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民生抓住机遇统筹发展
关注民生抓住机遇统筹发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在全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提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做以下简要交流发言,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县是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境县之一,国土面积3837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三个农场管委会,共有85个行政村(社区)。全县总人口281795人,农业人口240034人,其中16岁以下77758人,60周岁以上符合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农村居民18366人。有适龄参保人员162276人,不纳入参保人员27529人,其中在校学生(大中〈高〉专、中小学生)7828人、外出务工人员11518人、未办证人员4328人和已参加城保人员3855人等。全县实有应参保人数134747人。
自2009年**县被国务院、省政府批准列为全国、全省首批新农保工作试点县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精心指导下,我们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工作方针,从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快速启动了新农保试点工作并向纵深推进。目前,全县已参保126990人(其中领取待遇18366人),参保率达94.24%;收缴参保金额2628.57万元,核查发放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共计2001.39万元;-1-
全县各乡(镇)、各管委会新农保参保率已全部达到90%以上,18366名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直接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到位是关键
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民生工程,为此,耿马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保试点工作,一是及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组织、宣传、人社、财政、残联、信用社、公安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部门工作职责,以确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县委、县政府把新农保试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听取汇报,全面分析形势,解决困难问题,确保了新农保试点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三是专门从县直各部门、各乡(镇)专门抽调的122名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会同分管领导、挂钩单位和村两委成员深入到各村、组和农户家中,分片逐户开展新农保参保的宣传、解释和缴费工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新农保办扎实抓、机关干部职工和村两委分片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耿马新农保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营造氛围,宣传到位是前提
新农保试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极强的工作,且惠及千家万户,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重大,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一是及时召开了全县新农保启动动员会议,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亲自作工作动
员,并在耿马电视台作重要讲话,各乡(镇)也对应召开了相应的工作会议进行了工作动员和部署。二是创作了小品《*****》和《****》等生动形象的文艺节目,在**电视台上滚动播放,并制成光碟1000份,分发到各乡(镇)、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做到了一乡一碟、一村一碟、一组一碟,让农民群众在轻松、愉快欣赏节目表演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掌握新农保政策,认识到新农保制度带来的实惠。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短信等形式,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四是各乡(镇)、村委会根据自身实际,以召开群众会、悬挂横幅和标语、发放宣传手册、举办基础养老金发放仪式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使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保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新农保工作的全面推进。
(三)机构健全,人员到位是基础。
为加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经办能力建设,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我们在县人社局、各乡(镇)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建立和设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其中,在县人社局内增设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增加核定事业编制人员8名,各乡(镇)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也由原来的编制1名增加到3名,各行政村、华侨管理区、社区共聘用了99名新农保协办员,真正做到了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工作不走样、事事有落实。
(四)精心组织,措施到位是重点
新农保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意义重大但是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为此,我们结合耿马实际,从经费、人员、制度等方面给予保障,确保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一是落实经费。县人民政府按应参保人数每人
2.5元的标准,给予安排了44.25万元的工作经费。各乡(镇)落实新
农保经费80.75万元,为新农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经费保障。二是组建工作队。从县直各部门抽调122名、各乡镇抽调近千人组成新农保工作队,分赴各乡镇进村入户开展工作。三是建立包保制度。按照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含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村协办员)包组的“承包”方式,将责任目标逐级分解下达,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一抓到底,确保实效。四是建立督办制度。组建了新农保工作督导组,以挂钩乡镇的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名领导为组长,驻乡镇督促指导新农保工作,适时向县级挂钩领导汇报工作进度。县级挂钩领导适时深入乡镇督促指导工作,做到目标任务不完成、县级领导不脱钩、乡镇督导组不撤回,有力促进了新农保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五是建立日报制度和通报制度。由县新农保办每天统计进度,10天一次对各乡(镇)工作进度按照参保率进行排序通报,凡参保率连续2次排名倒数第一的乡(镇),责成乡(镇)主要领导向县级挂钩领导说明原因;凡参保率连续3次排名倒数第一的乡(镇),责成乡(镇)主要领导向县新农保领导小组组长书面检讨。六是建立奖惩制度。将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作为新农保工作责任主体进行考核,考核为优秀的单位,将视情况给予奖励。七是建立验收制度。对各乡镇参保人员资料是否完整、档案管理是否规范、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参保率是否达到目标要求等内容进行考核验收,不合格的进行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五)联合互助,互帮互助是创新
在试点工作中,我县依托村民联合互助组的联动、互助、帮带作用,将广大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互帮互助,使户户参与新农保试点工作,人人都成为新农保的受益者。如***乡水平村支书在新农村建
设中与十五户农户结成了“新农村建设互助组”,其所在互助组成员***由于家庭困难,无法一次性拿出1500元参保及补缴费。针对这一情况,村支书发动本互助组其他成员帮其垫付了这笔钱,并引导***家人用帮助其他农户砍甘蔗所得劳务费分期偿还这部分借款。据不完全统计,在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期间,仅**乡,以新农村建设互助组帮扶困难农户的方式一次性上缴养老金近50户,金额7万余元,做到了“自发组织同帮扶,牵手互助解忧愁”。
(六)团结合作,协调推动是助力。
新农保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协调配合。试点工作启动后,我县各乡(镇)和各部门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密切配合。其中,人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的统筹规划、相关配套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负责落实新农保经办机构的建制和人员编制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编制新农保财政补贴年度预算,足额安排和及时拨付政府补贴资金;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将新农保制度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公安部门负责组织乡(镇)派出所规范户籍管理,提供农村户籍和人口统计数据;残联负责做好残疾人参保服务工作;民政、农业、国土、扶贫、计生等部门负责配合做好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制度与新农保制度的衔接工作;农村信用联社负责新农保基金收取和养老金待遇发放工作,加快完善了经营网点布局,满足承办新农保试点业务需要;各乡(镇)、村委会、社区负责适龄农村居民参保的组织动员、参保登记、资格审核和配合做好参保费用的收缴及养老金的发放等工作。全县形成了多部门团结协作、共同推进工作的良好势头。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力资源局精心指导下,我县的新农保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和全县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实效。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县将全力把新农保这件大事办好,好事办实,实事办精,做到让政府放心,百姓满意。我们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指导下,通过上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政策支持,鼎力相助;通过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监督,充分理解,使**的社会保障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把**建成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报告1
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人民政府
关于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报告
区农委:
我镇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区委十一届十二次全委会精神,进一步改善民生,全镇决定以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家禽(鸡、鸭)养殖大户100户,全镇土鸡、土鸭养殖达50万只;培育花卉(盆景)种植大户10户,全镇种植面积达3500亩;种植无公害蔬菜5000亩,带动全镇经济发展。现将我镇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报告如下:
一、全镇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巴南区的东部,距区政府所在地70公里,距重庆南坪60余公里,幅员面积69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全镇7371户,总人口20888人,其中农业人口19788人。现有耕地面积29555亩(2003年退耕还林3000亩),现有林地35777亩,2010年实施森林工程10700万亩,森林面积达46477亩,森林覆盖率达45%。现有林下养殖场一个(在建中),兔场一个,规模10000只。
二、建设区域及规模
培育壮大现有的两家养殖场,利用好现有林地,发展林下养殖,新培育家禽(鸡、鸭)养殖1000只以上大户100户,全镇养殖达50万只;培育花卉(盆景)种植大户10户,种植规模达3500亩;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5000亩。项目实施地点:街村、桥上、油房、石家、梨坪、桥湾、双碑、王家等8个村。
三、建设规模
1.家禽养殖50万只,大户100户。分别是在街村养殖6万只,培育大户10户、桥上村养殖5万只,培育大户10户、油房村养殖6万只,培育大户10户、石家村养殖5万只培育大户5户、梨坪村养殖5万只,培育大户5户、桥湾村养殖8万只,培育大户20户、双碑村养殖户8万只培育大户20户、王家村养殖7万只,培育大户20户。
2.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5000亩,分布在街村、桥上、油房、桥湾、双碑等村。
3.花卉(盆景)种植3500亩,分布在街村、桥上、油房、桥湾等村。
四、建设时间
2010年至2011年
五、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快经济发展,破解农村增收致富和改善民生作为一项长期重要工作来抓。
(二)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责任到人、责任到户,件件抓落实。镇属单位部门务必加大宣传,正面引导,让群众真正了解政策,解决当前民生问题,让群众看到希望,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增强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想办法,添措施,求创新,突发展,确保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
镇机关、镇属各部门、实施建设任务的相关村、社,要严格按照职能分工和责任分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快速
推进,保质保量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发挥行业和技术优势,切实履行职责。
(四)严格考核,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镇党委、政府将解决民生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进行认真考核,严格实行镇机关干部及村四职干部目标责任制,强化督导考核,对成绩突出的,给予以考核奖励;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要通报批评;对完不成任务的,启动问责制。
五、投资概算
该项目总投资1098.5万元,其中:农户自筹资金945万元,本级政府补助35万元,申请项目资金补助118.5万元。
(一)家禽养殖50万只,发展大户100户,新建厂房15000平方米,投资700万元,项目补助120万元,农户自筹580万元。
1.购买家禽500000只X2.0元/只=100万元
2.新建厂房15000㎡X400元/㎡=600万元
政府拟补助养殖5000只以上大户每户2000元,计20万元;新建 100平方米的以上厂房每户补助10000元,计100万元。
(二)花卉(盆景)3500亩,修建管理便道10公里,抗旱池80个,投资144万元,项目补助17万元,农户自筹127万元。
1.管理便道10公里X1.5万元/公里=15万元
2.防旱池80个X3000元/口=24万元
3.新建花卉(盆景)苗圃3500亩X300元/亩=105万元。政府拟补助管理便道5000元/公里,计5万元;防旱池每口补助1000元/口,计8万元。种植大户20亩以上补助
2000元,计4万元。
(三)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5000亩,修建机耕道8公里,管理便道10公里,抗旱池35个,投资254.5万元,农户自筹238万元,项目补助16.5万元。
1.机耕到8公里X1.5万元/公里=15万元
2.抗旱池35个X3000元/口=10.5万元
3.蔬菜种植5000亩X450元/亩=225万元。
4.专业培训4万元。
政府拟补助管理便道5000元/公里,计4万元;防旱池每口补助1000元/口,计3.5万元。种植大户10亩以上补助1000元,计5万元;培训费4万元。
特此报告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九日
第三篇:统筹城乡发展关注民生状况调研报告
一、xx县文化体育事业(民生方面)发展现状
(一)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情况
1、群众文化活动
(1)举办各种节庆文化活动。春节期间,每年一届的“xx县春节电视联欢晚会”如期举行,已连续举办了5届,县城春节焰火晚会举办了3次,各乡镇村委会春节期间的文体活动异彩纷呈。积级参与组织策划每年一届的五龙“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活动。另外每年的“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等全县性节庆活动都积极参与组织。
(2)开展县城广场文艺活动,县城广场文艺活动在县委宣传部的重视下及承办方的努力下,在县文工团的精心组织下,42个单位(部门)轮流承办广场文艺演出活动76场,观众达32.7万人次。
2、群众体育活动
群众体育工作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始终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职工体育、农民体育、老年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残疾人体育等齐头并进,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每两年举办一届乡镇运动会,“凤凰杯”全县老年人体育运动会每年举办一届,各中小学每年均开展一次冬季运动会,民族体育运动名目众多,职工体育尤其以煤、电、烟草等行业开展得较活跃,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2003年至今,共举办全县性大型群体活动14次,参加人次达12000人次,开展的运动项目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拔河、门球等。各乡镇举办运动会40次,参加人次1600人次。全县各行业系统开展各种运动会50次,参加人数达6000人次。全县年平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占同类人口数的40%,年均达13万人次。另外,积极组队参加省、市(地区)级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过优异的成绩。由于xx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地区(市)的表彰和奖励。
(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情况
1、文化设施
(1)文化馆、图书馆:1985年3月,由省、地、县三级投资22万元建成了xx县文化图书馆新馆大楼,占地面积4960平方米,馆舍面积1280平方米。作为县级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在省内外引起积极反响,各地参观者纷至沓来。1999年,又由中央、省、市投资及自筹资金共110万元建盖了文化馆综合楼,建筑面积1349平方米。至此,文化馆馆舍面积达到2600余平方米,图书馆馆舍面积557平方米。后文管所从图书馆析出,图书馆馆舍面积仅500平方米。2004年5月,因城市建设需要,文化图书馆大楼被拆除,图书馆、文管所均租房办公,文化馆仅存文化馆综合楼一幢。
(2)影剧院:1982年2月,由省、地、县三级投资和县电影公司发展生产基金及贷款新建了xx县影剧院。影剧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梁石棉瓦屋面,该影院至今还承担着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大型会议等活动任务。各乡镇电影院现仅存竹基、者黑电影院,其余的都已拆除或坍塌成危房。
(3)新华书店:1985年,省新华书店投资25万元,征地979平方米,建盖了两幢办公及业务用房,建筑面积5138平方米。2005年2月,因凤山街老城改造,老书店被拆除,曲靖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在原址上兴建新华书店综合楼,建筑面积2685平方米,总造价205万元。
(4)乡镇、村级文化设施建设:xx县辖4乡4镇,共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县城缺图书馆(新建)、文化馆(改扩建)、博物馆(新建)、体育馆(新建)。现建有乡镇文化站1个(龙庆),尚有7个乡镇文化站(葵山、高良、五龙、竹基、雄壁、丹凤、彩云)不达标。现有村委会(社区)文化活动室 30个(需改扩建),尚有79个无文化活动室。
2、体育设施
1982年,县政府以综合利用方式,集资60余万元在城区建盖了xx县体育馆,体育馆占地5828平方米(其中场地2560平方米,房屋建筑2918平方米),馆内建有露天灯光看台篮球场二块,看台座位3500余个。沿场周围建筑三层楼房共64间,除一部分划给集资单位使用外,其余为体委职工和运动员宿舍、摔跤训练室、洗澡间和餐厅。2003年底,由于城市发展规划需要,xx县体育馆被全部拆除。1990年9月,地方筹资25万元,在县城小石山水库下新建约3万余平方米的综合运动场(设田径跑道和足球场)。1991年11月,筹资9万余元建成游泳池一个,规格为50米×21米,占地面积1860平方米。1991年11月,筹资46万余元建成集训练、办公为一体的室内综合训练房一幢,建筑面积878平方米。2006年初,xx县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2006年“雪炭工程”受援单位,该工程为预制式轻型钢架结构综合健身馆,统称为“中国体育彩票综合健身馆”,总造价200余万元(国家体育总局投资150万元),已于2007年10月投入使用。积极争取竹基、丹凤等乡镇列入农民健身工程经费补助点,争取了项目的确定和体育器械的支持。
2004年8月,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xx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经普查,全县有非标准体育场地85块,标准体育场地335块(教育系统205块,体育系统4块,其他126块)。标准体育场地按开展项目划分,有篮球场286块(教育系统195块,其他91块),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篮球场7块,门球场11块,田径场3块,足球场3块,小运动场4块,棋牌房9块,乒乓球房2块,室外网球场2块,室内轮滑场、保龄球房、台球房、室外游泳池、综合房、篮球房、排球场各1块。
3、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情况。
xx县现有各类文化经营户178户(其中音像制品零售店52户,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7户,书刊22户,电子游戏室6户,三小印24户,电子出版物零售店1户,录像放映厅、歌舞娱乐场所56户)。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并坚持不懈地抓好“扫黄打非”工作,以日常巡查和专项治理为手段,以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为目标,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近五年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0649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3744户(次),收缴非法物品26655件,共处罚金12.41万元,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取缔无证照文化经营场所56户。每年均组织全县文化经营户举办1—2期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培训班,使其合法守法经营。
二、xx县文化体育事业(民生方面)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严重不足,难予开展正常文化体育活动;
(二)正常业务工作经费缺乏,导致活动开展较少,难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文化体育管理、业务人才紧缺,出现断档现象;
(四)文化产业发展路子窄,难予形成规模;
(五)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点多面广,难予面面俱到,违规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三、xx县文化体育事业(民生方面)发展对策
对今后如何实现文化体育事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真正让群众满意,特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一)建好“三馆”(即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启动一中心(即体育活动中心),9乡镇都有达标文化中心(站),建成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逐步建成县、乡、村配套的三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建设。
(二)全县农村文化户(联合会)发展规范有序,基本实现每个村委会有一支活动正常的业余演出队,每年创产值3000万元左右。另外,每年进行一次表彰奖励,每年举办1至2期文艺骨干培训班。做大、做强xx农村文化户品牌,经营收入逐年增加,并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
(三)县级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确保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人人都有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
(四)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送戏、送书),每年下乡演出10至15场,解决农民看戏难问题。
(五)县城广场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每月都有一场广场文艺演出,丰富县城居民的文化生活。
(六)加大全县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实现文化市场繁荣,市场经营秩序良好,让群众满意。
(七)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放映任务,实现农村电影放映覆盖率100%,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问题。
(八)图书馆建设实现规范化、现代化、科技化,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九)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产值逐年有明显提高,力争到2012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县gdp的4%,让文化产业成为农民的一项支柱产业,成为全县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相关内容,国民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全县年平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占同类人口数的40%。
第四篇:关注民生服务发展
“关注民生、服务发展”
群众满意学校民主评议活动工作汇报
自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满意学校民主评议活动 以来,我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下发的群众满意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按照实施步骤开展此项工作,达到让群众满意,让学生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然后公开承诺、自查、自评、制定整改措施。现将开展活动以来的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
校领导班子首先认真细致地学习了教育局下发的 [2013]98号文件,成立了以校长高晓辉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了以彭爱国同志为主任的办公室,并公布了举报电话和行风热线电话,同时还制定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层层实行承诺,层层签定责任状,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点抓教师素质的提高。
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用实际行动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从政治和业务方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师德师风建设制度”、“镰洁从教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考纪考风制度”,重点解决了个别教师形象不佳,在教室吸烟、接打手机,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挖苦、讽刺学生,规范教学行为,不搞人情教学,不收学生及学生家长礼品、酬金。
三、关注民生,服务发展,为帮扶对象办实事。
1、制定出台便民措施,取得实效,受到认可。
2、家访350人次,对学习成绩差,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进行了家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为学生义务补课1300多节,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4、在学校及社区做好事95件,组织公益活动5次。
5、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谈话,进行心理健康教育90余次,帮助学生扫除了心理障碍。
6、动员掇学生复学6人。
四、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策。
1、上级明令禁止的乱收费项目坚决不再收取,坚决制止违反规定收费和其它收费问题。各项收费及时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2、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考纪考风管理。
3、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各种补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
4、公布了学校行风热线电话。举报电话: 总之,通过群众满意学校民主评议活动的开展,我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领导为政清廉了,全体教师工作作风转变了,服务意识增强了,更加求真务实,爱岗敬业、无私地奉献了。
第五篇:关注民生服务发展
广泛推行“一窗通”登记注册服务。完善和建立了上门服务、约谈服务、手机短信提醒服务、互联网QQ群组服务、“12366”语音服务、候等服务和大厅局长值班制、延时办理制等系列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