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动员会上的讲话5篇

时间:2019-05-13 10:3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副市长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动员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副市长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动员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副市长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新农村建设培训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个很重要的会议,既是推进全市30个重点村建设的培训会,又是共谋新农村发展的交流会,更是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动员会。我先讲几点意见,培训结束时,发强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抓好落实。

一、建设新农村要有新认识

这里,我主要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与大家共同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解决“三农”工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农村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是相对而言,这些年发展的重点在城市,农村发展还不够,城乡差距还在拉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民生活环境差、农民增收能力低、农民组织程度低等。不改变这种现状,就不可能奔向全面小康,也不可能持续发展,更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因此,必须把城乡统筹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机条件也基本成熟了。经过改革开放20 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统筹城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发展阶段。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一个重大决策,事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事关建设基本现代化全局。

2、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特定的内涵和目标要求,就是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句话二十字,内容极其丰富,体现了“三个文明”建设在农村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工程,我们要认真领会、准确把握。生产发展,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前提条件。离开了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是一句空话。生活宽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我们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乡风文明,就是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村容整洁,就是要搞好镇村建设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机制,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有力保障。这五句话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真正达到了五句话、二十字的目标要求,我们就能建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3、怎样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的大事,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力量是广大农民群众,骨干力量是基层干部,核心领导是各级党委政府、村两委。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广泛宣传发动,统一群众思想,使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就是发动群众。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工作,农民群众是受益主体,当然也是建设主体。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单纯靠政府是包不起来的。从各地的新农村建设经验来看,群众发动得好,群众的积极性就高,新农村建设就有希望。特别是在新农村的重点建设内容上,更要充分发动农民群众来想办法,出主意。户办工程不是政府想出来的,也不是哪个部门发明的,是农民自己干出来的,政府只是总结推广。要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农民群众要爱国家、爱集体,也要逐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农民群众既要治好坡,也要治好窝,建设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次把30个村的支书、村主任请来培训,组织大家参观,是因为你们既是新农村建设最直接的组织者、发动者,也是具体的实施者、示范者,你们直接面对群众,你们最有说服力。因此,你们回去后,一定要把各级党政的意图、思路、政策等信息和你们的所见所闻传递给广大的农民群众,把群众真正发动起来,把各项规划措施落实下去。怎么建设新农村?总的原则应当是在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新农村的建设,也要倡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建设新农村,必须立足现状、尊重民意,坚决做到不刮风、不包办、不攀比、不折腾,不搞形式主义。

二、农民持续增收要有新途径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必须把精力首先集中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上;只有农村生产发展了、农民生活富裕了,农村建设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民群众才感到有奔头,对新农村建设才有信心。在目前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很多,从XX实际出发,要着重在“三化”上多下功夫。

1、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多下功夫。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注重统一规划和连片发展,使优势农产品资源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原料有规模基地,产品有品牌特色,市场销路有保障,农业整体效益提高的XX特色农业经济。依据现有或即将建成的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带动生猪及饲料、水果、木竹、禽兔、优质大米、蚕桑、蔬菜、中药材等八大产业的发展;依据现有农产品资源优势,培育和引进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带动水产和夏布两大产业的发展。通过引导、扶持、带动,发展一批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乡,形成每个产业有龙头、每个龙头带产业的新格局。每个重点村都要结合本村实际,发展拥有一批市场前景好、增加收入快的特色农业产业,力争建成我市的特色专业基地村。

2、在推进农村园区化上多下功夫。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上特色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科研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各村要结合自身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养殖业和经济作物为重点,进一步增加蔬菜、柠檬、蚕桑等优质高效粮经作物的种植面积,壮大生猪、蚕茧等特色养殖业和特种水产,拓展以反季节果蔬为主的优质、专用、特色、无公害农产品。个别条件许可的村,要积极探索整社整村调整的具体办法,力争形成“户成园、组成片、村成带、乡镇成规模”的园区化特色农业。鼓励更多的农民能人兴办没有污染、劳动密集型的家庭工业,努力形成 “家家有项目、户户忙致富”的生动局面。

3、在推进农民新型化上多下功夫。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没有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切无从谈起。要以闲置中小学、农广校、农经网为依托,建立农民培训中心,定期举办农民培训班,建立村书报阅览室,不断培养学习型农民。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采取开办“农民电视课堂”、“科技培训月”等形式,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转岗技能培训,力争使重点村在家劳动力每人掌握二门以上种养技术,不断培育技能型农民。建立农民创业指导基地,开展农民创业技能培训,组织农民学习创业基本知识和政策法规,引进、开发适合农民创业的项目,解决农民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培育创业型农民。

三、农村环境要有新变化

改善农村环境,主要是把握好规划、设施、整治三个环节。

1、切实搞好村镇规划。长期以来,农村规划重视不够,控制不紧,不仅过多地占用了土地,而且使给排水、交通、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都难以配套,严重影响农村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严格遵守土地利用、农村建房、公路建设等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各村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通过“一事一议”,将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优先列入规划;并按照当地风土人情、经济条件,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进行规划,确保规划具有适用性、科学性和前瞻性。规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坚决以规划引领发展,依规划进行建设,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户办工程“六个一”、新村工程“六个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镇村道路、农田水利、医疗卫生、通讯、文化设施等建设,提高配套服务能力。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要加强统筹,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达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基础保障。

3、加强环境综合整治。要突出饮水安全和居住环境的整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逐步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适应现代文明的发展要求。以“三改、两清、一绿”为重点,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改”,即改水、改厕、改圈。全面推广饮用安全卫生水;积极推广无害化厕所,取消露天粪坑;全面整治露天猪圈、羊圈等,积极推进畜禽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两清”,即清洁河道、清理垃圾。要加强对沿河、沿路非法占地、违章用地的废品收购点的清理,特别是城镇出入口等重点部位,要加大清查力度,彻底清除垃圾污染源。“一绿”,即绿化美化村庄,改善人居环境。要深入开展“文明镇、小康村、示范户”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风尚。

四、推进工作要有新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重点建好“三大机制”。

1、坚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市、县专门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人员组建设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各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镇长要把新农村建设做为一项长期的中心工作来抓,要像市中区的党委书记抓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样来抓,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村更要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各村支书、村主任要在工作中争当敢作敢为、大胆创新的闯将,巧干实干、多谋善断的能人,恪尽职守、求真务实的楷模,情系百姓、心系发展的标兵。

2、多元稳定的投入机制。认真落实财政支农资金“三个高于”的政策,从今年起,每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预算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同时,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综合使用,注重实效”的原则,市、县级相关部门将从投入观念、投入重点、管理办法上进行变革,集中统一使用,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启动、粘合作用,吸引带动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新村建设,形成“政府引导、群众自建、项目配套、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3、统筹城乡的发展机制。各镇要把新农村建设放到全局工作中统一筹划、部署和安排,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等,大力促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问题,立足现状,着眼长远,未雨绸缪,积极探索建立以制度规范为基础,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方筹资的社会化保障新机制。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整合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对口帮扶,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产业向农村扩展,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副市长新农村建设讲话

2007年4月1日

同志们:

最近,省委、省政府和地委、行署分别召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动员培训会议,对全省、全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下面,我就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结合毕节实际,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一是要充分认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新提法,但是一个新的政策定位。总体上讲,农业、农民的载体是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所以把解决“三农”问题定位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从我市情况来看,全市130多万人口,114万在农村,农村人口占87.7%,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可以说,农村是毕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所在、重点所在、难点所在。农业的难点是,农业不稳,增效难;农民的难点是,农民太穷,增收难;农村的难点是,农村落后,发展难。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64万元,其中农村18848万元,仅占24.1%,农民消费能力太低;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3元,比例为3.71:1,高于全国3.22:1的水平。因此,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强了,农民富了,农村发展了,才能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是要充分认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工业小市、财政穷市,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能力弱,200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4051元,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在我们这样基础薄弱的地区建设新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艰苦努力的长期过程。我们要立足当前全市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公共财力十分有限的实际,牢固树立打基础、谋长远的思想,坚决防止一哄而上,坚决防止搞政绩工程、搞形式主义、搞短期行为。

三是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近些年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在“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推动下,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新的台阶,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较弱。一些长期困扰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全市尚有7.86万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12.78万低收入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发生率分别为6.36%和9.95%。因此,我们必须鼓起雄心壮志,坚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顽强拼搏精神,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努力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

二、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内容极其丰富,内涵十分深刻,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包括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等内容。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我们要从五个方面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深刻理解“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毫不例外,搞新农村建设也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生产效益。要大力发展农村工业、服务业,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增强农村综合经济实力。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使农民在农产品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要疏通农民进城务工的渠道,提高城市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村容村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是要深刻理解“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让农民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

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有富余的财富,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电网、通信、洁净能源、饮水安全、环境卫生等。要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和供给,通过公共财政支持,全面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帮助农民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

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差距不大的公共服务。

三是要深刻理解“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乡风文明,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建设健康向上的农村精神家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这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由于历史的、自然的、经济的等多种原因,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程度还比较低,不少落后的价值观念、陈规陋习、生活方式,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适应。建设文明乡风,必须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基础上,改变旧风俗,塑造新风貌,努力打造平安、文明乡村。

四是要深刻理解“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村容整洁,树立崭新形象,创造良好环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村容整洁,就是要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状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建设拥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新秩序的新农村,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宜农、宜工、宜居,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五是要深刻理解“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农民民主自治的水平,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让农民当家作主,切实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三、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

一是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的原则。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当前,无论是解决“三农”问题,还是消除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稳定,最根本的出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村更加繁荣富裕,农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全面小康才能早日实现。

二是要坚持体制创新的原则。首先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在此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健康有序地进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要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城乡体制和制度的一体化。

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新农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组织农民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强烈企盼的突出问题。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农民走向富裕、迈向文明。

四是要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规划制定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不增加乡村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要符合群众愿望,不搞强迫命令,不做表面文章;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织、民间团体、企业和个人投资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努力完成新农村建设的试点任务

按照省、地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选择46个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含市西办、市东办各1个新型社区试点)。其中,1个为省的试点村,3个为地区试点村,42个为市、镇乡办事处试点村。试点村工作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全市新农村建设能否开好局、起好步,各镇乡办事处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一)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

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实施“三农联动”战略,以开展“文明和谐村”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镇、塑造新风尚、建立新机制”为重点,全面推进试点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有新改善、农民素质有新提高、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农村文明有新进步。,不搞无效益的产业。要鼓励基础好的村先行一步,要坚决防止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村镇建设的倾向和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

五是要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要通过宣传引导和试点示范,使广大农民理解建设新农村的意义和中央的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自己是受益者,是建设主体。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加强各个部门力量的整合,多种资源和项目的整合,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要积极鼓励各类社会组

(二)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扎实抓好我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制定印发了《毕节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围绕“二十字”方针,提出了试点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十条建设标准,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各镇乡办事处、市直各部门和试点村要认真组织实施,并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炼、完善。

一是以实现“生产发展”为目标,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普及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为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

进一步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和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通过安全饮水工程、雨水集蓄利用、防洪工程、烟水配套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石漠化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稳定耕地面积。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率。

二是以实现“生活宽裕”为目标,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切实抓好以“六通五改五建”为重点的工程项目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和有序转移,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通过农网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人畜安全饮水、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实现通公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通电视。通过沼气建设,结合农村危房改造、茅草屋改造、给排水改造、地氟病防治等项目的实施,带动改房、改水、改圈、改厕、改厨。通过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努力建设好村文化室、卫生室、治安室、兽医室和户外文体活动场所。

三是以实现“乡风文明”为目标,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的政策,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活费,确保“两基”攻坚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千乡万村书库等工程,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增强农民体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

四是以实现“村容整洁”为目标,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

引导和帮助农民加强村寨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解决住房改造、圈舍改造、给排水改造、垃圾处理、房屋地面硬化、庭院净化美化、周边环境绿化等问题。制定村寨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指导性规划,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通过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特色突出,风情浓郁的社会主义新村寨。

五是以实现“管理民主”为目标,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健全村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的自觉性。

(三)试点村规划编制和实施问题

试点村规划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如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村寨治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根据毕节市实际,列入省、地试点的4个村,原来安排市农业局牵头搞产业发展规划,市建设局牵头搞村庄建设规划。全省遵义会议以后,我们感到原有安排不够完整。因此,对原来已着手的,要在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修改为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继续编制完成;其余试点村,一个村搞一个总体规划就行。对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我着重强调四点。

一是规划内容要完整。制定试点村的总体规划,文本要规范,图表要齐备,要涵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所要求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要从各个村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突出特色,不要求千篇一律。要切合实际,不要复杂化,要让人看得懂,要管用,便于操作,便于实施。规划产业发展,要与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与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培育当地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结合起来,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结合起来,与启动农村市场结合起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要统筹规划,着力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抓好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建设。村寨整治和人居环境治理规划主要着眼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户的房屋改造要按卫生标准改房、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改善家居环境。村寨治理要治脏、治乱、治差、治散,街道要硬化、村寨要绿化、环境要净化。村寨规划一定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总的要求是防止大拆大建,但求依山顺势,既要节约资源,又要经济实用。社会事业发展规划要着眼于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抓好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人口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要着眼于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农村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

二是要广泛征求意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规划编制工作需要当地农民群众的介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能见事不见人、见物不见人,搞形式主义、搞政绩工程。应遵循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地方风俗民情和农民生活习惯,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三是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新农村建设试点规划制定后,可以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报镇乡人大批准,报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备案。这样的规划就不会被随便放起来不用,也不能任意更改。支委、村委换届不换规划,开展接力赛,建设新农村。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对新农村建设规划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规划的实施可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四是要分步实施。试点村建设规划的内容多,涉及面广,不可能一下就全面铺开,更不可能一下就解决所有问题。同时,各镇乡、各村现有基础、发展条件和农民愿望千差万别。因此,要顾及每个村的环境条件、收入水平、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因素,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宜低则低,可高则高。绝不能脱离客观条件贪大求全、盲目攀比,搞“一刀切”、“大跃进”、“达标热”。

五、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市委、市政府调整充实了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由市农办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配备了4名副主任,从市直有关部门抽调6名业务能力和事业心较强的同志常驻办公室开展工作,负责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宣传、调研和督查。还从市直部门抽调38人组建8个党建扶贫及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明确由副科级领导带队,驻镇乡开展工作。同时,按照省、地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实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市直部门联系试点村制度。各级各部门务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深入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深入试点村开展调查研究,帮助试点村分析和研究解决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试点村以必要的扶持。要积极走上去、走出去,争取省、地直部门、民主党派和其他社会力量在我市建立联系点或共建试点,多方争取投入。

各镇乡办事处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专门人员负责新农村建设日常工作,要抽调工作组到试点村驻村指导工作,参与试点村建设规划,选定建设项目,分期、分批抓好落实。试点村两委要认真统筹规划和全面组织实施好具体建设项目。试点工作任务繁重,各镇乡办事处和试点村不能等、不能拖、不能观望,要从现在起一步一个脚印认真抓落实。要一边着手规划,一边迅速启动实施,可以从规划的产业发展项目入手,尽快落实投资,建立产业基地,增加农民收入;可以从整脏治乱入手,全面开展硬化、净化、气化、绿化、美化等工作,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改善人居环境;可以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组织发动群众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建设、沼气池建设或其他工程项目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等等。要通过抓好试点,树立先进典型,推动整个面上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市、镇乡各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自己份内的事,加强协调配合,出实招,办实事。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会议上,更不能互相推诿、“踢足球”。要以试点村建设为平台,将各职能部门掌握的各项支农资金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互相配套、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进行整合,安排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按照“农民自助、政府补助、社会帮助”的原则,整合资源,集成力量,推进试点村建设。财政资金主要采取以奖代补、贴息、实物补助等方式,重点用于公共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人员培训等项目,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投资方向,确保投资效益。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多渠道支持新农村建设,发挥资金支持、信息咨询等作用。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宣传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市新闻中心要围绕试点村建设,开设专栏,制作专题节目,及时宣传报道试点村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定期组织试点村工作交流和学习,编印工作交流简报,制定试点村考核方案,做好试点村督促检查和年终考核工作。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试点村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让试点村真正起到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创新机制、树立典型的作用,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开展。

第三篇:副市长在全市农民补贴网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副市长在全市农民补贴网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

(二○○七年一月十七日)

为进一步加强对种粮农民补贴的管理,确保补贴政策落实到位,也为今后粮食调控和补贴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按上级财政部门要求,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农户种粮补贴及相关信息统计制度,实现农户种粮补贴及相关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农民补贴网络。为确保我市农民补贴网建设如期完成,市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市农民补贴网建设动员会。刚才,市财政局副局长汪忠汉同志对做好农民补贴网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完全赞同,请大家回去后,按照各自的职能,结合本地和本部门实际,采取措施,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农民补贴网建设工作再讲两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立农民种粮补贴及相关信息统计制度,推进农民补贴网建设的重要性

从2004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粮食直补政策,并逐年加大了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全国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的粮食直补资金,2004年为116亿元、2005年为132亿元、2006年为142亿元,今年中央财政又专门新增补贴资金125亿元,对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资增支实行综合直补。根据我市财政部门统计,三年来我市对农民安排直补资金2004年57.14万元、2005年93.07万元、2006年270.15万元,其中,2006年新增农资增支综合直补资金169.33万元,从而体现出国家支农强农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我市在前期的粮农综合直补资金发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难,如原有的粮农直补渠道不健全、农民种粮的基本资料不全、人均种植面积小、综合直补亩均标准低、工作量大等,直接加大了我市粮农综合直补资金发放工作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成本、影响了资金发放进度。而对种粮农民实行综合补贴是一项长期的制度,因此,建立健全农民种粮补贴及相关信息统计制度并实行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对建立健全我市粮农直补渠道、降低今后的工作难度及工作成本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项统计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将为进一步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完善“三农”政策、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各乡镇、街道和市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立农民补贴网,加强种粮农民补贴管理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密切配合,采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农民补贴网建设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二、狠抓落实,确保农民补贴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建设农民补贴网,是一项开创性的崭新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建好农民补贴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市政府办《关于推进中国农民补贴网建设进一步加强种粮农民补贴管理的通知》(富政办[2007]2号)文件要求,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抓好落实。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财政局是农民补贴网建设的牵头部门,要及时研究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市农办要积极配合做好农户基础数据的采集、录入、审核的组织实施工作;各乡镇(街道)要尽快成立建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对辖区内农户基础数据的采集、录入、审核的组织实施工作全面负责。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分工协作,采取切实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的顺利完成。

2、加强宣传发动,为农民补贴网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支持是圆满完成农民补贴网建设任务的重要前提。各乡镇、街道和市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农民补贴网这一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确保党的政策落到实处,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农民补贴网建设、理解农民补贴网建设、支持农民补贴网建设,充分调动参与农民补贴网建设的积极性。

3、抓好培训,打好基础。基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软件操作和联网管理的技术、准确理解农户种粮补贴及相关信息填报要求,是建好农民补贴管理网的重要基础。财政部门要积极做好培训指导工作,市农办要积极做好督促、辅导工作,认真抓好基层操作人员的培训,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4、健全制度,数据准确。各乡镇(街道)要明确岗位、明确责任,明确专人负责农民种粮补贴及相关信息统计及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工作,对收集上报的统计数据要逐级进行审核,逐级负责,做到数据准确可靠。对农民种粮补贴和相关信息中的粮食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第二轮承包土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等要逐户核对,确保第一手资料完整准确。

建立全市农民补贴网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既是当前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各乡镇、街道和市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抓紧实施,周密安排,扎实工作,努力把我市农民补贴网络建设工作做实做好,为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工作,促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副市长在全市农民补贴网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副市长在全市农民补贴网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

第四篇: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自治区、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新农村建设和2006年农牧区工作。会上,县委、政府将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围绕新农村建

设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不仅是宏伟的奋斗目标,更是生动的社会实践。一方面,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从四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自治区、市会议和主要领导讲话精神。一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性。要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自觉克服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庄建设的片面认识。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目前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县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城乡统筹,与经济转型战略相结合,努力实现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抓好抓实。四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实效性。要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使新农村建设能够给农民真正带来实惠。

另一方面,综合分析我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可以概括为任务艰巨,机遇难得。

从面临的艰巨任务看,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尽管我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农牧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农牧区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牧业基础还很薄弱,增长方式粗放,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牧民收入依然偏低,增收渠道狭窄;农牧区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建立,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能力弱;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滞后,村容不整等问题较为突出;长期影响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改变等等。这些问题表明,我县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与独特的资源禀赋不相称,与全县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全面进步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从发展机遇和优势看,我县建设新农村条件有利,环境好,潜力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主线,也是保持农村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我县这样的农牧业大县,开展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占全县总人口近60的农牧民生产生活问题,再造农牧业新优势,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和谐磴口建设,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和国家、自治区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的逐步加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而且,相对而言,我县建设新农村又具有一定优越条件:一是农牧业基础较好。我县具有利用黄河水资源的优先条件,灌溉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光热充足,农牧民具有精耕细作和科学种养的经验,收入较为稳定,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我县又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物产丰富,产出量高,种养结构调整、加工转化潜力较大。二是工业及城镇的支持能力逐步增强。农畜产品加工、化工等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化已经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城镇化步伐加快,工业反哺农牧业,城镇支持农牧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化互动”的良好格局正在形成。三是具有区位优势。我县是巴彦淖尔市的“西大门”,鄂尔多斯、乌海、巴彦淖尔能源金三角的连接点;横贯全境的包兰铁路、京藏高速公路、110国道三条大动脉使我县成为“呼—包—银—兰”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有利于各种经济要素转化和聚集。同时,我县又属西部欠发达传统农牧业地区,可以赢得国家和自治区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有理由、有信心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全市、全区前列。全县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凝聚力量,乘势而上,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县“十一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农牧区工作的主题。总的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牧业、城镇支持农牧区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农牧业产业化为中心,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保持秀美田园风光为突

破口,以建立农牧区工作新机制为重点,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农牧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十一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通过几年努力,使农牧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基本消除脏乱差现象,科教文卫、社会保障

等公共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为此,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提高农牧区生产力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难点在农牧民致富,建设新农村的核心环节在农牧民增收。我县“十一五”期间农牧民收入的平均增幅在10以上。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双轮齐动”。一个轮子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向农牧业本身要效益,走内源挖潜经济发展路子;另一个轮子是转移剩余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走外延拓展经济发展路子。

在发展现代高效农牧业问题上,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继续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要进一步巩固畜牧业主体产业地位,加快发展奶牛养殖业,着力抓好饲草料生产、牲畜改良、疫病防治、舍饲圈养等基础性工程,坚持自繁与外购相结合,进一步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十一五”末,力争畜牧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以上,农牧民人均来自养殖业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兴农战略,着力培育一批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发展和壮大乳、肉、番茄、果蔬、脱水菜、酿造等产业,全面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档次,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产品和优势产业。重点要加强对泰顺番茄系列、食为天雪花粉、植物油系列、新源华达绵白糖、乌兰布和乳制品系列、日健和沙金古泉苁蓉酒系列等一批地方知名品牌的培育和推介,加快产品认证步伐,积极培育自治区级以上的驰名品牌,从根本上提高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末,全县所有农畜产品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新格局。要依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兴办原料基地,与农户构建双赢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二是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始终把科技兴农兴牧做为发展集约型、现代化农牧业的重大战略举措,进一步调整完善思路,推动农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建立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机制,研究探索更为成熟有效的技术路线,充公调动企业、农技推广队伍和农牧民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含量。特别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围绕农牧业提质增效、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推广种养业良种、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种植养殖、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等适用技术,千方百计提高优良品种的覆盖率、先进技术的到位率、科技的贡献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努力做到从品种到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从产地到市场都能正确引导农牧民,从比较中选择良种,从比较中选择产业,从比较中选择效益的最大化,走出一条优质、低耗、高效的农牧民致富的新路子。三是加快农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坚持“以农牧民为主体、为农牧民服务”的基本方向,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健全完善各类公共服务组织,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型、市场营销型及综合服务型的行业协会、农民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壮大经纪人队伍,做到乡村主导产业都有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切实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农牧业市场和经营风险,增强市场开拓能力,真正通过产业化促进农牧民增收、财政增税。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要求,积极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农牧业建设。同时,努力抓好农牧业市场信息、加工流通、质量安全、防灾减灾、配套机械、生资保障及资金扶持各方面配套服务,保证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在转移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上,要着重采取三项措施。一是提升素质促进就业。建设新农村,首先要造就新农民,要造就新农民,必须加强对农牧民的教育培训,全方位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企业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农民想干什么培训什么,采取分片设点、免费培训、就近办班等多种形式,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和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走出去的劳动力有较强的务工技能,留下来的劳动力能掌握先进的农牧业技术;通过培训,让先进文化占领农牧区这块阵地,弘扬文明风尚。二是拓宽渠道引导就业。坚持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并举,既挖掘城镇服务业和县外输出的空间和潜力,强化劳务输出挂钩协作,扩大规模,建立基地,更面向县内企业的用工需求,进一步强化就业部门与企业的对接、镇企对接、村企对接,在转移劳动力的同时缓解县内企业的招工难题。三是优惠政策鼓励创业。要优化农牧民创业环境,尤其是优化审批、金融、税收等环境,取消针对农牧民进城就业创业的歧视性政策,降低农牧民创业门槛,放活农牧民创业政策,切实帮助农牧民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让群众无障碍创业、无障碍发展。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发放监督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途径,着力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环境。一要积极推进新村镇建设。以撤乡并镇为契机,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目标,编制好新村规划。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不搞一个模式,不搞齐步走。要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引导农牧民群众迁村并点,建设集中的农民新村。对位于城区的“城中村”,实行撤村建居、撤村建街,建成城镇新型社区,全面实现城镇化;对城乡结合部规模较小的村社,通过土地整理置换等办法,按照城镇住宅标准建设农民新村,实行市民化管理;对较为偏远且规模较小的村嘎查,实行撤村并点、异地搬迁,推动其逐步向乡镇和交通便捷的地区集中,逐步减少自然村,扩大小城镇规模。今年,要实施好牧区生态移民工程,牧区生态移民工程领导小组各组室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职,通过深入调查,拿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集中安置方案和分散安置方案,按照方案有步骤地推动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同步实施,年内完成山区和部分沙区牧民异地生态搬迁扶贫工作。要根据现实条件,重点开展以“五改(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院)、五建(建新房、建青贮窖、建沼气池、建温室大棚、建养殖小区)、三通(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三化(庭院净化、巷道硬化、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建设,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能搞什么搞什么,实现户户有变化,村村有进步,逐步提高新农村配套建设水平。到“十一五”末,30分散居住的自然村落,集中规划建新房,实现村组集聚;80的农户有卫生厕所;多数农牧户实现人畜分院,饲草和秸秆统一规划置放场地;25以上的农户建有温室和沼气池;70的养畜户建有标准化棚圈和窖池;80的村镇基本实现村庄绿化、村内巷道硬化、庭院净化。从而使农牧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二要全力改善农牧区生态环境。继续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优先的方针,加快推进沿山牧区、乌兰布和沙区的全面禁牧、休牧,稳步增强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要积极实施山区剩余贫困牧民的异地搬迁,争取实现全面封禁,逐步恢复山区和沙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功能。要继续清理整顿乌兰布和沙区土地市场,建立沙区地下水补给的长效机制,用严格的经济手段加强地下水、土地和湿地资源的综合管理,最大限度地保持沙区地质原貌。从今年起,严禁任何企业和个人在沙区打深井、推沙开发;并要尽快制定出台《关于切实加强磴口县水资源管理的实施意见》,依法加强沙区地下水资源管理,用价格机制引导企业和经营户引黄灌溉,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年内,实施60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完成33万亩的日元贷款风沙源治理、2万亩黄河边缘生态治理、308华里防沙林带加宽补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重点项目,加大沙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和投入力度。到“十一五”末,森林覆盖率达到24.23。三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牧民投资、投劳、投工的积极性,实施好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配套。大力推广节水措施,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三)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导向,大力发展农牧区公共事业。使农牧民在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是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难点和重点。要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切实加大对农牧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农牧区公共服务水平。一要进一步强化农牧区教育事业。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确保事业经费和学校公用经费足额到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合实验中学新校区建设、撤乡并镇和农管局学校划归地方管理的实际,进一步调整完善县内中小学校布局,推进农牧区撤点并校和全县学校资源整合;加大投入,努力在中小学危房改造、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牧区教师待遇、推行寄宿制等方面迈出较大步伐。二要积极改善农牧区医疗卫生条件。按照新的苏木镇布局,要整合农牧区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对城乡公共卫生防疫经费的保障,保证每个苏木镇、办事处有一所卫生院和防疫站;卫生部门要尽快制定配套扶持卫生经费与卫生院业绩相挂钩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卫生院长的积极性,配置完善的医疗设施,开展好疾病预防、保健、传染病筛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满足农牧民一般性的检查和治疗;要认真组织好城镇医生对口支援农牧区工作,选派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下沉到基层卫生院,实行传、帮、带,为基层和农牧区提供较好的医疗服务,培养农牧区医务人员,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共同发展;要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不断完善农牧区医疗救助制度,对农牧区五保户、特困户、老复转军人及不享受公费医疗的伤残军人,给予适当救助;争取启动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用两年的时间解决广大农牧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三要建立健全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本着“低标准起步、逐步拓展”的原则,从今年起,实行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牧区人均年收入低于625元和牧区人均年收入低于825元的贫困农牧民,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360元的生活费补助,民政、各苏木镇要严格把关,真正将那些因病返贫、老弱病残等特困农牧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养老补助和困难救助;以政府公共财政为引导,多渠道投入,探索实行农牧区养老保险制度;要特别注意解决好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无地、无业、无收入“三无”农牧民的生活出路问题,对失地农牧民,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安置就业,另一方面要逐步纳入城镇低保,并多方筹资参加养老保险;要切实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逐步建立灾害救援、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捐助和社会慈善事业相结合的长效救助体系,努力使城乡弱势群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困有所济,得到更多的实惠。四要繁荣农牧区市场。规划建设好农牧区商业网点,引导现代流通方式向农牧区延伸。特别要抓住实施“万村千乡”等工程的契机,引导和鼓励品牌商业企业在农牧区发展中小型超市等专业连锁店,为农牧民提供优质、安全、放心、廉价的商品和服务。积极搞活农畜产品流通,结合苏木乡镇撤并后的实际,根据区位条件、辐射半径、农畜产品丰富程度等因素,在扩大现有农畜产品市场规模的同时,争取兴建2—3个辐射面广、吞吐量大的综合性、现代化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同时配套发展好餐饮、住宿、仓储、运输、信息、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促进农牧区物流环境的改善,拓展农牧民就业增收的空间。五要强化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牧区广播电视网络“村村通”工程和苏木镇、嘎查村文化站室建设,扩大有线电视覆盖面,经常性地开展农牧区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农牧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继续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镇、建设五好家庭活动和机关、企事业、军警等单位与村镇精神文明共建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农牧民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新风,破除陋习,远离迷信,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为主要内容,构建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一要不断深化农牧区综合配套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方面,在妥善做好干部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的基础上,加快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变,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由管理农牧民向服务农牧民转变,把工作重点放在为农牧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上,放在营造经济发展环境、保障农牧民利益、维护农牧区社会稳定上,努力提高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广大基层干部要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找准工作切入点,努力提高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好农牧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当好农村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引导农牧民致富的信息员、新技术推广的指导员、维护农牧民利益的监督员、为农牧民排忧解难的勤务员。县乡财政体制方面,全面推行“乡财县管”和“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探索乡镇苏木成立会计事务中心,统一管理村级财务。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建立政策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牧区义务教育体制。继续做好农牧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探索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二要建立土地流转和公用设施建设管理新机制。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草场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及时处理好农牧区土地纠纷,尽快解决非农非牧人员占用耕地、草场问题,坚决制止圈占、乱占、滥用耕地草场,保护农牧民合法权益。同时要深化供销社、信用社等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改革,不断增强其自身实力和为农牧民服务的能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林权制度等改革,允许社会资金购买、租赁、承包已建成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允许社会资金新建农田水利工程,并享受土地占用、税费、信贷方面的优惠。通过配套改革增强活力,促进发展。三要积极创建多元化的农牧业投入机制。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扶持和补贴政策。抓住国家财政投向“三个高于”(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和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转向农牧区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做到凡是国家有投向的资金,我们都要有相应的项目支撑。并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各级各部门一律不得挪用、截留再分配项目资金,要依法规范操作,发挥项目应有效益。按照存量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合理调整县财政支出结构,整合支农资金,滚动增加政府可以统筹支配使用的新农村建设资金规模,实行捆绑使用,集中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大事、难事。加大对农牧区投入力度和农牧区金融支持力度。今年,要集中捆绑使用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扶贫等支农资金,变直接投入为以奖代投、先建后补、多筹多补,坚持县财政资金向农牧民投工投劳、建设力度大的工程项目倾斜,哪个项目农牧民投工投劳多,县财政资金就匹配多,以此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使其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同时,要实行规费减免政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办理规划、建设、土地、房产等行业规费原则上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各类审批收费标准严格控制并向农牧民和全社会公布。

(五)以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要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深化“双链双推”活动,选好配强乡镇、村领导班子,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群众、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创新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模式,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优势互补、便于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协会上的组织形式,把党组织活动和协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良性互动。二要不断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认真落实好民主选举,全面实行“两推一选”。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村民议事制度及村民会议等制度,依法落实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全面公开村嘎查财务开支、征用土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等重大村务,建立健全年终总结报告制度、村民评议党员干部制度、财务管理公开监督制度等,不断扩大民主监督范围,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水平。三要加强农牧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农牧区各种社会矛盾,完善排查调处机制,制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增强农牧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打击“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创建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惠民、富民的系统工程,也是推动农牧区自身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任务艰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农牧区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要尽快成立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和各苏木镇、办事处、有关部门组成的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协调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出台全县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职责任务,实行专项推进。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实际,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机制。要科学制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评价体系,把农牧业和农牧区工作业绩作为考查干部的重要依据,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成效作为检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及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入开展。

二要做好规划部署,扎实稳步推进。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村镇的角度出发,制定统一科学的总体规划、全面系统的实施方案,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当前,要由城建局牵头,各涉农部门参加,深入调查研究,在全县“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尽快编制完成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工作思路、目标和措施,统筹安排各项任务。在全县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结合各自的职能职责,编制地区和行业配套规划。在具体编制中,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把握好镇村的发展走向和发展趋势,保持规划的高起点;要坚持体现特色的原则,每个村庄的村容村貌、主导产业、形态布局都要尽可能体现特色和个性,切忌百村一面;要坚持开放设计的原则,既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保证规划的水平;又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保证群众的认可度,使规划更具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要认真组织好第二次农牧业普查,为有效指导“三农”工作,制定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科学、准确、详实的依据。

三要坚持典型引路,积极探索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要紧紧抓住全区将确定100个村(嘎查)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有利时机,用足用好自治区的政策、资金等支持,争取将我县确定的自治区级试点村协成桃来村抓出成效。各苏木镇、办事处要结合实际,以探索机制为重点,按照“政府发动、群众讨论、村里申报、综合评估、县乡审批、动态管理”的原则,选择试点,树立典型。既要选择一批交通区位好、经济基础强、产业化水平高的村镇,还要考虑偏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村社进行试点,不搞一刀切,坚决防止在农牧区人为制造出两极分化,使得“好村”越来越好,“差村”越来越差。同时,各苏木镇、办事处和涉农部门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铺开、稳步推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做到“七个不”,即不急于求成,不等待观望,不强迫命令,不搞一个模式,不统一标准,不搞“面子工程”,更不能通过加重农牧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保证建成一批,巩固一批。力争每年为农牧民实实在在办几件大事实事,做到新农村建设从每一件具体事情做起,从每一个新农户新村庄抓起,真正把新农村建设办成惠及广大农牧区群众的好事、实事。

四要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靠各方面的积极支持和广大群众的参与创造。充分调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实行城区与乡镇联姻,大企业包扶村组,强化“农商对接”和“农科对接”,建立公务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推动机制,努力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整体有序推进的工作格局。利用电视、磴口周报等多种新闻媒体,组织有声势、有深度的宣传报道,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光荣而艰巨。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齐心协力,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

第五篇: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上主持词

同志们:

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会现在开会。

今天的会议采取电视直播的方式召开,直接到乡、到村、到户。主会场设在党政机关办公中心大礼堂,以城镇部门和村为单位设分会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县四个班子领导,县直、中省直部门一把手,县直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包产业的乡镇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协会代表;下派到村支部任职的第一书记、副书记;将为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全力支持和服务的农口部门全体干部,教育局、交通局、卫生局、建设局、广播局、文体局等单位的股级以上干部。在城镇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县直和中省直部门的一般干部;在各村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议事会成员。与此同时,全县城乡千家万户也可收听收看,这样,我们这次会议实际参会人数达到数万之多。因此,我们这次会议是一次名符其实的万人大会。召开这样一个多层次、高规格、大规模的会议部署农村工作,这在**还是首次。这充分表明县委、县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拉开帷幕。

这次会议共有三项议程:一是宣布《中共**县委员会关于向村级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副书记的工作意见》和《向村级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副书记名单》;二是**同志讲话;三是表态发言。

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议程,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同志宣读《中共**县委员会关于向村级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副书记的工作意见》和《向村级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副书记名单》;

……

下面,请县领导为选派的第一书记披红戴花,大家鼓掌;

……

县委、县政府衷心地希望选派到村任职的同志,安下心,扎下根,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回报县委、县政府的厚望,回报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会前,多数乡镇党委都已经对下派干部履行了任命手续,多数下派干部也已经到岗到位。没有履行组织程序的乡镇会后要立即召开党委会,履行任命程序。各乡镇要调整好下派干部村的组织分工,搞好工作对接,保证工作连续性。要组织工作组,入村摸底,为下派干部科学确定工作目标,及时签订责任状。同时,要向现职村干部传达好县委向村级下派干部的目的和意义,避免产生矛盾。下派干部的各部门和乡镇党委,要对空出的工作岗位及时安排,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议程,请**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议程,进行表态发言。

首先,请乡镇党委代表**乡党委书记**同志发言;

……

下面,请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先行一步的试点村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同志发言;

……

下面,将依靠自力更生,与10个试点村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其他66个村代表**乡**村党支部书记***同志发言;

……

下面,请选派到村任职的第一书记代表**同志发言;

……

下面,请选派到村任职的副书记代表**同志发言;

……

下面,请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交通局局长***同志发言;

……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决心大,干劲足,热情高,措施实,掷地有声,催人奋进。希望大家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以实际行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开展,真正把承诺的事情变成人民群众受益的现实成果。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议程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会议时间虽短,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达到了提高认识,鼓舞斗志,增强信心的目的。尤其是**同志的讲话,分析形势站位高,工作部署抓住了要害,保障措施落得实,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上情与下情的有机结合、当前与长远的统筹兼顾,使我们对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更加明确、定位更加准确、思路更加清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大家一定要学习好、理解好、消化好、落实好。关于会议精神贯彻落实问题,总的要求是行动要快、范围要广、责任要清、措施要实。要做到思想认识上融会贯通,高度统一;精神状态上群情振奋,干劲十足;任务落实上分工具体,责任明确;推进措施上善于创新,注重实效,从而确保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扎实稳步开展。

下面,借这个机会,我就抓好以备春耕为重点的当前农村各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大家都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季节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的基础。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组织和动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起来,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备春耕生产。一要树立抢前抓早意识,牢牢把握备春耕生产的主动权。错过农时就是灾,抢前抓早就能多抢积温,就能多出产量,就能增加效益,这已经被多年的实践所证明。因此,今年的备春耕生产仍然要在“早”上下功夫。要抓紧落实种植计划,特别是要围绕**集团的马铃薯淀粉加工项目,抓紧落实好马铃薯种植计划,还要重点落实好木耳等绿色食品生产。要抓紧备足各项生产物资,石油公司、种子公司、县社等单位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快下摆进度,保证生产需要。农委、工商、物价和质监部门,要加强生资市场管理,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抓紧检修农机具,达到完好待耕状态。要立足抗灾夺丰收,抓好抗春旱、保春种浇水灌溉工程建设,提早做好“两病”预防工作。二要树立高标准意识,提高备春耕生产水平。要用标准化统领春耕生产,在整地、投入、播种、管理等环节,努力实现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的标准化。特别是选好优良品种,搞好种子的串换和调剂,推广好新的农业技术,务求一次播种保全苗、出壮苗。要高标准抓好贫困户的备春耕工作,组织各级干部一包一,一帮一,把备春耕生产所需的资金、物资、技术尽快落实到户,确保贫困户能够种上地,种好地。三要体现大备耕,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各业发展。要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发挥好“双带”作用,加强技能培训,搞好劳务对接,引导更多的农民走出家门,离土务工创业。要抓好畜牧业生产,突出抓好生猪、大鹅、黄牛和特色养殖的入栏工作,培育养殖大场、大户和专业村屯,推动规模养殖。要切实搞好防疫灭病和繁育改良工作,坚决做好禽流感等畜禽疫病的防治,确保畜牧业产业和产品安全。

总之,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迅速行动起来,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向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散会。

下载副市长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动员会上的讲话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副市长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动员会上的讲话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旬邑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

    科学规划精心施工加强管理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王木兰(2012年6月29日)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旬邑县电力局,对县政府今天在这里召开旬邑县新农村电气化建......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月动员会上的讲话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月动员会上的讲话***镇镇长***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

    副市长在秋冬季造林动员会上的讲话

    。二是配套设施到位。造林离不开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特别是水利配套建设。首先要保证能及时浇水,才能保证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三是检查指导到位。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是一......

    副市长在秋冬季造林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这次林业专题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召开的,旨在总结上半年林业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制定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动员各乡镇、办事处和开发区立即行动起来,紧紧抓住我......

    新农村建设动员讲话

    我市召开第三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总结表彰暨第四批新农村指导员动员大会3月2号,我市召开第三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总结表彰暨欢送第四批新农村指导员动员大会。会议总结......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上的主持词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上的主持词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上的主持词2007-02-22 10:53:00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上的主持词 同志们: 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会现在开会。 今......

    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上的发言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城郊乡党委书记孙建国(2011年2月15日)各位领导、同志们: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本着“经济适用、方便群众,功能齐全、设施到位,......

    在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在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刚结束的“建功杯”竞赛总结讲评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会和县新农村建设推进会,确定了建设民富、村美、城乡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