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地理试题答案
高一地理暑假统考模拟题
答案
1.D2.B3.C4.D5.A6.A7.B8.B9.D10.B
11.D12.B13.D14.A15.D16.B17.A18C19.B20.B
21.A22.B23.B24.C25.B26.D27.A28.B29.B30.D
31.(1)整体呈下降趋势;2001-2004年呈波状起伏,变化较缓;2004年后持续下降,幅度较大
(2)总人口持续增长,需求量增大;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导致耕地减少;国内大豆成本不断上升
32.(1)我国汽车生产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于东部大城市,中西部地区较少;汽车零部件厂集中于汽车生产基地附近。
(2)优势:汽车消费市场广阔;工业基础较好;生产协作关系较好;地价较低;劳动力价格低。不足:技术水平较低,资助研发能力弱;知名自主品牌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能源(交通、环保)与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存在矛盾。
(3)赞同:新能源汽车污染小,利于保护环境;起步晚,同类市场竞争较小;缓解我国石油供应紧张状况;市场前景好;国家政策扶持。
或不赞同: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较高;新建配套充电设施成本高;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新型车品质难以保证;电池寿命短,回收利用率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新能源汽车大众认可度低、市场份额小。
33.(1)地势起伏大,管道铺设困难;气候条件恶劣,不利于施工;多发地震灾害,影响管道安全;国外施工,后勤保障不便
(2)海湾宽阔,风浪小;深水港,利于大型船舶靠岸;纬度低,终年不冻;靠近世界主要运油航道霍尔木兹海峡,来往船只多;附近有机场公路利于港口物资补给;经济腹地广。
(3)通过瓜达尔港再由陆路运输到中国,路程缩短85%,节省运费;给中国能源供给通道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加强中巴合作,促进文化交流;给巴方带来资金技术,促进其经济发展。
34.(1)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城市建设成本低;气候适宜,适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河流湖泊较多,位城市形成发展提供了水源和交通运输条件;东部临海,位置优越,便于对外联系
(2)成都,重庆
(3)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产业集聚,市场程度高;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世界产业转移带动城市发展
第二篇: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高一下期半期考试题参考答案
1.解析:我国目前人口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也不高,增长模式已接近现代型。答案:B2.解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和运用B超等手段鉴别胎儿性别有关。答案:B3.解析:我国人口持续增长会导致人均收入降低以及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只有出生率的持续走低才会导致老龄化加剧。答案:A
4.答案:B解析:第5题,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数量即保持增长,④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再往后,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减少。所以④时期人口达到顶峰。第6题,德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答案:5.D 6.C7.D8.A
9.解析: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人口数量,要求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是消费水平高,消费的资源总量过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远远超过了本国的范围。答案:B
10.解析: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前者是主要的,我国如果不继续搞好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可能出现反弹。答案:B
11.解析:①处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好,说明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②处距市中心最远,交通不便,租金最低;③处居中。答案:C
12.解析:城市中不同功能的活动对土地的需求不相同。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城市土地供应有限,竞争激烈,条件好的地点需求量大,地租也高。在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功能活动才能得到这一土地。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村落沿绿洲分布。图中所示四点中,b地水源较丰富,绿洲面积广,铁路交通便利,最容易形成城镇。由于该地水资源缺乏,因此水资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13.B 14.B
15.答案:C解析:本题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生产平面图为背景材料,有别于一般的基塘生产的剖面图或关系框图。从图中看,该地以养鱼和种植桑树或甘蔗为主,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降水丰富的特点,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
16.答案:C解析:该地区基上种植甘蔗和桑树,应该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降水多,地势低平。17.答案:B解析:这种农业可塘泥肥基,蚕粪、蔗渣养鱼,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8答案:D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丰富,地势低平,这种基塘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水热资源。19.解析: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对蔬菜等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同时由于城郊土地价格上涨,农业生产发生变化。图中粮食、蔬菜生产的变化正是体现了这一趋势。选项A粮食生产规模大,蔬菜反之,与城市发展蔬菜的市场需求量扩大相违背,所以错误;同理,选项C错误;选项D中虽然蔬菜曲线呈上涨趋势,但是粮食生产也呈上升趋势,不符合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规律;只有选项B正好反映了城郊农业大势。答案:B 20.解析:两类农业地域都是商品农业,都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有着便捷的交通,可把产品运出。答案:D21.解析:西欧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但光照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生长;西欧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且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答案:B 解析:第22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发展缓慢,甚至在有些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23题,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其原因不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经济畸形发展。答案:22.B 23.B24.B25.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个小题,共50分)26.分析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1)乙理由是 人口在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大,超过百分之十。(3分)(2)甲乙甲(3分)(3)(4分)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乙: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27.(16分)(1)西部;东部,中部。中部与东北。(共5分)(2)西部与中部向东部(3分)(3)(4分)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就业,引进先进技术(4)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部发达 28.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到t4的发展过程,读图后完成下列要求。(10分)(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城市数目增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郊区面积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形成城市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 _。(2分)城市化过程。(2分)29.读某城市(盛行风为东北风与西南风)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1)___乙________,理由是_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消费人群________(3分)(2)_____甲______,理由是_位于湖泊附近,环境质量好且交通便利_________(3分)(3)丙,理由是_地处市区外缘,地价较低,邻近交通干线,交通便利_________(3分)(4)(5分)不合理,丁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区,水质差
第三篇:高一地理必修二主要第四章月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CBDDB
6——10ABCDA
11——15BDABA
16——20BDBAC
21——25ACCCB
26——30CBCCB
二、综合题(4大题,共40分)
31.(1)工序上(或者生产)空间利用上(4分)
(2)集聚(2分)
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6分)
32.(1)C FA E D B
(2)B处靠近化工原料(石油、海盐)的产地,又位于常年风向的下风向,适宜建设化工厂(2分)
A处靠近铁路,有公路通达,交通便利,附近煤、铁资源丰富,位于与常年风向垂直的郊外,不会对城区造成污染,适宜建设钢铁厂(2分)
E处靠近山地,有水泥厂生产所需的原料,又位于与常年风向垂直的城郊,对城区大气污染小,可以建水泥厂(2分)
33.(1)D(2分)
(2)政府政策的支持;雄厚的技术力量;信息通达性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良好的社会环境;交通便利。(8分)
(3)优势:地价便宜、科技人员工资较低。劣势:基础设施较落后。(6分)
第四篇: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⒈答案:D(“沉淀”应读作“diàn”,“摇曳不定”应读作“yè”。)
2.A(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C(A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B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C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徽悠长。D“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4.B(A项为无主句,j介词掩盖主语,删去“在……中”。C项前后搭配不当,“节奏”前加上“体会其中的”。D项为句式杂糅,去掉“为目的”。)
5.C
6.B(王:用作动词,可解释为“称王”)
7.B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意均为严肃而有礼貌。A项:古代汉语意为紊乱貌,此处语境义为纷争;现代汉语限用以形容言论、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C项:古代汉语意为支出与收入,此处语境义为支出,句意为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现代汉语意为出去和进来,或指数目、内容等不一致,不相符。D项:古代汉语意为宣告、声明,此处语境义为扬言、公开散布;现代汉语亦可释为宣告、声明,限用于对政治纲领或对重大政治问题表明其基本立场和态度。
8.C(排除①⑥,其中①是评价项羽的长处带来的结果,③是交待范曾病死,“项
王不信,不肯听”才是陈平的反间计造成的结果,并非策划反间计使范增病死。)
9.C(“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错,应是项羽恭敬爱人,那些正直有节的人大都归附他。
10.略
11.(1)春末
(2)起兴
(3)化虚为实,将无形的春风化作了有形的可“逐”之物。
12.(1)、犹抱琵琶半遮面
(2)、泣孤舟之嫠妇
(3)、蓝田日暖玉生烟
(4)、相逢何必曾相识
(5)、无边落木萧萧下
13.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4.简单的外形,朴实的品格
15.C
16.第(5)段:桥上的无尽离愁,道尽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思
第(6)段:桥下的闲适生活,表现出平凡人生的旷达胸襟
17.D
18.董师傅领小翠游湖。解析:这篇小说没有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也没有峰回路转、出人意料的结局,平平淡淡,就像小说中董师傅这个人一样,可是淡而有味,平中见奇。这个题目是考基本信息的概括。其实,小说标题“董师傅游湖”已经透露了基本信息。可是,小说里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小翠,且董师傅游湖的起因是小翠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董师傅带着她从湖边逛逛,然后送她出校门。
19.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解析:对于小说和记人散文这一类文本,一般会考察人物形象这一
1道题,其实就是根据文章内人物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言行举止思想心理等),来对人物身份、性格做一个判断总结,这需要我们善于筛选信息,加以概括提炼,也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作基础。
(1)、“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可以看出他技艺精湛。
(2)、“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我送你回去”,可以看出他善良,乐于助人。
(3)、“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可以看出他喜欢欣赏美景,有生活情趣。
(4)、“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可以看出他知足本分。
(5)、“董师傅叮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可以看出他爱护环境,讲究公德。
(6)、“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可以看出他鉴赏园林的水平高,富有审美情趣。注意要讲出他的身份。
20.(1)反映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或“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21.傲慢,不意味品行超群, 只昭示精神贫乏;狂妄,不象征充满自信,只暴露浅薄无知。
22.【语言得体、连贯】⑴嗨,没什么,学无止境,以后还需努力才行。⑵你的过奖,会使我陶醉;在新的起点,我将开始新的拼搏。
⑶谢谢鼓励,我还有许多不足,还得继续努力。
六、作文解析: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式材料的材料作文。引发的思考是丰富的,思考角度也比较多。“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一群人走。”两句话可以分开来独立理解,也可以合起来整体理解;可以是并列关系,可以是假设关系,也可以是条件关系等;甚至可以重新组合“独走快群走远”这四者的关系,只要能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参考立意:
要敢于超越甩开负担,轻松前行
团结致远合作才能共赢
根据自己需求,选用适合自己的办事方式和策略(既需要走得快的独走,也需要走得远的群走∕恒快、恒远)
第五篇:高一地理。(范文模版)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º--55º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