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与思考
论江西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对于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江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在这种现实环境和历史背景中,如何通过政府主导、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全面有效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并使之尽可能走在全国前列,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
今年是江西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六周年,六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从江西省欠发达省情的实际出发,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尚、形成新机制、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翻开了赣鄱大地切合省情农情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的新篇章。六年来,各地立足科学发展,着眼社会和谐,坚持城乡统筹,创新推进机制,初步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为欠发达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一、江西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1.农村经济加速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推进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是关键,农民增收最重要。江西省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大农业发展思路,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以产业规划为龙头,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对全省3200万亩耕地、1.5亿亩林地陂地、2500万亩可养水域进行综合开发,通过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和“一村一品”项目,着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江西省把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长效发展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建设点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多形式创业、多渠道就业。目前,全省建立起粮油、生猪、水产、蔬菜、禽蛋等五大省级支柱产业基地和棉花、甘蔗、茶叶、烟叶、蚕桑、白莲等六大区域主导产业基地,构建了“南橘北梨、东桃西枣”的水果生产布局。
2.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村镇面貌焕然一新
去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鹰潭市召开全省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垃圾处理)现场会,提出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操作标准,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一年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一年试点启动、两年面上推开、三至五年大见成效”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农村清洁工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
在推进农村清洁工程试点工作中,江西省始终坚持以“农村环境有明显改善”为目标,以“清洁卫生、无害处理、简便实用、群众欢迎”为要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操作标准,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江西省农村实际的“3+5”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有效杜绝了垃圾不分拣、不减量、不回收便简单填埋(焚烧)、一埋(烧)了之的问题。今年3月,中农办唐仁健副主任在江西调研时,对江西省农村清洁工程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撰写了《农村垃圾怎么办——对江西“3+5”模式的调研》一文,在中农办《农村要情》第19期上刊发,全面推介了江西省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经验做法。
3.农村旧貌变新颜美丽乡村入画来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每年安排8千至1万个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期通过10-15年的不懈努力,使全省17万多个自然村通过整治建设切入,逐步实现“五新一好”的目标。
各地始终坚持从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而政府又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入手,以规划编制为先导,突出抓好改路、改水、改厕、改栏、改房、改环境“六改”,普及沼气、有线电视、电话、太阳能“四普及”,农户庭院、村内道路、村庄四旁“三绿化”和农村垃圾“3+5”模式无害化处理等村庄清洁绿化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民群众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得到实惠,从而使新农村建设比较顺利地走进千家万户,涌现了一大批村容整洁、生态优美、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新型村落,让农民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看有线电视,打全球通的愿望。
4.统筹城乡发展快农民群众受益多
江西省坚持把机制创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让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快起来。各地创建了“两统筹、三共建、七个一点”的资金筹集机制。通过直接统筹和衔接统筹两种渠道,将各级财政资金,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部门帮扶资金等实行适度集中,按项目投放,支持新农村建设,使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基本建设投资结构的大政策真正落实到了小村庄。
各地创建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级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并保持逐年递增,形成了一任接着一任干、常抓不懈见成效的工作氛围;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省直40多个部门单位,形成了领导小组抓总、成员单位履职到位的工作合力,全省新农村建设一年比一年富有成效。
5.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农民幸福指数提升
各地坚持把农村新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把城市社区化管理模式引入新农村建设,以繁荣农村文化为突破口,精心打造以和谐文化为主轴,以创业文化、科学文化、道德文化、群众文化和法制文化为覆盖,党群组织较完备、产业较发达、社会功能较齐全的农村新社区。同时,广泛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积极开展文明村镇、信用农户创评活动,大力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农家书屋”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等,在全省农村形成了知荣辱、思创业、促和谐的文明新风尚。
在今天的新农村建设点上,磁卡电话、邮筒、卫生所、文化室、体育器材、便民超市等已不是新鲜事物。农村袖手旁观的人少了,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多了;无事生非的人少了,学技术忙致富的人多了……乡村处处,清新和谐之风扑面而来。
二、全面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世纪工程,需要巨大的投资来推动、构建的社会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到底需要多少投资?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十分精确计算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没有可能,我们只能大致予以匡
算。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有关专家在江西、四川的25个村调查测算,按照一定标准要满足农村道路、安全用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扣除已经建成的投资项目,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1700-4900元,其中贫困地区和一般地区投资需求较大,城市近郊投资相对较低。全国大致需要投资
1.3万亿到4万亿。按此标准匡算,江西大致需要投资555亿到1600亿元,平均每个行政村320万到920万元,平均每个村民小组28万到80万元(包括农民投工投劳折算、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当地企业贡献和财政奖励扶持等)。这个数据与我们实地典型调查测算的情况基本相符。
新农村建设的巨额投资从哪里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道难题。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回答政府公共财政与新农村建设的一般关系。从理论上说,现代社会的公共财政,是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或缺陷,受社会公众委托,按照社会公众的意愿来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国家分配行为。什么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就是国家为维护社会制度而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国防安全、社会秩序、司法服务、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等。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来看,大部分都属于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即界于纯公共产品与纯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无论哪一种公共产品,只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其所需资金原则上只能来自政府预算资金或预算外资金。由此可见,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新农村建设无疑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共财政投入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公共财政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政策手段和体制保障。
但是,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国家财力并不充裕,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比较低,各方面支出需求非常巨大,国家财政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拿出太多的资金专门用于新农村建设。即使将来财政资金比较宽裕,也不应该由国家财政大包大揽。原则上应当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各种社会力量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发扬“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韩国是世界上农村现代化事业卓有成效的一个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政府把农村开发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开展了“新农村运动”。运动的重点就在于“精神启发”,始终将“勤勉、自助、合作”作为民族精神加以启迪。通过20多年的努力,韩国“新农村运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国民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实现了经济起飞,城乡发展差距大为缩小。2004年人均GDP达到14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1:0.94,呈现城乡和谐发展的局面。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为各级财政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三农”的支出力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十一五”期间,江西财政应当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西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精心谋划江西“十一五”时期的财政发展战略,坚持公共财政建设方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重点领域投入,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加强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全面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加快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构建“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篇:2016城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调查报告
2016城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调查报告
城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调查报告
引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加快**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省、市主要领导关于推广我镇城镇化建设经验,促进**经济区和**都市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讲话要求,根据市政府的工作安排,由镇有关方面人员组成调研组,于XX年12月,通过现场考察、座谈、查阅资料、参加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们深刻地了解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镇走出了一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镇党委书记**、镇长**高度概括这一发展道路为:通过集体致富、工业带动、城镇引领,实现了“村变镇、镇变城”即由山沟穷村到经济富村,由工业兴镇到建设生态城镇的实践目标。正如**省委书记**同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给予的高度评价那样:“中央要求的,我在思考的,**做到了„„要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经验。”
目前,我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镇环境呈现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生产方式由依靠土地的农业生产转向发展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人的身份由村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由分散的农耕聚落转化为鲜明的现代城市文明。这一成功的实践表明,我镇完成了由农村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对于加快**经济区和**都市区内新型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一、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的半壁江山
城市是人类历史和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一定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与文明发展的标尺。
经过新世纪十余年的跨越式发展,至2016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1.3%,此举,使世界经济结构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由全球第七位跃升为第二位,成为世界的一极。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每年以建筑总量占世界50%左右的规模和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对全球经济拉动贡献率达到50%,直接影响甚或左右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些专家则形象地将城市化比喻为拉动社会发展的经济航母,认为中国是又一成功的实例。中国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市化水平,按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增速,未来3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佳良机。
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不是照搬西方国家单向发展大城市的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实际,创新性地将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形成纵、横双向城市群发展模式。尤其是将星罗棋布、连结城市和乡村的万千个建制镇,列入城市化建设的范畴,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发展目标,将世界“城市化”理论创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理论并指导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国的小城镇,对于加快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带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在加快建设**经济区过程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又将世界“城市化”模式完善为“新型城镇化”。并确立了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新战略。
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城乡统筹,城乡统一,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全面实施并融入部分新型农村转移为具有城市功能与生活水准的社区的全面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所谓新型城镇化“引领”,就是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关系通过“城镇”连接起来,用城镇统领城乡,关联和促进工业、农业协调发展。其中,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中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是区域整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现有建制镇2万多个,如果每个建制镇城市功能完善,能够承载平均3万左右的人口,其总体人口承载力即可达6亿以上,将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一半左右,真正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半壁江山。
我镇作为万千个小城镇的成员之一,其发展进程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着,独具特色。总结分析其发展实践与经验,对于助推和促进**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健康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个普普通通的贫困山村,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明星镇。现我镇规模企业发展到80多家,产值达到37亿元(2016年),人均产值、人均收入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小城镇前列,被确立为“联合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试点”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进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探索实践,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合村建镇,体制创新,在城镇建设中发挥核心和枢纽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由落后的山沟农村发展成为工业主导,经济发展,集体富裕的新农村,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达到镇级规模。1994年,**由村变镇,实现了资源统筹、职能整合、运转顺畅。产业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规模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镇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核心和枢纽作用。
一是高质量地开展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镇政府遵循“节水与节地、保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规模经营与集约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全面完善公共设施。建成了工业、生活、农业、休闲娱乐4个园区,进而带动商贸、餐饮、旅游、文化事业的繁荣。现已基本实现电力、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齐全、土地集约利用、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是有效地解决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按照生产要素资源合理集中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建立了镇区工业经济园区和**开发区工业经济园区,结合行业特点组建了耐材、制药等集团公司,大力发展高科技产品,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庆州集团的耐火材料从每吨几十元发展到几万元,太龙药业在**省医药行业中第一个实现股票上市。全镇经济实现了由资源开采型向产品深加工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产品经营型向资本运作型的转变。2016年完成社会产值37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7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4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5600元。
三是在“村并镇、民改居”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将本镇所有村民全部转为居民户口,成为全省首个全居民镇。村改居后,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镇域全部纳入城镇化管理,居委会的管理体制,干部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办公经费等仍然由镇财政统一发放,对于需要住房的群众,修建公寓楼以最优惠的成本价格销售,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福利待遇。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三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集中的过程。在城镇,采取“两高一带”战略措施,即“企业高度集中,居民高度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有了居民的集中就可以建立居委会管理体制,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区、居民小区、商业服务区、文化休闲区,繁荣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兴工业,做到工、农、交、商、旅及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保证了全镇土地统筹规划安排,合理布局,为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水利事业、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发展生态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等现代农业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新型城镇化促进了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
我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采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对外开放的建设理念,一方面根据我镇的地形地貌、历史传统进行合理规划安排镇域空间,合理配置使用资源,保护和恢复生态资源,一方面对外引进短缺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为维持生计导致山体资源破坏、水土资源流失、林木资源砍伐的现象。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巨大威力,**人开始了资源利用的大整合、大调整。从向自然索取为主开始向给予和保护为主,水源不足就投资上亿元实施“引黄入竹”工程,从30多公里以外引黄河水到**,供全镇生产、生活、环境利用;封山育林,全面恢复生态,广植竹子,延续**“竹文化”;勘察景观,设计线路,开发长寿山生态旅游景区;利用紧邻嵩山,位于**、洛阳之间的有利区位,吸引外来客商发展商贸物流第三产业;利用省会人才、技术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生物制药等等,都是建设新型城镇、发展新型工业、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和显着效果。
(四)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走共同富裕道路
我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把全体居民的基本利益、长远利益放在突出位置,让全体居民都能得到实惠,并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镇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有:
解决饮食问题。针对长期困扰全镇人畜饮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问题,镇投资上亿元,架设32公里引水管道将黄河之水翻山越岭引到**,解决了我镇千百年来的缺水问题。由于我镇地形地貌主要为山地,耕地面积狭小,粮食短缺一直困扰着**人的吃饭问题,特别是撤村并镇后,居民进入城镇,基本上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因而解决粮食问题将成为居民生活最为紧迫的问题,这一问题在**采取粮油定量供应和福利商品供应相结合的办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解决居住问题。将所有村民转为居民,使居民角色发生根本变化,为解决居住问题,镇里投资1亿多元,规划建设了振东新区,建设居民公寓1300多套,家属楼20多栋,新建住宅面积36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达到56平方米,基本解决了全镇近2万人的居住问题。
解决就业问题。目前全镇80多家企业,带动8200多人就业,吸纳了全镇绝大多数的适龄就业人口,基本解决了全镇居民家庭的就业问题。95%以上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第三产业的从业比例达到27%。在**耐火材料企业中60%的中层管理人员都是**人,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人也有一定比例。2016年**人均收入达到15600元,在全省各乡镇中提前达到小康水平。
解决人的城市化问题。我镇不仅把城市化的硬件设施建设好、解决好,而且始终把“人的城市化文明”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在**的企业群中现有高级工程师40多人,工程师150多人。同时,还曾选派大批人员到**大学、**理工大学、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定期开展技术和管理培训,员工的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我林镇兴建了设备齐全的卫生院,所有居民均免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居民水电入户率达到100%,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85%,电话入户率达到98%。镇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建学校,免除所有在校学生的一切学杂费,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为所有老年人免费办理养老保险,承担孤寡老人的赡养费用,年底为群众免费置办年货。
(五)打造城镇软实力,推动城镇文明建设
为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人制订和总结出“**精神”,即“爱**,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精神”朴实无华,起到极大的激励效果,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品牌。基础设施是开展精神文明活动的空间场所,镇里配套建设中小学、卫生院、广播电视、文化广场、影剧院等设施,从精神层面培养居民的文化素质,如长期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教育、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等;一年两次的“三评制度”(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和“十项八好”(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好民兵、好团员、好公婆、好夫妻、好妯娌、好媳妇、好少年)的评选制度、月评好人好事制度,评出了好风气,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职业能力,增强了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力地推动了我镇城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小康建设十佳红旗镇”、“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
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使城镇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干部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省委书记**在视察**城乡统筹发展情况时指出:关键是做到了“四个好”。一是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好。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重视领导班子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尤其是有镇委书记**、镇长**那样长期稳定、廉洁高效的班子核心,使这个团队的思想高度统一,决策精准科学,管理效率显着提高,这是**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二是有一支好的队伍。好的班子带出了好的党员干部队伍。这支队伍是在“**精神”感召下开拓创新“**模式”的过程中锤炼、凝聚而成的。三是摸索出一条好的发展路子。这条路子就是:通过大力发展村办集体企业,不断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壮大工业基础,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引领全镇“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四是有一个好的体制机制。这个体制机制就是建立了以镇党委政府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干出一番大的事业,成就了**的过去和现在,开创了**未来的美好前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
三、深化发展**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重点
在我镇调研座谈中,镇党委书记**、镇长**等同志认为,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所取得的初步成就,是**人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但是,新型城镇化对**来讲仍然是个崭新课题,还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有信心、有能力按照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扎扎实实地建成生态宜居繁荣现代新**,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重点在于:
(一)抓住**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全镇工作的战略重点,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纽带和引领作用
新型城镇化道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使命也是动力。我镇从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良好,条件优越,对开创**深层次、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继续发挥工业主导地位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效应和引领作用,依托城镇,经营城镇,发展城镇,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乡一体、持续发展的秀美城镇。以此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的发展模式。
(二)贯彻“经营城镇”理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根本解决建设资金短缺和项目运营问题
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是计划经济的做法,政府在城镇建设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总是有限的。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建设与开发,将城镇作为最大的资产,加以充分利用和经营,采取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经营城镇”理念,则可盘活城镇资产,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在城镇建设和项目运营中的积极作用。政府从一个单纯的投资人角色转变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服务人、监督人,把大量的投资、管理、运营工作交给市场来经营,从根本上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使政府从繁琐的城镇管理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大大加速城镇建设的步伐,提高城镇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城镇开发管理模式,也是**在新起点上创业发展、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要举措。
(三)规划建设好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秀美山城
我镇山多地少,植被覆盖较好,文化积淀深厚,又临近嵩山,地处**、洛阳两大城市之间,发展旅游休闲度假条件得天独厚。2016年镇政府决定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规划将北山、南山和长寿山全镇27平方公里打造成个性鲜明的**风景区。在适宜的地点开展相应项目,比如北山确立发展现代农业,长寿山确立发展家禽散养基地、观光林业等,同时还大力发展“农家乐”等旅游服务业,丰富完善了旅游项目。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长寿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镇党委、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际,将规划建设好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秀美山城”作为今后的发展目标,打造**、洛阳的“后花园”及**经济区“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城镇。成为可供省内外游客观光游览的秀美山城和投资兴业的宝地。
四、关于支持和推广**镇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建议
(一)应加大对**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
我镇作为联合国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和**市新型城镇化试点镇,是全省第一个全面实现“农转居”的小城镇。虽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就,但仍然面临许多持续发展和品质提升的问题,需要大量投入和持久建设。因此,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扶持,包括制度建设上的先行先试管理权限,国土资源规划利用与保护、城镇综合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各方面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以便促进**更好更快地发展。
1.资金支持。建议在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国家投入比例,如增加税收提留、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市重点镇建设专项经费扶持等。
2.第三产业的扶持。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例失调,难以适应全面进入城镇化后居民城市生活水平的发展需求,影响着城市的综合化发展。建议对我镇给以特别扶持,如对商户实行阶段性减免税收、简化审批手续、帮助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
3.生态与旅游设施建设的支持。我镇在新一轮规划建设中确立建设秀美山川、营建生态山城的发展目标,已着力开发建设长寿山生态旅游景区,形成**都市区西部“后花园”之一。这项系列工程已具有区域公共设施的性质,需要持久建设和大量投入,建议省、市政府有关部门予以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4.技术与智力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农民转为居民之后,城镇面临着加快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以及城市专业管理水平等紧迫问题,我镇作为先行先试示范城镇,更感其紧迫性和现实性。政府应当给以相应的扶持手段和政策,比如:高科技项目的先期试点,城镇管理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等,鼓励更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5.交通环境的支持。尽快实施镇内310国道改道工程,为城镇发展创造空间,将现有国道改造成城镇内景观大道和主要商贸街区;尽快打通****西路、陇海西路至**快速通道,开通城际公交线路,以促进我镇商贸、物流、金融、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繁荣与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的推广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从我镇发展经济、建设城镇、改善民生的做法和成果中,看到我镇立足本地实际谋发展,正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之路。()**“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经验,必将在**经济区建设和**都市区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在推广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方面,我们认为应把握几个原则:
1.分层级推广的原则
我镇合村并镇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的经验,对于大城市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县城及县域内重点镇,工矿商贸城镇等基础设施较好、工业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具有显着的借鉴意义,可考虑先行先试,分层级逐步推广实施。
2.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把握好**经验的精神实质,立足当地实际,由点到面,示范带动,分阶段实施,有序推进。确保科学、健康发展,走出一条具有**经济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3.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引擎,以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政府主导,发挥组织动员,督导推动作用,又要尊重群众愿望,各界共同参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合力推进,水到渠成。
4.规范建设、依法开展的原则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区建设中的长久战略任务,是关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百年大计,应科学规划,规范建设,依法开展,着力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生态环境,切实建成品质优良,宜农、宜工、宜商、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社区。
第三篇: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简报
2009年第13期
(总第105期)
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7月29日 本期:村庄整治之危房改造篇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 ●江西配套1亿元资金投入农村危房改造 ● 全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进展态势 ● 全省各地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动态 ● 山东、河北省大力推进危房改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民自筹为主,中央和地方补助为辅,并通过银行信贷和社会捐赠等渠道筹措建房资金。中央按每户平均5000元进行补助,各省的补助标准应不低于中央的标准。各地翻建、新建农户补助额度,修缮、加固农户补助额度,由各省自行确定。今年国家对农村危房改造共安排40亿元补助资金,其中下达江西省的补助资金为9000万元,需完成1.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任务。
●江西配套1亿元资金投入农村危房改造。省长吴新雄在全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要把握好“六个原则”、抓好“四个环节”;要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和民主评议,做到公正透明;要准确界定危房改造对象,对危房户的等级评定、补助标准要逐级审核、张榜公示、建档立册,全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另悉,省政府成立由史文清副省长任组长、省直17个部门参加的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目前,省财政已拿出1亿元资金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全省有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
●全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进展态势。2009年4月-6月全省新农村建设统计报表显示,今年8000个新农村建设村点涉及
自然村6439个,6437个自然村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目前全省新农村建设点已改路1140公里;改水25.3万户,占需改数的82.3%,修建排水沟240多公里;改厕23万户,占需改数的73.7%;拆除旧房502.8万平方米,建新房401.8万平方米,拆旧后整理还耕面积122.2万平方米。
●全省各地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动态。九江市市委书记钟利贵提出,村庄整治要坚持“修路不装灯、栽树不种草、办事不欠债”的要求,把“三清七改”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坚持先规划后整治、先筹资后动工、先拆迁后建设、先农户后集体的工作程序。目前,全市1135个建设点(省级点857个、市县共建点278个)改水、改路、改厕完成率均超过98%,拆除空心房、危房5174栋。大余县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一是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危房改造工作寓新农村建设中,拓展新农村建设内容;二是注重与整村推进相结合,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建设,对不能集中建设的统一立面风格;三是注重与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相结合,积极完善农村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婺源县在危房改造中免费为群众提供砂石砖块,待改房完成后另奖每户300元;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还制定了进度计划,对按时改完房的农户和理事会成员给予奖励,超过时间的不予补助。吉安县鼓励农民拆除危旧房、闲置房,对成片拆除旧房盘活的宅基地,全额返还村民建新房,并免收新增建设用地费;
鼓励金融机构开设小额贷款、信用担保贷款等多种信贷业务,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旧村改造。安远县成立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安远县农村危房改造三年规划》及《安远县2009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开展农村危房户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和危房等级确定工作,对居住在整栋危房(D级)的困难户重(新)建住房,每户补助1—1.5万元,符合移民、新农村建设等其它救助政策的,可享受双重或多重身份补助,对居住在局部危险(C级)房屋的困难户,最高维修加固费可获1500元。定南县成立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委员会、拆迁建设互助组等群众组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企业及乡村能人资金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并组织技术人员因地制宜设计拆旧建新方案和建筑方案;对不选择新户型和不按规定要求建设的拆旧建新点降低奖补标准直至取消奖补资格。莲花县制定农村危房改造三年规划,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相关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余干县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将在三年内完成全县5638户农村困难户的危房改造任务,该县按新建房屋户每户补助1-1.5万元,维修住房户每户补助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进行现金补助。永修县推广新户型奖补措施,对农户建设采用新户型的,分别按每户1000元和2000元予以奖补。目前,完成改房1.34万平方米,其中推广新建户型36户。瑞金市沙洲坝镇大布百花园建设
点摸索出一套“六统一分”拆旧建新工作模式,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拆除旧房、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分配地基、统一建房进度、统一完善配套设施和农户分户自建的工作模式。明确土木结构房屋补偿标准为190元/m2、砖木结构房屋补偿标准230元/m2、砖混结构房屋补偿标准260元/m2。石城县出台《农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和《进一步规范旧房改造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在村庄整治中推行“空心房拆旧建新”做法,在拆建中做到“三有五统一”,即民主理事有章程,补偿筹资有标准,拆迁新建有协议;统一签订拆、建协议,统一交纳公共设施建设基金和规划落实保证金,统一平整土地、浇好地圈梁,统一公开招标、采购物料,统一发包给专业施工队拆迁、新建。目前,完成村庄整治372个,其中改造空心村138个、拆除旧房180万平方米,按规划改房7650户。
●山东、河北省大力推进危房改造。山东省将连续3年设立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仅今年一年,财政投入的专项资金就达到4.4亿元。对列入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的村庄“腾空地”,包括旧村改造、整村迁建、合村并点中的“腾空地”等进行整理复垦,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的配置效率。此外,从今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以奖代补”资金1亿元,资金分配主要根据各地农房实际建设户数、危房实际改造户数、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确定,重点向省内中西部
地区倾斜。河北省出台《关于2009年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农村新民居建设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要求。《意见》指出,农村新民居建设要遵循“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规划先行、体现特色”等原则,从实际出发,坚持改建结合、改旧为主,引导农民建设具有现代功能、本地特色、方便生活的农村新民居。省财政计划出资2亿元,在全省建立10个以上样板村、推广农村新民居优秀设计方案100套、建设样板房1000套。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新民居建设,到2012年推广到15%左右的行政村。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调查报告
**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调查报告
引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加快**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省、市主要领导关于推广我镇城镇化建设经验,促进**经济区和**都市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讲话要求,根据市政府的工作安排,由镇有关方面人员组成调研组,于XX年12月,通过现场考察、座谈、查阅资料、参加会议等多
种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们深刻地了解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镇走出了一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镇党委书记**、镇长**高度概括这一发展道路为:通过集体致富、工业带动、城镇引领,实现了“村变镇、镇变城”即由山沟穷村到经济富村,由工业兴镇到建设生态城镇的实践目标。正如**省委书记**同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给予的高度评价那样:“中央要求的,我在思考的,**做到了……要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经验。”
目前,我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镇环境呈现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生产方式由依靠土地的农业生产转向发展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人的身份由村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由分散的农耕聚落转化为鲜明的现代城市文明。这一成功的实践表明,我镇完成了由农村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对于加快**经济区和**都市区内新型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一、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的半壁江山
城市是人类历史和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一定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与文明发展的标尺。
经过新世纪十余年的跨越式发展,至2011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1.3%,此举,使世界经济结构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由全球第七位跃升为第二位,成为世界的一极。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每年以建筑总量占世界50%左右的规模和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对全球经济拉动贡献率达到50%,直接影响甚或左右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些专家则形象地将城市化比喻为拉动社会发展的经济航母,认为中国是又一成功的实例。中国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市化水平,按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增速,未来3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佳良机。
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不是照搬西方国家单向发展大城市的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实际,创新性地将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形成纵、横双向城市群发展模式。尤其是将星罗棋布、连结城市和乡村的万千个建制镇,列入城市化建设的范畴,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发展目标,将世界“城市化”理论创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理论并指导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国的小城镇,对于加快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带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在加快建设**经济区过程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又将世界“城市化”模式完善为“新型城镇化”。并确立了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新战略。
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城乡统筹,城乡统一,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全面实施并融入部分新型农村转移为具有城市功能与生活水准的社区的全面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所谓新型城镇化“引领”,就是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关系通过“城镇”连接起来,用城镇统领城乡,关联和促进工业、农业协调发展。其中,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中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是区域整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现有建制镇2万多个,如果每个建制镇城市功能完善,能够承载平均3万左右的人口,其总体人口承载力即可达6亿以上,将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一半左右,真正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半壁江山。
我镇作为万千个小城镇的成员之一,其发展进程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独具特色。总结分析其发展实践与经验,对于助推和促进**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健康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个普普通通的贫困山村,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明星镇。现我镇规模企业发展到80多家,产值达到37亿元(2011年),人均产值、人均收入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小城镇前列,被确立为“联合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试点”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进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探索实践,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合村建镇,体制创新,在城镇建设中发挥核心和枢纽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由落后的山沟农村发展成为工业主导,经济发展,集体富裕的新农村,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达到镇级规模。1994年,**由村变镇,实现了资源统筹、职能整合、运转顺畅。产业经济
第五篇: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范文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整体要求,也是对新农村建设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深刻剖析。”“乡风文明”四个字准确诠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运作方式转变、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严重滞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农村文化落后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影响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一个主要因素。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加速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实现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充分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看清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全面顺利的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一个魂,这个魂就是文化,而且
是新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文化也是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维系一个民族成长、进步、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文化的进步会带动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1、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将为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眼界宽、思想新的新型农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只有顺应变化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才智,才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文化知识、增进致富技能、增强经营本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空前提高,而与此同时,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比较缓慢。在一些落后地区农村,农民看不上书报、电视,听不到广播,一年文化生活局限在几场庙会,农闲时间闲逛、喝酒、赌博打发时光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娱乐农民,满足他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2、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转变农民的思想,消除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它表现为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操守与时俱进,并且蔚然成风。而当前在广大农村宗法观念、重男轻女、虐待老人、买卖婚姻、烧香拜佛,修庙塑神、信教等现象较为普遍,封建传统思想和行为还很有市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鞭挞丑恶落后现象,宣传时代新风,移风易俗,陶冶世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3、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党在广大农村占领思想阵地的重要举措。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是各种落后、反动文化易于滋生、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宿命论、有神论等思想和观点在农村很有市场。实际神、法轮功等邪教人员往往趁虚而入,走村串户,宣传反动思想,蛊惑人心,扰乱社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4、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开发、挖掘、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民间文化,先进的现代文化,汇集、融合、同化,形成新的时期新的文化,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指引文化发展的方向,修正文化发展的角度,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才能使文化的发展向着博大、深远、文明的方向发展。
二 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
1、思想基础不够牢固。有的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 3 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半会难以体现出来,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文化建设,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只要吃饱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讨好的冤枉钱。
2、组织基础不够牢固。一是乡镇文化员队伍薄弱,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二是村级没有文化指导员,文化工作没有“脚”,难以站稳。
3、群众基础不够牢固。人民群众既是农村文化成果的受益者,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当前,个别地方受认识、经费等因素的限制,文化下乡活动相对较少,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不快,接受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受到限制,很大程度上给低俗文化、宗教、迷信留有渗透和腐蚀的空间。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不够有力
1、经济支持不够有力。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经济基础支撑,对基础薄弱的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来说更是如此,而经费不足已是多年来困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欠发达,财力捉襟见肘,农村文化建设
投入有限;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自身造血功能缺乏;三是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仍然缺位。
2、文化阵地建设不够巩固。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农村校舍改造、村道硬化、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而集体经济增长和投入滞后,为解决资金不足的窘境,许多农村只有变卖未能发挥更多作用的闲臵会堂、校舍等集体资产,出现了本已无力投资加强的现有文化阵地流失现象。另一方面,新的文化阵地建设较难,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新建文化阵地难度较大。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环境不够优化
1、政策不够配套。文化建设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和促进机制。而目前文化建设方面的立法及政策性规定较少,文化事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性支持
2、软环境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建设中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投入还远不能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村落向现代文明转化过程中,触及的深层文化心理要素处于悬搁状态,如家庭、祭祀、民间信仰等。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现代的文化建设显得步履维艰。比如,村民自治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元明时期,但自治时至今日,村民自治的风气还没有完全形成,村民要求也不太强烈。这就不仅仅是制度建设和思想转变的问题。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者缺乏培育新 5
文化的耐心和勇气。
3、符合村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相对匮乏。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公益性投入大量集中在镇区,对农村的投入相对不足。面对新一轮村民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品的针对性也是不够的。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相当有限。村民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一般是通过新闻媒体。
4、农村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问题。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内涵显得较为欠缺,对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也还缺乏深入思考。
三、发挥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新农村应是农民的新农村,享受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应该是农民,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农民才是受益者。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本质和目的是以农民为本,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各级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搞清楚农民们所想、所需、所急、所好,组织农民参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和方案制定,这样,就可以避免主观臆断、闭门造车和搞政绩或形象工程等现象的发生。
享受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应该是农民,那么,农民更应该是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是主体,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另一个基本点。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开放程度的扩大,对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将为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服务农民,更重要的是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创造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农民群众培养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如果文化都靠上面下发、社会送,尽管层次较高,满足了一时之需,却并不能解决农村的长期文化需求。鼓励、激发农村本土文化的自生和繁荣,既不必忧虑是否对路,也不用考虑经费问题,才是长久之计。农村文化活动是否丰富与经济是否发达并无因果关系,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虽然滞后,但仍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我国的民间舞蹈、戏曲、歌曲本来就来自农村,都是农民自己创造的成果,千百年来农民一直靠这些文化自娱自乐。挖掘、开发乡土文化,能够得到乡亲们的热情参与,也为心灵手巧的农民提供了显露才艺的舞台,7
让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了文化创作和表演的自豪,容易调动其兴趣,往往能事半功倍。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在农民当中,有表演才能、有文娱天赋、有组织才能的农民并不少。因此,要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开展命名活动,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文化特色乡村”、“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创建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扶持一批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支持他们扎根民间、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广大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但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对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和长期规划,往往只有热情没有目标,只有干劲没有步骤,这就需要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充分的发挥好主导的作用。
一是顺应民意,当好舵手。新农村文化要靠广大人民来共同建设,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力量,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一定要顺应民意。政府机构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新文化建设中的技术指导,把
握好总体的布局,制定好长期的规划,协调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关系,处理好新文化建设中的各类难题,规范好新农村的文化市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政府机构要认真监督检查,快速准确的剔除腐朽没落的思想,修正偏激文化的倾向,指引新农村文化建设向着健康、积极、文明的方向发展,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把好舵,护好航。
二是建立文化交流体系,丰富新农村文化。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吸取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时期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成功之道才能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局面铺开。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间文化,多姿多彩的世界各民族文化,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涵,只有让我们原有的农村文化与他们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交流才能形成新时期新农村文化,才能使文化建设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政府机构要建立健全文化交流体系,通过网络、图书、电视、通信、教育等手段加大先进文化与农村的交流,增强先进文化对农村文化的渗透,弥补原有农村文化的单一,丰富新农村文化。
三是增加文化建设投入,合理利用文化资源。现今,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文化设施缺乏,文化品味低,文化生活匮乏的现象,要扭转这一局面,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尤其是农民活动中心、9
老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图书馆、影剧院、文化宫等文化阵地的建设,使新文化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上品味。在增加投入的同时,也要充分的挖掘农村文化潜在的资源,调动广大农民为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出钱出力,整合保护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展文化活动,弥补文化设施的不足,有效解决文化阵地的短缺。
四是加强文化建设队伍的培养,巩固文化建设的基础。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者,文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新农村文化的水平档次的高低。要积极扶植农村文化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注重文化建设队伍的培养,形成从上到下素质过硬、高效务实的文化建设梯队。要重视维护农民的文化权益,尊重农民的精神追求,从广大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展文化活动;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巩固文化建设的基础。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同新农村建设一样是一个长期的浩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把农民的思想活跃起来,把农民的观念转变过来,把农民的精力集中起来,把农民的动力发挥出来,让他们自觉主动的投入到自己的文化建设中来,让他们拥有新农村文
化建设的建设权、发展权、自主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才会繁荣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才能得以发挥,才能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