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是中央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为扎实稳步地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主线,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指示,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二、宣传教育活动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要明确一个目标,即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围绕一个主题,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要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电台、墙报、宣传栏、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作用,做到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新闻、简报上有信息、村址上有横幅、墙壁上有标语、黑板上有专栏。宣传教育活动划分三个阶段,在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分别结合各自的工作性质和行业特点展开活动,形成浓厚的宣传教育活动氛围。
具体要求:
1、指定专人编辑好工作简报,发放《致全镇人民的公开信》,在《乡土》设专栏宣传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推进村级经济发展的先进党员干部和建设新农村的村级集体典型。积极与媒体沟通与联系,争取他们多报道我镇开展宣传教育的经验、作法。
2、各单位定期出宣传专栏,大力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目的要求、经验做法及先进典型。在人群密集场所制作悬挂宣传横额2—3条,各村村址要制作悬挂1条以上宣传横额和30条以上宣传标语,营造活动的舆论氛围。
3、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宣讲团,结合农村和基层实际,充分利用农闲、雨天、晚上时间和节假日、农民工返乡时机开展通俗易懂、能见实效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载体的作用,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室、寒假期间的村小学等阵地组织好学习和教育活动。
5、整个宣传教育活动要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群众最关心问题的解决,推动和谐农村建设;着眼于管理民主和农村党组织与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一阶段:学习发动阶段(3月—4月)。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并对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和特点,围绕“建设新农村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搞好思想发动工作,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自觉参加并推动这次宣传教育活动在全镇迅速展开。
第二阶段:全面启动阶段(5月—6月)。在深入学习和动员的基础上,各单位要大张旗鼓地组织本单位、本部门职工群众,紧扣目标,围绕主题,深入实践。特别是要牢牢抓住“二十字”方针,以“发展”作为宣传教育活动的着力点,全面深入地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
1、以组织编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校本教材”为依托,通过团队班会、板报、手抄报、研究性学习、主题征文、成立“小宣讲团”、上街宣传、小手拉大手走访调查、社会实践、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结合少先队“达标班、达标生”活动和团委“农村新天地、青春大舞台”主题实践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做新农村建设宣传大使、文明使者,向群众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特别是向农民宣传党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惠农政策,统一群众思想、凝聚群众力量、激发群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2、紧密结合“真情服务三农”活动,开展“生产发展,科技先行”、“相信科学、消除迷信”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我为农民讲科技”活动。
3、紧密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专、兼职文艺工作者,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到各村开展“先进文化进农村”活动。
4、紧密结合当前我镇农业农村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组织各部门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
5、紧密结合镇情,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为载体,以“我是新时期农民”和“新时期、新农民、新风采”为主题,开展典型评比活动。
第三阶段:梳理总结阶段(7月—10月)。各单位结合“二十字”方针要求
和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对于我镇、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总结符合新农村建设标准、适合我镇实际的好思路、好做法,认真总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提出各自的详尽具体、切实可行的思路、方法和举措,并形成总结材料,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三、其他要求
1、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本项
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精心设计活动,切实抓紧抓好。
2、各单位要充分调动好本部门、本单位人员参与宣传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倾听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3、突出重点,精心策划,统筹安排。要围绕宣传教育活动各阶段的中心工作,精心策划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版面,形成宣传舆论的声势,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附:宣讲活动宣传口号
中共海青镇委员会
二○○六年三月六日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口号
1、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新农村,促进新发展。
3、建设新农村,树立新风尚。
4、建设新农村,营造新环境。
5、自强不息谋出路,千方百计求发展。
6、互助互利抓生产,同心协力建设家乡。
7、顾全大局促稳定,遵纪守法保平安。
8、注重学习增才干,勤劳致富奔小康。
9、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当人民群众贴心人。
10、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做发展致富带头人。
11、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1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3、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4、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6、为党旗增辉,让人民满意。
17、胸怀全局,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
18、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19、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塑造农村新风貌
21、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
22、发展社保事业建设和谐农村
23、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环境
24、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25、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第二篇:XX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是中央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为扎实稳步地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主线,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指示,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二、宣传教育活动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要明确一个目标,即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围绕一个主题,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要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电台、墙报、宣传栏、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作用,做到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新闻、简报上有信息、村址上有横幅、墙壁上有标语、黑板上有专栏。宣传教育活动划分三个阶段,在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分别结合各自的工作性质和行业特点展开活动,形成浓厚的宣传教育活动氛围。
具体要求:
1、指定专人编辑好工作简报,发放《致全镇人民的公开信 》,在《乡土》设专栏宣传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推进村级经济发展的先进党员干部和建设新农村的村级集体典型。积极与媒体沟通与联系,争取他们多报道我镇开展宣传教育的经验、作法。
2、各单位定期出宣传专栏,大力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目的要求、经验做法及先进典型。在人群密集场所制作悬挂宣传横额2—3条,各村村址要制作悬挂1条以上宣传横额和30条以上宣传标语,营造活动的舆论氛围。
3、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宣讲团,结合农村和基层实际,充分利用农闲、雨天、晚上时间和节假日、农民工返乡时机开展通俗易懂、能见实效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载体的作用,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室、寒假期间的村小学等阵地组织好学习和教育活动。
5、整个宣传教育活动要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群众最关心问题的解决,推动和谐农村建设;着眼于管理民主和农村党组织与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一阶段:学习发动阶段(3月—4月)。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并对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和特点,围绕“建设新农村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搞好思想发动工作,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自觉参加并推动这次宣传教育活动在全镇迅速展开。
第二阶段:全面启动阶段(5月—6月)。在深入学习和动员的基础上,各单位要大张旗鼓地组织本单位、本部门职工群众,紧扣目标,围绕主题,深入实践。特别是要牢牢抓住“二十字”方针,以“发展”作为宣传教育活动的着力点,全面深入地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
1、以组织编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校本教材”为依托,通过团队班会、板报、手抄报、研究性学习、主题征文、成立“小宣讲团”、上街宣传、小手拉大手走访调查、社会实践、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结合少先队“达标班、达标生”活动和团委“农村新天地、青春大舞台”主题实践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做新农村建设宣传大使、文明使者,向群众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特别是向农民宣传党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惠农政策,统一群众思想、凝聚群众力量、激发群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2、紧密结合“真情服务三农”活动,开展“生产发展,科技先行”、“相信科学、消除迷信”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我为农民讲科技”活动。
3、紧密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专、兼职文艺工作者,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到各村开展“先进文化进农村”活动。
4、紧密结合当前我镇农业农村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组织各部门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
5、紧密结合镇情,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为载体,以“我是新时期农民”和“新时期、新农民、新风采”为主题,开展典型评比活动。
第三阶段:梳理总结阶段(7月—10月)。各单位结合“二十字”方针要求和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对于我镇、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总结符合新农村建设标准、适合我镇实际的好思路、好做法,认真总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提出各自的详尽具体、切实可行的思路、方法和举措,并形成总结材料,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三、其他要求
1、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本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精心设计活动,切实抓紧抓好。
2、各单位要充分调动好本部门、本单位人员参与宣传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倾听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3、突出重点,精心策划,统筹安排。要围绕宣传教育活动各阶段的中心工作,精心策划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版面,形成宣传舆论的声势,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附:宣讲活动宣传口号
中共XX镇委员会
二○○六年三月六日
第三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大力发展**村的生产力,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促进**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工作思路:
突出一个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实现两大突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发展主导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三个转型:农村向城镇转型、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
实施“四化”“五通”工程:绿化、美化、亮化、硬化;通水、通电、通气、通路、通网络。
达到“六新”目标: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保障、新风尚、新水平
三、工作目标:
到****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道路达到国家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实现村级道路水泥化、社级道路泥结化;有完善的多功能水利设施,保证旱能灌,涝能排,人行便道到田间;基本实现信息化,有线电视网络、程控电话实现全覆盖,移动电话覆盖率达到**%;天然气、电力、自来水等多种形式的生活能源基本供给;家家户户有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要家电、有专用卫生厕所,**%以上的农户有自己的摩托车等运输工具,**%的农户有自己的客车、机动车辆等农用运输车辆。农村整体面貌显著改观,农民住房全部实现砖混结构。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全面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工作措施:
一、夯实基层组织,奠定农村发展的组织保证
(一)抓村社两级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社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范围,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村社干部;改进管理办法,推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管理,将工作绩效与干部待遇挂钩,每半年考核一次,年终兑现奖惩。
(二)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一是建立干部定期培训制度。每年对村四职干部、党小组长、社长、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分期分批培训一次,培训时间不小于*个学时。二是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党校、农函大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三是建立党员干部自学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扎实开展“评学”、“述学”和“考学”活动,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村社干部的重要依据,使农村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四是教育党员干部争做致富能力强、帮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干部,提升自身文明素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三)加强一般党员教育。在党员教育中一是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三新五带头”(树立新思想、塑造新形象、作出新贡献,带头学理论、讲公德、守法规、用科技、活经济)活动,积极引导党员充分发挥“三管”模范作用,即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二是在党员中开展争做“六种人”竞赛实践活动,即:争做群众的“自家人”、“贴心人”、“知情人”、“代言人”、“保护人”、“引路人”,活动中评选六类“十佳”,评选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年年评选,年年表彰,不搞“终身制”。三是实行党员责任区负责制,给每个党员划定一个责任区,明确党员在责任区的职责。四是建立党员帮抚制度。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村经济壮大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才具有现实条件。农业生产发展: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路建设投入,到****年村级道路全部硬化,社级道路全部泥结化,加强对村社公路的管护及绿化,实行“四定”养护(定人、定路段、定奖惩、定质量标准),确保道路无积水、坑洼,时时通畅无阻;维修整治好人行道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整治,修复*社、*社垮塌水沟***米,整治山坪塘*口,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人行便道到田间,不断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市场需求,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生态型无公害农产品为特色,做大做强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等主导产业。优化品种品质,蔬菜种植向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和名特优新高档蔬菜方向发展,优质水果种植向建设高标准的优质水果精品园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集休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形成山上果园、田间菜园、农家乐园的“三园经济带”,推进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典型示范、政策引导、科技带动等措施,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力争每年新发展种养殖业大户**户;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定单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利用现有农产品资源,在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上做文章,推行蔬菜深加工,延伸蔬菜产业链。大力引进就业量大、市场需求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五是加大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推广,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生活宽裕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引导农民围绕“二扩大、三提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二扩大”,即:扩大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两大主导产业规模。“三提高”,即:提高主导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示范基地带动效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到位。二是加强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促进农民家庭二三产业发展,使农村群众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从而大大促进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三是通过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达到规模经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四是建立和完善村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逐步实现没有失学儿童。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真正解决农民有钱看病、吃药,彻底消除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现象。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促进乡风文明,必须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利用板报、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家喻户晓,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是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立足于育民、富民、智民、塑民,开展“十星文明户”、“新风示范户”、“五好家庭户”、“诚信经营户”等评比活动,引导农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爱岗敬业。四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乡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依法管理宗教活动;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降低社会犯罪率。开展“六无”村创建活动,即:无领导干部严重违法违纪案件;无虐待妇女、儿童、老人和歧视残疾人现象;无黄、赌、毒、黑、拐、邪、假等“七害”事件,无重大刑事、治安、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无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事件;无群体性或恶性上访事件。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教育、文明生活“四进农家”的活动,把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到每家每户中,让农民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七是加强科普工作,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九是弘扬农村文明传统,倡导邻里团结、妯娌和睦、孝敬父母、不打架不骂人,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风尚。
五、搞好村建设规划和管理,促进村容整洁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在表现。促进村容整洁,就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一是从**村实际出发,在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科学制定**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美观实用,节约土地;二是加快农民新村建设步伐,以辐射带动农业的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功能,发展服务业,增强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三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美在农家,富在庭院”活动,做到“四化”,即:美化(房屋建设规范化,格调、色彩统一)、硬化(村社公路全部硬化)、绿化(村内有公共绿地,公路两旁栽植人行树)、亮化(有路灯)。村成立环卫队,定期打扫卫生,清运垃圾,使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让“乡下人”成为“城里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道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改厕等设施的投入,完善电力、通讯、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五通”(通电、通气、通水、通路,通网络)。
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管理民主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促进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二是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对重大事项要做到事前公开,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决策;三是坚持和完善党小组长、社长按期选举制度,把公道能干、群众拥护的人选到领导岗位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四是实行由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五是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做主,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六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大力发展**村的生产力,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促进**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工作思路:
突出一个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实现两大突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发展主导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三个转型:农村向城镇转型、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
实施“四化”“五通”工程:绿化、美化、亮化、硬化;通水、通电、通气、通路、通网络。
达到“六新”目标: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保障、新风尚、新水平
三、工作目标:
到****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道路达到国家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实现村级道路水泥化、社级道路泥结化;有完善的多功能水利设施,保证旱能灌,涝能排,人行便道到田间;基本实现信息化,有线电视网络、程控电话实现全覆盖,移动电话覆盖率达到**%;天然气、电力、自来水等多种形式的生活能源基本供给;家家户户有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要家电、有专用卫生厕所,**%以上的农户有自己的摩托车等运输工具,**%的农户有自己的客车、机动车辆等农用运输车辆。农村整体面貌显著改观,农民住房全部实现砖混结构。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全面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工作措施:
一、夯实基层组织,奠定农村发展的组织保证
(一)抓村社两级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社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范围,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村社干部;改进管理办法,推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管理,将工作绩效与干部待遇挂钩,每半年考核一次,年终兑现奖惩。
(二)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一是建立干部定期培训制度。每年对村四职干部、党小组长、社长、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分期分批培训一次,培训时间不小于*个学时。二是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党校、农函大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三是建立党员干部自学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扎实开展“评学”、“述学”和“考学”活动,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村社干部的重要依据,使农村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四是教育党员干部争做致富能力强、帮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干部,提升自身文明素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三)加强一般党员教育。在党员教育中一是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三新五带头”(树立新思想、塑造新形象、作出新贡献,带头学理论、讲公德、守法规、用科技、活经济)活动,积极引导党员充分发挥“三管”模范作用,即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二是在党员中开展争做“六种人”竞赛实践活动,即:争做群众的“自家人”、“贴心人”、“知情人”、“代言人”、“保护人”、“引路人”,活动中评选六类“十佳”,评选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年年评选,年年表彰,不搞“终身制”。三是实行党员责任区负责制,给每个党员划
定一个责任区,明确党员在责任区的职责。四是建立党员帮抚制度。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村经济壮大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才具有现实条件。农业生产发展: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路建设投入,到****年村级道路全部硬化,社级道路全部泥结化,加强对村社公路的管护及绿化,实行“四定”养护(定人、定路段、定奖惩、定质量标准),确保道路无积水、坑洼,时时通畅无阻;维修整治好人行道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整治,修复*社、*社垮塌水沟***米,整治山坪塘*口,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人行便道到田间,不断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市场需求,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生态型无公害农产品为特色,做大做强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等主导产业。优化品种品质,蔬菜种植向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和名特优新高档蔬菜方向发展,优质水果种植向建设高标准的优质水果精品园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集休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形成山上果园、田间菜园、农家乐园的“三园经济带”,推进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典型示范、政策引导、科技带动等措施,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力争每年新发展种养殖业大户**户;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定单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利用现有农产品资源,在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上做文章,推行蔬菜深加工,延伸蔬菜产业链。大力引进就业量大、市场需求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五是加大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推广,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生活宽裕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引导农民围绕“二扩大、三提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二扩大”,即:扩大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两大主导产业规模。“三提高”,即:提高主导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示范基地带动效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到位。二是加强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促进农民家庭二三产业发展,使农村群众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从而大大促进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三是通过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达到规模经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四是建立和完善村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逐步实现没有失学儿童。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真正解决农民有钱看病、吃药,彻底消除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现象。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促进乡风文明,必须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利用板报、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家喻户晓,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是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立足于育民、富民、智民、塑民,开展“十星文明户”、“新风示范户”、“五好家庭户”、“诚信经营户”等评比活动,引导农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爱岗敬业。四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乡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依法管理宗教活动;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降低社会犯罪率。开展“六无”村创建活动,即:无领导干部严重违法违纪案
件;无虐待妇女、儿童、老人和歧视残疾人现象;无黄、赌、毒、黑、拐、邪、假等“七害”事件,无重大刑事、治安、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无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事件;无群体性或恶性上访事件。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教育、文明生活“四进农家”的活动,把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到每家每户中,让农民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七是加强科普工作,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九是弘扬农村文明传统,倡导邻里团结、妯娌和睦、孝敬父母、不打架不骂人,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风尚。
五、搞好村建设规划和管理,促进村容整洁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在表现。促进村容整洁,就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一是从**村实际出发,在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科学制定**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美观实用,节约土地;二是加快农民新村建设步伐,以辐射带动农业的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功能,发展服务业,增强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三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美在农家,富在庭院”活动,做到“四化”,即:美化(房屋建设规范化,格调、色彩统一)、硬化(村社公路全部硬化)、绿化(村内有公共绿地,公路两旁栽植人行树)、亮化(有路灯)。村成立环卫队,定期打扫卫生,清运垃圾,使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让“乡下人”成为“城里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道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改厕等设施的投入,完善电力、通讯、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五通”(通电、通气、通水、通路,通网络)。
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管理民主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促进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二是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对重大事项要做到事前公开,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决策;三是坚持和完善党小组长、社长按期选举制度,把公道能干、群众拥护的人选到领导岗位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四是实行由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五是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做主,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六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大力发展**村的生产力,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促进**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工作思路:
突出一个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实现两大突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发展主导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三个转型:农村向城镇转型、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
实施“四化”“五通”工程:绿化、美化、亮化、硬化;通水、通电、通气、通路、通网络。
达到“六新”目标: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保障、新风尚、新水平
三、工作目标:
到****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道路达到国家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实现村级道路水泥化、社级道路泥结化;有完善的多功能水利设施,保证旱能灌,涝能排,人行便道到田间;基本实现信息化,有线电视网络、程控电话实现全覆盖,移动电话覆盖率达到**%;天然气、电力、自来水等多种形式的生活能源基本供给;家家户户有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要家电、有专用卫生厕所,**%以上的农户有自己的摩托车等运输工具,**%的农户有自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己的客车、机动车辆等农用运输车辆。农村整体面貌显著改观,农民住房全部实现砖混结构。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全面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工作措施:
一、夯实基层组织,奠定农村发展的组织保证
(一)抓村社两级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社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范围,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村社干部;改进管理办法,推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管理,将工作绩效与干部待遇挂钩,每半年考核一次,年终兑现奖惩。
(二)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一是建立干部定期培训制度。每年对村四职干部、党小组长、社长、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分期分批培训一次,培训时间不小于*个学时。二是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党校、农函大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三是建立党员干部自学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扎实开展“评学”、“述学”和“考学”活动,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村社干部的重要依据,使农村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四是教育党员干部争做致富能力强、帮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干部,提升自身文明素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三)加强一般党员教育。在党员教育中一是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三新五带头”(树立新思想、塑造新形象、作出新贡献,带头学理论、讲公德、守法规、用科技、活经济)活动,积极引导党员充分发挥“三管”模范作用,即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二是在党员中开展争做“六种人”竞赛实践活动,即:争做群众的“自家人”、“贴心人”、“知情人”、“代言人”、“保护人”、“引路人”,活动中评选六类“十佳”,评选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年年评选,年年表彰,不搞“终身制”。三是实行党员责任区负责制,给每个党员划定一个责任区,明确党员在责任区的职责。四是建立党员帮抚制度。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村经济壮大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才具有现实条件。农业生产发展: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路建设投入,到****年村级道路全部硬化,社级道路全部泥结化,加强对村社公路的管护及绿化,实行“四定”养护(定人、定路段、定奖惩、定质量标准),确保道路无积水、坑洼,时时通畅无阻;维修整治好人行道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整治,修复*社、*社垮塌水沟***米,整治山坪塘*口,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人行便道到田间,不断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市场需求,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生态型无公害农产品为特色,做大做强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等主导产业。优化品种品质,蔬菜种植向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和名特优新高档蔬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菜方向发展,优质水果种植向建设高标准的优质水果精品园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集休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形成山上果园、田间菜园、农家乐园的“三园经济带”,推进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典型示范、政策引导、科技带动等措施,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力争每年新发展种养殖业大户**户;三是大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