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时间:2019-05-13 10:4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第一篇: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近代中 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的通知,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 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足以普遍原 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不断总结 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从理论上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和建 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从而架起了从贫穷落后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在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实践中,毛泽东的新民 主主义社会理论又发生嬗变,并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 成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性质、地位、任务及长 期性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论认识。这个理论经过了孕育、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首次提出和使用了马列经典著作中所没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概 念,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历史地位,较全面、系统、深刻地阐明了新 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从而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他明确指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 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国有为目的的革命。因此,这种革命又恰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 更广大的道路”(注: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67 年版,第 629 页。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进一步阐明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经济、文化前提,特 别强调在新民主主义政治条件获得以后,大力发展经济事业、充分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性。毛 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和经济结构作了深入分析,比较充分地肯定了新民主主义 阶段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意义,进一步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国家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的任务、意义和条件,更深刻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历史必然的重要性。此时,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已经形成。1947 年至建国前夕,毛

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又进行 了补充和发展。1947 年 12 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毛泽东从新的角度概括了新 中国的经济结构,提出了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发展并不危险的重要观 点,并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在 1949 年 3 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的状况和 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完整地提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 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理论命题。七届二中全会前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 论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嬗变建国后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已全面实施,这时,毛泽东更多的是思考和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逐渐 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和设想,使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发生了嬗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期限的变化新中国建立后,社会经济发展仍十分落后,此状况非短 时间内所能改变,社会主义社会所需的物质文化基础也非短时间内所能建立,这就从根本上 要求新民主主义社会这种“真正适合中国人口中最大多数的要求的国家制度”(注: 《毛泽东 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67 年版,第 957 页。)不仅要存在,而且要存在一个相当长的 时期。随着建国后形势的发展,毛泽东对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有了新的思考。1952 在 年 9 月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 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 10 年到 15 年时间基本完成向 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 10 年或者 15 年以后才开始过渡。毛泽东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

的判断,改变了已为全党所接受并写入《共同纲领》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首先不再认为 在民主革命成功后与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之前应有一个努力发展经济的相对稳定时期: 其次是 由 10 年到 15 年以后采取社会主义政策,实行向资产阶级全线进攻的突变,改变为从现在起 就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和政策,使社会主义因素一年年增加,争取在 10 年到 15 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完成这一过渡的渐变过程。但事实上,仅用 3 年时间就已完成了过渡。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心任务的变化作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心任务,即发展生产力,完成 资产阶级国家在资本主义阶段完成的工业经、商品化、社会化,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创造 必要的物质文化条件,毛泽东是十分明确的。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明确指出: “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外国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 变为工业国,
,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注: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 版社 1967 年版,1372 页。第)并规定城市中的其他工作都要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 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总之,在建立了人民政权和解决土地问题以后,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这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所在”(注: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67 年版,第 1319 页。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处理经济关)系问题时,毛泽东却开始偏重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考虑问题,特别是 1953 年过渡时期总路线 的提出,毛泽东则倾注全部精力搞“三改造”,而对“一化”却弃置不顾,为了急于消灭非 社会主义经济,只注重向社会主义这一必然趋势的迅速发展,而忽视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社 会主义的必要准备。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资本主义作用的变化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组 成部分。毛泽东在关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论述中,从中国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落后 的基本国情出发,把“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现代性的工业经济”和“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 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 作为 “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 基本出发点”(注: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67 年版,第 1320 页。,强调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国初,毛泽东得出“我们的资本主义不是太多,而 是太少了”的结论。即使在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之初,毛泽东也并非要把资本主义从 根本上绝灭。但在国民经济恢复后,毛泽东对国内矛盾进行思考时却认为:在打倒地主阶级 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 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从而改变了原先认为的 “资本主义的广大发展在新民主主义 政权下是无害而有益的”看法,出现了从比较充分肯定广泛发展私人资本主义,变为视资本 主义有害、否定利用资本主义的作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56 年底我国完成了对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改造,在大陆上急促地消灭了资本主义。理论嬗变的原因分析首先,建国后国营 经济比重和作用的不断增长和远景规划引起的变化,使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期限的认识 发生了波动。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国家运用政权的威力没收官僚资本,并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国营经济。其次,是实际工作积累的结果。一方面,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毛泽东思想概论

摘要:毛泽东作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其数十年革命生涯中,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的开辟了新明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创新型思想理论,至今对于我们都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

创新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背景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对于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还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十月革命带来了马列主义,新文化运动为其形成提供了条件,工人阶级迫切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大批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便应运而生。毛泽东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内容

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还有最重要的被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活的灵魂”,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情相结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独立自主方针的提出充分尊重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有助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上保持独立而不受制于人的优势地位,是需要长期坚持不可动摇的根本方针。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党一路艰辛走来的理论经验,这也应该是保持党先进性的要求。对于我们来说,也应该以此来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毛泽东思想是创新的体现

无论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突破结出了丰硕成果毛泽东认为马列主义是规定了世界革命的基本原则,但中国革命的具体做法要我们在实践中创造。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袖一道,以切实的中国国情为依据,提出了一条崭新的民主革命总路线,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他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和同盟军,这不同于俄国革命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将整个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他认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革命应分两步走,首先完成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再进一步推进到社会主义,而不是像俄国革命那样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些理论,都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是前人书本上没有的,也是外国经验搬不来的。它成功地推进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成功范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提出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他在一个关于总结经验的指示中提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结合中国实际,打破常规,大胆探索创新,毛泽东在几十年前已经提出了在经济建设中进行科技创新的设想。

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分析了文化的本质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作用。毛泽东认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无比自豪地宣布:“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是因为它以科学的、民主的、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化的革命性超越,而成为最适合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先进文化形态。近年来,在总结中国文化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时,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救亡压倒启蒙”,言外之义就是将毛泽东所分析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新文化称之谓“先进的”启蒙文化,说什么中国的现代化应以西方文化作为文化保证。重温毛泽东文化思想,对于我们彻底澄清这种从根本上颠倒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事实,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的错误论调意义深远。

四、毛泽东思想对海外影响

毛泽东思想不仅影响着我们中国,对于国外也有较为深远的影响。中国之外的信仰毛泽东思想的人通常自称“列宁主义-毛主义者”。在国外,“毛主义”这个用法早在1960年代就开始出现,通常被带有敌意地用来描述支持毛泽东和他的共产主义形式的党派或个人。例如在欧洲,一些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成立的左派政党至今仍坚持毛泽东思想,如挪威的“工人共产党”,德国的“马列党”,土耳其库尔德人的“毛主义共产党”,和希腊的“共产组织”等等。

五、当代青年人与毛泽东思想

学以致用,实践真理。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含义: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必须在原有事物基础上,根据实际环境因地制宜,才能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就是按着这条理论逐步发展的,并且这些理论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这就告诉我们要懂得学以致用,用实践检验真理这也应该是我们以后对自己理论体系正确与否检验的最佳途径。

面对二十一世纪,如何加强年轻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长期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首要的就是转变思想。我们应该在总结和继承原来工作经验的同时探讨新的工作方法,解决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提高能力,青年人只有书本还很不够,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深入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才能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此同时,年轻人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为全面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由中山广场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所见成效

(一)调查目的

2013年9月27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全体同学对中山广场及其四周进行了实践考察,将改革开放前的中山广场与现如今熠熠生辉的中山广场相比较,结合在课堂上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的研究了改革开放前后,我们的祖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人们生活的巨大转变。

(二)基本理论

本次调查主要基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的相关理论。第 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不能因为改革有风险就不改革或者在改革中裹足不前,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更加剧烈的社会不稳定。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主义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但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争抢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更加注重发展的公平性。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

(三)实地调查

中山广场始建于1913年,当时称中央广场。1919年称浪速广场;国民党统治时期,浪速广场更名为中山广场,沈阳解放后仍沿用此名;文化大革命时期称红旗广场;1981年又恢复了中山广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在广场中央总高近19米的毛主席像,神采奕奕又亲切慈祥,巨手挥指前方,伟岸而威严的屹立在广场的正中央。中山广场四周自1910年至1945年,建有欧式、日式风格建筑8座。因为金融机构多会聚于此,故中山广场曾有沈阳“外滩”之称。从南至东,顺时针方向分别为大和旅馆(今辽宁宾馆);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今工商银行中山广场支行);伪奉天警察署(今沈阳市公安局);日资三井大厦(今招商银行中山路支行);日本朝鲜银行奉天支店(今华夏银行中山路支行);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奉天支店(今沈阳市总工会)以及满铁奉天地方事务所(今沈阳铁路局公安处)等。

(四)分析阐释

能否实现一个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要以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为基础而建立的,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则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也就决定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于是,改革便成为了一项崭新的事业。以下,便是我通过对于中山广场的实践参观,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对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种种变化的几点分析:

1.改革是动力,通过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进行的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道路。广场呈现出一个圆形辐射状,站在广场的正中央,络绎不绝的车辆仿佛为这个巨大的圆形增添了一抹灵动的光环。现在,我们将目光转移到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那短短的几十年,五、六十年代,根据当时的形式需要和条件,公路的建设基本停驻在将原有的大车道、便道进行修补与改造这样初级的层面上,那时的公路,充其量也就是一种“应急公路”。然而,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公路客运周转量从1978年的521.3亿人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11506.8亿人公里,增长了足足21.1倍。于是,出现了“早高峰”、“晚高峰”这样的新兴字眼,地铁通车的里程数不断的延伸,出租车随叫随到,不论从理性的数据还是切身的感性体会,无不彰显了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从这样一个小点映射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2.发展是目的,我们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求得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沿街到处走走,偶尔会看到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听老一辈人说,以前的沈阳几乎是看不到的外国人的,仅有的几个能看到的地方之一也就要数中山广场了,其原因在于中山广场正北方向的辽宁友谊宾馆。辽宁友谊宾馆始建于1931年,成立于1970年,隶属于辽宁省人民政府,是接待国家政要和外国元首以及商务、旅游、会议宾客的大型别墅群式花园宾馆,同时,也是沈阳是最早运行英语角的地方,意味着外国文化在我国开始推广。

中山广场的英语角在沈阳非常有名,每年夏天都有很多人在此交流语言文化,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文化承接着过去又昭示着未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广场上人们的交流,是传播中国文化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场所。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彩众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的交流提高了国民的综合素质,这不仅仅是国家公民文化的提升也是国家发展的成果

3.稳定是前提,是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政治不稳定,社会不安定,那么就无法进行改革,就不能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站在广场上,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无法否认的是我们的生活水平不论是在衣食住行物质生活还是文体娱乐的精神生活上,都在不断的提高。从衣食住行方面上来看,我们已经成功的完成了由穿暖到个性化、由吃得饱到吃得好、住房由拥挤到舒适宽敞、交通有闭塞受限到舒适快捷、由物资贫乏到琳琅满目这些转变。30多年来,人们对于衣着的需求不单单表现在数量的增加,同时也反映在对于穿着质

量的明显提高;服装的功能也由过去的单纯的遮体御寒演变为体现个性化审美意识与塑造自我形象的载体。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们现今对于粮食需求量的下降表明了人们不再为吃饱而发愁,而更多的关注于“吃什么”、“如何吃”,对于食品的口味也越发的挑剔了。现如今,琳琅满目的商品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商场,人们不再单单满足于衣食住行这些最为简单的生活必须品上,而是以日常生活用品等生存资料为主向彩电、冰箱、空调、计算机等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转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人们生活的稳定与富足在改革开放之后也逐步的表现出来。在中山广场周围有许多吃饭的好地方,例如:改革大连鱼港,辽宁饭店.沈阳汉庭酒店等等,很多吃饭的好地方供大家选择。这说明人们的物质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而人们现在更看重精神需求,为此中山广场周围也新建了许多娱乐场所。例如:沈阳大宁健身瑜伽会所、文化宫剧场、沈阳市文化宫等等,这些地方都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这足以以看出改革开方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变.(五)意见和建议

通过对于中山广场的实践参观与我们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我深入的了解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得以迅猛的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但还需要改革发展,一些问题仍需改正。

存在问题(1)行人过街速度缓慢。中山广场是沈阳市重要的交通节点,主要服务于机动车的通行,城市环岛很难设置红绿灯,导致行人过街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并且南京街中山路为主干道,平时车流量较大,行人过街存在一定危险性。(2)车辆行驶快慢不定。中山广场组织的3条道路中道路等级并不全部相同,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相交于此。道路等级不同,其车速也不同,导致车辆到达环岛后容易形成交通拥堵,车辆快慢不定。(3)街面行人受到阻碍。中山广场周边布置的建筑主入口全部开向环岛广场,更加增加了人车矛盾——即街面行人与进出入某建筑车辆之间的矛盾。改进措施与建议(1)可适当设置人行红绿灯帮助人群过街,同时可出动交通警察对中山广场交通进行一定的治理。(2)对广场周边主要道口的红绿灯进行优化设置,使不同道路进入中山广场的车辆的时间错开,减缓中山广场交通压力,缓解交通堵塞。(3)中山广场周边布置的建筑可在周边道路增加出入口缓解人车矛盾。同时,提高全民的对于交通法规的认知,减少不必要的滞留与损失。

改革开放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亿万人民创造了大展身手的平台,他们创造的丰功伟绩,可歌可泣。而我们是沐浴在盛世之下的一代,理应抱着感恩的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馈社会,为我们的祖国创造一个更加盛大辉煌的未来。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由中山广场浅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迁之路

(一)调查目的

2011年3月27日,在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XX班全体同学对中山广场进行了教学实践,将改革开放前的中山广场与现如今熠熠生辉的中山广场相比较,结合在课堂上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的研究了改革开放前后,我们的祖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基本理论

本次调查主要基于“三个有利于”等的相关理论。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的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要求我们从抽象的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中跳出来,以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在改革开放中放开手脚,大胆地试验。改革开放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命运,它从根本上解放了思想,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以辩证的眼光来看,虽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落实与发展,逐渐地凸显出诸如城乡差距、贫富分化以及腐败等现象,但就如同邓必坚所说:对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无需讳言,也不应该讳言。北京时间2011年1月20日,初步测算,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单从这些个数字来看,改革开放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

(三)实地调查概述

总高近19米的毛主席像,神采奕奕又亲切慈祥,巨手挥指前方,伟岸而威严的屹立在广场的正中央。现如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广场无时无刻不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广场始建于1913年,当时称中央广场。1919年称浪速广场;国民党统治时期,浪速广场更名为中山广场,沈阳解放后仍沿用此名;文化大革命时期称红旗广场;1981年又恢复了中山广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一个广场有多少关于历史的记忆呢?这个城市,这个国家,近百年来所经历的对外的民族夙仇与数十年来的内部政治激荡,就这样在这里固化成形。

(四)分析阐释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曾经告诉过我们,能否实现一个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要以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为基础而建立的,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则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也就决定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于是,改革便成为了一项崭新的事业。以下,便是我通过对于中山广场的教学实践,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为理论基础,对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种种变化的几点分析:

1.社会生产力发展

广场呈现出一个圆形辐射状,站在广场的正中央,络绎不绝的车辆仿佛为这个巨大的圆形增添了一抹灵动的光环。现在,我们将目光转移到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那短短的几十年,五、六十年代,根据当时的形式需要和条件,公路的建设基本停驻在将原有的大车道、便道进行修补与改造这样初级的层面上,那时的公路,充其量也就是一种“应急公路”。然而,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公路客运周转量从1978年的521.3亿人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11506.8亿人公里,增长了足足21.1倍。于是,出现了“早高峰”、“晚高峰”这样的新兴字眼,地铁通车的里程数不断的延伸,出租车随叫随到,不论从理性的数据还是切身的感性体会,无不彰显了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从这样一个小点映射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2.综合国力的增强

沿街到处走走,偶尔会看到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听爸爸说,以前的沈阳几乎是看不到的外国人的,仅有的几个能看到的地方之一也就要数中山广场了,其原因在于中山广场正北方向的辽宁友谊宾馆。辽宁友谊宾馆始建于1931年,成立于1970年,隶属于辽宁省人民政府,是接待国家政要和外国元首以及商务、旅游、会议宾客的大型别墅群式花园宾馆,同时,也是沈阳是最早运行英语角的地方,意味着外国文化在我国开始推广。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10年10月,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学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孔子学院是以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为目标建立的一所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机构。孔子学院建立的意义,一方面是作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另一方面,也标志值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站在广场上,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无法否认的是我们的生活水平不论是在衣食住行物质生活还是文体娱乐的精神生活上,都在不断的提高。从衣食住行方面上来看,我们已经成功的完成了由穿暖到个性化、由吃得饱到吃得好、住房由拥挤到舒适宽敞、交通有闭塞受限到舒适快捷、由物资贫乏到琳琅满目这些转变。30多年来,人们对于衣着的需求不单单表现在数量的增加,同时也反映在对于穿着质量的明显提高;服装的功能也由过去的单纯的遮体御寒演变为体现个性化审美意识与塑造自我形象的载体。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们现今对于粮食需求量的下降表明了人们不再为吃饱而发愁,而更多的关注于“吃什么”、“如何吃”,对于食品的口味也越发的挑剔了。现如今,琳琅满目的商品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商场,人们不再单单满足于衣食住行这些最为简单的生活必须品上,而是以日常生活用品等生存资料为主向彩电、冰箱、空调、计算机等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转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精神生活的极大富足在改革开放之后也更为突出的表现出来。30年前,人们会在露天影院观看《庐山恋》,三十年后,人们会带着3D眼镜坐在凉爽舒适的电影院里,手捧着爆米花观赏《阿凡达》;30年前,人们会几个人坐在收音机前,听听新闻、听听小说故事、听听流行的《东方红》、《社会主义好》、《咱们工人有力量》,三十年后,人们会拿着手机一边听着MP3,一边聊着QQ,偶尔会随着歌曲轻轻的哼唱……娱乐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主旋律。人们从关系如何“生存”到关注于如何“生活”,不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好的佐证吗?

(五)意见和建议

通过对于中山广场的教学实践与我们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我深入的了解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时刻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严格的鞭策着自己,使我国的生产力得以迅猛的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三十多年的努力拼搏,三十多年的沧桑巨变,我们看到的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一派国家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同时也逐渐显露出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沈阳中山广场毗邻大型商业街太原街,广场周围有多家金融机构,还有文明中外的辽宁宾馆,东南方位是沈阳著名的医疗机构医大一院,这也成为了中山广场附近人流量大的主要原因。据了解,沈阳市汽车牌照的注册量以每日1000台左右增长,伴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与时剧增,中山广场附近的公路拥堵情况也日益严重。因此,如何改善中山广场附近频频堵车的现状,逐渐成为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政府可以采取措施,限制私家车出行,制定单双号出行制度,减少每日的行车量;增设高架桥,增加地铁路线,以此减少公路的行车压力;同时,提高全民的对于交通法规的认知,减少不必要的滞留与损失。

改革开放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亿万人民创造了大展身手的平台,他们创造的丰功伟绩,可歌可泣。而我们是沐浴在盛世之下的一代,理应抱着感恩的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馈社会,为我们的祖国创造一个更加盛大辉煌的未来。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毛泽东的创新思想

毛泽东是现代中国的一面旗帜。他的一生,他所领导的人民革命以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引起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中国的历史命运。毛泽东留下的精神遗产是宏富的,它将在我们民族的历史进程中长期发生作用和影响。在毛泽东思想的百花园中,创新思想是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归纳、整理、分析和研究毛泽东的创新思想,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毛泽东对理论创新必要性的论述

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便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中国革命发展规律和道路却没有现成的具体答案。中国革命的实践表明,任何照搬照抄经典著作,照搬照抄外国经验的做法,都有可能导致革命的失败。作为中国共产党内最具独立思考品质的领导人,毛泽东向当时盛行的教条主义进行了勇敢的挑战,在中共党内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并要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的原则。1938年,毛泽东论述了理论结合实际和理论创新的必要性,他说:“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地论述这个问题,是要阐述干革命进行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和客观必然性。它的含义有三: 1.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理论与各国实践相结合,倘若固守僵死的教条,就只能给各国革命带来危害。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在实践中进行合乎本国实际的理论创造。

3.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要发展。革命党人必须顺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创造出指导革命的新理论来。

毛泽东关于理论创新的论述,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实践精神。

二、毛泽东创新思想的主要体现

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无论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突破,结出了丰硕成果,本文仅就几个方面试作概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方面。毛泽东始终认为,马列主义是规定了世界革命的基本原则,但中国革命的具体做法要我们在实践中创造。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袖一道,以切实的中国国情为依据,提出了一条崭新的民主革命总路线,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这些理论,都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它成功地推进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成功范例。

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毛泽东对数十次在大会小会上讲话,发表文章,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并率先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了一条同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经济的工业化道路。这是毛泽东实事求是结合中国实际,打破常规,大胆探索创新,毛泽东在几十年前已经提出了在经济建设中进行科技创新的设想。

在军事战略战术方面。从一个师范生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和战略家,毛泽东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主张从战争情况、时间条件、战争性质、地域条件、民族战争的指导规律的不同着眼,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应用,大胆创新。他说:“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他的这一思想,成为他确立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和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基础。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了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是中国革命战争较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提出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战役、战斗上的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又进一步概括为“十大军事原则”。这些都是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创造性的贡献。

在教育方面。毛泽东青少年时代身受旧教育制度的侵害,对旧教育制度弊端的认识和体会是极深切的。及至他后来与战友们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指导江西和延安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实践,他都力主批判旧教育,开展了许多适合革命斗争需要,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建国后,毛泽东仍密切关注我国教育,他尤其对束缚人的创造力和各项能力发展的应试教育感到不满意,毛泽东在这里提出了要以学生是否有创新见解作为教育评价体系主要标准的重要命题。他的这些鼓励创新,有益创新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所开展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相信群众的创造力,依靠和鼓励群众创新。毛泽东充分相信群众的创造力,依靠群众创新,鼓励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行动,构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还要求全党要鼓励并创造条件释放群众的创造力。他说:“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力,从来就是很丰富的。过去在旧制度下没有解放出来,现在解放了,开始爆发了。我们的办法是揭盖子,破除迷信,让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爆发出来。”

毛泽东的创新思想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归纳、整理、分析、研究和宣传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对提高我国人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我国正在开展的创新活动是有益的。

下载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论毛泽东思想的创新及创新精神 摘要:毛泽东的创新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本文在参考相关论文及文献后,概括了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其中包括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创新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二 姓名:石炜鹏 学号:11120240237 历史车轮重重的碾过,1949年,伴随着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代表着团结的五星红旗庄严地升起的......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长征文化的传承与思考文化,一般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大体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军事学、文学、艺术以及组织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希望之路 制药工程 二班 苏文韬 学号:11120240210 旗子指引方向,伟大的旗子是共同理想的火炬,引领社会进步与发展。 道路开启征程,正确的道路昭示着未来的坐标,凝聚团结奋......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 摘要: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在民主的道路中不忘创新 制药工程二班 于原超11120240213 当我们要去远行时,我们首先要确立方向,前进的方向是决定我们快乐与否的根本条件,而我们并不会独自上路所以我们并不......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摘要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根据;为我们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为正确处理不同类型......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制药工程 二班 唐杰 111202402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对我国现有阶段纲要的深度理解。 它严格的要求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