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论学习贯彻《意见》(大全)
“促转变”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战略
——六论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促转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也明确要求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各种传统资源日趋紧张、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大形势下,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核心战略。
“促转变”的核心目的是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是建立在外延式增长的基础之上,带有结构不合理、区域不平衡、资源损耗高、质量效率低、效益不理想等诸多不足,难以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旅游业作为国家确立的战略产业,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等方面的战略作用,就必须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要实现《意见》所要求的“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保持旅游业长期发展的动力,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要一手抓发展速度,一手抓发展质量,这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促转变”的根本要求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发展质量、综合效益四方面相匹配、相协调、相统一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一要加快旅游发展速度。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在高速度基础上的转变,要通过改革创新来破除各种阻碍旅游业发展的障碍,不断优化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完善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增强旅游业的发展动力,加快旅游业的全面发展。二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它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产业内部、外部结构都协调、均衡、统一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旅游产品结构、旅游市场结构、旅游地区结构、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结构等多方面的调整步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三要加快提升发展质量。衡量旅游业发展的质量,不仅要看它的速度规模、投入产出,更要看它的运行效率、服务水平。我们要下大力气提高旅游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产业运行效率,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基准,加快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四是要加快提高综合效益。旅游业之所以被国家确立为战略产业,主要就是因为旅游业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因此,我们在追求速度和质量的同时,更要追求效益,要努力使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大化。
“促转变”的主要抓手是转观念、调结构、抓服务、促环保。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抓住重点:一是“转观念”。要深刻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不仅重要,而且紧迫。我们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认真总结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主动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先进经验,以一种全面的、长远的眼光,来重新认识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与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的内在关系,建立起科学的旅游发展观。二是“调结构”。要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要推手,淘汰或改进单
一、雷同、落后的产品,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扶持新的旅游业态,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三是“抓服务”。要按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要求,切实落实好旅游服务人性化、品牌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四化要求”,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全力提高旅游活动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和多样性,让广大游客更为满意。四是“促环保”。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的优势与责任,大力推进低碳旅游、健康旅游、文明旅游,促进旅游方式的转变,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提出的发展要求,也是旅游业自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全国旅游系统要以学习落实《意见》、加快旅游业发展为契机,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切实加快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篇:五论学习贯彻《意见》
加快发展要注重统筹协调
——五论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加强统筹协调,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旅游业长期发展实践所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我们在贯彻落实《意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用统筹协调的理念与方法来解决好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统筹协调是改革创新的需要。我们贯彻落实《意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突破机制体制方面的阻碍,通过改革创新来解放和发展旅游生产力。《意见》明确指出“要按照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中,在克服诸如旅游资源管理分散、旅游市场管理混乱、政出多门、重复建设、地方保护等诸多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时,单靠旅游部门自身的职能与力量往往是难以彻底解决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统筹协调,通过区域联动、部门联动、产业联动等方式,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统筹协调是加快发展的需要。旅游业是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对相关产业和外部要素的依托也非常大。因此,要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强化大旅游和综合性产业观念,加强行业间、部门间、地区间、政策法规间的统筹协调,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与良好环境。正如《意见》所要求我们的,要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要加强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要把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在编制和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门规划时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求;城市公交服务网络要向周边旅游点延伸;博物馆、金融、邮政等服务网点要在旅游旺季适当延长服务时间;各类经营场所的公用厕所要对游客开放;公共媒体要积极开设旅游栏目;相关部门要加强旅游联合执法。这些要求都是统筹协调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客观需要。只有牢固树立大旅游意识,通过统筹协调,才能为旅游业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发展基础,才能加快旅游业的发展。统筹协调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意见》要求我们在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确保旅游业沿着健康科学的道路发展。而要实现旅游业的科学发展,首先必须注重统筹协调。一是要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发展旅游业;二是要统筹协调区域旅游的发展,尽快改变我国区域间旅游发展不平衡、产品雷同、市场割裂、恶性竞争等影响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现状;三是要统筹协调城乡旅游发展,不仅要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还要注重农民旅游的发展,使旅游成为联结城乡、减少差距的桥梁;四是要统筹协调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发展,加快产业间的融合,形成相互促进、互为依托的良好格局;五是要统筹协调旅游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要在旅游开发建设与经营中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通过积极鼓励低碳旅游、绿色旅游实现旅游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总之,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同样必须建立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之上。
加强统筹协调,是我们学习领会《意见》精神、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的一个关键点,是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篇: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七一讲话
7月3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推进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
——一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当前,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这对于全党8000多万共产党员,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
回顾历史波澜壮阔,展望未来充满信心。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热情讴歌了我们党9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系统总结了90年来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认真学习《讲话》对90年历程的全面回顾,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从而坚定信心。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新的历史纪元;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的这“三件大事”,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认真学习《讲话》对90年奋斗的高度概括,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把握党在不断探索中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坚定信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三项伟大成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的根本保证。
认真学习《讲话》对90年探索的深刻总结,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党在不懈奋斗中得出的基本结论,从而坚定方向。“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中国社会90年发展历程的重要启示。无论是历经90年峥嵘岁月,还是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这“四个始终”是我们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认真学习《讲话》对未来形势的精辟分析,我们才能更加深切地领会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从而坚定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前进道路上,只有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才能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理论是现实的先导。回望过去的90年,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给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带来了光明,给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带来了富强的希望,给涌动改革春潮的当代中国带来发展的奇迹,在我们党90年历程中,每一次理论的与时俱进,都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必将会以理论创造的新成果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不断创造党和人民事业新辉煌。
一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献——一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网北京7月2日电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党中央隆重召开庆祝大会,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回顾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瞻望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高度和时代高度,精辟概括了90年来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鲜明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全面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气势豪迈,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新形势下指导我们党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献。
站在90年的历史节点上,胡锦涛总书记首先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集中体现在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永远值得自豪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永远值得铭记的伟大成就。
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伟大成就集中体现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胡锦涛总书记深刻阐明了这一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要求党和人民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面向未来,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把党的目光引向未来。当年,毛泽东同志曾把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比作万里长征,指出新中国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到今天,我们又走完了第二步、第三步。展望未来,还要坚定地迈出第四步、第五步以至更多、更大的步伐。为此,胡锦涛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因此,我们党隆重庆祝建党90周年,其要旨既是为了继往,更是为了开来。
着眼于继往开来,胡锦涛总书记告诫我们,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对所有这些挑战和危险,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着眼于继往开来,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此,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着眼于继往开来,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砥砺勇气,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
摇,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此,我们只有牢记并坚定不移,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既要回顾和总结90年的历程,更重要的是开创更加光辉和美好的未来。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继续以新的伟大实践书写未来美好新篇章指明了方向,对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去,以更加奋发有为的行动和业绩,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壮美的乐章。
二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珍惜伟大成就 高举伟大旗帜 ——二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新华社特约评论员)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回顾党90年奋斗历程、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后深刻指出,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
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项制度,凝结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智慧,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基础上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旗帜,是一条道路,也是一项事业;是一个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是一种制度体系,也是一个历史进程。无论是道路、事业,还是理论、实践,最终要固化下来,成为一种制度。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在党的建设上,还是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上,我们党都越来越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推进,最根本的是落实到制度上,落实到一整套严密、完善的制度体系上。
这种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和逐步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后,我们对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等各方面的体制进行改革,不仅使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得到了坚持,而且使各方面的体制得到了改善,进一步增强了活力和生机。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范畴,宣告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已经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就如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样,我们已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这一制度体系,就是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逐步积累的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在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邓小平同志曾设想,到建党100周年时,要争取在各方面形成比较成熟的制度。党的十七大把“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之际宣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伟大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号召和要求。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坚持实事求是 推进理论创新
——三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不仅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提出了新思想、作出了新论断,而且对我们党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
大的国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所走过的90年奋斗历程充分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引导党和国家前进的强大力量。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必须正确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最强大的生命力存在于不断发展的实践之中。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同时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90年奋斗、探索中,我们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深扎根在中国实际的土壤中,而且始终保持和发展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不断从发展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出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和思想理论的制高点上。90年来,我们党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理论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源泉。党的生命活力与党开拓创新的勇气能力紧密相联。只有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党才能永远走在时代前列。面向未来,党和人民将在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丰富的实践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基本国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适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中不断丰富,在丰富中继续坚持。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必须不断加强理论武装,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90年来,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党的事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尤其是重大转折和关键时期,我们党都以各种方式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面对风云激荡的世界形势和繁重复杂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党学习的任务更加紧迫。全体党员干部只有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概括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时,第一点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在阐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时,第一个就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两个第一充分表明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极端重要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坚持实事求是、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人民日报评论员:永葆政治本色 走在时代前列
——四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只要全党同志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提出了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四个根本点,这是我们党关于政党先进性理论的最新阐述,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这四个“根本点”,既是9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面向未来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关键所在,只有牢牢把握,我们党才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负民族先锋、时代先锋的历史使命。
对于一个政党而言,找到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人民意愿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殊为不易;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实现党的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更为重要。90年来,正是依靠坚实的思想建设和不懈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我们党才能在团结带领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
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离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先进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90年的经验证明,正是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我们党才得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诸多困难和挑战。
组织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几十年来,正是因为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才使众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党员干部队伍,党的队伍不断壮大,党员干部素质不断提高,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是我们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历经革命、建设、改革,我们党坚持和发展先进性面临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紧迫。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要管党丝毫也不能懈怠,从严治党一刻都不能放松。
历史经验证明,先进性既非与生俱来,也不会一劳永逸。回首征程,经验和教训我们应牢记于心;展望明天,我们没有丝毫理由骄傲自满。全党同志务必承担历史使命,永葆政治本色,更加奋发有为地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
直面时代风险考验 推进党建伟大工程
——五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07日 01 版)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始终是一个政党必须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执政实践不断回答的重大课题。对拥有8000多万党员、带领13亿人民开创前无古人事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尤其如此。
“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喜庆时刻,胡锦涛同志以居安思危的强烈忧患意识,向全党发出了谆谆告诫,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时代课题。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方位的科学把握和清醒认识,体现了我们党直面现实考验、勇担历史使命的成熟和自信。
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依据。走过90年辉煌历程,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身处正在进行广泛而深刻变革的中国,我们应当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
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当前,需要我们做到“五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综观世界各国政党发展史,不难发现,政党生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根据变化的条件,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革,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求得生存和发展。从“伟大工程”到“新的伟大工程”,90年来,正是始终根据时代要求和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建设,我们党才能够不断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走好“中国道路”
——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08日 01 版)
若干年后回头再看,我们会发现,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对于中国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意义不可估量。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党的90年光辉历程特别是这30多年来的历史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现代化建设的全程中,改革开放必须始终贯穿、全面推进。
这30多年,改革开放犹如春风化雨,推动着历史性巨变,使中国从贫穷落后跃至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使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跃升,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把这30多年,放在党的90年里来考察,放在1840年以来的170多年中来把握,放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来观照,改革开放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具有划时代意义。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指引中国进步的现代化道路。这条“中国道路”的成功,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意味着找到了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对于近代以来的仁人志士来说,意味着上下求索而矢志不移的现代化梦想有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对于世界上那些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国家来说,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还有距离。尽管我们已经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但前进的道路上依然不会平坦。只有改革开放,才能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推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只有在推进改革开放中走好“中国道路”,中国才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人民才能更加普遍和以更高水准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如何走好“中国道路”?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这就是: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的部署,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遵循,是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人民福祉的根本保证。
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这样那样的艰难险阻,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就一定能够不断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不断开辟通往成功的道路。
第四篇: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评论员: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走好“中国道路”
——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2011年07月08日07: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9/15103594.html 若干年后回头再看,我们会发现,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对于中国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意义不可估量。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党的90年光辉历程特别是这30多年来的历史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现代化建设的全程中,改革开放必须始终贯穿、全面推进。
这30多年,改革开放犹如春风化雨,推动着历史性巨变,使中国从贫穷落后跃至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使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跃升,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把这30多年,放在党的90年里来考察,放在1840年以来的170多年中来把握,放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来观照,改革开放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具有划时代意义。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指引中国进步的现代化道路。这条“中国道路”的成功,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意味着找到了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对于近代以来的仁人志士来说,意味着上下求索而矢志不移的现代化梦想有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对于世界上那些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国家来说,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还有距离。尽管我们已经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但前进的道路上依然不会平坦。只有改革开放,才能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只有在推进改革开放中走好“中国道路”,中国才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人民才能更加普遍和以更高水准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如何走好“中国道路”?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这就是: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的部署,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遵循,是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人民福祉的根本保证。
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这样那样的艰难险阻,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就一定能够不断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不断开辟通往成功的道路。
第五篇:学习贯彻七一讲话意见
鲤城区总工会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意见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指导工人运动的强大武器。为更好的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特提出以下贯彻意见。
一、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一要充分认识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重要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全区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二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全面准确把握新形势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工人在新时期的地位作用,深刻认识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肩负的职责使命。
三要注重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贯彻落实《意见》的动力,扎实推进重点工作,不断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二、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卓越的工作业绩,为鲤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要增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发挥主力军作用,做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楷模。
二要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全区各级工会一定要把增强职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主要工作内容,把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性劳动作为重要的工作手段,积极引导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创先争优。
三要着重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一步调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积极性,加强工资协商指导员和工资协商代表的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协商能力、工作指导等职能作用,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一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体系健全,联系职工广泛,了解职工全面,做职工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始终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创新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帮助职工解决困难结合起来,竭诚为职工群众办好事。
二要加强困难职工帮扶站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实行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整合各项资源、加大经费投入、制度管理保障,全面加强以生活救助、法律援助、信访调处、医疗互助为主要职责的帮扶站网格化建设。
四、切实提升素质、提升能力、提升水平,强化工会组织建设,凝聚全区各行各业职工力量
一要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切实提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增长适应工会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本领,努力抓好机关能效建设。
二要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健全完善职代会制度,搭建民主管理平台。大力推进具有行业特点的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和会员发展工作“百日攻坚”行动,同时,及时抓好已建基层工会的法人登记工作。
三要积极推进先进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同时加快推进文体活动中心建设进度,丰富和充实职工文化生活。结合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要求,实现工会工作新进展、新突破,在鲤城区建设创新型和谐文化名城中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