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实践—旅游中的文化传播
2011-2012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旅游中的文化沟通
一、内容摘要
本篇实践报告是在寒假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整理而成的。报告的主题为旅游中的文化传播,将以实践背景,实践目标,实践过程,思考感悟等方面进行展开呈现。通过将此次实践活动经验结合传播理论并对其进行分析,致力于探索旅游与文化传播的方式,特点及旅游文化传播实现的社会功能。
(一)关键词
旅游文化传播国际青年旅社
二、导论
(一)实践背景
1、旅游 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198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认为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
而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认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其中“义工旅游”指青年旅行者以在青年旅舍做义务工的方式换取免费食宿,并借工作空余时间在当地游玩的旅行方式。这种花费低廉,自由的旅行方式为众多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及青年旅者所喜爱。
2、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直接传播通常由具备文化的人们通过商队、军队等途径直接传播某种精神或物质方面的文化内容,在现代则可以通过贸易,旅游,移民等途径进行传播。
文化传播的方式与媒介文化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采借,把外来的文化元素或文化丛直接接纳过来。另一种是间接传播,即一种文化元素或文化丛传入一个地区,引起那
里人们的思考,由此引发传入地的人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刺激性传播”。
3、国际青年旅舍 国际青年旅舍成立于1932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总部目前设在英国,并注册为一家非牟利机构。20世纪初,德国教师查理德.希尔曼萌发了为所有的年轻人提供一个交流思想,了解大自然的场所。而后在政府的支持下,青年旅舍作为世界青年相互认识,接触自然的媒介诞生了。
青年旅舍旨在于提高对世界各族青少年的教育,鼓励他们更多地了解、热爱和关心郊野,以及欣赏世界各地的城市和乡村的文化;提供没有种族、国籍、肤色、宗教、性别、阶层或政见区别的环境,以促进青少年对本国和国外更深的了解;向人们展示健康,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有利于改善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也教给青年人朴素、自律和关心他人的美德,有利于他们培养互相尊重、互相协调的团队精神。
(二)实践目标
通过对旅舍文化及当地旅游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研究,探索旅游与文化传播的特点及旅游文化传播实现的社会功能。
三、实践过程
今年7月8日——7月31日,我在乌镇紫藤国际青年旅舍进行了义工实践活动。乌镇紫藤国际青年旅舍三面环水,风景秀丽。
在旅舍整理好行李后,我开始了工作。工作包括前台接待,登记住宿,摆桌上菜,厨具清洗,客房整理,卫生打扫等,较为平常,琐碎。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我利用工作及旅行的机会进行社会观察,对旅行中的文化传播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得出以下观点:
(一)旅舍文化传播
1.传播方式及特点
国际青旅一向传递给青年旅行者以独立自主,开放的生活方式理念,亦开设了蓝三角论坛,为广大青年旅行者提供了除实体旅舍以外的交流平台。
除却旅舍自身环境所带来的文化传播,入住旅舍的旅客的互相交流也是不能忽视的一种传播方式。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旅客之间的传播属于人际传播。因此它也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例如传播相对自由和平等,双向性强,互动频度高。青年旅者大都具有独立,开朗,健谈的特性。餐厅的公共休息区,酒吧都是旅客交流的场所。此次义工之行也遇到几个颇有经验的背包客,从他们口中得知了许多与旅行,生活,自由有关的见解,受益良多。
2、社会功能
青年旅舍提倡节能减排,实践环保理念,不提供一次性用品。亦提倡公共意识以及自助及助人的品质。很多旅客接受了这些理念,将之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这无疑对人自身素养的提高,即个人社会化的进展是有影响的。
在一般情况下,旅客在旅行之前彼此都是陌生的。不同人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文化教育,社会习俗都有差别。在旅舍这一特定环境内,不同的人进行交流,促使各类文化流动,可以有效影响旅客对于社会的基本看法,社会价值取向等,从传播学角度可以归类为环境监视功能。
(二)当地旅游景点文化传播
1、传播方式及特点
在闲暇时间我游览了乌镇的景点。
百床馆有最精细繁冗的雕刻。导游静静地阐述着琴瑟和鸣,岁月静好的寓意。我恰一抬头,望见了那方小小的,嵌于床上方的心形镜。仿佛可以从里面窥见那些故去的生活,那些摇摇晃晃地聚拢又散去的人影。而那厅堂的四扇古窗则被我装在了相机里。它们暗红色的棱边衬出一方蓝天,虚掩着,像是让好奇的孩子探出头去看看外边的世界。
2、社会功能
旅游景点的文化传播主要实现了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前人的智慧,品德通过记录保存,以人文景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后人在旅游时便可以欣赏,吸收这些成果,并可以将之以自我的形式进行完善,发展。
它同时也体现了娱乐功能。旅行者在旅行的时候脱离了原有的生活状态,也可以适当地释放工作压力,在旅途中通过游览景点放松情绪,得到心灵上的满足与愉悦。
四、结语
在乌镇紫藤国际青旅的日子是琐碎而又平常的。
虽然在青旅的工作并我本次寒假实践活动的重点,但它确实给了我一个进行社会观察,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的机会。新闻工作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作为一个新闻系的学生,进行与本专业有关的社会观察十分必要。我认为,尽可能多的进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并在其过程中培养剖析现象,发掘规律的新闻素养正是我们学习新闻的必修课。
五、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103.htm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
第二篇:九中文化
细品浓浓九中文化情
吴燕杰 杨红
每一个清晨,载着希望而来;每一个日暮,带着梦想而归。实习的每一天,我的心都被九中“爱国,博爱,尚德,奋进”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所熏陶、触动着„„
一、爱国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星期二至星期五早上的7点30分,伴随着悠扬的国歌声,庄严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看,水池边搞卫生拿着拖搞卫生的同学们,面向国旗,端正地站着;看,跑道上背着书包赶路的同学们,面向国旗,端正地站着;看,车棚里停着车的老师们,面向国旗,端正地站着。此刻,国旗下的我们都深刻地想起我们同样的名字:中国人!是谁说爱国是很遥远的事?此刻,停下手中的工作,停下行进的脚步,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就是爱国的表现之一。星期一7点40分的升旗仪式除升旗仪式以下,还有一位同学及老师做国旗下的演讲(每周的主题各异)。另外,校园的宣传栏目里除了宣传校园的成绩与动态之外,还有就是党的最新的理论宣传。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摆设的爱国主义教育,而是践行着的细小而实在的爱国行为习惯。
二、博爱、尚德
“敬礼!老师好!”跨入九中的校门,首先迎接我们的是端正站立在校门10位治管同学们响亮的问候声——这使初为人师的我感觉到幸福之情盈溢!每天早上7点20分及下午2点40分,都会有轮值的治管班极在校门口迎接老师及同学们的到来,问候老师,监督同学的仪容仪表情况。到校门口,同学们会自觉放慢脚步,出示自己的校单,老师们会自动下车推车,与治管的同学示意,老师与同学互敬、互重、互爱。校门口站岗,是同学们参与学校及自我管理的一种方式,也是九中的特色管理方式之一。学生治管主要包括校门口站岗,卫生检查,早操出勤情况,眼保健操情况——每天轮值一个班级,每位同学轮流执行不同的任务,在督促别人的同时也加强了自律的习惯,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渗透道德文化的教育。
三、奋进
“常规立校,创新活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锐意进取,追求更好!”是九中的办学理念。活校旨在强校、兴校;强校、兴校依靠科研与特色。师资方面,九中现有128名专任教职工,高级老师49人,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50人;省级以上21世纪园丁工程培养对象9人;硬件方面,有6个球场和220米的塑胶跑道,基础设施完备,拥有足够的标准型的物理、化学、生物、劳技等实验室,另有语音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馆,球场和健身馆等。学校每个学期每个学科都有老师的交流课,互相学习学习,不断进步;每个学期也会委派部分老师外出学习;也有固定的开放学习活动日;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气氛随处可见。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是我在九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相信九中莘莘学子们在爱国、博爱、尚德与奋进的环境中定会取得越来越辉煌的成绩,走得越来越远。
第三篇: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模版]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浅析中式菜名的英译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性格成长历程 称呼语的语用分析 — 个案分析:以《傲慢与偏见》中的称呼语为例 A Miniature of Ambivalence and Self-Discovery as Reflected by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5 On 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Four-Character Expresssions in Touristic Text 6 A Cognitive Analysis of Container Metaphors 7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8 从对立到和谐—解读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 9 比较《百万英镑》和《阿Q正传》 10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的黑人文化 11(日语系毕业论文)浅谈中日饮酒艺术 12 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谈判的影响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14 从顺应论角度看劳伦斯小说中关于心理动机的语码转换 15 从空间语言的角度分析中美隐私观念的差异 16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18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19 浅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解读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21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22 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策略 23 从文化角度看品牌名称翻译 素质教育下农村小学英语现状初探--以某县为例(开题报告+论)25 英汉动物词汇隐喻的跨文化研究 26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A Study on the Introduction of English Cultur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29 从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看中美关系 丘吉尔《就希特勒入侵苏联发表的讲话》的修辞赏析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艺术--以《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为例 32 在目的论运用中的标示英汉翻译 33 《我弥留之际》中的荒诞性元素 34 《名利场》中蓓基夏普的女性主义 35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37 初中英语说写技能综合教学研究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
《嘉莉妹妹》和《名利场》中的女性的性格及命运对比分析 40 浅谈英语习语的特点及其汉译 41 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心路历程 43 中西婚礼风俗对比 44 中美肢体语言的差异
从生态中心主义角度分析康拉德《黑暗的心》 46 浅析哈利波特中的女巫形象
从《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看文化差异
Comparing the Reasons for Hester Prynne’s and Tess D’Urbervilles’s Tragedies 49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50 英语广告中的礼貌原则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The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Style in Toni Morrison’s Beloved 53 论翻译方法的选择
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解读《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55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中国饮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57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 58 Comparaison entre l’Histoire d’A Q et l’Etranger 59 从语境角度分析英语歧义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的汉英翻译原则 61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 63 An Analysi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64 从人性论分析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 65 从目的论看英文小说书名的翻译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67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野草在歌唱》中的女性角色 68 浅析《小妇人》中乔的女性意识及其成长过程
从“绯闻女孩”与“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浅析中美青年婚姻爱情观的异同 70 简析比喻在《围城》中的运用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 72 The Function of Symbols in the Feminist Novel Possession 73 The Death Image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74 解读《飘》中斯佳丽的形象
O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tertainment News Reports Viewed from the Stylistic Perspective 76 “工业小说”《玛丽•巴顿》的宗教解析 77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 78 论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79 中国和英国传统婚俗差异研究 80 英汉感谢语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81 语境与商务英语信函写作
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中的戏剧因素分析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Skopostheory:A Case Study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解析《拉帕西尼之女》中贝雅特丽丝 85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
热情的侦探福尔摩斯和他的影响
On Misread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88 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89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ement 9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1 古典诗歌中典故的翻译
基本数字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与翻译 93 艾丽丝•沃克《紫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94 基于语义场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95 “欧亨利风格”在其短篇小说中的分析 96 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汉译 97 论隐喻的本质与功能
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负迁移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100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之死的必然性
从翻译美学角度评析白朗宁夫人“How do I Love Thee?”四种汉译本的得失 102 Sino-US Cultural Differences——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APPLE and OPPO 103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唐诗英译意境美研究 104 政论文的英译特点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106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话语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 107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On the Importance of China English as an English Variant 109 试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110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 111 论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113 浅析海尔的企业制度文化 114 英汉被动意义表达比较研究 115 论网络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走出非洲》中的非洲因素与女主人公性格完善的关系 117 论汉语政治新词的英译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 119 语境视角下的“吃”字翻译研究
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的爱情观 121 从容•重生—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人物心态
Everlasting Colonialism-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Great Gatsby 123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友谊观对比 124 《背影》的两种英译文对比研究 125 中英颜色词及象征意义
《苏菲的选择》中的人性分析
中学英语口语互动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On Eliza’s Independent Awareness in Pygmalion 12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0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文化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132 霍桑清教观的矛盾性在《红字》中的体现
现代社会的荒诞性——从黑色幽默解读《毛猿》 134 《莫比迪克》中不同的人物特点 135 探析《红字》中齐灵渥斯的恶中之善 136 以篱笆和围墙看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 137 中西文化中的颜色内涵之异同
Study of English Borrowing from Chinese 139 解读《呼啸山庄》中三种悲剧性的爱情 140 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及其风险回避
基于网络的英语听力学习的优势与局限研究
Terror of the Soul-Analysis of Features in Poe’s Gothic Fictions 143 论英语专业八级口语测试的内容效度
《动物农场》中隐喻的应用及其政治讽刺作用 145 《嘉莉妹妹》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地位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148 英汉翻译中文化负迁移引起的偏误分析 149 美国律师辩护中的预设
哈利·波特系列成功的原因
151 论《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的原因 152 矛盾修辞法的认知语用分析
153 悖论式的唯美主义--论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
154 论女同性恋成长小说--简析珍妮特.温特森《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155 中英道歉语的比较分析
156 以《最后一片叶子》为例论欧亨利的创作风格
157 解读布莱克的《伦敦》与华兹华斯的《在西敏寺桥上》的诗歌异同 158 英汉鸟类词汇文化内涵比较
159 论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影响——以《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为例 160 从民族特性看中美高等教育差异
161 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性格转变的分析 162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163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164 中美学生对待教师的礼貌言行的对比分析 165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悲剧原因分析 166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167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168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象征色 169 汉英翻译中文化传递的可接受度
170 试析厄内斯特.海明威的悲观主义倾向的成因及其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体现 171 乔治•奥威尔小说《动物农场》和《》社会对比研究
172 从顺应论角度看英汉称谓语的翻译
173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技巧
174 A Probe into the Spiritual World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75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Proper Nouns in Tourism Texts 176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美女的命运
177 《飘》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178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
179 足球评论员的评论语气对球迷看球的影响 180 图式理论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词翻译 18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2 佐拉·尼尔·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意识解析
183 Application of Foregrounding Theory to Translation of Simile and Metaphor 184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中美家庭观差异
185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优衣库创意营销策略 186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美文化碰撞背后的价值观差异 187 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88 简析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
189 硬汉形象-浅析厄内斯特海明威《杀人者》 190 《道连葛雷的画像》叙事艺术的分析 191 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的“爱” 192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的生死观
193 浅析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中的精神顿悟 194 浅析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及其汉译 195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
196 Confucianism’s Influence on Transcendentalism:Reflection on Emerson’s and Thoreau’s Philosophy 197 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自然诗的尝试性研究
198 Angel’s Face, Devil’s Heart—The Degeneration of Dorian Gray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99 《非洲的青山》与《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描写非洲形象的改变 200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
第四篇:旅游社会实践报告
旅游社会实践报告:假期出行与消费
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随着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外旅游已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 多所,校生人数超过 万人,可见中国的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本次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旅游意向和旅游期间的消费结构,以指导大学生合理进行旅游消费,以及根据国务院下达文件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做出预测和提供建议。
本次调查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法,于2015.08.01-2015.08.15进行,随机在各个路口等地点进行调查和采访。回收问卷240份,回收率为90.4%;有效问卷为232份,有效率为96.6%。其中高年级(大
三、大四)为100份,低年级(大
一、大二)为132份;男生107份,女生125份;来自城市的学生98份,来自农村的学生134份;独生子女109份,非独生子女123份。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旅游意向,旅游的时间与地点,旅游的方式(包括交通工具、同伴等),旅游的消费结构等。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
首先,大学生在经济和 生活等各方面还必须依靠与家长与学校,但是相对于高中生,大学生 这一群体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又有比较宽松的时间。大学生相 对于成年人,更具有好奇心,追求刺激以及探险的精神,同时,在旅 游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活还可以收获更多的课外知 识。故相对而言,大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出游动机。除此之外,随着 经济的发展,现在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加为其出游提供了经济 条件。因此,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值得我们关心。
有接近95%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旅游意向上。另外5%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金钱,去旅游的目的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同时。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地点与时间 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调查结果表明。占了总人数的54%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其次,旅游目的地选择民族风俗区有30%左右;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繁华城市区和海滨城市区,分别约占总人数的9%和5%。反而红色旅游革命区和高校校园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对于旅游时间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占了总人数的56%左右,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游的时间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具体时间段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国庆、五一长假,约占了总人数的52%。选择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别约占总人数的20%和24%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周末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习或预习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故国庆、五一长假是大学生旅游的高峰(56%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而且还可以趁黄金周的时间休息调整。
三.大学生旅游的消费方式
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约占51%;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21%;而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明显多于低年级,这可能是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来自城市的学生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可能与学生的个性有关。
四.大学生旅游的方式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方式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人约52%,占大多数。与男(女)友一起的约占21%数字表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约6%和独自一人出游(约21%也占一定比例。旅伴的选择上,部分人选择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这可能是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情侣同游一方面可以体验生活,增加旅游乐趣,共同解决旅途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双方的解,培养共同兴趣、增加双方的感情。相反,选择与父母亲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以及个人消费水平的差异,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影响大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五.大学生旅游出行的消费情况
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各个消费价格水平上大体平均分布,而且年级、性别、城乡的差异不显著。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超过1000元的旅游消费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如下图)独生子女中有27.9%的人选择了这一项,是独生子女中最多人选择的一个消费水平;非独生子女中有9.5%的人选择了这一项,是非独生子女中最少人选择的一个消费水平。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经济负担相对较轻,家长更愿意为子女旅游提供资助。在旅途中的花费这一项中,大学生不受年级、性别和是否独生的影响,具有总体相似的消费结构:即游玩是最大消费(占53.6%),次之是购物,接着依次是吃、住、行。在吃上,绝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好吃或便宜原则;在住宿上,将近半数的学生(49.1%)选择50~100(元/每人每天)。总体上说,大学生对消费的总体要求都体现了节约原则(占62.7%),这可能表明现代的大学生保持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也有可能是由于大学生的旅游费用大部分出自兼职所得,因为有65.4%的人表示旅费主要来自兼职所得。
从上述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旅游消费普遍呈现以下特点:
(一)大部分大学生打算去旅游,从来没有打算去旅游的人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主要原因是没有钱;
(二)大学生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休闲散心,增长见闻,所以选择的景点主要是自然风景区和民族风情区;
(三)大学生大都选择寒暑假出游;
(四)大学生更愿意与情侣出游,很少人选择与父母出游,而且倾向于自助游;
(五)大学生旅游花费来源主要来自兼职所得,体现出节约原则;
(六)在旅游的吃、住、行、购物、游玩中,超过一半学生都选择乐意把钱用在游玩上。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整理出现在旅游业仍存在且较为严重的弊端:(1)旅游方式的单一化
我国旅游业的服务项目通常是以一般性观光为主,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可让旅客直接参与的活动,直接导致景点吸引力弱,旅客不愿长时间停留。同时,旅游质量也不高,我国的观光产品目前还处于初级开发水平,还有待开发。(2)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旅游消费者的扩大的步伐,国家投资也相对较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几乎很少触及,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3)旅游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由于旅行社经营者没有长远的战略计划,市场定位不明确,同时受经济利益驱动,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旅游市场中普遍存在(4)不恰当的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在目前相关法律规章不健全的情况下,个别旅游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我们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目前我国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对前期国务院下达的文件,我们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建议:
1.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
完善旅游要素体系。要立足旅游需求、市场和特色资源优势,科学分析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全面提升产业要素配套水平。旅游业发展后发地区要加快推进产业要素的发展,大中城市和旅游业较发达地区要加快完善产业要素的配套建设,尽快形成全面配套、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产业要素体系推进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基础、以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依托,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增强城市旅游功能,突出特色,完善城市旅游目的地体系。大力推动区域旅游发展,建设一批配套完善、吸引力强的区域旅游目的地。积极探索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和富有特色的小城镇旅游目的地发展模式,建设一批旅游强县和特色旅游小城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 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在巩固观光产品基础性地位的同时,切实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休闲度假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提高其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发挥专项旅游产品需求潜力大、附加值较高的优势,发展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强的专项旅游产品。依托世界遗产地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大力开发红色旅游产品,使红色旅游与绿色环境、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各级政府加强旅游咨询服务、旅游信息提示、旅游紧急救援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旅游交通、通讯、金融、卫生等相关配套服务。以“12301”游客服务电话为平台,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推动完善旅游国际航线,推动旅游支线机场建设,推动通往主要旅游景区、旅游集散地、乡村旅游地的公路建设,推动铁路、水路客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旅游安全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旅游安全和危机管理,完善各类旅游应急预案,建立覆盖全行业并与相关部门、行业联动的安全预警机制。建立健全旅游保险制度,完善旅行社责任险、旅游意外险等旅游险种,增强旅游保险的理赔效能,提高规避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2.推动旅游新业态新领域发展 完善旅发挥旅游对休闲产业的主导作用。休闲是与全面小康密切相关的新兴生活方式,旅游是休闲产业的重要内容。要适应人们休闲生活发展的需要,推动大中城市公共休闲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发展水平,提升国家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发展水平,培育健康向上的休闲文化,增加休闲产品,丰富人们的休闲生活内容游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促进旅游新业态发展。推动科考旅游、探险旅游、游轮游艇、海洋旅游、网络预订、旅游传媒、汽车俱乐部等新兴业态发展。促进与现代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生态旅游、康体旅游、温泉度假、滑雪旅游、高尔夫旅游、自驾车旅游发展。促进旅游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推动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娱乐等领域的设施设备及旅游房车、游船游艇、高尔夫设施、滑雪装备、野营设施、安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跟踪了解太空旅游、深海旅游等旅游新领域的发展
拓展旅游要素内涵。将以旅游网络等形式进行旅游经营的实体,纳入旅行社业管理范畴。加强对家庭旅馆、乡村客栈、青年旅馆、汽车旅馆和旅游宿营地的引导和管理,促进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促进旅游住宿设施品牌化发展。拓宽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购销渠道,推进旅游商品品牌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促进旅游娱乐休闲的富文化性发展,进一步拓展旅游娱乐空间。
3.大力提升旅游产业素质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贯彻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鼓励外商投资旅游业,吸引国外大型旅游企业进入中国旅游市场。加强国际双边、多边及与国际旅游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世界旅游业前沿问题的研究。发挥出境旅游在促进民间外交、缓解经贸摩擦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推动改善出境旅游目的地的接待条件和服务水平,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做贡献。继续加强与台港澳地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扩大两岸民间旅游交流,促进港澳旅游业繁荣
着力提升旅游企业素质。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支持其他行业、领域的企业参与旅游企业的改组、改造,推动旅游企业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推动建设国际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业,鼓励民营旅游企业加快发展。加大“走出去”力度,推动国内旅游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尤其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投资,打造中国旅游企业品牌。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高度重视入境旅游,增强入境旅游市场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市场开发与宣传促销效益评估机制。加强旅游统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省市编制旅游卫星账户。加强旅游规划工作,建立健全旅游规划的市场准入、执业资质、成果鉴定和实施监督机制。提高旅游标准化工作水平,引进和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加快制定各种旅游设施标准和服务标准,鼓励旅游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旅游行业标准制修订,提高旅游标准化应用加快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大力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和能力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贯彻《“十一五”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旅游管理干部和企业骨干人员教育培训。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积极推进旅游院校教育和学科建设,整合旅游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加强中高级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进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效能
4.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加快旅游法制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旅游业发展需要,加强对旅游综合性立法的研究。推动省级旅游法规不断完善,有条件的省区市要加快制订、修订旅游管理条例。积极推动旅游饭店、景区、车船、购物等专门领域的法规建设,完善特种旅游、自驾车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管理规章。
完善旅游发展政策。积极用好发展改革、商务、财政、税务、金融、国土、文化、农业、工商、海关、质检、交通、铁道、民航等相关部门促进旅游业及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观光、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纳入国家关于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范围,推动商务、会展、工农业旅游项目纳入国家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范围。随着国家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制定国民旅游计划,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奖励旅游、福利旅游。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经审批获准的公务活动,可以委托旅行社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项。鼓励有条件地区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优化旅游政务环境。各级旅游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协调、引导、管理和服务,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和改进旅游认证工作,把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城市等标准实施的具体工作,逐步交由中介组织或相应机构承担。本着精简、高效和事权统一的原则,更加注重发挥市县旅游部门的积极性,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改进旅游市场监管方式,将旅游市场的规范与监管工作纳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大格局中,协调城市综合执法部门和各相关执法监管机构,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旅游市场的监管水平。按照市场化、政会分开、统筹协调、依法监管的原则加快推进旅游行业协会改革,发挥旅游协会的桥梁纽带和行业自律的作用,发挥中介机构在旅游部门转变职能以后的接续作用。
第五篇:旅游环保社会实践
赏尽世博花,传遍绿色情
“绿色旅游”已成为具有明显社会效益的一种品牌,创建旅游方式和旅游环境是促进旅游景区生态环保与提高游客环保意识与社会大环境可持续发展行动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大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也是社会和环境的主人,无论在现在和将来都是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大力宣传和推广“绿色旅游,低碳环保”的意识口号,近日,我校沈阳化工大学青马工程A组在张亮老师的带领下对沈阳世博园园区的环境现状做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查。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调查世博园风景区环境现状情况以及现在人们的旅游和环保观念,并通过调查使我校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调查中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开动脑筋,培养综合能力,如:与人交往的能力,设计各种方案的能力,应变能力,思维习惯和提高办事效率的能力;同时此次调查不是为做课题而做课题,而是真实地为环境事业做点事,通过调查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的同时达到一定的宣传目的。
走访沈阳世博园管委会,了解了世博园景区概况及发展规划。世博园管委会干部对我们的调查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并给予我们热情的接待,把世博园景区的情况给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
沈阳世博园位于风景秀丽的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占地246公顷,园内建有53个国内展园,23个国际展园和24个专类展园,是迄今世界历届园艺博览会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届。在沈阳世
博园的建设中,许多设计方案、建设手法都是首次被使用。如三层夹胶玻璃建桥面、凤之翼建筑的斜塔,而百合塔则为中国最大的雕塑体建筑。“世园会”建设将分为两大板块,即园艺观赏区和休闲娱乐区。2006年在沈阳举办2004年9月1日,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第56届大会正式批准沈阳举办“2006”世界园艺博览会”,类别为A2+B1级专业国际展会,展会将于2006年5月1 日至10月31日举办,展期184天,主办单位为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花卉协会、沈阳人民政府承办,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与中国公园协会协办,地点在中国沈阳棋盘山旅游休闲度假区。“世园会”以沈阳植物园已建成的南区和正在开发建设的北区为核心区进行建设,并向东、南方向拓展,总规划面积大于5平方公里,是历次“世园会”中占地规模最大的。
景区提出:世博园与自然,组成世界。人类、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感;自然,是草木、是动物、是山水。同是生命,同为彼此的环境、和谐才能共生,共生才有未来。“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主张、是召唤、是姿态,是一种以生态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智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根本。
沈阳世博园有很多环保的建筑设施,例如玫瑰园在国内率先采用了地源热泵采暖技术,即使室外是冰天雪地,玫瑰园内依然温暖如春,因此玫瑰园内一年四季都会盛开着玫瑰花,地源热泵采暖技术既节能又环保,让世博的美更注入了科技环保的概念。
还有在“世博园”内的国际美食广场、生态餐厅等地游客就餐,产生的上千吨餐饮废水经过环保园的生态处理,COD由原来的400多毫克/立方米,下降为30毫克/立方米。经环保园内的设施处理的餐饮废水,一方面作为环保园内水幕、喷水池及景观水面的水源,另一方面则用于环保园内的草坪喷灌,非常节约水资源。
而且在2009年10月9日,世博园环保展园正式竣工。与其它展园不同,在环保园如诗如画的美景背后,是世园会对绿色能源的展示和利用。占地1.5万平方米的环保园,与周围园区并无明显分界,乍看恰似一幅充满野趣的清新图画。这座于09年4月9日开工建设的展园,集环保与造景于一体,由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独立设计,成为世博园的一块“绿肺”。
走进世博园东南角,一大片密密层层的水生植物,间以几枝含苞欲放的荷花。其实,这不仅仅是一块生态湿地,更是一座地下暗藏玄机的污水处理厂。世园会举办期间,这块湿地每天将“喝”掉整个世博园产生的1000吨生活污水,其中包括污染严重的餐饮娱乐业污水。然后将经过处理后重新变得澄净清澈的水“吐”出来,滋养湿地中的芦苇、荷花、茭白等水生植物。湿地里的水蓄满后,通过几个水管流入附近的小水潭。潭边的环保园背景屏上,水瀑分股倾泻,注入水潭。负责人王先生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污水由浊变清的过程和原理。世博园内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的是地埋式污水预处理然后接人工湿地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世博园每天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都会由地下管线运送到环保园,在地下经过简单的预处理,再进入潜流式人工湿地进行再次处理。此时的“污水”已变得清澈澄净,达到景观用水标准,于是便由埋在地下的特殊装置,以泉水形式汩汩涌出地面,形成一大片景观湿地。由于这套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埋在地下,因此游人在湿地看到的,是一丛丛、一片片的芦苇、茭白、香蒲、慈菇等绿色水生植物以及草坪、赏景观花的甬路。
在百合塔东侧的山坡上,一片由30个白色风车组成的风车林异常醒目。王先生说,这实际是30台风力发电机组,只要园内风力达到三级,风车叶片便可旋转实现发电。主要供给世博园内污水处理厂的电控设备、给排水以及附近部分区域的照明亮化。目前,发电机组已经测试完毕,并塔挂世园会区域电网。
在环保园里,有一座铺满太阳能硅板的尖顶坡形小屋,这并非游人休憩场所,而是环保园所有电源的中央控制间。屋顶的40块硅板,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光能,并存储在蓄电池里,夜晚供给园内的地灯、草坪灯以及照明亮化。在世博园安装“大风车”和太阳能,并非仅仅为了供电,因为它们所提供的电能,远不能满足世博园的电力需求,甚至连给附近区域局部供电都显得有些“吃力”。它们的意义,在于体现老工业基地沈阳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对游客具有科普意义。风车的设计象征着这环保,世博园里的电瓶车也是考虑到这一点的,除此之外园区内的座椅板凳都是木制或是石头的,还有发泡环保的厕所等,无一不体现
着沈阳世博园的环保与低碳。
正值初夏桃红柳绿时节,世博园景区游人如织,同学们顾不上欣赏美丽景色,不断地寻找游客以及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附件《领队行动,环保旅游调查问卷》)
我们在调查中发出了100份《南北湖风景区环境现状问卷调查表》,由13题选择题和1题问题组成,回收了100份,主要情况如下:
调查结果分析:
1、沈阳世博园环境管理部门对环境治理很重视,投入了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证,干净的通道,发泡环保的厕所等多方面彰显了治理效果,对污染环境的行为监督和制裁力度很大。
2、现在的游客已然具有了一些环保意识,提高了自身的旅游素质。如:随地吐痰,浪费水、电,乱仍废弃物(果皮,纸屑,废旧电池等),等现象很少见并不普遍。但是还是有很少的一部分游客参与意识较差,认为保护环境只是政府或是旅游景点工作人员的事,对环境漠不关心,并且对“环保”毫无概念,对“低碳”一词更是不明白。
解决方法:
我们可以一方面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并且加大“低碳环保,绿色旅游”的宣传力度,依靠群众,响应政府,全民都参与环境保护,群众要通过各种渠道,体验来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要保护环境,多给政府相关部门提意见和建议,理解和参与环
境保护。另一方面加大破坏环境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同时景区也可以通过对旅游景区内的环保方面做为宣传的侧重点,对大家开展环保教育,让世博的绿色染遍全世界,让环保的意识传遍全社会。
和谐社会,你我同行。今天小小的环境问题将是明天遮住阳光的乌云,它遮住的不仅仅是人类社会前进发展的曙光,甚至是生存的动力。无法忽视,勇敢面对,回收必行,善处可贵。生于太平,居安思危,文明成都,遍撒玫瑰。呼唤一个充满和谐和责任的富裕社会。环保需要的不仅仅是关注,还需要大家的实际行动,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所以,在我们社会实践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的同时,也向全社会发出倡议:赏尽天下美景,传遍环保之情!