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简介

时间:2019-05-13 10:0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莫言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莫言简介》。

第一篇:莫言简介

莫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莫言生平

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2000年,《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5年,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文学作品《蛙》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2月15日,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莫言以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莫言-所获奖项

1987年《红高粱》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根据此小说改编并参加编剧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8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文学奖,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暖》获第16届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奖;

2001年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

2001年《酒国》(法文版)获法国“Laure Batailli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

2002年《檀香刑》获首届“鼎钧文学奖”;

2004年4月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04年3月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2004年12月获第三十届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2005年12月被香港公开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2006年7月7日,日本福冈市政府宣布,把“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的大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2008年,《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

2011年8月20日,长篇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第二篇:莫言简介

莫言简介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 加入解放军。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东北乡”传奇的莫言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回答“您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在此之前,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舆论众说纷纭,也有一些人对他提出质疑。对此,莫言说:“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的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发扬。”

Mo Yan(1955.2.17_), whose original name is Guan Moye and was born in Gaomi County,Shandong Provence,is a famouse contemprory writer.作家莫言英文版简介

Mo Yan 莫言英文简介如下:

Born Guan Moye, the author writes under the pen name Mo Yan, which means “don't speak” in Chinese.He began writing while a soldier in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received international fame in 1987 with Red Sorghum: A Novel of China, which was made into a film.Mo Yan(Chinese: 莫言;pinyin: Mò Yán)(born February 17, 1955)is a Chinese author, described 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oft-banned and widely pirated of all Chinese writers”.He is known in the West for two of his novels which were the basis of the film Red Sorghum.He has been referred to as the Chinese answer to Franz Kafka or Joseph Heller.Mo Yan was born in the Shandong province to a family of farmers.He left school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o work in a factory that produced oil.He joined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age twenty, and began writing while he was still a soldier, in 1981.Three years later, he was given a teaching position at the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in the Army's Cultural Academy.Writing style

Mo Yan's works are predominantly social commentary, and he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political critique of Lu Xun and the magical realism of Gabriel Garcia Marquez.Using dazzling, complex, and often graphically violent images, Mo Yan draws readers into the disturbing yet beautiful, kaleidoscopic universes of his stories.He sets many of his stories near his hometown, Northeast Gaomi Township in Shandong province.Extremely prolific, Mo Yan wrote his latest novel,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in only 43 days.He composed the more than 500,000 characters contained in the original manuscript on traditional Chinese paper using only ink and a writing brush.【莫言英文介绍】作品

Story, Shen Garden and Abandoned Child.Works

Red Sorghum(first published in 1987 in Chinese;in 1993 in English)

The Garlic Ballads(first published in English in 1995)

Explosions and Other Stories,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The Republic of Wine: A Novel(first published in 1992 in Chinese;2000 in English)

Shifu: 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first published in 2002 in English)

Big Breasts & Wide Hips(first published in 1996 in Chinese;2005 in English)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published in English in 2008)

Other published works include White Dog Swing, Man and Beast, Soaring, Iron Child, The Cure, Love Chinese author Mo Yan wins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Chinese author Mo Yan has been awarded the 2012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A prolific author, Mo has published dozens of short stories, with his first work published in 1981.The Swedish Academy praised his work which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The 57-year-old is the first Chinese resident to win the prize.Chinese-born Gao Xingjian was honoured in 2000, but is a French citizen.Mo is the 109th recipient of the prestigious prize, won last year by Swedish poet Tomas Transtroemer.Presented by the Nobel Foundation, the awardis worth 8 million kronor(£741,000).Awards

1998: Neustadt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Literature, candidate

2005: Kiriyama Prize, Notable Books, 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2006: Fukuoka Asian Culture Prize XVII

2007: Man Asian Literary Prize, nominee, 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2009: 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 winner,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2010: Honorary Fellow,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2011: Mao Dun Literature Prize, winner, Frog

第三篇:莫言简介翻译

莫言简介翻译

Mo Yan(a pseudonym for Guan Moye)was born in 1955 and grew up in Gaomi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north-eastern China.His parents were farmers.As a twelve-year-old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e left school to work, first in agriculture, later in a factory.In 1976 he joined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during this time began to study literature and write.His first short story was published in a literary journal in 1981.His breakthrough came a few years later with the novella Touming de hong luobo(1986, published in French as Le radis de cristal 1993).In his writing Mo Yan draws on his youthful experiences and on settings in the province of his birth.This is apparent in his novel Hong gaoliang jiazu(1987, in English Red Sorghum 1993).The book consists of five stories that unfold and interweave in Gaomi in several turbulent decades in the 20th century, with depictions of bandit culture,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the harsh conditions endured by poor farm workers.Red Sorghum was successfully filmed in 1987, directed by Zhang Yimou.The novel Tiantang suantai zhi ge(1988, in English The Garlic Ballads 1995)and his satirical Jiuguo(1992, in English The Republic of Wine 2000)have been judged subversive because of their sharp criticis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Fengru feitun(1996, in English 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2004)is a broad historical fresco portraying 20th-century China through the microcosm of a single family.The novel Shengsi pilao(2006, in English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2008)uses black humour to describe everyday life and the violent transmogrifications in the young People's Republic, while Tanxiangxing(2004, to be published in English asSandalwood Death2013)is a story of human cruelty in the crumbling Empire.Mo Yan's latest novel Wa(2009, in French Grenouilles 2011)illuminates the consequences of China's imposition of a single-child policy.Through a mixture of fantasy and reality, historical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Mo Yan has created a world reminiscent in its complexity of those in the writings of William Faulkner and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at the same time finding a departure point in ol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n oral tradition.In addition to his novels, Mo Yan has published many short stories and essays on various topics, and despite his social criticism is seen in his homeland as one of the foremost contemporary authors.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并成长于中国东北部省份山东省高密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的时候因文革辍学,起先务农,之后进入工厂工作。1976年,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此开始了文学学习与创作生涯。他的首部短篇小说于1981年发表在一本文学杂志上。几年之后,他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1986年发表,法文版Le radis de cristal于1993年出版)使他迎来了文学生涯的首个突破。

在其作品中,莫言常以他成长的省份为背景,以年少时的经历为素材。这一特点在他的小说《红高梁家族》(1987年发表,英文版Red Sorghum于1993年出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由五个20世纪动荡的几十年里发生在高密县的故事构成,情节错综复杂,循序展开。故事中包括了对土匪文化的刻画,日军的占领和贫苦农民所忍受的严酷条件。张艺谋于1987年根据该小说执导拍摄电影《红高粱》,获得了巨大成功。小说《天堂蒜薹之歌》(1988年发表,英文版The Garlic Ballads于1995年出版)和讽刺小说《酒国》(1992年发表,英文版The Republic of Wine于2000年出版)因表达了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激烈抨击而被视为其颠覆性的作品。

《丰乳肥臀》(1996年发表,英文版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于2004年出版)是一幅宏伟的历史壁画,它以一个家庭为缩影展示了20世纪中国的政治形态。

小说《生死疲劳》(2006年发表,英文版Big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于2008年出版)采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描绘了新中国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巨变,而《檀香刑》(2004年发表,英文版Sandalwood Death将于2013年出版)则讲述了一个濒临崩溃的帝国中残酷人性的故事。莫言的最新力作《蛙》(2009年发表,法文版Grenouilles于2011年出版)阐述了中国强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后果。

通过一种魔幻与现实,历史与社会的结合,莫言创造了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使人想起威廉•福克纳和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中盘根错节的故事。与此同时他也找到了一个古代中国文化和口头传统的结合点。除了小说之外,莫言还发表了诸多主题多样的短篇小说和文章。即使他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作家,却依旧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第四篇:莫言《生死疲劳》简介

莫言《生死疲劳》简介

莫言推荐 《生死疲劳》

莫言表示,刚刚听到获奖的消息时感到十分惊讶,“因为我一直感觉诺贝尔文学奖离我非常遥远”。诺奖组委会说,全世界很多大学生会读他的作品,请他推荐一部。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在本书中,他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中人跟动物之间可以自由地变化,通过动物的眼睛来观看中国最近50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此外,他在语言上也进行了探索试验,“力争用一种最自由、最没有局限的语言来表达我内心深处的想法。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文学探索、文学创作的一种比较完美、统一的结合。”该书初稿写作只用了43天时间,莫言说,这本书的创作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我六七岁的时候,在我们学校旁边就有这样一个农民,他以个人的力量与公社化这个农民运动相对抗,一直坚持到最后。历史证明了他是正确的。这样一个人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却显得非常极端和另类,被很多人打骂,他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跟自己的儿子、女儿都分道扬镳,但他依然没有屈服。我走上文学道路之后,觉得这个人物迟早会进入我的小说,所以这本小说写得非常快”。

《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吊诡和狂热,唏嘘和罹难。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著坚定地叙述时,我们看到了一条生气沛然的人与土地、生与死,苦难与慈悲的大河,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在莫言对伟大古典小说呼应的那一刻,聆听到了“章回体”那最亲切熟悉的大音;莫言承受着生死疲劳的磨砺以及冤缠孽结,将中国人百感交集、庞杂喧哗的苦难经验化为纯美准确的诗篇,祈祷祖国庄严、宁静、祈望人类丰沛的生命祥和、自然。

《生死疲劳》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用中国古典文学草蛇灰线的方式,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于土地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据莫言介绍,这部长达55万字的小说,由于构思成熟,他共用了43天的时间就写好了。“在写作中,我丢掉了电脑,重新拿起软毛笔,创作的激情从笔下汹涌而出。”由于小说写得快且长,莫言为此反而感到不安,怕因一时的疏忽而为文本带来瑕疵。生死疲

由于莫言首次尝试近似章回体的叙述方式,从而使小说在阅读时有类似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快感。对此,莫言解释说,他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因小说叙事的需要,尤其是为了区别章节之间的界限。编辑本段内容简介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小说的主人公之一集中阐释着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而另一个主人公即小说的叙述者,则在六道轮回中,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他所看到的故事。小说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饱经患难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生命。故事情节极端、怪异、变形、荒诞,但是与寄寓其中的哲理浑然天成。全书从内涵到外延充满了作家的探索精神,充满了艺术灵气。究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而言,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编辑本段作者简介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一个农民家庭。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

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1976年8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此后的创作明显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2012年10月11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书名来自佛经。《生死疲劳》来自佛经中的一句:“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莫言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

莫言只用43天写就长达55万字的《生死疲劳》。从八月起,最多一天写作1.65万字,平均一天只睡三小时,突破了他自己写作速度的最高纪录,自称睡觉时也有一半的脑细胞在工作,有的梦也变成现实。

以人物的命运作突破口。“没有土地,农民像浮萍一样飘摇。”莫言称,20世纪80年代之后,农民不再是单纯的土地使用者,而是土

地的经营者。如今,“当年眷恋土地的农民纷纷逃离土地。”莫言说,农民饱经患难的历史,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螺旋上升的历史规律。但他坦言,写作的时候,他并未按照这一规律写作,而是以人物的命运作为突破口。

莫言表示,新作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莫言认为,历史大致由两种人物担当,一种人是有价值的个性,而另一种人是无价值的个性。《生死疲劳》中就有这样的两个主人公。“我相信这种农民在全中国也为数不多”。莫言向记者分析了小说中的主人公,一位一直未加入合作社农民。书中,“文革”的浪潮使他比地主还悲惨,他遭遇到来自各方的打击,众叛亲离,但他还是执拗地坚持单干。到了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年的农民回头看他,发现历史转了一个圈,他竟然是有前瞻性的。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一个村支书,他是个正派的基层干部,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看不惯一切,希望恢复人民公社,为此他不惜以死相拼,死时还高唱《国际歌》。莫言感叹,当时违背思潮的农民恰恰被历史证明是“有价值的个性”,而以死相拼的村支书恰恰被历史证明是“无价值的个性”。

“这是个性相似的两个人走了不同的方向,互为正负,合起来是一个人,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六道轮回中以动物之眼看世界莫言说,书名《生死疲劳》来自佛经中的一句:“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他

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他是在承德参观庙宇时,偶然看到有关“六道轮回”这四个字而激发了创作灵感。

据他介绍,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莫言称,20世纪80年代之后,农民不再是单纯的土地使用者,而是土地的经营者。如今,“当年眷恋土地的农民纷纷逃离土地。”莫言说,农民饱经患难的历史,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螺旋上升的历史规律。但他坦言,写作的时候,他并未按照这一规律写作,而是以人物的命运作为突破口。2005年贾平凹的新作《秦腔》遭到评论家的批评,对于“从这部长篇小说的失败可以为中国乡土文学画上句号” 这个说法,莫言认为“这个结论有点绝对”。他表示,以《创业史》、《金光大道》为代表的乡土文学是终结了,但是新形态的乡土文学方兴未艾。他分析,农民已经不再是商品的生产者,已经融入国际大市场,所以乡土文学也在自觉地缩短和城市文学的距离,这是新形态的乡土文学。

第五篇:莫言 中英文双语简介

莫言 中英文双语简介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首次有中国人获得这一奖项。

Mo Yan, is a famous contemporary Chinese writer.In 2012, He became the country's first Nobel Literature Prize laureate。

莫言原名管谟业,笔名“莫言”,意为“不要说话”。

Born Guan Moye, the author writes under the pen name Mo Yan, which means “don't speak” in Chinese。

莫言是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微博)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Mo Yan was granted an honorary PhD of Arts by OUHK(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and was appointed guest professor at the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Relying on a series of country literary works, Mo's claim to fame came in the 1980s when he established a reputation for being a so-called root-seeking writer.His works we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magical realism and told the tales of numerous legends which took place in Gaomi, Shandong Province.Mo is renowned for his unique perceptions of reality, imaginative descriptions, de-familiarization processing, mysticism and a pioneering style。

人物年表 Biography

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

Mo Yan was born on February 17, 1955 in Gaomi, Shandong Province.He attended primary school in his hometown and actually was forced to drop out because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He was sent to the countryside where he had to perform manual labor for many years。

1976年,莫言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In 1976, Mo joined the PLA(China's People's Liberation Army)and held the posts of monitor, librarian, teacher and secretary。1981年,莫言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早期作品。

In 1981, he started his writing career and published several early works such as “Dry River,” “Autumn Stream” and “Folk Music.”

1986年,莫言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In 1986, he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t the PLA Academy of Arts。

1991年,莫言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微博)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In 1991, he was granted a master's degree in literature and art from the Lu Xun Literature Institute a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1997年,莫言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随后,他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In 1997, his full-length novel “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won the Da Jia Literature Prize, a money prize of 100,000 Yuan.Mo then left the army and started to work for regional newspaper Procuratorial Daily.He also wrote TV scripts for the department of film and television。

2000年,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由张艺谋导演,获得了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In 2000, his novel “Family Stories of Red Sorghum” was on the list of the 100 best Chinese fictional works of the 20th century, as selected by Asia Week.The movie “Red Sorghum,” directed by Zhang Yimou, was adapted from this novel and won the 38th Berlin Film Festival Golden Bear Award.2001年,莫言的作品《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文学类最佳书奖。该作品在2003年又获得了第一届鼎钧双年文学奖。In 2001, “Sandalwood Penalty” was awarded with the prize of the “Best Literary Book for Readers,” granted by Taiwan United Daily News.This novel also won the Ding Jun Double Year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2003.2004年,莫言的作品《四十一炮》获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可惜的是,2005年莫言与茅盾文学奖失之交臂。随后,他被香港公开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Though missing out on the 2005 Mao Dun Literature Prize, Mo did win the second Mass Media Award for Chinese Literature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for his novel “Forty-one Cannons.”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ater granted him an honorary PhD of Arts.2006年,莫言出版的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得福冈亚洲文化大奖。同年12月15日,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莫言以十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发广泛关注。

His first chapter book “Fatigue of Life and Death” got him the Fukuoka Asian Culture Award in 2006.According to the list of wealthiest Chinese writers published on December 15, 2006, Mo ranked twentieth, with his royalties amounting to 3.45 million Yuan.These facts and figures attracted wide public attention。

2007年7月,莫言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In July 2007, his collection of essays “Say It, Mo Yan”, a representation of his spiritual journey, was published.2008年,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获第二届红楼梦奖首奖。In 2008, “Fatigue of Life and Death” won first prize at the second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wards.2009年12月,莫言出版长篇小说《蛙》。该作品的创作手法别具一格,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通过刻画鼓舞人心的女主角,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2011年8月20日,《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In December 2009, Mo's full-length novel “The Frog” was published.The book features Mo's characteristically unique writing skills, containing four long letters and one drama.“The Frog” tells the story of a female country doctor who has been practicing gynecology for nearly 50 years.Set to the backdrop of China's 1960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t represented the arduous and complicated course of controlli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 growth, creating an inspirational female protagonist and at the same time revealing the pain and difficulties of that age.On August 20, 2011, “the Frog” won the eighth Mao Dun Literature Prize。

2011年11月,莫言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Mo was appointed guest professor at the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was also selected to act as vice-chairman of the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on November 2011.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表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for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the Swedish Academy announced in Stockholm on Oct.11, 2012.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教育部直属的语文出版社决定将莫言作品《透明的红萝卜》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Press under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cided to add one of Mo's novella “A transparent carrot” in high school textbooks a couple of days after the annoucement for Mo's winning as the literary laureate。

下载莫言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莫言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莫言(★)

    PART1莫言获诺奖新闻发布会现场实录 法新社:中国的一些艺术家说莫老师和共产党的关系有些密切,比如说你抄写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一个艺术家说,莫老师站在权力......

    莫言(本站推荐)

    可喜可庆可贺 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至此,诺贝尔奖在中国本......

    关于莫言

    关于莫言 莫言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

    莫言

    莫言小说《马语》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现代文,完成15~17题。(15分) 马语 莫 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

    莫言

    莫言创作大事记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出版。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引起轰动。发表系列中篇《高......

    莫言

    说实话,如若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个头衔,我甚至都未曾听说过这个名字,或者说,听说了也未曾留意。尽管后来我知道,原来早在获诺奖之前,他就已经是我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是中......

    莫言

    当我接到通知说要协同王老师,海波来跟大家谈谈莫言的时候,我无比的惶恐,以前一直倾向于古典文学,前不久才改主意考现当代文学,所以一直在恶补,因为莫言的书我读的不多,所以我今天在......

    莫言简介主要作品(共5篇)

    莫言简介主要作品 《檀香刑》 《生死疲劳》 《丰乳肥臀》 《红高粱家族》 《透明的红萝卜》 《丰乳肥臀-增补版》 《藏宝图》 《四十一炮》 《天堂蒜薹之歌》 《拇指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