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生活,让生命更精彩
读书生活,让生命更精彩
凡是认识毕英春的人都说:“毕老师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是她最大的乐趣。”她爱买书、爱读书、爱学习,节假日她最爱去的地方往往就是书店。有人对她嗜书如命不解,她淡然一笑:“读书学习,让我的生命更精彩,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毕英春说,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李燕杰教授的一句话对她震撼很大:“一个人没有见过高山,就不晓得此地是平原;一个人没有见过大海,就不晓得此地是小河;一生当中如果没有见过几个真正有学问的大名人,你就不知道自己该有多么的平凡和渺小。”她以此自勉,发奋读书,含英咀华,不断丰富自我,努力精彩课堂。无论工作多忙,她都要挤出时间读书学习。当你走进她的家里,你会发现,各种教育名著、文学名著挤满了家中的书柜,书籍成了她家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人民教育》、《山东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等报刊更是她案头最爱的读物。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里,她心境恬淡,手不释卷,孜孜以求,陶醉其中。毕英春潜心研读教育教学专著,从裤子、孟子到陶行知、魏书生、李吉林、窦桂梅,从卢梭、伏尔泰到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这些教育家,思想家的真知灼见和熠熠生辉的思想,开阔了她的视野,启迪了她的思想,为他的教学创新注入了源头活水,为她的成长培植了深厚的理论根基。多少个夜晚,在灯光摇曳之中,她伏案读书;多少个节假日,她把时间用在读书写作上。她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跋涉者,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到了事业的绿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挤时间写了大量教学随笔和教育心得,撰写的20多篇教学论文在《山东教育》、《山斗教育科研》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参加了人民教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九册教案》、《小学生习作同步训练》等10部教学专著的编写工作。
毕英春不仅注重向书本学习,平时还特别注重向周围的教师学习,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她曾多次到新加坡参观学习,新加坡的名胜古迹、旖旎风光她来不及欣赏,与当地的师生交谈、深入课堂听课、参加理论研讨会排满了她的日程,她像蜜蜂一样不断汲取新加坡教育的精华和营养。
应新加坡行知文教研究中心的邀请,与2007年2月3日上午,在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大礼堂内举行了“让语文焕发生命的精彩”报告分享会。会场上坐满了来自教育部、各学校的校长、老师等350余人。她以新加坡教材为例,结合多
年教学实践,从阅读教学改革以及拓展语文学习环境等方面详细地进行了阐述。这个报告以生动形象的案例,以深厚宽泛的理论,展现了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轨迹及发展动态。与会老师时而凝神静听,时而点头默许,时而发出会心的微笑,时而掌声雷动……此后,她又应邀到新加坡南阳小学、宏文学校、尚育学校举行阅读教学交流课。她怀着赏识学生的点滴表现,以幽默的语言、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成功地执教新加坡教材《南丁格尔的故事》、《金老鼠》、《唇亡齿寒》,都获得较高的评价。整个交流活动引起强烈反响。南阳小学王梅凤校长高兴地说:“毕老师你的课讲得很精彩,这些交流会使老师收益很大”,并提议留毕老师在南洋小学执教半年,以加深中新教育文化的交流。华文研究学院蔡志礼博士兴奋地说:“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你把握得很到位。语文课中,信息技术就是一个辅助,不要替代了学生的思维。”南京行知学校杨瑞清校长也一个劲地竖起大拇指,夸毕老师为学校、国人增添了光彩。
第二篇:读书让生命更精彩
读书让生命更精彩
为了让童年生活丰富多彩,我经常读许多课外书籍,也积极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比如,学校举办的书法大赛、科技节比赛……
我一直都在接受专业的书法练习,同时也从读书中学到了许多书法本领。这次学校举办了书法大赛,我积极参与。书法比赛的时候,我聚精会神地写着书法作品。差不多一个月过去了,我完全忘记了书法大赛的事,结果却得了三年级的一等奖,这让我高兴极了!
最近,我在电脑上查看了许多优秀的科技作品,因为我校第16届科技节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得作好比赛的准备。学校最先举办的是科幻画比赛,我主动报名参加比赛。通过我和妈妈共同辛苦地思考和努力,终于画出了一幅既漂亮又有创意的科幻画—《绿色联合工厂》。我的作品得到了老师和全班同学的高度赞扬。
通过以上活动,让我知道只要肯努力学习,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以后,我一定要读更多更好的书,让我的生命更精彩。
第三篇:读书让生活更精彩
读书让生活更精彩
高尔基说:“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舒畅和愉快,它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物,它会教你尊敬别人也尊敬自己。”-----高尔基
从学校学生到公司职工已有两年的时间了,学生时代的稚嫩,已经被现在锻制的成熟了,记得在学校闲时就爱往图书馆跑,喜欢那里的翻书声,喜欢那里的一排排满是书的书架,喜欢那里对就是靠近墙角的位置,那里是我的专区,现在想起图书馆的一幕幕仍然清晰的出现在我的眼前。现在步入企业,我也不会放弃我的爱好,我觉得读书能让生活更精彩。许多朋友遇到我,总是要问:“工作那么忙,你为什么还要读书呢?你不累吗?”而我总是一个答案:“为了让精神生活更宽舒。因为读书,所以快乐。快乐了,怎么会累呢?”
不用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指路明灯;不用说,书是太阳,空气,雨露;也不用说,书是光明,温暖,希望;也不用说,书是智慧,美好,欢乐。在我们的灵魂和书的对白交流中,书籍犹如一处精神的道场,一张生命的禅床,一字一句就是一步一行,伴随我们走过实实在在的人生。我实在不能设想,没有书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一个不读书的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读书的乐趣自然有许多方面:或增进知识,或提高思想,或感化精神,或陶冶性情,乃至猎取片言只语作谈资,偶获令人莞尔的笑语,都会让人感到心有所得,乐以忘忧。
人的生命之树,在物质方面需要粮食和水,在精神方面也缺乏不得乳汁,这乳汁便是书。如果没有解决温饱,那当然吃饭更重要;但即使如此,特殊情况下书籍也可叫人忘食。至于温饱解决之后,显然就应该是读书更重要了。读书,犹如生命的血液,倘不时时流动,更新,生命将缺少朝气和活力。读书让我的生活变得亮丽,使我在生活中少一点蒙昧,多一点聪明,少一点盲目性,多一点自觉性,让我的长夜不会寂寞,让雨天雪天更具情调。
我从读书中积极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滋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夯实自己的精神底子,打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完善自己的学识人品。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态度,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类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从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呼唤着奋斗的热情。钱钟书的《围城》透视了生活、文
化、人生和命运,余秋雨的《行者无疆》描摹了探索的痛并快乐着,杨绛的《我们仨》流露了人间亲情的温馨„„
所以,我仍然愿意维持我的钟爱——读书,让那些人类智与美的结晶——美好的书,伴我度过我的一生,让我的生活更精彩。人生苦短,烦心事多,就请你和我一样,驾一叶阅读扁舟,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我希望大家有时间,静静去看书,让自己融入其中,领略一下读书“其乐无穷”的境界,让生活变得更加宽舒,更加美好吧!以此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礼。
马世光
第四篇:运动,让生命更精彩
运动,让生命更精彩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激活生命,重塑生命,若生命是长河奔腾澎湃,则运动是其源头,若生命是佳木秀而繁阴,则运动是其养分。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强健我们的体魄,使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当中。在繁重枯燥的学习之余,运动是最好的调味剂,让我们用轻松愉快的心情,感受生活的精彩和生命的美好。
在运动竞技中,那拼搏的身影,挥洒的汗水,热烈的掌声和加油的呐喊,让我们感受到了集团的温暖和积极向上的氛围;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让我们懂得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从而塑造了我们高尚健全的人格品质。
我们列五一年一度的体育活动月已在这金秋十月拉开了帷幕,在充满活力的校园里,在生机蓬勃的运动场上,又将上演一幕幕精彩纷呈的体育竞技。在这个提倡人人运动的十月里,让我们一起参与,放松身心,释缓压力,健康运动,快乐运动,在运动中感受生命地有力搏动,生命地激情飞扬和生命地无限精彩。
第五篇:孝行让生命更精彩
孝行让生命更精彩
撒娇的年龄,可五岁的小金鹏却早早承担起了家庭重担。童年如诗,童年如画,童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梦,这个本该是躺在父母怀中
故事从2001年开始。小金鹏的父亲因意外车祸造成高位截瘫,先前辛苦攒下的十几万元积蓄全部花完,却仍未见效果。而后,更多的不幸开始降至这个家庭:奶奶检查出肠瘤癌,不到半年就撒手人寰;不久,妈妈因不堪家庭重负选择了离开;而后,家里突发大火,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烧光„„。从那时起,年仅五岁的小金鹏,就只能和爸爸相依为命,用他瘦小的身躯支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每天清晨,当别人还在熟睡的时候,小金鹏已经自己穿好了衣服,生着了炉子。热水烧好后就开始给爸爸洗脸、做饭,对这个五岁的孩子而言,他所能做出的饭只不过是用家里烧水的壶煮面条而已,煮出来的面条经常很黏,然而他却很认真地一口一口地喂给爸爸吃,随后再将一个带有吸管的杯子靠近爸爸的嘴边,喂他喝水。为了让爸爸早点站起来,小金鹏每天都会给爸爸翻身子,擦身体。由于年龄太小,翻动父亲身体得使很大的劲,每次小金鹏都累得满头大汗。但他不叫苦,不喊累,十年如一日。最困难的就数给爸爸清理大便了,每清理一次小金鹏就得忙活整整一上午。“每当看到5岁多的儿子像个小大人一样忙里忙外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爸爸说到这些,总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故事的主人公毛金鹏,是我校八年级十班的学生。屈指算来,今年15岁的小金鹏已经照顾父亲整整十年了。十年,三千六百个日日夜夜,小金鹏在人生的磨难中坚强成长。他没有气馁,没有绝望,他仍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们的帮助使学习日有所进、月有所长,用自己执着的孝行和坚强的毅力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孟子曾经说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或许年幼的小金鹏说不出这样的大道理,但十年如一日的行动高于一切语言。毛金鹏以一颗滚烫的孝子之心感动了社会,传递着无限的正能量。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第十三频道分别以《15岁少年撑起的家》和《为了爸爸能站起来》为题,对毛金鹏同学孝老敬亲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加入到帮扶救助毛金鹏父子的行列中来。我们学校以此为契机,把孝德建设作为切入点,在全校大力弘扬孝老敬亲、爱岗敬业的传统美德,引导全校师生向上向善、感恩尽责,全力打造团结和谐、创新实干的活力校园,积极为“孝实昌乐、厚德宝都”建设贡献力量。
毛瑞玉老师正是这种精神理念的真实写照,更是当下树新风正气弘扬高尚道德的生动教材。她是我校九年级一班的语文老师,历年来一直任教毕业班,是同学们敬佩的好老师,同事们学习的榜样。
然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她无私无畏地孝敬公婆的事迹。毛老师的丈夫工作繁忙,多数是她一人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八年如一日,无微不至,不离不弃。这对于一个一直担任毕业班的老师来说,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可想而知。最难熬的是儿子中考那会儿,毛老师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一样,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疲惫生活,时间对她来说是最为奢侈的东西:她经常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忙了老人忙孩子,然而她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婆婆由于长时间的卧病在床以及年龄的增长,精神上也出现了异常,对于悉心照顾她的儿媳不仅没有半句好话而且经常在毛老师喂她吃饭时对毛老师进行打骂撕扯,有时候给婆婆喂一顿饭需要费上好长一段时间。但毛老师总是把这些早早地做好,然后按时到校上课,谁也不会想到,课堂上把课讲得很生动形象的毛老师早上曾经历了一番怎样的的周折,因为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多年来,她从未给学生耽误过一节课,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同事们都说,毛老师真了不起,而她自己却认为这没什么,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做老师的应该做的。”多么朴实而又感人肺腑的一句话,一个人能够以一颗平常之心把应该做的做好又何尝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她,毛老师,用自己的孝行,用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用对学生的真诚,用自己的生命能量,把“一孝三实”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
“百善孝为先”,孝心中蕴藏着无限的正能量,拳拳孝心会撑起我们的自信与自强,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人人行孝,社会会更加和谐安宁,温馨美好;尊老爱亲,诚实守信,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会更加发扬光大,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