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一)
《201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一本通》增补资料
2012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
《申 论》模拟试卷
(满分100分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请考生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要求作答。
2.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请考生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所选项涂黑。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2010年5月17日,江苏省睢宁县公布了一份特殊的评选结果──“上年度会议讲话和会议形态评选结果”。
整个评选活动最终评出20篇“优秀讲话稿(发言稿)”、5篇“较差讲话稿(发言稿)”、10个“优秀会议形态”、5个“较差会议形态”。被评为“最佳讲话稿”的是《我们都要争气》,该稿是某镇严管干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全文四个小标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我们都要争气”的原因和动力,可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被评为“最差讲话稿”的是《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该文开头便是“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等„„现将情况汇报如下„„”,然后就是“
一、当前工作进展情况„„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俨然“工作报告”体。
受邀参与此次评选活动的徐州师范大学校长徐放鸣评价,向不良文风“开刀”,将群众意见纳入考核体系,睢宁此举通过端正文风来端正作风,将给说话“长、空、假”的官员一个警示。
2.何谓“官话”?比如一个会议的开场白,“官话”就会套用:会议隆重、领导重视、工作扎实、进展顺利、成就巨大、群众满意云云;领导讲话之后,会议主持人的总结辞就会套用:××的讲话既有较高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会后要进行专题讨论、逐条予以落实云云。“官话”有一定的模式,讲起来节奏铿锵悦耳,韵脚和谐规范,句式对仗工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无可挑剔。“官话”是官场里约定俗成的放之哪里都标准的没有一丁点儿风险的“官场话语体系”,“官话”说上个把小时都无所谓,因为有固有的模式和体系,肯定不会说走样。
为何“官话”如此盛行呢?一是“官话”说起来四平八稳,玲珑剔透,谁都不会得罪,是官场的“话语保险箱”;二是“官话”虽然让人听起来不知所云,说者和听者都云里雾里,但却使人对说“官话”者有莫测高深、峥嵘不露之感,也是“官家”必备的素养;三是“官话”说了之后,说者和被说者彼此都舒适清爽、心照不宣。虽然说者把被说者习惯性地“拔高”了、“说大”了,但都是“官场上”的话,都可以当真,也都可以不当真;四是对假、套、大、废、空的“官话”缺少监督机制,致使“官话”能大行其道;五是对“官话”深恶痛疾的是老百姓,但老百姓缺少官场的话语权,说“官话”者不能真正了解这方面的民意。
3.从2010年5月16日起,人民日报政治版与人民网就“改进文风”问题推出联合调查,下设“主要原因”、“最大问题”等调查大项供网友投票。众多网友热烈响应、踊跃参与,截至5月19日23时,调查投票参与人次总数超过1.5万,网友在投票中表达的观点,值得思考。
在“你认为文风不正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选择“腹中无物,只有照搬照抄”和“追求平稳,回避真话实话”的占据了主流,都超过了1/3,分别达到39%和3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友对“不良文风”成因的主流看法,即一方面没有深入实际,对一线工作缺乏把握;另一方面关注仕途平稳,说一些“正确的废话”,对一些现实情况却视而不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腹中无物”、“追求平稳”与“作风不实”,认为干部因为“思想僵硬,缺少创新思考”才造成文风问题的仅占调查总数的8%。可以说调查的主流意见认为,不良文风更主要的是加强学习、改进作风的问题。有网友认为,一些干部讲话为什么放着很多具体问题不谈,却热衷于围绕形式兜圈子?文风问题形成的政绩评价机制原因必须得到重视。
第二项调查“不良文风最大问题是什么”关注不良文风的后果。网友投票相对集中,认为导致“败坏风气,干部心口不一”的超过半数,达到55%。这反映出多数网友并不把“文风”视作单纯孤立的问题,如任其发展必将造成对党风、政风的危害。
此外,认为将造成“脱离群众,损害党的威信”的占到22%,认为“形式主义,影响工作实效”的占15%,认为“浪费时间精力”的只占投票总数的8%。有网友留言说,在基层的观察发现,一般工作会议往往很简短,场合越正式,不良文风的问题就越严重,越要显示重要,“穿靴戴帽”的现象就越突出,说到底就是一个“风气”问题。
4.河南许昌市曾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标,排名靠后的单位要由领导在工作会上检讨。2009年12月27日,该市魏都区委副书记纪某在会上的检讨被市委书记毛万春批评为“空话连篇”,最终尴尬地走下发言台。
一些领导、干部视官话、套话为“护身符”,开口闭口都是“必须”、“坚决”、“一定要”、“着力解决”、“认真贯彻”、“坚决执行”等词汇,似乎不用这些词就不能表达他们的观点。
多年前,曾有网友撰文总结“空话连篇”的“万能公式”: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
2009年3月,也曾有网友爆料开封消防支队与漯河消防支队的宣传稿件如出一辙,不同的是漯河政法委书记换成了开封市副市长,而开封市副市长的讲话中竟还有“构建和谐平安漯河”的字眼——“开封指导漯河工作”事件被称为“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极致。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事情,几句话或许就能说清楚、讲明白,但有的人却可能说上几个小时、讲上大半天。言之有物也就罢了,但他那里还要充斥着“在上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下”之类的一二三四。结果台上讲得空洞无物,台下听得意兴阑珊,以至于会场上鼾声四起。
5.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讲话、写文章一定要有群众观点,没有话,就不要“硬挤”,好像不讲就显示不出自己的存在;没有新东西,就不要“再补充两句”,好像不讲就对不起听众。“说官话、打官腔”、写“官样文章”就是回避问题。这样的风气一旦泛滥,实实在在的工作必然就成了“做做文章”的形式,让夸夸其谈的人得意,踏实肯干的人吃亏。
“话怎么说”,就是明确要求讲有用的,说群众爱听的。“讲有用的”就是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你的意图重点、目标方法、路径措施;“说爱听的”就是一些会议,比如庆祝活动,领导到会主要是体现礼仪,说点有个性的、幽默的话。
现在的基层干部,学历和文化程度比起以前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文风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因此有显著改观。身处这种风气之中,基层干部想求改变、求突破是很难的,难免会受到“熏陶”、受到“墨化”,变得跟着套路讲,有样学样,以至于一张口就是老一套,好好的话反倒不会说了。文风不正,危害极大。大力倡导优良文风,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认为,“文如其人”,中外古今似有普遍共识。“从根源上讲,现时存在着的不良文风、话风、会风,其实是‘官风’的表现„„官气不改、官风不改,树立良好文风的任务就会非常艰巨,这不是危言耸听。”
6.民间舆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批评“官话”:
第一,“官话”等于套话。在戏谑之余,民间舆论用“狠抓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验收就是喝醉,检查就是宴会,研究就是扯皮,政绩就是神吹,汇报就是掺水,涨价就是接轨„„”等话语来讽刺套话所显示的政治修辞的单调、死板。
第二,“官话”等于大话。当下的政治修辞依然存在讲大话的现象,但更多的是体现在政府与官员的承诺没有、甚至根本不能兑现。如“今年我市将解决下岗就业人员XXX”,“法定节假日加班,员工获得4倍工资”。早在2005年12月,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就指出,“不能说大话、乱许愿”。政府的诚信是建立在信守诺言的基础之上的。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讲大话、放空炮的现象由来已久,必须杜绝。
第三,“官话”等于假话。“假话”有其历史渊源,有其内在要求。讲“大话”确有准备不足、计划失误的原因。而政府和官员说假话,却能够极大地伤害人民群众。“(三聚氰胺)也不是一个毒性很高的物质,所以即使婴幼儿服用了三聚氰胺含量较低的奶粉,家长们也不用过于担心。”──2008年9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李宁说。此时,全国至少有3例死亡患儿和6244名诊断病例。假话的背后是反修辞现象的频发,是虚报、隐瞒和推诿,是政府不负责任和官员道德缺失的问题。
第四,“官话”等于“黑话”。2007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的王伟光在《北京日报》发表文章。谈到领导与群众的话语隔阂问题,他指出,目前有个别地方,领导和群众讲的是两套“语系”。领导讲的话群众不爱听或听不懂,群众讲的话领导不爱听或听不懂。比如,时下的“命案招标”、“公祭招商”、“接待就是生产力”,群众就听不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是,在“听不懂”的背后,凸显着党和政府的某些干部确实已经严重地脱离群众。第五,“官话”等于“雷人话”。“雷人的官话”是在网络上流行不久的说法,是指官话的表述违背政治修辞的价值情景,让受众感到意想不到和无法接受。“地震未必是坏事,比如去年岷县地震,震后盖的房子就很漂亮嘛。”──四川汶川大地震过后,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第一时间”赶到甘肃灾区如是说。“同志,你要知道,倒塌的可不仅仅是学校,北川县民政局整栋大楼都倒了啊!”──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回答记者提问,为何倒塌的大部分是学校。“我们不能认定他们应该负什么责任。他们认为,照片中的老虎是真,而不是说虎照是真的。”──华南虎事件官方调查组回应“如何处理公开挺假的学者专家”。
利用网络搜索工具《百度》搜索“官员语录”发现,相关网页的大部分内容是批评和讽刺。正如民间的一段笑话所体现出的问题:“不说套话,怎能消磨时间?不说官话,怎能显示威严?不说正确的废话,怎能跟上时代步伐?”
7.在2010年8月1日召开的海南省委理论研讨会(中心组学习会)预备会上,卫留成作出了“10分钟发言”的要求。要求明确,在8月2日、3日召开的海南省委理论研讨会(中心组学习会)上,“每人发言10分钟,到9分钟时,敲一次铃声作为提醒,10分钟时敲两次,谁都不例外。”卫留成说:“我和罗省长先发言给大家做个示范。”
海南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卫留成对领导干部作出“10分钟发言”要求,这个要求还附带着一个有意思的插曲:以敲铃声为提醒,督促发言的领导干部注意遵守“10分钟发言”的要求——可以说,如此亲自践行改进文风、会风的做法,着实让人击掌称好!
我们还记得,在今年6月18日召开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卫留成书记还特别谈到了改进文风会风,端正党风政风的问题,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把改进文风做一项工作要求,带头讲短话、讲新话,讲实话„„应该说,是卫留成书记一贯以来对改进文风的重视,使现在我们目睹了“10分钟发言”敲铃的实效之举。这样的举措,无疑为各级领导“带头讲短话、讲新话,讲实话”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无疑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我们知道,文风与会风关系到党风。然而,近年来,我们的文风与会风却得不到有力的改善。文山会海受到一定的批驳,而官话、套话、空话等讲话的层出不穷,更使我们的文风与会风得不到彻底的扭转──开会的时候,讲话的不厌其烦在主席台上重复让人生厌的套话,而参会的人员却在台下感觉像是“受罪”一样,这些,就是对时下浮躁文风与会风的痛陈。
卫留成“10分钟发言”要求敲响改进文风会风钟声。在中央倡导改进文风与会风的今天,在更加
注重务实与进取的发展形势下,各地都应当拿出有力的举措,积极的推进文风与会风的改变,让务实的文风与会风成为优良党风的体现,让优良的党风引领我们在实践行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8.2010年7月29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主持召开了本年度的第二次“国家优先发展项目落实会议”。会前,他曾专程跑到位于莫斯科州的妇幼和人口研究所饶有风趣地参观了新技术应用展览。用他自己的话说,“参观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随之开始的会议似乎破坏了他的“好心情”。
在会议上发言的地区发展部长维克多•巴萨尔金似乎忘记了梅德韦杰夫此前“请大家发言都短一些”的提醒。他10分钟长篇大论式的工作汇报终于让总统有些忍不住了。
巴萨尔金汇报一结束,梅德韦杰夫就说,“老实说,我对这样的报告讨厌至极点了。我们应该谈的是问题。我们以后不应再开这样的会了!所有的人都说着一样的话„„所有的规划都是好的„„如果想谈规划,那最好是去电视上发表演讲,去说说你想做什么好事。”随后发言的农业部长叶莲娜•斯克伦尼克仍未汲取“前车之鉴”,开篇就是:“首先,请允许我稍微介绍一些工作成绩„„”梅德韦杰夫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她:“我们知道这些工作成绩──我说过了,茹科夫副总理说过了。我们知道,你们都是好样的,都在工作„„请不要说成绩!”
耐心听完与会者发言后,梅德韦杰夫再次强调,“我们今天聚到这里,是来谈具体问题的,而不是让你们重复讨论国家优先发展计划和国家政治形势的。如果是讨论那些问题,我们有其他的会见形式。我们可以组织他们和各政党领导人会见——你们想谈什么就谈什么。”
9.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据《人民日报》报道,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各市(地、州、盟)设分会场。
文风会风反映党风政风,反映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反映领导机关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会、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近期,国家连续通过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了几个重要会议,以一种简单、高效、实用的形式将会议精神传达到全国各个基层战线,表现出国家一种姿态,要从会风开始改变文风,改善作风。会议不在乎什么样的形式,核心关键在于实效性,精神传达到了,工作完成了,就是一个成功的会议;文件材料不在乎多少,能说明白要干的事情,怎么去干,就是一份好文件。会风文风不是一件小事情,反映了党的作风问题。作风建设一直以来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一个党的作风反映了一个党的立党之本,关系到党的执政之基。会风文风的好坏看出来你到底是不是真心的,假、大、空的东西要不得,这是一种态度问题。如果开会唱高调、摆架子,那么能为老百姓办事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吗?文件写的空洞洞,不知其所云,更是坏了党的风气。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一步步的走,抓住问题的核心部分,让好的文风会风行的通。要坚持一步步的从文风会风改变开始,不断改善党的作风,树立党在人民中的良好形象,让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共产党需要战斗力,作风败坏的党是不会有战斗力的,老百姓不会支持他的。治国安邦需要一个优良作风的党。毛泽东同志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告诫全体共产党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过去指导共产党开创新中国的宏伟篇章,现在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20分钟内,粉丝过万;8个小时内,粉丝突破10万;一天时间,粉丝总数超过42万。2011年11月28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实名认证的政务微博“上海发布”受到了网友的热捧。
看看下面的问答,就能明白“上海发布”的围观者为何如此暴增。网友问:明年养老金加吗?增幅多少?“上海发布”第二天上午透露,明年上海养老金继续加,增幅一定高于今年。上线首日,“上海发布”共推出微博15条,涉及到菜价、住房、交通出行、天气预报、空气质量、文化消费等民生实用信息。显然,紧扣居民的衣食住行,不讲官话套话,使得上海发布这个官方口径变得很亲切。
地方政府注册官方微博已然成为一种时尚。比如,北京、重庆等均注册了“新浪微博发布厅”。这是政府树立亲民形象和公信力的机会。但面对微博这样一个新兴的舆论场,政府机构做到不缺席
是远远不够的。而转变话语表达方式是政务微博必须要注意的。政务微博要想吸引关注收获信任,就要听网友说话,别怕挨骂;说“人话”说实话,少说官话、套话。网络上人人平等,政务微博也要放下架子淡化官方色彩,注重服务,倾听并回应网友的呼声,用人性化的“网言网语”来进行沟通。如果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应对不及时,甚至发布不实信息,政务微博的公信力将一泻千里,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从表达方式上看,“上海发布”的路子走对了。
三、作答要求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对“官话”一词的内涵进行阐释。(15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二)请结合给定资料分析概括我国目前“文风不正、官话连篇”的主要原因。(20分)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三)针对我国部分官员说套话、说大话、说假话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或对策。(25分)
要求:准确、全面、切实可行、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四)“会风文风不是一件小事情,关键反映了党的作风问题。”请结合给定资料,以“克服不良文风,提倡优良文风”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中心明确,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语言通顺,条理清楚;字数在1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对“官话”一词的内涵进行阐释。(15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官话”是指部分政府官员或机关领导在会议讲话中常用的讲话方式。“官话”有以下特征:一是有固定模式,可以套用于任何场合;二是句式对仗,条理清晰,节奏铿锵;三是脱离具体问题,内容空洞,缺乏实际意义。
(二)请结合给定资料,分析概括我国目前“文风不正、官话连篇”的主要原因。(20分)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导致“文风不正,官话连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知识、经验都不够,功底、能力达不到,故而难以讲出新话、有实效的话来。二是思想懒惰,不愿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独立思考上下苦功夫,只会照搬照抄、照本宣科。三是追求仕途平稳,认为只有照讲文件上的话、报刊上的话,才是同上级和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才不会犯错误。四是政绩评价机制不合理,出现“夸夸其谈的人得意,老实肯干的人吃亏”的现象。
(三)针对我国部分官员说套话、说大话、说假话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或对策。(25分)
要求:准确、全面、切实可行、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思想上、选拔上、制度三个角度入手:
在思想上,树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尊重事实,说实话、讲实事。切实遵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扎根基层了解群众,关心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谋福利。
在选拔上,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严格遵守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全面考查干部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实现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严把入口关。在制度上,完善现有的政绩评价机制,坚持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方法,重实干、轻浮夸,进一步理顺考核工作体制,强化日常考核,注重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四)“会风文风不是一件小事情,关键反映了党的作风问题。”请结合给定资料,以“克服不良文风,提倡优良文风”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中心明确,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语言通顺,条理清楚;字数在1200字左右。
【参考例文】
整治文风会风 力戒虚假浮夸
文风是个老问题,也是目前社会热议的话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大话、空话、套话、假话依旧存在,并且严重影响到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党的执政形象。
套话连篇、八股味浓的讲话,冗长枯燥又缺乏时效性的会议,不仅不受群众欢迎,甚至连讲话者自己也觉得无趣。此类的领导讲话之所以还长期存在,固然与长期以来官场上形成的“官本位”思想及“固有思维与习惯”有关,固然与缺乏学习和创新意识有关,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领导干部不能及时和深入调查了解基层情况,不能深刻了解民生所需的缘故。故而,克服不良文风、提倡优良文风,真正使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蔚然成风,需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文风问题上下都有,但文风改不改,领导是关键。领导干部改进文风,需要在两个方面努力:一要带头学习。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此作为政治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不断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充分合理地继承和运用。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肚子里装的东西多了,才能厚积薄发,言之有物、深入浅出地讲话、写文章。二要带头增强党性修养。坚持以德修身,努力成为高尚人格的模范。只有自己的境界高了,没有私心杂念,才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出的话、写出的文章人们才愿意听、愿意看。
要把改进文风同改进干部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尤其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群众呼声。领导干部改进文风,应当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群众的创造吸收到文件、讲话、文章中来,使我们的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改进文风,必须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
要把改进文风同改进党风统一起来,特别要大力改进会风。不良文风的总根源,主要在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会议太多,会风不正。现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对文风不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改进会风,能不开的会尽可能不开,没准备好的会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会最好合并开,必须开的会也要能短则短,对会议的时限、数量、质量、规格等加以规范,提出明确要求。条件具备,会议可以直接开到基层,多利用现代通信和技术手段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或者网络会议。改进文风会风,要努力活跃党内生活,扩大党内民主,大力倡导独立思考的风气,创造鼓励讲真话、提倡讲新话的宽松环境。
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一切不良文风都是不符合党的性质、宗旨的,都是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相背离的。大力纠正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让务实的文风成为优良党风的体现,让优良的党风引领我们在实践行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二篇: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一
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一
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一些论坛和微博上爆出“宜都将现25岁美女镇长”。一名1986年出生的女孩牟阳,拟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提名为镇长人选。短短3小时内,该消息引发近千微博网友热议。如同湖北29岁的周森锋全票获任市长、25岁的王圣淇当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一样,这位同为80后的女镇长的任职引来阵阵疑云,也属情理中的事。其原因并非确凿地指向某些影影绰绰、看似有、实则尚未得到求证的疑点,比如“美女”、“年仅25岁”等,而仅仅是公众心中疑虑的一种折射。
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在此语境下,任何看似突兀的破格提拔官员之举,总是难免惹来特别的关注。在这些关注中,尤其是那些呈现于网络上的“闲言碎语”,质疑、愤激的成分多过于改革开放事业后继有人的喜悦,但客观上也起着监督违规、确保公平的正向作用。所以,这种社会情绪的抒发,既不可漠然视之,也无需惊慌失措、过度解读。
受过去“人选人”方式的影响,制度选人、公正透明等原则迄今并未完全、充分地实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中,对干部任用程序走选举、还是走行政任命路径尚未廓清;对干部的日常考察、考核的机制仍未规范化操作,以至于常常是即兴提拔、仓促上阵。如此则给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留下了巨大的运作空间,干群对立和社会的不信任情绪在日益加剧。
从官方公布的牟阳个人资料来看,与微博爆料内容基本一致:该女孩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镇上和市统计局任职,由一般干部到局办公室副主任、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再到镇长,也属于步步升迁,而算不上“坐直升飞机”,只是提拔的步子快了些,但谁又能否认是因为其工作出色的缘故呢?
2.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为官者信仰缺失、道德败坏,却振振有词地说“社会变了”,不变就“跟不上潮流了”;作风霸道、颐指气使,却颠倒黑白地说“如今老百姓难管了、不听话了”,全然不把群众利益放在眼里;私欲膨胀、巧取豪夺,却振振有词地说“市场经济就是要开放搞活”。有的地方只注意考试成绩和选拔程序,不注意对人选素质的全面衡量,尤其是德行的深入考察,结果选出的干部群众不认可,甚至产生“做人好不如做题好”的非议。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上,往往由上级来评价,这显然是不够的,对政府工作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公众。同时,干部升迁更多是由上级官员的意志和主观好恶决定,而不由下面的群众来决定,“公众满意度”对一个干部升迁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做法导致现实中一些干部只“唯上”而不“唯下”。他们只对上级领导和官员负责,而不对辖区里的老百姓负责。显然,这种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违背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服务理念,是造成一些干部作风漂浮的根源所在。
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成果的主要综合指标,尽管GDP用来衡量经济发展有其局限性,但在现时条件下,仍是判断经济形势、出台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已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追求量的增长”重过“追求质的提高”的观念,仍然大有市场。在不少地方,尽管领导干部在公开场合不再像以前一样强调GDP的重要性,可是在不少人心目中,“GDP排名”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再具体到干部考核,选用GDP这样显性、量化的指标,肯定比“调结构”、“保民生”等指标更简单,也更有“可操作性”。这直接导致一些地方的干部考核陷入GDP至上的悖论,只追求GDP数值的增长,而对民生福祉、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收入分配等有所忽略。这种做法导致现实中一些干部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搞大拆大建、快上抢上,虚报工作业绩,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在人才选拔中,注重选拔对象的教育程度、文学素养、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综合、推理和判断能力。就初任考试而言,英国的专业技术职务自然要以专业知识为主,而“通才”观念主要体现在行政类官员的初任考试以及晋升到高级文官的人才类型中。
“通才”标准强调个人学历,故公务员录取者多为剑桥、牛津等名牌综合性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这种选拔人才的标准,使“专才”在文官队伍中地位低下且日益减少,无法进入高级行政人员的行列,参与行政决策和政策制定。但现代社会的政策与决策主要依赖于专业知识,英国人在实践中也逐渐发现以“通才论”考选公务员有很大弊端,于是在上世纪60年代就着手改革,力求“通专结合”。“通专结合”要求公务员知识面宽广,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既要重视公务员的知识和学历,也不轻视公务员的专业性和技能。
新加坡对公务员的考评很严格,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考评体系。程序上,按照自我报告、上级考评和更高一级复签的办法,每年考评一次。考评报告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作报告,主要考评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包括个人品质、态度、责任等。这是公开性的,考评结果要反馈给被考评人本人;另一种就是潜能报告,主要考评公务员开阔的视野、分析能力、想象力和现实感,也就是李光耀所说的“直升机”素质。这是秘密性的,主要作为公务员升迁级别的依据。
新加坡不搞上下级双向考评,也不搞同级左右互评,目的是鼓励各级领导大胆管事,对下属严格要求,不怕得罪人,树立领导层的权威,提高公务员的执行力,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同事之间因互评带来的人为矛盾。
在美国,对公务员的评估主要是根据公务员本人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工作业绩,而不是年资高低、亲疏关系、党派关系等其他因素。工作业绩就是按照工作要求,对公务员的劳动成果所作的评定。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工作成绩良好者继续任职,工作成绩不好者必须改进,工作达不到标准者予以解职”。人事部门每年都要定期对公务员进行全面评定,政府机关首长必须根据评定结果决定对公务员的奖惩任用。公务员评估考核的结果作为公务员任用、晋升的唯一依据。
4.我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开始于秦汉,完善于唐代,历代王朝都积累了丰富的考核经验。伴随着郡县制的产生,中华民族开启了官吏考核的历史,而且考核制度越完善,考核方法越科学,统治者的地位就越巩固。
秦汉时期,统治者对官吏实行考课制度。考课就是对官员政绩的考察,即今天的考绩。考课是用于将职位责任同官员的能力行为联系起来,以考绩的标准来约束和激励官员,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黜陟,以便劝善戒恶,使考绩得以发挥作用。秦代的考课是通过上计制度进行的。上计制,即郡臣于年初将一年的赋税收入预算写在木券上,呈送国君,国君把木券一分为二,国君执右券,臣下执左券。合乎标准的留任,不合乎标准的则罢免。上级官吏对下级官吏的考课也采取同样的办法。考课后分列等级,宣明优劣,决定升迁黜罚。
唐代初期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官员的政绩,考核有了较大发展。唐代初期制定了考课法。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令:房玄龄、王硅掌内外官考;凡百司之长,岁校其属功过,差以九等。当时尚书省吏部是负责考课的机关。考绩的目的是为了黜恶陟善。考课的等第不仅直接关系到官阶的升降,还与俸禄的加与夺、官位的外迁、解职相关。唐制规定: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中品以下,四考皆中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一阶;一上下考,进二阶。计当进而参有下考者,以一中上覆一中下,以一上下覆二中下。上中以上,虽有下考,以上第。有下下考者,解任。唐代官吏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小考只定等第,记入考状备案。大考是综合几年来小考的等第来决定对官吏的赏罚黜陟。考课在唐代作为管理官吏的一种重要的制度,考课定等第和复考都有严格的程序,考绩与奖罚黜陟直接相关。
宋代对官吏的考绩亦称磨勘。宋真宗时,文武官员三年为一任期,一年考一次,三考为一任。宋仁宗时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虽有视考绩情况决定升迁的规定,但实际上是凭年资叙升迁,不问其功而问其久。结果官以资则庸人并进。由于宋代不重视考绩,基本按年资论升迁,所以宋代官员多因循守旧,不求有功唯求任期内不发生过错,到期得到升迁就满足了。
明代考绩分文武两个系统进行,文官考绩由吏部考功司负责,武官考绩归兵部武选司负责。文官考绩方式主要是考满,武官考绩亦称军政。考满,即按任职年限考核,以检查是否称职,并给予相应的处置,侧重于褒奖、提升。考满等级开列之后,按等处置。处置的基本原则是:称职者升,平常得复职,不称职者降。清代对各级官吏的考核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考满每年进行一次,称为一考,三考为满。吏的汇考,每三年一次。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对地方官吏的考察称为大计。清代考察具体工作由吏部清吏司主持,清朝政府总结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进一步发展了封建官吏的考察标准。顺治四年(1647年)颁布四格八法制度。所谓四格,即守、才、政、年。守分廉、平、贪三类;才分长、平、短三类;政分勤、平、怠三类;年分青、中、老三类。根据上述四格,综合考核成绩分为三等:称职、勤职、供职。所谓八法,即:一贪与酷者,革职提问;二软与不懂者,革职免官;三年老有病者,退休离职;四才力不及与治事浮躁者,酌情降调。考核时,除由都察院协同工作外,还有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徇私者按保举连坐法予以处分。所以,清代初期官员比较廉洁,国力也较后强盛得多。
近代中国,虽然存在战乱和军阀割据,但考核未断。民国时期,县、区政人员均由省政府或部门负责考核。民国20年后逐步形成考核制度,主要形式有检定考试、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特种考试、县长考试等。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对干部的考核,一般通过一年一度的鉴定形式进行,先自我鉴定,经小组评议,后由单位或组织作鉴定,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50~60年代,干部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态度、阶级立场、社会关系及工作表现、思想作风、群众观点、学习、团结等,尤为重视政治标准。每次政治运动,如三反、五反、肃反、审干、整党、整风、社会主义教育等,都必须作个人鉴定或小结,并经群众评议和单位鉴定。工作调动、抽调搞临时工作或脱产学习较长时间,结束时也要搞鉴定和考核。提拔重用的由组织专门考核。
5.让干得好的优秀干部在竞争性选拔中考得好、上得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考察干部实绩,防止简单以分取人。
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集中反映,是评判干部的基本依据。坚持实践标准,把握实绩依据,才能选出实干之人,彰显实干导向,营造实干之风;防止以考取人、唯分是用,才能不让真心干事的人吃亏,不让投机取巧的人得利。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应当作为竞争性选拔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
考察重实绩,就是要把干部的实绩考深考准,以实绩论高低、辨优劣。要突出实绩考察的重要性,加大实绩评价权重,使之不仅成为“优先”条件,而且起到“加分”作用。要注重实绩考察的准确性,综合运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考察、延伸考察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干部实绩,深入分析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起到的实际作用。要增强实绩考察的公开性,推行民意调查、实绩公示等方法,通过个人“亮绩”、群众“评绩”、组织“核绩”,检验干部实绩的“含金量”。
任用不唯分,就是要对考试成绩与工作实绩综合分析,不以一张考卷、一场演讲“论英雄”。要坚持原则、认真把关,不能怕担责、图省事、走形式,谁分高就取谁、考上谁就是谁。要把分数票数与实际能力、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任职经历与发展潜力等结合起来,全面衡量人选的“考绩”与“德绩”、口才与口碑、临场发挥与一贯表现,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人岗相适,有效避免“干得好不如考得好、实绩好不如成绩好”的现象发生。
6.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温家宝总理也曾指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的工作宗旨和追求,既是为官之道,更是为官之德。
要做官,先做人;要立业,先立德。为官者“头顶三尺”是法律,脚下支撑是官德。为官如果没有良好的官德,就不可能廉洁自律;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会栽跟头。这不仅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道理,也是党中央一再要求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认真落实“以德为先”的具体体现。既注重“考能”更重视“考德”,真正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指出,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德”上。李源潮部长同时还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的敬畏之心。约束官员之“德”,就是让他们有所敬畏,而不是为所欲为。约束官员之“德”,不全在所谓政绩指标,而在于“公开监督”,在于“群众满意度”。
官德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的“标尺”,政治素质的“试金石”,党风纯正的“风向标”。官德彰,则风清气顺;官德失,则滋生腐败;官德正,则民心安定。可以说,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党和国家大业的兴衰成败。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官德的制度化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规范官德的法规相继出台。不管是《公务员法》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还是地方性法规,既是行为规范,又是道德约束,无疑是从政道德制度化建设中一个重要举措。
总之,“官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干部言行是否一致,权力是否滥用,道德修养如何,是否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各级不妨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凡“发现德行不好的干部一律中止了提任程序,对反映较多但又一时查无实据的拟提任干部做出暂缓使用”,把选任干部的“考核表”交由民意来填写,让与官员有关的各类“门事件”、各种“雷言雷语”等“花边”新闻销声匿迹,这样,官员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就不会乱来,官德缺失现象才会一天天好转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仅仅将“考德”作为选拔任用干部一种“硬件”,也是有其局限的。因此,只有把制度规范的他律与操守信念的自律有机结合,以信仰作为制度执行的基础,以监督作为制度落实的保证,硬、软件更加科学完备,中央和地方法规才有更可靠的保障。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请依据“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给定资料2”中提到了近年来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有损公务员形象的现象,请概括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国外有关公职人员考核晋升的措施和方法。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关于我国目前的公务员考核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假设你是某省政府的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情况说明的内容要点。内容分为三部分,“目前的现状及原因”、“历史上官员考核的大致情况”、“道德考核的重要意义”。(20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800-1000字。
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阅读“给定资料1”,请简要谈谈对“廉政”的理解。(10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
廉政是指所有国家公务人员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职权,做人民的公仆,坚持廉洁从政不以权谋私,坚持依法秉公办事,在公务活动中不奢侈浪费,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廉政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给定资料2、3”中,介绍了当前党政领导出现的贪污腐败问题。请简要概括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当前,党政领导贪污腐败问题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腐败现象频发;二是不健康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和腐蚀着领导干部;三是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四是部分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缺失;五是领导干部选拔过程中存在带病提拔的现象。
二、“给定资料4”介绍了日本和新加坡政府廉政建设的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的廉政建设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日本的主要措施:一是设有独立的司法机构对有贪污行为的政治家进行有罪判决,东京地裁和大阪地裁设有“特搜部”,主要实施对于高级官员涉案的调查;二是健全廉政相关法律法规,并及时修订;三是强有力的社会监督。
新加坡的主要措施:一是设立贪污调查局调查与防范公共和私人机构贪污行为;二是实行“高薪养廉”;三是采取公务员申报财产制度,各部门要对每份财产申报表进行审核;四是严厉惩处贪污腐败人员。
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是:一是推动立法机构完善廉政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设立专门的廉政机构,依法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为;三是制定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并严格审核;四是适当提高公务员待遇;五是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政府及公务人员的监督。
三、某省拟编写一本以廉政建设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三个部分组成,依次为“敬畏心”、“平常心”、“明白心”。假如你是该省宣传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请参考“给定资料6”,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切合主题;
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
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近年来,我省在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涌现出一大批廉洁从政的好干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贪污腐败分子,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反腐倡廉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领导干部要常怀“三心”,即敬畏心、平常心和明白心。
(一)敬畏心
各级领导干部要对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怀敬畏心,加强宣传学习,全面、透彻、深入地领会其精神实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廉洁从政。
(二)平常心
用“平常心”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清醒认识到权力来自人民,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要做到规范、正确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
(三)明白心
保持“明白心”,要自重、自省、自尊、自励,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个人利益,自觉防止私欲膨胀,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廉政建设”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参考例文】
四位一体抓好廉政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涌现出一大批廉洁从政的好干部,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梁雨润、张建国„„一个个普通而响亮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传诵着,也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感动的热潮。但是,党内也出现了一批腐败分子,他们贪污受贿、权钱交易、买官卖官,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腐败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由于廉政相关法律的缺失、执法不严、干部“带病提拔”、教育以及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出现了腐败现象,不但毁了自己的前途,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为此,在廉政建设中,应完善法制、严格选拔、做好教育、注重监督,四位一体地推进我国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
法制是廉政建设的依据,廉政建设是法律的体现。要打造廉洁政府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立法机构要根据当前社会形势和腐败现象制定和完善反腐相关法律法规,以此作为反腐的法律依据。同时,在打击腐败行为过程中,要严格执法,坚决捍卫法律的尊严,对于贪污腐败行为要予以严惩,达到对当前的腐败现象敲响警钟、震慑腐败分子的目的。
选拔是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存在“带病提拔”的现象。这说明干部考核和选拔过程就存在问题,因此必须严格干部选拔制度,在干部选拔考察、测评时,要走群众路线,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保证选拔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领导好干部。
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当前,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和腐蚀着一些领导干部。现实中,一些官员守不住最起码的做人、做官的底线,最终失去了自由,甚至丢掉了生命。广西自治区原主席成克杰,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等一批高官的落马都是现实的例证。因此,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政治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以此来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更加坚定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
监督是反腐的一剂良药。在反腐败过程中,监督是不可或缺的,它是领导干部的一面镜子,能时刻知道自己的言行是否廉洁,是否奉公,是否为民。在日本,社会监督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手段,如九十年代前期,一系列政治献金巨案被揭露,导致几届日本首相都因为涉及黑金案件而倒台,对净化日本的政界空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呼吁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党政领导干部廉政建设中来,建立起立体网络监督体系,使贪污腐败无处遁形。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古人清白自守的高风亮节为我们亮起了一盏长明不熄的“心灯”。我们应以先贤为楷模,让廉政的春风吹到每个角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田。当廉政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时,当廉政成为现实时,我们的社会环境将焕然一新,这将是党之所幸、国之所幸、民之所幸。
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
文化产业发展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尽管对文化产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定义,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娱乐性等基本特征不变,因此,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
文化产业囊括了很多子行业,它的触角延伸至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国的文化产业最主要的包括有图书出版业、新闻传媒产业、广播影视业、动漫产业、网络文化产业、表演艺术业、广告产业、休闲产业(体育赛事、休闲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等)以及会展产业等。
我国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而逐渐兴起的新兴产业。发端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0年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支持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我国的文化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相关人才也将获得广阔的发挥平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在人类产业发展史上都属罕见。
人们习惯于把文化产业称作“内容产业”。从文化的特性看,内容是文化产业的内核。内容缺乏特色,或者过于特色缺乏国际视角仍是主要问题。文化是靠人去塑造的,是要靠有创新能力的人去推动的。但文化是无形的,其传承和传播需要载体,需要渠道和终端,渠道不畅,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需要把文化传播渠道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要打破地区封锁,建成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各地可以合理设置“收费站”,但不能再“画地为牢”,人为地阻隔文化传播。
文化生产力相对落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不足。造成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既有生产能力不足的总量矛盾,也有布局不合理的结构矛盾。
2.文化产业结构是指文化经济资源的存量构成和比例关系,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文化产业尽管刚刚起步,但受到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于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中央政府既要保护好,也要引导好。
在制定“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将近一半省份明确了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有的表述为翻一番或翻两番,比如山东为翻两番,北京、湖北等地为翻一番;有的表述为占GDP的比重,比如浙江、广东等省为5%,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最低为4%、最高为8%。姑且不论文化产业的统计口径是否一致,单就这些规划目标而言,确实是催人奋进的。
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北京和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之和为4012亿元,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2.58%。假如按年均15%的速度增长,这5个省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超过5000亿元。“十二五”时期,如果这5个省份能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到2015年末,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总量就是2万亿元,其余地区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只要每个省份达到385亿元(相当于上海市2008年的水平),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就能够达到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就有可能达到5%。
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目前文化产业各门类区域间的结构趋同、同质竞争现象十分突出,既存在于传统文化产业,也出现在新兴文化产业,还体现在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建设上。出版发行、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空间布局不合理,根源在于文化资源的行政配置方式;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的“遍地开花”、“蜂拥而上”,以及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的雷同,根源在于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而造成投资的盲目性。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文化资源是按行政方式配置的,无论是电台电视台,还是书报刊社,以至于文艺院团,从中央到省、市甚至到县都是按行政区划和部门配置的。文化资源的行政化配置方式,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不仅如此,这种体制已演变为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伴随着各地组建门类齐全的文化企业集团,这一状况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所加剧。文化企业规模也普遍偏小,规模以上的企业屈指可数,经济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均较弱,知名文化品牌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看,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不平衡发展态势。从文化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数量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全国的2/3左右;从增加值看,东部占3/4左右。部分地区还存在发展思路单
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
当前文化产业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能力较弱,文化产业与数字网络技术融合不够,新兴产业发展不快,导致低技术含量文化产业比重偏大,文化产业增加值率不高;由于原创能力不足、优秀创意少以及技术手段不足,文化产业向市场提供的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精品力作和拳头产品不多,而且,质优价廉的大众文化产品也不能满足需求。
3.中国的动漫产业目前是一个创造的阶段,在发展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世界文化的影响力上,动画是一种有效的表现形式。“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面对国民经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重大机遇,动漫产业只有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大动漫版权保护力度,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
自“十一五”以来,在宏观政策和一系列鼓励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支持下,中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代工走向原创的转变,在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中国动漫产业产值从“十五”期末不足100亿元,到2010年达470.84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0%,动漫产品数量大幅增长,动漫产业链不断延伸,在盈利水平、产值规模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到“十一五”期末,中国涌现出一批成功上市的大型动漫企业,年收入过亿的大型动漫企业达13家,动漫企业规模发展迅速。
虽然近年来动漫产品的数量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精品力作不多,缺少在国际国内都能立得住、叫得响的动漫品牌形象,动漫产品的质量和动漫原创水平、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中国现在有上万家动漫企业,但总体上还处在小、散、弱的状况,动漫企业盈利水平偏低,龙头企业比较少。动漫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产业链不完整,漫画、新媒体动漫、动漫衍生品行业相对薄弱,上下游行业之间还未形成良性循环,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
据介绍,目前动漫从业人员和在校生人数不少,但是创意策划和经营管理等高端人才比较匮乏,大专院校的动漫专业有待加强,以适合于市场的需求,很多优秀的动漫专业学生选择了设计、游戏等其他行业,动漫产业人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高端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动漫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原创动漫主要被两个问题所困扰,第一是目前我国动漫虽然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质量不高导致原创动漫不被消费者所认可。第二是我国原创动漫品牌的推广力度不够,使得原创动漫的影响力大幅削减。而资本市场带来的集资、融资能够帮助动漫公司在创作时更好的进行运作。资本看重的是创意带来的稳定而持久盈利的市场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意与资本的对接更多的是创意先与市场对接,好创意才能与资本对接。
2009年,喜羊羊电影的票房奇迹成为国产动漫业的一个标杆,喜羊羊的衍生产品也迅速占据市场,长达六年的投入终于获得了回报。奥飞动漫第一股在创业板的上市也标志着奥飞已完成从玩具企业向动漫文化企业的转型,意欲借助资本市场打造“中国迪士尼”的目标。
奥飞动漫作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排在前列的动漫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受到业内人士关注,一位分析师称,随着现在我国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动漫产业也处于一种较好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模式中,该公司目前在行业中表现十分积极,如果在此基础之上能够推出更好的动漫产品,那么对于该公司的未来前景是相当不错,而且如果类似的动漫公司能够在融资,发展战略上做到更加完善,那么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也会更加强势。
动漫产业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核心产业,是IT业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动漫产业涵盖了动画、漫画、游戏、制造业等诸多行业。动漫产业的逐步崛起,对于与动漫产业相关联的各个产业都会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的儿童每年在食品消费上达350亿元人民币,玩具每年消费额为200亿元,服装每年消费额为900亿元,在儿童音响出版物也达到了100亿元。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上都会依赖于动漫产业的带动。中国的动漫市场需求是相当大的,转化为数字,中国动漫市场具有上千亿元的市场空间。在近些年,国家对推动和发展动漫产业方面所出台的政策对动漫产业今后的发展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
动漫产业的发展将推动文化产品的输出,为我国民族文化“走出去”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和途径。文化推广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有了更重的分量。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并使其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位置,将直接推动我国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出与文化品牌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作为动漫品牌,它还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
4.文化创意产业由于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性、大容量的就业机会和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等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并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方略,不少国家更提出了“文化立国”、“文化强国”的战略,文化创意产业因此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当今创意时代活力十足的朝阳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头号强国——美国,更对文化创意产业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发出了“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的呼声,其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增长速度达到14%,占GDP的30%以上。2000年,全球音乐唱片市场总值为385亿美元,美国市场则占到143亿美元,是全球的37%,占了绝对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
日本将文化创意产业称为娱乐观光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为娱乐观光业制定了包括《著作权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在内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十分迅速。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日本的第二大产业,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动漫已成为其重要的支柱产业,日本正从一个传统的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生产和输出大国。2010年6月,日本政府出台的《新增长战略》,制定了在海外拓展相关创意产业业务的政策后,其文化创意产业将得到更大发展,预计到2020年,其在亚洲的文化创意产业收益将实现1万亿日元的目标。
法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从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看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价值和潜力后,为文化创意产业制定了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资助措施,包括法国政府文化和交流部下设的图书与阅览司对出版产业链的资金资助,仅2004年的资助就达3.73亿欧元。法国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尤其是图书、出版市场等显得异常活跃,出版业已成为法国的第一大文化产业,也成为世界图书的生产、销售和出口大国,其在全球图书市场中,仅图书销售额和版权贸易量就占到了14.7%。此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设施的管理、电影、旅游业等,也是法国的重点文化产业。
丹麦政府通过为文化创意产业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创新环境,提供专业知识培训、提供风险资本与创投基金等措施,重点发展了电影、音乐、新兴媒体等领域的文化产业,且发展事态良好。据丹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92年~2005年期间,丹麦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已成为丹麦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5.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文化产业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和较高的热度,2011年文化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在传媒文化的产业属性不断受到重视、产业进程不断推进的趋势下,经济结构调整、精神文化需求释放以及国家提升文化实力战略,正激发传媒文化迎来黄金十年。
中国文化产业已经开始走上一条以重大战略性政策推动为主线,以构建产业体系从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全新路径。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全新时代,确立了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建设乃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的战略性地位。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继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今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之后,在国家层面再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文化专项规划。规划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主要是营造宽松环境,如银行贷款、融资上市的标准可以灵活点,门槛可以低一些,为文化企业创造宽松的融资、上市机会。
这意味着文化产业在未来五年内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2.5%上升至5%以上,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会不断强化,产业规模将继续扩大,而产业发展增速也将加快。有报告指出,如果考虑“十二五”期间GDP内生增长,文化产业复合增长速度至少达到22%~25%。据测算,若按照GDP年均增速9%来计算,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将翻番,这意味着届时文化产业规模将达到2.85万亿元,是2009年末的3.4倍。
延续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扶持,2011年以来,有关政府部门出台了多项与文化产业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扶持手段,中国证监会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上市,鼓励文化类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财政部提出,要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国税总局则准备完善支持新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文化部联合保监会出台了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至此,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已经形成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全面合作,加上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成,已经形成了一个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金融支持的完整体系。
在此政策体系的推动下,2011年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创新工具和产品层出不穷,版权质押等也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重点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搭建成为重点工作,继续通过动漫企业认定为相关企业减轻税负,通过创立动漫精品工程创新对动漫产业进行资金扶持的手段,既引导了创作方向,也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我国大部分省区市都召开了由地方最高级别领导主持或参加的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门会议,对各自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资源梳理、特点总结和发展规划,体现出东部地区以大城市为中心、以新兴产业门类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中西部地区以区域文化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为主导的跨越式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各地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不仅表现为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规模扩大,很多地方还相继成立了资金规模更大、资金投放效率更高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尝试用市场化的手段调配资源、扶持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高科技产业,乃至制造业的融合趋势都表现得更加明显,文化产业的服务性功能更加突出,溢出效应开始受到更多的重视,并由此带来了文化企业的升级改造和集约化发展。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借助其他产业的经验和实力,文化企业也显示出了升级改造和集约化发展的特点。2011年以来,我国又有一批文化企业实现了上市,股市当中的文化传媒股板块已经形成。这些上市文化企业大都来自于文化与其他产业结合的“边缘”地带,比如新媒体领域等。
进入“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还应追求较高的发展质量。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指向何处,值得关注和期待。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根据“给定资料1”,对“文化产业”加以解释。(10分)
要求:精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给定资料4”介绍了美、日等国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具体做法。请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出这些做法。(1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150字。
二、某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讨”活动。请根据“给定资料”,从“动漫产业现状”、“动漫产业政策”、“动漫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为市文化部门拟一份宣传稿。(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针对性强;
2.用语恰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500字。
三、“给定资料2”反映了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假定你是某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四、“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写道:“进入‘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还应追求较高的发展质量。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指向何处,值得关注和期待。”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根据“给定资料1”,对“文化产业”加以解释。(10分)
要求:精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文化产业也叫内容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为社会公众提供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3分〕以及对这些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2分〕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是文化与经济的结合,〔3分〕主要包括图书出版业、新闻传媒产业、动漫产业、网络文化产业、广告产业等。〔2分〕
【评分说明】
四个要点。
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各5分。其中总括句3分,具体阐释2分。
2.“给定资料4”介绍了美、日等国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具体做法。请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出这些做法。(1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美国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出口创汇产业发展。〔2.5分〕
日本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完善了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2.5分〕
法国为文化创意产业制定了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资助措施,给文化产业提供资金保障。〔2.5分〕
丹麦为文化创意产业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创新环境,提供专业知识培训、提供风险资本与创投基金。〔2.5分〕
【评分说明】
四个要点,每个要点2.5分。要概括出各个国家的具体措施或者特色服务。
每个要点相符要相近即可得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二、某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讨”活动。请根据“给定资料”,从“动漫产业现状”、“动漫产业政策”、“动漫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为市文化部门拟一份宣传稿。(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针对性强;
2.用语恰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动漫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一只独秀,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动漫产业的崛起,动画、游戏产业在产品数量、营业额度方面取得了可喜进步。〔2分〕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处于创造阶段,动漫产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产业链仍不完善,企业规模上小而分散。〔2分〕高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原创能力不足,缺乏精品力作和品牌形象,创意与资本尚未形成良性的对接。〔2分〕
“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再度强调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各部门也指出将大力扶持骨干动漫企业,给予政策资金的扶持。〔2分〕在实际工作中,既加快建设重点产业园区步伐,又重视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分〕继续减轻动漫企业税负,通过创立动漫精品工程进行资金扶持,多措并举。相信动漫产业能够抓住发展的时机,迎来发展之春。〔2分〕
动漫产业是IT业之后的有一个经济增长点。动漫产业的逐步崛起,对与动漫产业相关联的各个产业都会有很强的推动作用。〔2分〕中国的动漫市场需求是相当大的,中国动漫市场具有上千亿元的市场空间。〔2分〕动漫产业的发展将推动文化产品的输出,为我国民族文化“走出去”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创造一条良好的途径。〔2分〕
【评分说明】
结构分:作答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围绕现状、政策、趋势来谈,2分。
要点分:共9个要点,每个2分。具体到各部分,现状包括已取得的成绩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政策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层面展开;趋势围绕发展意义和发展前景来谈。
三、“给定资料2”反映了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假定你是某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一是传统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2分〕二是项目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2分〕三是存在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企业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2分〕四是产业技术含量较低,创新型人才紧缺,缺少文化精品项目和具有竞争力的品牌。〔2分〕
解决建议:
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雷同性,转变文化资源配置方式,统筹东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文化产业化的市场环境。〔2分〕
二是完善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2分〕
三是实施系列优惠政策和资助措施。提供风险资本与创投基金,合理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给文化产业提供资金保障。〔2分〕
四是注重文化产业与数字网络技术的融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产业精品。〔2分〕
五是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专业知识培训,鼓励和吸纳更多的创新性人才投入文化产业发展中。〔2分〕
【评分说明】
结构分:按照问题——对策两部分作答的,2分。
要点分:总共9个要点,每个2分。
对于问题的概括从产业格局、发展模式、企业自身、技术人才四大方面来展开。
对策从体制改革、法律法规、政府政策、科技引进、人才培养五个方面来展开。
每个要点相符要相近即可得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四、“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写道:“进入‘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还应追求较高的发展质量。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指向何处,值得关注和期待。”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例文】
文化产业发展需以“质”取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的载体,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自此之后,各省市纷纷召开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讨论会,制定了本地的文化发展规划,自上而下的配套政策有效的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增速发展。
然而,我们知道文化产品的质量是文化产业的生命线。近年来依靠政策的优势,各地文化产品的数量、种类百花齐放,但是其背后的质量是否符合文化产品的要求,仍值得深思。文化产品如电视剧、电影,其年生产数量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是精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尚不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喜羊羊的成功为国产动画带来新的希望,但相比于发达国家,国产动画由于产品的独特性、创新性不足,在国际上影响力仍旧较弱。
没有质量,一切无从谈起,没有质量的文化产品,更容易为社会制造文化垃圾。就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看,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产业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各个区域间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精品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时效性的降低。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不会一日千里,也难以一劳永逸。只有努力克服短板,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在保证速度的情况下,创造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文化精品,才能在有效时间内寻找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在政策方面,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上进行监督,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发展重点的偏移;在品牌方面,注重品牌意识,打造文化精品。在全国打造精品城市热潮中,北京市提出,截止到2020年,首都将建设成为在国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文化中心城市。在注重文化自修自建的过程中,也需要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如日本通过完善版权法以及著作法,保障本土文化在国际化过程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版权利益;美国则将视线主要放在文化创新人才的吸收和培养上创意不仅需要人才的给予和完善,同样需要市场来进行传播。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必然是在一系列完善的组织下形成的;在市场方面,强调文化产品的流通性市场与产品的有效对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逐步提高公众文化消费的品味。
质量是文化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古语说:欲速则不达。只有生产出高品位、有质量的文化产品,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质量和综合效益,才能进一步提升文化的支撑力和竞争力,保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评分说明】
一类卷32-40分〔基准分36分〕围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繁荣”主题进行立意阐述,分析文化体制改革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围绕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具体切实的措施。观点明确,有思想高度,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误,字数符合要求。
二类卷24-31分〔基准分28分〕能结合材料,围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繁荣”角度进行阐述,联系实际,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措施意见。观点明确、合理,有思想高度,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语言通畅,书写清晰无误,字数符合要求。
三类卷16-23分〔基准分20分〕围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繁荣”角度进行叙述,有观点,有条理,结构相对完整,语言通畅,书写可以辨认,文面错误较少,字数符合要求。
四类卷〔15分以下,凡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均在本等级计分〕:一是观点完全脱离材料;二是篇幅不足600字;三是不分段落、标点的;四是摘抄原文为主的;五是文面错误较多的。
说明:
1.没有标题,扣2分。
2.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1000字以外,每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少于800 字,每少50字,扣1分。
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低碳经济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直接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召开,“低碳经济”一下子成为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名词。2009年,锂电池股、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成为了市场最热门板块,2010年的“两会”上低碳经济也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趋严重,国际社会的压力已不容回避,低碳经济已毋庸置疑地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以低排放、低消耗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必将第四次掀起全球经济变革的浪潮,我国经济也必将在第四次浪潮中崛起,发展低碳经济显然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和引擎。低碳经济,是人类发展遵循的必然道路,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也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环保低碳是全世界推崇的新生活方式,老庄“天人合一”观正契合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
2.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发布会上,报告的主编指出:“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迅猛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中国的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同时,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使得中国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批评的对象。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均收入还处在中等偏下水平,因此高速增长仍将持续,城市化率还会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转型至少还需10年以上。这种国内的庞大需求对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逐渐形成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从而放慢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不只是来自国际的压力,而主要是出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虽然国际上有人拿气候变化问题故意作中国的文章,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节能减排的信念不容置疑。”他还建议,中国在积极自主减排的同时,应积极宣传介绍中国应付气候变化的成果,并适当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低碳资金援助和比较实用的节能减排技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诚意和努力。同时,建议中国主办一些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形成有中国域名的国际协议(如京都议定书、名古屋协定),举办世界性的节能减排博览会,以扩大中国的影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减排的认可度。
在“2010低碳经济与期货市场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林健表示,目前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存在企业参与意愿不高、运作机制不规范、标准制定困难等三大问题。他指出,首先,我国中小企业众多,且大量集中于制造业,这些中小企业具有参与减排的任务,但是减排的意愿并不高。其次,在运作机制上,与其他商品市场不同的是,政府在碳交易市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有碳交易总量的核定都属政府职能,而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的需求效率是最高的。最后,标准制定不仅要求国家确定总体目标,还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核准制定,对第三方认证制度进行授权,以及建立交易制度和惩罚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必然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迅猛增长。地方政府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占比较大的地区,低碳转型困难高于全国。第二,欠发达地区存在“低发展水平下的低碳排放基数制约”的矛盾。第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手段单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实现降低单位GDP能耗20%的目标,主要依靠的是行政手段,即减排压力主要依靠指标的层层分解来约束地方政府和企业。第四,现有的财税体制不适应低碳转型。第五,低碳城市建设缺乏“资金支撑和技术支撑”。第六,低碳经济缺少具体明确的政策法规支撑。
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理念正在由原来的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以消费水平的提高为前提的。①房屋面积变大。人们不再安于原来的小房子,即使贷款也要首先住上大房子,而大房子的建设需要建材、电器、暖气设备等,从而引致消费翻番。②私车呈大众化。原来上班都骑自行车,距离较近的步行亦可。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不再单纯作为交通工具,而是同事以及朋友之间攀比和显示自己身价的标尺。拥有私家车虽然提高了更多人的生活水平,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成倍增加。③电力需求翻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为前提的,而企业数量的增多需要电力事业跟进。同时人们为了生活方便,更多人在厨房内选择了电器厨具。在电力供应主要是燃油和燃煤发电的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与低碳经济之间形成了矛盾。④行为准则失范。“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致富”的观念一定程度上损毁了传统的节俭和利他的行为准则。无休止地开采矿山、焚烧垃圾、喜新厌旧,在资源浪费的同时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
消费者鉴别产品的品位越高越能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这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完善产品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而加大了社会成本。消费者在消费时虽然非常注重产品的内涵,但在亲朋好友间迎来送往的过程中除了注重消费品的内涵外还非常在意产品的包装、款式等,于是花边经济也成为产品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企业为了在同类产品中处于竞争优势,就需要别出心裁地在产品外观层面推陈出新,用新款式、新包装、新口味等来吸引消费者。产品竞争不仅在于品质,还在于外观。同样一个产品穿上不同的“衣服”后就会有不同的身价,厂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够登上大雅之堂,也不惜高成本地在产品的包装上打主意。这些好看的包装商品买入前可以显示产品的身价,但是在商品消费后就变成垃圾,不但会增加能源消费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使得处理垃圾的成本提高,这些最后都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人们对低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低碳就是需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用新技术替代传统技术需要经济投入。发展低碳经济就是意味着取缔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这将会缩减就业机会。事实上,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产业,有效地替代传统产业的同时快速发展低碳产业才是对低碳经济的正确理解。低碳经济不是某个国家的事情,需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肩作战才能达成全球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更强的经济竞争力,于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机会将被发达国家占有,这对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损失。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很多挑战,但发展中国家可以在此过程中避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弯路,并使居民能够在低碳经济中享受生活,同时快速地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还有一部分人,提到低碳经济马上就想到这是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实际上政府并不完全代表低碳,低碳经济需要政府出政策、出制度,但要落到实处还需要普通百姓的配合。居民日常生活包括使用一盏灯、一张纸在内的点滴行为都与低碳相关,低碳经济也是普通居民的事情。
4.钥匙在插孔内一扭,汽车像野兽一样发出“嗷”的一声,油耗仪表盘刷一下从“0”跳到“17”。“我就喜欢这个‘吼声’,过瘾、气派,跑起来像一头狮子。”小刘是山西一名县级机关单位的司机,他驾驶的是一辆进口品牌的越野车,百公里油耗高达20公升左右。“机关用车要气派、大方,油耗大不大无所谓,反正是公家出钱,平时加油尽管加,到年底领导一签字就都报销了。”小刘说。
警车开道,一辆辆气派的大排量越野车鱼贯而行,像摆龙门阵。这样的场景在一些工程开工和竣工仪式、企业成立剪彩仪式、现场会参观活动中司空见惯。一些群众说,不是对领导干部和公务用车限制很严吗?政府不是号召节能减排吗?怎么感觉这几年政府公务用车越来越“大”、越来越气派,一些县处级领导一个人配有两部专车,一辆小轿车,一辆越野车,不用说车多少钱,光油耗就得多少啊。
许多企业因自身矿井资源“枯竭”而转向新矿井建设。但这些老矿井的资源真的“枯竭”了吗?位于S省J市的莒山煤矿主要生产无烟煤,属于稀缺化工煤种,市场价格每吨达800至1000元。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这座煤矿上报“资源耗尽”。但是煤矿归属S省某集团后的重新调查发现,矿井下剩余资源多达450万吨,几年来,该集团通过对这座矿井“刮锅底”式的复采已经采出优质无烟煤290万吨,价值10多亿元。
“爆破声中一楼除,总把旧楼换新楼”。近年来各地爆破的声音不绝于耳,被炸掉的楼房有民居也有酒店,有学校堂舍也有机关办公楼,有小楼房也有几十层的大厦,甚至有的在建楼房也被夷为平地。“表面上看摧毁的只是房屋,其实损失的钢筋、水泥都是高耗能产品。”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反复拆旧建新、过度追求建筑面积,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能源。更可怕的是,这种浪费反倒变成了官员的政绩。
C省宏观经济专家组组长U分析说,当前大众节能意识不强,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对国家能源紧缺的宏观形势了解不够,相关的舆论宣传还不到位,许多宣传还停留在口号上面,节能理念未能深入人心。比如一次性用品有些可以回收加工利用,有的直接变成垃圾,它给出行人们带来很大方便,但是造成的能源浪费并没有被大多数人认识。二是缺乏配套政策,比如多数人在自己家里能够厉行节约,但是对公共场所的节能不以为然,节约无功,浪费无过。国家新近出台的阶梯电价计划,有望在这方面得到改变。三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们错把能源等同于一般的商品,认为耗能多少只是消费水平的问题。
5.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长期挑战,即使近来国际上有媒体披露了诸如“气候门”、“冰川门”等事件,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中存在的错误或瑕疵提出批评,但这些并不足以推翻科学界关于气候变化事实、成因和影响的总体结论。对气候科学问题存在争议是正常的,不会阻挡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大趋势。
某地M领导针对“以‘低碳’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时代已经到来”的主题发布会,答记者问。
记者:对于大众来说,“低碳”近来成了公众提起最多的“热词”,在近期以来应该都不陌生了。由它又延伸出了“低碳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等许多概念。请您先给大家介绍一些更准确的“低碳”概念吧?
M: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为人类所共识;通过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以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这个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也应运而生。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6.2010年,全球“低碳”风劲吹,我国更是将“低碳”提上经济日程。大到刚落幕的“两会”低碳提案、上海世博会低碳城市概念,小到身边的广告牌、大字横幅、互联网,“低碳”二字正以前所未有的曝光率走进我们的视野。由此孕育出的低碳经济更是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被大家所认可,人们的低碳意识在认可中得到提高。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W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应狠抓节能。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正推动着一场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全球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真实摆在各国政府面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我们错过了多次科学技术突破所带来的生产力的重大变革机遇。在这次变革中,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占领绿色技术、低碳技术的制高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科学院院长K提出,目前本省在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以低碳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自主创新技术的问题。低碳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支撑,要通过科技创新攻克和突破低碳产业发展中关键核心技术的问题。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在党的正式文献中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文明”的高度。“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生活”的最终归属,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和人与自我的协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低碳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任何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对资源的有效与合理利用,我国近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无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建立在高能耗和高污染基础上的。在某些工业领域,生产同样一件产品,我们的厂家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工厂要付出更多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这是不争的事实。
社会要长远发展,离不开倡导和推行“低碳型”和“绿色型”发展理念。而众多政协委员聚焦社会长远发展、汇聚民意民智,提出“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就与我国的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完全吻合。公众也充分相信,这份提案能够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视,最终惠及人民。提案中所涉及的低碳提议,关乎人们生活和消费习惯。全国政协委员洪某认为:“‘低碳’离我们并不远。建立低碳生活方式,要从节省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2”和“给定资料3”集中反映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2.根据“给定资料1”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环保低碳是全世界推崇的新生活方式,老庄‘天人合一’观正契合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这一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二、A市政府准备在全市大力宣传低碳生活理念。请以A市环保局的名义,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500字。
三、请根据“给定资料4~6”简要分析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实现低碳经济的建议。(20分)
要求:
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四、“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低碳’离我们并不远。建立低碳生活方式,要从节省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2”和“给定资料3”集中反映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名列世界第一。
二是我国的人均收入处在中等偏下水平,经济结构转型需求时间较长,面临经济发展与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
三是企业参与低碳经济的意愿不高、运作机制不规范、低碳标准制定困难。
四是人民的生活理念和对低碳的错误认知,影响低碳经济发展。
2.根据“给定资料1”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环保低碳是全世界推崇的新生活方式,老庄‘天人合一’观正契合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这一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环保低碳”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可以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一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也就是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两个概念表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有相通之处。
二、A市政府准备在全市大力宣传低碳生活理念。请以A市环保局的名义,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低碳生活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市民:
你们好!
近年,全球气候变幻无常、温室效应明显、耕地沙化蔓延、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我们每个市民也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首先,我们要有低碳生活的意识,并积极主动向社会、向身边的人大力宣扬低碳的重要性,以便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低碳生活中来。
其次,我们要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从个人做起:杜绝使用一次性制品,减少垃圾产生;尽量一物多用,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合理应用可再生能源;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
最后,我们要推动低碳生活的前进,把低碳生活知识、绿色消费习惯和生态文化带进社区、带进企业、带进家庭,形成个人带动家庭、家庭推动社会、人人参与低碳生活的良好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也许我们的行动很微不足道,但用我们集沙成塔的信心和力量定能汇聚成地球绿色的希望!只要我们凝聚每一份力量,减少每一克碳排放,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同样也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你还在犹豫什么,赶快行动,加入到我们的行动中来吧,让我们一起成为低碳达人!
A市环保局
×年×月×日
三、请根据“给定资料4~6”简要分析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实现低碳经济的建议。(20分)
要求:
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参考答案】
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一是资源浪费严重。资源无序开发利用和重复性建设,重建浪费大量能源。二是公众节能意识不强。节能宣传和配套政策不到位。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益差。四是自主创新技术较低。
实现低碳经济的建议:一是加大低碳经济宣传,使低碳意识在人们认可中提高。二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以低碳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狠抓节能,把全球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真实摆在人们、企业和政府面前,使其在实践中重视节能的重要性。四是加强科技创新,攻克和突破低碳产业发展中关键核心技术的问题,力争占领绿色技术、低碳技术的制高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低碳’离我们并不远。建立低碳生活方式,要从节省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例文】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此时,“低碳”概念随之进入人们视野,各种“低碳”提法也应运而生,尽快建设“低碳社会、过上低碳生活”成为了人们的梦想。而我国作为需要长期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发展中大国,短期内快速发展“低碳”十分困难。因此,惟有主动出击、从我做起、积极参与“低碳”建设,方可实现建设低碳社会、过上低碳生活的梦想。
“低碳”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既需要政府、企业制定切实有效地对策,也需要我们每个普通人积极参与其中。
首先,强化节能减排、注重能效提高。全面促进全民的低碳消费和生活意识,要继续深化高能耗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力度实施“关闭五小企业、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循环经济示范、治理污染排放”等综合性整治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行动。同时,要科学引导居民增强建筑和生活技能。建议居民取暖采用分户计量收费、地热取暖、太阳能蓄热、补贴双层玻璃窗用户等措施;装修时使用纤维板等节能性材料;建房使用隔热空心保温砖等,努力推行民众低碳生活方式。
其次,转变发展方式、提倡科技创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能多种手段,尽量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此外,在经济产业链中,公民消费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该发挥公民的力量,依法行使公民对环境保护在内的公共事务的环境知情权和环境监督权,增加对企业的低碳发展方式约束。
最后,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低碳习惯。人们的生活习惯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过量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自身的消费和生产活动。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我们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到多节约、不浪费,有环保意识,将低碳形成一种习惯,我们的低碳生活也就随之而来。
总之,走近低碳生活,对每个人来说,与其说需要一种能力,不如说需要一种改变习惯的毅力。改变习惯则改变命运,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从点滴做起,就能聚沙成塔,就能形成巨大的能量,促进低碳生活的早日实现。
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四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参考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当2009年年初第一次听镇里的干部说中央要给钱整治农村环境时,褚颜彬怀疑自己听错了:“环保,不是城里人的事吗?农村又没有工业,哪里有什么污染需要治理?”
褚颜彬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城关镇褚家湾村的村委会主任。在镇里干部的介绍下他才意识到,尽管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小洋楼,但村里的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随着房前屋后的小沟肆意流淌,一到夏天,蚊蝇乱飞,臭气熏天,村民颇有微词。
于是褚家湾村申请了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村里的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问题。2009年8月,中央财政给褚家湾下拨了75万元,而褚家湾村委会也拿出了20万元的配套资金。在2010年夏天到来之前,褚家湾村80多户人家的生活污水和粪便都通过专门的管道送到了处理中心,彻底告别了过去躲不开的脏乱差。
远在西北的褚颜彬还不知道,和他一样受惠于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农民,全国已经有2400多万人。而且预计到2012年,这个数字将接近1亿。
与已经进行了30多年的工业和城市污染防治相比,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算得上是我国环保的短腿。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农村环保状况:“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农民自身对农村的污染问题,也有所不满。据统计,环保部门接到的投诉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既有饮水污染的问题,也有过去乡镇企业“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时期遗留的工业污染。
变化是从2008年开始的。那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首次就农村环保问题召开全国性的会议。那次会议提出,中央财政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对农村的环境进行治理。首批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在2008年11月开始下拨。截至2009年年底,中央财政已经投资15亿元支持2165个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带动地方投入超过50亿元。2010年,中央财政又投入了25亿元,而2011—2012年,中央财政还将继续投入95亿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5年135亿元资金的投入启动了我国农村环境的大规模整治行动。
2.2010年8月初,黑龙江双城市单城乡农民夏中学遇到一件烦心事,自己家的几头牲畜因为吃了村外玉米地附近的青草竟然中了毒,其中,一头小牛犊死了,其余几头牲畜也病恹恹的。夏中学到那片草地一看,发现有好几个空着的农药瓶散落在附近。“每年都有因村民乱扔农药瓶,致牲畜死亡的事情发生,这次让我家摊上了。也不知道是谁家扔的,找不到赔偿,只能认倒霉,以后多看着点自家牲畜啦。” 夏中学无奈地说。
前不久,记者经过哈肇公路时,看到两侧稻田里没有处理干净的白色地膜漂在河面上。一些用完的农药瓶随意丢弃在庄稼地附近。并且在河流的一些支汊中,也能看到有残留液体的农药瓶,有的甚至还发出刺鼻的气味。一位农民说,集中洒农药那会儿,瓶子比现在还多,不少都被雨水冲走了。
其实,农民们也不是对这种污染毫无察觉,但现实情况让他们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桦南县驼腰子镇一位农民忧虑地说,常年使用化肥、农药种地,夏天在村子里,都很少看见蚊子、臭虫了。有些地块已经不是黑色的了,而是近于黄色。延寿县安山乡的一位郭姓农民说,洒完农药后,药瓶只能扔到地头,收破烂的都不要,更别说农业部门回收了。“要是农业部门回收,说不定农民还真能攒一些农药瓶哪。”
在黑龙江省的一些农村地区,除了受到化肥的污染外,由于废弃地膜清理回收不干净,每年也有相当一部分废弃地膜被耕翻进土壤里,使土质受到严重影响。
在桦南县下夹信子村,一位王姓村民说,因为距县城比较远,所以没有人管理过村里的生活垃圾,如果垃圾多了,村民就在村头挖个坑埋了。“有的时候,都埋了好几年的塑料袋,还没有腐烂,春风一刮,到处都是。”这里喝的虽然是地下水,但是村民感到水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清澈了。“可能老用化肥、农药啥的,时间长了都渗到地下去了。”
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是苏东坡的故里,是四川省实现“还三江清水”的重点控制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全区产业结构不合理,排污企业点多面广,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加之近年来泡菜食品、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农村环境污染日趋突出。面对严峻的农村环境形势,东坡区委、区政府采取举措、狠抓落实,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减少农村环境污染,东坡区加大了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取缔了9家小纸厂、8家小糖厂、4家小炼油厂等。重拳整治造纸行业。35家造纸企业投资6.3亿元进行技改扩能和深度治理。其中,14家造纸企业实行停产治理,治理工作取得显着成效。全面治理泡菜食品企业。用1—2年时间对全区35家规模化泡菜食品企业实施全面治理,对小规模泡菜食品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产品以及死灰复燃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一律关闭取缔。
4.资金“空洞”导致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缺乏,必须建立稳定的农村环保资金来源渠道。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长泰县岩溪镇湖珠村党支部书记陈文东说:“村里也想治理,但有心没力,财力不足啊。包括垃圾清理、运输、处理和配备人员都是有成本的。”
“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些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设施总量不足;农村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够,农村水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副主任王玉佩感叹,资金“空洞”成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瓶颈。
王玉佩建议,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实施农村水环境专项治理工程的扶持政策,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开展农村排水及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确保环境治理工程建得成、用得起。
长期以来,农村环保除各种示范试点和创建活动有少量资金投入外,几乎无其他资金投入,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人大代表吴建平表示,据测算,依照自然村规模大小,把农村清洁工程作为一个突破口,如果每村一次性投入30—50万元,就能够从根本上有效解决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废弃物、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和农作物秸秆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人大代表陈文东表示,垃圾处理需要国家建立生态环境补贴机制,建立和完善垃圾运输、处理设施。
2008年,国家在全国推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中央财政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当年投入5亿元,2009年投入金额增加到了10亿元,从2010年起中央财政将在未来3年安排专项资金120亿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这笔资金能够带动地方对农村环保的投入。但是,120亿元的资金只能治理1.2万个村庄,仅占全国的4%,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潘碧灵说。而且,“以奖促治”资金大多被划拨到部分开展绿色创建的村庄,大多数村庄仍无法获得资金支持。
5.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区建设镇金星村坐落在海拉尔晨鸣公司的西北角。
70岁的金星村村民齐国军,祖居此村。他耕作的40亩承包地位于该公司以东500多米处东海拉尔铁道南侧。
当地人把纸浆生产和纸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称为“污泥”或“白泥”。2004年5月前后,海拉尔晨鸣纸业将“一卡车一卡车的白泥直接倒在我的承包地上。”齐大爷说。这不仅使一年的劳作没收成,齐大爷还得雇车雇人挖坑。“不埋不行啊,他们卸完了就完了,我来年还得靠这点地生存。”他说,“至今,填埋白泥的5000平方米左右的地面上,仍然寸草不生;而且,附近大概5亩多地,自2004年以来一直不能种东西。”
住在海拉尔晨鸣纸业西北角的村民张建宝,自家院子里有一个手摇式抽水井。
“2005年前后,有一天,我发现抽上来的水像蜜汁一样,发黑发臭。”“白米饭煮出来,变成了黄颜色。”张建宝家与海拉尔晨鸣纸业仅一墙之隔。“后来我发现,晨鸣纸业在墙后边挖了个大坑,直接把污水倒进去,而我们这边的地下土质松散,污水很容易渗透进去。”他对记者说。现在他只能到几公里外去取水。
在金星村,记者还随意走进了一户叫金永利的农民家里。记者用饮料瓶从他家水井中取了一瓶水,发现水是浑浊的,呈黄色,而且略带一点异味。
凡接受记者采访的每一个村民都表示,家里的井水都遭受了污染而无法饮用。据记者不完全调查,现在整个金星村居民自家水井几乎全部废弃。然而,在以前金星村曾是海拉尔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有村民反映,由于海拉尔晨鸣纸业用水量大,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这也是导致水井报废的原因之一。
晨鸣纸业的落户,给附近居民带来的烦恼还不仅仅是农地、井水被污染,还有空气污染。
2010年9月18日早晨,建设镇街上,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晨练的老人。其中张大爷告诉记者:“看见那公司,心里就不得劲,一天到晚的浓烟滚滚,肯定有污染,尤其在早晨,刺鼻的味特浓。”
6.2010年10月以来,河南省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焚烧玉米秸秆造成周边浓雾弥漫,能见度很低,并伴有明显的呛人烟味,造成局部地区空气污染严重,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河南省环保厅宣传处负责人焦万益告诉记者,近几年,省环保厅和各地政府在查处秸秆焚烧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有的地方仍屡禁不止。
据该省环保厅10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下午6时40分,濮阳、郑州、开封、漯河、周口5市“可吸入颗粒物级别为四级”。随后,省环保厅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张军告诉记者:露天焚烧秸秆造成烟雾,使我省有5个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达到四级,而四级已属于中度污染。甚至有几个城市在三级以上,原因是有雾有霾,而焚烧秸秆本身造成的烟雾,就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焚烧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会达到高峰,二氧化硫比平时会高出一倍,二氧化氮比平时高出三倍。并且秸秆燃烧时本身就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有直接关系。
7.2010年8月25日,江苏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目标责任书签订仪式在南京举行,徐鸣副省长代表省政府和16个示范县(市、区)签订了2010年目标责任书。此举拉开了江苏省最大规模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大幕。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农村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苏南地区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染,苏中、苏北地区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污染。同时,环保公共服务过于分散,分散式的村庄治理和单一的工程治理已经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必须探索综合的、连片的农村环境治理新模式。
“连片整治农村环境这一环保新政,标志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入了提高阶段。”有关人士介绍说,江苏省把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作为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的重点内容,其中,在太湖流域重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在淮河流域苏中地区重点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在苏北地区重点开展乡镇生活垃圾转运收集模式完善建设工作。目前,全省16个有条件的县(市、区)入选首批示范建设区域,通过连片整治带动其他环境问题的解决,形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示范效应。
据介绍,江苏省2010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共涉及70个建制镇、734个行政村、总面积3626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7.7%、4.5%和3.5%。计划建设344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形成处理能力3.2万吨/日,建设截污管网1468公里;建设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32座、非规模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与处置设施6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1项,预算总投资7.0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2.5亿元。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通过本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将妥善处理示范片区内的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基本解决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保证村民饮水安全。直接受益人口182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5.3%。
8.目前我国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存在法律缺位。我国关于环境的法律、法规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还不完善,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环境保护的需要,因此需要出台一部“农村环境保护法”。
我国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规定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及主要法律措施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环境保护的需要。如《环境保护法》只是对涉及农村环境问题和污染治理,做了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同时,规则不完善,缺少实施系统的支持,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问题考虑不足。在我国农村一些重要环境领域的保护存在立法空白,如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用塑料薄膜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上都是空白。
另外,我国已出台的影响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定,有相互“打架”的现象。如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对保护基本农田做了规定,被称之为“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当时有关的一些法律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其中又缺少保护环境的实质内容,加之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过分强调经济政绩,结果导致在1998年新《土地管理法》生效后的几年里,经济发展的指标上去了,但耕地保护的目标不仅没有实现,反而出现了一些地方乱占耕地、乱占基本农田、乱建开发区的新高峰。
9.宽敞平整的水泥路,清一色的太阳能热水器;厨房里用的是清洁能源沼气,屋前屋后都实行绿化、硬化、亮化,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由村里安排专人清运……这是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林头镇陈墩村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据巢湖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介绍,该市日前出台《全市新农村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清洁乡村”行动后,含山、无为、和县已相继启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
据介绍,巢湖市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的总体目标是,用3—5年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开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对农村垃圾集中处理进行统一规范,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基本实现“四有四无”:有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有卫生保洁队伍,有长效管理机制,有稳定经费保障;庭院圈厕无积存垃圾,村庄内外无散倒垃圾,沟塘河渠农田无漂浮垃圾,农村交通干道无白色垃圾。“不能让农民日子富了,村子却脏了。这是巢湖市新农村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的最终目标。”
全市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主要采取乡镇或县处理模式,通过“户集、组收、村运、镇(县)处理”的方式,对不能回收利用的农村垃圾进行集中填埋或焚烧等处理。具体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至2010年8月,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覆盖到省、市、县区三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第二阶段,2010年9月—2011年8月,覆盖到沿道、沿湖、沿江所有乡镇、村组;第三阶段,2011年9月—2012年8月,覆盖到全市所有乡镇、村组。
截至目前,全市三批877个新农村建设示范自然村均得到了有效整治;共改路1684.21公里、改水50722户、改厕41191户;清垃圾19万多吨,清杂物27244处,清污水塘坑1778口、清污水沟渠1932条199.17公里;拆除破旧房、废弃房8576间16万多平方米,整顿清理村内空地30多万平方米,拆除畜禽圈舍8907间约10万平方米,绝大部分示范点还实施了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10.2009年12月中旬,记者来到河北蓟县的一个村庄,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的甄大爷告诉记者:“我今年80岁了,院子后面的那个垃圾坑,原本是个大池塘,我小时候、我儿子小时候,都在那里游泳、摸鱼,冬天就在上面滑冰。有一年下大雨,塘里的水溢了出来,我家院子里全是水,还有鱼游到院子里。可现在,你看看,水没多少了,还有人往里面倒垃圾,夏天我家满院子飘的都是臭味。”
正如甄大爷所说的,以往农村空气好、水好,而今这些优势正逐渐消失,从前是“小桥、流水、人家”,而今有些甚至成为了倾倒生活垃圾的场所,并由此给部分农村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国家环境保护部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仍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其中因污染造成的饮用水不安全人口达9000多万人。
“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正成为一些农村的形象写照。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产生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而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意排放。
在甄大爷所住的村庄,每天早晨都有一个人挨家挨户敲门收集粪便,但这些收集来的污物,并没有进行统一处理,而是倾倒在了离村子稍远一点儿的地方。据调查,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像这样的垃圾处理方式不在少数。
农村不但缺乏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更重要的是,人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垃圾处理方式会对自己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在农村,生活废水随手泼到地上,或是倾倒进附近的河流,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有些人家还将生活废水积攒起来浇灌农作物。但现在的生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洗涤剂,洗涤剂中的化学成分在河流中会污染水源,倾倒在田地里则会使土地板结。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环保工作与己无关,认为是政府及环保部门的事情,自己则置身事外;有的农村居民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认为自己生活水平提高了能过上好日子就是他的现实追求;少数农民认为环保工作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在这种环保意识指导下,对于破坏环境危害生态的行为绝大多数人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极少有人积极制止并依靠自己的力量拯救环境减少污染。
11.湖南省怀化市环保局把加强农村环保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重要突破口,在溆浦县开展了农村环保工作试点。
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溆浦县环保局不仅设置了环境监察大队,同时还在8个办事处(各辖4—6个乡镇)和县城卢峰镇设立了区域性环境监察中队,人员经费由县财政全额拨款。环境监察中队明确人员分工,每个乡镇安排一名环境监察员,工业重镇安排两名环境监察员。环境监察中队由溆浦县环保局统一管理,同时接受所在办事处党委、政府领导。环境监察大队对中队进行业务指导,中队组织环境监察员开展日常工作。乡镇日常环境监管工作由环境监察员负责,环境监察执法由中队统一协调组织,实行集中执法。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环境监察中队的设立,促进了基层乡镇党委、政府环境意识的提高,也解决了基层党委、政府想抓环保工作而无队伍去抓的问题。为切实加强农村环境执法监管,各环境监察中队针对本辖区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了环境监察日常管理制度,积极参与污染专项整治,及时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及污染纠纷。
通过设置区域性环境监察中队,溆浦县切实加强了农村环保工作,但也面临很多现实困难。主要表现在:缺乏总体规划,在推进农村环保工作时对于该抓什么、怎样抓缺乏明晰思路,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置等工作开展不够。参与基层党委、政府综合决策的机制尚不健全。基层党委、政府要求环境监察中队加强企业污染监管和污染纠纷处置,但听取环保部门意见、让环保参与综合决策较少。环境执法队伍素质不高,环保专业人才缺乏,影响了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
三、申论要求
(一)假设你是政府机关公务员,针对我国农村环境存在的污染问题,撰写一份《关于加强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工作意见》的内容提纲。(20分)
要求:(1)不必考虑格式,写出要点即可。
(2)条理清晰,措施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不超过 400 字。
(二)给定资料4中提到“国家在全国推行„以奖促治‟政策”,谈谈如何更好地贯彻该项政策。(3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不超过400字。
(三)围绕“给定材料”主旨,联系实际,以“没有好环境,哪来新农村”为题,自拟副标题,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论述深刻、内容充实。
(2)结构完善、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1200字左右。
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答案提示
(1)加强宣传,切实提高农民的环保认识,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环保宣传和科普教育。
(2)进一步明确职责,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环境监管机制,在农村乡镇一级建立环保队伍,保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3)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把对畜禽养殖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污染整治落实到整个村镇,对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填埋,推动乡镇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中,建立稳定的农村环保资金来源渠道,保证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到实处。
(5)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速对农业环保的环境立法。对有一定规模的农牧业项目实行环保审批制度,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农村环境违法事件严厉查处。
(6)重拳整治造成环境污染的乡镇企业,对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或者“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一律关闭取缔。
(二)答案提示
(1)在明确“以奖促治”政策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实施程序等内容的基础上,首先要确定当地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目标,因地制宜地处理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立足当前找准最突出、最直接、最紧迫的环境问题,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并着眼长远,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以促进农村环境保护深层次矛盾的解决,为农村环境保护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2)中央财政“以奖促治”资金是补助性资金,重在发挥引导、推动作用,因此地方财政要建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与中央的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形成良性互动,解决好后续资金的来源问题。
(3)要把“以奖促治”的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尤其是用在集中解决在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严重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上。
(4)在“以奖促治”政策的贯彻执行过程中,建立监督奖励机制,确保资金能够合理利用并对成效显着的地区予以奖励,从而更好地巩固治理成效。
(三)参考范文
没有好环境,哪来新农村
——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印象中的农村应该是天蓝、日丽、山青、水碧的世外桃源,但遗憾的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农村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村口堆满垃圾,随处可见被丢弃、堆积的农药瓶、白色地膜、牲畜粪便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优美似乎只能留在文学作品中和人们无限的回忆里了。为什么昔日农村的青山绿水变成了今日的垃圾成山、恶臭遍水?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一是农村环境治理资金匮乏。没有建立稳定的农村环保资金来源渠道,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专项资金短缺导致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缺乏。二是环境监管、保障体系和政策法规、标准不健全。我国长期将环保工作的重点放在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上,农村环境保护缺乏科学规划,特别是在乡镇一级没有建立起综合决策机制,以及预防和解决环境污染的环保机构。另外,立法的不足再加上相关标准的不健全,就导致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法无定规,无法从制度层面对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举措进行保障。三是农民本身的环保意识差。将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焚烧、不加收集乱扔乱抛的现象,在许多农村地区屡见不鲜。四是乡镇工业企业向农村转移。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工业企业有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之势,一些企业违规排污的行为给农村的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农村环境污染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威胁着农村人口的健康,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没有好环境就没有新农村,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还农村一片净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已迫在眉睫。
切实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保障资金来源是基础。国家在全国推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以来,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众多村庄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央财政“以奖促治”资金是补助性资金,重在引导、推动,因此,要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专项资金的后续来源。
切实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是保障。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必须进入有法可依、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关键是要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在乡镇一级建立起综合决策机制,以及预防和解决环境污染的环保机构,从而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供制度方面的支持。
切实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是关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是农村环境保护的根本和关键。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使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方能营造一个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使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各项政策法规更加顺利地得以实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同样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更非朝夕之功,需下大气力。由于全国各地情况不尽相同,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对策,切实把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摆上议事日程,以真正建设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五(遏制学术腐败之风)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参考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但同时,市场经济中的不利因素也影响了学术领域,如学术交易,学者做学问不是为了学术,而是以追求金钱利益、追求名誉为主要动力。因此,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不正当行为,如权钱交易、假冒伪劣行为、种种不正当竞争等,一些学者没有自觉抵制,而把这种行为引入学术界,导致了学术腐败现象。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的一些学者在功利心的驱使下,用各种商业化手段运作学术成果,突出地表现为在学术研究上搞“短”“平”“快”,搞学术突击;出版学术论着不以学术质量、创新水平而以关系亲疏、出价高低来决定论着发表与否;有的出卖版面、刊号、书号等,以市场作为学术研究的目的,而其中真正有高水平的学者却因为没有采用这些“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导致论着因没有发表出版经费而不能发表。
2.从“腐败”一词的原意和引申义的角度出发,从广义上讲,学术腐败是指学术界中一些集体和个人为了谋取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违反学术道德,违背学术良知的行为。其表现形式五花八门,手段多种多样,其中以下几种最为明显:(1)抄袭剽窃。抄袭剽窃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学术腐败现象。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有的采用“组装法”,找来相关主题的论文后,就剪刀加糨糊,东拼西凑,组装成自己的新成果;有的则是文章内容原封不动,文章标题稍作修改,文章作者则换上自己的大名;也有采用“洋为中用”的,将国外的研究成果,翻译过来,以自己的名义出版、发表。(2)弄虚作假。弄虚作假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学术腐败。例如:有的学者心浮气躁,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但是为了达到预期成果,为了申请项目的结题,篡改实验数据和科学研究事实,凭空捏造或伪造成果所需要的实验数据或结论。有的学者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学术评定中所需要的论文数量,学者之间“互相帮助,利益共享”,甲写的论文或着作除了甲自己的名字外还署上乙的名字,而乙的论文或着作也同样署上甲的名字。(3)低水平重复。一些学者出于某种利益考虑,对自己的学术产品不是以创新、知识、学术领先为出发点,而是化旧为新,搞泡沫学术。现今高校一本内容相差无几的公共教材,教参书籍可能超过300种。高校教材也似洪水泛滥。它们出自不同的编者之手,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但编写的内容、章节顺序,甚至具体例子都大同小异。这种情况理科有,文科更多。文章现在是越写越多,且越来越长;书越出越多,且越来越厚。以前的一些学者皓首穷经,一生当中也就发表几十篇论文、两三本着作;而现在有些学者的学术成果的出世速度和数量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刚刚步入学术界不久,就发表论文数百篇、着作几十本,但其作品却十分缺乏学术性、思想性、独创性。
3.近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最南端的“211工程”高校——海南大学,也存在“学术造假”现象。
据报道,现年38岁的王凤阳是海南大学教授、博导、农学院动物科学系主任,动物科学的学科带头人。经过无记名推荐及各方面意见的分析,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王凤阳被海南大学拟任命为农学院副院长,并进行7天的公示。
公示刚刚结束,反映王凤阳学术造假的举报就到了海南大学组织部,相关的举报材料随之出现在以“打假”闻名的“新语丝”网站上。从这些举报材料中发现,举报王凤阳“学术造假”的内容分为“学术成果登记和简历造假”和“申报海南省第9届十大杰出青年材料和其他申报材料造假”。举报的老师告诉记者,王凤阳有在学术成果登记和简历上造假的行为。比如王凤阳在《Molecular mapping of developing dorsal horn?enriched genes by microarray and dorsal/ventral subtractive screening》一文中,实际排名第五,而在关于王凤阳的多处介绍中,包括海南大学的网站上和科研处2006年科研成果登记表上,他的排名都被改为第三名。
“新语丝”网站上刊发的举报材料还提到,王凤阳“在2008年10月海南省第9届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的材料中直接将上面那篇论文当作他发表的论文。值得注意的是,在前面提到的网上的简历中,他还只是把他在论文中的排名从第五名提前到第三名,而在这次的评审中,他却直接说该论文就是他的论文,直接将他人的成果据为己有;同时,他的材料中说他已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但是,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用作者„王凤阳‟做一下跨库搜索,并到他曾经工作和学习过的单位调查,发现他发表的论文共计23篇,加上在国外刊物发表的论文,其发表的论文总数当在30篇以下”。
4.对学术腐败的严重危害性,怎么看都不过分。虽说大学并不是人们常说的“象牙塔”,学术界也绝非一尘不染的“世外桃源”,但一般说来,知识分子作为正义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社会的良知,是道德人格的化身。如果连“传道、授业、解惑”的为人“师者”都成了令人不齿的鼠窃狗偷之徒,这个社会不是很可怕吗?人们之所以“苛责”知识分子,“苛责”学术界,恰恰说明人们对知识心怀敬畏,对知识分子另眼相看,寄予厚望。在一般人心目中,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本应是社会精英,是一个时代最有学问的人,同时也应该是最讲道德良心的人。但频频发生并不断升级的学术腐败事件毒化了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公信力,叫人不得不格外忧虑。顶着“天之骄子”“专家学者”甚至两院“院士”的头衔却干着东抄西窃的勾当,毁掉的不仅是自己的声誉,更是后来者的信心。
目前我们国家正在致力于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还在搞“211工程”,那么,在当今学风文风败坏、学术腐败盛行的情况下,这些“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将如何建设?“211工程”又将“搞”成怎样?面对花名册中的“国家队”性质的一些名牌学府业已暴露出来的严重学风问题,我们怎么还好意思厚着脸皮声称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在经济上的造假贩假已使中国的形象大受影响,同理,假如在学术上的假冒伪劣也得不到遏制的话,那么,中国的学术界将以何种颜面去面对国际学术界?又将如何向我们的子孙后代交代?
5.一些专家认为,盛行于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其根源在于现行的学术评价、人才评价机制以及人才评聘机制不尽合理。教育、人事等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探索,改革人才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对于教师中、高级职称的评定,通行的做法是把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或出版的学术专着作为一个“硬指标”。如果论文数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无论这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得如何好,也无论其曾经发表过一两篇质量多么高的论文,都无法得以晋升。
这种只重“量”而不重“质”的评审机制,就导致一些人盲目追求数量,采取拼凑的方法,一篇文章凑成几篇,或几篇文章凑成一篇,还有人把以前的论文改头换面后重新发表,造成论文在学术创作时低水平重复,重复别人也重复自己,剽窃他人也剽窃自己。
一些受访者表示,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之才,是把先进的教育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但这种职称导向,使得高校一些教师认为教学无所谓,只搞科研,因此在教书育人方面用的精力非常有限。这就出现了上海交通大学一位讲师的悲剧人生,尽管他的课讲得很好,深受学生欢迎,但因为他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够,最终也没被评上教授。
6.学术腐败现状的改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从眼前看,起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突破利益格局限制,实施学术评价体制和机制改革,改变考核方式,破除论文崇拜,克服学术浮躁,营造有利于创造的宽松环境。二是在考核中特别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尤其要特别突出基础学科研究的原创性、带动性。对于那些没有新观点、新见解、新数据、新材料的“克隆论文”“拷贝论文”“块移动论文”等必须剔除。
正在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明确,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在这方面,南开大学走在了全国的前面,该校前不久成立的学术委员会,全部由各学科德高望重的资深老教授组成,整个委员会没有一个学校领导和行政干部,具有充分独立的工作机制和权力,我们有理由对这样的学术委员会充满期待。
7.现行学术量化管理亟待建立良性循环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需要体现开放性、群众性原则。在现行名目繁多、相互影响的学术评估机制中,学术批评、学术纠错、政策听证、扶植弱势、学术监督的机制却很不完善,有的根本没有,有的则有名无实,成了制度化的形式主义和制度化的官僚主义。表面上各项规定的出台,有公示,实际上只不过是走走过场。处于弱势群体的广大基层教师没有举足轻重的发言权,甚至连听证权、公开批评的话语权等民主自由权利都得不到充分保障,设想这种由主管和监管兼于一身的主导机制将怎样体现广大学术工作者的根本利益?学术管理机制不仅应兼顾管理科学化和学术个性化、多元化、人性化诉求,而且要健全学术批评、学术听证、学术纠错和学术监管机制,淡化学术行政化、官僚化色彩。
8.与监督机制紧密相连的,是学术领域的惩处机制不健全。首先是法律责任不够明确。学术界出现腐败现象之后,不知道什么人应该负责任,或负什么样的责任,以至于舆论炒得很热,但当事人照样有名有利,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二是对有些违规行为的惩处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其实,当科技界、学术界出现腐败现象后,有关部门也不是不重视,有的也的确成立了相关组织进行了调查。但是,在查出当事人的腐败行为或者说是不端行为后,却找不到适用的法律条文或纪律规定可以套用。因此,不知道该如何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一般都是进行批评教育,最多也就是解聘而已。而这种处理方式显然太轻,不足以对行为不端者起到惩戒作用。
三是对违规行为惩处不力。除了因为找不到相应的法律条文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门利益,部门利益作怪导致学术界的腐败行为得不到积极查处。现在的学术造假、成果造假者,大多是高校或科研单位领导作为人才引进的,是一种“政绩工程”。一旦事发,容易牵连到这些领导。同时,学校的声誉、学校的学术地位也会受到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科研单位的领导本身就是个行为不端者,比如有的人当了校长、院长后还在申报院士,竟然有组织地让其他人“出让”成果,以便自己顺利获批。当这类人的问题被揭发后,往往很难查下去。关键是在全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独立的调查机构负责这类腐败行为。
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界腐败行为的出现。学术行为不端者得不到有力惩治,不仅怂恿了这些人继续腐败,而且还将更多原本行为端正的学术工作者也拉下水来,从而导致学术界的腐败现象愈演愈烈。
9.学术领域的不良现象,只有当它导源于不良的体制时,它才属于学术腐败范畴。这里关键的问题依然是非学术的权力是否能够受到制度性的限制。比如张汝伦的抄袭事件如果属实,就不是学术腐败问题,而是他个人的学术品德问题,而且正是由于不是制度性的腐败,所以很快被曝光。制度性腐败的学术环境,是一个诱使你甚至迫使你腐败的环境,一个鼓励学术不良现象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遵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者将由于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而不得不跟着腐败,这就是制度性学术腐败的可怕之处。比如在目前的各种学术评奖、学术资助、职称评定以及学位点评审中,当各个竞争对手都不遗余力地贿赂各级官员及“学术权威”的时候,你如果洁身自好,那么,即使你的学术实力明显地超出对手,奖励、职称、资助以及学位点也轮不到你。这就像在一个因体制不良而腐败成风的单位中,要是有一位领导洁身自好,他必然无法见容于他人,不是自己也跟着腐败,就是被赶走。
鉴于此,某些学者提出防止学术腐败的办法不是什么学术品德教育,或倡导学术良知,而是完善学术体制,使想要腐败者腐败不了或因付出的代价太高、风险太大而只好老老实实地做学问。而就目前情况看,完善学术体制最为关键的无疑是让学术领域脱离政治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宰制,尽可能获得自己最大的自主性,目前中国学术界最严重的制度性学术腐败现象实际上都是源于学术领域缺乏基本的独立性,或者说源于政治经济等非学术力量对于学术领域的强力干涉。诸如领导利用职权剽窃他人成果,领导直接参与并控制学术资助、学术评奖及职称评定,学术委员被玩弄于领导的股掌之中等现象,可谓比比皆是。原因是什么?是个别领导品德不良么?非也。真正的原因是不良的制度使得这种腐败行为无法得到制止。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是:就大多数人而言,决定他行为的不是品德而是制度。
〖=2〗10.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一方面造成学术泡沫及学术竞争的恶性膨胀,导致学术研究上及编辑出版上的人力、物力的低效率和高浪费,另一方面,它破坏了学术研究的规则,腐蚀了学术队伍,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声誉,造成学术界和学术出版界的混乱,也使真正的有价值的学术贬值,正直学者的尊严和权益受到挑战,既不利于我国良好学术风气的形成,又阻碍学术人才的成长和学术大师的产生。学术腐败使学术走向了异化,“假作真时真亦假”,其长期的和全方位的浸淫必将对我国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带来负面影响,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销蚀、破坏作用。当然,在更深层次上,学术腐败还会遏制我们民族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的提高。中国学术文化必须走向国际学术舞台,加强与国际学术的交流,而学术腐败现象不利于我国良好的国际学术形象的塑造,同时也影响和削弱中国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进程。
11.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些教育界人士指出,学术腐败是一种个人主义思想膨胀的极端表现,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对社会也是一种污染。因为作为探求真理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的学术界,在很大程度上还肩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其对社会的影响、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因而学术腐败对社会的危害也必然是巨大的,可以说,它已像病毒一样传染毒害着广大青年和学生。据报道,上海师范大学何云峰教授的专业反剽窃网站就是有感于学生作业和毕业论文剽窃抄袭他人的文章,并对“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陋习深有感触而自费创建的。何云峰担心的就是学生如果在校园里对学术研究就存在这种心态,当面临复杂的社会大环境时,他又将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观念。当然,学术腐败行为最终必然也会给学术腐败者本人及其小团体带来
第三篇:最新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13)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材料
据新华社电,河北省科学院近年在体制改革、调整职工岗位时,接连出现正教授看大门、副研究员和在职研究生坐传达室发报纸的情况。对
此,院方负责人认为这是改革中的阵痛,而当事人却直喊冤,认为院方对他们不公正,是人才浪费。
1.正教授看大门太“奢侈”
196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的刘教授,1978年到河北省科学院从事科技情报翻译工作,正教授级外语译审。在河北省多届经贸洽谈
会上给省领导担任俄语和波兰语翻译,是河北省仅有的两名精通波兰语的人才之一。他还兼任河北省翻译系列高级评委会主任、翻译工作者协
会会长等职。1993年到单位下属公司任经理,后因公司倒闭,1996年申请回院里继续搞科技情报翻译工作,没能如愿。已56岁的他成了看大门 的门卫,直到1997年3月恢复翻译工作。
本人自述:怎么也想不到我堂堂一个正教授会落到如此地步,怀疑是因为搞公司失败了领导对我有成见。看大门的活倒是不累,关键是思想
上接受不了。1997年3月,在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大会上,我作为多个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宣布:“我正在河北省科学院看大门!”当时的院长脸
上实在挂不住了,才给我安排到图书馆工作,我又继续从事我热爱的翻译工作了。
院方说法(河北省科学院副院长):这是改革当中的阵痛。院里1992年搞第一轮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定编定岗、竞争上岗,而刘教授偏偏在此
后到下属公司搞经营,后来经营不成功便想回来搞科研业务。虽然他是高级知识分子,够得上人才,但不能把他塞进去,把别人给挤出来。让 他看大门已经是照顾他了,起码有工资嘛。
记者点评:人事制度改革无论怎么改,其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才脱颖而出,因此改革与尊重人才并不矛盾。就我国 的国情而言,人才也远没有多到连个工作岗位的“坑”都没有的地步。2.有人偷了我的“奶酪”
王某,196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原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后进修图书情报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副研究员。1978年到河北省科学院工作。
1994年,到院下属的科技实业公司从事经营管理,因与公司经理发生矛盾,1996年离开公司在家养病。1997年被安排到院传达室发报纸,1999 年提前病退。
本人自述:我并不是能力差,主要是没有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传达室根本不缺人,我在那里
只是“挂”着,每天接受来往同事的“瞻仰”,精神压抑得简直快崩溃了。
院方说法(人事教育处处长):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如果不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也是不行的。再者,王某是自愿选择搞经营的,放弃了原
来的岗位,如果当初在原岗位竞争上岗,肯定不会失去工作。
记者点评:改革在实现人才“能上能下”的同时,也给了单位领导更大的用人权,领导的判断水准及个人素质在用人上显得尤为重要。而谁
来监督人才使用的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则是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3.我的活有小学文凭就够了
张某,1995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物理系,河北科学院能源所工程师,在职研究生。在乡下做了4年与科研无关的扶贫工作。2002年,先在办公
室当内勤,收房费、水电费,后因专业不对口开始在能源所传达室发报纸。
本人自述:其实我现在做的活有小学文凭就够了,我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在我们所里的科研人员中,我绝对不是最差的,目前我复习考 博士,想尽快离开这个地方。
院方说法(人事处副处长):科学院改制后,人员数量大量压缩,出现像张某这样的在职研究生没活干的情况就不足为奇。
记者点评:张某去发报纸并不是单位人才多得用不过来,而是单位没有能力再给其提供岗位,这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为紧迫。
三、申论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这道是主观题您自己看答案判分
答案提示一
河北省科学院近年在体制改革、调整职工岗位时,接连出现正教授看大门、副研究员和在职研究生坐传达室发报纸的情况。有道是“公说公 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间,对于河北省的这种做法,社会上各种议论都有。对此,院方负责人认为这是改革中的阵痛,而当事人却直喊冤,认为院方对他们不公正,是人才浪费。
2.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答案提示二
(1)改变用人观念。人事制度改革无论怎么改,其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
才脱颖而出,因此改革与尊重人才并不矛盾。
就我国的国情而言,人才也远没有多到连个工作岗位都没有的地步。这显然是一个观念问题。
(2)建立人才使用监督机制。改革在实现人才“能上能下”的同时,也给了单位领导更大的用人权,领导的判断水准及个人素质在用人上显得
尤为重要。而谁来监督人才使用的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则是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3)疏通人才流动的渠道。在职研究生去发报纸并不是单位人才多得用不过来,而是单位没有能力再给其提供岗位,这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的建立就显得尤为紧迫。二者就不是一个单位就能够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一盘棋来调节。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 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参考例文
用人制度的“奢侈”与浪费
河北省科学院近些年在体制改革、调整职工岗位时接连出现正教授看大门、副研究员和在职研究生坐传达室发报纸的情况。对此,院方领导
人认为这是改革中的阵痛,而当事人却直喊冤,认为是院方对他们不公正,是用人上的“人治”因素在作怪,是人才浪费。
把改革后出现的不合理、不公正、不客观的结局,说成是改革的阵痛,以此来消减人们心存的不满意,这是一些人喜欢用的招数。因为,让
教授看门,让研究生发报纸,肯定是无法让人们理解的,于是冠以改革的名义,人们接受起来自然就容易些。至于是不是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人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这些人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这种借“阵痛”来敷衍公众,本身就是对阵痛的曲解。因为阵痛中蕴藏着对新生命的期待。改革开放搞了20多年了,一些地方科研体制改革
还处于这样的阶段,显然是科研体制未能跟上国家整体发展的步伐。这些地方的科研体制改革搞到今天,还在改革初期竞争上岗之类的试验阶
段中兜圈子,还在以浪费人才资源作为代价,笔者看不出有什么希望,几乎可以说是人才要“胎死腹中”。
有些人可能要说,教授看大门又何妨?再说,刘志明教授是自愿到下属单位搞经营的,如果当时经营成功了,他恐怕不会再回到单位搞科研业
务,既然他对自己的前程做了重新定位和选择,他就应该为自己的选择承担风险,不能在经营失败之后才想到重新回单位。因为单位没有义务 为他奉上“双保险”。毕竟该科学院1992年搞了第一轮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定编定岗、竞争上岗,人员“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教授可以随
意去留,这就会影响到人事改革公平公正的实施,影响到规章制度的执行,造成新的不公平、不公正。
此话有一定的道理,问题在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初级阶段”的社会来说,让教授去看大门、在职研究生去发报纸,是不是有些过于“奢 侈”?
无论人事制度怎么改革,其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才脱颖而出,因此改革与尊重人才并不矛盾。就我国的国情而言,人才也远没有,奢侈到看大门、发报纸的地步。科研体制改革如果不能保护人才,为人才成长创造好环境,或者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而让高级
知识分子离开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去千粗活、简单的活,这样的改革就是荒唐的。
其次,改革在实现人才“能上能下”的同时,也给了单位领导更大的用人权,领导的判断水准及个人素质在用人上显得尤为重要。而谁来监
督人才使用的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则是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第四篇:201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A卷
201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A卷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注 意 事 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纸!
给定资料
材料1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2006年世界银行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涵义是指,“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0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
按照世界银行2008年最新的收入分组,人均国民收入小于905美元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从906美元到11115美元左右,则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在中等收入国家中,又分为两个层次,在906美元到3595美元之间,为低中等收入国家,介于3596美元到11115美元为高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家,上世纪70年代便成了中等收入国家,但他们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仍在3000~6000美元的阶段徘徊。菲律宾在上世纪60年代人均水平在亚洲仅次于日本,但由于未解决好发展问题,至今还在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而同菲律宾差不多的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则后来居上,跨越了陷阱,成长为亚洲“四小龙”。
中等收入曾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3700美元,2010年我国人均GDP约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属于“上中等”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危险区域,中国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潜在风险。早在2004年,温家宝总理就指明,是否能跳出这个陷阱决定了中国两种可能性的发展前景:一种可能性是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另一种可能性就是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近几年来,改革渐渐成为中国受关注度最高的一个话题。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70次提及改革一词,这固然与2012年恰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暨中国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二十周年这一历史节点有关。但改革旋律高奏,更多原因还在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迫。
材料2
材料3
我们前面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生产力的解放,亿万人民从缺吃少穿的短缺经济中迎来了改革开放,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主要是靠土地、资源、能源、劳动力等成本的低廉来发展的。现在这些“红利”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且以上成本要素迅速上升,投入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发展的比较优势正在弱化,这很可能成为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直接诱因。
正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所分析的:长期以来,在“加快发展”大思路下,我国沿袭“过度工业化、过度出口依赖、过度投资驱动、过度粗放增长”模式,映射到社会、政治和生态领域,就产生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分化、环境污染、腐败滋生等种种问题。一定程度上与有些国家落入“陷阱”前的状况相似,这是中国跨越“陷阱”不得不面对的难关。也就是说,快速发展中积聚的问题会集中爆发,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社会矛盾凸显等。这些问题会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这就是“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最危险的地方在于“收入分配失衡,贫富差距拉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00年起,我国基尼系数越过0.4的警戒线,2006年曾达到0.49,之后虽有所下降,但目前仍近0.5。健康的社会结构是“橄榄形”,中国社科院社会所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只占人口的23%,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比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2001至2010年,我国投资率从36.5%升到48.6%,消费率则从61.4%降到47.4%,其中居民消费率从45.3%降到33.8%,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甚至低于“金砖国家”的巴西、印度。长期提倡“做大蛋糕”,却忽视了“分好蛋糕”;鼓励“先富”,却忽视了实现“共富”。严重的收入分配失衡,过大的贫富差距,以及房价、物价、就业、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焦点所在。这些问题会造成人心散、仇官、仇富、仇不公等情绪,导致社会矛盾触点密、燃点低,群体性事件增多。
材料4
“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魔咒”。最典型的是拉美国家。20世纪50至8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利用自身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吸引了大量欧美资本投资,通过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拉动了拉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拉美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人均GDP就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而直到2009年依然在3500至6000美元的水平上徘徊。
20世纪30、40年代,拉美国家开始逐渐改变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发展本国工业。“进口替代”战略强调自给自足和经济超赶,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发展工业,不重视与全球产业链的衔接和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结果造成工业化发展后劲不足,大批工业企业破产倒闭,制造业发展呈现停滞甚至倒退趋势。
拉美国家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使本国的城市化水平超越了发达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5000美元时,就实现了78%的城市化率。1990年拉美地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就有4个,而当时全世界只有15个。拉美城市化的“超前”进程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工业化难以为急剧增加的市民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只能生活在贫民窟里,民选政府为了选票必须不断向市民提供福利承诺和福利支出,庞大的政府福利开支制约了经济发展动力。同时,“超前”的城市化进程加剧了经济发展和人口地理分布的失衡,远离中心城市的偏远地区更加贫困落后。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同时隐藏着严重的政治腐败,部分政府官员为了能够从公共项目中获取高额好处,积极进行权力寻租,暗中推动耗资巨大的政府工程。在国有资产私有化方面,政府官员更是与国际资本勾结,通过暗箱操作中饱私囊,贱卖国有资产。严重的腐败问题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社会危机所造成的危害。
材料5
1968年,日本GDP总量达到1000亿美元,在经济规模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在此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日本人均GDP继续高速增长,并基本保持了社会稳定,平稳度过了中等收入陷阱。
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势力强大的财阀集团。随着这些财阀垄断的范围越来越大,渐渐成为经济自由发展的障碍。日本对该国的财阀进行了强力打压。二战结束后不久,日本政府冻结了15家大财阀的财产,此后解散对象不断扩大,先后指定56个家族为财阀家族,625个公司为“限制公司”。为防止财阀复活,还公布了《关于禁止垄断和保证公平交易的法律》和《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排除法》,并按此法律分割了325家被指定为经济力量过度集中的企业。
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推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过7年的努力实现了国民收入翻番。同时,日本还进行了农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制,佃耕农成为自耕农,取消了高达50%~70%的地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日本还建立工会组织,制定了劳动三法(工会法、劳动关系法和劳动基准法),承认建立工会的自由和与团体斗争的权利。在80年代的泡沫经济尚未到来前,日本就基本完成了福利制度的建设,并积聚了足以抗衡后来出现的更严重、更长时间的经济衰退的力量。
官员腐败和政府失去公信力是导致很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日本有较为完备的防治腐败的法律和制度,日本刑法典中设立了反贪污贿赂罪专章。在处理腐败问题上,日本推行了财产公示,日本的媒体也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揭露了多起首相腐败大案。
材料6
“去年到现在,塑料涨了18%~25%;铜价涨了20%~30%,银价更是涨得离谱。”浙江民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敏感叹,绿豆大的银触点,从原来的0.4元涨到1.15元,而一个开关也不过卖了4元钱。订单还没开始做,陈建敏就发现生意已经亏了,因为原材料、用工成本都涨了。
据浙江省统计局调查,上半年浙江工业生产值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2%和10%,6月份工业生产值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涨幅均比5月份上升了0.4个百分点。从价格传导上看,各种原材料提价的压力向下游制品企业传导的趋势明显。以温州制鞋企业为例,鞋底所用的聚氨酯材料从每吨2.1万元升至每吨2.5万元,涨幅接近20%,胶水价格也涨了近一倍。而企业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远不及成本上涨的幅度。
除此之外,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也让中小企业颇感为难。据浙江省经信委调查,56%的中小企业认为今年从银行贷款的困难程度超过去年,有高达14.9%的企业曾经在今年上半年借贷了民间资金。“浙江80%的小企业靠民间借贷维持经营,年息最高的达180%。”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一般企业利润率只有几个点,所以很多企业这个月借了钱下个月就得关门。2011年上半年,浙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54亿元,同比增长9.9%,而2010年上半年浙江的GDP增速为13%,相比之下增速有所放缓。浙江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王杰表示,浙江工业生产仍将呈现增速回落的总体态势,下半年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材料7
2012年2月底的一天,家住宁波的张小姐开车去见朋友,被朋友数落“车太脏,应该洗一洗了”。于是,她回到单位楼下的洗车行,花了100元好好地洗了洗自己的爱车。然而,以前在这个地方洗车只要50元。住在杭州的曹先生平均每个月去理一次发,每次都是到固定的理发店找固定的理发师傅。一年间,理发费用从35元涨到40元,再上涨到45元。店里给出的原因是租金上涨,理发费也得跟着涨。“柴米油盐事关家里每个月的开支,所以生活必需品价格稍有变化,我都感觉得到。我预计家里8月份的开销又比7月份多了两三百元钱。”台州的金女士家里共4个人,每顿菜肴大多是荤素搭配,本来家里的饭菜钱在800元左右,而这个月的花销却近1000元。
台州市统计局民调中心近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居民对当前物价形势看法的民意调查。受访者中有69.5%的人认为当前的物价水平太高,心理上有点难以接受;有21.8%的人认为物价偏高,心理勉强还能接受;有7.0%的人认为当前物价基本合理,不高不低;有0.6%的人认为当前物价不算高,另有1.1%的人表示无法判断。调查显示,农村居民中有73.3%的人认为目前物价太高,心理上不能接受;有18.0%人认为物价偏高,但还能勉强接受。城镇居民中有65.8%的人认为目前物价太高,心理无法接受;有25.5%的人认为物价虽高,但还能接受。
这些只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成本趋高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自从2008年以后,以浙江、广东为代表的沿海发达省份的增速明显放缓。令人担忧的是,类似浙江这样的发达地区,当前经济社会中的很多现象已经与“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些特点相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曾分析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譬如产业升级换代缓慢、消费社会始终未能建立、人均收入得不到提升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
材料8
“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必然,它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和发展模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有点像高速公路塞车,根源在于公路本身以及配套的行车规则方面出现了问题,而不是车速慢导致堵塞,而且一旦出现塞车,就会有车速慢等相关问题随之而来,导致恶性循环。”
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典军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浙江省自身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外向型经济拉动。金融危机后,外向型经济受到较大影响。回顾2011年各省市GDP发现,除了天津之外,增速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西部省份增速都在12%以上,中部省份中最低的河南也达到11.7%。相比之下,浙江省的增速明显放缓。
而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延续。在2012年各省市制定的GDP增长目标中,中西部仍然继续“高歌猛进”,8个目标高于去年的省份中,除了吉林外,其他省份均属中西部地区。其中,“江南煤海”贵州省在去年实现15%的高速增长后,今年预期增长达到14%,为全国最高。内蒙古、陕西等省份的增长目标也都达到13%。在全国的31个省份中,浙江、广东、山东、福建4省的增长目标都低于去年,北京、江苏、上海等19个省份的增长目标与去年定的目标一致。
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区域经济差异较大、城乡差别大、民族众多,如果国家在发展战略、政府服务、公共政策、政治改革等方面不能满足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中国很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恶性循环,长期停留在较低的发展水平,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材料9
“为什么世界工业化已经进行了250年,而近200个国家中只有少数发达国家?为什么很多国家不能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或者再进一步问,为什么很多中等收入国家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常常„跌跟头‟、„忽上忽下‟,甚至出现经济停滞或倒退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发出连珠炮式的追问。
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认为,中国社会走到这一步,就是要约束公权力,不让公权力被既得利益集团绑架,不让他们获得大量垄断权、大量稀缺资源的掌控权。一方面,保护中小企业、弱势群体的产权,促使他们更有效率地生产和经营。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无偿占有的资源如果在市场制度下有偿交易会释放出更多效率。
唯有如此,这个国家才能往前走,财富才能更充裕。不然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小企业、工人、农民会很辛苦地挣点小钱,而绝大部分利益被拥有垄断权或掌握稀缺资源的集团夺走。拉美也是这个问题,腐败缠身、垄断无法打破。“中等收入陷阱”的症结在于,利益集团占有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很享受这一现状,不愿作改变。
材料10
2011年10月29-30日,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在海口联合召开了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来10年的中国”为主题的第72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来自中央有关部委、研究机构、高校和24个省(市、自治区)的官员学者,德国、印度、俄罗斯、挪威、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的国内外专家4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就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前景与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表示,中国非常重视社会稳定,但只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人文精神环境,才能更好促进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要加大人文精神方面的改造力度,重点培育主体的诚信精神和理性精神,其中诚信精神是最关键的。一是要加大对缺乏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要从小抓好公民的诚信教育;三是要大力提倡敬畏意识。在2009年4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也强调,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常思贪欲之害)、程序意识和民主意识。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的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中也强调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后悔。
在连续7年保持8%经济增长目标之后,中国决策层将2012年经济的增长目标下调至7.5%。主动下调经济增长目标,是中国政府20年来第一次。从2005年至2011年,中国GDP增长目标连续7年保持8%以上,8%被视为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打破的底线。7年后的今天,“保八”神话终破。虽然只是0.5个百分点的下调,但这一宏观政策所释放出的微妙信号,却引发各界人士广泛热议和深切期待。这半拍之差虽小,却可能从各个方面为中国经济揭幕一个全新的时代。
作答要求
第一题:结合给定资料,请谈谈对“改革旋律高奏,更多原因还在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迫”的理解。(25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深度。字数不超过500字。
第二题:假设你是浙江省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4-5,草拟一份《关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战略》的内容要点。(25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600字。
第三题:围绕给定资料主旨,联系浙江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
(1)观点正确、结构完整;
(2)论述深刻、条理清晰;
(3)字数1000-1200字。
201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A卷)参考答案
第一题:结合给定资料,请谈谈对“改革旋律高奏,更多原因还在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迫”的理解。(25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深度。字数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这句话表明,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的风险。正因如此,改革势在必行。〔3分〕
一方面,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危险区域。〔3分〕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属于“中上等”的水平。然而由于土地、资源、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迅速上升,投入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发展的比较优势正在弱化,我国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潜在风险。〔4分〕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积聚的问题集中爆发。〔3分〕长期以来,我国沿袭的“过度工业化、过度出口依赖、过度投资驱动、过度粗放增长”模式,产生了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分化、环境污染、腐败滋生等种种问题,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社会矛盾凸显等,将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4分〕
因此,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此过程中,需政府转变发展思路,在法律和政策上予以保障,以最终突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3分〕
【评分标准】
本题分值包括结构分和要点分。
答案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作答,可得5分。
共6个要点,其中要点主旨句3分,围绕要点的解释说明4分。
每个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第二题:假设你是浙江省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4-5,草拟一份《关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战略》的内容要点。(25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600字。
【参考答案】
关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战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是最先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省份之一。金融危机后,我省的外向型经济受到较大影响,而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延续。针对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争取主动降速转型,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将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5分〕
一是及时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战略。〔2分〕长期以来,我省忽略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因此,要根据实际,发挥本省的比较优势,加快改善民生步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着力保护中小企业、弱势群体,重视增加民众收入和社保,特别是增加农民的收入。〔3分〕
二是加大对垄断企业的治理力度。〔2分〕随着我省垄断行业范围的逐步扩大,其已渐渐成为经济自由发展的障碍。因此,政府要着力治理垄断行业,防止公权力被既得利益集团绑架,使其获得大量垄断权、大量稀缺资源的掌控权。同时规范金融秩序和投融资体制,加强税务监管等措施。〔3分〕
三是限制“超前”的城市化进程。〔2分〕我省“超前”的城市化进程加剧了经济发展和人口地理分布的失衡,远离中心城市的偏远地区更加贫困落后。因此,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民工就近就业。〔3分〕
四是加大对腐败官员的惩处力度。〔2分〕严重的腐败问题会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社会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因此,要重视反腐,约束公权力,推行财产公示制度,建立防治腐败的法律和制度,加大对政府官员从公共项目中获取高额好处,以及进行权力寻租的监控力度。〔3分〕
【评分标准】
共9个要点,其中总括句5分,对策的主旨句均2分,主旨句的解释说明均3分。
每个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第三题:围绕给定资料主旨,联系浙江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
(1)观点正确、结构完整;
(2)论述深刻、条理清晰;
(3)字数1000-1200字。
【参考例文】
着力“四个结构”转变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经济高速增长,尤以浙江发展最为突出,引起了世界瞩目。在人均收入达到4000美元即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进入重要转折点,在未来十几年内将面临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历史性机遇。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严重的收入分配失衡、基尼系数偏大、以及房价过高、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环境污染等,中等收入陷阱已初步显现。在此过程中,着力进行“四个结构”的转变,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环节。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治理结构要转变。“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是内部发展动力的“自我抑制”,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我锁定”状态。政府必须要用强大的有形之手,注入新的“能量”,破除固有的约束和障碍,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解锁”。为此,政府要更加注重民生,营造公平的社会制度,提高人们收入水平,形成“橄榄型”社会,尊重全体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社会平等权,为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产业结构要转变。第一产业要持续下降至10%以下,第二产业要对第一产业进行替代,当第二产业上升至50%的高点之后,第三产业又要对第二产业进行替代,最终需要从工业主导的结构向服务业主导的结构转变。在此过程中,政府要规范各个产业的收入差距,在各行业间建立相对平等的发展关系,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以金融、税收等措施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求结构要转变。以浙江为代表,长期以来忽略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外向型经济拉动。金融危机后,外向型经济受到较大影响,而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延续。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要平抑以浙江、广东为代表的沿海发达省份的物价,增强社会购买力,提高社会整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最终实现消费升级,建立消费型社会。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精神结构要转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力量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看重。精神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诚信品质。一是要加大对缺乏诚信的打击力度,二是要从小抓好公民的诚信教育,三是要大力提倡敬畏意识。政府要在自身做好表率的前提下,引导和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使其能够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政府将2012年经济的增长目标下调至7.5%,说明我们所暴露的问题与中等收入陷阱类似,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警惕。而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政府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全方位改革,不仅要推进治理结构的有效转变,而且要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变,引导需求结构的合理转变,同时约束精神结构的快速转变。唯有如此,我国才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早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为经济社会揭幕一个全新的时代!
【评分标准】
一类卷〔39-50分,基准分44分〕:能围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立论,观点鲜明、准确、见解独特;能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论据充分;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于1000字。
二类卷〔27-38分,基准分32分〕:能围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立论,观点明确、合理;能联系社会实际,论据较充分;结构完整,层次较清楚;语言通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于1000字。
三类卷〔15-26分,基准分20分〕:能围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立论,观点不够明确;联系社会实际不够紧密;结构欠完整,条理不够清楚,语言不够通顺;不少于800字。
四类卷〔14分以下,凡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均在本等级计分〕:一是观点完全脱离材料;二是篇幅不足600字;三是不分段落、标点的;四是摘抄原文为主的;五是文面错误较多的。
说明:1.没有标题,扣2分。
2.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1200字以外,每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少于1000字,每超过50字,扣1分。
第五篇:2015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九)专题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
(九)2015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考生须知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答题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严禁折叠答题卡!【给定资料】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形势下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举措,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客观要求。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则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
2.行政体制改革,需要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这既是社会的共识,也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行动,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务院明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方案同时明确了上海自贸区五大主要任务,其中首要任务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广东省政府此次希望改革的行政审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暂时停止审批的项目,共20项,其中15项停止审批后,将交由具备条件的行业协会实行自律管理,如城乡规划法规定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乙级和丙级资质认定。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等;营业性射击场立项审批。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委托经营管理合同审批、修理计量器许可等5项,将通过现有的其他监管措施、备案、检验程序等进行管理。另一类暂时调整的5项行政审批项目,均涉及审批权的下放,如法律规定由商务部实施的自动进口许可下放到广东省政府和设区的市政府;由广东省政府环保部门实施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下放到设区的市政府环保部门。
顺德区还全面推动协同治理,在完善社会参与机制上取得了突破。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以社会化为导向,全面推动协同治理”是一项重要举措,顺德区在政府部门的职权职责范围内,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将有关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行政审批及其他行政管理事项移交社会组织履行。各部门制定向社会组织转移审批服务项目与管理事项的目录,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行政审批和服务。
3.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始于21世纪初,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2001年以来,国务院部门已分六批先后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497项,占原有总数的69.3%;31个省、区、市取消和调整了3.7万余项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8.2%。多头审批、多次审批、交叉审批、重复审批的情况基本改善,方便了群众办事,减轻了群众和企业负担。
北京的邢先生在公司负责企业注册,他告诉记者,过去,注册一个公司,光验资、执照、税务等费用就得花8000元。今年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后,只需花30元。“费用降低,节约了企业成本。”
10月31日,贵州一家制药公司向省工商局提交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变更的材料,当天就领取到了新的营业执照。在此之前,此类注册登记的行政审批时限为5至7个工作日。
3天之内办好一个营业执照,这是在广东深圳打拼了十多年的个体户杨先生以前不敢想象的。前年,为了给自己的餐厅再开一家分店,他去工商部门来回跑了近半个月。如今,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启动商事登记改革试点工作后,3天办好一个营业执照成了现实。这源自于今年3月深圳、珠海正式实施的商事登记改革。改革后,以往复杂繁琐的注册登记程序只需一张表格、一项申请、一套材料和一批证照,整个申请、审核流程一个上午即可全部完成。
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部门的一场“自我革命”,审批权是政府职能中的支柱性权力,必然是政府职能转变中的核心因素,但也因为如此,要简政放权谈何容易。有的地方搞数字游戏,把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合并成一项,达到减少审批事项的目的;还有的改头换面,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将行政审批改成“登记”、“核查”等,换汤不换药。
会议指出“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解决下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就是要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也就是说,即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这不仅是当前形势下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客观要求”。
5.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管制放松的改革。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在许多管制领域引入了市场机制。其效果非常显著。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有很多方面原因,放松管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可以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形势的新变化。特别是面对日本经济日渐低迷的困境,日本政府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1996年日本政府出台的放宽限制的具体计划有1797项之多。
6.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言,我国政府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空间仍然存在,审批事项仍然偏多,审批方式仍然繁杂。目前中央层面仍有10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地方政府层面还有1.7万余项。下一步,还应继续探索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有效做法,进一步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搞活微观经济基础,增强市场主体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动力和活力。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行政审批部门之间的审批事项,经常互为前置条件,互相推诿扯皮。例如,要获得发改委房地产项目立项审批,必须经规划局审批,出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并提供用地规划条件;要经人防办审批,出具《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审查批准文件》;要经国安局审批,出具《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审批意见书》;要经文物局审批,出具《大中型基本建设文物调查报告》等等。再加上一些审批事项必须有中介组织的认证、评估等,可以说审批环节繁杂、审批材料众多、审批时间冗长。根据被调查的某房地产开发项目粗略统计,从拿到土地到各种证件手续齐全,具备开工和预售条件,要经过20多个部门单位层层审批,加盖36枚269次公章。不少房地产开发项目申办审批手续,从拿地到开工,至少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时间。
某市物价局出台一个餐饮行业明码标价的实施办法,规定辖区内的所有饭店必须改用“新式菜谱”,标明菜名、规格、主料及主要辅料的重量、价格。饭店如果自印菜谱,必须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到物价局审批。某市成立了一个“馒头办”,做馒头得经过他们的审批。某大学一法学教授参加过某市一个有关设置行政许可的会议,令他印象深刻:“该市的有关部门试图规定、设立某种商品的销售点,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米,而且店面的外墙厚度不得小于25厘米!”该教授说,有关外墙厚度的规定,是想把报刊亭排除在经营者范围之外。尽管这个规定没有最终通过,他还是感到,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打破“25厘米”的壁垒,尚有一段路要走。
7.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办好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是在政府领导下由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组成、行使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机构。它除承担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任务外,把分散在政府各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集中在一起统一行使行政审批,实现了政府对行政审批的规范、有效和综合。近年来,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某市政务大厅现有办公面积仅380平方米,目前共进驻16个部门,办件量较少的一些部门均未能入驻,使得有些审批事项无法在政务大厅办理。同时,部分单位的审批事项属于不同科室负责,不同的分管领导分头审批,延长了办理时限。个别部门对政务大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审批权真正下放到窗口,仅仅将窗口看作是“收发室”,致使审批环节多、审批周期长、办事效率低,有的还存在“体外循环”,即形式上窗口有审批权,实质上还要回原单位办理。按照《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应该是具有审批权限的国家正式公务人员。有些部门选派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进驻大厅,但就总体而言,政务大厅36名窗口人员中,近一半仍为临时雇员或聘用人员。该市的政务服务中心为事业单位,而进驻中心的部门大多是行政部门,有的还是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这就使得中心在履行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时力度不够。当遇到不同部门意见相左或设置障碍时,如果互不让步又没有上级出面协调,中心基本无力解决。
8.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还很不规范,经营不讲诚信、假冒伪劣屡禁不绝、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时有发生,寻租行为不少。这些现象得不到有效制止,对于诚实守信的经营者就是不公平,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扭曲现象,从而伤害整个经济健康发展。这不仅会影响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的正常经营,也会影响国外投资者来华投资发展。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染色馒头”、“掺假羊肉”、“毒生姜”等事件接连发生,加重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这些虽然只是局部的、苗头性的问题,但影响恶劣,危害很大。还有环保问题,不仅是重大发展问题,也是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环保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对建设项目实行了环境评价制度,但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问题仍然严重,造成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投入运营后,又因环境问题引发很多社会矛盾。
由于多种原因,像钢铁、水泥等行业上项目等需要审批,但多年来恰恰没有管住管好,以致造成产能严重过剩。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行政部门管得过多过细,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又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主动开展工作。各级政府要按照各自的事权分级管理,尤其是涉及改善民生的具体事项,要尽可能实行就近管理,此外,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管理中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职责同构”的问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规定不明确或规定得比较笼统,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事权不清,导致中央与地方关系规范性、稳定性不够,权限不明,职能交叉,既影响了行政效率,也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
9.目前,新一轮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大幕已经拉开。新一届政府用“简政放权”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统一到中国梦上来,为实现“中国梦”积聚强大力量。
2013年全国“两会”以来,对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国际媒体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政府放权对中国私营企业和国际投资者是重大利好,有利于遏制腐败,促进社会公平。
中国的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在世界的注目下坚定地起航了。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答题要求】
一律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上。
一、结合“给定资料2”,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分析广东省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简政放权”? 2.简要回答国务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求授权批准广东省暂时调整部分审批项目?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精练、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300字。
二、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几个案例,分析我国有些地方政府行政审批所存在的问题。(15分)要求:分析思考条理清楚,观点明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三、结合给定资料,概括某市政务大厅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20分)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要求:分析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对策有针对性。字数不超过350字。
四、结合给定资料,谈谈政府在转变职能进程中应履行好哪些职责。(10分)要求:准确,简明,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五、结合给定资料,围绕“当前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2015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答案解析 中公教育申论研发团队
一、结合“给定资料2”,回到下列问题。(15分)1.分析广东省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简政放权”? 2.简要回答国务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求授权批准广东省暂时调整部分审批项目?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精练、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300字。1.【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本题要求分析广东省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简政放权”,属于综合分析题。题干要求结合“给定资料2”,通读给定资料可知,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2”和“给定资料3”。第一题的总字数要求不超过300字,因此,要注意语言简洁。
【参考答案】
一是向国务院申请停止或调整部分行政审批事项。
二是向社会转移职能事项。推动协同治理,完善社会参与机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行政审批和服务。
三是进行部门改革。试行三权分立制度,改革部门的内部体制、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等,优化内部机构,调整下级部门职能,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的机制。
2.【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本题要求简要回答国务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求授权批准广东省暂时调整部分审批项目,属于综合分析题。题干要求结合“给定资料2”,通读给定资料可知,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2”。要求中提到观点明确,语言精练、条理清楚,所以要注意明确表明观点,且要注意作答的条理性。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参考答案】
这既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又是程序需要。一方面,行政体制改革,需要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另一方面,监察部等有关部门研究,认定广东省希望改革的行政审批中,有25个项目是由法律规定的,需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同意。为此,国务院要申请授权。
二、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几个案例,分析我国有些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存在的问题。(15分)要求:分析思考条理清楚,观点明确,字数不超过300字。【解题思路】
通过审题,我们可知本题属于概括型分析题,要求“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几个案例,分析我国有些地方政府行政审批所存在的问题”。其中题干提到了“分析”,以及作答要求中的“分析思考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这说明本题不是单纯的概括题,而是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本题未明确给出作答范围,但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该题作答范围主要集中于是“给定材料6”中的几个案例。同时作答时还要注意结构思路的条理性。
【参考答案】
我国有些地方政府行政审批仍然存在着审批事项多、审批方式繁杂的问题,需进一步深化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工作,向市场放权。主要问题有:
一是政策相互冲突。地方和中央、不同部门间行政审批体系不统一,标准差异大,无法贯通连接。
二是审批互为前提。部门之间办事程序不规范,互为前置条件,形成“审批转圈”,互相制约,增加申请人办事难度。
三是审批效率低。一些行政审批环节多、材料多,层层审批,导致审批时间长、收费高、办事难。
四是变相增设审批项目。某些部门追求利益,随意增设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导致政府部门管得太多,妨碍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五是审批观扭曲。部门间互争审批签字权力,谋私利,政务服务理念树立不到位。
三、结合给定资料,概括某市政务大厅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20分)要求:分析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对策有针对性。字数不超过350字。【解题思路】
首先,确定作答任务。可以确定作答任务有两个:一是概括该市政务大厅存在的主要问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题;二是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本题属于典型的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
其次,锁定作答范围。“某市政务大厅”是考生需要归纳问题、提出对策的载体,而在全部给定资料中,只有给定资料7涉及了“某市政务大厅”,因此,也就暗示了本题的作答范围应为“给定资料7”。
最后,重视作答要求。本题要求“层次要点清楚”,这就要求考生最好将问题和对策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均分条表述,在作答中要注意要点之间的区分性,作答层次清晰。对策措施要“有针对性”,说明问题与对策要一一对应。要注意“分析语言精练”,两个问题的总字数“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问题:一是进驻单位方面,未将审批权真正下放到窗口;存在临时雇员或聘用人员;缺少激励保障机制,人员流动频繁;部分窗口存在重复劳动。二是政务服务中心方面,某些部门未能入驻,部分事项无法在大厅办理;监管协调难度大,不同部门出现意见相左、互不让步时,服务中心无力解决。
建议:
一、充分授权,精选人员。进驻单位根据工作职能,授予窗口权力;进驻单位应选派业务能力强的人进入大厅。
二、建立激励机制。修订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建立了激励保障机制。
三、加强审批网络建设。强化行政审批系统的开发,尽力达到互通与同步,降低出错率,提高审批效率。
四、改善政务服务中心的硬件条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力求政务审批部门全部进入服务大厅。
五、赋予政务服务中心一定的职能。设立行政审批事务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大厅的统一管理。
四、结合给定资料,谈谈政府在转变职能进程中应履行好哪些职责。(10分)要求:准确,简明,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解题思路】
本题是一道分析题,题目要求“谈谈政府在转变职能进程中应履行好哪些职责”。题干没有限定作答范围,我们要通读全文。要求条理清楚,注意作答逻辑。同时要注意语言简练,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政府在转变职能过程中要把该放的权放开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第一,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中央政府要以简政放权更好地发挥地方的作用。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第二,该管的事必须管住管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优化必要的行政审批程序;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确保经济健康发展。
五、结合给定资料,围绕“当前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参考例文】 知其雄 守其雌
—— 以简政放权激发活力以责任担当服务民生
大到一个工业项目,小到一纸入学证明,“办事难”成为众多国人心声,而“污染”“食品”等“没人管”也屡屡频现于报端。纵观当今社会,在利益分布密集处,不难见到政府“闲不住的手”,而在“环保”、“食品”等责任密集处,却总是政府责任缺位。转变政府职能,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核心就在于权力的划分和责任的担当。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讲的是既要远离“利益纷争”,又要担负“江湖道义”。深知权利的利害得失,就要远离纷争,主动承担起服务大众的责任。这也是公众对政府的希求。只有远离利害得失,政府的行为才能超脱于利益之上,体现出公平公正;只有担当起服务责任,政府才能补齐社会短板,保障社会的稳定运行。
破权力迷局,换市场活力。市场经济的发展,最深刻的变化时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偏重行政的传统,使得政府为了管理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在层级和数量上大幅扩充,成为一个形体和机制的巨人。于是,几个月长征,上百个公章奔波,却办不成事便不再罕见。冗长的流程,耽误的不仅是商机,更是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希望和梦想。只有政府缩减办事流程,让渡出一部分权力和责任给社会组织,才能真正管理服务的多元化和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健康成长,也能成为政府改革、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当我们的改革能真正让市场获取资源配置的能力,就能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民众的幸福航程。
理事权归属,归政府本位。“守夜人”是现代政府的形象比喻,这里,核心在于一个“守”字。有责任,有坚守,无欲望。这里,讲的还是一个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概念。但GDP冲动爆发、官员魄力爆棚之时,也是政府偏离自己责任的时候。为什么钢铁、水泥的投资过剩却管不住?家电、服装早已市场化却还不放开?理清事权归属,不是在贬低政府,而是政府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的自我革命,切断自己“闲不住的手”,不再与民争利;回归政府本位,就是要挑起自己的责任。要监管环境、照顾民生,要托起民众信任的一片蓝天。广东的职能转移、三权分离就是一个有力的举措。
笼罩“世界第二经济体”光环的中国,无论普通民众,还是企业家,却普遍感觉压力沉重,问题就在于我们的行政体制需要改革。举起自我革命的大旗,破权力迷局,回归政府本位,活力四射的崭新中国将不再遥远!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