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实务
本科目须考查的知识要点如下: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消息文本的写作、通讯文体的写作、深度报道的写作、新闻评论的写作、新闻写作的创新、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选题立论的根据与要求、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说理论述的原则与艺术、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配发言论的效应与依据、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新闻述评、杂文、广播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学的学科地位、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与职能、媒介市场与产品营销、媒介广告的经营管理、媒介的生产管理、媒介的技术设备管理、媒介的财务管理、媒介的人力资源管理、媒介的公共关系、媒介产业化与集团化、媒介管理机构与体制改革。主要参考书目: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二篇:新闻传播实务
新闻传播实务
本科目须考查的知识要点如下:
新闻实务:新闻采访概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发现与判别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记者的修养、采访的第一阶段、采访的第二阶段、采访的第三阶段、新闻报道体裁、新闻主题与材料、新闻语言、新闻结构、各类新闻的采写、各类通讯的采写、新闻体裁改革趋势、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选题立论的根据与要求、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说理论述的原则与艺术、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配发言论的效应与依据、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新闻述评、杂文、广播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
传播实务: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学的学科地位、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与职能、媒介市场与产品营销、媒介广告的经营管理、媒介的生产管理、媒介的技术设备管理、媒介的财务管理、媒介的人力资源管理、媒介的公共关系、媒介产业化与集团化、媒介管理机构与体制改革、广告概述、广告学及其基本原理、广告产业与广告市场、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介广告组织、广告运动的基础:广告调查、广告运动的核心:广告策划、广告的信息处理: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传播的通道:广告媒体、广告运动的信息宿点:广告受众与消费者、广告效果及其测定、广告与营销要素整合、广告与营销推广要素整合、广告法规与广告行政管理、广告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
新闻传播史论
本科目须考查的知识要点如下:
新闻本体、新闻传者、新闻受众、新闻媒介、新闻作品、新闻传播、新闻与价值、新闻与真实、新闻与自由、新闻源流、新闻事业、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大众传播的受众、传播效果、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在维新运动中报业的大发展、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总体变化、1949年以来的台湾、香港,澳门新闻传播事业。
第三篇:《新闻实务》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新闻实务》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新闻实务》初试科目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新闻业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具体要求,具有良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的业务实践。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公共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具体要求。
指定选作一(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专业):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新闻报道业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具体要求,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具体新闻业务实践的能力。
指定选作二(国际新闻学专业):
国际新闻学包括三大板块内容:国际新闻理论、国际新闻史,国际新闻业务。国际新闻理论主要是研究其本体论的问题,国际新闻史则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国际新闻的发展阶段及规律性的特征。国际新闻业务考察国际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的综合实际应用能力。
指定选作三(广播电视学专业):
考试要求考生掌握新闻传播的系统理论知识;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特色;关注全媒体时代的前沿动态、理念、趋向;注重实际业务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公共部分(80分)
(一)新闻采访 1. 新闻采访(1)新闻采访定义(2)新闻采访的特点(3)新闻采访的要求 2. 新闻采访的选题(1)新闻线索(2)确立选题的标准(3)选题的方法
(9)社会现象通讯(10)解释性报道(11)调查性报道
(三)新闻编辑
1. 新闻编辑的特点与要求 2. 新闻稿件的选择 3. 新闻稿的修改 4. 新闻标题 5. 新闻稿的配置 6. 版面编辑 7. 图片编辑
8. 新闻报道的组织与策划
(四)新闻评论 1. 新闻评论
(1)新闻评论界说(2)新闻评论的特点 2. 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
(1)认识功能(2)教育功能(3)导向功能(4)监督功能 3. 新闻评论的文体发展
(1)政论主导时期(2)新闻评论形成(3)语体化进程(4)个性化时期 4. 新闻评论的要素
(1)论点及其要求(2)论据及其运用(3)论证的逻辑与方法5. 新闻评论的选题
(4)系列报道的采写要求
(二)广播电视评论 1. 广播评论
(1)广播评论的类别:口播评论、谈话评论、音响评论(2)不同类别电视评论的制作规律 2. 电视评论
(1)电视评论的类别:口播评论、谈话评论、图像评论(2)不同类别电视评论的制作规律
(三)广播电视节目 1. 广播节目 2. 电视节目
3. 广播电视节目系统 4. 节目设置 5. 新闻节目 6. 新闻性专题节目 7. 新闻性杂志节目
※指定选作二(国际新闻学专业指定选作部分)(70分)
(一)国际新闻理论 1.新闻理论 2.国际新闻的定义 3.国际新闻的发展形态 4.国际新闻的特征
5.国际新闻的作用及效果研究 6.国际新闻相关理论
霸权理论、软实力理论、文明冲突论、建构主义理论、信息自由流动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霸权、媒介帝国主义理论、文化中心主义、东方学等。
(二)国际新闻史
1.前新闻时期国家间的信息传递 2.国际新闻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3.国际新闻的兴盛和快速发展 4.当代国际新闻的调整与变化
5.新媒体环境下国际新闻传播的全新格局
19.20.手机视频的发展进程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二)新闻传播理论 1.新闻的起源与社会需要论 2.新闻的本源与认识论 3.新闻定义的代表性解释 4.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5.新闻价值及其要素构成 6.新闻伦理 7.新闻法规
8.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标准 9.“新闻自由”的阐释 10.11.12.13.14.15.16.17.18.19.20.媒体的社会责任 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导向 新闻敏感与政治敏感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阐释 “三贴近”、“走、转、改”与媒介生态 新闻专业主义
“公共新闻学”的产生与内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传播效果与收视率 新闻学的形成与研究对象
第二部分 新闻实务
(一)新闻采访 1.新闻采访的含义 2.采访的基本方法 3.广播采访与报道形式 4.电视采访与节目形态 5.人物专访 6.调查采访
5.剪辑艺术 6.运动摄影 7.拍摄手法 8.拍摄技巧 9.纪实摄影 10.新闻图片组合报道
(五)广播电视新闻节目 1.新闻节目类型 2.新闻联播节目特点 3.专访节目特点 4.谈话节目特点 5.新闻直播 6.特别节目 7.节目形态 8.节目风格 9.节目标识 10.节目品牌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试卷结构:本科目满分150分。其中所有考生必做的公共部分为80分,分专业指定选作部分为70分。
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写作题。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第四篇:新闻传播实务论文
真的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
------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
真的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
------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
【摘要】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种新闻职业规范,已经屡屡被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以及业内人士所提及,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所处的困境,本文主要从《羊城晚报》2011年11月22日封套版头版广告入手,来探讨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时的困境,以及为走出困境应采取的措施等问题。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
商业利益
《羊城晚报》
广告
真的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
------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
真的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
------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
如下所示,图1是《羊城晚报》2011年11月22日封套版头版的版面。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过报纸头版刊登整版广告,但是当这一天,《羊城晚报》在封套版头版宣布今天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的时候,不禁试问:新闻专业主义如何面对商业利益的侵蚀?底线在哪?
图1 关于《羊城晚报》的这个版面,有几点需要说明:首先,准确来说,这不是报纸新闻版面的头版,而是外套封面的头版,这个事实要澄清;其次,即便是在封面,做整版广告,只留一个头条的标题导读,这种情况早屡见不鲜;再次,这条广告的最大争议是内容,声称没有什么新闻比某车上市更重要,显然不妥,;最后,这广告没违法,只能从责任角度批判。
有一句看似戏谑的话“现在的广告做得很有新闻性”在不少人中流传,这句话虽有些偏颇,但细究也不无道理。媒体靠新闻卖广告,靠广告养新闻,这已经
真的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
------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
是是我国现今媒体大环境下的主流,而且媒体与广告的良性互动也有助于我国媒体的发展以及广告业的繁荣,十九世纪末美国人给广告下的定义之一是"广告是关于产品的新闻。"说明广告原来与新闻有相通之处,但是,媒体必须把握住一个“度”,否则,本来处于良性互动的媒体与广告出现畸形发展,就会使新闻专业主义受到商业利益的侵蚀。本文将从新闻专业主义同商业利益的博弈关系入手,来探讨新闻专业主义的问题。
一、关于新闻专业主义
1、新闻专业主义的定义
“新闻的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反权威精神。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①
可见,新闻专业主义从来与利益团体无缘,也即与各种利益包括商业利益没有可调和的余地,它本着新闻本质的原则从事新闻报道活动。
2、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特点
概括来讲,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特点包括客观性、独立性、真实性、自由性。所谓客观性,就是说新闻工作者必须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进行新闻报道活动,把履行“把关人”职责时要按照新闻价值标准而非个人喜好来进行选择。所谓独立性,是强调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该独立运作并为公众服务而不应屈服于行业规范范围之外的任何权势或利益集团等。所谓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新闻事件的原貌,力求达到从整体到细节的真实,以求独立的权威性。所谓自由性,包括采访自由、出版自由、表达自由和信息获取自由即“知情权”。新闻自由是西方新闻理论的基石。
3、新闻专业主义的作用
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传播媒介的三个功能,即“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各部分”、“传承社会遗产”。②实际上,在媒介实现这些功能时,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性和中立性两大特征在期间发展成了一套专业的理念和技巧,并对传媒功能的实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真的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
------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
二、新闻专业主义与商业利益的博弈
新闻专业主义起源于西方,却在中国历经20多年的新闻改革中屡次被涉及,“其中包括反对“假、大、空”,以事实说话;强调贴近生活,提高媒介的服务性;反对“有偿新闻”,提倡新闻业的职业伦理;呼唤“舆论监督”以及内容采编和媒体经营的分别管理等等。可以说,经过新闻改革,建立新闻专业的信念、伦理和规范,早已成为新闻改革过程的新闻实践的重要内容,新闻工作的“专业主义”已经呼之欲出。”③然而,在中国独有的新闻和传媒体制下,新闻专业主义难免受到侵蚀。
1、“一元体制、二元运作”的媒介体制引发的“权力寻租”
“我国拥有世界上独特的媒介制度,即“一元体制,二元运作”。一元制度就是指媒介为国家所有制,二元运作就是既要国家拨款,更要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利,去获取广告利润,而后者已经成为所有媒介的主要收入来源。”④我国之所以形成这样独特的媒介体制,实际上是各种不同集团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进行重新制度化的过程.一方面,政府力量借助资本力量,以期加强对媒介的控制;另一方面,资本力量逐渐成为媒介资源重组的重要力量,借助政府力量获得资本回报。而公众在此博弈过程中就成为两者之间的一种筹码,一方面,政府借助资本力量加强对媒介的控制,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控制媒介进而向公众宣传主流价值观,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另一方面,资本力量如果希望借助政府力量获得资本回报,就必须考虑受众的需要。在这样的博弈过程中,必须权衡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建立起现代的媒介制度。然而,在媒介运行的实际情况下,我们却遗憾的发现,广大受众往往成为政府力量和资本力量等利益集团的博弈过程中的牺牲品。在“一元体制、二元运作”的独特媒介体制下,媒介一方面要完成政治领域中要求完成的意识形态宣传任务,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广告等市场收入来支撑媒介的再生产。一言以蔽之,就是媒介通过国家所有制赋予的政治优势来获取广告费等市场收入,又通过这些市场收入支撑媒介的再生产以完成政治领域要求的意识形态宣传任务。由此看来,媒介具有与生俱来的政治优势,掌握着社会舆论的主动权,也成为受众的主要传播源。然而,如果一些媒介从业者利用这种权力谋取各种利益,实现权钱交易,用公共权力在市场中寻找租金,即我们所说的“权力寻租”,就会丧失新闻专业主义的应有之义,使广大受众成为牺牲品。
真的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
------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
2、《羊城晚报》之于新闻专业主义
以《羊城晚报》2011年11月22日封套版头版为例,不可否认,报纸依靠平面广告尤其是房地产广告、车广告等能够获取丰厚的盈利,以此来维持报社的再生产,而报社的这种做法也并没有违背媒体在“一元体制、二元运作”媒体体制下的运作原则。我们也可以看到,《羊城晚报》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做出了八连版的广汽巨额投入的创意广告,(图2是《羊城晚报》八连版广汽巨额广告的其中两版)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当《羊城晚报》发行八连版广汽巨额广告的时候,就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争论基本可以分为两派:一方认为《羊城晚报》作为都市报而非党报,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而且广告追求创意和创新是没有错的,最重要的是《羊城晚报》的八连版巨额广汽广告确实达到了广告宣传的目的;另一方则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羊城晚报》虽是都市报,但也应秉承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品质,报社靠广告获取盈利以维系报社再生产本无可置疑,但像《羊城晚报》这样即使只是在广告封套版头版整版打出汽车广告的做法,已经超过了新闻媒体与广告间的“度”,难免模糊了报社作为社会公器的角色。
笔者认为,对于之前《羊城晚报》的八连版巨额广告,作为受众应该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应该看到,《羊城晚报》的八连版巨额广告只是在报纸的包封上而非盛传的头版,是属于做成假头版的内容页广告。对于当今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下,运用此做法也可以给予一定的理解。然而,如果说此前的八连版巨额广
真的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
------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
告受众还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话,《羊城晚报》2011年11月22日的封套版头版广告便让人不敢苟同了。对于此头版广告,最大的争议不在于其整版的巨幅广告,而是其宣称“今天没有什么新闻比广汽SUV传祺GS5全球首发更重要”的内容。很明显,《羊城晚报》是想用“惊世骇俗”的语言来抓住受众的注意力,进而引起争论。“在信息社会,注意力资源变得日益重要,信息社会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⑤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广告商购买投资于媒体并不是为了购买报纸的某块版面空间或广播电视的某个节目时段,而是冲着这块版面空间、这一节目时段所实际吸纳的受众的阅读习惯或收视行为而投资的”。⑥广汽集团购买《羊城晚报》的版面,其目的是着眼于《羊城晚报》长期以来培养起的广大受众。而《羊城晚报》作为都市报,传播新闻是其主要职责,作为拥有广大受众群体的大型都市报,《羊城晚报》公然在广告上宣称卖车比所有的新闻都重要,这岂不是对读者智商的冒犯,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呢?《羊城晚报》的这种做法虽不至于上升到以公共权力在市场寻找租金的“权力寻租”的地步,但是作为定位在大型都市报的报纸,其在商业利益的面前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模糊化处理是值得商榷的。
推而广之,诸如《羊城晚报》的此类侵蚀新闻专业主义品质的做法在我国已经屡见不鲜。从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赵安落马,影视部副主任露馅,到山西繁峙矿难多家媒介的11名记者集体受贿;从《焦点访谈》栏目日益增多的说情者,导致舆论监督锋芒大打折扣,到各地各类媒介口喊人文关怀,却对有钱、有权阶层趋炎附势„„我们尴尬的发现,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新闻专业主义被忽视甚至是被抛弃的情况,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步履维艰。
三、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虽然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并不是主导新闻观,但是其作为一种职业理想,在不断的建构和消解中体现出极大的理论价值”。⑦媒体只有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才能有效应对生存发展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不仅会使原有的传统媒体加速衰落,而且会使新媒体的公信力迟迟难以建立,到头来既不能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不能收到经济利益回报,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益。因此,我们必须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把握道德底线。
真的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
------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
1、回归到为人民服务上去
在我国,媒体是为人民服务的,传统媒体诸如报纸、广播等要把握好为公众服务这个最终目的。从公众角度来讲,媒体资源的丰富带来了海量的信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譬如,在海量信息面前,往往有些信息不是公众所关注的,甚至有些东西是造成受众“麻醉效果”的元凶。由此,公众需要的是媒体帮助他们过滤信息,以便得到需要关注的信息,至少是排除冗杂信息、噪音信息、虚假信息等。这就需要媒体想公众之所想,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做好新闻而非铺天盖地的灌输信息,更不能摒弃职业道德误导受众。而审视《羊城晚报》的做法,其把封套版头版做成巨幅平面广告并冠以所谓的“今天没有什么新闻比广汽SUV传祺GS5全球首发更重要”的噱头,非但没有帮助受众过滤掉冗杂多余信息,反而是以极其富有歧义的广告语来误导受众,显然是不可取的做法。
2、加强制度建设及舆论监督
新闻专业主义能够坚守,职业道德能够维护,离不开制度的建设。也唯有制度的建设才能够将相关问题纳入法律法规的框架之内,运用国家强制力的方式来解决。而舆论监督至于新闻媒体,就出现一个“悖论”,因为新闻媒体本身就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实施者,而舆论监督有需要他人来监督新闻媒体本身,这就需要新闻媒体间的相互监督,还有来自受众的监督,“制度建设和舆论监督,对于媒体以及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他律”和“自律”的关系,共同促进新闻专
⑧业主义与道德问题的解决”。制度建设及舆论监督作为新闻专业主义得以坚守的两翼,两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
3、新闻专业主义是永远的追求
新闻媒体要始终确立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虽然新闻专业主义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主义,但是从客观上来讲,新闻专业主义有助于新闻从业人员确立新闻理想,督促他们确立客观、真实、中立、公平公正的新闻理念,从而在新闻报道中坚守新闻记者应有的职业道德。要确立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媒介从业者的素养。而现实情况是,“中国目前超过半数的记者编辑是28岁以下的年轻人,没有丰厚的生活阅历、广博的知识积累的实习生、或者刚从一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就能为千千万万的受众筛选信息”。⑨《羊城晚报》能够出现如图1所示的封套版头版版面设计,即使不是编辑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问
真的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
------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
题,也与编辑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出现偏差有关系。
4、媒介素养是通往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石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⑩“新闻专业主义”至今仍然是新闻从业者的准绳,只是这个“准绳”容易受到影响,所以才有“媒介素养”的需求。实际上,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下,相比“新闻专业主义”,“媒介素养”更为迫切。我们需要让普通人了解媒体的运作方式、了解媒体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了解媒体在构建现实方面的特点„„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乏专业新闻的典范,《南方周末》、《财经》等媒体都有自己的成功战役,然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个的新闻专业主义,而是普通民众基本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在信息时代,应该是公民教育的第一步。
我们必须能读懂官方与民间信息之间差异的原因,必须能读懂各种力量与媒体之间的关联,也应该能运用基本的表达方式与渠道„„如果受众能够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就会更好的解读媒介的各种信息,并能积极反作用于新闻媒体,督促新闻媒体更好的践行新闻专业主义。正如针对《羊城晚报》11月22日封套版头版广告**,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张志安在其微博中所说:“报纸广告越轨,公众能做点啥?《羊城晚报》11月22日封套版头版广告,默许汽车厂商宣称“今天没有什么新闻比**全球首发更重要!” 我想,对这种行为,读者能做点啥?最简单的办法:@其微博并说句话:羊城晚报,贵报错了,下次不要。大概没用吧,可如果你也@它呢?也许它能听到并会反省。”
四、结语
《羊城晚报》广告**让我们再一次关注新闻专业主义的种种问题,或许在我国独特的媒介体制大背景下,新闻专业主义这种本来就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新闻思想很难实现,但至少前进一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就会随之前进一大步,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媒体,任重而道远。
真的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
------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
【参考文献】
①《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郭镇之,专家论坛,传媒学术网 ②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③张立勇《“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新闻业的参考价值》,《对外大传播》,2005年6月
④李良榮《當前中國新聞改革的基本特點———紀念新聞改革25周年》,《現代傳播》,2004年第5期
⑤喻国明《试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获得与维系(上)——关于传播营销的的策略分析》,《当代传播》,2000年3月20日
⑥吴菲《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对“后危机时代”下地市电视媒体的启示》《今传媒》2011年第8期
⑦范以锦,霍慧《“转型期”的新闻专业主义坚守与道德底线把握》 《新闻与写作》 2010年5月5日
⑧范以锦,霍慧《“转型期”的新闻专业主义坚守与道德底线把握》 《新闻与写作》 2010年5月5日
⑨林爱兵,王希华《面对受众:媒体的素养教育》,科学网
第五篇:新闻写作实务操作题
新闻写作实务操作题
1、简要分析下列消息中的新闻要素。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中国外经贸部部长方广生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今天下午在此期间签署了中美关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
这标志着中美之间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谈判正式结束,从而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技术障碍。
巴尔舍夫斯基和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菠林率领的美国政府代表团于11月9日抵达北京,与中方开始新一轮谈判。
石广生在签字仪式上表示,“在谈判过程中,双方本着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精神以及双赢的原则。最终取得了双方满意的结果”。他指出,中国将争取在年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他表示,“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义务,并愿同世贸组织成员国积极合作,为世界经济贸易的繁荣共同努力。
巴尔舍夫斯基表示,美中签署这一协议有助于规范两国贸易,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有所裨益。
此前,中国已经与日本,澳大利亚和智利等12个世贸组织成员国结束了双边谈判。
该消息中交代了如下新闻要素:
何事:签署了关于中美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
何时:今天下午(于电头重的时间相呼应,即11月15下午);
何地:此间(于电头重的地点相呼应,即北京)
何人:中国对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和美国迈一代表巴尔舍夫斯基
何故:在谈判过程中,中美双方本着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精神以及双赢的原则。最终取得了双方满意的结果。
其余内容就是具体展现“如何要素”以及背景材料。
2、简要评析消息经典《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写作特色。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口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名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潜逃。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十阳,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回答要点提示:
(1)新闻时效性极强,英勇的人民解放军4月21日已有约万人生里渡过长江,22日凌晨2时就发出这篇电讯报道这一重大新闻。
(2)善于概括和直叙,用事实说话。导语开门见山地报告最终要的新闻事实,只用24个字的一句话,高度概括地将有关的人物,时间,结果等都交代得一目了然,消息的第二句,直截了当地叙述和展开事实,说明渡江战斗在何时打响,从何地突破。第三句,概括又活脱地表现了敌方虚弱腐朽,不堪一击的情状。第四句,正面描述我军渡江作战的情景,更是体现我军所向无敌的气概。消息的最后一句,同样高度地概括表现了我军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3)惜墨如金,信息量大。报道如此重大的新闻,全文仅用5句话。178个字,21个标点,表示一系列新闻事实之间,没有特意运用过渡性的词语,二十依据新闻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蒙太奇”式行文,一气呵成,真可谓是:言约意丰。
(4)生动活泼,绘声绘色,这篇消息不仅写的短小精悍,而且叙事中既有事实概括,又有形象概括。对新闻事实事件的描述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尤其是“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有动有静,动静辉映,写的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绘声绘色地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渡江作战图。
3、简要分析新闻《北大女生拒绝选美》是如何注重“用事实说话”、运用客观手法的?
北大女生拒绝选美
本报讯 春暖花开,被色彩缤纷的春装点缀得更加婀娜多姿的上千名北大女孩,却以千篇一律的冷面孔,给了我校学生当头一棒----由学生会主办的“北大小姐”竞选,成为近年来北京大学参加人数最少的活动之一。
主办者原计划选出21名获奖者,怎料经过近十天的广告宣传和校,系学生会干部苦口婆心的动员,报名参加者仍然只有12名。
数日前,一次颇有影响的“选美”活动在北大选区的报名工作再度受挫。组委会特为北大女生延长5天的报名时间。不断贴出的大幅广告更是一再强调八万元大奖,空调,纯金王冠等“重要内容”。但报名处依旧门可罗雀;被同学公认的“起码能得5000元”的几位“星”级人物,则无一人参加。
3月,正当北京各传媒纷纷报道北大英语系毕业生何蔚小姐在“奥运风采”大赛中夺冠消息之时,何蔚的老师却站在讲台上对何蔚的师妹师弟发感慨:“我看了报上的照片,奥运先生的西装革履,奥运先生却只能穿泳装,妇女解放运动任重道远。”男女学生均洗耳恭听。
从“选美”活动在北大两次受挫的情况看,这位教授的话,似乎反映出不少学生的心态。一位据说完全有实力问鼎“北京小姐”前十名的女生表示:“从本质上看,选美的出发点依然是把女性作为生活中的一种点缀,参赛人员须知道一点儿并不复杂的常识等等,各项标准无一不是从男性的审美角度需要考虑。而且,按照别人的要求做各种动作,让人品头论足,这对大多数的知识女性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更何况表演时要穿泳装。
更多的学生则认为,美与不美,一靠个人自我感觉,二靠周围公众认定,何必又再听所谓的专家批判?再者,校园文化对于这种单纯的娱乐活动似乎有天然抵触,二者审美标准常常大相径庭。
于是,北大人希望通过不理睬来维护学校的传统,证明自己的清高。
同时也有人担心,一旦入选,虽能引起轰动效应,在校园环境中却未必能得到真诚的羡慕和尊重。
对于“北大小姐”这种校园内部的选美活动,绝大多数师生持反对态度,认为与最高学府的形象不符。
这篇非事件性新闻,通过报道北京大学女生拒绝选美,表现北大学生乃至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正确地体现了时代精神,新闻主题是鲜明而富有意义的。但消息中既不是以抽象的概念,也不是以直,白,露的议论道出主题,而是将主题蕴含在实施的报道中。
消息以第三人称,实实在在地地直接陈述了一系列事实,既有具体展开,也有概括叙述,诸如:
(1)主办者原计划选出21名获奖者,怎料经过近十天的广告宣传和校,系学生会干部苦口婆心的动员,报名参加者仍然只有12名。
(2)数日前,一次颇有影响的“选美”活动在北大选区的报名工作再度受挫。组委会特为北大女生延长5天的报名时间。不断贴出的大幅广告更是一再强调八万元大奖,空调,纯金王冠等“重要内容”。但报名处依旧门可罗雀;被同学公认的“起码能得5000元”的几位“星”级人物,则无一人参加。
(3)同时也有人担心,一旦入选,虽能引起轰动效应,在校园环境中却未必能得到真诚的羡慕和尊重。
同时,消息中还运用巧寻“代言人”的办法,通过新闻中的有关人物发表见解,来强化新闻主题——同样是既有“点”又有“面”,这首先仍然是客观事实,当然也是理想的“间接议论”。
(1)3月,正当北京各传媒纷纷报道北大英语系毕业生何蔚小姐在“奥运风采”大赛中夺冠消息之时,何蔚的老师却站在讲台上对何蔚的师妹师弟发感慨:“我看了报上的照片,奥运先生的西装革履,奥运先生却只能穿泳装,妇女解放运动任重道远。”男女学生均洗耳恭听。
(2)一位据说完全有实力问鼎“北京小姐”前十名的女生表示:“从本质上看,选美的出发点依然是把女性作为生活中的一种点缀,参赛人员须知道一点儿并不复杂的常识等等,各项标准无一不是从男性的审美角度需要考虑。而且,按照别人的要求做各种动作,让人品头论足,这对大多数的知识女性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更何况表演时要穿泳装。
(3)更多的学生则认为,美与不美,一靠个人自我感觉,二靠周围公众认定,何必又再听所谓的专家批判?再者,校园文化对于这种单纯的娱乐活动似乎有天然抵触,二者审美标准常常大相径庭。
于是,北大人希望通过不理睬来维护学校的传统,证明自己的清高。
(4)对于“北大小姐”这种校园内部的选美活动,绝大多数师生持反对态度,认为与最高学府的形象不符。
4、下述新闻导语属于直接性导语中哪一种表述方式?简述该表述方式导语的基本特征及其写作要领。
新华社三峡工地11月8日电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成功实现了大江截流。江泽民主席向世界宣告,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该新闻导语属于之间性导语中的总结式导语。
总结式导语,也称为概括式导语,在导语中扼要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总结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把新闻的几项主要内容加以总结归纳,概括介绍新闻要旨。写作总结式导语,应当做到:既要突出新闻要点,又不要抽象空洞;既要具体实在,又不是主次不分。总结式导语要提纲挈领,语言概括简练,同时又有具体明确的内容,让读者一下子就可以抓住一篇消息中心大意。
5、下述新闻导语属于直接性导语中哪一种表述方式?简述该表述方式导语的基本特征及其写作要领。
新华社小浪底工地10月28日电 中华民族治黄史上带有里程碑意义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广今天10时28分实现截流。
该新闻导语属于直接性导语中的叙述式导语。
叙述式导语,即在导语中直截了当地用事实说话,突出新闻中最主要的新闻事实。
同消息是客观的叙述新闻事实这一基本特征相适应,叙述式导语是消息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大多数重大事件性新闻的导语都采用叙述式。
叙述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以凝练的文句突出表现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核心事实。他的最大长处是简明扼要,同时这种写法还有比较容易掌握,运用起来方便等好处。
有些消息,新闻事实中的核心内容比较明显和集中,采用叙述式导语最为方便,也容易取得好效果。
写好叙述式导语的关键在于:善于分析比较,真正准确地抓住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并精炼地加以表达。
6、下述新闻导语属于直接性导语中哪一种表述方式?简述该表述方式导语的基本特征及其写作要领。
新华社西安9月28口电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个我国农民传统的生活理想如今已被抛弃。即使在农业资源富饶的关中地区,农民们也纷纷走出农家,到外面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生活。
该新闻导语属于新闻导语中的评述式导语。
评述式导语,也称为评论式导语,指着重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和解释,进行评论的导语。评述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导语中巴叙述和议论交织在一起,用虚实结合,夹叙夹议的方法来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分析或解释,说明其价值和意义。
评述式导语,能够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凝练和升华新闻主题,从而唤起读者的充分注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闻主题,充分发挥新闻的指导作用。
评述式导语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叙述事实,然后进行议论;另一种先作评论,然后再写出议论的根据即事实。
评述式导语中,对新闻事实的意义加以引申和评论时,表达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有记者直接发表评论,另一种是让新闻里的人物来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