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曾获奖项盘点

时间:2019-05-13 10:0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媒体报道】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曾获奖项盘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媒体报道】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曾获奖项盘点》。

第一篇:【媒体报道】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曾获奖项盘点

【媒体报道】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曾获奖项盘点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后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文学硕士。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专业作家。1997年转业,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记者,中国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主席团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莫言文集》(12卷),影视、话剧剧本多部。中篇小说《红高粱》获全国中篇小说奖,《丰乳肥臀》获首届《大家》文学奖,《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文学奖,《酒国》(法文版)获法国儒尔·巴泰庸奖,《檀香刑》获首届鼎钧文学奖、台湾联合报十大好书奖,另获意大利第三十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4年获法兰西文化与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作品大事记:

1981年 开始文学创作,发表《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大家文学奖”。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3年 《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5年 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年份 作品 奖项

1987年 《红高粱家族》 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1988年联合文学奖

1996年 《丰乳肥臀》 第一届大家·红河文学奖

2000年 《红高粱家族》 《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十八名 2001年 《红高粱系列》 《今日世界文学》七十五年来全世界四十部杰出作品

2001年 《红高粱系列》 第二届冯牧文学奖

2001年 《檀香刑》 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1年 《酒国》法文版 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2003年 《檀香刑》 第一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4年茅台杯人民文学奖

2004年法国“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

2004年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05年第三十届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2005年 《四十一炮》 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06年福冈亚洲文化奖

2007年 《生死疲劳》 “福星惠誉杯”优秀作品奖

2008年 《生死疲劳》 第2届红楼梦奖

2011年 《蛙》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第二篇: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新社斯德哥尔摩10月11日电】瑞典文学院今天宣布,中国作家莫言因其作品将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相融合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通过融合幻想与现实、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莫言创造了一个复杂性堪比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世界,同时从中国古代文学和口述传统中找到一个起点,”瑞典文学院表示。

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评委会称他“将梦幻般的现实主义与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相融合”。诺贝尔奖评委会指出,虽然莫言的社会批判使他在国内被视为最优秀的当代作家之一,但他发表过各种题材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

莫言的作品取材于他年轻时的经历,故事背景往往是他出生的那个省。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0月11日电】中国作家莫言11日因其作品将“梦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以及中国当代生活融为一体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奖金为800万克朗(约合120万美元)。莫言在山东高密县长大,父母是农民,作品场景主要设置在中国。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说:“他的写作方式是如此独特。只要你阅读半页莫言的作品,你就能马上意识到这是出自他的手笔。”

《红高梁家族》是莫言在西方最有名的作品。他的作品还包括《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美联社斯德哥尔摩10月11日电】中国作家莫言今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多少有点出入意料,因为评委会近年一直青睐欧洲作家。

莫言是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他原名管谟业,在写第一部长篇小说时选择了这个笔名。莫言本性话多,他说,这个笔名的意思是“别说话”,旨在提醒自己保持沉默以免惹麻烦。

他的突破来自1987年发表的小说《红高粱家族》。跟他的许多小说一样,《红高梁家族》的背景是一个小村庄,讲述了抗战时期一个朴实的爱情故事和农民的抗争。根据这部小说拍摄的电影在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最高奖,它提升了莫言的知名度。

莫言描写发自肺腑的快乐和存在主义的困窘,笔下的人物往往鲜活生动、夸夸其谈。他早期的作品坚持直白的叙述结构,以生动的描写和粗俗的幽默见长,后来变得更勇于尝试变换讲述者身份和采用天马行空般的叙事风格,常常被称为“中国魔幻现实主义”。过去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有四次授予了欧洲作家。

淡然面对意外殊荣

【法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据官方媒体报道,中国作家莫言11日说,他很高兴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表示会“继续努力”创作。

中新社援引莫言的话说:“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他说:“接下来我还是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我会继续努力,感谢大家。”

【德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11日表示,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

半官方的中新社援引莫言的话说:“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 莫言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接下来我还是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至于是否前去瑞典领奖,我会等待诺贝尔奖组委会的通知和安排。”

【美联社斯德哥尔摩10月11日电】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今天说,文学院在宣布获奖者之前联系了莫言。

“他表示非常高兴,简直受宠若惊,”恩隆德说。

【法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得到国家认可的中国作家协会的一位官员说,诺贝尔文学奖今天授予作家莫言对中国文学界而言可喜可贺,该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在接受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们感到非常高兴。此事对中国文学界而言可喜可贺。

【德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中国国家媒体日称赞莫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公民。中国央视插播了莫言获奖的消息,其他媒体则援引莫言的话说,莫言在接到瑞典文学院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的电话时感到“受宠若惊”。

在武汉大学的一位作家和批评家对德新社记者说,莫言的成就是“中国作家的骄傲”。

【中央社北京10月11日电】中国大陆作家莫言今天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大陆网友在新浪微博反应热烈,直说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日前传出莫言有可能获奖的消息时,不少中国大陆舆论认为是炒作。不过,得主今晚揭晓后,新浪微博马上掀起热烈讨论,莫言获奖的讯息被转发超过300万次。莫言获奖前,他的二哥管先生曾被问到对自己的弟弟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感想。管先生表示:“高梁地里出来的文章,都是平常东西,有啥可说的?”莫言的父亲今年已90多岁,他对相同的问题则回答,莫言“不可能得奖”。艺术风格备受肯定

【法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莫言作为过去50年里重要的中国作家之一,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令人渴望奖项的首位中国公民。这位作家在国外最知名的作品或许是1987年创作的中篇小说《红高梁家族》。该小说描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滋扰中国东部农村地区的残忍暴行。而他正是在当地长大的,后来,中国第一流的导演张艺谋将上述故事改拍成了一部备受好评的电影。

莫言的写作风格被比作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他写出了其他广受称赞的作品,其中包括《丰乳肥臀》、《酒国》和《生死疲劳》等。

此外,他还创作过多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基本上都避免谈及当代问题,而是对20世纪喧嚣的中国进行了回顾。其中通常会谈及政治问题,揭示黑暗现象,也充满了幽默感。

他的不同作品所涉及的背景包括推翻中国最后—代帝王统治的辛亥革命、日本充满兽性的战争入侵,以及毛泽东1966年至1976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等。

莫言具有得到国家支持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身份。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同样对官方贯彻的艺术和文化政策予以支持。有关政策规定,文学艺术必须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研究中国文学的专家埃里克·亚伯拉罕森称莫言是讲述中国重大事件,撰写中国伟大小说的“了不起的作家”。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0月11日报道】英国著名汉学家闵德福曾这样评价莫言的作品:“其小说澎湃激昂、风格独特,勇于反映中国农村生活的残酷现实。”

曾将多部莫言作品翻译成英文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表示,莫言与很多同时代的中国作家相比更加“有历史感”。

【德新社斯德哥尔摩10月11日电】瑞典文学院今天称赞中国的莫言为具有独特写作风格的作家,称他从自己成长的背景中获得了灵感。该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使用的语言非常奇妙„„你看了他半页长的作品就会知道,这是他写的。他从自己的成长背景中汲取素材。” 恩隆德说,他今天已与莫言通了电话。莫言当时正在中国高密自己父亲的家中。

瑞典文学院成员约兰·马尔姆奎斯特在二人通话时充当了翻译。当被问及莫言的反应时,马尔姆奎斯特说:“他是一个生长在农村的男孩,牢牢地植根于这片土地。”

莫言荣获2012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文学进入国际视野

2012年10月12日 07:36

中广网高密10月12日消息(记者温飞 肖志涛 栾红)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时间昨天(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创设117年来,中国籍作家首次获此殊荣。据了解,莫言将在12月10日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摩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

莫言的作品如何打动了诺奖评审委员会?莫言又如何看待这项荣誉?昨晚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正在山东高密老家的莫言。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2012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他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历史以及当代现实。

莫言:得知获奖后 既吃惊又高兴 听到获奖的消息时,莫言正在山东老家高密,这里恰恰是莫言走上文坛的起点。这也许是一种巧合,当年从这里走出去的莫言,在这里听到获奖的消息,得到这个奖项,似乎也是一种注定。莫言说,得知获得诺贝尔奖,第一反应就是吃惊和高兴。

莫言:因为我觉得诺贝尔奖离我是很遥远的,而且在全世界各地有许多非常杰出的作家,他们都在排着队等候,我觉得短时间内不可能轮到我。得到正式的消息之后,我很吃惊,当然也很高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表示,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莫言表示,在自己的作品中,直面人生,立足写人是他一直的追求。这也许是诺奖评委们看重他作品的主要原因。

莫言:当然我的作品里也表现了我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更重要的是,我的作品一直在写人,既直面人生又立足写人的这样一个角度。我的小说里,无论是所谓的好人还是所谓的坏人,在我的笔下都用一种充满着同情的态度。不是要把一个人美化或丑化什么,就是站在人的立场上的一种写作。我想这可能是我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的品质获得了文学奖。

莫言立足于写人,将继续探索文学艺术风格。在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时,莫言曾经说,获奖十分钟就要忘掉,不然作家会失去目标,对读者最好的感谢是写出比获奖作品更好的作品。而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未来的写作之路该如何行进,莫言表示:还是沿着过去这种写法,沿着过去对文学、对社会的看法,还是立足于写人。当然,一定要在文学的艺术风格上大胆的进行探索,哪怕是失败也要探索。

莫言获奖标志着瑞典文学院对中国文学辨识度的承认

莫言的获奖,也引起了中国文学界的强烈反响。长期研究莫言文学的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栾梅健表示,莫言的获奖标志着瑞典文学院对中国文学辨识度的承认,中国文学也得了到国际的关注和认可。栾梅健:莫言的前瞻性态度、天才性的想象,表达得非常充分。比如之前的红高粱系列,还有后来的《生死疲劳》,到最近的长篇小说《蛙》,他都写得非常的精准、深刻、显得非常博大。莫言的作品真正能够从民间出发,从底层出发,写出中国原生态的生活状态,这更加靠近了文学的一种本性,所以莫言的评奖实际上是一种文学性的胜利。诺贝尔奖对他的肯定,无疑是对他文学性的一个肯定。

其实,在瑞典书店里,莫言的书并不多见。了解莫言的北欧读者不算多,新华社驻瑞典记者刘一楠表示,甚至在奖项颁发的现场,很多瑞典记者临时抱佛脚,向中国记者打听莫言的背景,不过,文学家花落中国的确让瑞典媒体感觉很新鲜。

刘一楠:瑞典媒体还很关注文学奖,在现场至少有5家瑞典媒体在做直播,尤其今年这个奖发给了一个中国作家,他们可能也觉得有一点新鲜的感觉,所以瑞典媒体对这个事的关注度也很高。瑞典比较大的报纸《每日新闻报》也请了曾经翻译过莫言作品的瑞典汉学家在网上和读者进行互动,解释一下关于莫言的问题,介绍他的作品。瑞典有家出版社表示要尽快加印莫言的作品,这些作品现在在瑞典的图书市场上是断货的状态。

世界各大媒体也均以较大篇幅报道了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BBC说莫言这个笔名的意思是“不说话”。文章引用专家观点,认为莫言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只要读上半页,便知道是莫言写的。美联社对莫言的作品做了深度解读。报道称,莫言的突破之作是《红高粱》,他的作品多表现朴实的乡土之爱,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

还有媒体关注中国面孔获奖的背后意义。纽约时报指出,莫言是出版商所偏爱的作家,他打破了诺贝尔文学奖被欧洲作家把持的局面。CNN观察到,莫言获奖激励了中华民族自豪感。

第三篇: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当代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写作风格大胆 曾屡次获奖

2012年10月11日 19:04

中国知名作家莫言

北京10月11日电(刘欢)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12诺贝尔文学奖已于北京时间19:00公布。中国作家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莫言 凭借作品《蛙》此次问鼎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著称 曾屡次获奖

莫言原名管谟业,于1956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童年时因经济贫困和政治上 1

受歧视,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12岁读五年级时因“文革”辍学回家,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自1980年代中期起,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是演义现代革命历史。

在经历《红高粱家族》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其中,《丰乳肥臀》曾获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檀香刑》曾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文学类最佳书奖、第一届鼎钧双年文学奖,《红高粱系列》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生死疲劳》获第二届红楼梦奖,《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此外,莫言还曾获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第三十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福冈亚洲文化奖等奖项,并曾位列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中国作家实力榜第一位。

然而,莫言曾义正言辞地说,我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文学成就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迄今为止,莫言有三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其中,由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电影《红高粱》,曾获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由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暖》,曾获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而莫言自己却认为,只有《丰乳肥臀》可以拍成气势磅礴的巨片。

国际上享有声望 被誉为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由于童年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度过,莫言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所影响。幼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如《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红树林》实现了小说题材的时空转换和创作方法的探索更新。莫言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曾说:“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莫言创作于80年代中期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对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强悍的民风与凛然的民族正气的混声合唱”,振聋发聩。冯牧文学奖曾评价说,他用灵性激活历史,重写战争,张扬生命伟力,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影响了一批同他一样没有战争经历的青年军旅小说家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战争’,使当代战争小说面貌为之一新。

莫言的《蛙》则折射出中华民族在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以一位乡村妇产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 2

为线索,重点回顾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刻变化与影响,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

莫言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较大,在国际上也已享有名望。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对其评价称,您以有声有色的语言,对故乡山东省的情感、反映农村生活的笔调、富有历史感的叙述,将中国的生活片段描绘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体的生动场面。

福冈亚洲文化奖肯定了莫言对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成就,认为莫言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据悉,莫言很多作品都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出版。《红高粱家族》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瑞典文、挪威文、荷兰文、韩文、越南文等;《丰乳肥臀》被译为英文、法文、日文、意大利文、荷兰文、韩文、越南文、西班牙文、波兰文、葡萄牙文、塞尔维亚文等。

莫言是怎样的作品风格,用哪些诗可以形象表达呢?

“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 ——莫言:《天马行空》

有人这样评价他:如果说1985年的中国文坛有什么大事的话,那就是出现了莫言。也许莫言的名字对于相当多的人们来说,还不很熟悉。1985年以前,他总共发表了不过十几个小说,艺术上也还缺乏明显的个性。开始有些与众不同的短篇《民间音乐》,因其“空灵缥缈”而得到前辈作家孙犁的青睐,也仅仅是认为其“主题有些艺术至上的味道”而已,默默无闻是自然的。可是,1985年中,他突然排炮式地在《中国作家》、《收获》、《钟山》等刊物上连续轰出了《透明的红萝卜》、《球状闪电》、《金发婴儿》等五部中篇,和《秋千架》、《枯河》等八个短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作者在短短一年之内就奉献出一个多达数十万字的作品群,这已经是蔚为大观了。但仅止于此,我们至多也只能把他称作为一个“快手”。值得庆幸的是,他创作的质量几乎和产量等高(如果可以这样比较的话)。他不仅是带着“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而且也是带着立足继承传统而又着意打破传统钳束的“邪劲儿”,带着从中外小说艺术的融渗中脱胎出来的独异的小说风貌登上文坛的。因此,要及时地对其作出较为全面的审美批评以及成因分析,的确是一件艰巨甚至危险的事情。所以本文只能仅仅就莫言小说艺术的十点特色,结合大量实例,进行一次粗浅的,然而是关于艺术本体的评析与探美。但愿能对读者的审美和作者的“创美”活动均有所启示。

一、“有一天凌晨,我梦见一块红萝卜地„„ 红萝卜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彩”。这是莫言曾经作过的一个有趣的梦,这个梦使他如闻天籁,如悟禅机,创作发生了嬗变。从这个梦里,他获取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美丽而奇特的意象。这个意象像一段电影,一个童话,萌发了一种莫名的感受,他觉得很妙,妙不可言,只有诉诸笔端。于是,这个意象不断膨胀,这种感受渐渐发酵,终于变成了一个小说。这就是后来颇为人们称道的中篇《透明的红萝卜》。我们先不讨论小说中那种迷离恍惚的梦幻感与这个梦之间究竟有什么血缘关系,我们只想指出,这种小说的产生(或构思)方式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多少年来,我们总习惯于一种所谓“从外往内注入式”的构思方法,即往往是带着某种需要的眼光,去生活中“量体裁衣”,甚至“削足适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大脑动力定型”。直至今天,不少人仍然不自觉地在自己禁锢自己,在固定的模子里不能越雷池半步,这是十分可怖的创作自由的自我丧失。而莫言则不然,他或者从一个梦境里得到一个意象,并由此产生《透明的红萝卜》、《三匹马》等,或者从川端康成的《雪国》中“一只黑色壮硕的秋田狗蹲在那里的一块踏石上,久久地舔着热水”这样一句话里,唤起一种遥远苍凉的情绪记忆,从而捕捉到一种叙述的“调子”,写出了《秋千架》。总之,都是用受到了某种激活的主体心灵去融铸生活积累,进而显示出作家鲜明的审美个性。我们称这种方法为“由内向外放射式”的构思方法,并认为它比那种“从外往内注入式”更接近艺术创作的规律。一个作家能自如地运用它,也就获得了相对的创作自由。丹纳早就发现:“有艺术才能的人有两个特点:一是强烈而自发的印象;二是这个印象所占的优势能改变一切周围的印象。”当然所有“意象”或“印象”都只是酵母,都必须和生活中和才能发酵。那么,在“生酵过程”中遇到生活不足的部分怎么办?莫言的经验是“用想象来补足。”

想象,则是莫言艺术的最大特色

二、“一个文学家的天才和灵气,集中表现在他的想象能力上。”

女孩抱着他的衣服,仰着脸,看着白杨慢慢地倾斜,慢慢对着自己倒过来。恍惚中,她又看到光背赤脚的男孩把粗大的白杨树干坠得像弓一样弯曲着,白杨树好像随时都会把他弹射出去。女孩在树下一阵阵发颤。后来,她看到白杨树又倏忽挺直。在渐渐西斜的深秋的阳光里,白花花的杨树枝聚拢上指,瑟瑟地弹拨着浅蓝色的空气。冰一样澄澈的天空中,一绺绺的细密杨枝飞舞着;残存在树梢上的个把杨叶,似乎已经枯萎,但暗蓝的颜色依旧不褪;随着枝条的摆动,枯叶在作响。——《枯河》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家能够写出如此精妙的文字。写人:女孩眼中白杨倾斜的感觉,男孩敏捷如猫的动作,何等传神。写物:大到“杨树枝聚拢上指,瑟瑟地弹拨着浅蓝色的空气”,小到残存在树梢上枯萎的个把杨叶的色泽和音响,以及那“冰一样澄澈的天空”,都是何等奇警。处处见出笔力的弹动,灵气的闪光。这就是想象的功用。有了它,可以给经历过的生活插上翅膀,让它飞腾;也可以给未经历过的生活灌注灵性,使它活蹦乱跳。我们再看《金发婴儿》开篇写那个瞎老太婆夜摸“游龙戏凤”的缎被面,直摸得“龙嘶嘶,凤唧唧”,龙凤齐鸣;听那窈窈冥冥的夜声,直听到星星相撞,訇然作响,天河泛滥,浪涛喧哗。还有中间那一大段关于孙天球用望远镜看“渔女塑像”的描绘,借助一天中阳光的微妙变化,活生生写出了一块石头的肤色、体温和呼吸,以至“那显得非常结实的嘴唇里正在吹出三鲜水饺的香味。”这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的结晶。

勃兰兑斯认为,想象力是作家的显微镜,而“通过显微镜看起来,一个蜘蛛比最巨大的大象还要大,组织还要复杂。”莫言正是借助一个显微镜,使自己从一个出色的观察家进而成为一个深刻的透视家。成功地突破了一般的平面简单的描写,深入到事物内部进行立体的观测和描绘,不光写出一滴水珠的形状,甚至解剖分析出它的光和色乃至基本粒子。因此,他往往可以在一点上无限深入下去,且写得声色并茂,情采饱满。这样一种立体化、深层化的细部描写功力,在当代作家中几乎是凤毛麟角。我们不少人缺的就是这种汪洋恣肆的主观创造力,常常使艺术在过分拘泥于生活的真实上失足,一味“描绘”、“照相”,把水灵灵,活脱脱的生活写得干巴枯燥,死气怪样。特殊的想象天赋成全了莫言,使他在从取材炼意乃至细部描写诸方面都获得了高度自由,在创作的“自由王国”里如鱼得水,几近达到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点石成金的境界。有了这样的本事,他在小说的结构上当然也就可以百无

禁忌,纵横才情了。

三、“把风马牛不相及的若干事物联系在 一起,熔成一炉,烩为一锅,揉成一团,剪不断,撕不烂,扯着尾巴头动弹。”

谁见过“立体时空小说”吗?就我有限的阅读范围看,莫言的中篇《爆炸》就算是一部。小说写的是“我”带妻子去医院流产的经过,事情本来十分简单,时间也不过半天。可他在天上调来一支飞行部队,若干飞机漫天盘旋,连连打炮;在地上弄了几十个人带着一群狗拚命撵着一只狐狸东奔西突,满草甸子乱窜;还在公路上支使一对青年男女骑着一辆摩托来回兜风。真是产房内外,天上地下贯通一气,四条线索纵横交织立体推进。作者似乎是有意无意间把发生在这一时空内的一切人和事和盘托出,既让你觉得场面雄阔,气度恢宏,又感到这千头万绪之间互有关系。是的,结构的复杂性,自然就带来了小说题旨的多义性,你可以说它反映了人口的“爆炸”,也可以说它表现了新旧道德观念矛盾的“爆炸”,甚至也不妨看做是各种时代信息的“爆炸”。见仁见智,悉听尊便。

除此之外,莫言小说还大胆试验“多角度叙述结构”(《球状风电》),“对位式结构”(《金发婴儿》)以及“时序颠倒”“时序并列”等多种结构手法。或使作品增加层次感与逼真感,或使作品万象纷繁,引人入胜。总之,为了“使人物和环境获得最大可能的立体感”,使“故事活动起来,获得一种生命的力量”(巴尔加斯•略萨),他怎么方便怎么来,表现了极大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甚至还体现在他每每越出常轨的闲情逸致上。如《秋千架》里写部队过河的那一段,按常理可说是节外生枝,即便不全部删除,至少也可大量压缩。可他反而在这儿洋洋洒洒写下近千字。为便于说明,特摘出一节,略加分析: „„战士们一行行踏着桥过河,汽车一辆辆涉水过河。(“小河里的水呀清悠悠,庄稼盖满了沟”)车头激起雪白的浪花,车后留下黄色的浊流,(“解放军进山来,帮助咱们闹秋收”)大卡车过完后,两辆小吉普车也呆头呆脑下了河„„(“拉起了家常话,多少往事涌上心头”)“糟糕!”一个首长说。另一个首长说:“他妈的笨蛋!让王猴子派人把车抬上去。”(“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很快就有十几个解放军在河水中推那辆截了气的吉普车„„(“你们是俺们的亲骨肉,你们是俺们的贴心人”)那几个穿白大褂的把那个水淋淋司机抬上一辆涂着红十字的汽车。(“党的恩情说不尽,见到你们总觉得格外亲”)„„

如果说“过河”的这一整段已经有点儿节外生枝的话,那么这里插进来的几句歌词就更是旁逸斜出了。然而,他正是通过这信笔拈来的歌词的分句穿插,通过紧张混乱的军车渡河场面与悠扬抒情的歌词的“二声部平行”的交叉叙述,自然造成了叙述节奏的急促与舒缓;语言形式的韵文与散文;感官形象的视觉与听觉;内在涵义的历史与现实的四组对比,而这四组对比又产生了崇高与滑稽,欢快与沉重,忠诚与愚昧,甘甜与苦涩的四重组合。最终给了读者一颗浸透着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军民关系、社会心理和人物情绪的怪味豆,让你咀嚼之余,啼笑皆非,获得一种奇特的审美快感。

莫言在小说结构上就是这样地随心所欲,他决不做“单纯”,“集中”之类的奴隶,而是哪儿有“味”就往那儿写。因此也就避免了单调和呆板。反而还常常在环顾左右时能妙趣横生,在闲情逸致中有神来之笔,在艺术上最容易全军覆没之处铤而走险出奇制胜。四 “高尔基说过,一切思想、事实的外衣就是语 言。因此,我采撷各种丝线来编织她。”

读莫言的小说,你可以从任何一页的任何一行读起,它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那语言本身。那一个个字都像是在叫着喊着,笑着跳着,活鲜鲜水灵灵地来拉你,拽你,不知不觉你就跟着它们扑进了那一片语言的情彩斑斓的波浪,心旷神怡地遨游起来。怎么说呢?它们传神写意而飘逸玲珑,气势灌注而潇洒蓬松,灵动活泼而变化无穷。总之,企图用几句话来概括莫言小说语言特色是困难的,但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他究竟采用了一些什么“丝线”来编织他的小说的“外衣”。现代通感的运用------曾给诗人带来抒情的广阔天空的艺术通感,在这里同样大显身手。它随笔所至,来去如风,通过比喻、夸张等,使各种信息都呈现出一种放射性传导,其速度、深度、广度和密度都不可限量,让人觉得在张开每一个毛孔,接受着天地万物间的一切色彩、线条、音响和气息。同时,又使种种最难以言传的复杂细微的感受得到了最形象生动的表达。下面是《金发婴儿》里的几个例句——听觉变嗅觉:“她的叫声很响,具有一股臭豆腐的魅力。”

嗅觉变视觉:“槐花的闷香像海水一样弥漫着„„风吹来,把香气吹成 带状。”

视、听觉互变:“醒来听到太阳正 嘎吱吱地响 着,像一条老牛车在爬着上坡路。” 莫言《红高粱》的 生命意识

《红高粱》既是“寻根文学”的终结,也是“新时期”“新历史小说”家族小说的起源。其中透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物的历史边缘性都给新时期小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红高粱是有爱恨情仇的鲜活的生命个体,山川草木、清风白云甚至溺尿都是有生命质感的。《红高粱家族》中,“我奶奶”从出嫁的那天起似乎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然而她却凭着坚强和果敢闯了过来,从而获得新生,获得了自己的爱情和事业;罗汉大叔面临酷刑自知没有生存的希望却并不绝望,依然以自己的忍耐力与极刑斗争到底,他的英雄气概被后人传为佳话;“我爷爷”率领的非正规军队虽然抗日失败了,他的率性和他的辉煌业绩却被载入史册传为佳话,“使我们这些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这里,社会正统的伦理道德和是非观念失灵了,我们所感觉到的只有强盛的生命力量的震撼之美。

(2)植物是有生命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植物是有灵性有感觉的却是童话神话里和寓言中才有的事。然而在莫言笔下,植物的灵性和感觉却是那么的自然,丝毫不让人觉得突兀。红高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有喜怒哀乐,也会“肃然默立”、“感情激荡”,“向苍天呼吁”,它们同扎根于故乡的黑土地,已经与“我爷爷”、“我奶奶”融为一体,山川河流、蓝天白云、风雨雷电都是通灵的有感觉有感情的,河水也会愤怒从而给人施加惩罚,也会因悲哀而呜咽。

(3)死亡皆自然。文中对罗汉大叔被活剥皮的过程写到极致,将生命结束的瞬间无限拉长,把死亡过程本身酣畅淋漓地展示出来。描写酷刑并不一定代表作者受过或者执行过,而是靠着艺术想象虚构出的真实,其目的却是为了展示在极端情况下人的生命感觉和生命存在状态本身即生命本身,而不是聚焦于死亡的意义。在这里,莫言将人置于生命的临界点上加以考察,即将死亡“降格”到“物质——肉体”层面,“为肉体恢复名誉”,将“一切高级的、精神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的层面”,是对传统文学“死亡禁忌”的反拨,是对民间死亡观念的文学表现。在莫言的文学世界里,众生在成为中华儿女英勇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魂。莫言小说的主要人物往往不是那些由正统文明观念所认定的英雄式的所谓历史主体,而是那些被主流历史排斥在外的普通的人群。他们粗鲁、顽愚,与正统的文明沾不上边,往往还带有破坏性,然而正是这些不开化的非正统历史的边缘人物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量。

第四篇: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Several months ago, a good news swept on China that Mo Yan won the 2012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After this big event, Mo Yan, the first Chinese resident to win the prize, has been the crispy fried chicken among China.Gaomi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becomes a tourist attraction because of his popularity.For his award, Chinese media overwhelming report this exciting news.People are rushing to the bookstores to buy his famous book and some are even out of stock.Generally speaking, his award means a lot to China, especially Chinese literature.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s a dream of Chinese literary field and all Chinese people.However, as a large cultural country that owns countless classic works, China had no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which had become a great pity.Therefore, this prize finishes a pile wish of Chinese people.In addition, although we have a great number of great works, very few people can read a book carefully and tranquilly in the impetuous society.I think this exciting news will inspire people’s enthusiasm towards literature, which is a great motiv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This is what we are happy to see.幸福感How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Happiness The sense of happine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As a vital factor of life, it brings us power, arouses our enthusiasm for loving life, and helps us to create a promising future.However,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Chinese people to hold different views about happiness and the way to enhance it.In addition to material basis, the sense of happiness also refers to several others aspects.Firstly, based on a recent survey, a majority of individuals admit that they are no longer content with being fed and clothed adequately, and their happiness depends more on their success in careers, friendship and love.Secondly, a great many people claim that health is the key to their sense of happiness.It is health that enables them to build up a solid foundation for anything significant.As a college student, I am convinced that never can money equal happiness.To enhance our sense of happiness, we should educate, advocate and encourage our friends and classmates to enrich their knowledge, broaden their horizon and cultivate their ability.中国酒驾现象

Nowadays, the phenomenon of drunken driving has arouse wide concern among the public.Especially the young generation living in metropolis, tend to drive after drinking, ignoring the fact that this behavior may pose underlying threat to their precious life and may even endanger others.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accounting for this phenomenon.Firstly, the absence of consciousnessof driving security may be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people participate in more activities or banquets than ever before, where they will drink strong wine(烈酒).Then, they may get drunk but continue to drive.Secondly,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may not have been strictly enforcedto warn people not to drive after drinking.Drunken driving is bound to generate severe consequence if we keep turning a blind eye and a deaf ear to it(视而不见,听而不闻).Firs and foremost, this behavior will directly threaten the safety of drivers, passengers and pedestrians, resulting in traffic accidents, injuries and even deaths.Besides, treating the injured and repairing broken cars means a grievous waste of money, time and resources.In view of the seriousness of this problem, effectiv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before things get worse.First,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supervisory rol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impose heavy penalty on those who drive after drinking.Secondly, a more extensive education campaignshould be launched to arouse the public's conscious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driving safety.With these measure adopted, I strongly believe that drunken driving will be things of the past.慈善机构公信力 My View on Charity

Charity brings the society power, arouses people’s enthusiasm for life, and help others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However, after several scandals,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the public to criticize and doubt charity organizations or individuals.A case in point is China Red Cross, whose fame was spoiled by Guo Meimei.It is evident that the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are diverse.In the first place, the disordered charity management is the root cause of criticism.Why? Charity organizations in mounting/ large numbers have not come to realize the problems in their management, budget and raising money.In the second place, the lack of public’s trust constitutes another major cause.Based on a survey on the Internet, because of some negative cases, a majority of people admit that they are unwilling to donate or help others through charitable activities or organizations.As a college student, I am firmly convinced that it is exceedingly necessary for the public to be involved in charity.However, we should advocate and encourage organizations to reform charitable activities.大学生就业难 Nowadays,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f a problem.About a decade ago, university students could find satisfactory and enviable jobs after graduation, while at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30% of graduate students can’t find a job but stay at home after graduation.Employment difficul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Among these, the increasing recruit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s a vital role.In additio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il to adapt their cour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Considering such a rough job market, I think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took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Above all,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realize their own defect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mselves to keep their competitive edge in society.Moreover,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should provide more trainings and internship opportunities before the students enter the society.Besides,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hold a right attitude towards jobs and set their job expectations at a suitable level.Only through these ways can the college students find a satisfactory job and have a brighter future.Should Retirement Age BePostponed? 推迟退休年龄引发人们热议

Based on a recent survey on the Internet, a majority of individualsadmit that aging society will bring a variety of problems to their life.Alongwith the trend of longevity,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people to debate whetherit is wise to postpone retirement age.Some people favor postponing the retirement age.In their

eyes, itis this policy that enables the aging society to build up enough work-force.Asa matter of fact, people in mounting numbers have come to realize this problemin an aging society.Even so, others hold a different view that postponingretirement age carries some risks.This policy can bring old people stress, butcannot arouse their enthusiasm for work, and cannot help them to enjoy their

retirementpension.I am convinced that we should balance old people’s interest againstthis aging society.Thus, if those seniors have enthusiasm for work, we shouldeducate, advocate and encourage them to work and perform their tasks.If we tryour utmost to do so, the future of old people’s life

will be promising, hopefuland rosy.大学生参加选秀节目

Nowadays, TV PK Shows(or we can call it Talent Shows)are great hit in China and have attracted many young people.As for me, TV PK Shows, as all other things, hav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Therefore, the most crucial thing is how we see them.Some people think Talent Shows provide grass-root people with a stage to display their talents, so they should seize every opportunity to show off their talents.Some College students even give up their studies to attend these TV PK Shows in the hope of becoming famous overnight.They even regard TV PK shows as a shortcut to the success.While other people reckon that TV PK Shows will develop the undergraduates’ attitude of anxious of achieving quick success.And once they were failed in these shows, they would suffer a great psychological unbalance.This is really bad to their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To sum up, everything has its limit.As long as the right attitude is employed, then it is OK.

第五篇: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北京时间11号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籍作家。中国文学界人士认为,莫言的获奖是世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肯定,将推动中国文学的进步和发展。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在中国当代文坛,莫言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的作家。他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丰乳肥臀》《蛙》《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四十一炮》等。其中,《红高粱家族》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长篇小说《蛙》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揭晓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由中国作家莫言获得时,莫言正在他的家乡——山东省高密,那个让他走上文坛并为他的多部文学作品提供创作灵感的地方。

莫言在得知自己获奖后表示,他并不认为获奖是多了不起的大事,中国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作为一名作家,最重要的还是要拿出好的作品。“自己不要把这当作一件了不起、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他就是一个奖,得了这个奖并不证明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心里很清楚中国作家有很多,写的很好的作家成群结队,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的作家也有很多。我是幸运地得了这个奖,我要站稳脚跟,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而不是奖项。作家能让他站稳脚跟的还是对现实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

这位出身农民的作家,有着很深的乡土情结。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多年来,莫言的一系列乡土作品都没有离开他的故乡——山东高密县里那个充满荒诞、愁苦而又朴实的山村。

80年代中期,他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以他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使他“名声大震”,《红高粱》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使莫言一夜成名,走向世界。

莫言是一个直觉发达、心理敏感的作家。他的作品常常通过色彩、声音、影像等调动读者的神经,再加上对心理反应的细致表现,使作品具有了打动读者心灵的力量。

莫言:“写小说的时候实际上是要调动自己全部的感官的,刚开始也是下意识的,我要写一棵树不仅要写他的形状,我还会想到他的树叶树干散发的气味,看到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阳光下色彩的变化,我看到的树,我嗅到的树的气味,甚至是我摘下一片树叶尝的味道。”

进入90年代后,莫言把精力主要放在了长篇创作上。1995年,莫言用了83天的时间创作了引起巨大争议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争议主要来自于挑逗的书名。而实际上,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民族受难的历程。《丰乳丰臀》使莫言的创作生涯达到一个了巅峰。

此后,他又出版了《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等作品。这些作品依旧在讲述乡村的故事,但是莫言也开始在风格上寻求改变。和以往汪洋恣意的语风相比,莫言的最新作品《蛙》显得收敛了不少。

莫言评价自己是一个懦弱的人,他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投射了自己的影子,但同时,他也试图在人物身上塑造一些敢于表达自己、坚持自己的性格。

莫言:“《丰乳肥臀》里的上官金童身上最大的弱点就是懦弱,这是我的精神自传。我小说《红高粱》里面写了一些像余占鳌这样的一些敢作敢为的男子汉,就跟自己身上缺少这些东西有关。(我)认识到懦弱是自己巨大的弱点,(在很多时候)不敢坚守自我,在我很多小说里面出现了这样的一些敢于表达内心,敢于坚持自己的人物。”

莫言的获奖也在中国文坛引发了极大的关注,王蒙、韩少功等多位中国作家都为莫言的获奖而感到高兴,认为他的获奖说明了中国当代作家、以及中国当代的文学成就获得了世界的关注。

北京晨报文化副刊部主任蔡辉说,莫言的获奖将可能推动中国严肃文学的发展,给年轻作家带来更多的机会。“他是新时期十年文学的代表,也是他的顶峰,他最好的创作也是在那十年。这个获奖有两大意义,第一是打破了我们心中对诺贝尔文学奖过度崇拜的情节。第二是至少从某种意义上大家开始重新审视纯文学了,可能让很多出版人、决策人关注纯文学的创作,特别是给年轻人提供一些机会。”

莫言表示,目前,他正在准备有关战争、家庭以及话剧剧本、戏曲等作品的准备工作。他说,他将继续脚踏实地描写人的故事。“脚踏实地,描写人的生活,描写人的情感,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作。”

按照诺贝尔奖有关规定,所有获奖者将在12月10日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摩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

下载【媒体报道】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曾获奖项盘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媒体报道】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曾获奖项盘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一览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一览 新网10月11日电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7时,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此殊荣。 莫言的主要作品如下: 《白狗秋千架》(2004......

    浅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3

    浅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摘要: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是中国文学逐渐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式标志。 关键......

    2013思想汇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尊敬的党组织: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10月,因为在这个月的11日晚上7点时分突然降下喜讯——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了! 这一刻,全中国人民都沸腾了!而从这一刻开始,我才真正开始关注起莫......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日期:2012-10-15]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访台之旅侧记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访台之旅侧记 “文学,最高的奖赏是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访台之旅侧记 福建日报驻台记者李向娟 “我离博士水平还差......

    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经典语录

    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经典语录——值得一看1、安然的在被窝中躺过一世春秋。浑噩自知。2、把每一个句子后面加一个完结的句号,记作虚无而迷惘的守候。3、 别怪我......

    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谈起

    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谈起 自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在国内可谓普天同庆,引以为傲,有点扬眉吐气的激动。而他的一言一行也随之影响着全国上上下下的国民,出现“莫言热”狂潮,......

    山东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山东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大众日报高密10月11日讯 记者孟庆军 逄春阶 杨国胜 兰传斌报道晚上7点刚过,高密的大街上便响起了鞭炮,一条消息在鞭炮声中口口相传:高密走出去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