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2012煤矿地质学复习资料
资料
1.地质构造: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留下来的状态;单斜构造:如果岩层在一定范围内其倾斜方向和倾角大体是一致的。
1.褶曲构造:褶曲是褶皱中的单个弯曲,是组成褶曲的基本单位。
2.断裂构造:地壳中的艳事受地应力作用所产生的断裂。
3.岩石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4.褶曲分类:按横剖面分(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翻转褶曲)
按转折端形状及两翼分(箱状褶曲,等斜褶曲,挠曲,构造阶)
按纵剖面分(水平褶曲,倾伏褶曲)
5.节理按成因分类:构造节理,非构造节理。
6.断层分类:按两盘相对位移分(正断层,逆断层)
按断层走向与两盘走向关系分(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交断层)按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关系分类(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
按断层组合分(阶梯状断层,地堑,地垒)
9.断层类型的确定方法:角度不整合法,穿插法,组合法。10.煤是如何形成的? 煤炭是古代的有机物(主要是植物)的遗体,经过生物及化学的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泥煤炭化阶段,即由植物转变成泥炭阶段。第二阶段,由泥炭转变成褐煤,褐煤转变成烟煤,烟煤再转变成无烟煤阶段
11.成煤必须具备四个先决条件:(1)植物条件。(2)气候条件。(3)地理条件。(4)地壳运动条件。主要条件:温度,压力和煤化作用时间长短。
12.煤中的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硫。
13.腐植煤的宏观煤岩主分:有镜煤,丝煤,亮煤,暗煤;宏观煤岩类型:光亮煤、半亮煤、半暗煤和暗淡煤。
14,.煤的分类名称: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八类;分类指标:表征煤的煤化程度的参数(Vdaf、Pm)和表征工艺性能的参数(G、Ymm、b);新分类的特点:
15.煤顶层:是赋存在煤层之上的邻近岩层;底板:是赋存在煤层之下的邻近岩层。
16.我国的主要聚煤区:东北,西北,华北,滇藏,华南五大聚煤区。
17.矿井断层的定量分类方案:断层面的产状(是平坦的、粗糙不平的还是舒缓波状的);断层面擦痕特征;断层破碎带的宽度及其变化;破碎带充填物特征(是断层角砾岩、糜棱岩还是断层);充填物的成分、大小、排列及胶结情况。
第二篇:煤矿地质学
1构成恒星的气体主要是
2地球内部构造可以以莫霍面 和 腾堡面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主要圈层。中生代包括六个纪,从老到新依次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3海底地形大致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地形单元,其中大陆边缘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与海沟。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有: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4陆地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 和 盆地 等类型。
5矿物的物理性质中力学性质包括硬度,解理,断口。
6矿物的物理性质中,光学性质包括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
7成煤的必要条件有:植物条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地质构造运动条件。8煤的宏观煤岩类型有光亮煤、半亮煤、半暗煤、暗淡煤。
根据成煤古地理环境,将含煤岩系分为近海型含煤岩系 和 内陆型含煤岩系两大类。
9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
10深成侵入体常见的有岩株、岩基;浅成侵入体常见的有;岩床、岩墙、岩盆、岩盖。
11机械搬运作用可分为:悬移、跃 移、推移和 载移四种方式。
1行星:围绕恒星旋转,自身不发光的天体。(2分)
2陨星:太阳系中大群流星体,当接近地球时,如被地球的引力俘获并吸向地球,便形成陨星。
3恒星:宇宙中能自行发光发热,具有庞大体积和质量的星体。
4矿物:地壳中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单体或化合物。
5晶质矿物: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呈有规律的排列,任一方向上都是按
一定间隔重复出现并组成网格状。(2分)6岩石:天然形成的、由固体矿物或岩屑组成的集合体。(2分)
7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或岩屑)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2分)
8变质作用:指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来的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及变质岩)基本上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变化,形成新的岩石的地质作用。
9地质作用:在自然界中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10解理: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沿某一方向分开的一种力学性质。(2分)
1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发生破裂,两侧岩块沿破裂面无明显滑动者。
12煤变质作用:褐煤在地下受相对较高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转变为烟煤、无烟煤、天然焦、石墨等的地球化学作用。13煤产地:指受后期大地构造变动和剥蚀作用而分隔开的一些单独的含煤岩系分布区,或面积和煤炭储量均较小的煤田 14煤田:在同一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称为煤田。
15含煤岩系:指一套含有煤层并且在成因上由联系的沉积岩系。
16开拓煤量:在矿井可采煤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
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与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煤量后,即为开拓煤量。
17回采煤量: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按设计完成了采区中间巷道(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开切眼等巷道掘进工程后所构成的煤储量。
18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与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不能开采的煤量,即为准备煤量。
19成煤作用: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而转变成煤的作用,即从生物体堆积到转变成煤的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20绝对瓦斯含量:单位重量(体积)的煤体或岩体中,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瓦斯的含量,单位为m3 /t.。
21相对瓦斯含量:单位时间内煤体及岩体
中释放的瓦斯量。单位为m3
/s。
22含水层:具有透水性并含有水的岩层。23褶皱: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大面积地层弯曲变形。
24岩浆作用:岩浆形成、活动直至冷凝成岩的过程。
1地壳与岩石圈有何差别?答:地球内部圈层可划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其中地幔的上部和地壳的大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称为岩石圈。所以岩石圈应包括地壳。
2相对地质年代的如何确定?(1)地层层序律:正常情况下,地层下老上新,层序发生倒转时,上下关系正好颠倒。(2)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地层具有相同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越简单,则地层的时代越老,反之则越新。(3)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被切割者老,切割者新。
3简述岩溶洞穴发育的地质条件有哪些?答:(1)煤岩或其下地层中含有可溶性底
层,容易形成岩洞。(2)煤系地层分布区域内发育有断裂等良好的地下通道。(3)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水中含有溶蚀性大的各种酸根。(4)有流畅的排泄口,地下水动力条件好,水的交替循环强,有较强的掏空能力。
4简述组成摩氏硬度计的系列矿物? 答: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正长石 石英 黄玉 刚玉 金刚石
5简述煤厚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答:(1)影响生产部署(2)影响回采效率(3)
增加巷道掘进量(4)影响计划生产 6简述煤的宏观煤岩组分? 答:丝炭、镜煤、暗煤、亮煤
7简述评定煤层稳定性的主要参数?(1)煤层的可采性指数(2)煤层厚度变异性系数(3)薄煤层以可采性指数作为主要参数,煤厚变异系数作为辅助指标,中厚煤层则相反。
8简述地层的几种接触关系?答(1)平行整合接触(2)平行不整合接触(3)角度不整合接触
9简述瓦斯的形成?答:瓦斯的形成有三种方式(1)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甲烷等有机气体。(2)煤质变作用,受地球内力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瓦斯气体。(3)油型气来源,油气田的瓦斯侵入。
1试述影响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答(1)煤的变质程度。(2)围岩和煤层的渗透性。(3)地质构造。(4)地下水活动。(5)煤田暴露程度。(6)煤层埋藏深度。
2试述煤矿生产中断层揭露前的征兆。答(1)断层附近的岩层产生很多的裂缝,越
靠近断层裂缝越多。(2)煤岩层的产状发生变化。(3)煤层的结构发生变化,其顶底板出现不平行现象。(4)煤层的厚度发生变化,滑面增多,出现大量的揉皱,破碎构造。(5)大断层附近产生小断层,小断层的性质与大断层的性质相同,是大断层同生小构造。(6)在瓦斯含量大的矿井中,瓦斯含量大量增加。(7)在水文充足的矿井中,出现滴水,淋水及涌水的现象。以上征兆并非会同时出现,也许只出现1~2条。
3试述煤矿生产中对断层的处理。答A、开拓设计阶段对断层的处理(1)大型断层作为井田边界和采区边界(2)井筒位置选择:尽量不穿过断层,无法避免时选择煤层层数少的地点穿过断层。(3)运输大巷的布置(4)采区内块段的划分(5)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B、巷道掘进阶段对断层的处理(1)平巷过断层(2)倾斜巷道过断层C、回采阶段对断层的处理(1)采用强行通过的办法(2)采用重开切眼的办法(3)采用划小工作面的办法
4试述引起煤厚变化的因素。答(1)原生变化(2)后生变化
5试述影响矿井涌水量大小的因素?答(1)覆盖层的透水性及煤层围岩的出露条件(2)地形条件的影响(3)地质构造的影响
6试述影响矿井涌水量大小的因素?答(1)覆盖层的透水性及煤层围岩的出露条件(2)地形条件的影响(3)地质构造的影响
7试述断层的识别标志?答:(1)构造线
和地质体的不连续:岩层、含矿体、岩体、褶皱轴等地质体或地质界线在平面和剖面上的突然中断、错开的现象。(2)地层的重复与缺失:在一区域内,按正常的地层层序,如果出现有某些地层的不对称重复,某些地层的突然缺失或加厚、变薄的现象,这都可能失断层存在的标志。(3)擦痕、摩擦镜面、阶步及断层岩的存在是断层存在的直接标志。(4)地貌及水文标志:地貌上出现的断层崖,断层三角面,山脊、谷地的互相错开,洪积扇的错断与偏转,水系突然直角转弯,泉水沿一定方向呈现状分布,湖泊、沼泽呈条带状断续分布等,都可能是存在断层的间接标志。
第三篇: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所有权归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岩土1班所有
普通地质学
(一)一、名词解释
1、地质作用—地质学把自然界各种动力引起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构造及地表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动力地质作用,或简称为地质作用。
2、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球部分。它包括早期分层方案中的地壳(A层)和上地幔的顶部(B层)。
3、克拉克值—将各种元素在地壳中重量的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4、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环的过程。
5、地层及岩层—在地球表面由于各种沉积作用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经成岩作用而变成了沉积岩层。在一定地质年代内形成的岩层称为地层。
6、地层层序律—在一个地区内,如果未经强烈的构造变动,就不会发生地层倒转,地层的顺序总是上新下老。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7、侵蚀基准面—河流的下蚀作用不断使河谷加深,但这种作用不是无止境的。当河流下切到一定深度,河水面趋近与其注入的水体(海、湖等)水面高度一致时,河水不再具有势能,活力趋于零,下蚀作用也就停止了。因此河流注入的水体水面是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
8、风化壳—是指在陆地表面由残积物和土壤构成的一层不连续的、厚薄不均的薄壳。
9、磁偏角—通过H方向的铅直平面为磁子午面,它与地理子午面的夹角。
10、冰蚀谷—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
二、选择题及判断题
1、下列各类矿物中最易溶解的是(A)
A、卤化物类B、硫酸盐类 C、硅酸盐类 D、碳酸盐类
2、化学风化作用通常在下列哪种气候条件下进行得最快(D)
A、干燥 B、寒冷 C、温暖 D、湿热
3、下列岩石能成为良好的隔水层是(D)
A、粉砂岩 B、砾岩 C、粗砂岩 D、粘土岩
4、下列均能被石英所刻动的矿物组是(A、B)
A、石墨、石膏、方解石、磷灰石
B、萤石、长石、云母、滑石
C、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刚玉
D、黄铁矿、黄铜矿、玄铅矿
5、下列矿物抗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A、石英﹥白云母﹥黑云母﹥辉石
B、石英﹥白云母﹥橄榄石﹥辉石
C、白云母﹥长石﹥角闪石﹥橄榄石
D、石英﹥黑云母﹥橄榄石﹥角闪石
6、只能用作测定第四纪地层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是(B)
A、钾-氩法 B、C14法C、铀-铅法 D、铷-鍶法
7、破环硅酸盐矿物的主要风化作用方式是(D)
A、溶解 B、氧化 C、水化 D、水解
《 判断题》
8、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叫三叠系。(×)(白堊纪系)
9、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化石。(×)(存在于沉积岩砾岩中)
10、如果一条河谷两侧有四级阶地存在时,则最先形成的阶地称为一级阶地,最后形成的阶地称为四级阶地。(√)
11、在河流的上中下游各个河段内,均可以形成心滩。(×)(下游)
12、河流的侧蚀作用,可使河谷的横剖面逐渐发展成“U”形谷。(×)
(下蚀作用重新加强导致结果)
13、只要有可溶性岩石存在的地区就会产生喀斯特作用。(×)(气候湿
热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
14、较新的地层覆于较老地层之上,即下老上新,是地层层序律的基本内容。
(√)
15、对相互交切的地质体或地质界线切割者老于被切割者,这是切割律的基
本内容。(×)(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
16、河流的上游地段,只有下蚀作用;中、下游地区,只有侧蚀作用。(×)
(中游是由于地质作用)
三、填空
1、地壳物质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氧),(硅)和(铝); 含
量最多的两种矿物是(石英)和(长石)。
2、肉眼鉴定矿物时,主要根据矿物的(相对软硬度)和(条痕颜色)等
物理性质。
3、海底地形单位主要分为(大陆边缘),(洋中脊),(大洋盆地)三部
分。
4、相对地质年代确定的三个原理是(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地
质体之间的切割律)。
5、从老至新中生代由(三叠纪),(侏罗纪),(白堊纪)纪组成,其相应
代号为(T),(J),(K)。
6、从底到顶三角洲沉积物由(粉沙和粘土),(浮游生物的尸体),(沙质
沉积物)组成。
7、中国第四纪冰期至少可化为四个冰期,由老而新分别命名为(鄱阳)冰
期、(大理)冰期、(庐山)冰期、和(大姑)冰期。
8、欧洲阿尔卑斯山第四纪冰期进一步又划分为四个冰期是(玉木冰期)、(里斯冰期)、(民德冰期)和(恭兹冰期)。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
答;其主要方式有溶解作用、氧化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和碳酸作用。
例如像离子键型化合物(卤化物、硫酸盐及碳酸盐矿物)与水就可以
被溶解;黄铁矿(FeS2)和氧气、水的反应就体现其氧化作用;三氧
化二铁与水反应形成含水的结晶新矿物(水化作用);镁橄榄石的水解。
2、岩溶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及主要岩溶地形?
答;首先要有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及膏、盐类岩石)等;岩石的透水性,即岩石的透水性要好,地下水的溶蚀能力,其取决于CO2的含量,与二氧化碳的含量成正比关系,温度升高也能加速地下水的溶
蚀能力进而提高岩溶的形成;地下水的流动性特征,可溶性岩石要是
溶解度较大的物质,主要的岩溶地形有溶沟和石芽、落水洞、溶蚀漏
斗、溶洞。
3、河流侧蚀作用过程及其地形产物?
答;河水以自身的动力及携带的碎屑物对河床两侧或谷坡进行破环的作用
为河流的侧蚀作用。其主要的地形产物为河床弯曲、谷坡后退、河谷
加宽,河流不断侧蚀、下移会形成蛇曲“箱”形。
4、简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答;岩石成分对风化作用的影响,岩石矿物成分元素在地表的迁移在风化
期前后被析出,岩石矿物的抗风化能力,岩石结构、裂隙发育程度对
风化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岩石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孔隙发育程度及胶
结物的性质都会影响风化作用的速度,孔隙大且连通性好的岩石与水
溶液接触面积大,易受风化。气候中主要是气温和降水量影响风化作
用,岩石的化学风化是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气候决定其风化作用类
型,地形对风化作用的影响,地形的高低变化导致气候的垂直分带,从而导致风化作用类型和速度均不同。
5、谈谈冲积物与冰啧物的差异?
答; 冲积物一般具有分选性,磨圆度较好,成分较为复杂,不稳定矿物较
多,并具有斜层理、水平层理或槽状层理的特点,而冰啧物分选性极
差,磨圆度较差常为砾、沙、粘土混杂堆积,因冰川搬运距离较近,其成分与冰川发育地带的基岩成分一致,矿物成分较稳定,没有层理
特征。
6、绘图说明河漫滩二元结构?
7、河流发育的一般趋势
答;在地壳稳定期,河流有早期的下蚀作用转化为侧蚀作用,河谷不断加
宽,河谷中形成由冲积物构成河漫滩,若因地壳作用发生区域上升运
动,使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蚀作用重新加强,河床降低,原
有河漫滩相对被抬升,洪水不能淹没的河流阶地,由于气候海平面降
低使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下蚀作用加强,形成气候阶地。
五、分析题
普通地质学
(二)一、名词解释
1、胶结作用—是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颗粒胶结在一起,转变成固结的沉积岩过程。
2、岩浆—是由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分的熔融体。
3、变质作用—是指原已存在的各种岩石,由于受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及地热流变化等内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使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岩石的结构、构造、成分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进而形成新的岩石的地质过程。
4、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它是地壳上部岩石中发育最广泛的一种构造。
5、岩层倾向—是指岩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定交角(倾角大于零度,小于90度)的一套岩层。倾斜岩层分布广,是一种基本的构造类型。
二、判断题
三、问答题
1、试述地球动力地质作用的基本类型?
答;其分为地表动力地质作用和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地表动力地质作用又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分为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基本类型。
2、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溶化过程?
答;间歇性河流除携带大量泥、沙、砾石等碎屑物入湖外,还携带大量可溶性盐类物质入湖。因此,湖水中常含有K、Na、Ca、Mg的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等。由于湖水不断蒸发,湖水的含盐度逐渐加大,湖泊可演变为半咸水湖、咸水湖。盐度达到饱和,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沉淀为碳酸盐阶段形成半咸水湖,硫酸盐阶段形成苦湖,氯化物阶段形成干盐湖,沙下湖阶段。
3、岩浆或岩浆岩按二氧化硅含量划分的类型有哪些?它们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别?
答;岩浆根据二氧化硅的含量划分为;酸性岩浆(二氧化硅﹥66%)、中性岩浆(二氧化硅53%~66%)、基性岩浆(二氧化硅45%~53%)、超基性岩浆(二氧化硅﹤45%)。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其挥发分及地质应力的作用下,常沿构造脆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地表。岩浆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成分及物理性质,最终冷凝固结成岩浆岩,两者成分相同
4、对比节理和断层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两者都是岩石的断裂现象,不同点;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并且没
有明显位移的断裂。而断层是岩层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前者没有明显位移,是针对岩石裂隙;后者有明显位移,它是针对岩层裂面。
5、绘图说明褶皱的基本类型及如何识别?
6、变质作用的类型?
答;其类型有接触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地壳浅部的动力变质作用、地壳深部的动力变质作用),气-液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低压区域变质作用、中压区域变质作用、高压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四、分析题
1、根据下列地质剖面图简图,指出该地区的构造运动的表现,并按先后顺
序标注在相应的位置。
以上资料仅供大家参考,如有哪出现错误请大家提出一起修改,谢谢!
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四篇:煤矿地质学重点
地球内部的温度:
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具有很高的温度,无论是火山爆发,温泉的存在,还是深井温度的增高,度说明了这一点。根据地表以下地热的来源和温度分布状况:将其分为变温层,恒温层和增温层。
变温层:又称外热层,指地下温度明显地受到地表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带。
恒温层:又称常温层,位于变温层下面,是地下温度变化幅度等于零的地带。
增温层:又称内热层,位于恒温层下面,是地下温度完全受控于地球的内热活动,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地带。(一般3ºC/100m)
地温梯度:地球内部温度随深度的变化率称为地温梯度,又称地热梯度。(通常以ºC/m,ºC/100m或ºC/1000m表示)地热增温级:温度每升高1ºC所增加的深度,又称地温级。(m/ºC表示)
地质作用能:内能:①地内热能②重力能③地球旋转能。外能:①太阳辐射能②日月引力能③生物能。
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地震作用,构造作用(水平运动,垂直升降运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风,河流,地下水,湖泊,海洋,冰川地址作用,块体运动。)
接触变质作用:发生在岩浆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主要由岩浆活动所带来的热量发挥性流体所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分为接触热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力作用下,岩石发生的破碎,变形,以及伴随的重结晶作用等。
气液变质作用:具有一定化学活动性气体和热液与固体岩石进行交代反应,使岩石的矿物和和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的变质作用。
矿物: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确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固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岩石:地质作用形成的矿物和岩屑的集合体。
克拉克常量元素:氧O硅Si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钛Ti氢H
岩床:又称岩席。岩浆沿层面流动铺开,形成与地层呈整合接触的板状侵入体。岩床厚度一般较小,面积较大。岩墙:围岩层理或片理近于直立的板状侵入体。
火成岩(岩浆岩)分为:超酸性岩,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煤矿生产中90%遇到的是基性岩中的辉绿岩和中性岩中的闪长玢岩。
第五篇:煤矿地质学作业
1、研究影响煤矿生产地质因素的意义是什么?
2、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建设有那些影响?
3、矿井地质构造的研究步骤及各自的含义。
4、褶皱、相似褶曲、平行褶曲的概念,褶皱构造的识别标志及判断时应注意的问题。
5、断层出现前的可能征兆有那些?
6、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或缺失有什么特点?
7、断层的观测和描述内容有那些?
8、断煤交线有那些特点?
9、断失盘煤层的寻找方法有那些?
10、煤层厚度类型的分类;煤层变化的原因以及对生产的影响、煤层的观测要求与内容;煤层底凸薄化的特征。
11、岩墙、岩床的概念,以及对煤层的破坏情况和观测内容;煤的接触变质及其特征,岩浆侵入煤层的影响因素有那些?
12、岩溶发育的地质条件及井下遇陷落柱的预兆,引起矿井突水事故的陷落柱所具备的条件,观测和编录陷落柱的重点。
13、瓦斯的赋存状态核瓦斯分带及风化带下限的确定指标。
14、瓦斯梯度、绝度涌出量、相对涌出量及煤与瓦斯突出的概念。
15、影响瓦斯含量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
16、矿井瓦斯等级划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