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两江新区将打造“四网合一”信息高速公路
重庆两江新区将打造“四网合一”信息高速公路
中新网重庆7月15日电(孟幻)15日,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与重庆电信、重庆移动、重庆联通、重庆有线四家营运商签订合作协议,协议各方将在两江新区建设“四网合一”的信息高速公路。
据两江新区管委会介绍,挂牌成立一年多来,两江新区道路项目大量启动,新区内的信息基础设施也需要同步跟进,尤其是新区可开发用地达400平方公里,未来5年基础设施将全面铺开。
为尽量避免道路的重复开挖,避免地下管网产权多元化带来的重复建设,实现规划管理城市与产业发展同步,两江新区学习上海等城市的先进经验,采取 “三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操作模式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使基础设施一次成型。两江集团、重庆电信、重庆移动、重庆联通、重庆有线五家企业经过协商,就两江新区工业开发区通信管道的共建模式达成一致意见。
两江新区工业开发区管委会将牵头上述五家企业共同成立通信管道联合建设工作组,对通信管道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理进行联合招标,各企业分摊自身所属的通信管道部分的建设成本;建设维护由产权方负责维护,各方也可友好协商,委托第三方代维或采用其他维护方式,使用上则兼顾市场原则和产权利益。
据介绍,两江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光缆到楼、光纤到户、光纤到桌面、“四网合一”;面向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立足3G,面向LTE(3.9G)等新一代技术,综合利用多种无线覆盖手段,打造泛在、宽带无线通信环境。
据测算,两江新区采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三统一”方式,将极大地减少建设消耗,移动、联通、电信、有线四网合一的基础信息管线将节约地下管位超过50%,集约化建设通信局站节约用地超过50%,综合利用节能技术则能节约能耗至少30%。
第二篇:重庆两江新区最新规划图__全
重庆两江新区最新规划图(全面解读)2010年6月19日 摘要: 市长黄奇帆认为,就目前重庆金融业的增速和辐射力来看,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既有现实可行性,又有长远的前瞻性。国家批准重庆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优先支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 |, Y+ l+ t% Y9 h
两江新区全球贸易版图
重庆两江新区区位图
两江新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 H0 Y-U3 Z6 q/ a* _ / ]9 W8 @7 X8 o% q.G
新定位!Q“ u: Y.g, w)' A/ [6 v
●城乡统筹先行区!?6 y7 m* k$ S6 d & q9 t-P0 i;K9 `” I' `/ P
重庆市将按照统筹城乡的基本要求,争取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民工制度建设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的先行区。
解读: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发《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重庆重任在肩,如何“啃”掉这个骨头,需要政策改革。!l$ u+ _)h7 J# / ^/ K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国家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实施,需要先在一个区域进行试验,以便为大面积的政策展开提供示范,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应该承担起这个职责。: F-`/ ]!~-}$ p7 ?
“城乡统筹必须依靠城市化来推动,两江新区的设置,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承接东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转移,也就是说两江新区能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这是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推进城乡统筹的现实路径选择。”重庆大学教授蒲永健说。9 ~/ `' M/ Y7 B3 B4 d' u!W$ l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_.v2 g.B# T9 L% a 1 q)i/ @9 c7 o4 e!X3 O
两江新区将作为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构架现代产业体系,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集中打造鱼石片区万亿工业基地,建成西部会展中心,形成西部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 D, Q!t+ a/ i1 H)`3 n
解读:蒲永健认为,中国面临经济转型,由出口转向内需。内需市场主要在中西部,而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总量中最大的一块。重庆恰好占据黄金水道的交通优势,又处在东西部的承接点上,加上重庆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在这里布置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很好地满足中西部两个内需市场。
●长江上游金融和创新中心 5 _0 i% |!R& z!J
两江新区将作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打造江北嘴金融区和北部新区总部集聚区,推进创新,建设国家级研发总部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S8 c1 w5 @(y8 X6 j6 F
解读: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和银行存贷款余额,基本相当,金融业对地方GDP的贡献只有4%,它很难构成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但上海银行存贷款余额却超过上海的GDP总额,这就表明它的金融具有辐射力,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同时它的金融在GDP的占比达到12%,已经成为主导产业。$ r$ }% P% l: `;c
市长黄奇帆认为,就目前重庆金融业的增速和辐射力来看,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既有现实可行性,又有长远的前瞻性。
●内陆对外开放门户 3 g: s5 F)i# k9 i
两江新区将作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性经济,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涉外经济,成为西部对外开放发展最快的地区。: K8 _)d-p& e6 F* p
解读:“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西部新兴增长极,其对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正逐步显现,两江新区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凯说。
重庆大学教授蒲永健认为,在国家开放战略向内陆纵深推进过程中,建设两江新区,还能充分发挥重庆作为内陆开放前沿,和拥有内陆唯一保税港区的开放优势,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建立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体系,为全方位扩大内陆开放探路示范。
●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R0 I8 S4 v9 E
两江新区将作为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带动重庆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中发挥更大作用。
解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劳动者的权益并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形成了事实上的以GDP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 K.A: c8 q0 O: L!|7 O2 X;i
黄奇帆举例说,未来两江新区要建立大规模的加工贸易区,但它和沿海地区的做法不一样,职工生活区和工厂区是分开的。工厂区交给企业来办,生活区则交给社会来办,职工在工厂上班,下班回到城市的社区。两江新区有8个公租房片区,每个片区都能住上万人,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申请,将会形成大规模的城市社区。这样,企业老板有老板责任,社会有社会责任,这都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的示范。
根据两江新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产业布局现状及行政区划等因素,两江新区将形成十大功能区:+ P k3 Y, e1 I5 x% y2 [
●江北嘴中央商务区
包括江北区石马河、大石坝、观音桥、华新街、五里店、江北城及渝北区龙溪镇、规划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实施优化开发,建成全市金融、商贸、文化发展等商务核心区。其中江北嘴片区全力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布局金融总部机构和高端服务机构。
●保税港区' U8 P# k)s+ w7 j& l
包括两路二路寸滩保税港区及其配套服务区域,规划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重点布局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项目,建成具备港口作业、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等功能,以及政策优惠、模式灵活、通关便捷、服务高效的现代化保税港区。
●鱼复现代制造和物流区(k# O& L.T H7 l-U!S;E
包括江北区的郭家沱、鱼嘴和复盛镇,规划建设用地58平方公里。作为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国家级物流节点的重要对接平台,是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水铁联运基地和港口物流集散地,以及寸滩港部分保税功能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布局现代制造业和临江船舶制造基地。# |' D8 n” G.f* `' u2 l
●龙石先进制造区
包括渝北区的龙兴、石船镇,规划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国家级重大电力装备基地、国家级国防军工基地、国家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北部新区8 W.r5 H(C.d
即现有的北部新区区域。是汽车制造基地,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信息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区,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战略性创新平台,是新区人口居住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4 Z% x-Q# @.a0 ^
●空港新城
包括渝北区回兴、玉峰山、双龙湖、双凤桥,规划建设用地97平方公里。重点依托空港、空港工业园,集中布局临空物流、电子信息、临空加工制造等,以及商贸商务、航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悦来会展城% [* F.I7 T!M1 ]' u
包括渝北区的悦来镇,规划建设用地18平方公里。重点布局西部国际会展中心和重庆北部会展中心,建成服务长江中上游和西部地区、辐射全国的重要会展区。
●蔡家高技术产业区“ })M3 E” k)P.f6 P7 N4 J5 C
包括北碚蔡家、施家梁、童家溪,规划建设用地3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微电子和生物医药产业,布局高品质生态型商住区。
●水复生态产业区/ y9 L' i4 p/ a0-U7 k
包括北碚区的水土、复兴镇,规划建设用地12平方公里。重点布局低排放、低污染的清洁制造、生态休闲产业。7 R1 w4 ~ B* ]6 H+ e ?3
●木古出口加工区: r* {;9 D;b
包括渝北区木耳、古路镇,规划建设用地22平方公里。依托临近空港区位优势,重点布局现代食品工业、高端服装产业、高端家具产业、新型玩具产业等。
再造一个重庆经济3 U.K+ F0 Q3 S4 ?7 | }6 m# B
两江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在辖区内所有三个区加在一块800亿元GDP基础上,2012年翻一番,到1600亿元;到2015年再翻一番达到3200亿元;到2020年再翻一番,达到6400亿元。
解读:2009年,重庆GDP为6528.7亿元。如果按照上述目标,2020年6400亿元的经济体量,相当于再造一个重庆经济。浦东新区18年来,始终保持年平均经济增长18%左右。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5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260.8亿元,比上年增长46.3%;外贸进出口总额1280.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3%。
滨海新区GDP从1994年的112.3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102.24亿元,GDP增长迈上第一个千亿元台阶历经10年,而后仅用5年时间实现了GDP连续迈上两个千亿元台阶。2009年,滨海新区GDP增速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完成生产总值3760亿元,增长23.5%,占天津全市比重约53.7%。9 d(w# y;I.E, o# / c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王明建认为,两江新区的设立,处在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将会更注重经济效益和产出比,同时汇聚更多的政策支持。例如,重庆给两江新区的启动资金是100亿元,远远超过浦东新区的启动资金20亿元,动力更足;此外,在这片特殊区域内,实现30%的增速、三年GDP翻一番,并不是没有可能。
1+3 3托10 V2 y$ Q-X' x!H2 D)N& P.K* t
两江新区实施“1+3”管理体制———在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两江新区管委会及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分别作为开发主体协同推进。其中,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承担现有开发任务,鱼石片区由两江新区直接组织开发,形成“3托1”的开发模式,即三个片区共同拉动开发两江新区。!o r' D* _+ {* Y0 t7 Y7 W)C: r
解读:两江新区不是完全的农村区域或城市区域,而是“老城区+新区”组合,如果把老城区拆拆并并,势必涉及到上百个局级干部、上千个处级干部调整,所以,采用了“1+3”、“3托1”管理模式。
我市成立了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两江新区管委会(党工委)负责统筹两江新区范围内规划布局、开发建设、统计、宣传及其综合协调等;按照市政府授权,负责鱼石片区的基础设施和功能开发建设;受市政府委托,代管北部新区管委会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我市组建两江新区开发有限公司,两江新区开发有限公司属两江新区管委会直接领导,负责片区开发。+ f0 M q4 b4 B)C.Q8 : R(F7 s
总的来说,“1+3”、“3托1”模式可能是两江新区起步力矩最大,摩擦系数最小,是最快把中央的要求和本地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的最好模式之一。十大惠政 全国最优
作为全国政策含金量最高的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集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内陆保税港区政策于一体,对区内所有企业授予在综合配套改革和与国际接轨方面的先行先试权力。6 g, f: A' ?# b(Z.s& ` , p3 b“ _2 @# D
解读:两江新区政策有三个方面。第一,两江新区在西部,西部大开发政策统统都有;第二,国务院3号文件针对重庆出台的一批政策,涉及12个大方面、50多个具体政策,两江新区全覆盖;第三,国务院特别强调,两江新区的政策可比照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这意味着,浦东和滨海过去有的政策两江新区可以有,浦东和滨海以后产生的新政策,重庆也可以比照拥有。由此,重庆两江新区可以动态生成各种政策,始终保有国家最优惠政策。
目前而言,两江新区实施的优惠政策包括:
一、区内所有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各类中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到2020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Z!F7 Z' C4 L.k
二、以2010年为基数,“十二五”期间新区内新增地方财政及建设项目有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全额用于设立两江新区发展专项资金,以投资入股、定额补助、对发行企业债券和贷款实行贴息等方式,扶持区内的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类企业发展。: Z% Z0 W!z0 d, 6 i.X7 ^!O& x!W7 F: A
三、对新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实行单列并予以倾斜,根据发展规划需要优先确保建设用地。' }!k8 [$ H' _, ~: _
四、市政府设立百亿元专项资金,集中用于两江新区基础设施的起步建设。C$ h4 [-L r)H% D$ w , E' h$ E6 I4 f1 O* O
五、国家批准重庆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优先支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5 d1 l% d' A% m
六、区内企业当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加技术性收入达到年总产值60%以上,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不超过10%。$ l' u(s2 j1 Z6 p2 d% B5 F1 j
七、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从获利起三年内,按有关规定提取的风险补偿金(按当年利润额的3-5%)可税前扣除。
八、执行灵活的土地和房屋租赁政策。对重点支持的产业用地实行双优政策。对从事科技开发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可安排房屋租金补贴。8 ]* l: {1 a7 r: R4 ~1 u0 S& ?' M;k
九、对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项目审核、土地利用、贷款融资、技术开发、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支持。
十、对新引进大型企业总部高管人员给予安家资助等财政扶持,并建立分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引进。
解读:和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比较,两江新区得到的政策优惠更具分量。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分析,在这个区域,除了同样享受国家给予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优惠政策外,还享受着重庆及西部地区独有的优惠政策,并得到了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的权利,“换句话说,两江新区的建设中有特殊的试错权。”” S: U6 U: B e3 b “ o)|& P* [4 F6 Q
李勇举例称,两江新区内,到2020年以前都会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而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则是25%的所得税。“这样低的税率,相信一定会吸引更多企业前来。”而在“十二五”期间,两江新区新增地方财政中各种税收、行政事业费用都不用上缴,而是继续留在当地滚动发展,“这样一来,两江新区里的企业就能使用这些钱继续发展。”-_& C-](a% J$ : a
两江新区还享有用地计划指标单列的倾斜、100亿元的区域性开发投入、重庆产业用地的双优政策等实惠,李勇认为,这些不仅能吸引企业入驻,还能让两江新区“没有牵挂”地茁壮成长。7 }/ |$ L' Q% }6 V7 u$ a1 ~8 }
此外,作为各项惠政的亮点之一,市政府还将设立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两江新区启动项目资金,投入区域性开发、征地动迁、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等。不仅如此,两江新区还可借此向银行融资,最终形成超过200亿元的启动开发资金。值得一提的是,浦东新区开发之初,启动资金不过20亿元。
据介绍,这100亿元专项资金,由市财政筹集,今年下半年将投入50亿元,明年将投入50亿元。
“5+3”战略性布局
按照要求,两江新区将壮大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等优势产业,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施“5+3”战略性布局,即轨道交通、电力装备(含核电、风电)、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产业布局,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新兴产业集群。/ s1 d!J0 z(i0 d d2 Q-}6 l
解读:目前,国家正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我市之前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等部门做了充分对接。在对接当中,一些涉及“5+3”战略性布局中的重大项目,已经纳入了国家正在酝酿编制准备出台的“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前两江新区的产业项目基础较好,如鱼嘴、复盛、石船、龙兴规划的178平方公里、年产值万亿元的工业基地,将布局现代制造业、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和汽车制造基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番。# t+ q4 [4 P;T9 F: A& V;@3 l
此外,两江新区将成为世界500强进军中国、进军西部的一个产业集聚区。目前两江新区在招商引资中,已经与许多央企进行洽谈,其中不乏一些重要项目。“未来几个月,两江新区将有多个上百亿的项目启动,届时,产业项目将会像放鞭炮一样渐次展开。”副市长童小平说。” h i$ [: S.~
新区助力破解产业困局
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长期依赖于投资拉动,如何打破产业发展瓶颈?如何更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 V9 g!d, y(R0 M9 o5 Q8 q# M
产业发展困境破局.X5 v: @1 { D4 T5 h.O.m# G
“这一次,重庆的产业困境有望通过两江新区,得到破解。”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说。
两江新区内,航空、水路、轨道交通等各种交通设施在此交汇,同时具备发达且成熟的制造业和一定的物流业基础,非常适合现代产业的发展,并肩负着“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重任。李勇认为,这片区域理应扮演起“心脏”的角色,让重庆的经济发展“脉搏”更加强劲有力。同时,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汽车、装备制造及现代服务业。
“新、高、活应该是两江新区产业定位的三大原则。”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谢家智分析,两江新区是一个新型开发区,首先在产业定位上就要避免低水平产业的重复建设,而是以技术和装备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为主,同时辅以灵活的产业发展政策和配套。9 x.q$ e& u2 g" ?3 C# L
服务战略新兴产业4 k(c;R5 x2 o% w _6 D3 P2 J
“两江新区装备制造业,产品要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服务。”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建议。/ ])I6 `: }.g1 V/ w
在胡星斗看来,装备制造业是重庆传统强项。新区的装备制造业,应有新内涵,即产品要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服务。中央正在制定装备制造业的新规划,其中环保、生态建设设备、生物制药设备都是明确的发展方向。.u4 ]/ o& {/ Y5 n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两江新区应以先进技术为依托。重庆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包括几所大学也在做大量的创新研究,这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能起到带动作用。另外,装备制造业对矿产、能源的要求较大,基础资源方面应做好持续供给规划。
创新发展服务业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国家发改委在对“十一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时发现,服务业占GDP的比例指标完成得不好。;}* n.B(U, r$ Q3 t;Y
国内的服务业,比制造业有更多的计划经济的痕迹。服务业里很多都是专才,而目前服务的营商环境比制造业的营商环境,在制度上要差很多,这限制了服务业的专业化。国际上像建筑师、会计师、律师、评估师、仲裁师,都有一套国际规范和评级机制,而国内的机制跟国际不接轨。国内很多行业都是采用行政管理模式,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不发达。而事实上,让政府去管理会计师、律师等都是不合适的。
重庆应该在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管理模式之间,有所创新。
可争取货币结算中
两江新区要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如何建?专家建议应争取构建货币结算中心。
市长黄奇帆认为,目前金融中心有三种表现,成为金融机构或者大公司总部行政所在地,成为各种股票市场和国家级、世界级的要素市场的所在地,成为货币结算中心。前两种北京和上海分别争取到了。而货币结算中心对全国来说,是一个空白。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都在争取。1 _# ^6 `6 j% A
对重庆来说,争取货币结算中心有其优势。
黄奇帆认为,现代货币结算中心包含三大要素:一靠人才,二靠城市环境,三靠邮电通信。重庆已经拥有近千亿美元结算业务,而这种结算沿海地区还没有发生。目前中国惟一的加工贸易货币结算是在重庆,因此重庆可积极争取成为货币结算中心。,
第三篇:重庆两江新区经济状况及金融机构情况分析
两江新区经济状况及金融机构情况分析
两江新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处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3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规划总面积1200 km2,其中可建设用地550 km2,新开发用地面积400 km2,常住人口160万人。长江、嘉陵江“两江绕山城”,明月山、铜锣山、龙王洞山、中梁山“四山烘三台”,山地、水域和生态面积超过1/2。作为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前沿和核心区,两江新区能够集聚辐射重庆乃至中西部广袤的土地。
一、区位优势和发展目标
两江新区作为中国发展战略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不但是中国开发开放大战略的重大步骤,更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探索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和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重大使命,堪称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开篇之作。改革的空间很大,发展的空间很大。
欲图西部,必先抢占两江。两江新区的要素市场建设和服务中西部的综合功能建设将充分发挥聚集辐射作用,以最具聚辐能力的城市功能成为西三角的极核。仅仅在金融业方面,就有全国要素市场:OTC,土地交易中心,联合产权交易所,电子票据交易中心,离岸金融中心,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等。将拉动“成渝经济带”制造业年均增长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云南和贵州水电、矿产等能源产业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湖南、湖北、陕西、广西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
根据市政府通过的《重庆两江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两江新区将重点实施五大战略举措:
一、是打造“大产业”,建设内陆高端产业的核心集聚区。围绕建设内陆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战略定位,整合要素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集群化、绿色化,打造“862”核心产业体系。到201
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以上,云计算服务收入达到5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以上,物流业营业收入3000亿元以上,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到2020年,实现GDP 6000亿元,工业总产值10000亿元,10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再造一个重庆经济”,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
二是构建“大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打造一批具有地标意义的建筑群,形成与解放碑中央商务区并肩的国际商务新中心。重点推进观音桥、龙溪、两路等地区旧城改造,加快江北嘴、礼嘉、悦来等城市商业新中心建设,完善龙盛、蔡家-水土、北部新区等工业集聚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建设西部一流的国际化城市。
三是汇集“大人群”,建设民生幸福的宜居新区。坚持民生导向的开发之路,按照“规划先行、同步建设,高端引领、门类齐全,均衡布局、便民利民”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公共服务体系。
四是实施“大开放”,建设内陆开放的枢纽门户。加强新区对内开放和区域合作,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门户,把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建成国家重要的保税物流基地、加工贸易基地和服务贸易集聚区,培育和打造专业交易市场、国际博览展销及“两江论坛”等国际交流品牌。瞄准全球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世界级大项目,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结算、服务机构。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400亿美元;利用外资和内资累计分别达到200亿美元和5500亿元;入驻世界500强120家以上,集聚外资金融机构100家以上,离岸结算额超过1000亿美元。
五是创立“先行区”,领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挥先行先试优势,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率先突破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改革开放的“深水区”,构建与新区开发开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二、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和核心区域情况
两江新区自2010年挂牌以来,经济高速成长,2012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5.13亿元,几乎相当于新区成立前三个行政区当年的经济总量,同比增长18.4%,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超过全国10.6个百分点,超过全市4.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9个百分点。出口爆发式增长,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1.33亿美元,占全市36.5%,同比增长2.6倍,增速是一季度的2.4倍,是上年同期6.4倍。
两江新区的核心区域之一江北区,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达到516.5亿元,增长17.3%,连续5年增速超过17%;地方财政收入达70.0亿元,总额继续居主城第一;商品销售总额达到2071亿元,绝对额位居全市第一;利用内资415.6亿元,内资总额连续两年全市第一。
特别是该区第三产业发展迅猛,2011年全年实现增加值337.5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速在主城九区中名列第一,全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比为0.5:34.2:65.3。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亿元,增长-19.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6.5亿元,增长15.6%,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4.8%,拉动全区经济增长6.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47.4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28.5%,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7%,拉动全区经济增长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37.5亿元,增长18.8%,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6.0%,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5.5亿元,增长21.4%,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1.8%,拉动全区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 金融业增加值77.8亿元,增长51.6%,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5.0%,拉动全区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
两江新区另一核心区域渝北区,经济总量跃居全市各区(县)第一位。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2.14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264.31亿元,增长15.3%。第二产业优势进一步突显,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8%,比上年增加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4.4%,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
渝北区历年地区生产总值
三、金融产业状况
金融业是两江新区重点产业布局之一,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实现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两江新区将成为重庆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发展离岸结算市场的重要载体,是新时期重庆打造金融开放高地的助推器,对缩小东西部区域金融差距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两江新区已逐渐成为重庆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总部机构和创新型机构集聚的地方。目前,在渝金融机构中,大多数银行已在两江新区内设有网点,两江新区辖内创新型金融机构已达近200家。在发展最快的几类新型金融机构中,小额贷款公司共51家,占全市的32.28%;融资担保公司49家,占全市的34.75%;股权投资企业93家,占全市的65.49%。两江新区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核辐射,三点支撑”的金融发展目标。
“一核辐射”,是指占地5平方公里的江北嘴金融核心区,已成为金融总部机构集聚的高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华夏银行、重庆农商行、西南证券、重庆银行、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公司等20余家金融机构的区域总部落户江北嘴,江北嘴金融核心区已成为重庆金融机构新一轮发展建设的高地。
“三点支撑”,是指建设三个金融集聚区成为推动两江建设和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支撑。
目前北部新区已初步在两江幸福广场周边形成了以进出口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广东南粤银行、富滇银行、大连银行、汉口银行等重庆区域总部等为代表的金融集聚区,另规划在悦来建设面向专业中介机构的新兴金融中心,建设成为集金融研发、金融行政、金融支付结算和科技保险、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机构、专业金融流程服务外包机构等的金融服务业聚集区,初步选址在悦来中心区北部,两路地区的南侧,位于嘉陵知识城的核心,规划用地面积1平方公里。
龙盛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建设成为风险资本、产业投资、融资担保、投贷联动、小额贷款、金融数据、村镇银行、社区银行、金融后台机构发展的示范点和承接点;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规划建设成为离岸金融和贸易金融发展的突破点。
两江新区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6月30日末,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4142.00亿元,比年初增加652.09亿元,同比多增60.32亿元,占全市新增存款的32.7%,同比增长27.6%,不良率仅为0.14%;贷款余额4822.27亿元,比年初增加698.77亿元,同比多增222.39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52.7%,同比增长31.7%,金融机构存贷比116.4%;辖内小贷公司已累计发放贷款325.21亿元,贷款余额101.89亿元;担保公司在保余额332.85亿元,本年内担保发生额达165.09亿元;租赁公司融资租赁资产余额达350.63亿元,年内新增融资租赁资产65.52亿元。
金融业对经济贡献稳步提高。2012年1-6月,两江新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共计48.53亿元,同比增长28.2%,比一季度提高了7.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
两江新区核心区域江北区,年末驻区金融分、支机构达160家,其中金融租赁、基金、期货、小额贷款、担保等新型金融机构突破70家,年末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38.5亿元,比年初增长45.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1.7亿元,比年初增长26.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734.3亿元,比年初增长31.2%。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7.8亿元,增长51.6%,增幅居各行业之首,占全区GDP总量的比重达到15.1%,接近浦东新区2007年17%的水平。金融业对全区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5%,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1%,成为江北区第三大支柱行业。
另一核心区域渝北区,2011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63.45亿元,比年初增长了31.3%,其中个人存款余额504.09亿元,增长25.8%。年末贷款余额1400.54亿元,增长44.3%,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040.96亿元,增长32.1%。
第四篇:国开行将融资600亿元支持重庆两江新区建设
国开行将融资600亿元支持重庆两江新区建设
日期:2010-9-12 14:27:57 来源:两江新区网 编辑:王嫚
昨天,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以及东部新城(鱼嘴组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合同。今后5年,国开行将融资600亿元支持两江新区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与重庆两江开投集团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
市长黄奇帆、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杰明主持。
翁杰明主持签字仪式
根据协议,两江开投集团邀请国开行担任金融服务顾问,国开行为其提供“投、贷、债、租”等全面金融服务。双方约定,2010至2015年,国开行将为两江开投集团鱼石片区178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牵头组织提供600亿元银团贷款。此次签订的东部新城(鱼嘴组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合同即为落实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之一,该项目总投资185亿元,由国开行牵头组织提供120亿元银团贷款。
黄奇帆和陈元还共同为重庆市三峡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授牌
签约仪式上,黄奇帆和陈元还共同为重庆市三峡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授牌。三峡担保集团股东为重庆渝富资产管理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注册资本年内将达30亿元。此举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市担保体系建设及三峡担保集团市场化、集团化经营,支持三峡库区移民就业和产业发展。
据了解,自1999年以来,国开行不断加大对我市的支持力度,与我市“互利共赢、全面深入”的银政合作保持良好态势。截至今年8月底,国开行累计在重庆发放贷款2904亿元,余额1200亿元,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黄奇帆、翁杰明等市领导在渝州宾馆会见了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一行
市长黄奇帆在渝州宾馆会见了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一行,双方就深化合作交换了意见。
黄奇帆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国家开发银行最近10年来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希望今后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陈元说,今后国家开发银行将坚定信心,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杰明参加了会见。
第五篇: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简介
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简介
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位于两江新区水复生态产业功能区板块,规划区域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79平方公里,工业用地20平方公里,综合用地42平方公里,其他各类用地17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平场约2平方公里。
随着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不断发展,各项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一、区位优势
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位于北碚区水土镇、复兴镇,东临龙王洞山,西靠中梁山,南临嘉陵江,北靠中国花木之乡—静观镇,地势整体平坦,浅丘点缀,享有优越的地理条件。
二、交通优势
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交通优势显著,与拟建的重庆会展中心和蔡家组团相邻,距重庆市江北国际机场约10公里、都市中心22公里、北碚火车站8公里、寸滩港20公里,路接国道212线和渝武高速,在建的遂渝高速铁路、重庆中环线、轨道交通15号线和拟建的水土嘉陵江大桥等交织形成未来的立体交通网络。
三、基础条件
1、道路工程:已建大兴路及欣鑫大道与在建的横一路、黑水滩路以及拟建的万兴路、悦复大道构成了组团“三横三纵”的骨干路网。
2、给排水工程:规划26万吨/日的水厂一座,一期实施5万吨/日、2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一座,一期实施3万吨/日。
3、电力工程:已建成550KV变电站一座,规划220KV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7座。其中220KV新农变电站和110KV书院变电站已开工建设。
4、燃气工程:已建成供气量200万方/日的配气站一座。
5、通讯、宽带网络将全面覆盖。
6、拟建50万㎡经济适用房,一期 12.5万㎡正在建设。
7、已开工建设5万㎡标准厂房。
四、招商引资
截止2010年6月,共引进方正集团、英国诺实和台湾统一等企业17家,其中6家外资企业,预计投入310亿元,其中外资31.1亿美元,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569亿元。目前,已启动建设3家,意向入驻企业达30多家。
随着两江新区挂牌成立,给水土、复兴片区这块宝地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将是两江新区未来城乡空间发展的重点地区,将与两江新区一起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