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处理初中生早恋问题呢
如何处理初中生早恋问题
首先我要谈谈初中生早恋残生的原因。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孩子们已经长大了,某些情感会自然而然地滋生。伴随着生理与心理上的需要,加上社会影响(启蒙),难免对异性产生“爱恋之情”。少男少女之间的特殊感受,每个成年人都经历过,因为它更多的是“自然属性”,正因为如此,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才指出“恋爱是不能禁止的”。对于这种“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尊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由于现在国家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的扩招,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一锤定音”决定考生命运的高考现象日渐“淡化”,若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就很容易丧失学习动力,容易受到青春期成长的冲击。
第三,家庭环境。学生在青春期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他们很容易被同龄异性的关心所打动,陷入早恋。
第四,文艺作品的影响。有不少学生受部分文艺作品中那些风花雪月、缠绵悱恻的浪漫影响,热衷歌星、影星等的花边新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追求好奇,对恋爱行为进行简单模仿。跟风、攀比。
第五,家庭及学校忽略了学生适度的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还有青春期学生因不同程度产生的性困惑、性忧虑而得不到家庭、学校的关心和理解,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反叛心理。
正因为早恋是多方面因素的产物,所以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子女的早恋。目前80%有“早恋”行为的青少年都与家长教育不当或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有关,因此,防止孩子出现真正的“早恋”应先从家长做起。据青苹果热线近两年青春期心理咨询表明,近年热线接到的有上千条电话都是
就“早恋”等思想问题进行咨询。电话中孩子反映家长不能与自己沟通而产生逆反心理或报复心理出现“早恋”,或因家庭出现问题而寻求异性温暖的电话占大多数。其中,因家庭破裂、父母关系不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等情况出现“早恋”的情况占大多数。了解到子女的早恋情况以后,父母不要让孩子背上心理包袱,因为恋爱是由我们无法控制的荷尔蒙决定的,跟道德、年龄无关。平时要使孩子感到父母是可以亲近和倾诉的对象,使他们心情放松,自然就不会只把心思放在某个异性朋友身上了。第二,帮助早恋的中学生正确看待早恋。由于早恋带有隐蔽性和神秘性,一些早恋的中学生往往都是在私下接触和往来,他们自身也有一种负罪感,生怕被家长和老师知道,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班主任和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早恋固然不对,但一旦发生,也并非做了什么坏事和错事。一个人爱别人和被别人爱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不过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尚不成熟,现在还不具备处理恋爱、婚姻各方面的条件。如果真正的喜欢一个人,你应当在各方面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就一番事业,为对方创造各种通向幸福的条件,更应该为对方着想,不能因为早恋而影响对方的学习和发展。还要要引导孩子明白早恋的危害性。青春期学生早恋的最大影响就是耽误他们的学业,不可避免地分散了他们的意志和精力,致使学业成绩下降。其次,早恋必然会影响人生的奋斗目标。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积极帮助青春期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关心青春期学生的成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团文化,广泛地培养青春期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提供他们参与实践,服务大众的机会。也可以告诉他们:这是你们在真正的恋爱开始以前进行的热身。你们可以当它是一颗糖果,但绝对不能代替你们眼下的正餐。生活里有很多比爱情重要的东西等着你们去做。有一个比喻,现在你们正在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里,窗外的景色很美,但是如果你下车浏览景色,你就再也赶不上这趟列车了。第三,帮助学生学会正常的异性交往。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交往广泛、自然,要孩子和异性公开交往、群体交往,他就不会对个别的异性产生过分的好感。虽然同龄人有谈恋爱的情况,但是家长不要断然让孩子和谈恋爱的同学绝交。因为同龄人的带动力非常大,这种带动力量比家长和老师都要大。家长应该采取宽松的态度,让孩子自然地选择,是否跟着感觉走,还是不进入恋爱的状态,在选择中确立自我。老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建议,帮助孩子自己判断:这样做究竟对不对、该不该、值不值。比起他律,自律的效果会更显著、更持久,也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所以在指导男女生交往的过程中,我强调了三点:一是强调男女生的集体交往,反对个别交往,个别约会。二是在交往过程中注意掌握一个“度”,既不必过分拘谨,也不可过分随便;不可过分冷淡,也不可过分亲昵;不可过分严肃,也不可过分卖弄。总之应该与同性交往一样,做到真诚坦率、落落大方,同时也注意男女有别。
第四,帮助早恋的孩子走出困境。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孩子内心充满希望和幻想,他们的内心世界很精彩,可是又不愿表露。这时如果得到积极的引导,他们便会打开美好而神秘的心灵之窗,让热情、才智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如果受到强制的压服,他们便会把受了伤的心灵深藏起来,让压抑、困惑相伴左右。所以,成人不应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批评他们,因为孩子交朋友多数并不是成人的谈情说爱。倒不如在青春期阶段,多教给他们必要的生理和性科学的知识,使孩子们一方面大大方方地与异性交往,一方面又增加理智的意识,学会自我感情的调节与控制。我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遵循了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理解,二是保密不加渲染;三是方式可灵活多样;四是不可捕风捉影,上纲上线,不注意方式方法。
第二篇:处理初中生早恋案例
处理初中生早恋案例
有统计数据表明,现在中学生初恋的平均年龄为14.2岁。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说早恋是一个问题,那么疏导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得力的方法,一味地纵容或者压制都是不当的。如果简单粗暴地干涉和限制,不但不会产生好的作用,稍一不慎,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作为教育者,要注重教育语言的艺术性,用“巧言”、“妙语”来消除和预防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达到忠言顺耳暖心房,批评教育助成长的目的。下面三位班主任的做法值得借鉴。
案例一 以失时花果为喻
一位教师发现他的学生出现“早恋”现象时,巧妙地向学生讲起家乡果园的事情。他说:“我们村子周围有大片的果村园,寒来暑往,春华秋实。
有一年秋末冬初,我突然惊奇地发现,有些就要落叶的果树枝上竟然开出了一簇簇果花。不久,花谢了,居然也结出了山楂般大小的果子。可惜没过几天,霜冻就来了,叶落尽了,小果实也烂掉了。
小时候我每每捧着这些可怜的小果子发呆。后来,我才明白: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了,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了,是会受到自然规律惩罚的。今天,同学们中的一些事又引起了我的思索。你们是否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迪呢?”
分析:引譬设喻,使学生愿意听,听得进,从而产生出一种内在动力,这才是教育的高招妙法。
案例二 镜中之花不能戴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一个好学生的作业质量突然下降:字迹潦草错误百出。观其上课,心神不定。私下一了解,原来他一厢情愿地恋上了本班一个女同学。怎么办呢?对这个敏感的话题教师觉得面谈不好,于是在作业本里给他夹了一个小条:
××同学:
不知你是否明白这个道理,镜中之花虽美不能戴,水中之月虽好捞不到。因此,对她的一片“痴情”只能给你带来痛苦。况且,你才十七岁,对“爱情”的含义未必真懂,学识不足,事业未成,过早地陷入“情”中不能自拔,岂不影响身心健康,贻误光明前途?望你三思。
这个学生正挣扎于早恋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看到老师关怀、中肯的话语,如同落水者遇到了救生艇,视老师为知己。教师趁热打铁,终于使这个学生获得解脱。
分析:教师把握了学生的思想脉搏,借物喻人,因势利导,用巧妙的语言进行指点和规劝,使学生战胜了盲目的情感。
第三篇:如何处理早恋问题
浅谈如何处理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十六中赵立群
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初中生早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恋爱、结婚、建立家庭,是人生一般都要经历的,本来无可非议。但是十四、五岁的孩子过早地跨入这个大门,会影响学业,耽误前程,甚至丧失年轻的生命,这就不能熟视无睹了。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学生中“想和异性要好的”在男女生中都占多数:男生占83.7%,女生占94.2%,这种倾向随年级升高而有所增加。研究还发现,女生在13周岁以后,男生在14周岁以后,心理上容易萌发初恋的幼芽,所以近年来中学生的早恋现象有增无减,呈上升趋势。
当然,早恋并不是违法犯罪,问题是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求知识的“黄金时代”,经济上尚未独立,尚缺乏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的条件。换言之,中学生的早恋基础是极不牢固的。许多事实表明:中学生早恋十之八九都以不了了之而告终,它只能影响和干扰自己的学习、健康和人际关系,给自己带来烦恼和压力。更何况由于性成熟时期的中学生极易出现强烈的性冲动,一些人难以控制,往往会造成终生的遗憾。可见,早恋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危害。
那么早恋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分析早恋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学生的体质增强,生理、心理趋于早熟。中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期,身高、体重徒增,第二性特征渐趋明显,性的心理欲求萌发提前,会较早地对异性产生好奇、爱慕和吸引等思想感情。二是社会文化等原因。书刊、电影、电视等信息传媒中关于爱情的描写、西方生活方式的传播对他们有较强的诱惑力,甚至会特别引起他们的关注,简单地去模仿,以至滋生早恋现象。
众所周知,中学生的早恋现象不同于其他错误,多半是秘密进行的,而且发生早恋现象的学生往往和他的性格,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所以作为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因人而宜,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情况加以教育。
我做班主任的这几年,也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早恋问题,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了解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教育工作。由于我比较年轻,和学生比较容易勾通,利用课余,课外活动或集体活动的时间观察学生的行动,和他们交谈发现中学生的早恋有种种迹象,比如:上课变得不专心听讲,通过互借书籍传递约会信息;变得爱打扮,讲究穿戴,以此引起对方注意、好感;喜欢看言情小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在异性面前大声讲话、吵闹,作恶作剧等吸引对方„„了解了学生早恋的情况,才能开始采取适当的方法对他们加以教育。
其次,对于学生的早恋不能采取粗暴干涉的方法,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用亲近、理解的态度与学生耐心交谈、引导。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揭示了同样的道理:有一天,风和太阳比赛,看谁的本领大,于是风说,谁能把路上行人的大衣脱掉,谁就赢了。于是风使劲地刮,行人却把大衣裹得更紧了,风失败了。太阳呢,温和地把阳光撒向大地,照得人暖暖的,结果行人把大衣脱掉了,太阳胜利了。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事情时要努力使对方从心里发生改变,用内因来改变外因,不能简单粗暴,否则会事倍功半。在我当班主任的时候,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我班有一位男同学和女同学关系不同一般,刚知道时,我非常气愤,因为这个男同学成绩较差,可以说是班上倒数几名的,而且平常表现也不够好,而
这位女同学学习很好。紧接着我就把这位同学狠狠地批评了一番,并让他写下保证书今后不再继续。面对着我的疾风暴雨,学生好象屈服了,写下了保证书,我以为自己成功了。可隔了一天,其他老师上课时发现这位男生传递纸条给这位女生,上面还写了我的大名,说我不让他和她好了等等。这一次我不但生气而且伤心,自己苦口婆心,学生却不理解。看完纸条我没有立即处理,冷静地想了一想,发现自己处理的方法不科学。我不应该采取强硬的手段,这样只能使学生远离我,促成早恋现象继续发展下去。于是,有一天放学后,我把他留下,我们边走边谈,我告诉他青春发育期的少男少女们渴望接触异性,对异性怀有好感是正常的,不足为怪,然后对自己上次的错误做法表示道歉,并告诉他早恋的危害,对于他们之间表示理解,并教育他们把爱埋藏在心底,待学业完成之后再说,并为其保守秘密,同时引导他向这位女同学学习,把成绩搞上去。半个学期过去后,这位男同学成绩进入了前二十名,两人之间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相处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但一定不能简单粗暴。
此外,作为班主任,还应该相信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精神上的支持和爱,使学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女同学,她很早没有了妈妈,爸爸又不十分关心她,家庭的变故使她养成了孤僻、抑郁的性格,在班里也不和别人交流。而班上恰好有一位热情、乐于助人的男同学,于是这位女生喜欢上了这位男生,成绩明显下降。但男同学对此一无所知,这位女同学发现后并没有中止她的“单相思”,反而造成了心理失常,性格更加抑郁。我发现后,并没有先谈及此事,而是和她谈起了她的妈妈,她很爱她的妈妈,我问她:“如果妈妈在世的话,看到你精神忧郁、成绩下降会怎样?她哭了,她说她缺少爱,所以才这样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感到很内疚,自己太大意了,后来我与她的爸爸联系,和全班同学商量为她过一个有意义的十四岁生日。当十四只火红的蜡烛点燃时,昭示着青春已到来,当同学们纷纷献上生日的祝福时,她含着泪笑了。就在这一天晚上,我告诉她,虽然妈妈离你而去,可是还有爱你的爸爸、老师和同学们关心着你,你一定要坚强起来,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走出心理的漩涡。你的基础很好,只要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你一定会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果然,没过多久,她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看见了属于她的笑脸,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当然,除了以上的方法外,还可以与家长、学校、社会配合,多搞一些适合中学生的活动,提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比如:可以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开展“男女生应如何正确交往”的大讨论;举办文学作品鉴赏指导讲座;通过军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利用运动会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等等。这样既可以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又可以提高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从而减少早恋现象的发生。
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早恋方法有很多,主要还是要适时、适度地对待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自己真诚的心去爱学生,去关心学生,相信学生,这样才能处理好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2012-9-1
第四篇:如何处理早恋问题
一、将“早恋”两字拆开理解
“早恋”是学生的情感问题,但通过理性教育,可使学生将情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调查显示,学生对待“早恋”问题,认为没有错,其结论多是从“恋”字上得出的,因为“恋”没有错,这是学生得出“早恋”也没错的基础依据,但这里忽略了“恋”和“早恋”的时空差异性,忽略了一个“早”字。而老师又多从“恋”字入手,因此,自然很难让学生真心的接受教师的帮助教育。这一点自己在最初处理这一问题时,也曾陷入过认识的误区,虽说矛盾没有激化,但帮助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才逐渐意识到,认识问题的切入点出现了偏差,因此很难说服学生。因为“恋”从本源上说确实没有错,这又怎能说服学生呢?问题的关键不是错在“恋”字上,而是错在一个“早”字上。以后,再跟学生谈话,便首先肯定“恋”是对的,而且肯定说,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学生内心有“恋”的萌动,或者说将这种萌动展示于外也是很自然、很正常的现象。说是对的,并不仅是为了营造一个学生心理认同的氛围环境,而是从内心深处就是这样认为,是一种尊重客观实际的说法。把两个字拆开来认识,同学生一起探讨这个“早”字,而不探讨“恋”字。这样更易引起学生探讨此问题的欲望。为什么多了一个“早”字就是错的呢?这就是理性的认识问题了。
“任何事物的价值存在于特定时空之中”。在同学生谈话时,首先探讨的是这句话的对错。为了让学生理解这句话,我举了一些生活上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跟学生说,吃饭是对的,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吃饭是天经地义的,谁也不能说是吃饭是错的。但吃饭也有其特定的时间场合,与特定的时间场合不符,对的也是错的。我说,上课的时间,你在吃饭,是对是错呢?很显然,是错的,错在哪里呢?不是吃饭这件事本身错了,而是错在时间场合上。刚上初一,早晨上学着急,穿上了小学的校服,走出家门才发现错了,赶紧回去换衣服。为啥错了,长大了时间空间发生了变化。我突然问学生,杀人对不对,学生马上回答:不对。我说再想一想,学生还是说不对。我问,那要是在战场上呢?我说国家那一年不杀人呀。平时随便杀人不对,特点的时间场合杀人也是对的。什么事物的价值都与特定的时空有关,都体现于特定的时空之中。这样的例子随手可举,当学生接受这一观点时,再问学生“早恋”问题错在哪里时,学生便很容易意识到,其为什么是错的了。我跟学生说,“恋”是人间最美好的事物,是人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美的。但这种美,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美的感受。这就像桃树,开花时是美的,有了小桃时也是美的,长成水蜜桃时还是美的。桃什么时候才可以吃呢?什么时候吃是甜的?其实人的恋情,也是有阶段性的。你们这个年龄正是开花的年龄,或许刚刚长出小桃。花吃到嘴里是甜的,但同水蜜桃的甜一样吗?小桃是苦的,你说呢?为什么不等到长成水蜜桃时再吃,那是怎样的一种甜啊。我说,说到家长说你们,老师说你们,你想啊,刚刚开花,刚刚长成小桃你们就想吃,就想摘,能不说你们啊。理性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至少引起学生的反思。
再一点是对“早”的认识的相对性,也是需要同学生探讨的问题。处在不同情境的人,对早有不同的认识。如果说你已经进入社会,参加了工作(指初中毕业后),不再是学生,便不存在“早恋”的问题了。因为“早恋”是专指中学时代学生群体而言的。我们细细观察社会,不光存在“早恋”问题,同时还存在“晚恋”问题。有的人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但还是将个人“恋”的问题一拖再拖,这些人选择的就不是“早恋”而是“晚恋”。对一些人来讲,25、6或27、8还是早的。这里就有个对自身事业,国家、民族大业的追求问题。为了自身的事业的发展,为了国家、民族大业,选择了“晚恋”。人家能为了自身的事业的发展,为了国家、民族大业,选择了“晚恋”,我们为什么要为了“早恋”而放弃学业呢?想想应该如何去做,学生是能得出答案的。
二、从历史的原因回答这个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早恋”的说法呢?在我的记忆中,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不敢说是准确的,但至少可以说是近几十年的事)那为什么以前没有呢?原因是什么?其实“早恋”提法的产生,是一对客观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人的生理、情感发展的需求与获得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时间需求之间矛盾的产物。人的成熟是有阶段性的,人到了13、4岁产生“恋”的萌动,是人的生理、情感发展的必然产物,再大一点走向成熟。所以中国古时有15成丁的说法,也就是说长大成人了,成家立业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为什么进入现代社会,人成家立业的年龄越来越大,除了个人的认识的偏差外,更主要的是,人在获取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时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多。古时,劳动技能的简单,使得人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即使成家立业,学习劳动技能的时间还是足够用的。十年寒窗苦,可考取功名,现在呢?高中毕业就是十二年,加上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少说近二十年,这还不够,还要终身学习。就个人而言,用于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大大增多了;就国家民族而言,同样如此,所以法律规定,18岁为成人,但成家是不允许的,为什么呀?关系到民族的素质,而不光是少生一代人的问题。所以说这个“早”字,不是谁随便说出来的,是相对于获取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所需时间而言的。而且这个矛盾,对于初中、高中学生来讲更为突出。用于“恋”的时间多了,用于获取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的时间就少了。家长都是过来人,孩子“早恋”不急才怪呢,这直接涉及到将来的生活水准。但作为初中、高中学生很少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觉得没有什么。中国有句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初中、高中学生总的来讲,还没有到有远虑的年龄。所以,做教师的都会遇到这样的事,许多毕业学生走向社会已参加工作后,常常后悔做了傻事。“早恋”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原因很简单,“恋”是美好的,但需要物质做基础,而学生同样认识不到这一点。进入社会一看,一个什么本事也没有的人,再美好的事物又能维持多久?而这一切,需要教师向他们讲明白。我曾就上面提到的认识跟学生谈过。我说好像现在你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实际上“早恋”在人生物质上的损失是很大的。我跟学生讲,进入社会后,一看人家生存的物质条件,再看看自己。那些自己同样能得到的东西,却得不到,为什么?自己的那里去了,回答是:在中学时代都给“恋”了。你在中学时代“恋”的越多,将来属于你的就越少。既然在中学时代把将来属于自己的什么房子啦、汽车啦等等都拿来“恋”了,那只有后悔,不会再有别的了。现在的时间投入,是为了将来的获得。我说个人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要不国家为什么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最终还要普及大学教育,还是鼓励人们终身学习。地球上的事,也是这样,在这方面的投入,意味着,未来竞争力的提高。国际间,国家民族的生存,人家是不会白送东西给你的,而且这种竞争是冷酷的、无情的。要是中国的中学生都忙于“早恋”,中华民族,就会一天天衰弱下去,将来很难有一席之地。这不是我们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为了生存需要,个人也好,国家也好,时间的投入是必须的。在人的生理、情感需要同生存需要产生矛盾时,让位给生存的需要则是最佳的选择,因为生存是生理、情感发展的基础。就个人而言,谁在这方面认识不清吃亏的只能是个人。因为作为国家民族发展而言,中国的学生都“早恋”是不可能的一件事。而就对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而言,你的贡献就比没有“早恋”的同学小了许多。从历史的角度去说明“早恋”不可取,学生很容易接受。因为,这既涉及到国家民族的发展,更与切身利益有关。道理讲清了,学生便能明了并能处理发好在生理、情感的需求与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需求在时间上产生矛盾时,天平应向那一方面倾斜的问题。这样谈“早恋”问题,在自己的实践中证明,学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效果是不错的,至少来讲,学生不会走的太远,以至于完全荒废学业。
三、从就心理角度问题谈“早恋”。
从学生的角度、家长的角度、教师的角度,好多人认为:“早恋”是心理过早成熟的表现。最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对人的心理成熟有了新的届定后,我的看法改变了。一个人心理真正的成熟,是能够理智的处理问题,从时空上说,能从未来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现在时间的人。从这一理论观点看,“早恋”恰恰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有了新的理论依据,就可以用来说服学生。列宁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我不能肯这一理论的成熟,但至少是一种理论。而且从有关心理成熟的理论上说服学生是很有必要的。这里讨论的焦点,是心理成熟的表现,还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这样问题就在于什么是心理成熟,回答了这一问题,也就回答了,“早恋”是可行的,还是不可行的问题。我把我的理论观点,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认识。结果是:学生基本上对这一理论观点是认同的。这样就有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上的依据。而就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言,谁也不愿意说自己心理不成熟。一旦,承认“早恋”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首先,“早恋”在自己的心理上,就失去了市场。即使有“早恋”的想法,内心也会处在矛盾之中,如果这时外力再帮助一下,学生便会有意的克制自己,一想,还是以后再说吧。实践中,自己感到,从心理成熟的角度帮助学生解决“早恋”问题,还是很起作用的。
四、形成有利的集体氛围
在一个集体中,形成正确的舆论认识是很重要,而集体舆论的高度,也会促使个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不知怎样去说服学生。如果仅从“早恋”中的“恋”的角度去谈,知道这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还不如不说。所以,一直以个体观察、引导、教育的方法为主。当有了上述认识之后,我便可以在集体中与学生一起讨论“早恋”这一话题。我曾多次在集体中谈到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有了集体舆论,“早恋”的市场就小了许多。同时,我也注意到,当我以尊重学生的态度,客观的与学生公开谈过这个话题后,他们也觉得,我能理解他们,也愿意主动找我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问题,使帮助更有针对性。客观上讲任何事情,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但尽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还是可以办到的。集体舆论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从而将“早恋”危害尽量压缩在最小范围内,其影响尽量降低为最小值。在讨论中,我也注意到,对这一话题,学生并不回避,因为这原本是他们学习生活中早已存在的问题了,他们也很希望弄清楚是对是错,也希望为自己不想“早恋”找到合理的依据。其实有时,我们工作做不到位的话,舆论恰恰相反,没有或不想“早恋”的学生,反倒没有市场,好像不成熟,没有本事似的。
最后所要说的,问题的解决,一定从切实关心学生成长的角度去跟学生谈这个问题,就语言的表达方式而言,是在同学生一起探讨这个问题的是可行还是不可行(就学生个体而言,本来就不是问题的问题)。任何压制的强制的批评,往往适得其反,可能惧怕教师的威严,表面接受而内心实则拒绝。总之,“早恋”既然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我们就要认真研究它存在形成的原因,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客观性认识的越深刻,说服学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是自己在解决这一问题中获得的深刻体会。
第五篇:如何正确处理初中生早恋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初中生早恋问题
单位:赵堡镇一中姓名: 潘成地
内容摘要: 初中阶段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他们还不明白什么是爱,所谓的“早恋”,就是他们朦胧的认为这是“爱”的一种表现,严格点。也不能说叫爱,只是“喜欢”。像这样的学生,出现了早恋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一要架起心灵沟通之桥,赢得学生的信赖;二要科学地引导、疏导、指导;三要注重进行正确预防。
关键词:初中生早恋班主任引导
初中生早恋是什么新鲜事。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孩子们在生理心理成长发育状况较之以前趋于早熟。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这个时期,都对两性关系存在着极大的好奇心。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我长期从事班主任管理工作快二十年了,我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三种:忧郁症、不良思想行为、具有早恋倾向行为。其中,中
二、中三部分学生有早恋行为。
我认为早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不到老师及家长的正确引导。早恋,可能是得到友情或关怀的一个途径,很像是对自己做治疗,通过找异性朋友,其实是没办法与父母交流的痛苦或压力,需要有一个人去向他宣泄。那么,这个人实际上是在补偿父母的部分功能。父母做不到的,实际上是这个异性朋友在替他们做到了,给她一点安慰、一点快乐、一些放松来释放压力,帮助她情绪回转到常态。
中
二、中三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他们还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所谓的“早恋”,就是他们朦胧的认为这是“爱情”的一种表现,严格点。也不能说叫爱情,只是“喜欢”而已。
像这样的学生,应该怎样合理处理呢?根据多年从事班主任的工作经验,结合具体的个案来分析,我是这样做的:
我班学生反应明明和同年级的一位男生关系比较密切。明明是我眼中的好学生,学习努力,成绩不错,她出现这样的问题可就麻烦了。我心急如焚,但没有确凿证据,我只能故作不知,不过问,而是密切的关注。
观察了几天,我发现好像没有多大问题,尤其是明明,她从不和那个男生主动说话,不像学生们所反映的那么严重。后来,有几天,明明比较沉默,上
课精力也不集中,考试成绩竟然下滑得很厉害。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看来要出问题!于是我想找机会和她谈谈。不料,就在周四下午,明明的妈妈竟然没有给我打招呼,从教室里把正准备上课的孩子领回了老家,当时我马上与家长联系,就连孩子的爸爸都不知母女俩去哪了。不过事情的原委总算搞清了。前一晚爸爸发现明明写给男孩子的信后,非常生气,和明明母亲大吵起来,说话过头,使得母亲决意带孩子回老家。三天后,孩子回来了,看到她精神状态还好,我心里总算能安慰一些。晚上放学后,我便留明明一人在教室谈话。
“是不是遇到了一些麻烦?老师帮你。”
“没有,好着呢。”
“你的眼睛告诉我,你在说谎。你不相信老师吗?老师是你的朋友,我会为你保守秘密,相信我,好吗?”
她的眼泪流了下来,哽咽着说完了事情的经过。
“老师,请相信我。我和那个男生没有什么,刚开始,我是有点“喜欢”,但后来,发现他学习很差,纪律也不好,我就不“喜欢” 了,他送给我的礼物,我一件都没有收。那天是我正在给他写退还东西的纸条被爸爸发现了。”
她把整个事情的实情以及现在的状况叙述了下来,说现在她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向我寻求帮助,并且,一再让我要做好父母的工作。
发现这个问题后,我感到明明在友情和感情之间可能出现了迷茫,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这件事情,我一定要想方设法的帮助她解决这个问题,使他重新找到正确方向。明明不愿意让其他的老师和同学知道,因此对她的教育一定要讲求策略,因此我采用书信交流的方式。谈了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态度。方法很有效,从她的语言行动中看得出,她在变化。
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我将父母亲请到了学校,与他们进行了长谈,让他们了解现在孩子们的思想、生活,转变父母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他们也用书信形式与孩子交心。
利用班队活动,我向孩子们讲了男同学如何与女同学交往,而且鼓励男女生交往。告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具备着对方可以学习的品质和个性,正常的交往,会塑造我们完善的性格。
一周的时间过去了,看到明明的改变,从心底感到高兴,“自信”又一次写在了她的脸上。我感到可以与她再正面交谈一次,周五放学后,所有学生都离校了,我单独留下她长谈了一下:
首先我给他分析了造成早恋的一些原因,例如:①、家庭往往只看到孩子的物质需要,却忽视了孩子对爱的渴求,对性的引导。②、独生子女的原因致使家长对孩子包的较多,不愿意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走出家门寻找伙伴。造成孩子孤独感较重。③、相互吸引,由于男生具有豁达,刚健的一面,因此许多女生之间不愿讲话就会和个别男生谈心,而女性具有温柔体贴的一面,男生在遇到一些情况时也希望得到女生的安慰,长此以往,也可能引起早恋。
我告诉她: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心理的波动,许多事情的发生不是可以事先预知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初恋是人生中最纯洁的感情之花,不论它开在什么时候都是应该珍惜的。我们应该以一种更为纯洁的心理去对待第一份感情,也会学着让自己变得更出色,全身心投入学习和集体生活,用意志力克服自己与异性交往感情需要,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做有远大抱负的人,“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成人成才的关键。人一生要做的事很多,但一定要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每个年龄阶段有要做的重要事,正如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什么时期最适宜做什么事,若把握了这一黄金时间就最有成效。一旦让机会溜走,失之交臂,就难以弥补,有的甚至是终生不能弥补的。我们现在重要任务是学习,少年时期精力旺盛,记忆力好,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事物,且基本衣食无忧,是积累知识,开扩视野,培养能力,拓展才华的最佳年代。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班车,早恋是路边的一道风景,在这快速行驶的车上,大家一路同行,你若经不住诱惑,下车去留连途中风光,等你醒悟过来,已是车不待人,当你赶上时已经晚点了,甚至再也没有下一班车。孩子明白吗?
她告诉我:“老师,我明白了,也想通了,很感谢您。”
“早恋”问题的解决是有很多方法的,但如果家长老师采取强硬的态度解决,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孩子的早恋其实也是一种正常感情的表达,有时甚至很单纯,反而是我们成人想得过多。对于一些学校简单粗暴的压制法:写检讨书、停课、处分、广播点名、公开情书……家长私拆子女的信件,查看日记,偷听电话。一旦发现早恋,更是大动干戈,拳脚相加这些做法我是强烈反对的。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强烈的屈辱和压力,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有的表面顺从,却将憎恨埋在心里,有的由“公开”转入“地下”,最坏的是在压力的鄙视下,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最后走上逃学、出走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赵堡镇二道沟村就有一位花极少女因早恋遭到家人殴打而得了精神病。所以,不管家长还是
老师一定要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不仅要尊重孩子,也要尊重孩子的感情,有时孩子的感情是很强烈的,不要凌驾在孩子之上,以训斥挖苦的口吻处理这种问题。
在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上,我认真总结了成功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经验:一要架起心灵沟通之桥,赢得学生的信赖。要在真正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处理。一句话,就是要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摸清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处理早恋问题的基础。二要科学地引导、疏导、指导,不要简单批评甚至采取冷嘲热讽、行为限制等容易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做法。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对学生情感进行疏导,恋情只是人类美好感情中的一部分,报效祖国的豪情、对家人同学的爱心、对弱者的同情都是人的思想感情中应包含的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行为进行指导,分析学生尤其是早恋学生的特长、优缺点,帮助他们找准人生的定位,确立每个阶段的目标和进取的具体措施。三要注重进行预防。总的来讲,出现早恋现象,不仅对学生本人而且对整个班级都会造成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平时牢牢坚持以德育人的思想。要坚持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要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信自重的品格,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进取的风貌,培养学生谦虚谨慎、刻苦钻研的作风。
总之,学生的早恋问题是摆在班主任面前“一道几何题”,处理这一问题,需要教育者拿出智慧,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而这种智慧和艺术正来自对孩子真诚无私的心灵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