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
首先有新背景。从国际城市化进程来看,拉美一些国家由于城乡差距过大在城市中形成大量贫民窟的现象,不稳定因素的积累甚至造成了社会的动荡,而韩国的“新村运动”却通过挖掘民众中潜在的“美”和“善”,弘扬了民族的传统美德,弥补了政府工作的疏漏和城乡发展的失衡,推动了社会和谐发展;从国内现代化进程来看,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但部分城市的快速崛起与部分农村的发展无力是两幅很不和谐却相互叠交的画面,加上渐渐拉大的地区差距,让人们看到了城乡差距拉大加剧之势的危险,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应运而生了。
其次有新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其中暗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就特别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防止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搞劳民伤财工程”,绝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片面地理解成“新村建设”,不是农民住进了小区就算建成新农村了,更不能急于求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一个抓手,更是“十一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农村发展的总目标、总思路。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农村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了,才能说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再者有新政策。主要体现在公共财政大幅度向农村倾斜,城市大门向农民敞开。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自觉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形成各级财政支持“三农”的良好氛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正式出台,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3年来第三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思路日益清晰。农业税的免除、“两免一补”推行、学杂费的全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推广,可以说条条政策都是“真金白银”。
最后体现新关怀。“新农村”之新,还体现在它的以人为本上。就新农村建设对人的尊重而言,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央一再强调的“农民自愿”原则,即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防止强迫命令;二是培育和造就新农民。即通过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其根本是要给农民一个平等的自我发展的空间。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说
幻灯片一:标题
幻灯片二、三:新农村建设(农村问题)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政府出台各种文件支持农村建设。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的要求。只有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幻灯片四、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问题)
三农问题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然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优势三农问题最重要的问题。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民看病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成就。
幻灯片六:农村大棚技术。(农业问题)
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在农村全面改革的前提下,农民不再是守着二亩地。相对而言,这也是农村技术含量的提升。这样农民增收,当然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从本质上讲这对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城乡向共同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而实现中国 农业的大转变,和城乡关系的大转变。
幻灯片七:结束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含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目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三清六改四普及三绿化一处理含义:
“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
“六改”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栏、改环境;
“四普及”普及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电讯(含电话、无线通讯、宽带网络)、普及沼气、普及太阳能;
“三绿化一处理”三绿化:指村庄绿化(包括:村场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一处理”农村垃圾处理 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
举措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内涵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内涵是: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一五”期间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而且是新形势下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途径。会议代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的原则、主要建设内容和农业部门的工作着力点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不仅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村民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动态概念。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一次引起普遍关注,相比而言,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农村应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从不同区域来看,由于现实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结合一些地区近年来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代表们认为,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应体现“六个新”,即新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新的农村居住环境、新的农村社会保障、新的农村文化教育、新的农村道德规范、新的农村村容村貌,也就是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收入增加、生活安康、设施改善、环境整洁、生态良好、社会文明的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生产力第一的原则。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必须始终将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以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繁荣农村经济。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才有保障;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二)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新农村建设不能一哄而起,盲目推进,必须以规划引导发展,合理高效利用各类资源。当务之急是要搞好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村用地规划,加快农村中心村镇建设,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向中心村镇迁移。
(三)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和依法推进的原则。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地发展水平不一,发展模式也不应该“一刀切”,应该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考虑各地的社会文化背景,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思路,建设体现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新农村,逐步形成县城—县郊—集镇—中心村—自然村的梯度形式。要坚持依法推进,避免出现房屋推倒重来等行政强迫命令的做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建设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重点围绕新产业、新村镇、新农民、新组织、新福利、新风尚等方面展开。
(一)新产业。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时期。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必须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入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二)新村镇。就是要改善村容村貌,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改善交通、街道、卫生、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三)新农民。就是要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重视培育新农民。要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这不仅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需要,更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需要。
(四)新组织。就是要探索和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重点围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联合,改善生产营销服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生产效率,抵御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五)新福利。就是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重点是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完善和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使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六)新风尚。就是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应继续搞好文明村镇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在广大农村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使农民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新型生活观,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农民。
四、农业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着力点
代表们认为,农业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产业规划,重视和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部门应充分根据各村镇不同的农业资源情况,帮助其明确农业主导产业,制定“一村一品”、“一县一品”的发展规划,大力开发和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经济。
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组织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研究推广突破性的品种和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深入做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通过积极宣传、咨询服务、责任帮扶、挂钩指导等方式,推广符合当地实际的适用新技术,为各地农业经济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机耕、机播、机收和产后干燥全程机械化进程,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是积极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积极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农民书屋”等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同时,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五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营,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到优势产区建立原料基地,密切企业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增强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特别是要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和发展产业协会等新型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带动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六是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品质。逐步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立农产品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农产品分等分级管理,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完善检测和管理手段,提高检测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
七是加强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治。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为广大农民提供有效技术指导、示范和培训,加强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抵御灾害能力。
八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加大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力度,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的沼气建设模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探索开发利用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和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建设生态富民家园。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和谐社会,全面达小康进而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相对滞后。由于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相对落后,农民整体生活环境与质量亟待提高。党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为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培育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体现了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新农村具有多种模式、多条途径,其中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占有重要地位。林业既是基础产业,更是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发展林业有利于保障农业稳产高产,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乡村文明,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林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面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不断提升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我国农业基础脆弱,装备及生产方式落后,农村生态环境不尽人意,有待进一步治理改善;农村产业与农民就业渠道不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格局亟待改变。要全面达到和谐的小康社会,进而迈向现代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不断改观,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使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发展方向,努力实现奋斗目标。
新时期现代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养殖,还包括产前的生产资料、资源等的合理安排,生物技术运用和产后的产品深加工、营销等生产活动形成的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首先通过专业化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采用先进的技术,使劳动力投入相对下降,土地、淡水和能源等资源投入得到集约化利用,从而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耕地不增加的情况下,收益得到增加。其次,现代农业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再次,节约宝贵的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农业生产将进一步从无机化学技术向基因等生物工程技术发展,使使用化肥、农药形成的污染得到控制并减少,农业和农村中的各种资源得到循环利用。[1]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解决过分依赖农药、化肥、激素等造成的土地板结、肥力下降。解决对土地、水源、粮食造成的污染和对环境与其他动植物造成的危害。努力发展绿色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生物工程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即废物利用),以减少污染。上述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都需要现代林业的配合和支持,因而新农村建设呼唤发展现代林业。现代林业由生态林业、可持续林业发展而来。它重视生态环境的主体作用,在和谐的基础上兼顾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做到和谐,才能逐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林业已经不是传统的木材生产,而是把生态系统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和环境的效益放在首位,由注重第一产业的木材及林产品生产向深加工、经营流通、生态旅游、环境友好等二、三产业诸多领域方向发展,使林业发挥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而独特作用。所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林业是不可或缺的。
二、发展林业有利于新农村全面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项综合性事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9 407亿元,人口为131 448万人①,经济总量已跃升为世界第四位,人均15 930元,按现汇人均超过了2 000美元。说明我国经济状况已经达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的能力。但是,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建设的项目很多,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不足,淡水匮乏,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在新农村建设的较长过程中,应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优先发展能够增产增收、改变生态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有利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一)发展林业,有利于农民增收
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按人均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可支配收入,都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地区差别、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不稳定因素增多,农民人均收入成为全面达小康的制约因素。新农村建设要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多渠道进行。例如土地流转实行农业专业化、上下游对接发展产业链、工业化生产、城市化进程转移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等,都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其中,发展林业和各种林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是重要途径之一。林木生长周期相对农作物时间较长,但是各种劳动成本相对较低,可利用的各种土地空间较多,只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各种宜林荒地都可利用。如在江西、浙江、福建等山区,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片区,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的收入不断增加提高。即是在平原地区,发展林业增加农民收入事例也比比皆是。例如在苏北平原,农民主要种植从意大利引进的速生杨树,30年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整个平原被杨树林所覆盖。据统计,仅泗阳县累计种植意杨达一亿多株,直接经济效益180多亿元。采用河渠、道路、湖滩、片林、林带、农田林网、四旁植树、农田套种等多种形式,每年以000万株以上的速度栽种,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全县林木蓄积量达550万m3,年采伐50万m3。②并充分利用林间空隙地,实行多种经营,养鸡鸭、食用菌、家畜等,带动农民增收,仅林地综合开发一项,全县年人均增收630元。苏北平原木材蓄积量增多后,又形成产业链木材加工,并逐步由粗放加工向科技含量多、木材利用率高的深加工迈进,创造了多个精加工品牌,开拓了国内外市场,解决农民5万多人就业。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发展林业是农民实现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林业,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
国土安全、农业安全、粮食安全都与林业有直接或间接关联。只有保证生态安全,才能够有国土安全、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有足够数量和优质的各种农林副产品提供给市场,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目前因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洪涝、干旱等灾害频发。人类的各项活动,使得空气、环境、水质、土壤时有污染。如工业交通等污水废气超标排放,造成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导致干旱和土地荒漠化,部分地区出现酸雨,这些都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与安全。森林、植被的破坏削弱了降水到达地面后的入渗过程,减少了土壤的库容,导致了水土流失。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有110个严重缺乏淡水资源。这其中缺少森林或森林被毁是主因,保
护森林土壤的蓄水功能,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潜能尤为重要。另一现象是片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忽视了有机肥的利用,导致土壤有机质和其他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降低,影响了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化肥使用效率低,过量残留氮、磷等造成水域富营养化,加之未经处理的工业及生活废水的排放,致使饮用水、地下水及农作物中污染物含量超标,污染导致质量型缺水,严重影响生态安全。高残留的农药进入农产品,对农产品和食物构成污染,给人类自身生存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应该配合城市、工业“减排”,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其使用效率,降低使用量和残留量,逐步向生态农业和现代生物工程农业转型。特别要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使其涵养水源,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调节河川流量,缓和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变化等。充分发挥林网和森林的生物特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用生物生态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森林有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维持碳平衡,抑制温室效应的作用。又能降低风速,起到防风固沙及维持土壤自然特性的功能,分解废弃有机物,加速物质循环,促进土壤的发育,维持土壤的功能,稀释土壤富氧化成分,保障国土安全。通过森林、林网、林带对风速、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形成小气候效应,使农作物增产增值。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还可控制沙漠化、荒漠化进程,发挥固土保肥效能,保障农业安全。
(三)发展林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是新农村建设中林业的主要功能。长期以来,由于生态价值观念没有形成,对林业的认识不尽一致,有些地方植树造林效果较差。林业整体上处于森林资源缺乏、森林生态功能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脆弱状态。部分农村人畜共居,厕所、圈养畜禽等没有进行有序的规划建设和整治,脏、乱、差等环境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没有适宜的生活小环境,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些地方林业建设、绿化活动没有从适宜的人居环境着想,甚至时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极不协调。发展林业可以调节气候,庞大林冠能改变太阳的辐射和大气流通,是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绿色调节器,对大气候及区域小气候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调节作用,缓冲极端气候对区域小气候甚至整个区域的不利影响。树冠可以吸附、粘着一部分粉尘,降低大气中含尘量,通过生理生化过程,吸收或分解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森林在不同区域能促进或调节物质循环交流,维持生态过程和生态平衡。森林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能够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增加空气中负离子含量。[2]通过发展林业,发挥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形成适宜人们居住、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小气候小环境。逐步减少环境污染等不良因素对生活的侵扰,良好的生态环境定能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四)发展林业,有利于国家资源储备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资源、能源等供需矛盾日显突出,今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与环境。生物质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林业等可再生资源,可以扩大生物质能源,减少对石油的需求量。发展林业特别是速生林能够有效保障人们对木材及林副产品的需求,并形成国家对天然林保护的有力支持,使天然林森林生态永续利用,还可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供利用的资源储备,保持社会可持续地发展。资料显示,日本有森林面积2 526万hm2,占其国土总面积的66.6%,就是这样一个森林覆盖率如此之高的国家,其木材使用量的55.1%依赖进口,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其森林的年生长
储积量远大于年采伐量,真正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功能良好、为长远发展实行资源储备的国家。这方面的发展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可持续发展是在能动地调控自然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3]事实上,针对我国林业宏观上面临的重大问题,自20世纪陆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等六大工程”国家战略以来,退耕还林还草等各项工程成效显著,2006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18.2%,我国林业已经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深刻历史性变革中。但是要做到森林资源储备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森林覆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太大。如果各地都能把林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那么我国林业事业将会出现巨大变化,为当代更为子孙造福将会有更大突破和收益。我国各地地理、气候诸多自然条件差异性很大,因而生物多样性也多种多样。为了可持续发展并调控自然社会复合系统,应该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当地树种,这将有利于国家层面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储备,各种生物质资源的储备和利用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步入更高层次的轨道。
(五)发展林业,有利于特色农业和精神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等的文化内涵都是以森林生态为基础,与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有联系。发展林业也是一种文明行为和文化现象,是真正意义上的接近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让自然为人类造福。由于自然条件如气候、地理、生境、降雨、土壤等适地适树情况造成了千差万别的生物景象,也由于社会经济的差异性,形成人们生活环境习俗和生活习惯等不尽相同,与大自然的融合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现象,其中生物、林木都充当了重要角色。发展林业就是要促进生态文明,促进文化多样性建设,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习俗。但是,少数地方的个别文化现象、生活习惯和习俗,与现代文明不相协调。个别地方或个人为了眼前利益或个人利益,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乱砍滥伐,盲目垦荒围田圈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直接影响到生活环境、生态文明和多元文化发展。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今日,必须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才能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传承、丰富和拓展农村文化内涵,提高农民各方面的文明素养。
农村发展特色、休闲和旅游农业都离不开发展林业。因为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各种特色、观光农林业的建设,既可发展农村经济、运用高科技的较高平台,使新一代农民在较高科学知识基础上发展,又可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体验特色、休闲农林业并提高对生物知识和生态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林业的方法与途径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林业重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农村建设中的林业事业既要配合国家林业重大工程项目,又要不断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各种基本条件和需要的新途径,在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优化,有利于农民文化、精神生活的提高等方面而展开。坚持数年甚至几十年,再造我国国土的秀美与安全,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