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办2011第四季度工作及2012年工作思路10.19[推荐]
新农办2011年第四季度重点工作
及2012年工作思路
一、2011年第四季度重点工作
(一)东辛屯、霍州营节能房改造
2011年东辛屯、霍州营实施区建委的节能房改建设项目,计划改造数量东辛屯53户、霍州营8户,共计61户。截止到目前,已完成50户的建设任务,预计11月中旬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二)节能路灯、太阳能路灯1、2011年节能路灯区分配我镇1200盏建设任务,10月24日进村进行安装,预计11月中旬完成1200盏节能路灯的安装工作。
2、对2006年在杨各庄、孝义营、小谷店、东辛屯、东赵村安装的301盏太阳能路灯损坏情况进行统计,由区服务中心进行检修,预计12月初完成全部的维修工作。
(三)两气站、户用沼气1、10月17日开始对孝义营秸秆气化站、小谷店沼气站进行避雷设施的安装,10月底前完成安装工作。
2、年初将两气站户用表数(233户)上报区能源办,11月中旬将对两气站所辖用户家中安装漏气报警器,预计12月初全部完成。
3、每周对两气站安全及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一次,同时元旦及春节前做好两气站及户用沼气的安全防火工作。1
(四)太阳能浴室
2009年在孝义营、东店、大谷店、北野厂、垡上营、垡上、二村三、四村、东赵村、高庄、南红门11个村进行了太能能公共浴室建设,201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1、对已运行的太阳能浴室(垡上营、垡上、东赵村、二村
三、高庄、孝义营、东店、大谷店)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确保服务村民的同时保证冬季安全运行。
2、对未运行的太阳能浴室(四村、南红门、北野场)做好设备维护及周边的安全防火工作,并积极协调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其投入运行。
(五)村邮站
为了给村民提供优质的邮政服务,将村邮员队伍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协同区邮政局对我镇49个村的村邮员进行了技能培训,目前村邮员已持证上岗,12月底前完成对49个村的邮站建设及村邮员上岗情况的检查,并发放村邮员工资。
二、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新农办将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以建设“环境美好家园、两城服务枢纽、文化旅游之镇”的工作重点开展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运行管理的新机制:
1、新农村建设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特色出亮点。在已有的抗震节能型住宅改造、节能路灯、文化大院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和惠民、利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重点在村庄民风较好的、环境整洁的、产业及文化旅游有特色的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打造有青云店特色的精品新农村建设。
2、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及时报到新农村的建设成果、成功经验、先进典型。通过有声有色的宣传报道,不断激发社会各方面的建设热情,让村民从“让我建”转变到“我要建”,让全镇上下都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广泛参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3、多方协调、齐抓共管,做好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后期管护工作。
抓好协调,在齐抓共建上形成合力,探索并实施新农村基础设施后期管护的有效措施,保证街坊路、太阳能浴室、两气站、太阳能路灯、节能路灯、文化大院等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一是积极争取后期管护资金的投入,减轻村里的费用负担;二是做好后期维修、人员技能培训;三是做好新农村设施的安全运行工作。
目前已基本确定的工作:
1、继续实施抗震节能型农民住宅和农宅节能保温改造项目,具体数量有待上级部门的确定。
2、继续实施节能路路灯安装项目,具体数量有待上级部门的确定。
3、继续完善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具体的建设任务待明年上级部门批准后实施。
4、2006年至2008年垡上营、高庄、西杭子、杨各庄、小谷店、大谷店6个村街坊路破损情况(路面4800平米,方砖3000平米,路缘石920米、雨篦子76个,边沟1450米,过街管254米,)及49个村自修街坊路面积等情况已上报区新农村办,具体整修或资金补贴办法等待下一步实施。
5、做好两气站、太阳能公共浴室、街坊路、太阳能路灯、节能路灯、户用沼气、吊炕的后期管护,并加强对两气站、太阳能公共浴室安全运行的监督检查工作。
6、协调各村做好村邮站的管理及村邮员工资的发放工作,确保正常运行。
青云店镇新农村办公室
二○一一年十月十九日
第二篇:新农办工作实施方案
嘉峪关市农村工作办公室“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嘉峪关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步伐,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干部作风、培养干部的重要抓手、夯实群众基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农村和谐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宣传政策。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指导、协调、督促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得到深入贯彻落实。
(二)反映民意。认真听取群众意愿和诉求,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及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建议。反映群众的各种呼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三)促进发展。指导、协调和督促各类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实施。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为农村群众提供知识、技术、信息服务,提高增收致富能力。
(四)疏导情绪。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好调查研究和法律法规及政策解释,协助当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探索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五)推广典型。发现、总结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以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参与范围和工作方式
(一)参与范围
农村建设办公室全体干部都要参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根据市委统一安排,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联系村为文殊镇石桥村三组。全组共联系36户117人。
(二)联系方法
单位一年进村不少于5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个月;干部一年联系农户入户不少于3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周。要按照我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要求,因村因户制宜,尽心尽力而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按照分期分批进村入户的办法,保持联系工作不断,认真填写“民情日志”逐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新农办将为每名进村入户同志制发“民情连心卡”,以便与联系户保持经常性沟通。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一)落实领导责任。办公室成立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其他同志组成。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双联”活动的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力推进,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开展。成立农村建设办公室“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 办公室“双联办”),设在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对全单位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
(二)统筹安排部署。办公室“双联办”要根据“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要求,列出工作进度,制定干部进村入户时间推进计划表,组织干部按计划时间有序进入。单位联村工作要把业务工作同新农村建设、矛盾纠纷排
查调处、创先争优活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科学统筹、合理安排,共同推进、协调发展。
(三)健全工作机制。办公室“双联办”要根据“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要求,适时组织干部进村入户。联户干部要将走访时间、走访对象的基本情况、联系电话、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等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来,为联系和服务群众提供依据。干部在走访调研、农情调查中了解掌握的基层和群众的意见、诉求,要积极帮助解决,并及时报办公室“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严肃工作纪律。联户干部要站在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高度,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坚决执行王三运书记提出的“八不准”;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尽力帮助解决,单位和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全面、准确、及时地向上级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关部门反映,并做好跟进协调工作。
(五)广泛深入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帮扶干部要及时将入户帮扶情况书面报告办公室“双联办”,帮扶干部每人配发一本民情日志,每次入户情况包括电话等其他形式的联系情况都要详细记入民情日志,日志由“双联办”根据进度安排,适时检查。对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要及时发现、认真总结,大力宣传推广,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强化督查考核。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办公室“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采取到村走访、电话随访、查阅个人工作记录等形式,对干部入户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并作为年终考核内容。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市委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全市建设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农村建设办公室全体干部要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到基层去、到农村去,真心诚意地解难题、办实事,在联系群众中增进群众感情,在帮助解决各类社会矛盾中提高工作能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脱贫致富,为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县农办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县农办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思路
**年,**县农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市农办的精心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城市拉开框架,承担发展责任;乡村增收为本,坚定生态之路”的工作思路,围绕“生态引领、政策支撑、项目带动、典型示范、实际实干”的要求,抓典型带动,以示范引领,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年工作基本情况
(一)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今年是全省“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的启动之年,也是我市扶贫改革之年。我们积极行动,认真调查研究,多管齐下推动扶贫开发,县扶贫办获得全省“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先进集体称号。
1.以产业帮扶为重点狠抓主导产业培育。今年共投入798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帮扶,推动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发展产业基地,培育名茶名果、高山蔬菜、竹材竹笋等特色产业,推进了农家乐、来料加工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新建和修缮基地机耕路、基地作业道、水渠等农业基础设施。
2.以金融扶贫为抓手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坚持把破解资金要素制约作为低收入农户发展的主要突破口,加快村级资金互助会组建和小额信贷的发展,今年新建资金互助会8个,截至目前全县已成立31个村级资金互助组织,其中国家级资金互助组织6个、省级资金互助组织13个、特扶资金互助组织12个。拥有互助资金801.7万元,累计借贷资金1011.7万元。此外,积极实施小额信贷,累计向3054户低收入农户发放小额信贷7956万元。
3.以扶贫改革为契机着力强化调查研究。扎实开展扶贫对象调查认定工作,确认新一轮低收入农户23220户56718人,占全县农村人口30%;扶贫重点村135个,占全县总村数的66.5%。通过分析总结,全面了解掌握我县低收入农户和扶贫重点村现状、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为科学制定扶贫规划、切实将新一轮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提供依据。此外,稳步推进国家扶贫改革试验,深入各乡镇调研,赴云和等地考察学习,拟定了《关于全面推进扶贫改革试验的实施意见》,建立扶贫改革考核机制,促进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县承担的创新社区管理和完善山海协作机制两项任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4.以农民培训为载体提升增收内生动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农家乐、厨师、电焊工等培训。出台《**县“**技工(技师)”管理办法》,对**技工的选拔、待遇和管理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打响“**技工”品牌。截至目前,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0125人次,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031人,农民转移就业2682人。
(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持续改善
以发展农村生产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突出整乡整片抓村庄整治,突出集聚理念抓中心村培育,突出利用抓历史文化村落保护,通过抓点铺面,全方位推进新农村建设。
1.“六边三化三美”行动有新亮点。编制了《**县“四边三化”行动方案》以及五个子方案,通过“一抓二清三治四改”全方位推进,今年已累计投入资金1.16亿元。第一,突出“建”。进行全面“升级”洁净乡村活动,按照县领导要求,会同有关部门一道在督查方式和资金管理上下功夫,从原来的暗访与明查相结合改成全面暗访,把日常督查结果作为乡镇(街道)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第二,突出“清”。一是结合“三改一拆”活动,对“六边”区域违法违章建筑、废弃场所进行清理、整治,拆除“六边”区域各类违法违障建筑、破旧厕所等1.5万多平方米。二是全面清理广告牌、路牌,拆除、改造广告牌175处16322平方米。第三,突出“治”。一是整治河道24公里,保洁325.8公里,绿化56公里。二是整治污水,全面清除露天粪坑127个,新建无害化卫生公厕62座。三是整治坟墓,通村公路的村庄,全面纳入殡葬改革范围进行整治改造。第四,突出“改”。一是公路沿线改造。完成龙丽高速**段、省道遂龙线三墩桥至安口段等公路沿线环境改造。二是改造村容村貌。加强对“六边”区域农户建房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对房屋外墙立面进行统一改造。三是改造农村危旧房。连片拆除危旧房,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村庄。四是改造林相。对荒芜低效经济林、裸露山体以及公路绿化景观带等进行改造和提升,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林相结构,建设森林村庄8个,新建景观点4个。
2.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取得新突破。围绕“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的目标要求,全面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制定出台了《**县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实施意见》,编制《长濂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并通过省市评审。完成蔡和、桥西、淡竹、叶村四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一般村申报和规划文本设计工作,并启动建设。省级重点保护利用村落长濂存现已完成便民中心、花
坛石亭建设;新建公厕、赤山殿生态堰坝;修复郑家大屋,郑氏宗祠两座古建筑,完成了县城16座古建筑整体搬迁至长濂村西园进行“异地保护”,建成明清文化街区,吸引根雕、奇石、书法、瓷器、剪纸等民间艺人入户。同时,村两委以无偿租用古建筑的形式,吸引中国美院洛齐大师入驻长濂村,开办“洛齐国际艺术馆”。
3.村庄整治取得新成果。按照“多
村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原则,把村庄整治与改善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积极制定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年我县村庄整治分省级整治村、县级生活污水治理二类,安排省级整治村点18个村,涉及7个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村28个。目前已完成投资865万元,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各整治村验收已经结束。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已通过市考核验收。
4.中心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年,重点建设蕉川、柘溪上村、周村三个中心村,积极推进第一、二批10个中心村建设的扫尾,基本完成第一轮中心村建设任务。现已完成投资2187万元投资任务,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00立方米,安装路灯数35盏,改造卫生厕所农户707户,消除露天粪坑8个,新建公厕4个,垃圾箱163个,村内河塘整治面积0.1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0.24万平方米,种植绿化苗木0.66万株。同时,全面谋划第二轮中心村建设,初步确定16个中心村建设规划。
(三)创新推进农家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不断跨越提升
将农家乐提升作为解决我县农村发展的薄弱环节来抓,倾力打造高山避暑农家乐综合体,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实现跨越提升,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96.4万人次,同比增长34.5% ;经营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5.5%。
1.积极调研制定政策。今年相继出台《关于提升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农家乐管理办法》三个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家乐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积极创建农家乐综合体。一是明确目标。精心编制《**县农家乐综合体创建规划》,明确到2017年,确保建成5个、力争建成7个农家乐综合体。通过农家乐综合体的创建,推进全县农家乐实现由低级向高级、同质化向差异化、单体经营向集群布局三大转变。二是培育点位。投资7000万元重点打造高坪和长濂两个农家乐综合体。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差异化推进,不断探索融入**特色元素,如在高坪农家乐综合体的创建中,将茶树坪、高坪新村箍桶丘集合提升打造,注重产业融合和文化引领,以浪漫花事带动避暑养生类农家乐综合体的创建。长濂农家乐综合体依托深厚的明清文化,整合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加强对历史文化景观的包装和文化休闲旅游项目的设计,实现文物景观的静态展示与项目体验的动态参与有效结合。三是有机结合。将农家乐综合体创建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高等级景区配套服务、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进行谋划和推动。
3.积极提升农家乐村点户。组织实施好农家乐特扶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点景观丰富娱乐内涵,提升接待能力。结合“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开展休憩庭院建设,提升农家乐的品味和档次。进一步规范管理,引导经营户合法规范经营,积极与消防对接,争取消防审批。统一制作具有**乡土特色的农家乐广告宣传牌,统一管理制度和农家乐协会管理制度。
4.积极新建农家乐村点。推广“高坪模式”,引导中西部地区加快农家乐发展,今年新发展王村口半岭、石练大茂坑、三仁坑口、濂竹刘坑等农家乐村(点)。着手谋划九龙山农家乐和龙洋九龙口农民异地转移小区农家乐建设。探索开展培育高坪养生(养老)产业示范乡等各项工作。
(四)农民异地转移难中求进,人口集聚效益逐步显现
农民异地转移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县以乌溪江库区群众异地脱贫和整村搬迁为重点,全县近4万偏远群众通过转移实现了异地脱贫致富。第四季度开始重点开展《**县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实施意见》的调研和政策制定工作,目前该政策已经正式出台,在“一户一宅”、先拆后建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为科学、合理地推进农民异地转移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在项目建设上,今年重点是推进爱丰小区建设,目前,该小区已完成6000万元投资计划,场平工程、施工便道建设已经结束,建房放样工作已完成,进入农户自建房阶段。通过坚持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全县已转移2243人,完成102%,整村搬迁664人,完成100.6%。
(五)全力推进特扶项目建设,城乡统筹步伐明显加快
**年是第一轮特扶项目实施规划的最后一年,为确保三年规划圆满完成,我们在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全县特扶项目认真梳理,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对进度较慢、实施确实存在难度的项目提出了初步调整意见。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抓,多次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和实施单位负责人召开会议,对涉及三年规划的4个项目和分实施计划中的10个项目进行了微调及建设内容变更申报备案。如北界竹木加工集聚区项目,依据省审计厅对我县2011特扶资金审计意见,县委、县政府在积极整改的同时,认真研究分析,决定将500万元特扶资金用于石练镇绿色农产品加工区建设和**中学校舍维修。通过努力,前期停滞的项目有序推进,截至12月底,29个大项目、161个子项目,已有139个子项目完成建设,占计划数的86.3%,共拨付特扶资金1.63亿元。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农办新一轮政策启动年、项目落地年、作风锻造年。县农办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以县委作风锻造年十大举措为动力,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六大行动计划为主抓手,不断创新举措,做到协调指导有力有效,干部作风转变务实,实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政策红利充分释放。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1.认真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工程。以产业、金融、结对帮扶等六大项目为抓手,多轮驱动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完善扶贫政策。深入调研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的中药材、杂交稻制种、红提、农家乐、电子商务及其他种养新兴特色产业配套政策,及时制定新一轮扶贫政策实施意见,编制扶贫工作五年规划和低收入农户倍增计划具体实施细则。二是落实结对帮扶机制,制定扶贫重点村结对帮扶方案;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机制,开展部门干部和重点低收入农户结对认亲活动,帮助他们发展产业,确保不脱贫不脱钩。三是拓宽扶贫领域。引导扶贫重点村盘活土地资源、加快土地流转(尤其是异地转移户的土地流转),同时盘活原有村级会堂、学校、厂房、仓库、城镇规划区外存量建设用地,兴办农贸市场、生产经营性用房、农家乐等集体物业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注重异地安置小区来料加工点位建设,在叶坦、湖山、金竹、应村等小区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腾龙小区等来料加工点位建设,提升规模。四是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开展金融服务“爱心卡” 活动,方便低收入农户小额贴息贷款。在继续扩大村级资金互助会的同时,尝试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试水组建扶贫资金互助会,推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五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切实加强对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后备劳动力职业培训,完成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1000人,新型农民培训2500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500人。
2.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四项工程。全方位开展中心村培育、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六边三化三美”行动等项目建设,全力实施省新一轮农村污水治理重点项目。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同类项目实行差额补助,对实施进度快、质量好的项目进行资金奖励,反之,则采取退出项目补助机制。2014年计划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投资1.72亿元,启动4至5个中心村培育,完成投资1500万元;续建第一批5个历史文化村落项目建设,启动第二批1个省级重点村、4个一般村保护利用工作,完成投资1380万元;积极开展“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完成投资11600万元,建成两条美丽乡风景线和一条迎宾大道,新建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美丽乡村样板户700户。
3.深入开展农民异地转移工程。计划实施异地搬迁2000人,其中整村搬迁600人。加大农民异地转移安置小区建设力度,加快推进腾龙小区、石练爱丰小区、金竹小区二期、龙洋九龙口等小区建设进度,继续抓好湖山龙珠岗新村、焦滩独山新村等乡镇安置小区建设。力争在年底前启动云峰街道、黄沙腰镇安置小区前期工作。
4.创新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以农家乐综合体创建为重点,在“政策保障、示范引领、规范管理、创新经营、强化宣传、优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跨越发展。力争到2014年底,农家乐村点达82个以上。创建白马山—石姆岩农家乐精品示范区,启动创建以“茶养生、温泉养生”为主题特色的大田农家乐综合体和以“水上观光、生态养生”为主题特色的红星坪农家乐综合体。建成省级特色村、点各1个,实现游客接待数量达250万人次以上,经营收入达2.5亿元。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农家乐示范乡镇、村、点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与茶、竹、高山蔬菜、农家乐等产业结合延伸发展。
5.积极谋划并实施新一轮特扶项目。加大第一轮特扶项目扫尾力度,积极总结上一轮特扶项目实施经验,为新一轮特扶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调整资金投向,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编制2014-2016年**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规划。启动新一轮特扶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管护督查制度,确保特扶资金管好、用好,发挥最大效益。
6.继续深化扶贫改革试验。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切实加大扶贫改革试验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完善山海协作机制,积极拓宽合作面,从工业单项合作,逐步拓展到产业、项目、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创新社区社会管理,加快出台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实施意见,加速腾龙、爱丰和金竹等安置小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参照城市社区管理、委托管理、村民自治管理和安置地协助管理等模式。同时,抓好技能培训平台,搭好产业发展平台,助推产业发展,为异地转移农民就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7.全力实施新山区经济项目。围绕省政府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政策导向,谋划好、包装好、实施好山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工作的新发展、新提升。
第四篇:农办工作总结和来年主要工作思路
农办工作总结和来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区农办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质量新鄞州”、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目标,按照建设美丽镇村幸福家园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加大工作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各项工作顺利平稳推进,全面完成省、市及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任务。(一)面上推广与点上突破并进,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1、稳步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2013年,全区投入新村建设资金33.5亿元,签订旧房拆除协议面积86.6万平方米,拆除旧房68.7万平方米,新开工新村面积222.3万平方米,主体结顶98.1万平方米,安置农户7840户。新经区镇村建设联席会议讨论通过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村40个,累计达59个。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2013年9月14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中国特色的美丽乡村之路》,详细介绍了鄞州村庄建设经验,并在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会场内作版面展示。一是破解“四难”。破解融资难。加大对村庄改建项目补助力度,尝试“五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开展银农合作、村企结对,探索建设多元投融资模式;破解用地难。注重村庄内部挖潜,推行先拆后建、边拆边建等建设方式,规定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的10%以上用于镇村建设,并允许镇乡将工业区块用地调整为镇村建设用地;破解审批难。深化镇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制度改革,设定4种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申报审批程序大幅简化;破解拆旧难。强化“联拆联建、共享共富”新理念,把广大农民结成多元化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拆旧购新、拆旧建新等途径,提升农民拆旧积极性。强化示范引领,激发周边村庄农民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热情。二是创新机制。推进模式上,从全村拆建向整体改建、异地迁建等多种形式转变;推进方式上,村民自主的联户改建(联拆联建)逐渐推广,特色项目、特色区块正在逐渐形成;推进方法上,以横溪镇梅岭片、章水镇为主要代表的镇村联动、拆建分离式积极兴起,镇为主建设集中居住区,村为主拆旧房,促进人口集中;参与主体上,许多镇村委托社会机构、企业参与新村建设,提供科学化、专业化服务,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三是提升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建立专职申报员、新村建设指导员、审批一窗式办理、中介机构准入等六方面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式,建立新村建设分片联系制度,将18个镇乡(石碶街道)分成三个片区,三个副主任为责任人,开展进度督查、指导服务、解难释惑、调查研究等工作。
2、不断深化“三村一线”创建。一是明确目标任务。结合镇村申报和创建标准,确定创建对象,成功创建2013年市级全面小康村创建村4个(古林镇礼嘉桥村、石碶街道联丰村、洞桥镇沙港村、东吴镇小白村),启动市级中心村培育村4个村(古林镇薛家村、姜山镇井亭村、姜山镇翻石渡村、东吴镇西村)、市级特色村创建村3个(龙观乡李岙村、咸祥镇里蔡村、鄞江镇金陆村),东吴镇的小白—童一—勤勇列为市级精品线创建对象,东吴镇、云龙镇创建为市级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先进镇创建对象。二是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探索村庄整治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开展市级以上全面小康村“回头看”活动,全面通过市农办组织的复评。三是加强培训指导。组织创建单位参加相关培训,认真开展面上指导督促工作,帮助制定创建计划,共落实工程项目31个,完成投资1.14亿元。加强对2012申报的3个中心村(云龙镇甲村、高桥镇联升村、古林镇葑水港村)、4个特色村(洞桥镇沙港村、鄞江镇悬慈村、龙观乡山下村、章水镇李家坑村)和龙观乡的桓村—后隆—龙谷(满垄桂香)田园宜居精品线的督促检查,并已顺利通过市验收。
3、深入实施高速公路沿线村庄房屋整治。制定实施方案,狠抓督促检查,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在高速公路沿线村庄环境整治综合考评中得到充分肯定。至2013年6月底,已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共拆除乱搭滥建和残垣断壁3.22万平方米,涂刷外立面34.3万平方米,改建屋顶5281平方米,沿线村庄绿化15.84万平方米。一是明确整治标准和时限。在姜山镇上张村完成工作试点的基础上,制订下发《高速公路沿线村庄房屋整治实施标准》,并进一步明确时间节点。二是加强指导督查。定期不定期开展实地督查、电话询问督查,建立qq工作交流群,实施工作进度月报制,建立“区级督查镇级、镇级督查村级”的全方位督查网络。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安排1000万元专项整治资金,并制订出台《XX区高速公路沿线村庄房屋整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二)加强调查研究与综合协调并重,提高服务“三农”实效。
1、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发挥作为区委、区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参谋部的作用,落实“三定”(定课题、定任务、定时间)责任,推行全员调研,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农村融资问题、新村建设申报审批程序改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涉农资金绩效整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复兴实证研究等列为重点调研课题,撰写了一批有份量、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有15篇文章被省、市级期刊录用。同时,积极促进调研成果转化,根据调研掌握的第一手资料,高标准、高质量地起草了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主报告、全国美丽镇村现场会宣传材料、全省农家乐和全市农房“两改”工作现场会交流材料。重新设定新村项目申报审批程序,提请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工作的试行意见》;积极尝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的“五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满足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和农民创业经营的资金需求,提请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XX区农村“五权一房”抵(质)押工作的试行意见》;明确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四大重点任务,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配置城乡资源,打造发展质量好、融合水平高、内生动力足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草拟了《关于加快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并已提交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审阅。
2、加强综合协调。积极履行牵头、协调工作职责,定期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分析研究,扎实做好指导督查工作。同时,总结典型经验,积极收集各类参考性、实践性强的优秀调研文章及基层工作信息,及时加以刊登,为领导决策服务,共刊发《鄞州新农村建设》24期。认真完成区委、区政府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督办任务,较好完成23件区人大、区政协代表的建议、提案的办理。制定出台《XX区区派农村工作指导员考核实施办法》,新选派区级农村工作指导员48名,促进所驻村加快发展。
3、加强作风建设。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区委“三下三沉三提升”活动的要求,组织开展联镇、联村、联户,评作风、评创新、评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评”活动,建立班子成员联镇乡(街道)、全体干部联村、联农户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团队服务活动,每季度由办主任带领科长以上干部,逐个乡镇开展科室联动下乡调研活动,通过实地查看重点项目、召开镇村干部工作座谈会等,全面掌握村庄整治建设、欠发达村扶持等实施村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共同探讨发展思路、工作建议,努力做到思路在一线优化、难题在一线破解。(三)扶贫济弱与提升内在素质并行,加强农村区域协调发展。
1、着力增强帮扶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开展欠发达扶持。完成2013项目论证,在10个项目中论证筛选了7个作为2013欠发达村产业扶持项目,其中标准厂房项目2个、农家乐和养老物业项目3个、商业用房项目1个,外来民工公寓项目1个,预计总投资2094万元、年收益211万元,村均30万元。目前,7个项目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加强对2012年已实施项目的督促检查。10个项目中已对外出租项目6个,年租金达187万元,已竣工未出租项目3个,正抓紧建设项目1个。深入推进对口帮扶。组织做好与贵州省黔西南州XX市对口帮扶对接工作,签订帮扶协议,明确2013年对口帮扶项目和2013-2015年帮扶计划,落实帮扶资金240万元;切实抓好XX县对口帮扶的落实工作,组织做好首南、石碶、中河街道和姜山镇与象山4个镇(乡)的帮扶对接,共落实帮扶资金600万元。
2、积极部署新一轮低收入农户帮扶。一是确定对象。召开动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调查内容,组织专人逐户进行调查,填写《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表》。18个镇乡(街道)共确定低收入农户17724户30623人。二是建档立卡。及时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建立新一轮低收入农户电子档案。并根据各村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帮扶建议。三是强化督查。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意见,把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列入镇乡(街道)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新农村建设绩效考核,及时将帮扶任务分解到18个镇乡(街道),建立考核奖惩和建立跟踪督查制度,年终实行情况通报。
3、大力倡导农家乐转型升级。全年实现直接营业收入1.42亿元。一是开展各类创建活动。浅水湾农庄、竹海休闲农庄列为省级示范点创建对象,天地生态农庄、鸿溪森林农庄通过市级示范点验收。龙观乡山下村列为全区农家客栈发展的工作试点,起草农家客栈发展相关实施方案,组织乡村干部到象山、宁海等地学习考察农家客栈发展工作。二是加强指导服务。组织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制作印发宣传画、温馨提示牌700多份;举办系列农事节庆活动、网络推介、参加省市组织的推介活动等方式多方位进行推介,还与飞跃时空合作发放了4000份农家乐画册。三是开展绩效自评。全面评估2012全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项目工作成效,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4、扎实推进农民培训工作。全区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16203人。一是制定培训计划。将农民素质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起来,明确培训任务,落实培训责任,及时制定印发2013农民培训计划至有关职能部门。二是加强分类培训。将农村实用人才、青年农民创业、转移技能提升等三类培训作农民培训工作的重点,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09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581人,培育新型农民101人。三是规范培训机制。统筹整合各类群体的培训政策,推进培训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累计确定职业定点培训机构50家,淘汰不合格培训机构5家。实行培训任务公开招投标制,推出69个政府培训补贴项目。
二、2014年主要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为抓手,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主线,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优作风、抓调研、强落实,联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提速提效,加快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
主要目标:每个镇乡(街道)启动建设1个以上全村拆建或整体改建村,拆除旧房55万平方米,完成主体结顶60万平方米;创建市级全面小康村3个、中心村4个、特色村3个、精品线1条、先进镇乡2个。
主要举措:一是抓谋划。尽早谋划,筛选排定今后3年实施村名单,确保完成区下达的每个镇乡(街道)每年启动建设1个以上村的工作任务。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推进全村拆建、异地迁建的同时,突出整体改建这一主导模式,重点推进镇乡建成或核心区内村、高速公路沿线涉及村、大江大河及堤防工程涉及村、高山及边缘山区村和历史文化底蕴的特色村、边缘村、山区村等五类村的改造。二是抓集聚。结合“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农业产业调整优化和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提升,稳妥推进镇中村改造、小型村合并、自然村缩减、空心村拆除和高山村迁移。探索“联村连片”改造新模式,通过集聚改造,统筹安排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一批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农村新社区。加快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允许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宅基地置换和异地安置,跨行政区域入住。三是抓推进。对于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强化节点管理,确保按时保质完工;对于尚未实施的建设项目,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努力形成项目梯队。对列入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的59个村,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对照原先确定的时间进度表,查找问题,寻求对策;对无法按期开展工作的,试行淘汰制。同时,要进一步抓好东雅、民乐等1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用地工作,针对工作进展缓慢的状况要签订工作责任状,督促相关镇村保质保量完成新农村建设试点用地复耕工作。四是抓提升。重点完成东吴镇的小白—童一—勤勇市级精品线的创建工作,并按要求做好新一批小康村、中心村、特色村和精品村的培育工作。注重把创建工作从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高,不断扩大示范效应。五是抓服务。加强日常的协调和服务,组织开展联镇联村送服务活动,完善新村建设分片联系制度,建立新村建设全程服务机制,推进新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改革,健全专职申报员、新村建设指导员、审批一窗式办理、中介机构准入等六方面工作制度,努力做到最短时间报批、最快速度实施、最低费用收取。六是抓细节。切实加强项目实施中的资金使用、房屋分配、质量安全和后续物业管理,真正把项目办成民生实事工程;着眼整体,注重细节,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风格、套型和立面色彩,既保持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又充分展示各自的品味。
二、深入调研,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主要目标: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农”工作相关政策,并结合我区实际,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形成加快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1+x”政策和保障体系。主要举措:一是抓贯彻。要加强现有“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宣传监管,重点加强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五权一房”抵(质)押工作、新村物业社会化管理等政策意见的贯彻落实。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要在杜绝相关程序反弹的同时,进一步协调供电、供水、排水、燃气、通讯、广电、邮电等公用服务单位优化申报审批程序、减免相关规费;“五权一房”抵(质)押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安居宝”,设立“创业宝”,积极尝试农房按揭贷款和农房抵押贷款;新村物业社会化管理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物业管理一体化机制的形成。二是抓改革。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去年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关于加快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初稿),指导督促相关单位尽快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操作办法,加快形成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1+x”政策和保障体系。三是抓实施。作为推进全区农村改革的牵头部门,认真履行综合协调、政策制定、督促检查等工作职责,并争取建立由区级有关部门组成的指导服务体系,每年组织召开一至两次工作会议,研究政策措施,推进改革试点和工作落实。
三、注重实效,加强欠发达村扶持。
主要目标:积极引导已完工项目做好招商引资,加强对2012-2013年未完工项目的节点管理,完成2014年项目的调查论证工作,并筛选7个左右投资规模在200万元以上、年回报在10%左右、符合相关手续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建设标准厂房、养老公寓、外来人口公寓和三产用房等,提升欠发达村发展实力。
主要举措:一是拓模式。抓紧做好2014年项目的论证工作,引导欠发达村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建设规划,有侧重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重点和产业项目,支持欠发达村在本村区域内因地制宜建设经营项目,引导欠发达村所在镇乡安排集中地块,帮助欠发达村在小城镇、中心村、工业功能区、异地搬迁小区等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集体物业项目。二是强督查。继续把欠发达村扶持工作纳入镇乡(街道)目标管理考核和新农村建设绩效考核范畴,实施工作督查和跟踪问效,加强对项目施工质量监理,倒排时间节点,倒逼工程进度,确保按规定时间、规定要求完成任务。三是抓效益。做好项目投资回报的前景预期工作,强化产业扶持项目投资招商信息搜集和追踪,引导欠发达村主动加强与企业、商会、旅游公司等的联系,多渠道搜集项目投资招商信息,提早做好招商引资的准备工作。并按照“统一招商、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理念,对项目实行整体打包招商,确保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四是重扶智。强化干部人才支撑,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农村青年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为欠发达村注入充足的人才力量。对村级换届选举后新当选的欠发达村主要干部,要以结对帮扶为载体,坚持“洗脑”先行,摒弃“等靠要”思想,拓展发展思路,培育造血致富能力。
四、创新创优,提升农家乐发展水平。
主要目标:全区农家乐直接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创建省、市级农家乐示范点各1个,启动1-2个以“农家客栈”为主体的农家乐特色村建设。
主要举措:一是重特色。组织开展农家乐特色项目评选活动,引导有关乡镇、村、经营点、经营户,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服务主题,精心打造出一批亲子游、农耕体验游、养生健体游、疗养度假游、修学养心游等具有丰富活动内容和文化内涵的农家乐村、点。二是重效应。切实做好资源整合文章,做大做强农业(林业、渔业)特色产业,为农家乐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又以农家乐经营实现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延伸产业链。三是重规范。探索共建结对新模式,健全农家乐标准化的评定办法,完善农家乐各项管理制度。四是重突破。加强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扶持,特别要加强对农家客栈发展的扶持。全面启动龙观乡山下村农家客栈发展的试点工作,发挥示范效应,推动周边村庄农家客栈的发展。
五、虚实结合,注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效。
主要目标:坚持把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和推进农办重点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优化机关作风,提高干部服务“三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推动全区“三农”发展再上新台阶。
主要举措:一是与推进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相结合,以“实干”践行群众路线。积极发扬农办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狠抓落实、善抓落实,加快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二是与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相结合,以“实招”践行群众路线。强化作为农民代言人的职责,多为农民争利,多为农民谋利,重点研究突破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三是与优化工作作风相结合,以“实效”践行群众路线。继续实行团队服务和全员调研,拓展活动载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
第五篇:新农办党支部工作小结(DOC)
新农办党支部工作小结
XX年,我办党支部在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任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好地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模范和表率作用,为实现各项工作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现将XX我办党支部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落实党员目标管理 根据《党章》规定,我办有党员7名,可成立党支部委员会。于5月5日召开党员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新农办党支部委员会,报经县直机关党委批准,于5月26日召开党员大会,按照选举程序,选举产生了党支部委员会委员3名和支部书记1名,并进行了分工,明确了责任,制定了工作计划。一是建立制度。完善制定了《**县新农办内部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治人。二是落实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决议,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的制度。从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好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坚持下任务、压担子,为干部职工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三是抓好落实。新产生的支部委员会坚持把团结放在首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保持团结、务实、高效、廉洁的班子传统。带头深入到职工中间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广泛听取采纳职工对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统筹安排、正确决策。
二、加强学习、搞好团结,促进基层党建工作 学习是提高工作效率,解决问题的捷径,组织好干部职工的学习是一项重要工作。一是抓理论学习工作。我办制定了学习制度,明确由支委中的宣传学习委员负责组织,坚持每周一组织一次学习。学习内容以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和业务知识为主,采取的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党性修养。全年,多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了党的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做到了学以致用,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理论学习不留于形式的目的。同时,征订了一系列党报党刊,为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供了保障。二是抓党风廉政教育。支部书记参加了县委办在保山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保山监狱)开展的警示 教育活动,撰写了心得体会,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为民模范周国知》、《王怀忠犯罪警示录》教育片和其它高级干部违纪犯罪的重大典型事例案件对全办所有党员干部进行了警示教育,使干部职工从思想上把握住防线,从感情上把握住原则,从生活上把握住小节,自觉维护和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经受往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同时,抓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各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深入农户广泛宣传等方式,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创建文化村寨、人文村寨、和谐村寨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村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普法教育、党务政务公开等结合起来,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统一规划,统一检查,统一部署,形成了廉政文化人人抓、人人建的良好局面。在龙新乡勐冒村徐家寨创新的开展廉政文化进农家活动,使村干部逐步做到“十要、十不准”,村民做到“十讲、十无”,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三抓《党章》学习。认真学习领会《党章》,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三、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努力使“三力”建设抓出成效 按照县委《关于在全县各级领导班子中开展“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我办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专人负责,征求了各级对本单位的各种意见建议,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准了单位对“三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整改提高的地方,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结合文件要求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制定了我办的“三力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目的任务,提出了措施,并经过开展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抓民主评议工作。全年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2次,党员民主生活会1次。每次会议都按照《党章》规定和上级党委要求,采取会前广泛征求意见,撰写发言提纲,报请上级党委到会指导;会上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达到了沟通思想、团结同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进一步增强了班子团结和统一,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会后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民生活会情况和整改措施及时在一定范内通报。二是抓党员示范岗工作。建立党员无职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让党员严格要求自己,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划策的参谋作用和对各项工作的管理及模范作用。团结周围的 群众,以自己的突出工作影响群众、带动群众,让党员开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真正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组织支部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