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2006级校本培训大会上总结讲话
在2006级校本培训大会上总结讲话
杨明生
经过一天的紧张培训,对课程设置方案、学分认定及成长记录创建规范的解读,我相信老师们已经在操作层面上对新课程有所认识了。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新课程实验,我们的校长要成为新课程建设的大家,教导主任要成为新课程管理的行家,教师要成为新课程教学的专家,学校要成为新课程实验的赢家。因此,作为教师来说,主要是行动研究,会实施、能操作就行了,主要精力是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层面上的,我们特别鼓励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脱颖而出,能够作为专家推广我们的做法与经验。下面我想就此机会再讲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新课程中的困惑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催发了校本运动,无论是新课程的实施、管理模式的形成、评价机制建立,还是学分的认定与管理、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等,都应该是校本的。然而,我们在推进校本运动过程中,遇到更多的是困惑。
1、关于过程性评价的问题
过程性评价的结果需要在学分认定时使用,在学分认定时权重如何,教师与学生如何发挥在过程性评价中的主体作用,都值得探讨,如何建立校本的过程性评价方案,并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进一步探索。
2、关于学分认定的问题
当前,主要有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个层面的学分认定。学分如何认定,模块考试成绩如何使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及效果如何确定等,都是各个学校面临的新问题。这里既要体现校本的实际,也要兼顾到新课程国家方案的具体要求。
3、关于实验装备更新的问题
新课程实验以探究实验为主,实验数量上也有大幅度的增加,但现在的中学实验室不仅设施陈旧,而且现存的仪器与药品、器材等多数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实验要求,特别是与技术课程相配套的实验室也需要重新建立。因此,技术实验室的建立,原实验装备的更新等问题,都是当前新课程实验当中急需解决的、最为现实也最为迫切的问题。
4、关于观念、能力与水平提高的问题
虽然课程管理者、参与实验的教师都经历过多轮的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和教材培训,但仍然有不少教师认为高中新课程实验离不开高考,采取应试教育的一套做法仍然有效。任由教材如何变化,课程管理模式、教师的教法仍然不变。这里实际上就涉及到教师与课程管理者的观念问题。即使观念得到了更新,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克服过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传统的思维惯性,实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从观念到具体行为上的变化,从理论水平到技术水平的提高,仍然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5、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不在周一至周五的教学时间内安排,在高考升学压力依然很大,又要取得相应的23学分现实情况之下,这里必然涉及到综合实践课效果、过程监管、时间投入和学分认定等具体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会不会流于形式,会不会诱发更多的学生为了取得学分大面积的造假、掺假等,都是值得思考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6、关于学业水平监测问题
根据我省的新课程实验方案,省教育厅还将对相关学科或模块进行学业水平监测,实际上就相当于原来的会考,监测结果还将按比例计入高考入学成绩。这里也涉及到诸多问题,如,学生的课业负担会不会因此而加重?学业水平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如何保证,是不是像高考那样组织每次学业水平监测考试等?
7、关于高考方案问题
目前,高考方案还没有出台,而新课程实验方案已经为大家所共知,从某种意义上讲,高中新课程实验与高考是两股道上的车,新课程就是要排斥应试教育,但我们不能不现实地看到,高考方案的滞后,事实上必然造成对最早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生的不公平,高考方案应该及早出台,让更多的教师与学生了解新方案,在新课程实验中适应新方案。
8、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问题
按照新课程实验方案,需要对学生进行六个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用于升学与选拔。但由于当前还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也尚未建立,能否真正做到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能否做到评价结果使用的公正、公平,都是值得思考和谨慎从事的问题,也给各个学校在操作层面上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新课程一堂好课的特点
什么是一堂好课,新课程目标下的一堂好课有如下特点。
1、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3、突出以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4、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实际,新知识教学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5、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展示课堂创新特点;
6、建设新型的课程文化——民主、平等、科学、对话、协商、合作;
7、课堂上充分体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包括与教师的互动、与媒体的互动;
8、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学习情境;
9、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0、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
11、体现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特点;
12、教师素养的表现:语言、板书、教态、多媒体、实验、组织、教育机制等。
三、学习方式转变的反思
新课程不仅是课程教材的变化,既有教的变化,也有学的变化,更直接体现在学习方式的变化。
1.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每一种教学法按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一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
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树立学习方式的整体观,不同学习方式不可比,但同一种学习方式有优劣。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完善每一种学习方式,提升每一种学习方式的品质。任何学习方式都要与时俱进,不是不要讲授方式,而是强调讲授方式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讲授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在交往、互动中展开知识的来龙去脉。
2、学习方式转变绝不是意味着用一种方式(方法)代替另一种方式(方法)
并不是: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
而是强调由单一性转化为多样性: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游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就是要把学习融入生活,把生活融入学习。
3、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新课程为什么突显自主、合作、探究?
⑴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冷落、淡化、忽视学,学的自主性丧失了,萎缩了,学生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不会学。
基于此,新课程提倡和强调自主学习。
⑵在学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和利用竞争机制,从而造成了同学之间的隔阂、排斥,形成了利己损人的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影响了学习本身,而且妨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基于此,新课程提倡和强调合作学习。
⑶在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即为典型),学生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基于此,新课程倡导和凸显探究学习。
总之,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规划性),有助于弘扬人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探究学习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了时代精神,有助于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的品质和素质。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倡导和凸显自主、合作、探究。
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⑴形式化:仅仅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外在表现(方式方法化)。
自主就是让学生自学吗?
合作就是让学生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吗?
课堂静悄悄就违背了合作精神吗?
探究就一定是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假设、第三步验证……最后一步提出结论吗? ⑵浅层化:没有抓住本质性的东西,表面上自主、合作、探究,实质上还是老一套。⑶绝对化:排斥别的方式,每一节、每个学科、每个学生都自主、合作、探究吗? 长时间地采用一种学习方式,那么,一方面会因为学习方式的单调而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抑制;另一方面,会因为某种方式本身的局限性而给学生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当然,过于频繁地变换学习方式,学生也会感到无所适从,该学习方式所对应的学习能力也难于有效地系统地培养起来,从而达不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像这样的校本培训,我们还会经常进行,我们知道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重建教师的新的职业方式。
传统的职业生活方式,是一种平庸化的机制:只教不学;教得多学的少;教、学研分离。(高中教十年,成为高中生,初中教十年成为初中生)。
新课程下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教师——学习者——研究者,三位一体。
最后,我用朱小蔓教授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培训:
今天的教师已不是个体的劳动者,他要把同事关系变成一个协作、互动、共同专业成长的教师群体。那些充满生机、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同时是一个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学习型组织,这种健康的组织文化,保障着教师同侪德业相劝、相互鼓励与欣赏
第二篇:在校本培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校本培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校本培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校本培训的定义是:“源于学校的发展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与教师发展需要的,主要是在校内进行的学习与培训活动”。校本培训的出发点是:为了学校;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校本培训的主体是:“以校为本”;由学校组织开展,在学校中。校本培训的目标是:解决学校和教师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应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充分挖掘学校的内在潜力,促进教师的发展,放飞教师;让学校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学校充满生命活力。校本培训改变了学校的功能:学校应该变成学习型学校,教师应该成为研究型教师。只有教师不断成长,才能促进学校发展;只有教师成长,学生才能获得最好的成长。
为什么要搞校本培训呢?一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中的新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新的评价方式,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创造性的实践。二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我校的发展目标早已确立。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校在一线任教的专业教师大约有50多人。就整个教师队伍来看,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新的形势,不仅需要我们的一般教师努力进步成长,而且,我们的校级名师和骨干教师也必须要促进自己尽快成长,当然我们的管理干部也不能例外。四是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央、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教育用人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合格的教师随时都有被淘汰出局的可能,教师职业已不再是铁饭碗。今天我们开展校本培训说到底就是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一个成长的机遇。希望广大教师要珍惜这次机遇,变被动的接受为自觉的学习和参与,在学习和参与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促进你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赢”。
二、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校本培训不是一项短时期的工作,而是纳入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在目前我校管理机制下,加强领导,明确分工,是搞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基础。
1.成立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这表明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对校本培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如:制订实施方案,督导实施,评价与总结等等工作。
2.成立校本培训指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各位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传达上级有关学习与培训的精神,深入教研组进行调研,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在实施中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三、积极行动 扎实工作
目前,学校关于教师校本培训的方案已公布,各学区的计划已出台,教师的个人发展计划也已制订好。可以说,我校校本培训的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下一步是如何实施的问题,在此我提醒大家:
抓住几个关键点,促进教师校本培训的扎实开展
1.每一位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找全优点,找准缺点,进一步修改完善“自我发展计划”。
2.狠抓教学常规中的教师校本学习与研究。把“集体备课”列为重点,落在实处。把“五课”(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说课)活动开展起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3.学校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课堂,参与教师的活动,帮助教师、学科组解决困难,改进教学。
4.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①教师正常教学工作与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关系;②学校组织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关系。
四、成果即成长 督导与评价
开展教师校本培训首要的出发点,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在学习与培训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长的。不仅结果重要,而且过程也很重要。所以每一位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认真地完成好方案中的每一项要求。例如:要求完成每年读书笔记10000字,写一篇 3000字的论文或教学心得,全体教师必须要完成;在这里不仅一线教师要完成这种硬性任务,而且所有具有职称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人员,也必须完成10000字的读书笔记任务和3000字论文书写任务。再如:对待每一次活动,都要积极准备,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那么成长的标志是什么呢?我认为成长的标志就是成果,教师的成果表现形式涉及到教师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例如;教学成绩是你综合劳动的成果;教学论文、日记反思是你思想智慧的结晶;一份备课、一份讲稿、一份说课、一份自我成长计划这都是你辛勤劳动的成果;在学习与研究活动中,你一句精彩的话语也是你素质积累的成果,更不必说参加省、市、县优质课、教学能手的评选获奖。所以说成果就在你的身边。这就看你平常是不是注意这些成果的存在,是不是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产生更多的成果。成果越多,说明你的成长越好。所以说成果即成长。我殷切地期望不同类型的教师通过校本培训都能获得大量的成果。
校本培训贵在教师们的自我努力,自我行动,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但是学校建立相应的督导和评价制度也是必要的。要求各职能科室要责任到人,全力以赴,很抓落实,做到有布置、有要求、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建立完善的校本培训档案管理制度。把个人成长与考核、评聘、晋级、评优选模挂钩,并纳入教师个人业绩档案。每学年都要评出在教师校本培训中的先进学科组、先进个人。要大力彰显他们的先进经验、事迹,树立起个个标兵,面面红旗,让校本培训永远沿着健康之路走下去。
第三篇:在高三级学生大会上的讲话
在高三级学生大会上的讲话
首先要抓教材,教材是根本,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题目在书外,知识在书中,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点,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实现能力的转化,就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能忘了课本,做题时要想一想解这道题要运用到课本中的什么知识,这些知识的要点是什么?还有哪些题与这个知识点有关,到复习后期还有个回归课本的问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去通览教材,防止出现知识的遗漏。
其次要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高考是全面考察,不能偏废,不能有短腿学科,不允许有空白地带,后期复习要注意补缺补差,要注意对每次练习中错题的分析,做错题总是有原因的,要不是知识缺陷,要不是技巧没有掌握,只有经过分析总结才能找出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弥补。
第三要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和老师配合。教师的指导凝聚了教师对知识的理解长期的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体会,是心血的结晶,所以说同学们要尊重教师的劳动,要重视课堂,重视听课。
第四要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复习效率。文武之道,一张一驰,越是紧张的时候越不能放松锻炼,牺牲休息时间打疲劳战绝对没有好的效果。要合理饮食,起居有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按时起床就寝,包括星期天。其次要保持适当的运动,学校取消了早操、课间操要,提倡同学自己锻炼。适当舒活一下筋骨,有百利而无一害,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但也要注意,不要进行剧烈的对抗运动,防止造成意外伤害。
第二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大家都会心情舒畅,否则班级整天乱糟糟的,坐在哪里就会感到心烦,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会好的。
第三,遵规守纪,严肃认真,尤其是要遵守考试纪律。关于考试,我强调三点:
首先要沉着应考,像对待高考一样对待学校安排的月考和模拟考试考试,要从做题顺序,做题方法,做题速度等方面进行实战演练。
其次是规范应考,答题要规范,如填涂信息点,主观题的文字表述等,用时要规范,特别是综合学科要注意时间分割,程序要规范,先填姓名、座号,再通览试题,再做题,最后适当检查,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到位。
第三是考出真实成绩,检测的目的很简单,一供教师参考,二供学生参考,教师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质量分析,调整教学重点,学生根据做题情况,调整复习方法,这就需要检测要能够反映真实水平,只有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教学才有目标,学生复习也才有努力方向,因此,我们要求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独立完成,不能抄袭偷看,弄虚作假,否则欺骗了老师,欺骗了家长,欺骗了学校,既养成了恶习,又败坏了学风,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一定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切莫作弊,如果有哪位同学对学校善意的提醒置若罔闻,我们发现后将严肃处理,一定要保证考试的真实可信。
同学们,高考是进步的阶梯,是我们走向人生辉煌的起点,大家将从这里出发,迈出人生的矫健步伐,去攀登漫漫征途上一座又一座高峰,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脚踏实地,敢于拼搏,勇于攀登,就一定能够取得高考的胜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四篇:在高一级学生家长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学生家长: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教导处对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家长同志们长期以来给予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您们的到来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支持。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平等交流的平台,今天把大家邀请到这里,是为了让家长同志们更多地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所在班级的氛围和科任教师的构成,了解学校的育人目标、教学思路以及学校为学生所创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双方互相沟通、交流,以便共同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才。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谈一点看法: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让学生会学是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在中学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制定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长远目标,还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一个单元认知小目标,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高中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学习成果的基础。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课前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3.专心上课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积极培养有意注意,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生词、短语、句型、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4.勤记笔记
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谬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做笔记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有必要。因为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应扼要记些笔记,做些索引、摘录等,这对加深理解、巩固、积累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大有好处。
5.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所以,科学的、高效率的学习,必须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过知识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遗忘的速度减慢,因此复习要及时,要在学后当天进行。复习时可先尝试回忆,然后反复阅读教材,对照笔记,记忆掌握重点内容。、重视交流与沟通
有句古话说得好:学而无友,孤陋寡闻。在学习过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与老师、同学、朋友、网络上进行多方交流,将极大地促进你的学习英语效率。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在高中教学中,重视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已进入终身学习的社会”,让学生爱学、会学、学好,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新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中学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
另外,孩子的学习习惯是一点一滴培养成的,孩子学习习惯的好坏和家长也是分不开的。首先,家长应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布置一个学习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辛苦、学习的重要。其次,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尤其是家长的言行举止,孩子是全看在眼里的,因此家长也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孩子从小看到家长在不断学习,自己也就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学,慢慢的就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最后,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和独立性。要让他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不要一遇到问题就马上去问家长或别人,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做家长的不要马上告诉他答案,要让他自己想想办法;实在想不出来,再慢慢引导他让他自己找到答案。这样他才能学会不依赖别人独立思考,才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能不断的提高学习能力。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校本研修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校本研修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金家军
各位老师,早上好!
根据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每年寒暑假学校都要布置校本研修活动,从而实现“素养提升,课堂提效”。校本研修,顾名思义,就是立足校情,研究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寻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校本研修的途径主要是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研修。(所以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省教科院专家吴儒敏老师来校给我们作指导。)结合上级的要求和学校工作实际教研部门制定了我校的暑期校本研修方案,并编写了校本研修学习材料汇编。
本次校本研修共7天,分两段进行。第一阶段: 7月3日—4日,第二阶段: 8月27日—31日。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根据学校实际有重点地进行研修。下面就我校暑期要研修的课改实验、班级管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五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从2011年11月以来,学校的“幸福课堂”课改实验从“坐而论道”到“涉水前行”,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在包河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课改已经十年了,但是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相比较还相对落后,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明显,学生的主体性不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还不够丰富;评价体系仍未贯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并藉此促进我们的课堂气氛的调动和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我们还没有形成具有合肥46中南校区特色的课堂风格,离我们追求和着力打造的“幸福课堂”还有相当距离。
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也有起色,但是班级管理发展还不均衡。在班级管理中有这么一句话给我印象较深“会管的管三个月,不会管的管三年”,一个是事半功倍,另一个则是事倍功半。部分班主任的工作还缺乏规划、系统;开展活动的目的性也不够明确;很多时候工作还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的事务性层面;班级文化、小组合作学习文化的建设仍然滞后;合作、互助、竞争的班级氛围仍有待营造。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长方案以及评价体系也亟待建立。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有待加强,虽然一年来我们已经有30多人次在教育教学评比中获奖,但是多数教师获奖的层次还不够高;我们的教师来自五湖四海,对新课程理念的的理解和贯彻力度不尽相同,理念有待交流融合碰撞,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也有提升空间;我校创办“设施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的区域名校的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减负增效”的要求和实现捷径,更是学生幸福成长的保证和前提。
校园文化建设在我校是个崭新的课题。我校建校不到一年,搬入自己的校园则是刚“满月”。在学校管理中也流行一种说法“三流的学校靠校长,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可见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学校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物质文化建设我们已有了草案,已经聘请了专业的学校文化建设公司来辅助,下一步在绿化、文化品位的建设方面我们将有 “大建设”,但是仍需要老师们的建言献策,集思广益;行为文化还要靠班主任、授课教师坚持不懈地去“养成”;制度文化的建设也将同步完善和健全;以“幸福校园”为主题的精神文化建设已经在静悄悄的践行中,随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学校会对教师、学生有更大的投入和关怀,把学校打造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艺有止境而德无止境,德艺双馨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褒奖了,也应是每个教师的职业追求和人生追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 教师不是雕塑家, 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这些至理名言不时在我耳畔回响,也在拷问着我们的良知,我们做了吗?我们做到位了吗?
老师们,短短的一周这些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也是仅靠培训无法实现的。我们在此只是想唤醒老师们内心深处的“提高素养,课堂提效”职业追求,只是在此把它作为我们的目标来描述,更多的更重要的是要靠老师们在不远的未来工作中去“精诚合作,追求卓越”。
最后,祝本次校本研修各位老师都有收获,也祝本次校本研修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