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思维发挥优势强力推进霸州旅游经济再上新台阶
代旅游业已经被规划为霸州市“十一五”期间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市投资旅游,发展旅游的热情进一步提高,我市旅游业迎来了历史上最佳的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霸州市旅游局于今年2月底成立,负责全市的旅游工作。建局伊始,该局把提高干部职工素质放在首要任务,并着手对全市的旅游工作做出了规划和设想。
一、提
高干部职工素质,打铁还要自身硬
2月28日霸州市旅游局成立,工作人员全部由其他单位划转。划转人员虽在原单位都是业务骨干,工作热情高涨,但面临新的工作、新的岗位工作人员还是感觉到力不从心,一时理不出头绪感觉到工作无从下手。局党组及时察觉到这一情况,在全局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学习,真正做到打铁还要自身硬。
全体工作人员对此次活动提起了足够的重视,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做到了四个认真,一是认真组织学习材料,《旅行社管理条例》等各种学习材料人手一份,二是认真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杜绝走马观花,仔细阅读,认真领会。三是认真写读书笔记,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要条款、重点环节,重点问题写了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四是认真交流,各工作人员把好的学习材料、学习经验、学习心得定期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通过对《旅行社管理条例》等近30篇重要资料的学习,所有工作人员都做到了:条例、法规熟记于心,并能灵活运用;国家、省、市局有关文件了解精髓,掌握实质。目前全局上下工作热情高涨,信心十足,各项工作已经迅速步入正轨,如雨后春笋般突飞猛进。
二、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树立“大旅游”理念
俗话说,“思想决定出路”。该局上下团结、思想一致始终认为,抓好旅游工作,不仅是一个机制问题、方法问题和力度问题,更重要的则是一个理念问题。为此,该局首先从思想上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定义,确立了“大旅游”的理念,即不是把旅游简单的看成旅游、观光和游览,也不是就一个景区景点谈旅游,而是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谈旅游。用该局董局长的一句话说“旅游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凡是空间与时间的转换,并由此发生的消费行为都可以称为‘旅游’”。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该局规划出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重点:树立全新的旅游资源观和科学发展观,借京津走廊的区位优势,大力打造服务于京津的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会议会展及购物旅游产品,围绕温泉度假旅游、工业观光旅游,形成文化品味高、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旅游带。
三、突出重点,由点及面,全面扩充产业总体规模
霸州茗汤温泉目前日接待游客500人左右,已经成为了霸州旅游市场的领舞者,胜芳国际家具城又是我市发展会展旅游、工业旅游的重点项目,突出这两个重点,发挥龙头优势,把其建设成我市旅游市场的两块金字招牌和城市名片。在巩固两个景点龙头优势的基础上,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借助现有优势品牌,进一步扩大人员的流入和消费环节的增加,努力形成更加充实、紧密的产业链条。通过对全市旅游资源的考察,该局设定出了西部以茗汤温泉为中心带动南孟周边乡村生态旅游的休闲观光旅游线路,东部以胜芳国际家具城为中心带动杨芬港新城、褚河港度假村的工业旅游线路。“名牌带动战略”的顺利实施,将实现全市旅游经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扩张,最终达到“1 1〉2”的良好效果。
四、规范旅游市场,建设诚信体系
诚信旅游建设事关优化旅游环境、塑造霸州旅游形象的大局。建局后,该局始终把该项工作放在重中之重,首先要求辖区内的各旅行社、旅行社门市部到该局进行了登记备案,对个别软硬环境不达标的单位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并要求把旅游投诉电话标注在门市醒目位置。“五一黄金周”期间该局与市电视台联系对全市各相关单位又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检查,对相关守纪诚信单位予以表彰,对个别违规无诚信单位予以惩戒曝光,并通过电视台把旅游投诉电话再次向社会公布。
建立旅游诚信体系需要政府推动、行业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部门、多渠道齐抓共管才能达到。面对今后的工作该局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表彰惩戒机制。制定诚信旅行社和诚信景区、饭店等评定标准,开展好诚信企业创建活动。二是完善合同体系建设。强化和规范合同管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完善市场监管机制。采取联合执法、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承包挂靠的旅行社以及“黑导”、“黑店”、“黑车”等进行重点查处,并对重大违规公示。四是成立旅游协会,并通过旅游协会订立诚信旅游公约,监督会员单位遵守执行。五是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在媒体开设诚信旅游专栏,聘请诚信旅游社会监督员,公布诚信旅游监督投诉电话,完善投诉受理和处理机制。
面对新的工作,新的机遇该局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倍感任务的光荣而艰巨,全局上下精神振奋,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我市各项旅游工作圆满落实,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旅游强市打下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霸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创新理念,凝聚力量,推进服务业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创新理念,凝聚力量,推进服务业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1年,在区统计局的精心指导下,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局统计工作紧紧围绕鄞州开放型经济和商贸商务经济发展大局,以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为中心,创新理念、科学谋划、积极应对,用客观、准确的统计数据反映了我区开放型经济和商贸商务经济的运行状况,为上级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量化依据。
一、统计工作概况
我局严格按照“准确监测、深刻分析、科学预测、快速反应”的要求,抓好统计监测与分析工作,目前已建立起“多条线上报、分科室汇总、办公室分析”的统计监测运行网络,并呈现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统计数据内容丰富。我局统计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全区性经济指标,行业性经济指标,个体性经济指标和专业性经济指标,并形成了从全区到各镇乡(街道)经济发展状况,从商贸经济各行业到单个经济实体经营情况的从点到面,点面结合的统计网络体系,涵盖了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主要数据。此外,根据有关部门要求和经济发展新情况,我局还适时增加各类热点数据统计,调整统计网络样本,进一步完善 1
统计监测数据内容。
(二)统计数据来源广泛。鉴于统计内容的丰富性和重要性,我局拓宽数据获取渠道,确保数据内容的正确、及时、有效。一方面我区的外资、外经、外包运行情况和商贸企业运行情况主要从各业务科室所对应的重点联系企业提供的月报中获取;另一方面各县(市、区)的开放型经济和社零等综合性数据指标主要从市级部门的统计数据反馈中获取,部分数据则从有关部门的统计反馈中获取,如外贸数据来自于海关、税收数据来自于国地税,商贸业增加值来自于统计局等。
(三)统计网络运作顺畅。我局各业务科室均配有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各线的统计工作,并及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局办公室落实专人将各线数据统一汇总,汇编成《鄞州商务统计月报》分发到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同时,局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地对开放型经济和商贸商务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将统计数据转化应用,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商务预报”。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为确保全局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统计数据的参考、参谋作用,我局主要做好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统一思想,明确责任,营造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我局从强化做好统计工作是全局共同责任的意识入手,达成了“重视统计工作、用好统计数据”的共识,明确了领导责任和科室责任,形成了主管领导牵头、分管领导主抓、各科室执行的齐抓共
管的良好工作氛围。在明确领导责任上,由局长负总责,确定统计工作任务和要求,分管办公室的副局长主管统计工作,展开有效的督促检查,局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对各类统计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在明确科室责任上,严格界定职责,强调由科室负责的统计业务必须由业务科室来承担,要求统计数据内容必须由科室负责人和分管局领导审核后统一汇总上报局办公室。
(二)强化考核,建设队伍,激发统计人员的工作热情。2011年,在机构改革和大规模人事调整的情况下,我局坚持做到统筹兼顾,为各科室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统计工作人员,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统计工作机构网络。同时,我局在原有统计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和监测企业的统计员队伍管理,定期开展工作研讨、数据分析和市场预测等活动。为充分调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局对上述单位的统计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评价成绩评选先进工作者,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并专门安排了统计经费用于设备购置及网络维护等。
(三)创新方法,提升水平,展现高效良好的工作成效。鉴于人员少、任务重的工作实际,我局不断创新统计工作方法,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如外贸科和商贸科将部分催报工作外包给统计局下属单位,重点进行汇总分析;外资科借行政服务中心的网络审批系统对我区外资企业情况开展实时统计;外经、服务外包和市场科则着重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企业动态;粮食科以收储公司等下属单位为抓手,开展逐层统计等。
(四)加强分析,运用成果,凸显统计的参谋助手作用。我局对统计数据运行加强分析和形势研判,运用相关数据为开放型经济和商贸商务经济发展“把脉”,及时提供有价值的统计分析和信息,客观准确反映经济发展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此外,我局还以统计监测网络为应对平台,通过对节日市场、节庆活动和“抢盐**”等突发性事件的实时监测进行商品调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市场的稳定运行,体现了统计的助手作用。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12年,在统计网络完善、科室分工明确、人员配备有力的基础上,我局将对照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鄞政办发[2012]33号)和《关于继续开展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考核的通知》(鄞统[2012]23号)的要求,继续做好本部门业务统计资料报送、行业统计工作调查和分析等各项工作,并在以下三方面苦下功夫,力争全局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抓样本企业的动态调整。针对全区商务系统项目多、提升快的现状,我局将及时调整和扩充监测样本企业,将新建新开业的商务样本企业纳入区重点监测网络,并对样本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使我区内外贸各条线的监测样本结构更加合理,样本代表性更加突出,覆盖面更加广泛。
(二)抓监测队伍的素质提升。为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我局将开展学习考察和业务培训来提升统计人员的素质。今
年除计划组织镇乡(街道)统计联络员赴兄弟县市区学习,深入企业考察来提升统计员的业务能力外,还将继续联合区统计局对重点监测企业的统计员分市、区二级分别开展业务辅导和培训,努力培养和打造一支精通业务的统计队伍。
(三)抓监测成果的成果转化。今年我局将首次联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经贸学院,开展商务经济季度运行分析,商贸、外贸和服务外包的半运行分析和粮食供需平衡的调研工作,将统计数据转化成有参考价值的经济报告,从中寻求我区开放型经济和商贸商务经济发展的亮点和不足,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局在过去一年的统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我局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方法,提升能力,力求用客观、准确的统计数据反映全区开放型经济和商贸商务经济发展的实绩,用优质的统计分析信息为全区开放型经济和商贸商务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第三篇:辽阳市政协立足落实着力创新推进提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立足落实 着力创新 推进提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政协辽阳市委员会
提案工作是政协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工作,是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的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之一。近年来,我们以促进提案落实为目标,积极创新提案工作载体,把提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加强培训指导,提高提案撰写水平
质量是提案的生命,既关系到政协的形象,也关系到委员的履职成效。为进一步提高提案的撰写水平,采取了各种措施。
一是开办委员培训班。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界,平时都有自己的业务工作,特别是新委员对政协的工作和撰写提案还不熟悉,为了提高政协委员撰写提案的水平,我们每年都要对政协委员进行集中培训。在2008年初市政协换届时,由政协主席运用多媒体课件亲自给委员讲课,从政协职能、委员职责到如何撰写提案全方位地进行了培训。近两年,我们还举办了新委员培训班,由市政协提案委主任给委员讲课,讲授怎样撰写提案。从撰写提案格式到提案内容进行规范,从一般提案到优秀提案举例说明,深入浅出,提高了委员撰写的水平。
二是组织集体提案研讨会。我们十分注重提高集体提案的质 量,每年都组织召开一次集体提案研讨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与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及县(市)区政协主席参加,互通经验,共同提高。以前集体提案数量很少,一年也就10件左右。通过研讨相互交流,近两年集体提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每年集体提案数量都能达到60—70件;在重点提案中集体提案每年都占80%以上。现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已经把撰写提案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年初进行研究部署,年中进行调研、撰写。
三是为委员搭建知情平台。委员撰写提案,知情明政是前提。我们每年都专门邀请市政府领导给委员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让委员全面了解全市的经济形势和民生情况。最近,我们在组织200多名委员视察两大发展战略——河东新城、芳烃基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邀请市长作了全市经济形势报告,这种突出重点视察、全面了解全市经济发展情况的做法受到了委员们的一致好评。我们还举办了政协论坛,请专家、学者就某一方面的问题给委员进行专题讲座,如就沈辽鞍经济带建设邀请辽宁省著名学者、省社科院省情研究所所长梁启东讲座。到目前,我们已成功举办10期政协论坛,为委员们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高提案撰写水平提供了很大帮助。
四是加强提案题目引导。我们在每年全会前2—3个月,给委员印发《致委员的一封信》、《怎样撰写提案》等材料,要求委员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来撰写 提案,把党委、政府关心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清楚后撰写出论据充实、建议切实可行的提案。我们还精心编制《撰写提案参考目录》,为委员撰写提案提供帮助。往常由于是临近全会才编写完目录递送给委员,委员准备提案的时间仓促,无法保证提案质量;近几年我们提前2—3月发给委员提案参考目录,给委员精心调研并撰写优质提案提供了充足时间。以前都是提案委撰写提案目录,去年由政协主席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和在调研中了解到的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撰写出50多个提案参考题目,在提案研讨会上亲自进行解读,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委员撰写提案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和其它参考题目一起发给了委员。
二、注重目标管理,强化提案责任落实
提案目标管理责任制是政协抓提案落实的重要环节,是推动提案工作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将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加强提案工作的重要手段,明确目标,强化责任,为提案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证。
一是制定委员目标考核。我们对市政协委员每年提出“五个一”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撰写一件提案,而且由提案委和委员联络办联合考核,作为委员调整、表彰的重要依据。
二是加大集体提案征集力度。集体提案蕴涵着集体智慧,且所反映问题一般都是热点、敏感问题,因此在提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每年都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和 市政协专门委员会提出“保3增5”的目标要求,做到了质量和数量的有机统一。
三是拓展提案督办责任领域。我们为了“重点”与“一般”并举、抓“大”不丢“小”,形成整体合力,在坚持落实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重点提案责任的基础上,从去年开始实行了提案工作“123工程”,即每年确定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的重点提案10件,提案委负责督办的重要提案20件,其他六个专委会负责督办的重要提案30件。通过这60件提案的督办,带动整个提案的落实,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四是实行提案现场办理。为加快提案办理速度,调动广大政协委员的积极性,今年全会期间我们进行了现场办案,选出4件社会影响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主席和分管副主席带领委员们到现场查看,常务副市长、承办部门主要领导进行现场办理,当场解决问题,随后组织召开现场办案会,听取了4个部门主要领导汇报的本部门办理提案情况,扩大了提案在社会上的影响,解决了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提高了提案办理的速度。
三、加强沟通协调,完善提案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提案的作用,加强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始终在制度落实和运行机制上下功夫,提高提案工作实效。
一是提高交办规格。往年我们是在全会后责成提案委对全会期间收到的提案进行严格的审查、立案。对不符合提案要求的不 予以立案,对内容重复的提案进行并案、整理、登记后,在3月底前提案委会同市政府办公室召开全市提案工作交办会。今年为了加大交办力度,市政协主席建议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提案工作交办会。4月,由市委常委、秘书长主持召开全市提案工作交办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市提案办理工作进行部署,并提出了高要求,形成了高起点开局、高质量办理的态势。
二是做好协调工作。要促进提案的落实,必须做好协调工作,做到“提”、“办”双方的互动。近几年,我们在抓提案的落实中,积极做好协调工作,使许多难以解决的提案得到了落实。每年,我们要求提案委对落实情况进行梳理,对委员不满意的提案和滚动提案进行促办。2009年,提案委会同市政府办公室就10件委员不满意的提案,召开承办部门办理协调会,请承办部门当场向委员作出解释,并重新办理和反馈。今年,提案委又整理了6件历年没有解决好的积案送交市政府,准备在近期召开协调会解决。
三是注重跟踪检查。提案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转变作风,创新工作方式,由被动坐在家里办案变为主动走出去检查,把年底检查和日常检查结合起来,狠抓落实。每年,都由主席和主管提案工作的副主席带领提案委成员和部分提案者,深入到承办部门检查提案的落实情况。如2008年主席和主管提案工作的副主席带领提案委的成员和部分提案者深入到30多个承办部门逐件检查,听取承办部门的办理情况汇报。对办理落实不好的 单位当面批评,限期办理。30多家单位的主要领导参加会议,无一缺席、无一中途退场。又如,在城市改造中,市动迁部门作出动迁第二人民医院的方案。由于第二人民医院地处中心区,周围居民数量较多,如果动迁将给居民就医带来不便,也会给医院效益带来影响,为此该医院职工集体上访,在一周时间内成为全市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就这一情况委员及进撰写了提案,市政协又组织委员调研后进行完善,在第一时间送交给市政府,市政府在召开论证会时,请提案者参与,并积极采纳了所提建议,使这一焦点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以解决,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我们还结合认真落实《中共辽阳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积极推动重点提案由市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阅批、市党政分管领导领办、承办部门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办公部门负责办理、市党政办公部门督办的制度,同重点提案由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市政协有关专委会协助督办的制度相结合,做到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促进了提案的有效落实。
四、突出重点提案,加大督办力度
为解决重答复轻落实的问题,我们每年都选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重大问题的提案作为重点提案,集中进行督办,使承办部门更加重视提案的办理落实工作,达到了以“点”带“面”的目的。
一是制定了相关制度。年初,结合提案工作的实际需要,我 们制定了《关于重点提案的确定及办理的实施办法》,明确了重点提案的标准,重点提案的产生程序、办理要求以及重点提案的督办、宣传工作,使重点提案的确定和办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科学确定重点提案。近年来,我们坚持年初责成提案委采取问卷调查、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等方法,从所有提案中选择8—10件作为重点提案初选件,报分管提案工作的副主席同意后,召开提案委全体会议进行复选,最后复选件提交主席会议审议确定。
三是强化主席会议成员督办。我们通过连续几年的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大大促进了重点提案的快速有效落实。去年,关于全市医疗垃圾集中焚烧的重点提案,在调查中发现,由于交办过程中承办部门没能准确划定,导致这件重点提案悬而未落。主席深觉此问题严重,如不急时解决,市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将大大折扣,也会给社会和谐种下不稳定因素。主席和领衔督办的副主席及秘书长即刻主持召开承办部门协调会,研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督促提案的落实,并责成提案委以政协委员会名义向市政府提出书面建议,会后,主席直接与市长进行沟通,市长同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制定出解决方案,使这一问题在年底得到落实。
四是开展民主评议。为加大重点提案督办力度,我们在2007年召开提案专题常委会议听取了重点提案办理情况汇报,2008年提案专题常委会议在听取重点提案办理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对重点 提案办理结果进行了民主评议。2009年的提案专题常委会议深化民主评议成果,对8件重点提案办理结果进行了民主测评,常委和提案者当场运用划测评票的方式进行满意率测评,测评满意率达到79%以上。如民盟市委会提出的建立市直医院与农村医院进行对口帮扶的提案,市卫生局高度重视,吸纳了提案的建议,派了全市近百名医生到农村医院对口帮扶,并为乡镇医院配备了一些医疗设备,提高了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群众和委员对这个提案的办理非常满意,在测评的时候,这个提案满意率达到100%。会后,与会人员都感到这次常委会开得好,真正发挥了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促进了提案的落实,切实收到了实效。这是辽阳市政协在提案工作历史上首次对办理结果进行民主测评,督办效果十分显著。2009年12月初,中共辽阳市委把这一做法写进市委18号文件,要求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把民主评议重点提案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
第四篇:紧扣中心 创新机制全力推进组工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紧扣中心 创新机制全力推进组工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们紧扣组工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这个重心,通过吸纳和外传两个渠道,着力构建覆盖区、街、村(社区)的三级信息网络,牢固树立求实、求深、求快、求准四种意识,认真分析组织工作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关注新做法,动态报送新举措,切实发挥信息工作在全区组织工作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的主要认识和做法是:
一、紧扣一个重心、把握正确方向,将组工信息贯穿到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全过程信息工作是领导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为领导决策服务,就必须准确把握决策的基本特质。以往工作中,为决策服务,我们强调得更多的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原始信息材料。应该看到的是,这样的信息工作仅停留在服务决策的第一阶段,是不全面、不完整、不到位的。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主动将信息服务领域延伸到决策:谋划、议决、执行与反馈等四个主要环节。一是为谋划阶段服务。针对某项具体创新工作,我们极力从不同角度捕捉信息来源,从不同层次收集初始做法,从不同主体征求意见和建议。初步筛选这些基本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整理其中的合理成分,形成比较详尽的第一手文字材料。例如:关于试行科级干部点名交流制度,我们就收集
到了来自各街道、机关各部门的26条建议类信息。二是为议决阶段服务。按照科学决策的选优原则,在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深入的理性思考,为集体讨论决策之前提供二份以上的可选方案。经过集体反复讨论斟酌,好中选优,最后确定最佳的实施方案。比如:在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我们从非公企业党员、党组织、企业发展等三个不同的优先切入点出发,提交了三份比较详尽的实施方案。三是为执行阶段服务。针对基层在新制度执行过程中把握不准的问题,在个别指导的同时,我们利用不定期的内部信息交流对面上加以宏观指导,既阐明制度施行的缘由,又介绍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做法,确保新制度在基层执行过程中的正确方向。四是为反馈阶段服务。一项科学决策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执行的实际效果不断地予以校正。基于此,我们积极发挥信息网络优势,及时地将决策执行的效果及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加以反馈,为进一步完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同时积极、适时地向上级组织部门报送综合情况。例如:去年,我们在青年干部管理“三派”的基础上,推行了“述岗点评”制度。在5个月的反复讨论酝酿、运作比较成熟之后,我们及时向省市报送了这一做法。
二、利用两个渠道、强化综合协调,努力发挥组工信息的最大效能信息工作不是工作中心,但关乎中心工作;不是最终决策,但影响决策制定;不是大众媒体,但能够宣传自身。组工信
息工作更不例外。在做好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大前提下,我们利用吸纳和外传两个渠道,充分发挥组工信息在经验推介、树立形象和指导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充分吸纳,借水行船。就某项工作而言,一方面根据全区组织工作整体部署,做好指导协调工作;另一方面,结合具体单位的实际特点,不失时机地将区外先进地区的一些成功做法向其推荐,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嫁接”试点工作。这些做法在我区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认真总结提炼经验,不断完善修订措施。在此基础上,按照先局部试点、后全面推广的思路,将经过局部试点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及时推介到其他部门或街道去,促进经验向薄弱环节的柔性流动。与此同时,我们注重利用信息网络传递信息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通过不同单位报送信息频率和侧重点,及时了解该单位当前组织工作状况及难点所在。必要时,直接上门督促指导工作。二是大力外传,宣传自身。我们注意利用各种渠道,充分反映我区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党员教育管理、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的新做法和取得的新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们分别向中组部,省、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厅等相关部门报送信息共计118条,实际录用86条,其中中组部《组工信息》录用一条,《江苏组工信息》录用8条,市《党建纵横》录用16条,市委办公厅《南京快报》录用10条。
三、构建三级网络、实现互联互动,努力打造一
支高效有序的组工信息队伍多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很多经验都来自基层,离开或忽视基层的的信息工作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构建一个覆盖全区的组工信息网络,是做好组工信息工作的体制保证。经过几年努力,我们编织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级联动”的组工信息网络。
1、构建信息网络的领导核心。成立了统筹协调全区的组工信息工作区组工信息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全区组工信息的发展状况作出准确的把握,对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预测。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部长担任组长,组织部办公室负责日常信息工作管理。相应建立了信息季度例会通报点评制度,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通报本季度全区组工信息进展情况,内容有:各单位实际报送信息的数量、上级部门录用的信息数量以及我区在全市组织系统的排名;二是对信息工作完成最好和最差的单位进行“首末”点评;三是议定下一步的信息工作重点和报送要点。
2、搭建信息网络的基本框架。充分发挥各基层党(工)委在组工信息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和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求各单位将信息工作作为提高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来抓,确定一名专职副书记主管组工信息工作,并明确至少一名组工信息员,负责撰写、上报信息及指导下属单位信息工作。在基层单位,包括社区和非公企业,凡是建立党组织的,也要确定一名兼职信息员。力争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组工信息员。
3、夯实信息网络的工作基础。我们针对信息网络的基础工作、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主要抓了几点:首先,严格把关挑选信息员。我们要求各各单位选择政治觉悟高、文字功底好、信息意识强、有责任心的同志
担任信息员,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建立组工信息员资料库。其次,不断加强对信息员队伍的业务培训。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区组工信息员会议,邀请省、市委组织部门信息工作的专家对信息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其三,适时调整信息员。对经过考核,责任心不强,工作绩效不明显的,要求有关单位调整人选。对成绩突出的信息员,组织部门予以重点关注。
4、加大条块之间的互联互动。横向上,我们加强与区纪检、审计、人事等相关部门的密切联系。在这些部门中选定“特约信息员”,请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报送诸如广大干部群众作对组织工作突出要求的信息。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展组工信息内涵,实现内涵与外延的有机互动。纵向上,加强与上级组织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尤其是在一些创新工作中,对于拿不准的提法、吃不准的精神,及时向上汇报,争取上级对我们的业务指导。对下,我们建立了信息直报制度,有效地避免了村(社区)信息上报过程中,人为原因的删减失真和客观原因的时间延迟。
5、尝试建立“编外信息员”制度。即:探索在机关序列之外发展信息员。聘请一些政治素质高、热心基层事业、有一定组织工作经验的老党员担任“编外信息员”。主要职责:收集报送基层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反映;对农村党建、社区党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权利:可直接向街道工委或区委组织部报送信息、反映情况;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对反映问题的落实情况享有知情权。
四、牢固四种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努力确保组工信息的高质量质量是信息工作的生命,我们一直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信息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把握。我们借鉴质量控制原理,把求实、求深、求快、求准四种意识融入到信息产出的四个核心环节,取得了一定效果。信息来源求实。为了杜绝以上情况的发生,我们建立了信息报送责任追究制度。主要是明晰组工信息员的责任,严肃政治纪律,对报送的信息真实性、可靠性负责,出现问题严肃追究责任。我们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每位信息员,围绕党建和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实事求是地开展信息报送工作。杜绝编造情况和捕风捉影,坚决克服夸大其辞或以偏概全,对存在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不护短,确保信息调研工作的健康发展。去年,我们向省委组织部报送了一条《雨花台区采取切实措施防止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朝建夕撤”》的信息,后被省《领导参阅》刊发。主要反映了新经济格局下,在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党员流动性加大、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非公企业党组织设置面临着“建”与“撤”的问题。信息挖掘求深。我们注意加强对零散、局部的初级信息进行综合整理,通过积极开展阶段性信息和专题性信息综合,力求做到见微知著、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近及远,使信息工作对领导决策、指导全局、推动面上工作具有更大的借鉴意义。同时,要求信息员对问题剖析要更深一层,使领导能更多的了解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对可能产生的各种社会影响要看得更远一步,为领导决策争取更多的主动。去年,省委组织部《领导参阅》录用的《雨花台区设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基金为企
业党建“买单”》信息原胚仅有2行字。信息报送求快。对信息报送时限作出了明确规定:信息报送要及时准确,保证时效性。原则上,中央、省委、市委及区委重大决策出台后,三天内要报送本单位、本部门的反映;本单位、本部门结合实际制定的贯彻落实措施,要在作出部署的同时报送;开展的特色活动,要在工作起步初期及时报送;一般信息报送不超过四天。比如:在中组部,省、市委组织部组织部长会议结束的当天,我们就谋划贯彻落实措施,并报送工作计划信息。信息探索求准。将信息和调研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调研证实信息、扩充信息、挖掘和开发高层次信息的作用。我们努力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上级组织部门最为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信息调研,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综合信息。
第五篇:加快新形势下民政事业的改革创新,努力推进全市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快新形势下民政事业的改革创新 努力推进全市民政
工作再上新台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对民政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民政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市场机制趋于完善,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形势下,民政事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应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动力,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以创新发展为主线,围绕做大做强民政事业,开拓进取、扎实肯干,努力推进全市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不断增强改革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日益更新,学先进、追标兵,加快发展的氛围日趋浓厚。民政事业要加快改革创新发展步伐,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起,从自身做起,牢固树立四种意识。一是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充分认识到莱芜建市晚、底子薄、基础差,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的实际,切实树立不发展就是落后,发展慢了也是落后的危机意识,不拘泥现实、不满足现状,真正增强改革创新发展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二是要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坚决摈弃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旧思路、旧办法、旧模式,改变过去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发发钱、分分物的传统民政工作模式,树立牢固的市场意识,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提高民政事业社会化水平,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推进民政事业发展。三是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民政部门与人民群众接触最为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广泛,要切实克服权力至上、部门利益至上的错误观点,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靠服务树立形象,靠服务凝聚人心,增强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要树立强烈的实干意识。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内容繁杂,没有真抓实干的精神状态,绝对干不好民政工作,做不好民政事业,要勇于正视困难、敢于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民政事业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选准改革的突破口,为民政事业发展增添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随着全市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对外开放幅度的拓宽,社会各个领域的市场化水平逐步提高,国有企业的转制、卫生系统的改革、教育事业的开放等等,都进一步增添了自身的活力和动力,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我们民政事业的改革还基本没有破题,活力不足、包袱沉重等问题更是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工作领域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是全市民政工作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后劲所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必须适应全市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以改革求发展、靠开放增效益,逐步实现由“政府输血”到“自身造血”功能的转变。
一是选准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发展活力。殡仪馆、公墓、优抚医院、福彩中心等经营性事业单位要按照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经营机制、面向市场、增添活力的原则,强化资本经营意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吸引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努力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光荣院、福利院、救助管理站、纪念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并通过明确职责、规范行为、细化服务等措施来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提升公益事业的服务档次和水平。地名命名工作通过采取招标拍卖、有偿出让条件成熟的地名冠名权,推行地名有偿使用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广借外力,推动地名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是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提高服务水平。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根本就是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首先要努力扩大福利彩票销售发行量,通过加强福彩中心的内部管理,完善网站规范化建设,探索新的销售方式等措施,不断提高年销售量,为福利事业发展募集更多的福利基金。其次要积极扶持民办福利机构发展,充分发挥现有福利机构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落实好手续办理、财政扶持等优惠政策,逐步形成以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为龙头,其他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为骨干的社会福利社会化格局。第三要加强对福利企业的管理,帮助企业做好产权改制、产品改造和技术升级工作,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发展壮大,维护好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第四要推进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社会化,探索车辆使用市场化、设施管理物业化、服务管理社区化的路子,提高军休干部管理服务水平。
三是推进服务领域产业化,促进发展壮大。实行产业化经营,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殡葬服务行业要按照服务全程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商业化、管理一体化的产业化思路,加强单位之间的协作,密切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殡葬服务产业的“航母”,增强市场竞争力。福利彩票事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长为全市彩票行业的佼佼者,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要充分发挥好、利用好这个品牌优势、探索建立集彩票发行、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等于一体的福利彩票产业,推进福彩事业再上新台阶。
三、致力于工作创新,不断提高民政工作的整体水平
创新无止境。在当前改革日益深入、矛盾日益显现的关键时期,要推动民政事业上台阶、上水平,就要立足于工作创新,加快推进民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创新救助程序和方式,逐步建立适应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社会救助体系。城市低保工作要进一步规范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实办法,积极稳妥地实施属地化管理,努力争取区级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不断巩固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成果。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要全面落实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进一步规范特困户的认定程序,不断完善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形式,确保救助粮款及时发放到位。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通过建立市、区、乡镇三级负担的筹资机制,逐步实现由集体供养为主向财政供养为主转变,确保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救灾救济工作,要完善救灾预案,建立起市、区、乡镇、村四级联动的救灾应急机制,提高紧急救援能力,切实保障灾民的生产生活。
二是创新优抚安臵办法,推动双拥工作的深入发展。优抚工作要以落实新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各项配套政策为契机,建立财政投入、优抚对象自然减员经费、社会捐赠为一体的筹资机制,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全面提高优抚对象的保障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机制建设,确保病有所医、医有所保。城镇退役士兵安臵工作,要继续推行“四公开一监督”的阳光安臵政策,实行全面考试考核安臵办法,并试行市直企业与退役士兵双向选择安臵方式,使城镇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臵;加大对城镇退役士兵的培训力度,提高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
三是创新城市社区建设思路,推动社区服务业发展。近年来,全市城市社区建设通过“集体资产改制—划分社区范围—建立社区组织—理顺社区关系”的工作思路,基本搭建起了城市社区的框架。下一步城市社区建设要按照“改制先行、改造提升、整合调整、规范完善”的总体思路,在完成集体资产改制的基础上,抓住新一轮“城中村”开发改造机遇,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特别是“城中村”改造规划,做到与居民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使每个社区都有符合标准的社区组织办公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产业化发展”的原则,加快推动社区服务业从福利型向经营型、从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力争用3—5年的时间,建立起覆盖全市范围的社区服务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全市城市社区建设水平。
四是创新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力度,全力服务经济建设。民间组织是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下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在农村要选择部分乡镇推行“支部+协会”的经验,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组建农村经济协会的能力,发挥典型协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发展步伐,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要围绕钢铁深加工、新材料及其他优势产业领域加快培育行业协会发展,在全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良的民间组织新格局。对换届选举后的村“两委”干部,要实行分层分类培训,对发展经济意识强、有致富项目的村干部,实行现场指导、专家讲课、重点帮扶等形式,对其进行市场经济知识、使用新型技术等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对思想保守、创业意识不够强的村干部采取集中办班、参观学习、示范带动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增强创业的能力。
四、提高综合能力,为民政事业改革与创新提供保证 加快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创新和健康快速协调发展,需要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四种能力,凝心聚力,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要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民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来不得一点虚伪和马虎;民政工作又是做困难人的工作,来不得半点娇纵和奢华;民政工作还是做艰难细致的工作,来不得丝毫的浮躁和懈怠。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遇到困难不畏首畏尾,束手无策,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查实情、出实招、务实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务实肯干,努力在开拓创新中克服困难、加快发展。
二是要增强狠抓工作落实的能力。狠抓工作落实不仅是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需要,也是衡量干部职工综合素质高低的标志。要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明确责任,从局领导班子成员到各科室、各单位主要负责人都要增强责任意识,带头承担责任,带头勇挑重担,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正确把握上级的方针政策,准确理解各级领导的意图,对各级作出的重大决策或部署,要抓紧、抓实、抓准、抓好,铺下身子、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决策都能落到实处。
三是要增强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第一要振奋精神,广大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干民政、爱民政、扎根民政的思想,始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发扬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增强信心、勇于创新,推进民政事业的快速发展。第二要提高效率,工作中要注重加快节奏,事事求主动,件件讲时限,切实树立一种立说立行、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第三要务求实效,坚决杜绝作风浮漂、推诿扯皮的现象,大力弘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坚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抓工作,一事一事的抓,一件一件的落实,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四是要增强综合协调能力。做好综合协调工作是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工作效能、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要通过扩大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民政、关心民政,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要明确自身职责,凡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都要牢记自己是受党委政府的委托开展工作,切实履行好党委政府赋予的职责,发挥好应有的组织和协调作用,促进工作开展。要通过同有关部门的平等协商、沟通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要及时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促进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