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改革开放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9-05-13 10:2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改革开放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改革开放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篇:广东改革开放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广东改革开放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之风吹南国。在30余年的时间里,广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开放,如一缕夏日里的清风,给南国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广东改革开放实践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基层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劳动力转移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广袤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广东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文明、民主和谐、富裕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三、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五、坚持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珠三角地区要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加大发展县域经济力度,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广东农村人口人数超过全省人口的60%,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全省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广东省委、省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际,贯彻实施中央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以下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介绍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一、经济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到新水平。珠三角地区农村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高新技术和优良品种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全面增强。

(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64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民购买力不断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部分农民生活达到富裕安康。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逐年增长,具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管理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俨然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2007年、2008年,省财政分别安排省级种粮直补资金0.68亿元和1.33亿元。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点,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实施了财政激励机制,鼓励各县(市)大力发展有利于培植财源的项目,加快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东西两翼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已建成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29个,产业转移园区吸纳农村劳动力31.7万人。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显著增强,成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发展提速,环珠三角产业转移带初步形成。

(六)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级政府对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关键技术自主创新、高新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先进技术推广给予大力支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二、政治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依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

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二)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依法自治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

(三)村委会贯彻执行各项政策法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能力,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和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广大农民奔康致富能力显著增强。

(四)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建立完善了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完善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村务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三、文化

(一)农民综合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各级政府营造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农民学文化、学技术,使得广大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创业技能不断提高,法制观念、道德观念不断增强,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加快。2010年,全省农村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0%的目标实现。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了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提升了办学水平。

(三)农村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创建文明家庭、生态文明村、文明镇;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了农民抵制封建迷信和邪教能力;消除陈旧落后愚昧的旧习惯,大力推进了计划生育和殡葬改革。

四、社会

(一)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乡风文明。农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二)农村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实现县级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达85%以上;文体设施建设配套;农村“五保户”供养机制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

农村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生活用水质量达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全面通路、通电、通邮、通电视电话。

(五)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有序转移。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有计划培训,2010年全省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2000万人。

(六)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完成危房改造,“脏、乱、差”得到治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环境美化绿化。

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来说,实践决定认识,有怎样的实践,就有怎样的认识;认识指导实践,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对实践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得来的,不是建立在虚无缥缈的云雾之上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刻地指导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改革开放的总要求、规划总路线,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一个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实践关系的例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重要一环,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扎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建设,来源于不断进行中的中国特色农村农业改革。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改革从此就有了指引前进的航标。冲破各种体制的束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道路,再也不是不切实际的设想。毋庸置疑,也正是有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在改革开放实践的洪流中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例如:有的地方认识不够全面,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村庄建设、新房建设;有的地方急于求成,脱离农村实际,超越发展水平,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也有的地方存在着畏难观望情绪和“等靠要”思想等。在此,我想为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几点建议:

一、始终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从根本上说,经济是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二、必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不应仅仅停留在政策和口号上,应积极落实。

三、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四、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文化事业的公益性,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五、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农民。

六、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

七、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

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大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缩小珠三角地区和其他区域的发展差距。

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从各地实际出发,按科学规律办事,坚持不懈地艰苦努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过程,必将在广东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改革,持续不断地向前推进。我们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动力,为广东改革开放创造辉煌!

第二篇:浅议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议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黄志兴

摘要: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通过分析了广东农村的现状,联系生活实际,用事实说话,对照自己生活地方这几年农村发生的变化来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经过上下联动,积极配合,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三农 ; “十一五”规划

一、广东农村的现状

广东农村人口有5000多万,人数超过全省人口的60%,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全省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是我国政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努力消除城乡差异而提出的崭新思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下,经济强省广东正积极探索,大踏步地走在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上。

1、党群关系问题现状

党中央在农村的地位和可信任程度是很高的。农民淳朴的本性,仍然将党中央确立为主导力量。但是,基层党群关系不是很好,群众对基层党员的贪污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群众的观点比较趋于一致:中央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下面乱套了。

2、农田、水利问题现状 自从取消农业税后,我省的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工业的发展造成水污染严重,部分水道堵塞,由于盲目发展,部分地区发展占用了不少农田,这是是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占用农田发展经济,在广东各市都普遍存在,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如佛山禅城南庄、南海大沥和三水的一些地区。

3、农村信息通讯现状

近些年来,信息通讯发展日新月异,部分发达地区的农村的通讯也十分发达,但是不可否认,我省有些落后的农村地区通讯还十分落后,有的地方还不能实现通电话、电视(有线电视)、公路。信息的屏蔽和道路的障碍,严重当地的发展。这也说明我省农村的基础实施建设投入还十分不够。据我的一些梅州的同学介绍说,他们的家乡,很多农村不能通电话,电视只能看少数的几个台,无法通有线电视。

4、农村教育现状

大部分农村的学校,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发展相当滞后,与城市的学校差距巨大。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投入有所加大,学费下降不少,但教育费用仍然是农民的一项主要负担。据相关统计,80%的农村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最重要的支出。

5、农村医疗保障现状

自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开始实施,部分地区的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现象比以前有所减少,但是农民看病困难,仍然是困扰大部分农民的重要问题。

6、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我所观察的佛山的大部分农村村道很多都是水泥路,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过得比较宽裕,比如南海区桂城东二村,佛山第一村――罗南村。但是一些农村的卫生状况非常差,农民的卫生习惯没有很好养成而且环境保护意识较薄弱。据我对我的家乡惠州陈江的农村和佛山高明的一些农村的观察来看,问题普遍存在,这是与经济的发展很不协调。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未能避免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城市的“先富”并未能有效地带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后富”,贫富反而日益悬殊,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似乎有背道而驰的趋势。据统计,1980年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4元,两者比率约为1.7:1;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43元,比率约为2.2:1;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7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54元,比率约为2.7:1;到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则为4055元,两者之间的比率已经超过3:1,大大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1.5:1的比率。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的话,有人预计到2020年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1:4.0,所以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遏制城乡发展距离拉大的趋势的一个重要举措。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农村市场需求,消化富余的工业生产能力的根本出路。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表现出来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情况有所变化,钢材价格开始下降,一些新投产的项目又面临着开工不足,甚至是停产的危险。那么怎么样消化这些过剩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建材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现在看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消化这些过剩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所以“十一五”期间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一个战略重点。而拉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就是在农村。如果广东5000万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提高了,购买力增强了,这样农村巨大的购买力就可以支持经济的增长。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的一个实际步骤。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际上区域发展也就是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因此,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第一位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加快农村的发展,就是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和代表最大多数人利益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要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首先就要代表8亿农村人口的利益。执政为民首先要为8亿农民服务。我们经济发展要使全国人民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但这样的发展成果差距越来越大,我们现在的农村人口的购买力平均5.6人才相当于一个城市人口购买的商品。如果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就会与我们党的宗旨是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的要求形成对立。所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样的呢?中央提出了五句话20字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张德江强调,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全符合广东实际。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中心镇为抓手,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要根据广东的实际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而努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政府应当在政策、信息、技术、资金上支持农业的发展,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到新的水平。佛山的农业园区建设向人们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的另一条途径。近年来,佛山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把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发展效益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2002年,佛山市农业局组织编写了《佛山市农业发展纲要》,明确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佛山建设规划了顺德陈村花卉世界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南海万顷洋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等多个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农业园区内,各种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新设备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全市农业科技水平,加快了效益农业发展。农业园区建设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水大塘园区土地租金从原来的200元/亩提高到现在的600元/亩,顺德、南海区的鱼塘通过整治,投包款由原来的平均700元/亩普遍提高到现在的1500元/亩,当地农民通过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获取收入,同时,参与园区生产经营,还可以作为园区内的农业工人获得工资收入,总体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农业园区建设加快了佛山市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佛山经验告诉我们,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市场很不相适应,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有效途径。

2、要积极发展乡镇经济,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争取到2010年全省转移2000万人以上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据了解,佛山为此专门出台了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引导机制的实施文件,大力扶持农村居民进行就业培训,解决就业困难,顺利向第二、第三产业进行就业转移。通过这些文件的实施,佛山广大的农村居民将不断获得城市化带来的各种利益,切实享受到丰富多彩的城市文明。

3、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农村全面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到2010年,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达90%以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珠三角地区力争在2010年基本建立起农民养老保险体系。

4、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村道、巷道基本实现硬化,农村全面通路、通电、通邮、通客运、通电视电话、通信息网络。

5、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改善农民民居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乡风文明,社会秩序良好。

6、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形成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7、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的领导村民自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十一五”规划的出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社会的焦点,2006年中央 “一号文件”再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高潮。2月9日到10日,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共商“十一五”期间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计。这是省委、省政府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重要会议。会议将讨论《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讨论稿),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在会上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这些信号向我们表明,今后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运动,是一系列惠农、扶农政策的出台,是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正在描绘之中。勇于破冰,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在多年改革开放中形成的这一“广东人精神”,在探索农村发展新路的过程中,同样表现得相当充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鲜有经验和现成模式可循,着力点应放在哪?广东各地正在大胆地探索。各地之间经济状况、自然资源以及文化习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差异,让广东人明白新农村建设起点有先后、过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不应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不搞政绩工程,不搞一个模式、一个标准、一刀切,把新农村建设着眼于解决“三农”最迫切的问题,着眼于扎扎实实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这是把新农村这件好事真正办好的关键。

正因如此,在近些年的探索中,广东的新农村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局面,涌现出不同的模式:有以解决“一保五难”为重点的模式;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当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衔接的模式;有发展现代农业,以生产发展解决建设新农村问题的模式;有发展县域经济,通过农村工业、非农化、城镇化来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模式等。这些不同的模式向我们展示了广东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的务实精神和自主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广东民革144期

2、南方日报 2006-02-10

3、南方网

4、新华网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刍议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9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蓝图。下面本人结合我县实际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牵牢农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离开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牵紧、牵牢农村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路走好。

(一)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当前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决定了农民家庭单干这一模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极为低弱。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与农产品统一大市场的矛盾逐步显现,新时期农业的发展迫切要求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于是农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社早在几年前就已出现,但其发展壮大状况令人堪忧,有的名存实亡,有的甚至是昙花一现。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这一发展农村经济有益形式的作用呢?本人认为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育和发展它:其一,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社虽然起步较早,但发展步伐不快,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合作社还为数不多,发挥的作用也不十分明显。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出路,政府部门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引导过程中要根据农产品分布的区域性来发展,注重“一乡(镇)一品”乃至“一村一品”,如积极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其二,着力在规范运作上下功夫。

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在体制和机制上的缺陷,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在一些合作社或多或少存在着,且大多是松散型的组织机构。要引导其从松散型组织向以资金为纽带的紧密型组织发展,另外要从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使其逐步步入规范化轨道。县级可建立专业协会对其进行指导和提供信息等方面服务。其三,大力培养其独立的竞争意识。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近年的新生事物,政府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本无可厚非,但却容易滋生一些合作社“等、靠、要”的不良思想,这是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的最要不得的致命弱点。政府要改变长期以来拨款的简单扶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有利于激活合作社积极性和活力的扶持方式。着力培养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独立、自主、自强地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真正成为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二)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第一,大力推进农民文化、技能素质培训工程。加大对农民素质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技能水平。可以尝试建立村级农民培训中心,为有关部门实现服务职能下移到村,创设一个良好的载体与平台,建立各职能单位定期到村级农民培训中心开展培训服务的制度,真正把培训班办到农民的家门口。第二,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型农民”的襁褓作用。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村专业合作社中去,锤炼经营的本领。

(三)大力实施“强镇兴农”战略。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努力加强中心镇建设,把中心镇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抓手抓紧、抓好,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中心镇更大的倾斜。要通过放权让利、放水养鱼的方法,做强中心镇这一“龙头”,放大集聚、辐射的效应,以此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规划为龙头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钱袋子”渐鼓的农民最热衷的事情可说就是建房,但是由于缺乏长远规划的指导,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农民一次又一次的易址建房,但新房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许多不足10龄就被淘汰,面临重新拆建的问题,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许多农民只建新不拆旧,结果造成一些“空心村”、“破房依着新房,新房乱成一团”、“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造成以上事实的根源是:其一,农民对农村发展走势缺乏清醒的认识;其二,村庄规划起步较晚。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县而言,首要的就是解决村庄规划问题,即必须以规划为龙头。

第四篇:改革开放三十年之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寒假期间,我们在下乡调查过程中对山陕两省地方县乡镇进行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调查研究,并形成了以下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明亮宽敞的砖瓦房排列整齐有序,平坦的村内硬化道路干净整洁,文化广场上老人、小孩聚在一起下棋、聊天、看书、做游戏。农户家里自来水、沼气灶一应俱全。这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山陕两省地方县乡镇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后的景象。

该村幅员面积四点五平方公里,辖8个农业社,总人口3206人。党员94人,共855户,1786个劳动力,人均纯收入2005年达3260元。全村有耕地3248亩,土1534亩,田1714亩。享受天然气用户26户。

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在县委、县政府、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村855户村民的齐心努力下,取得了娇人的成绩。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蒜头企业,成立蒜头基地,远销韩国、日本,2004年发展种植的“蜜本南瓜”是该村的特色项目。该村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就地打工创业的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该村自己建立了草绳加工厂、榨菜加工厂、养鸡厂等农民企业并为该村村民带来了财富和技术。围绕改善村容村貌,该村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从调查问卷显示数据来看,有71%的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围绕建设文明新村,科学制定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35%的村民对科学的建设新农村持肯定意见,而54%的村民仍然希望能够在生产设施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46%的村民对水电的供应有意见,这些都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顺应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出路在发展。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该村的发展和建设具有一定优势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了具体政策措施,这些好政策将会有利促进该村发展。二是该村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三是市委、市政府确定该村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村,将有一些政策、资金倾斜,有利于加快该村发展。四是该村的蒜头主导产业发展有利于深度开发转化,该村草绳厂加工、运销能人已形成一定规模,群众的积极性已调动起来。五是经过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锻炼,已经涌现出近300多人的打工队伍,有利在外创业、交流信息,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及措施

在对该村进行调查中,村支部副书记提出该村主要从生产发展科学化、行走路面都硬化、养殖生产大发展、商品加工再上市、农户用上卫生水、房前屋后小亭园七个方面来实现新农村建设,具体发展目标及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展目标

①狠抓经济发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93万元,生猪出栏3000头,山羊出栏1200只,人平纯收入实现3500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以上,二、三产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60%,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网站农户80%。②达到生活宽裕:农民居住楼房90%,电话普及率92%,摩托车入户45%,电脑入户10%,五保集中供养率85%,社会保险参保率20%,60岁以上老人救助率30%,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落实率达100%。③实现乡风文明:广播覆盖率70%,彩电入户94%,科技图书人平3册,高中水平20%,大专水平10%,有技术专长农民40%,法律知识普及率88%,十好家庭达到80%,计划生育保健知识普及率达95%。④确保村容整洁:村公路硬化率45%,一池三改户40%,吃卫生水90%,电网标准入户率100%,森林绿化率60%,清洁能源使用率50%,无公害绿色产

品95%,垃圾无害化处理60%。⑤规范管理民主:村务公开知晓率98%,民主决策参与率90%,重大事项监督率100%,干部实绩考核群众参与率95%,产业带头户80%,市场营销户10%,文化中心户40%,治安联防户90%,科技示范户60%。

2.主要措施

①突出发展主题,狠抓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引导农民把加工业这一产业做大做强,适度压缩粮食面积,力争坚持发展与转化并重。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蜜本南瓜”,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产量,全力打造“蜜本南瓜”专业大村。②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大力扶持各类企业,下功夫招商引资,开发本地林地资源,吸引更多的老板来村投资办厂,为转移本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③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村容村貌,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一是排水沟渠的维修整治,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农民自愿投资,完成2000米,整修堰塘5口。二是继续搞好村级公路硬化,三年内再硬化5公里,完善道路维修管理办法。三是抓好一池三改,引导农民改善生活条件,让农民吃上卫生水。④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支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发展打工经济,按照“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要求,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搞好信息网站建设,支持农民本地创业与外出务工相结合,要培育一批能人带动农民转移,三年里,每年要有400人以上外出打工,五年实现转移劳动力500人。⑤科学制定村庄规划,有序推进农民新村。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严格控制建房选点,着力提高民宅设计水平,高起点,新风貌,逐步实行社区式、公寓式的农民聚居化和城乡一体化,三年内,理顺2—3个居民点,建造农民新村的人文景观。

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夯实基层组织,奠定农村发展的组织保证

(1)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范围,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村级干部;改进管理办法,推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管理,将工作绩效与干部待遇挂钩,每半年考核一次,年终兑现奖惩。

(2)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一是建立干部定期培训制度。每年对村级党员干部分期分批培训一次;二是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党校、农函大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三是建立党员干部自学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村级干部的重要依据,帮助农村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四是教育党员干部争做致富能力强、帮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干部,提升党员干部自身文明素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3)加强一般党员教育。在党员教育中,一是在党员中广泛开展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活动,并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二是实行党员责任区负责制,给每个党员划定一个责任区,明确党员在责任区的职责;三是建立党员帮扶制度。

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村经济壮大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才具有现实条件。农业生产发展,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路建设投入,加强对村级公路的管护及绿化,确保道路无积水、坑洼,时时通畅无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整治,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人行便道到田间,不断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市场需求,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生态型无公害农产品为特色,优化品种品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典型示范、政策引导、科技带动等措施,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利用现有农产品资源,在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上做文章,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延伸农副产品产业链;四是加大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推广,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生活宽裕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示范基地带动效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到位;二是加强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促进农民家庭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三是通过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进行转移;四是建立和完善村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真正解决农民有钱看病、吃药。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促进乡风文明,必须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利用板报、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是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引导农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爱岗敬业。四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教育、文明生活“四进农家”的活动,把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到每家每户中,让农民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五是加强科普工作,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5、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管理民主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促进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二是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对重大事项要做到事前公开,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决策。三是实行由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四是要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做主,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五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促进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社会科学实验班0806杨宇青 张晨雪2009-2-10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调研报告

06年12月4日早晨,我带着组织部发给的报到函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了陈宅镇政府,向党委副书记报到。副书记看了函后,随即吩咐了一名文员带我去上班处,陈宅阵东蔡村。不一会儿就到了村办公室。东蔡村的办公室设在原来的小学办公楼里面。各种设备都在新建,如会议室的桌子、凳子、电视机等都是新办的。文员向村长、书记说明情况后,两位村领导就开始帮我安排办公室。村里的各位干部都对我很热情,也很关心。这使我做好以后的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我们新东蔡村是有原东蔡村、羡塘村、大坑村合并而成的。村长为吕培鑫,书记是张文平。

12月6日12月10日

这几天来,我常会去村里走走,看看,和村民聊聊。一方面可以了解村里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与村民之间的感情。我们村里最近在筹备造路(在老街上)。据说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在老街一带,有许多危房、旧楼。关于这方面的事,上次一名村代表向我细细的讲述过。他说,曾经村里召开过一次村民代表会,商议关于危房的事。因为村里危房实在太多了,有些都要塌下来了,严重影响了大家的行路。当时会议结果是,村里首要工作为拆除危房,以60元/平方米的拆除价赔偿给户主,取得村民的一致同意。可惜的是,过不了多久,村领导没有首先拆除危房,而是毅然决定在老街修建马路。(没经过会议商讨)因为危房、旧房都在老街一带,以后万一拆除,这条路造的不定会有价值。更为严重的是,因为建路而拆除掉了一个小小的平房,村里居然赔给了他9000元(据说靠的是关系)。自此事发生后,那些危房户主都跳了起来,再也不愿意接受60元/平方米的拆除价。听完这些,我的内心很沉重,不知道以后的工作该怎么做,那些危房还怎么拆。而拆除危房又是迫不及待的事。一方面为了保证村民安全,另一方面为了改善村容村貌。(村里的危房旧楼至少有七十间以上。)

有位专门负责写字的老大爷对我说:“现在的官啊,不行啊,私心太重。哪有毛主席那时候好啊,毛主席专门从整治干部下手。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农村弄不弄的好就看干部怎么样,我们村民是不会干对村里不利的事的。你看看,干部的房子造的多好啊,用了这么多田地又不交钱。干事情么这边是朋友,那头是亲戚,不工正啊,私心太重。像你们这样的来了最好了,没有私心嘛。”我心里在想,我不一定能做到大公无私,但至少我会先公后私。这位老大爷的一番话,是对是错,我不敢枉加评论。听起来还或有些忤逆之嫌,但不也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吗?

有人说,村里其实不是那么团结啊。有好几派别的。为了争干部当,争代表,勾心斗角。你来了就好了,你是没私心的,以后他们就不会吵了。听完后,我的心更沉重了,觉得只能沉默,凭我的力量,行吗?说村民关系,我这里人生地不熟,说权力,我只是个助理。所以,对于这种问题,我只能听听,想想,藏在心里罢了。

12月7日上午

陈宅镇政府召开会议,介绍关于选举人大代表的注意事项。

12月8日

下午,村里召开两委、组长会议。商议推荐初步会议候选人的方法。结果:各组负责人上门,由户长负责选举。

傍晚,商讨老年协会有关事项,主要是如何确定总会长。会议决定先有会员推荐,再由村领导最后确定。

12月9日

上午,跟随村长一起到高番参加初步候选人选举工作。其他几个村也同步进行。高番村里在造高速公路,涉及到了高番村里的道路问题(高速公路横穿马路)。另一条路是东蔡村通往高番村的主要通道,然是一条泥路,比较坑洼,又狭窄。村民反映比较强烈,希望能解决高速公路横穿马路的问题,因为造成了不能行车走人的局面,并同时希望能填好坑洼的泥路,多照顾他们这个小小的自然村。(这个高番村原本就属于东蔡村,只有20来户人家)

下午,有几位村民来村办公室吵了,他们觉得我们推荐初步候选人的方法不好,不民主,不够透明。当时村长不在,只有书记。书记只好好言向他们解说。可惜他们听不进,后来只好依他们,使用票箱,重新再去进行初步候选人推荐。我们分派五个小组,各组拿着票箱到村里做初步候选人的选举工作。我分到第三小组。经过一个下午的努力,工作终于顺利完成。各小组都到村会议室集中。接着进行唱票。工作一直进行到晚上8点左右,才圆满结束。得出了初步候选人名单。当时大家都还没吃晚饭。

这次市人民代表的选举,在东片(陈宅镇划分为东片和西片,以江为界限)东蔡村的竞争最为激烈了。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就两位,一位是服装厂的老板娘,当过前两届的市人民代表;另一位就是我们的先任村长。他们两位似乎对这次的市代表是志在必得。我们江东片的市代表名额只有一个,所以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了,他们两个谁都不甘落后,就像是崩紧的弦,一不小心这根箭就会射出去。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两位主要竞争对手都没有成为正式候选人。当然,这也好,至少免了一场**,东蔡村可以安定些了。

12月9日下午

村里召开了东蔡村民代表会,由吴叔林(片长)主持。

目的为协商镇代表候选人。后来由村民代表投票产生候选人。结果:吕培鑫、金忠水、马纪生、陈亚平四位为东蔡村镇代表候选人。

晚上,召开羡塘、大坑村民代表会议。用同样的方法产生了羡塘、大坑两村的镇代表候选人。结果:张小青、赵婉芳、蔡宏良、张砍夫得选。

12月21日

再次召开东蔡村民代表会议。吴叔林主持。张文福(羡塘联村干部)、陈丽萍(大坑联村干部)到席。

先前选出的三位东蔡村候选人(吕培鑫、金忠水、陈亚平)不知出于何种原因,都坚决要求退出。所以不得不再次召开会议来重新推荐候选人。当时,村民代表的情绪非常激烈,认为村领导人不该退出,无理由退出。(吕培鑫——村长、金忠水——书记)会议僵持了很久,最终吴叔林决定由上一轮选出的名额中,票数从高到低来确定候选人。结果:马纪生、张志锋、张立奎、张明龙四位为东蔡村镇代表候选人。

12月26日上午

公告栏上出现了惊人的一幕。上面贴有一张大纸,写着一些内容,题为申请书,是由四位东蔡村候选人之一的张明龙所发表。主要内容是:他无资格参加候选,因为在第一轮选出的13个人中没有他的名字。村里让他当候选人是让他好看、出丑,所以要求退出。村领导人不肯当候选人是有内情有阴谋的。还说了些关于村领导人的不良行为,等等。他的所述是否属实,我未经证实。听说村里在占用粮田造房,而且是别墅型的造法。私自占用粮田造房是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我们应该予以坚决制止。而且别墅型的造法是大大浪费土地的,不符合我过国情。我们应该向农村型社区方向发展。希望通过努力我能慢慢改变这一现象。]

今天是28日,市、镇两届人大代表同时选举。一个月忙忙碌碌为的就是今天这个日子。我们东蔡村实行了最严格的制度。市内一律不得代票,见人发票,一人一票制。市外须三证齐全。别的村都比较混乱,都可以代写,有的村甚至是工作人员把余下的票填好投进票箱的,可谓一点规章制度都没了。我想这样选出来的代表含金量到底会有多少?整个选举过程基本比较顺利,只是中途稍微有个别人瞎吵了一下。当然,有些人提出来的,认为村里把市外人员代票的必须三证齐全的公告张贴的太迟,25日才出来,他们根本来不及办理。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是村里的工作失误。以后这一点应该注意起来。

关于我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搞好稳定团结。我们新村分为东蔡村、羡塘村和大坑村。只有东蔡比较乱,村民不是很团结,党内也分派别。几乎每选一届干部,主职干部就要换一届。羡塘、大坑都比较稳定。所以,得着重从东蔡村下手,搞好村里的团结工作。不团结,东蔡村永远富不起来,工作永远都很难开展。

二、进一步做好村里的水利工程。村里水利工程基本完成。但我觉得应再改进、再完善,做到最大的扩大面。

三、梯度型逐一拆除旧房、危房,改善农村面貌,消除危险因素。

四、重点治理好污水,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五、有步骤、有计划、有方向的逐步种植花草树木,几年后希望能绿化东蔡村。

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率先达到小康水平。

我们东蔡村只有四、五家私营企业,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村里本来几乎是没什么钱的,幸亏前段日子高速公路造到了我们村,因被征用田地而赔来了不少钱,这才有了点存款。我想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没什么经济来源,光靠这点钱支撑是迟早要花完的。没钱村里就不好办事,办不好事就改善不了村民的生活,完成不了建设新农村的任务。所以,我觉得应该先经过调查研究,然后办个集体企业,但投资要适当,不宜过大。产品应该是农民所需的为好,企业面向农村。当然,还要动员村民,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因为集体经济是大家的嘛,所以搞好集体企业要靠大家,而不是干部个人的事,干部做的主要是把关。

决心:自从进入该岗位那天起,就已抱以必成的决心,住下来的安心,努力做好每样事的用心。决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和信任。我以百姓的身份融入农村这个大社会,而不是官,但亦不失高校毕业生的应有素质,更不能失作为一个村官的作风和原则。作为一名助理,虽然我不可能做多大的事,为村里做出多少的贡献,但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尽力协助领导做好事,为领导减轻压力,以回报上级领导的栽培。

感想:村里每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时总会有一些跟村干部、联村干部拗,或者平时开展什么工作时,也会有人闹。当然这个闹并不完全是无理取闹的闹,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这虽表面上看来我们东蔡村不够稳定,村比较混乱。但我觉得从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东蔡村的村民是比较有觉悟有思想的,这是非常可喜的。至少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对有些事情敢于直言不讳。这才是真正的现代农民。不像有些村里,上面村干部说什么就做什么,对也好错也好,都没什么反应,几乎真的是麻木的。更可悲的是,即使有什么想法也不敢说。为什么?怕得罪干部。

我认为作为一个干部只要真心为村民,诚诚心心为大家办事,出力,而不是为了自己有利可捞而去争个干部当,相信总会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赞扬的。当然,总会有那么几个人跟你唱反调的。对于这批人,我们不应与之争锋相对,更不能去跟他们吵。我们要做到以理服人,安抚好这些人,也就便宜了以后的工作。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对于那些违反原则,事态恶劣的事件,我们应予以坚决打击,决不手软。否则今后的工作将难以继续,麻烦会不断袭来。常所谓凡事都有个度嘛。

处理事情我们要讲究原则方法,同时我们也要分清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相信用自己的一颗心去办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个任务一定将早日顺利完成。

下载广东改革开放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改革开放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沼气利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沼气利用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常规油气的开发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世界各国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都在不遗余力地......

    20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城建局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城建局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主力军。只有维护好农民的主体地位,遵循“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 “生产发展、生......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定稿]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宏大的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为应对全球金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

    第一章 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以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教育、文化、......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肖维维 (学号1019064028)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