和饰品的诱惑她们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力,男生则很少在乎这些。同样是逛超市,80%的男生会有一定的目标,他们会先算好自己该买些什么然后才进行,而女生则不
同,她们中的70%逛超市是没有一定目的的,看到什么喜欢的或想要的就买下,此时的她们是如此的慷慨,以至于荷包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掏空了!在此情形下,作为一个超支严重的大学生也许只有实行计划消费才能改变这种消费模式。第三个因素是通讯费的大幅上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大一
新生,此时对这两句诗大概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许多同学在大学之前基本上都
是在父母的荫护下长大的,可能很少离开过家庭,而现在却一个人在外求学,难
免会起思乡之情,特别是开学以来接连而至的几个佳节,更增添了同学们的思愁,通讯费上涨也就无足为奇了。调查发现,在日常消费的几个方面中,很多同学往
往把通讯费排在餐饮之后,可见在大家的生活中通讯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40%的同学手机费在60---90元之间,另有60%的同学高于90元,作为一个大学
声---一个纯消费者,如此高的手机费是否合适呢?难道仅用思念亲朋就能解释
这一切了吗?每个用手机的同学都应该为自己的手机费进行反思。
当然,调查显示,影响大一新生消费的并不止这几个因素,但在众多因素中
这三个却是最重要的,它们直接导致了大一新生居高不下的消费额,是最值得所
有新生反思的几个方面。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基本上了解了大一新生的消费结构和存在的一些误区,在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为同学们以后的消费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看好自己的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