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产党宣言之无产阶级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消硕-赵志远(114811179)
试说当代中国的无产阶级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无产阶级就具有其他阶级所不具备的、特别宝贵的基本品质:劳动者的阶级、无产者的阶级、消灭私有制的阶级。这些其他阶级所不具备的、特别宝贵的基本品质,既是无产阶级在它所处社会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社会形态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又是对人类善良基因的最准确的传承。每个阶段无产阶级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下面介绍一下当代无产阶级的现状:
当代中国的无产阶级,与毛泽东时代的无产阶级虽然在社会经历、社会教育、社会地位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有许多的不同,但随着“GGKF”的推进,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随着中国同西方世界的接轨与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他们都将被置于同一个雇佣劳动和竞争的环境之中,被置于同样的剥削和压迫之下,于是他们的不同与时代的界沟便迅速的消失了。社会不公与弊病,生活的不安与跌宕,面临的矛盾与斗争都促使他们在生活上、经济上、思想上、政治上统一起来。这样,当代中国新老两代无产阶级的交流、传承与融汇就是不可避免、不可阻挡的了。促成和加速这个融汇和统一的力量不是别的,就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的本身所孕育着的日益尖锐、日趋激化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指导这个融汇和统一的理论不是别的,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时代的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军人和革命知识分子,能活到现在的,最小也该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新时代把他们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都锻炼得相当的好。“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们就是从毛泽东那里学得了那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他们目前还是毛泽东思想的火炬手。他们的阶级本能使他们自觉地负起了向年轻的一代传递阶级剥削、阶级压迫、阶级斗争和革命传统,尤其是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责任。如果对于这部分老一代无产阶级的情况做一个调查就会发现,就其参加革命工作的先后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工人、和农村的贫下中农以及为他们服务的知识分子。他们亲身受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给资本家当雇工,给地主扛长工,受过剥削和压迫,吃过苦,受过罪,出过牛马力,吃过猪狗食,过过非人的奴隶生活。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他们都倒了资本家、狗地主,在新民主主义的革 1
命斗争中打土豪分田地,没收资本家的资产归国家所有。他们大公无私、前仆后继、英勇不屈,他们是共和国的创造者。他们深知革命政权来之不易。他们都是毛泽东的思想和路线的实践者,他们当家做主人的时候,个个都能紧握枪杆子、监督印把子,并努力学习,用好革命的笔杆子,念念不忘阶级斗争,念念不忘无产阶级专政。每日每时地战斗在批判资产阶级的第一线,战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线,抓革命促,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搞得热火朝天,把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搞得蒸蒸日上,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得朝气蓬勃。他们的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特别的坚定,他们的无产阶级的斗争意志特别的坚强,紧跟毛泽东,服从共产党,风吹浪打不动摇,海枯石烂不变心。他们的道德之高尚、思想之纯洁,品质之完美常常是年轻人敬佩不止而使社会无奈而哭笑不得。他们特别能吃苦、爱劳动;被社会称之为“老革命”、“老功臣”、“老无产阶级”;另一部分是建国以后参加工作的新工人。一般都有文化,有觉悟,是在党和毛主席的关心和教育下吃贫下中农的粮,穿工人老大哥的衣,花人民政府的钱,和共和国一起长大的新一代。他们虽没有亲身受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没有给资本家当过雇工,给地主扛过长工,没有受过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没有吃过苦、受过罪;没有过过非人的奴隶生活,但他们上学的时候就常常吃忆苦饭,诉阶级仇,忆民族恨;忆苦思甜,忆苦思权。他们一参加工作就是有无产阶级觉悟的、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宝贝蛋。这两部分人都是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手把手地在阶级斗争大风大浪里闯过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派,都是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忠实战士。诸如雷锋、王杰、麦贤德、欧阳海、王铁人、陈永贵、焦裕禄等都是他们这两代风流人物的优秀代表。他们都参加过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经历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火红年代,也经受过修正主义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三年自然灾害的磨难,分享过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欢乐和人民公社连年大丰收的喜悦。他们是亲手把“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生力军。他们在毛泽东时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人翁。他们一看到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腐蚀侵袭就眼冒金光,头冒火星,怒火中烧,他们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生力军,是资产阶级的对头兵,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死对头。这些人被当今社会的右翼分子统称为“毛泽东派”、“毛派”。近几年的“毛泽东热”、“红歌潮”,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他们阶级情感遭受压抑之后的爆发和宣泄。
当代中国的无产阶级大体上由三部分。一部分是毛泽东时代遗留下来的老无产阶级;他们在毛泽东逝世以后就因失去了毛泽东这个靠山而被砸了“三铁”。随之便被扫地出门地撵下岗、哄出厂,赶下海。成了“下岗职工”,成了社会保险和慈善事业的恩赐对象。另一部分是解散人民公社之后原来公社集体企业里的集体工、季节工、临时工和一些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挣钱弥补生活收入不足的“农民工”。时髦的称呼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部分就是退伍返乡的士兵和毕业就业无门的失业学生。这两部分都是为保证资本增殖而推行的经济改革而筹集的雇佣劳动力。
无论是哪一类型的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他们的共同特征都和《共产党宣言》里描述的一模一样:
“资产阶级即资本愈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跟着发展;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活,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入,象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方面的一切变化的影响,受到市场方面的一切波动的影响。
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的发展,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也失去了对工人的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学会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商品的价格,从而劳动的价格,是同它的生产费用相等的。因此,劳动愈使人感到厌恶,工资也就愈减少。不仅如此,机器愈推广,分工愈细致,劳动量也就愈增加,这或者是由于工作时间的延长,或者是由于在一定扌间内所要求的劳动量的增加,机器运转的加速,等等。
现代工业已经把家长式的师傅的小作坊变成了工业资本家的大工厂。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象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他们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着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他们不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并且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厂主资产者本人的奴役。这种专制
制度愈是公开地把发财致富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它就愈是可鄙、可恨和可恶。”
我们还注意到,随着“GGKF”的攻坚和深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力推进,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垄断,随着外国大资本的投入,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必将迅速地下降到与无产阶级同等的地位上来。无产阶级的队伍正在迅速的扩大。当代无产阶级与老一代无产阶级除了经历不一样外,他们的经济地位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只是由于对毛泽东的感情深度不一,受到的统治阶级的关注和监控程度也不尽一样。但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的社会意识,人们的社会地位决定着人们对待社会变革的态度。资产阶级即资本的愈发展,它就愈把自己的社会置于同愈来愈多的无产阶级相对立的位置上。迫使愈来愈多的人们来反对它对绝大多数人的剥削与统治。所以,“无产阶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
第二篇: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之党的性质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宣言》第二章中有关无产阶级政党论述对当今的启示
无产阶级政党或者说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以争取、维护无产阶级利益,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政治组织。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承接第一章共产主义必将取代社会主义的论述,进一步的揭示了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要实现自己的使命,就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和任务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今天看来这些相关论述对我们党的建设和发展依然有这深刻的启示意义。
本章一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就以“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来说明,共产党同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永远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论述与此是一脉相承而又有所继承和发展。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不仅代表全体无产阶级利益,而且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这是共产党不同于历史上一切其他阶级政党的最根本的特点。在当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衡量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最高标准。
马克思、恩格斯还说“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这就说明党的先进性是指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告诫共产党人要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尤其在当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尤为重要。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先进性是也是历史的、具体的,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内涵。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先进性建设,努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立足当代,我们党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不断从发展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出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和思想理论的制高点上。我们党只有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理论创新,党才能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党和人民在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努力奋斗着,这一实践过程也为理论创新开辟了广阔前景。我们党一定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基本国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适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在丰富中继续发展。
无产阶级政党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斗争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是工人阶级中最忠诚、最有觉悟的部分,是工人阶级的核心、先锋队和战斗指挥部,是工人阶级实现其伟大历史使命的先进部队。但是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无产阶级政党肩负着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完成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重任。距离《共产党宣言》发表虽已时隔数百年,但是我们党必须时刻牢记革命导师的教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注重理论创新,保持党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的巩固、发展,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809行政管理喻庆瑞
第三篇:学习《共产党宣言》之读后感二
墙上满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各个时期的画像,顿然,我感到一种无产阶级革命史的凝重感,一种站在21世纪现代大厦上透过时间遂道回首过去的自豪感。虽然呈现在眼前的仅仅是富有上世纪有些泛黄的图片,但给人的却是一种强烈的震撼力。透过岁月的风尘,只有永恒精神的事物才能在时光中保存下来。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期在历史长河中仅仅是弹指一挥的瞬间,但让后人怀念和景仰的却很多很多……
范老师带领我们在展厅转了一圈后,大家围桌坐定。本来我中午不休息肯定会犯困,但那天不知怎么的却精神饱满。现在回想才觉着奇怪,是一种什么力量引导着我,是什么精灵拨动我的神经?
在看过展厅内的展品后范老师讲了“三个代表”纪念章的含义,让人顿觉这枚徽章的是多么不平凡的东西——象征性的实物,其中集聚着多少指导中国走向美好明天的思想啊!“乘风破浪”的船托起红旗,既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特色,又体现着时代最强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他又对我们提出要求,当代青年人应具备“五力”:信仰力,文化力,创新力,健康力,亲合力。在社会群体中生活,免不了与人交往。尤其在当今,亲和力可以说是成功路上攀援的藤条。前辈马克思有永久的人格魅力,有非常强的亲合力。至今我们仍可以从他的生平事迹中看出他的大部分成就源于恩格斯坚持不懈的支持。他的亲合力无疑是成功的基石。最值得强调的是现代人必须具有创新力,没有创新的民族就没有活力,逐渐衰竭,必将走向灭亡;没有创新的大脑,就象一潭死水,扬不起智慧的浪花,日趋干涸。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新是一张王牌,谁拥有了它,谁就占有绝对优势。
xx老师结合熟知的事件讲解《共产党宣言》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言近而旨远,例如讲到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应尽快增加生产力总量,而新中国在成立之初为“珍惜国土”,并没有施行土地出租制度,从而减缓了综合国力的增长速度。又如列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更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多国胜利论”,提出并实现了“一国胜利论”。在他的讲话中没有理论知识的枯燥性,而是由点及面,发人深省,使我忘了午后“犯困”。
第四篇:马哲读书笔记之《共产党宣言》
马哲读书笔记之《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的经典〈共产党宣言〉已经在我们的世界流传了157年的时间,它曾经在那混沌的岁月为我们的无产阶级指明了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努力冲破了黑暗的统治,我们才能得到今天这样来之不意的美好生活。用鲜血铺成的道路下,是〈共产党宣言〉的无穷力量。正因为有了它的支持,我们的无产阶级才能带着他们那无畏的勇气冲向敌人,将我们的敌人打击得体无完肤。
全世界的革命是胜利的,〈共产党宣言〉的力量是伟大的。革命借着〈共产党宣言〉的伟大力量,捅破了黑暗的天幕,为雄狮的苏醒做好了最充足的准备。光亮从破口处穿刺而入,到达了森暗的大地上,射入每个爱好和平的人们心中,沸腾了他们的一腔热血。或许我们的敌人没有想到,黑暗中的一缕阳光的力量竟然会是如此的强大,给了他们措手不及的狠命一击。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俄国当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同时把握住时代的特征,不仅从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当中所提到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的设想,找到了一条属于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让马克思主义精神登上了另一个高度,达到了新的阶段。
接下来呢?接下来是沉睡千年的中国,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醒了过来!毛泽东没有照搬俄国革命的城市包围农村的方式来进行中国人自己的革命,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与中国的实际国情想结合,给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方针。毛泽东知道,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这样的教条主义是行不通的,很可能还会导致中国革命的失败。所以,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给中国革命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一条正确道路。这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而这次的飞跃的成果也就是我们指导我们中国发展多年的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不仅对我们的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努力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帮助下,邓小平同志为中国找到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创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留下了伟大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而纵观今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痕迹仿佛在我们的社会建设中逐渐淡去,但是实际上呢?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一直都伴随着中国的成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江泽民同志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结合,并且考虑到中国现今的实际情况而创造出的适合中国发展的思想道路。这也是把握住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要求,站在时代前沿的重要表现。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要在胡锦涛主席的带领下,努力创建出中国的和谐社会。“创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近期的又一大举措,同时,它也是证明中国的道路一直都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进行的又一重要证据。
可以看到,中国走到如此辉煌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精神给我们极大的帮助。〈共产党宣言〉涵括了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所以不得不说它是一部举世共享的宝典!
第五篇:马原--我读经典之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的灵魂
——之我读经典
【题记】: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前言: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为了这个目的,各国共产党人集会于伦敦,拟定了如下的宣言,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弗拉芒文和丹麦文公布于世。
一、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一)共产党宣言产生的背景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阶级根源。1840年在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产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国正在进行,在德国也已开始。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以及工厂制度的建立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暴露出来。经济危机的频频发生让各国的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程度破坏,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重创。资产阶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不断加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而无产阶级并没有屈服,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斗争的规模也越变越大,只是皆以失败告终。
这些斗争虽然都被镇压下去,却显示出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斗争的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迫切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先要从组织上把各国分散的工人运动统一起来,其次要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为统一的工人运动提供行动纲领。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他们批判了当时误导工人运动的多种错误思想理论,如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格律恩为代表的真正社会主义、蒲鲁东的改良主义等等,引导工人运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1847年他们加人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主要是由德国进步青年组成的半秘密性组织,受魏特林主义的影响,奉行“人人皆兄弟”的口号。1847年6月,恩格斯出席了正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取代了“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恩格斯还为同盟起草了第一个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草案以问答形式写成,这是在当时易被接受的形式。同年10月底到11月初,恩格斯在征求同盟盟员意见的基础上,对信条草案做了修改和补充,写成了《共产主义原理》。《原理》仍采用问答形式,基本上保持了草案原来的结构,但内容上有很大丰富。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除德国代表外,还有瑞士、波兰、英国的代表。大会经过深入的讨论,采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决定公布一个“宣言”形式的“同盟”纲领,并把起草工作委托给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这两稿的基础上,根据大会通过的纲领原则,认为应当把党的纲领写成一篇充满战斗性的宣言,他们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在伦敦付印,以单行本的形式用六种文字正式发表。《宣言》迄今已用200多种语言出版了1100多个版本,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
(二)共产党宣言的核心观点
《宣言》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阶级斗争”等七个方面: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一般规律。在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中,只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才能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剥削阶级,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2.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革命中它失去的只是锁链,而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3.资本建立世界市场并在全球扩张。
4.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5.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人的长期任务。《宣言》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6.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实现历史使命的道路。
7.共产党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代表者。
“两个必然”是《宣言》的核心思想。
《宣言》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也就是“两个必然”的原理。《宣言》中有的原则和论断已经过时或者部分过时,但它的最根本的原则“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消灭私有制”既没有过时,也没有为实践所证伪。
《宣言》的核心思想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宣言》的核心思想就是消灭基于阶级分化之上的剥削与压迫,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性的完全复归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迄今为止对人类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之一,之所以是人类进步的不竭的思想源泉,之所以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之所以成为人类进步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源泉,其基本的原因就在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首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最高价值和根本命题。衡量一种理论和实践是否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必须看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价值和最高命题。
《宣言》的核心思想是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思想。
《宣言》的核心思想是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思想:第一,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第二,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第三,阶级斗争发展到现阶段,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结论就是“两个必然”,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就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即如《宣言》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宣言》的核心思想。
二、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露骨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无耻罪行,揭露了社会上压迫与被压迫的现象及其不合理性,有力地回击了各反动派对共产党人的攻击。
2、壮大了国际工人组织,认识到只有充分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社会才会有根本的发展。而作为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共产党代表了广大工农阶级的根本的利益,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预见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共产党宣言》大胆地预言了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灭亡的必然性,这个也是当时的其他著作所无法做到更无能做到的。因为面对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人类根本无能力相信这个断定,也许,他们会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永不会实现的预言。然而,以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一直到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所在。我们把社会主义社会驾御在资本主义之上,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最终还是会被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所取代。
三、共产党宣言对当代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启示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各国经济逐步走向联合的现实运动过程。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并没有提出“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但他们所使用的“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等概念却与现在人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大同小异。而且马克思分析世界历史进程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全球化问题具有特别重的启迪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必然。经济全球化的特征虽然在今天表现得更加充分和明显,但早在160多年前就已经初露端倪,并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及时洞察。世界市场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浮出水面的重要标志,世界市场的出现不是偶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的分析了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必然性,指出正是“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关系。”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占比重越来越大,知识、技术、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也日益凸显。这些既活跃又轻便的要素都是天生的“国际派”,地域、国界等自然和人为的限制再也无法束缚他们的手脚。认清这一趋势及其内在必然性,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加强与各国的经济联系过程中,寻找机遇,发展自己。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是成员,为我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加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共产党宣言》强调共产党人在反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运动中,“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翅的发展程度怎样”。这为我们在当今“一球两制”的现实 世界中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提供了指南。不管什么人用什么样的词语,如“信息社会”、“福利社会”、“人民资本主义社会”等来指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只要坚持《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标准,把所有制问题看作基本问题,就可清晰地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质与《共产党宣言》中所揭示的一样,仍然是资本剥削劳动的私有制社会。而在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也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所有制这一基本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以保证我们的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